当前位置 : 二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施工缝位置

二级建造师施工缝位置

最新回答

济南李大妈
我是桥梁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经历:特大桥4座、中小桥3座。
你之前所得到的答案很幼稚。是否设置沉降缝问题:
1、首先看什么位置。
2、再看设计图纸是否有要求,毕竟设计都是经过验算。
3、查桥涵施工规范
4、一般两根柱子上的盖梁上不设置沉降缝,盖梁的设计正常须考虑两根柱子之间的不均匀沉降。
竹林听雨57
施工缝留设位置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大多数工程师通常将梁板构件的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在跨中的三分之一“处”,即距离支座位置三分之一跨的位置。主张把施工缝留置在这个位置的人,提出的理论依据是:在均布荷载的梁构件中,跨中三分之一处的剪力不大,弯矩为零,其综合受力较小,所以把混凝土的施工缝留置在跨中三分之一处。而且,大多数工程师认为把施工缝留置在跨中是不允许的 这种留置方法合适吗?下面以钢筋混凝土梁为例进行分析。 1、混凝土施工缝对剪力影响较大,对弯矩影响不大。在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中,梁的抵抗弯矩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受压和钢筋的拉力形成的,而混凝土施工缝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所以混凝土施工缝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弯矩承载力影响不大;由于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为两次浇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对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大。施工缝留置时,不需要考虑弯矩,只需考虑剪力即可。 2、规范规定了确定施工缝位置的两原则: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22》第5条规定:“混凝土施工缝不应随意留置,其位置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确定施工缝位置的原则为:尽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 对于承受荷载的梁构件来说,什么地方剪力较小呢?显然是跨中,跨中的剪力为最小。所以施工缝留置在跨中是最合适的位置。旧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规定了梁的施工缝留置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请注意是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不是跨中三分之一“处”。从这个规定看出,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围内都是可以的,跨中是最合适的部位,而跨中的三分之一“处”,是这个合适范围的边界点,也就是这个范围的最不利点。 规范规定了“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的原则。在混凝土浇注前,梁的施工缝写需要用模板封堵,在跨中截面操作最方便,而在跨中三分之一处,往往有负弯矩钢筋,封堵模板不方便,清理施工缝混凝土界面也不方便,而且操作稍有偏差,就可能偏出了跨中三分之一范围。所以,从方便施工的角度来讲,跨中三分之一“处”,并不是合适的位置。 3、综上所述,梁的施工缝留置在跨中三分之一“处”是不合适的。跨中三分之一“处”,既不是剪力最小的位置,也不是最方便施工的位置,这与施工规范的原则是不相符的。甚至有人认为施工缝留置在跨中位置是不允许的,这与规范的原则更是矛盾了,恰恰相反,跨中才是施工缝留置的最合适位置。 4、其它构件的施工缝留置位置: 单向板:与梁的情况相同,单向板的施工缝也应该是留置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在跨中是最合适的位置。 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留置在次梁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混凝土浇注施工时,应沿着次梁的方向浇注,这样混凝土的浇注面与主梁平行,能够避免施工缝留置在主梁上。 柱:其剪力最小的位置一般位于柱子的二分之一高度处,但是如留置在此处,极为不便于施工,故只能按照便于施工的原则,将施工缝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车梁、无梁楼板的柱帽下面。 墙:留置在门洞口连梁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也可留置在纵横墙的交界处,这也是综合考虑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原则。 双向受力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斗仓、多层刚架结构,都属于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在浇筑整体砼中,由于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影响,浇筑不能连续完成,需设置施工缝,施工人员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认真了解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熟悉留置施工缝处理不当对工程质量的危害。 1、施工缝的危害同一次性现浇结构相比,施工缝对结构的整体性带来一定的危害,这是由于第一次表面已终凝第二次浇筑时在原截面上存在冷缝,新旧截面粘结力受到削弱,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柱、墙水平施工缝处理不当的危害柱、墙底面和顶部的水平表面上,极轻易积存垃圾、杂物、泥沙等,再加上该处钢筋密集,假如模板上留置的清扫口位置不当,或未留置清扫口,则二次浇灌前施工缝表面的赃物和冲洗水无出处使缝处本应结合密实处则形成严重夹渣分层,成了更薄弱处,这种危害将成为隐蔽的潜在危险。 对于柱或墙根或顶部施工缝的处理,施工技术及质检人员应非凡认真检查,由于一次浇筑高度(深度),一般为一个层高或更高,底部添料、振捣很要害。在顶部出现泛浆现象,这是由于粗骨料自重大、下沉,而使水泥浆上浮于面,这种泛浆由于上层缺乏粗骨料而降低强度,造成薄弱部位,施工中应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振捣时间不宜长,适度为宜。 