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湖北考研 >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好就业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好就业

最新回答

joyzhou512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22年)中分别位列综合排名的第9名和第14名,综合得分分别为6和9,在中国大学中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它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的具体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
人才培养指标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人才培养指标上的表现分别为5和1,分别位列全国第27和第20名(见表2)。
· 生源质量(新生高考成绩得分)
文科方面:武大更胜一筹
理科方面:“南武大、北华科”
两校的生源质量情况如图1所示。文科方面,华中科技大学在12个省份不招生,在其余省份,武汉大学的平均生源质量全都高于华中科技大学。理科方面,华中科技大学的理科优势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省份,而武汉大学的理科优势则主要覆盖南方地区省份,显示出“南武大、北华科”的地域特征。
· 培养成果(毕业生就业情况)
武汉大学本科生就业率高于华中科技大学
两校选择签第三方就业与国内升学本科毕业生约占七成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2022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和《武汉大学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以下简称“就业报告”),武汉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华中科技大学(见图2)。其中,华中科技大学2022届本科生就业率为07%(截止于2022年9月1日),武汉大学2022届本科生就业率为31%(截止于2022年12月30日)。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去向可以看出,两校均有约七成本科学生毕业后选择签第三方就业或国内升学,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本科毕业生比例分别为82%和86%。除此之外,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有58%和19%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
两校签约就业本科毕业生单位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北两省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有15%和31%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了签第三方就业,其就业签约单位的地域分布如图3所示。两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地点集中在广东省和湖北省,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广东和湖北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占签约就业本科毕业生的比例为53%,武汉大学为88%,约占全部本科就业学生的一半,与其他省市相比占据绝对优势;此外,北京和上海也是毕业生就业选择较多的地区,但其比例明显低于广东省和湖北省。
两校国内升学本科毕业生约六成选择留本校
图4给出了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院校层次分布的情况,可以看出两校选择国内升学的学生去向有较高的相似性:在该类学生群体中,选择留在本校的约占60%,除此之外,有超过1/4选择国内其他985高校;选择科学院和其他院校进行深造的学生相对较少,占比之和略低于15%。
、英国、中国为两校出国(境)深造学生首选目的地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均有一定数量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其目标国家(地区)的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两校出国留学生群体最青睐的国家(地区)一致,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英国、中国。其中选择作为留学国家的学生分别占出国留学学生群体的57%(华中科技大学)和46%(武汉大学),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
科学研究指标
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研究指标上的得分为1,高于武汉大学的9。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该项指标上的表现进入全国十强,位居第9名,而武汉大学位列第19名(见表3)。
· 科研规模(论文数量)
华中科技大学论文数量位列全国第9
武汉大学稍逊一筹
论文是科研活动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数量也体现了大学科研活动的规模和显示度。“最好大学网”选用全球最大的文献摘要与引用数据库—Scopus(该数据库收录了2万多种同行评议期刊,其中中文期刊500余种),统计了各大学2022至2022这5年发表的类型为研究论文(Article)和综述(Review)的文献数量。
统计结果显示,华中科技大学的论文数量为22022篇,位列全国第9名,表现优异。相对而言,武汉大学的表现稍逊一筹,为17445篇(见图6)。
· 科研质量(FWCI)
华中武大科研质量不相上下
两校FWCI均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国际公认为定量评价科研论文质量的最优衡量标准为“学科标准化后的科研论文影响力(Field Weighted Citation Impact, 简称FWCI)”,它计算的是对象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和相同学科、相同年份、相同类型的论文被引次数的比值。当FWCI≥1时,代表被考察大学的论文质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在论文数量达到规模的221所中国大学中,仅有31所(0%)的科研质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从图7可以看出,华中科技大学的FWCI值为964,略高于武汉大学的927,两校的科研质量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 顶尖成果(高被引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量较武汉大学高百余篇
