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湖北考研 > 湖北地震局研究生院领导班子

湖北地震局研究生院领导班子

最新回答

蔡蔡7878

2022年 7月4日下午,学校召开全校、教师大会,传达省委关于湖北工业大学校长任命的决定:刘德富同志任湖北工业大学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委员。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绪群、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严学军、省委组织部企事业处处长余红岚、省教育厅人事处处长余学敏、我校在校全体校领导出席了会议。全校副处以上(含享受副处级以上待遇同志)、正教授职称教师、离退休老领导代表和党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朱正亮主持。
陈绪群宣读省委决定并作重要讲话。他说,刘德富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认真负责,专业功底扎实,为人正派,待人真诚,作风务实,有较高的领导素质。他一直在大专院校工作,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熟悉高教工作规律,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高校管理工作经验。省委认为,刘德富同志担任湖北工业大学校长是合适的。
陈绪群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委决定的精神上来,确保学校行政主要领导顺利调整和各项工作平稳过渡;二是凝聚发展共识,抢抓发展机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奋力开拓学校科学发展新局面;三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和执行力,开展“五好“班子创建活动,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素质建设,把学校领导班子提高到新的水平。陈绪群表示,省委相信湖北工业大学一定能够以这次学校行政主要领导的调整为新起点,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精神,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在下一个发展中取得辉煌成绩。
严学军指出,这次湖北工业大学行政主要领导的调整,是学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体现了省委对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全校上下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决定精神,按照“五好”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围绕学校“十二五”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学校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力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
刘德富对省委的信任表示感谢,对来校工作感到高兴。他说,他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虚心请教,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将本着“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管理”基本原则,坚持湖北工业大学长期以来形成的“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校训,团结带领广生员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共创湖北工业大学的美好未来。
朱正亮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对省委、省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坚决拥护、并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决定,对刘德富同志来校工作表示热烈欢迎。朱正亮强调,我校正处于抢抓教育改革发展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学校加快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关键时期,全校广大党员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的决定,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定和要求上来,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五好“班子建设,加强党政廉风建设,坚持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顾大局,凝聚发展共识,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带领全校师生员工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共同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谱写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50余年历史的以工科为主的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其前身湖北工学院系由湖北轻工业学院2022年建校和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2022年建校于2022年合并组建而成。学校经历了“七五”打基础,“八五”扩规模,“九五”强实力,“十五”上水平,“十一五”攻质量的发展阶段,已经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湖北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的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
学校坐落在武昌南湖,校园占地面积1675亩,校舍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其它教育,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6088人,研究生1342人。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100人,正高职称教师14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47人。教师中有30余人分别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111”人才工程、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湖北省教学名师等,近30人分别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聘有“楚天学者计划”讲座教授、特聘教授14人。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按照“发挥轻工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人才,办出鲜明特色”的办学方针,把握发展机遇,注重内涵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22年被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22年开始参与了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等重点高校若干学科的博士生培养工作;2022年通过了增列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整体条件省级评估,获准在5个学科立项建设博士点;2022年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现有49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生物工程4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有艺术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市场营销、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湖北省品牌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5个;拥有12个学科领域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5个学科领域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信息技术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湖北省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太阳能技术与工程方向)和环境工程(轻工清洁生产方向)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获得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开放式大跨度轻工清洁生产研究生创新中心”是全国地方高校中唯一被授予的“研究生创新中心”。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努力建设成为湖北省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开发基地。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发酵工程2个湖北省优势学科,设计艺术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结构工程3个湖北省特色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等1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10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拥有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工业微生物、现代制造质量工程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土木建筑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0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工程实训中心和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湖北省(武汉市)工程研究中心。
学校坚持“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十余年保持在90%以上;2022年以来,本科生录取分数线一直位居省内同批次录取高校榜首。
学校多次获得各级各类表彰,先后被授予“湖北省美誉高校”、“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诸多荣誉称号。

