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湖北考研 > 武汉理工测绘研究生院

武汉理工测绘研究生院

最新回答

实创13720050898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怎么样?这个问题相信大家也是非常关注的,这个怎么样主要是通过该院系的排名以及每年该院系专业的考研报录比来确定。
一、学院简介
2022年--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划归国家管理,并易名为武汉测绘学院
2022年--武汉测绘学院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
2022年10月--武汉测绘学院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2022年--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大地测量系与工程测量系合并,组建为地学测量工程学
2022年8月--国家把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原湖北医科大学与原武汉大学合并重组,成立了新的武汉大学。在新武汉大学建制下,以原地学测量工程学院为基础,组建了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年9月--更名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二、专业介绍
一地球物理学专业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物理现象,从物理学中衍生出来的一门自然科学,是与物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天文学交叉的一级学科,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涵盖空间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勘探地球物理学与环境地球物理学等研究领域。本院地球物理学专业是一个融固体地球物理学、现代测绘技术于一身的学科交叉融合型地球物理专业,培养能掌握大地测量学、地球重力场、地磁场、地电场、地热场、波场等地球物理场基础,熟练掌握构造地质学以及勘探地球物理技术的基本理论、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完成地球物理的各种观测和数据处理任务,具有较好的科研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相关的技术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地球物理学原理、地球重力学、学、地磁学、勘探、应用地球物理、普通地质学、张量分析与弹性力学、地电学、地热学、地壳形变、地球科学概论、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场论等。
毕业生适用范围:毕业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局、、地质部门、物探部门及相关工程部门工作。毕业生就业形势好。
三尺优姬

—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本科 学习
—武汉测绘学院毕业留校 任教
—参军 在总字705部队 任教员
—转业 回武汉测绘学院任教 曾任卫星大地测量研究室主任等职
—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作,期间:
—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 任考察队副书记兼测绘组组长 创建中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
—参加中国第二次南极考察队赴长城站科考 任副队长副书记等职
—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
在此期间仍然主持中国南北极测绘科考研究项目,并且还参加过:
1 —参加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创建中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
2 —参加中国第八次南极考察队赴长城站考察
3 1996,3—参加“北极追踪”考察队到达北极点
4 -9参加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 任考察队副领队、党委副书记
-- 武汉大学工作,任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大地测量与地理信息工作组中国常设代表2022年起至今、湖北省南北极科学考察学会理事长1995起至今已招硕士研究生 12名 博士生研究生 4名
鄂栋臣教授主要从事极地科学研究工作,从2022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开始,
曾四次远征南极,两次赴北极考察,曾到达北极点。主持了二十年国家南北极测绘重点
项目研究,是中国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领域科学考察研究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
在研项目: 《十五》中国南考察地区基础测绘研究
《十五测绘重点项目》南极地理信息获取及环境动态过程研究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南极地区环境监测数据信息集成
北极卫星跟踪站和动态空间信息的建立

无敌炒米饭

测绘工程考研方向:

1、大地测量

学习和测量工程应用科学、卫星、航空和地面测量传感器精确测量空间点的位置,这些传感器研究地球及其相邻恒星的形状和外部重力场和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城市及工程建设、资源环境规划设计的施工放样测量及变形监测技术。

2、摄影测量和遥感

利用宇宙、航空和地面传感器收集、记录、测量、解释、表达和应用关于地球表面和环境、其他目标和过程的成像或非成像信息的科学和技术。

3、地图制作和地理信息工程

地图地图和地理信息工程是地图图形科学,是研究抽象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互联和动态变化,收集、智能抽象、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可视化和应用空间信息的科学和技术。

4、导航和位置服务

导航是确定不同种类的载体位置,研究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位置服务是研究位置和时间等信息可以获得与位置相关的信息构建、搜索、挖掘和服务等理论、技术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卫星导航定位、天文导航、组合及匹配导航、定位服务等。

测绘工程考研院校推荐:

1、武汉大学

测绘学院是中国测绘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著名学府,是全国高中测绘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机关。

大学由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系及工程测量系发展而来,成立于2022年,更名为地球科学及测绘工程学院、地学、测绘工程院、测绘科学及技术学院。2022年更名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三个本科专业:测绘工程、导航工程、地球物理学。

2、同济大学

测绘系成立于2022年,从全国学科调整转移到武汉和其他大学,成立武汉测绘科学学院,2022年恢复测绘系招生,2022年成立测绘系,为适应专业发展,2022年更名为测绘和国土信息工程系(简称测绘系),2022年合并,2022年批准成立测绘及地理信息学院。

