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湖北考研 > 武汉大学植物学研究生考试

武汉大学植物学研究生考试

最新回答

lovejing0326
郭友好
主要科研方向:
① 植物分类与进化 在分类方面,侧重水生单子叶植物类群中若干重要科、属的研究;在植物进化生物学领域,侧重传粉生物学与植物进化的关系,研究不同传粉媒介和传粉模式作用下植物花部形态的变异规律,及其对植物、居群遗传结构和分化水平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探讨植物适应性进化的机制。
② 保护生物学侧重植物濒危机制与保育策略的研究。主要采用生态遗传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相关植物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抗干扰能力以及不同环境压力下植物居群的生存潜力、衰退速率和模式。
个人情况简介
2022年于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校任教;
1988 - 2022年作为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赴瑞士苏黎士大学(University of Zuch)留学;
2022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植物学会理事、植物分类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暨武汉市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科研项目
曾先后主持及完成国家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项。目前在研的项目共计3项,分别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专题1项、博士点基金1项。
科研成果
参编并出版学术著作4部,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57篇,其中包括 SCI刊物论文12篇;2022年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一等奖。
黄双全
学习和工作简历
9 - 7 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读本科, 获学士学位
9 - 7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7 - 1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评聘为讲师、副教授
2 - 1 学术振兴会研究员(STA Fellowship)
3 - 5 JSPS Invitation Fellowship Pgram for Research in Japan Short Term
2 - 至今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评聘为教授(2022年11月)、博士生导师(2022年6月)
教学情况
《植物生物学实验》部分 27学时,本科生
《进化生物学》36学时,本科生
《植物生殖生态学》、《与进化植物学》各36学时,研究生
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和兴趣
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进化生物学、生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对被子植物性的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感兴趣。虽然植物具有固着生长的习性,但植物已发展了多样的策略以实现成功的生殖。为了解植物的生殖策略,我们试图通过多学科的手段,开展传粉生物学、生态遗传学相结合的研究。
获得资助的主要项目
2022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2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主要学术兼职
目前是《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Handling editor、《Journal of atics and Evolution》Associate editor、《生物多样性》、《云南植物研究》编委。
王建波
学习简历
本 科 9-7 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
硕 士 9-7 武汉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
博 士 9-6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
获准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应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异源多倍体植物基因组进化(批准号:30170063),2022-2022, 主持
(2)湿地克隆生长外来植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批准号:30170177),2022-2022, 主持
(3)山羊草属多倍体复合体核rRNA基因分子进化的研究,批准号:39770056,1998-2022,主持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光敏胞质不育小麦内源激素分布和转运的免疫电镜研究 批准号: 97J039,1997-1999,主持;
(2) 热胁迫下辣椒叶肉细胞Ca2+信号转导与耐热性关系研究(批准号: 99J084), 2022-2022, 主持;
(3) 蔬菜作物热激反应中ABA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批准号:2022ABB116),2022-2022,主持
汪小凡
主要科研领域与方向:
■ 植物与进化遗传学
■ 植物分类学
Main Research Fields:
■ Mating system and evolutionary genetics in floweng plants
■ Plant taxonomy
竹径通幽处
武汉植物园创建于2022年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是一个集物种保存、科研科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该园地处风光秀丽的武汉东湖之滨,磨山南麓,占地面积约 70公顷,园内建有观赏植物区,水生植物区、珍稀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猕猴桃园、松伯园 、树木园、竹园等10多个各具特色的植物园专类园区,共引种栽培各类植物4000余种。武汉植物园以收集保存华中地区的资源植物为特色,并以收藏水生高等植物最多而闻名于国内外。经过2022年的建设,该园已成为我国八个大型植物园之一。其优美的园景园貌构成了“武汉市旅游名胜十二景”中一道绚丽的绿色风景线。
40多年来,武汉植物园针对我国华中地区兼具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植物区系特点,在植物分类学、地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资源植物学等方面为我国生物学基础研究、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已成为我国在区域植物资源研究方面独具特色、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的植物学研究机构。 武汉植物园现有职工150人,其中科技人员114人,具有植物学博士学位和植物学、生态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优势学科领域为:植物保育遗传学与遗传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植物生物学与内陆水体植被恢复、农林复合生态学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植物园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和植物迁地保护的综合研究基地。作为国家战略性植物资源储备基地之一,武汉植物园占地70公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库和最大的水生植物资源圃;还建有两个植物迁地保护附属园地即“三峡植物园”和“华中地区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基地”。本园共引种栽培植物7000多种,是华中地区最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种质资源保存基地。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教教育基地;是湖北省、武汉市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大基地,同时也是国家AAAA旅游景点。
在搞好科研和园地建设的同时,武汉植物园还十分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充分利用自身环境优雅、栽培物种繁多、科学内涵丰富的优势,协调多方力量,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特别是面向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教育活动,在提高全民科技报意识和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和部门的好评。
一杯甜柠檬水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所概况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位于素有“春城”之称昆明市的北郊黑龙潭风景区,创建于2022年。该所经过近七十年的学科积累,现已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植物学科研机构。我国老一辈植物学家胡先骕、严楚江、郑万钧、汪发缵、俞德浚、蔡希陶、陈封怀和吴征镒先生等曾先后在这里任职。本所设有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室(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植物学实验室)和植物园(昆明和丽江),以及依托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的植物种质资源和基因组学研究中心。