學僧Young
摘要 社官方网站“领导介绍”栏目近期更新信息显示,社理论部主任张首映已出任社副总编辑,并继续兼任理论部主任。 公开简历显示,出生于2022年8月的张首映是湖北汉川人,2022年进入工作,2022年出任理论部主任。  张首映 资料图 张首映简历 张首映,男,汉族,2022年8月生,湖北汉川人,2022年1月参加工作,2022年10月加入中国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编辑。 现任社副总编辑兼理论部主任。 1978-2022年 湖北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2-2022年 湖北大学中文系教师(其间:07-07在复旦大学进修) 1985-2022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198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博士研究生 -2022年 轻工业部调研室 1990-2022年 文艺部编辑 1993-2022年 文艺部办公室主任 1996-2022年 驻办事处副主任 1997-2022年 驻办事处主任兼首席记者副局级 1999-2022年 海外版编辑委员会委员 2022-2022年 海外版负责人正局级(其间:09-01党校进修二班学习) 2022-2022年 社新闻研究中心副主任(其间:05-07党校地厅级进修A班学习) 2022-2022年 社新闻研究中心主任 2022-2022年 社理论部主任 2022- 社副总编辑兼理论部主任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0-19 社石家庄分社编辑部主任 社官方网站“领导介绍”栏目近期更新信息显示,社理论部主任张首映已出任社副总编辑,并继续兼任理论部主任。 公开简历显示,出生于2022年8月的张首映是湖北汉川人,2022年进入工作,2022年出任理论部主任。  张首映 资料图 张首映简历 张首映,男,汉族,2022年8月生,湖北汉川人,2022年1月参加工作,2022年10月加入中国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编辑。 现任社副总编辑兼理论部主任。 1978-2022年 湖北大学中文系学习 1982-2022年 湖北大学中文系教师(其间:07-07在复旦大学进修) 1985-2022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198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博士研究生 -2022年 轻工业部调研室 1990-2022年 文艺部编辑 1993-2022年 文艺部办公室主任 1996-2022年 驻办事处副主任 1997-2022年 驻办事处主任兼首席记者副局级 1999-2022年 海外版编辑委员会委员 2022-2022年 海外版负责人正局级(其间:09-01党校进修二班学习) 2022-2022年 社新闻研究中心副主任(其间:05-07党校地厅级进修A班学习) 2022-2022年 社新闻研究中心主任 2022-2022年 社理论部主任 2022- 社副总编辑兼理论部主任
不让一个字注册