2、梁板垂直施工缝处理不当的危害按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梁板垂直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应以跨中1/3范围为宜。对于较大的梁因配筋较多,堵头板固定难度大,支护不严,往往施工缝形成近似台阶的斜缝,突出的不规则部分成为薄弱处。从其表面分析,突出的部分多为振时推进的砂浆,较松散,缺乏粗骨料,强度底;当第二次再浇筑时,新入模的砼自重及冲击力,会使较低的突出部分悬空局部压碎或产生裂缝,形成隐形内伤。在梁、板的施工缝处很轻易发现外部延伸出来的裂缝,这种现象较多存在。 3、施工缝位置不当的危害在多年的实施中已形成将梁、板施工缝留在跨中1/3的范围内,对规范的遵循是科学的,这是考虑到这个位置的剪力最小,利于施工诸多因素而确定的,如何理解跨中拉力最大,尤其是对简支梁而言,其跨中砼质量也是很重要的,假设在简支梁跨中存在一道贯穿的裂缝,将严重危及肋梁的正常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定施工缝位置在跨中的1/3范围内,主要是从力学的计算出发,也可以理解从施工方便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在结构设计中,梁、板的跨中一般不配置负筋,此位置便于设浇筑的挡板,留置垂直施工缝;将施工缝留置在对称线四周,可使模板变位均匀对称,能避免新的砼因模板的变形而产生接触角的扭曲,限制将施工缝留置在跨中四周,以使得新旧砼的体量尺寸接近一致,避免相差悬殊的现象存在,减少湿差应力和干缩裂缝的出现,同时可保证在浇筑时对旧砼接触面上会产生侧面挤压力,改善施工缝界面上有一定的粘结咬合力。 施工缝质量处理措施工程实践表明,施工缝不可避免地对结构整体性造成隐患,如何改进和提高施工缝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缝界面上的粘结咬合力,按照规范要求和大量工程实践的效果比较,提出几点具体处理措施。 1、立缝表面凿毛法砼终凝后,在答应拆模时轻轻将缝面的挡板拆除,用斩斧或钢杆将表面凿毛,清理松动石子,此时砼强度很低,凿深20~30MM较轻易,待二次浇筑砼时,提前用压力水将缝面冲洗干净,边浇边刷素水泥浆一道,以增强咬合力。 2、增加粗骨料法梁、板体积较大造成留置缝厚大,表面的浮浆层、泌水层也相应厚,施工缝的处理难度较大;如采取刮除表面的浮浆或二次振捣效果不佳,可采用添加粗骨料的方法,将级配干净的碎石撒入浮浆内,重新振捣防止石子集中。这样会使缝处浇筑砼在体积较大处时粗细骨料均匀,水泥浆不会流失且强度不会降低,亦能提高新旧界面的粘结力和咬合力。 3、清除浮浆法当砼体量较小,简单的方法是铁抹子将表面的浮浆刮去一层,深度<25MM,并挖压出条纹状,可以提高水平施工缝的粘结质量,对新旧砼结合有利。 4、二次开发振捣法把握好时间,在砼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重振,这样会对沉下的石子和上浮浆水重新搅拌组合一次,使之更均匀密实,缝的重新振捣实践表明是有效措施之一。 楼梯施工缝留设位置: 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施工缝位置留置一样。 施工缝留置规定(《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22条文说明5)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 一般根据受剪力较来说,施工缝应留在以下位置: 柱应留水平缝, 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车梁牛腿的下面、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 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 mm 处。当板下有梁托时, 留置在梁托下部。 3 对于单向板, 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 有主次梁的楼板, 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 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 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 mm~500 mm 的竖壁上。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 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附楼梯施工缝留置图 三步以上只能用在层高在3m以下,单跑只有9步以下,梯梁刚好在梯段二端的特殊情况,还不包括悬挑梯板哦。 正解是中间三分之一跨,最好在跨度正中,剪力最小处。休息平台的正中也就是井洞处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中间的三分之一跨按跨度分三段,在中间段的任何位置理解。因为施工中,缝留高了,施工不方便是,才按三分之一的最低限度选取。一般情况下,在上层板筋留缝较好。因为只有一层钢筋,支施工缝的模板好支。第二,上皮板筋一般在结构跨度的三分之一处断。 楼梯施工缝的留设分两种分别对待: 1、对于四周均为剪力墙的楼梯,施工缝最好留在楼梯梁的一半, 进休息平台1/3净跨的部位(至少超过250-300mm)。此时楼梯梁在 相应剪力墙位置要留梁窝,至少过墙中,最好穿透。 2、对于四周框架的楼梯,施工缝最好留在楼梯段上下各3跑位 置,因为此时楼梯受力均靠楼梯梁承担,将其看做一受弯构件,就不 难理解为什么这么留置了。
小统哥9888
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所谓后浇带就是后面再浇注的一部分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它的设置的位置和数量适当,就是说设计的后浇带能最大限度的使得混凝土的变形得以释放。
不产生应力集中。★问题所属科目: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jinshengya0757
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所谓后浇带就是后面再浇注的一部分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它的设置的位置和数量适当,就是说设计的后浇带能最大限度的使得混凝土的变形得以释放。
  不产生应力集中。  ★问题所属科目: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小楼新雨
后浇带
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
时间:
主体工程结束,28天。
沉降后浇带:主体结构完成、沉降稳定后再进行浇筑。
收缩后浇带:两侧砼成型后60天就可以浇筑。

