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湖北考研 > 中国石油大学武汉华东研究生院

中国石油大学武汉华东研究生院

最新回答

木有雨啊
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招生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北联合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华大学 、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猫猫不在家叻
一、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Petleum),简称中石大,是中华人直属的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现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现已成为中国石油石化学科领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
二、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简称“西油”,诞生于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中国第二所石油高校,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四川省共建大学。学校是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工程”并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研究生院的高水平大学,具有博士生导师自主审批权和保送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资格,为雪佛龙(原加州标准石油)全球16所合作高校之一(包括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三、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简称“东油”,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北石油大学源于清华大学石油炼制系,孕育于北京石油学院,诞生发展于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伴随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大庆油田大会战的重要成果之一。东北石油大学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东北石油大学坐落在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的全国魅力城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学校创建于2022年5月,2022年7月更为大庆石油学院,2022年4月1日经国家批准正式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并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和黑龙江省四部共同建设高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多位或副毕业于此,被誉为石油界的“黄埔军校”。
四、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简称“地大”,是中华人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的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农、艺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111计划”、“卓越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入选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学校的前身是202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合并组成的北京地质学院,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2022年迁出北京,2022年定址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2022年,经邓批准,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2022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
五、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英语:Yang tze University)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荆州,隶属于湖北教育厅,并在武汉市建有教学科研基地,是湖北省一所重点建设的高校,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766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亿元。
六、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Xi`an Shiyou University)简称“西石油”,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学校肇始于2022年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为适应石油工业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22年,经批准,西安石油学院成立。2022年,学院因“”而改厂。2022年,西安石油学院恢复重建。2022年,学校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划转为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为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2022年,学校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2022年,陕西省人民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西安石油大学。
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始建于2022年,位于辽宁省抚顺市,2022年2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根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面积1906亩,校舍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7万册,各类运动场所面积近1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72亿元。设有20个学院,开办52个本科专业和26个高职专科专业。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在校学生23571人。
八、常州大学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始建于2022年,原名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是一所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创办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2022年经批准,正式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2022年实行江苏省人民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2022年正式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22年起,学校实行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2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22年,经批准更为现名。
沙土花生