《湖北志》编纂委员会
编纂及资料采编人员
《湖北志》历届编纂委员会人员名单
装帧设计
封面题字
封面摄影
图清绘
制图印刷
图片
中国地方志协会副会长、著名方志学家、湖北省地方志编委会顾问、教授朱士嘉
国家局副局长、研究员高文学
国家局兰州研究所所长、甘肃省局局长研究员郭增建
国家局研究所副所长、湖北省局副局长、研究员邵占英
2022年湖北省咸丰大路坝61/4级--汪大海
2022年湖北咸丰大路坝61/4级形成的堰塞湖--小南海
仙女山断层壁秭归黑槽子
大路坝断层大垮崖
2022年6月8日麻城6级极震区郭家畈-鹰山尖地貌景观
鹰山尖山腰上的山崩石
2022年6月8日麻城6级极震区古洞寺上寺院殆尽
武昌基准台摆房
观测员使用GSI一等磁力仪观测地磁绝对值
武昌地磁台自行研制的H分量核旋仪
科普宣传
参加首次南极考察的DZY-2型海洋重力仪
丹江管理局遥测台网部分设备
遥测台网的正在分析处理资料
黄石固体潮综合实验站
国家局研究所研制的微伽重力仪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国家局研究所研制的JCY-3型高精度测距仪在进行测试
赖锡安副所长承担的空间遥测通讯网观测技术天线一角
国家局研究所研制的人卫激光测距仪在夜间观测
2022年10月中美地壳形变与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梁淑芬右一副在会上致贺词
吴翼麟研究员左一在中美地壳形变与学术讨论会上主持会议
全国地壳形变连续观测基本台网专业技术管理牵头人陈德福高级工程师右一在全国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会上宣布评比结果
2022年11月湖北省局张世照左四、李树德左二两同志参加我国首次组织的南极考察
年8月《湖北志》终审稿评审会在武昌举行
2022年5月比利时王子菲利蒲右四殿下访问湖北省局
2022年10月,东京大学研究所萩原幸男教授左四来湖北省局参观访问并讲学
邵占英副局长中胡国庆研究员左一陪同武汉铁路分局领导、专家参观湖北省局研制成的压力传感器
湖北省公元前2022年-2022年Ms≧4(3/4)级/2022年-2022年Ms≧5级震中分布图
湖北省构造简图
湖北省台站及群测点分布图
湖北省烈度区划示意图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第一章清朝以前的
第二章中华和中华人成立后的
第二篇地质
第一章地壳深部结构
第一节地壳分层结构
第二节地壳厚度
第三节结晶基底
第二章构造
第一节鄂西北构造区
第二节鄂西南构造区
第三节江汉构造区
第四节鄂东北构造区
第五节鄂东南构造区
第三章活动断裂
第一节北西北西西向断裂
第二节北东北北东向断裂
第三节北北西向断裂
第四章新构造活动
第一节新构造运动类型
第二节新构造分区
第三篇区划和烈度鉴定复核
第一章区划
第一节中国区划图和“三西”烈度区划图的编制
第二节湖北省烈度区划图1∶100万的编制
第三节鄂西三峡地区新的区划图1∶50万的编制
第二章烈度鉴定复核
第一节重要工程烈度鉴定与复核
第二节一般工程烈度鉴定或复核
第四篇监测
第一章台站网监测
第一节国家基准台
第二节国家基本台
第三节区域台
第四节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台
第五节水电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台
第六节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台
第七节地方台站
第二章群众业余监测
第一节观测点
第二节地下水观测点
第三节简易仪器测报点
第四节宏观点哨
第三章形变、重力流动监测
第一节垂直形变测量
第二节水平形变测量
第三节重力测量
第四章跨省区监测
第五篇科技研究
第一章研究项目
第一节活动性研究
第二节地质研究
第三节现代地壳形变研究
第四节重力测量研究
第五节前兆与综合预测预报研究
第六节地壳测深研究
第七节水诱发研究
第八节工程研究
第九节观测仪器研制
第十节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第二章科技成果
第三章学术活动与交流
第一节国内主要学术活动
第二节国际学术交流
第三节学术团体
第六篇机构和管理
第一章机构沿革
第一节专业机构
第二节企业、事业与地方机构
第二章事业管理
第一节科研管理
第二节观测网点管理
第三节震情管理
第四节科技人员管理
第五节物资管理
第六节图书资料档案管理
附录
一、山崩、地裂
二、外省波及
编纂始末