3、山东科技大学

测绘学院前身是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大学,已有40多年史。ESI全球排名前一。其中,测绘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全国唯一的8所高校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武汉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同济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东科技大学

号仔在厦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宁津生教授
宁津生教授,安徽桐城人,2022年生,202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宁津生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大地测量学家,长期从事物理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从2022年代至2022年代,他主要研究我国天文重力水准的理论、方法和精度,其研究成果完善了当时由苏联专家为中国设计的天文重力水准布设方案,部分成果被收入修订后的《天文重力水准测量细则》,作为重力测量实际作业的依据和标准。2022年代末至2022年代初,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确定相对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其成果为确定我国大地原点的地心坐标及椭球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2022年代中后期,他重点研究局部重力场的逼近理论,由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新技术项目和国家测绘科学基金项目180阶和3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建立了迄今为止中国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星重力梯度边值问题的研究”等,是当前大地测量领域新的、代表发展方向的研究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经南教授
刘经南,2022年07月至2022年11月3日任武汉大学校长,湖南长沙人,2022年9月1日生于重庆,中员,2022年9月研究生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获硕士学位。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测绘学报》编委,国际S地球动力学服务组织ICS协商成员,国际《S World》杂志编委。2022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是中国知名的大地测量理论和工程应用及其软件和数据处理专家。中国著名大地测量学专家,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卫星定位理论与应用及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且颇有建树。解决了卫星定位技术工程应用中坐标转换模型选择与评价、削弱高程误差影响等理论与技术难题,开发了相应的软件,满足了石油勘探的急需。正致力于卫星定位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S工程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俊勇教授
陈俊勇教授,浙江宁波人,2022年5月生,202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2022年完成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卫星大地测量专业的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测绘界的第一位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科技委员会主任。
陈俊勇同志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和贡献。推导出大地测量中许多重要公式。他首次利用卫星大地测量资料对我国参考椭球定位进行详尽研究,为后来形成的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担任2022年我国珠峰高程计算组组长;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国首次民用地心坐标转换参数并在全国采用;推导的世界“2022年大地参考系”全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组织IUGG于2022年通过并采用至今,这是中国人首次为全球测量基准提供数学基础。他在建立、完善我国测绘基准、大地测量科技发展、完成国家重大测绘任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教授
李德仁,2022年生于江苏泰州,2022年考入武汉测绘学院,202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 2022年国家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后考入武汉测绘学院;2022年获该校硕士学位;并前往德国留学。2022年首创一种比传统“丹麦法”更加优越的粗差定位验后方差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2022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至今仍保持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得分的最高记录。并于当年回母校任教。
2022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202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2年前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2022年组建新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并入武汉大学;现为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院长 。

守望的夜

2022年2月出生,湖北人。
研究方向:卫星大地测量学,
南极动力大地测量学,
极地大地测量学基础问题研究。
09-09,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技术员;
09-09,武汉测绘学院大地系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09-08,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08-现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
12-04,参加中国第7次南极考察中山站度夏;
10-03,参加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中山站度夏;
11-03,参加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一船三站,度夏 。

相关问答

武汉测绘研究生院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名单(5-10)主任委员:王之卓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名誉校长副主任委员:陈述彭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所,教授杨凯国家副局长,教授张祖勋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方磊国家计委国土司司长,教授委员:陈俊勇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

那夜无边

武汉研究生院测绘

中学时就读于有2022年历史的江苏泰州中学,在那度过了自己清贫又愉快的童年时代;2022年考上武汉测绘学院(前身为同济大学测量系,后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22年本科毕业,当时全校仅招一名研究生,选拔的考试科目有3门,李德仁有两门满分、一门99分。因为档案里一份“莫须有”的材料,被取消了录取资格。研……

威武的灰姑娘

武汉理工测绘研究生

:9—7武汉测绘学院电仪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士证9-7参加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助教进修班学习研究生主要课程结业证2022-2022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工程硕士班学习工程硕士职业生涯:起止年月工 作 单 位职务、职称7-9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电仪系任教助教9-7参加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助教进修班学习研究生主要课程……

胖哥high吃

武汉测绘工程研究生院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名单(5-10)主任委员:王之卓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名誉校长副主任委员:陈述彭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所,教授杨凯国家副局长,教授张祖勋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方磊国家计委国土司司长,教授委员:陈俊勇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

心泊-李伟

武汉理工大学测绘研究生

:9—7武汉测绘学院电仪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士证9-7参加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助教进修班学习研究生主要课程结业证2022-2022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工程硕士班学习工程硕士职业生涯:起止年月工 作 单 位职务、职称7-9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电仪系任教助教9-7参加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助教进修班学习研究生主要课程……

美棉家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