到目前为止 ,475名优秀青年地质工作者获此殊荣,其中授予金锤奖95名,银锤奖380名。同时有21名金、银锤奖获得者荣获了中国青年科技奖。“青年地质科技奖”已经成为中国地质学会的品牌,在地质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奖者绝大多数已成为地质科技工作的骨干。(下附部分获奖者名单) 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年)金锤奖获奖名单
5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毛景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石彦民 大港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建潮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高延林 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董树文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银锤奖 17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王安建 长春地质学院 马昌前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李小彦 西安煤炭科学研究院 李长江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李继江 山东省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李荣清 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朱玉磷 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 汪振文 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 张 韬 宁夏地矿局矿产地质调查所 张明泉 兰州大学地质系 张哨楠 成都地质学院 张德润 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杨闽中 综合勘察研究院 罗 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黄绍甫 广西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聂风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康豹成 河北省综合研究地质大队 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2022年)金锤奖获奖名单
(7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石昆山 河南省地矿厅第三地质探矿队 汤良杰 地质矿产部西北石油地质局 吴景勤 核工业总公司华东地质勘探局 陈 骏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周国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徐学纯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晏建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南地质勘查局 317 银锤奖 31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万渝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会祥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地质研究大队 王英民 成都地质学院 王鹤龄 湖北地质实验研究所 刘金山 湖南地矿局 405 队普查分队 刘蒙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华佑南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研究所 朱筱敏 石油大学石油地质系 朱儒峰 内蒙古地矿局第二区调队一分队 阮利民 冶金部第一地质勘查局地质探矿技术研究所 吴澄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张超群 广东茂名矿产公司 李乃胜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李兆慧 河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一勘探队 周 翊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勘查及城乡建设工程系 林畅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罗先熔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 郑国东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侯建军 北京大学地质系 段太忠 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 郝梓国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报编辑部 栾文楼 河北地质学院 殷跃平 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 秦克章 有色金属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所 耿 弘 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阎子忠 宁夏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黄建闽 综合勘查研究院 舒 航 冶金部第一地质勘查局地质探矿技术研究所 蒋少涌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潘 懋 北京大学地质系 戴凤岩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2022年)金锤奖获奖名单
(9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陈践发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庞忠和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研究室 侯增谦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胡雄健 浙江省地矿局第七地质队 赵文智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徐锡伟 国家局地质研究所 郭英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 黄润秋 成都地质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 温 宁 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 银锤奖(30名以姓氏笔划排列)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王 剑 地矿部成都地质研究所 王恩志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王照林 山西省地矿局 215 队物探分队 韦星林 有色总公司江西地勘四队三分队 甘盛飞 沈阳黄金学院地质系 曲国胜 国家局地质研究所 任书才 河北省地矿局第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刘代志 中南工业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刘树文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杜杨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处 李延河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邱 中国地质科学院区划室 何思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探工系 汪东波 有色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张光辉 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系 邵益生 城市地下水资源研究中心 苗培森 山西省地矿局区调队 罗 强 西南石油学院 周平根 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国土地质研究室 周永章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胡 凯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郜建军 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贺安生 湖南省地质研究所 郭正堂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黄运飞 中国兵器工业部勘察研究院 蓝先洪 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赖旭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教研室 蔡耀军 能源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 漆家福 石油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系 中国地质学会第五届青年地质科技奖(2022年)金锤奖获奖名单
共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王宗起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朱立新 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 吴吉春 南京大学 周瑶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郑永飞 中国科技大学 姜钦华 北京大学地质系 胡圣标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郝 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秦 中航勘察设计院 舒 航 中国矿业大学 银锤奖 共4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万 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于青春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方维萱 有色西北地勘局物化探总队 王 驹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王 清 长春地质学院 王京彬 有色北京地质研究所 冯庆来 中国地质大学 任战利 西北大学地质系 刘 震 石油大学北京 刘小宇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刘晓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孙晓明 中山大学地质系 许文良 长春地质学院 宋 彪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正伟 河南地质科研所 张祖海 江西有色地勘局地研所 张晓培 长春地质学院 张献民 河北地质学院 李江海 北京大学地质系 李建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杨夕辉 云南地矿局三队 沈树忠 中国矿业大学 邵龙义 中国矿业大学 陈松岭 中南工业大学 周乐尧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院 屈建军 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 施 斌 南京大学 闾国年 南京大学 唐金荣 冶金勘察研究院 唐胜利 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 贾爱林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章雨旭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续世朝 山西地勘局区调队 银剑钊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所 黄 海 地矿部地质技术勘查院 龚汉松 海南地矿开发局高新爆破技术公司 傅雪海 江苏煤田地质勘探研究所 彭少梅 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蒋泰然 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解习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学会第六届(2022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奖名单
共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何庆成 地矿部环境地质所 李功伯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苏俊青 大港石油地勘院 林承焰 石油大学 华东 范洪海 华东地质局 270 所 侯泉林 地质所 徐义刚 广州地化所 高 俊 地矿部地质研究所 董国臣 河北地勘局 潘葆芝 长春科技大学 银 锤 奖 共 40 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 作 单 于学峰 山东省第二地勘院 毛先成 中南工业大学 王文武 化工部辽宁地勘院 王世泽 西南石油局 王建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王春亮 山西地勘局 216 邓吉牛 有色北京地质所 田升平 化工部化学矿产院 全裕科 华北石油地质局规划设计院 刘 杰 宁夏石炭井矿务局 刘再华 地矿部岩溶地质所 刘俊来 长春科技大学 孙友宏 长春科技大学 朱云鹤 地矿部南京地矿所 汤 彬 华东地质学院 邢红星 第三地勘局勘查院 吴培康 石油勘探开发中心 张立东 地矿部沈阳所 张伯友 广州地化所 张招崇 地矿部地质所 张振福 山西地矿局地调队 李 晓 地质所 李志群 有色西南地质所 李俊建 地矿部天津地矿所 杨学明 中国科技大学 杨忠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宇 地科院地质力学所 肖举乐 地质所 陆建军 南京大学地质系 陈远荣 桂林矿产地质院 陈海弟 中南地勘局 侯恩科 西安矿业学院 施泽进 成都理工学院 柳建新 中南工业大学 赵 平 地质所 徐贵来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聂高众 国家局地质所 顾雪祥 成都理工学院 赖绍聪 西北大学地质系 薛良伟 河南省地科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七届(2022年)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名单