雁归来无痕
中国局设11个职能司(室)。
(一)办公室
组织全局性重大会议与活动;负责起草上报党、的重要文件;负责督促重要部署、领导批示及会议决定的贯彻落实;负责新闻宣传,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管理中国局网站;负责政务信息和信息公开工作;负责局机关财务、国有资产工作,编制机关预决算,管理机关经费;负责局机关及指导京区单位安全保卫、消防、人防、房产、社会事务等工作;负责政务与震情值班、文电、电子政务、档案、信访、机要、保密、密码、信息安全、会议计划等工作。
(二)政策法规司
拟订防震减事业发展方针和政策;组织开展防震减事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指导开展政策研究;拟订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承担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工作;负责全局性重要文稿起草工作;推进依法行政;组织法制宣传教育、行政执法和法制工作;负责对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实施的检查;承办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行政应诉工作;承担防震减法律咨询服务工作;管理标准化和计量工作。
(三)发展与财务司
负责国家防震减发展战略研究,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负责防震减事业发展改革;拟订发展与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负责预算、决算管理和基本建设管理;负责防震减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管理;负责专项资金和各类经费,组织财务稽察;负责国库支付和日常财务管理;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和采购;负责防震减行业统计工作;负责国有资产经营性活动。
(四)人事教育司
指导人事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组织编制防震减人才发展规划;拟订人事管理制度;负责队伍宏观管理及省级局、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及后备队伍建设;承办局管的考核、任免、,参与巡视工作;负责参公人员管理;管理机构编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劳动工资、保险、奖励、人员招录、专技人员职称评聘和专家工作;指导省级以下工作机构的相应工作;负责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管理因私出国(境);管理局属高等院校;负责局机关人事工作。
(五)科学技术司国际合作司
负责制订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参与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组织管理重点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项目;指导局属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建设;负责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管理;负责科技保密工作;协助科技委开展工作,承担科技委办公室日常事务;负责联系学会;归口管理学术期刊;归口管理科技外事工作;负责双边、多边及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负责组织协调国际会议、国际合作项目、智力引进、国(境)外性快速反应和境外台网建设;牵头协调国际行动涉外工作。
(六)监测预报司
负责全国监测预报工作;拟订全国监测预报和信息网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国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和趋势判定,组织全国震情监视跟踪和重大震情会商;组织指导震后趋势判定和现场监测工作;负责管理预测意见;负责监测预报、信息网络的建设、运行与管理;负责烈度速报的建设、管理及烈度速报工作;管理火山活动、水库和海域的监测预测工作;负责全国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承担境外台网建设、运行与管理;承担监测预报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
(七)震害防御司
指导全国害预测和预防;拟订全国烈度区划图或者动参数区划图;审定小区划图;负责城乡建设工程设防要求执行情况的检查;负责安全性评价的管理,审定建设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设防要求;负责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管理和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协同指导区重建;负责全国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和运行管理;负责管理震害预测工作,参与提出确定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意见;负责基础性任务探测和活断层探测管理工作;组织指导防震减知识的社会宣传教育;承担市县防震减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承担震害防御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参与害保险工作;负责联系中国害防御协会。
(八)震应急司
指导全国应急工作;承担救指挥部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国家应急预案;指导部门和地方应急预案建设;承办全国应急工作检查;负责应急基础数据和情速报;管理现场应急工作队,组织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害损失调查评估工作;指导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及社区搜救志愿者工作;管理国家害紧急队,指导国家、地方害紧急队和训练基地建设;负责国内工作,承担境外任务的实施;承担害协调和亚太人道主义合作伙伴任务的实施;承担应急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承担国家害紧急队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
(九)直属机关党委
负责指导京区直属单位和局机关党的建设;受党组委托,指导京外单位党建工作;承担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局党组生活会和中心组学习的服务保障工作;负责宣传、工作;指导党组织配合行政领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工作;领导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领导直属机关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管理中国局党校。
(十)监察司
组织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检查局属单位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的决定命令和中国局重大决策中的问题;局司级遵守党纪、政纪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受理对局司级违纪、政纪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局司级违纪、政纪的案件;受理不服纪律处分决定的申诉;对局属单位预算执行、决算及重大项目等进行审计;对局管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十一)离退休办公室
贯彻党、有关离退休工作的方针政策;拟订离退休管理规章制度;指导检查局属各单位离退休工作;承担局机关离退休的管理、服务工作。
无锡一号