研究所拥有多种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和药物化学研究相关的大中型现代仪器设备,包括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高通量测序仪、遗传分析、蛋白质双向电泳、定量PCR仪、大型人工气候箱群、高速和超高速离心机、低温和超低温贮藏、大型温室体系、百万和千万分之一天平、400兆和500兆超导核磁共振仪、高分辨质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标本馆收藏植物标本120多万份,图书馆藏书27万册。新建成的种质资源库、综合科研楼、图书馆和网络信息中心、物业中心楼、文化广场及新改造的植物标本馆、植物化学楼(华立楼)和两幢研究生公寓为研究所全面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后勤服务。
研究所在职的科研和管理人员有254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副高及以上研究人员60余人。研究所从202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2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22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植物学、药物化学2个博士学位点,和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药物化学等4个硕士学位点。有博士生导师2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31人,硕士生导师40余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39人。
战略目标和定位
昆明植物研究所以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和植物园为基本研究单元与科学平台,立足云南和我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和喜马拉雅地区,根据国家战略需求,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瞄准国际现代植物科学前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前沿,加强原始性科学创新,加强战略高技术创新,为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与保护、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跨越式的重大贡献。到2022年,将我所建设成为具有当代植物科学研究体系,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立足于国际化竞争的国立研究所,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高级生物学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基地,以及天然药物和花卉产业化的孵化基地。
学科布局和方向
根据研究所的研究积累、学科布局和创新目标,将生物地理学、植物化学、植物种质资源与基因组学作为三个创新重点领域。把分子生物地理学及植物演化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学意义作为基础研究的重点,把天然活性物质、创新药物和野生花卉资源及新品种选育作为实现知识转移和产业化发展的两个重点方向。主要开展以植物生物地理学和分子进化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植物进化生物学;以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学意义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植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以模式植物基因组提供的手段和信息进行的以野生植物基因资源研究为主要方向的植物基因组学;以及以植物迁地保护为主要方向的保育生物学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在生物地理学、植物化学和新药研究、植物进化与比较功能基因组学和保育生物学的研究方面,形成新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格局,成为国际上在植物多样性、植物资源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机构,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批原创性的成果,为国家和东南亚、喜马拉雅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重大贡献。
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始建于2022年。40多年来,武汉植物园针对我国华中地区兼具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植物区系特点,在植物分类学、地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资源植物学等方面为我国生物学基础研究、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已成为我国在区域植物资源研究方面独具特色、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的植物学研究机构。
武汉植物园现有职工150人,其中科技人员114人,具有植物学博士学位和植物学、生态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优势学科领域为:植物保育遗传学与遗传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植物生物学与内陆水体植被恢复、农林复合生态学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植物园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和植物迁地保护的综合研究基地。
作为国家战略性植物资源储备基地之一,武汉植物园占地70公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库和最大的水生植物资源圃;还建有两个植物迁地保护附属园地即“三峡植物园”和“华中地区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基地”。本园共引种栽培植物7000多种,是华中地区最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种质资源保存基地。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教教育基地;是湖北省、武汉市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大基地,同时也是国家AAAA旅游景点。
挂靠学会有湖北省暨武汉市植物学会;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由本院主办的《武汉植物学研究》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位于武昌东湖之滨,磨山南麓。园林面积约70公顷。全园共建有珍稀植物区、观赏植物区、水生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猕猴桃园、松柏园、树木园、竹园等十多个专类园区和园林景区,共引进各类植物近4000种,是我国华中地区最大的植物资源收藏中心和中国北亚热带植物研究保护基地。
武汉植物园在行政和业务管理上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属于武汉植物研究所非法人二级核算单位。该园创建于2022年,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和武汉市人民及其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家五大核心植物园之一。武汉植物园现有职工210人,其中科技人员157人,高级研究技术人员40人,著名植物学家章文才,陈封怀、孙祥钏等教授在该园的创建和发展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40多年来,经过几辈人的艰苦创业,武汉植物园在物种收集、科学研究、观赏旅游、科普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武汉植物园共建成十多个专类园区和园林景区,是百花斗艳、万木争荣的植物王国,全园占地面积1000亩,共栽培各类植物4000余种,收集和保存“中国红皮书”中的国家级保护植物100多种。成为中国华中地区最大的植物种质资源收藏中心和中国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建园以来,中国科学院、国家财政对该园核拨的建园经费累计达到上亿元。2022年5月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特别项目支持费在我园启动,拨款经费将增至4000万元,同时,省、市将匹配2022万元,共建武汉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将步入世界一流植物园行列,建成“东方密苏里植物园”。依照国家和武汉植物所有关政策,我园门票收入投入再建园使用。近所来到我园科普旅游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2022年来园参观人数由2022年的35万人次增自50多万人次。我园主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文件,对学生来园参观浏览大多数实行门票减免的优惠办法。
武汉植物园共建成十多个专类园区和园林景区,是百花斗艳、万木争荣的植物王国,全园占地面积1000亩,共栽培各类植物4000余种,收集和保存“中国红皮书”中的国家级保护植物100多种。成为中国华中地区最大的植物种质资源收藏中心和中国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建园以来,中国科学院、国家财政对该园核拨的建园经费累计达到上亿元。2022年5月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特别项目支持费在我园启动,拨款经费将增至4000万元,同时,省、市将匹配2022万元,共建武汉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将步入世界一流植物园行列,建成“东方密苏里植物园”。
给你提供一点资料,自己想想吧!都挺好的!为研究做贡献!
enjoyduola