金锤奖8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 作 单 位 刘财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 刘福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孙占亮 山西地勘局区调地质队 陈国忠 甘肃地勘局第三地质队 周翠英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秦克章 有色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蔡忠 石油大学华东资源系油藏地质研究所 谭永杰 中国煤田地质 银锤奖26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于海峰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王骏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规划院勘探所 王常明 长春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 王登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 刘国平 有色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李忠 中国科学院地质所 李国平 河南有色地勘局地质所 杨晓平 中国局地质研究所 杨晓明 化工部辽宁地质勘查院 邱检生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陈汉林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周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与环境工程系 周绍智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武威 综合勘察设计院 姜月华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贺文华 湖南省地勘局418队 凌水成 湖南有色地质勘查局 徐扬青 煤炭部武汉设计研究院 徐旭辉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实验地质研究院 康凤新 山东省地勘局地矿处 麻土华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黄同兴 广西地质调查研究院 赖健清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 谭承军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规划设计院 黎良杰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魏祥荣 核工业华东地质局二七O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2022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
(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化建新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 王 成 核工业西北地质局二一六大队 孙继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朱自强 中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所 汪东波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周新源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郑和荣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祝文亮 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郝世俊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廖立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银锤奖(42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马 明 长江委综合勘测局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 王惠初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史长义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 刘 敏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刘长礼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刘传虎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刘贻灿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地质研究所 刘海泉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东总队 匡立春 新疆油田公司测井总监 吕修祥 石油大学(北京) 吕晓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吕新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纪友亮 石油大学(华东) 许强 成都理工大学 闫相宾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文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张永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张起钻 广西有色地质勘查总院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张德民 广东煤炭地质局(广州中煤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李青 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科技处 李晓昭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杨计海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南海西部研究院 汪时成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 陈占成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陈建文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周志芳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虎维岳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水文所 郑建平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姜在兴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赵英俊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唐书恒 中国煤炭地质第一勘探局 唐建明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西南石油局第二物探大队 唐辉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徐学义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秦玉英 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华北石油局井业大队 符巩固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湘东矿产地质调查所 曾义金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德州钻井研究所 曾大乾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温书亮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董云鹏 西北大学地质系 鲁安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翦知湣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中国地质学会第九届(2022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名单
(7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邓运华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刘四新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何宏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尚彦军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秦明宽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龚士良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谢用良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处主任工程师 银锤奖名单(34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 万余庆 中国煤炭地质航测遥感局 云露 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勘所 毛德宝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王玉往 有色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韦国深 广西地质勘查总院 丘学林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甘行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刘亮明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刘继东 甘肃煤田地质局 孙焕泉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况军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吴文鹂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吴珍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发旺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张光学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李天斌 成都理工大学 李细根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四分队 邱楠生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陆现彩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 陈昌彦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周建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周荔青 中石化股份公司华东分公司 武恒志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侯读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姚建明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185队 徐贻赣 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 桑树勋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袁训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郭建强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 焦鹏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所 韩士洲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韩颖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太原分院 雷从众 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谭成轩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2022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奖名单
(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土资源信息研究所 刘志飞 同济大学 江同文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素梅 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苗爱生 核工业二0八大队二分队 夏群科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庹先国 成都理工大学科技处 鹿化煜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潘彤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 戴福初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银锤奖名单(4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李文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矿产所 甘甫平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刘红樱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徐宏峰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浙江总队 陈晓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张元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代世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陈正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赵志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院 程国明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何高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矿产地质调查所 张进德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张异彪 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 