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情况可通过论文的被引次数衡量,而位居各个学科被引用次数前1%的论文(高被引论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相应学科的顶尖成果。
在高被引论文的指标表现上,华中科技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为398篇,而武汉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低于华中科技大学百余篇,为262篇(见图8)。
· 顶尖人才(高被引学者)
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学者数量位居全国第9,相比之下武汉大学差距明显
学者在学术同行中的影响力可通过其研究成果的被引次数反映。“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共包含1651人,完全客观地从纯学术影响力角度排出了各个学科中表现最好的中国学者。
在参选的918所大学中,仅184所大学有高被引学者,而其中超过70%的大学仅有5名或以下的高被引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共有33名高被引学者,在该项指标位居全国第9名;武汉大学共有19名高被引学者,与华中科技大学相比仍有较为明显的差距(见图9)。
两校高被引科学家所在学科领域各不相同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高被引科学家按照学科分布统计数据结果见表4。华中科技大学的高被引学者分布最多的学科分别为:计算机科学(10人)、物理学和天文学(5人),武汉大学的高被引学者分布最多的学科分别为:化学(5人)、材料科学(4人)和牙医学(3人)。
服务社会指标
在服务社会指标上,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表现持平,两校得分均为0,位居全国第17位(见表5)。
· 科技服务(企业科研经费)&成果(技术转让收入)
华中武大企业科研经费及技术转让收入旗鼓相当
大学获取的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反映了其在科研服务方面的能力,而其研究成果是否对经济发展具有实际价值,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的收入是直接的测量指标,体现了市场对大学研究成果的认可。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企业科研经费分别为37亿元和53亿元,在技术转让收入方面分别为025亿元和031亿元。在两项分指标上,武汉大学的表现均略高于华中科技大学,但并无明显优势(见表6)。
· 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校企合作论文数量更高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技术创新、组织技术攻关的重要途径,而校企合作论文则反映了产学研合作的成果情况。从图13可以看出,华中科技大学的校企合作论文数为384篇,高于武汉大学的330篇(见图10)。
小结
从“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22年)的结果来看,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各有优势,但两校的本科生在毕业去向分布、国内升学高校分布、出国(境)留学国家(地区)分布方面有较高的相似性。
在科学研究方面,华中科技大学的整体表现更佳,在论文数量、科研质量、高被引学者方面表现均优于武汉大学。
在服务社会指标(科技服务、成果、产学研合作)方面,两校表现非常相近,不分伯仲。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在各指标上的表现对比情况汇总详见下图:
金舟创元
武科大前身为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其材料研究以金属为主。武科大研究生质量看和什么学校相比。总的来说,应该还可以,毕竟近年来金属类专业的就业形势尚可。武汉地区材料学较好的有华工、武大(物理)、理工大(门类比较全)、湖大、武科大。
米苏and妮娜
目的一武汉工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樊金山报考华中科技大学,以初试435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复试入围资格。来自江西修水的他从大二起就“动了考研的心”,希望硕士毕业后有个好的工作环境。他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大多是去施工一线工作,且大多是野外施工作业,研究生毕业出来进设计院的机会多一些,工作环境也好一些。武汉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陈耀今年报考北京科技大学,他表示,考研是为了给就业增加砝码。当年高考刚过一本线的他,这次也是看中了北科大在冶金行业的名牌学校效应才去报考的。记者在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走访发现,为换个更好的就业环境而考研的专业大多集中在土木工程、路桥、冶金、采矿、地质勘探等施工行业。目的二山东二本的某师范大学数学专业女生王晓化名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准备考研究生,考上本科的喜悦只伴随了她半个学期,因为她从辅导员和师兄那里获知,“数学专业不好找工作,对口的老师岗位也不多”。王晓说,“如果不是面对找工作的压力,是决不会考研的,本科四年过得跟高中生活一样,真的是人家所说的考研专业户”。在考研的学生中,工科女生的考研比例相对较高。武汉一二本高校土木工程专业13名女生中,有6名女生选择考研,因为“施工企业很少女生”。记者调查发现,数学、物理、生物等纯理科专业跨专业考研比例较高,法学、行政管理、中文、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文科就业率相对较低的专业跨专业考研的比例也相对较高。目的三从武汉二中毕业的小涂认为当年参加高考“没发挥好”,在三本的西安欧亚学院就读。从大一入学他就跟自己较上劲,非要考上研究生给自己“正名”。今年家里并不支持他考研,但他依然坚持要考回武汉,报考了武汉科技大学信息专业硕士。初试成绩下来后,深感复试无望的他表示,第一次高考是被动的,考研究生给了自己根据兴趣选择专业的机会,是人生真正的高考。去年10月,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曾对大一的3000余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约55%学生准备毕业后考研等继续深造。三本学校甚至在每年的招生季节中,把自己学校的考研上线率当成“推销重点”。对学生考研有长期观察的武科大中南分校朱建华老师表示,少数学生应该说潜质和基础都不错,因为高考一时失误,到了三本,他们选择考研。另一部分学生读研,是觉得三本学生就业太难了,只有选择靠继续深造。社会对学历的苛求,甚至对三本学历的歧视,也加剧了部分学生考研的热情。
双子座的小蛇