根据上述职责,中国局设11个职能司(室)。
(一)办公室
组织全局性重大会议与活动;负责起草上报党、的重要文件;负责督促重要部署、领导批示及会议决定的贯彻落实;负责新闻宣传,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管理中国局网站;负责政务信息和信息公开工作;负责局机关财务、国有资产工作,编制机关预决算,管理机关经费;负责局机关及指导京区单位安全保卫、消防、人防、房产、社会事务等工作;负责政务与震情值班、文电、电子政务、档案、信访、机要、保密、密码、信息安全、会议计划等工作。
(二)政策法规司
拟订防震减事业发展方针和政策;组织开展防震减事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指导开展政策研究;拟订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承担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工作;负责全局性重要文稿起草工作;推进依法行政;组织法制宣传教育、行政执法和法制工作;负责对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实施的检查;承办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行政应诉工作;承担防震减法律咨询服务工作;管理标准化和计量工作。
(三)发展与财务司
负责国家防震减发展战略研究,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负责防震减事业发展改革;拟订发展与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负责预算、决算管理和基本建设管理;负责防震减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管理;负责专项资金和各类经费,组织财务稽察;负责国库支付和日常财务管理;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和采购;负责防震减行业统计工作;负责国有资产经营性活动。
(四)人事教育司
指导人事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组织编制防震减人才发展规划;拟订人事管理制度;负责队伍宏观管理及省级局、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及后备队伍建设;承办局管的考核、任免、,参与巡视工作;负责参公人员管理;管理机构编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劳动工资、保险、奖励、人员招录、专技人员职称评聘和专家工作;指导省级以下工作机构的相应工作;负责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管理因私出国(境);管理局属高等院校;负责局机关人事工作。
(五)科学技术司国际合作司
负责制订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参与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组织管理重点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项目;指导局属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建设;负责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管理;负责科技保密工作;协助科技委开展工作,承担科技委办公室日常事务;负责联系学会;归口管理学术期刊;归口管理科技外事工作;负责双边、多边及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负责组织协调国际会议、国际合作项目、智力引进、国(境)外性快速反应和境外台网建设;牵头协调国际行动涉外工作。
(六)监测预报司
负责全国监测预报工作;拟订全国监测预报和信息网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国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和趋势判定,组织全国震情监视跟踪和重大震情会商;组织指导震后趋势判定和现场监测工作;负责管理预测意见;负责监测预报、信息网络的建设、运行与管理;负责烈度速报的建设、管理及烈度速报工作;管理火山活动、水库和海域的监测预测工作;负责全国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承担境外台网建设、运行与管理;承担监测预报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
(七)震害防御司
指导全国害预测和预防;拟订全国烈度区划图或者动参数区划图;审定小区划图;负责城乡建设工程设防要求执行情况的检查;负责安全性评价的管理,审定建设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设防要求;负责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管理和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协同指导区重建;负责全国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和运行管理;负责管理震害预测工作,参与提出确定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意见;负责基础性任务探测和活断层探测管理工作;组织指导防震减知识的社会宣传教育;承担市县防震减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承担震害防御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参与害保险工作;负责联系中国害防御协会。
(八)震应急司
指导全国应急工作;承担救指挥部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国家应急预案;指导部门和地方应急预案建设;承办全国应急工作检查;负责应急基础数据和情速报;管理现场应急工作队,组织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害损失调查评估工作;指导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及社区搜救志愿者工作;管理国家害紧急队,指导国家、地方害紧急队和训练基地建设;负责国内工作,承担境外任务的实施;承担害协调和亚太人道主义合作伙伴任务的实施;承担应急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承担国家害紧急队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
(九)直属机关党委
负责指导京区直属单位和局机关党的建设;受党组委托,指导京外单位党建工作;承担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局党组生活会和中心组学习的服务保障工作;负责宣传、工作;指导党组织配合行政领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工作;领导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领导直属机关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管理中国局党校。
(十)监察司
组织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检查局属单位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的决定命令和中国局重大决策中的问题;局司级遵守党纪、政纪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受理对局司级违纪、政纪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局司级违纪、政纪的案件;受理不服纪律处分决定的申诉;对局属单位预算执行、决算及重大项目等进行审计;对局管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十一)离退休办公室
贯彻党、有关离退休工作的方针政策;拟订离退休管理规章制度;指导检查局属各单位离退休工作;承担局机关离退休的管理、服务工作。

相关问答

湖北地震局研究生院

中国局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年在研究生院学习基础课程,其他时间研究所做安排。  中国局研究所始建于2022年,是中国局七个直属研究所之一,主要开展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形变测量、地球重力与固体潮、航空遥感、精密测绘仪器、监测、区划、水库诱发、工程和防减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应用数字技术、计算……

好猫宝宝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领导班子

目前武大国学院招收国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生,学制分别为4年、3年、4年。国学本科试验班已连续招生2022年,硕博士已连续7年招生。2022年12月,“国学”专业作为武大唯一的人文实验班纳入武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国家珠峰计划),成立了“弘毅学堂”国学班。硕博士招生分为:经部研究、子部……

QINGCHUN曲终人散

湖北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生

随着人口的密集化和建筑高度的增加,一旦发生,给人类造成的创痛就非常巨大,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研究与应对上不敢松懈,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研究部门,组织了学会并建立了网络。中国局中国局是管理全国工作的直属单位,成立于2022年,当时叫做国家局,2022年更为现名。中国局负责拟定国家防震减工作的发展战略、方……

贝贝花儿

武汉邮科院研究生院领导班子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邮科院校区的具体地址是在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占地200余亩(027-15872883882(电话微信同号))。其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核心地带,直线距离2公里,校园环境优雅、交通条件便利、教学生活设施完备。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邮科院校区设置的专业主要有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

卫浴小哥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新领导班子

汉口学院本科助学班的教学口碑较好。汉口学院本科助学班的相关优势介绍具体如下:1、汉口学院本科助学班的师资力量较好:汉口学院本科助学班在该校董事会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管理骨干都由成都市附中选派。2、汉口学院本科助学班的教学特色较为鲜明:汉口学院本科助学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吃逛吃逛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