张守林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聂振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程建远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勘探研究所 覃建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学院 张生根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马保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杨文清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六队 于 军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环境地质研究所 琚宜太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二局 沈春勇 中水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分院 杨自安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资源勘查技术中心 王文峰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王岳军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刘光祥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许以明 湖南省湘南地勘院地质调查所 陈志宏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胡新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彭和求 湖南地质调查研究院 李国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 陈仁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 张延军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冯亚生 海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王秉璋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区调分院 王昆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分院 汪 珊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谢文卫 勘探技术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一届(2022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奖名单
(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于 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书来 北京矿产地质调查院 祁生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三忠 中国海洋大学 周心怀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温志坚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葛晓立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董月霞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 覃小锋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 韩 忠 武警黄金部队第六支队 银锤奖名单(4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姓 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万 玲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丰成友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仇建军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牛富俊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王之军 中非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 王清华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叶晓滨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任云生 吉林大学 刘东辉 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 刘忠群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刘陶勇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钻井研究所 闫 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何卫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何黄生 江苏煤炭地质局物测队 张永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礼中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张传林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张吉寿 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张家菁 江西省地矿局赣东北大队 李连生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李铁军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单玄龙 吉林大学 和志军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南方地质调查所 林全胜 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 武 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郑元平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 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侯树仁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 赵振宏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徐 品 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晏鄂川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翁爱华 吉林大学 袁文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郭华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郭彦民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高文龙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黄伟强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董 瀚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廖忠礼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啵嘶小王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关系:是中国石油大学的两地办学,没直接的关系。
中国石油大学是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和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和山东省人民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于2022年建校,时称北京石油学院,2022年迁校山东,改称华东石油学院。2022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
简介:
(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 “211 工程 ” 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前身是以清华大学石油系、化工系为基础,汇聚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师资,于2022年创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2022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2022年,学校迁至山东省胜利油田,更名“华东石油学院”。2022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
(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有东营、青岛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00公顷,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总量378万册(含电子型图书)。学校建有研究生院,有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体育教学部、应用技术学院等14个教学学院(部),以及后备军官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和培训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稳固而又广阔的科研市场,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已初步建立起有我校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在10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有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到位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学校现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加工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28个国家及省部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学校重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我校骨干企业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石大胜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石油石化行业重要的科研中试及工业试验基地。
开运潇潇
化学的话:北大,南开,清华,武汉大学,浙大,复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北师大。
化工:清华,天津大学,浙大,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华东理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
其实,石科院在北京,是中石化的研究生部。
清华的平台最高,最好,出国方便。
浙大气氛最好,出国方便。
南开,复旦的人文情怀最浓(文科的香火旺)。
北师大毕业,以后当老师是个很好的选择,大学老师和高中老师。
天大的化工整体实力最强,找工作优势不明显。

相关问答

中国石油大学武汉研究生

湖北没有石油大学,这个专业也没有,但有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十三陵旅游区,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它的前身是2022年创建的北京石油学院;202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2022年11月,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正式进入国家“211……

等等等二爷de22

中国石油大学武汉研究生院

湖北没有石油大学,这个专业也没有,但有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十三陵旅游区,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它的前身是2022年创建的北京石油学院;202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2022年11月,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正式进入国家“211……

后果你在哪儿

中国石油大学武汉华东研究生

湖北没有石油大学,这个专业也没有,但有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十三陵旅游区,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它的前身是2022年创建的北京石油学院;202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2022年11月,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正式进入国家“211……

waterimilan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研究生

石油工程计算技术专业好像西南石油学院比较好。现在这个专业的人才稀缺,就业前景很好。-------------------------一级学科:0820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以及主要招生学校:082022油气井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燕山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食客小蒲

中国石油大学武汉研究生院官网

湖北没有石油大学,这个专业也没有,但有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十三陵旅游区,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它的前身是2022年创建的北京石油学院;2022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2022年11月,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正式进入国家“211……

bluefiresk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