互联网企业校招常常去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并不是清华和北大,这似乎非常的出人意料。这体现了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大学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往往受到互联网企业的青睐,但这并不意味着清华北大就不如华科和武大,恰恰相反的是,因为清华北大的学生十分受欢迎,他们并不一定需要通过校招的方式解决就业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

首先,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大学作为我国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这两所高校的实力都不容小觑。华中科技大学曾与清华大学一起被授予由制造工程师协会颁发的“大学领先奖”。在拥有众多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还设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众多科研机构。

因此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能力是受世人瞩目的,互联网公司作为新世纪快速发展的产业需要大量科学技术支撑,在华中科技大学大量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就不足为奇了。武汉大学的情况与华中科技大学相似,同样的一流高校建设,突出的人才培养能力,都让互联网公司对武汉大学应届毕业生伸出橄榄枝。

或许有人会感到好奇,作为我国顶尖大学,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在清华北大的校招不如在华科武大的多呢?这是因为清华与北大的毕业生在中国人才市场上拥有绝对性的竞争力,他们并不一定要通过校招来就业,很多清华北大毕业生使用校园渠道求职,拥有很高的成功几率。无论是毕业生组织招聘会还是老师推荐,或者是校友推荐,都为清华北大毕业生寻找心仪的就业岗位提供了捷径。

杰克贝老师
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有很好的就业面,可以去工厂和设计院,我的大部分同学去了工厂也有几个去了不同的设计院。
本科毕业就工作的一般都在一些化工厂里做技术员,单位档次高低当然和弟妹上的学校有很大关系,或是从事化工产品相关的销售研发工作等等。
考研的话路会好很多,一般毕业后会进一些研究所或是在高校教书对于学化学工程和工艺的要根据学校而定,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侧重点不同。拿武汉科技大学为例,以前武汉科技大学是武汉钢铁学院。所以化学偏重于煤化工,毕业的人基本上是在钢厂的焦化厂工作。研究生方向当然都是有很多选择的机会的,当然,学化工搞科研比较好。

相关问答

武汉邮科院研究生毕业就业

毛谦先生: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兼总工程师;2022年毕业于武汉邮电学院,2022年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常年从事数字通信及光纤通信设备、和光接入网、光传送网络的研究、开发工作。担任过多项国家科技攻关、“863”、“973”项目的负责人。武汉的邮电科学研究院啊。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是……

辛巴在深圳

湖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好就业吗

摘要您好,请问您说的优势是指什么优势?咨询记录·回答于2022-08-08山西大学本科毕业考湖北省哪些大学的研究生有优势您好,请问您说的优势是指什么优势?山西大学本科毕业考山西大学的研究生会有一定优势山西大学教育学,想考湖北省研究生,哪个学校容易上岸你考得专硕还是学硕你考得专业全称是是什么只考虑上岸……

让子弹飞888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就业

许家印的。许家印武汉科技大学毕业刘永灼本科华东师范毕业,研究生却在武汉科技大学毕业为什么?因为许家印在武汉科技大学毕业的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22年)中分别位列综合排名的第9名和第14名,综合得分分别为6和9,在中国大学中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它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不说客套话

湖北大学研究生毕业生好就业吗

摘要您好,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学生毕业后可在、银行、保险、证券、生物、医药等机关、经济金融管理部门和大中型工商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计算、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决策分析、管理咨询;风险控制、市场分析研究、质量控制、专业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研究工作,或在高校科研教育……

liuruojing

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好就业吗

摘要就业状况不是很好。这大概与二本环境工程专业就业情况都不是很好一致。但如果打算考研的话,还是可以报考的。这种专业就业的话,对学历要求更高一些,二本的本科生相对来说吃亏。咨询记录·回答于2022-05-07qingwen请问武汉工商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就业情况怎么样啊?就业状况不是很好。这大概与二本环……

胖墩儿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