相关问答

二级建造师施工缝

二级建造师考试中迷糊的“缝”学习方法,2022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备考原则,2022年二级建造师备考战役打响,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有一些是很让人糊涂的。如一些接缝,这些要怎么学习?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二级建造师考试中迷糊的“缝”学习方法,希望考生能够有效规避。  教材第一章的内容涉及比较细致,对于没有接触……

美丽华华

二级建造师施工缝在哪

【案例6】某大型商业建设项目,地下2层,地上15层,总建筑面积8万m2,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场地狭窄,施工进度快,施工单位采用较陡的边坡,基坑挖土完毕的当天晚上,天降小雨,造成边坡大面积塌方……

康茂暖通

二级建造师施工缝处理

看下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风管漏光检验记录KT8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验收部位 专业施工员 风管类别形状 编号 风管级别 接缝长度(m) 每100m漏光点数 平均百米接缝漏光点数 严密性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低压: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大于2处,且……

大美美美女

二级建造师桥梁施工缝

伸缩缝质量好坏会引起桥梁的后遗症及其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一)桥梁伸缩缝质量好坏会引起桥梁的后遗症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由于气温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各种荷载所引起的桥梁挠度、桥面纵坡及行车制动力等因素的影响,桥梁伸缩缝会产生早期、缝体脱落和现浇混凝土表面局部剥落,甚至破损等病害。这不仅会……

咖啡熊33

二级建造师伸缩缝施工

一、地面伸缩缝的设置应与主体结构伸缩缝的设置相一致。根据《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22)13条:“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可见,地面各种变形缝的设置是与结构协调一致的,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不一致,那地面……

咣脚奔跑的釹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