职称: 教授
学位: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被子植物生殖发育生物学和生殖细胞工程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被子植物与胚胎发生的研究。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22年六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
1982—1990于华中农业大学基础部工作,其间作为在职研究生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1—1994于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曾在荷兰、意大利、德国等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合作科研。2022年回国,现任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 授,博士生导师,植物生殖发育与生殖工程研究室主任,植物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信号转导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等职。

头发长很慢
简介: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中国三大核心科学植物园之一,同时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筹建于2022年,成立于2022年11月,2022年划归湖北省后改名为湖北省植物研究所,2022年回归中国科学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2022年再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2年12月,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相关问答

武汉植物园考研复试

我也是今年考得武汉植物园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355能行吗?复试大概是什么时候啊还有没有考这滴。大家聊聊啊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始建于2022年。40多年来,武汉植物园针对我国华中地区兼具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植物区系特点,在植物分类学、地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资源植物学等方面为我国生物学基础研究、植……

周小蜜99

武汉植物园研究生复试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始建于2022年。40多年来,武汉植物园针对我国华中地区兼具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植物区系特点,在植物分类学、地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资源植物学等方面为我国生物学基础研究、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已成为我国在区域植物资源……

年轻就要耍大牌

武汉大学植物生物学考研

武汉植物园创建于2022年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是一个集物种保存、科研科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该园地处风光秀丽的武汉东湖之滨,磨山南麓,占地面积约70公顷,园内建有观赏植物区,水生植物区、珍稀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猕猴桃园、松伯园、树木园、竹园等10多个各具特色的植物园专类园区,共引……

啵嘶小王子

武汉植物园植物学考研大纲

武汉植物园创建于2022年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是一个集物种保存、科研科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该园地处风光秀丽的武汉东湖之滨,磨山南麓,占地面积约70公顷,园内建有观赏植物区,水生植物区、珍稀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猕猴桃园、松伯园、树木园、竹园等10多个各具特色的植物园专类园区,共引……

qiuchi0808

武汉植物园生态学考研试题

能考上都好,不好考啊,反正初试分一样,既然要考就考昆明植物研究所吧,还有其他的植物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武汉植物园水生生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各位考生:武汉植物园2022年硕士招生目录将按照国家统一时间正式公布,2022年我园各专业课考试科目与往年……

送我个时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