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护士资格证 > 什么资格的护士可以吸痰

什么资格的护士可以吸痰

最新回答

大嘴小鲨鱼
书上所说:给病人吸痰,两次时间间隔应该大于3-5分钟以上,这是指一次吸痰的过程,如果没有吸干净,间隔3-5分钟后更换吸痰管后进行第二次吸痰。那么吸痰1小时后,又出现痰鸣音严重,能否进行吸痰?医嘱PRN吸痰应间隔多少时间比较合理?我们主任要求吸痰次数最少要1小时一次。至于间隔的时间没有要求,病人出现呛咳、听诊有痰鸣音、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都要吸痰。这不应该是一个硬性的规定而是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操作。前一阵听课说目前的吸痰理念是一天为病人吸痰的次数经可能的少每班三次左右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对病人的刺激。或许他们的病人都没有肺部感染,至少对于我们科这个理念完全不适应。既然痰鸣音明显,当然要吸痰了。是否吸痰靠护士根据患者表现如呛咳、肺部听诊、呼吸机所示气道压力等判断,痰多就应及时吸痰,不必机械规定间隔的时间;痰液不多时,应注意是否因气道湿化不够造成的假象,防止吸痰间隔太久导致痰痂形成;无咳嗽反的患者,痰多的一小时吸痰一次,痰少的2~3小时吸痰一次即可。我们科的那位医生我们称她为吸痰大夫,不管病人有无吸痰的必要,她都拼命的让护士吸,根本吸不出来。唉,没法子,谁让人家是大夫呐!现在似乎提倡按需吸痰,不能单纯规定时间了。我破门科室一个病人,痰液根本吸不完,吸干净后你还没有走道病房门口,病人又开始呼啦呼啦了,这时候只有接着吸。有时候甚至站在旁边就走不了。忙的时候也没有办法,有时就在气管切开的导管周围垫上卫生纸,等病人将痰液出来,闲了再去换。不过要是家属在这个绝对是要被骂了。呵呵!以前的常规定时吸痰的护理措施多数可造成病人的气道损伤,不必要的频繁吸痰更加重了气道分泌物的产生。现在提倡适时吸痰。适时包括以下4种表现:1病人咳嗽或者有呼吸窘迫症时。2可在病床旁听到有痰鸣音时。3呼吸机气管压力升高有警报时。4氧分压或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时。当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时,应立即给予吸痰。有的病人可能需每1h吸痰1次甚至间隔时间更短,而有的病人则可能需要每4h吸痰1次,甚至间隔时间更长。这都是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我们的医生都开吸痰必要时,只要因为痰液阻塞产生的症状,你就吸痰,我想要是医嘱开了Q3H或Q4H吸痰,到时间了,病人没有痰,你还要严格执行医嘱再次吸痰吗?四个字,按需吸痰坚决反对按时吸痰!吸痰也要开医嘱?我们可以给患者提出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啊。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想哈,我们就不难办拉啊。我们要让患者舒适啊。他有这样的需要啊,我们就要满足他吧。这个问题我觉得要结合病员情况看,书上说得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S,但是我个人实际操作时候,是在吸痰时候一直注意观察心电监护仪,看病员心律和氧饱和的变化。如果病员痰多,而且生命体征一直没有明显变化的话,我可能吸痰时间超过一分钟(PB840带机病人你可以看见呼吸机与病人断开时间)。而有的病人实际上不到15S,可能只有10S以内,心律就在下降,同时氧饱和也降到60-70左右,这时候就需要再次带机,等生命体征平稳再吸痰了。这是经验之谈。理论上来说,吸痰的并发症之一是心律失常和低氧血症。由于呼吸道迷走神经受刺激,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而在抽吸痰液同时,可能肺泡内大量氧气也被吸走,可能出现低氧血症。但是每个病人反应不一样,所以要结合病人来看。以上几楼的人的观点我都蛮同意的我想你也可以考虑一下用一些物理治疗来解决排痰问题我在国外进修过发现这里不是有痰鸣音就要吸的甚至有时候我觉得很多,但是人家护士吸了几下已经没有什么分泌物了就暂停吸痰了而且她们在吸一些很严重的病人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和呼吸理疗师一起合作吸痰在拍片效果来看很好当然观察生命体征在无紧急情况下才能进行的其实很简单,有痰就吸,没痰就尽量不要再吸了,因为这样又刺激反而会分泌出更多的痰液或者引发出其他的症状也完全有可能的,我们科吸痰的时间也是会开医嘱的,但是都不一定按照医嘱执行的,是根据病人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的所以,那医嘱真是很多余吸痰的间隔时间当然应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定闹!根据病人情况来定就好我们护士都应该会听呼吸音,根据是否有湿罗音要重点排背,体位引流,吸痰我们护士都应该会听呼吸音,根据是否有湿罗音要重点排背,体位引流,吸痰适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首先,根据痰液性状,掌握持续气管内滴药的速度和雾化吸人次数,使痰液软化稀释,可提高吸痰的有效性。避免痰痂形成。适时吸痰以听诊为依据.在确定痰液位置前提下对气管内痰液及时吸出.深部痰液采用翻身、拍背、雾化吸人促进痰液排气道后.用无菌吸痰方法。吸痰管每次更换,15秒内准确吸出痰液.避免深部长时间、大负压抽吸,有效地减少了支气管黏膜损伤.未发生痰液带血现象。按需吸痰的好!我们也是按需吸痰的。我同意按需吸痰,而且教学过程中也反复强调。只是各位同仁,ICU病人翻身前后是否需要吸痰?请赐教。谢谢!我们都是按需吸痰的,难道非要等到病人的呼吸道被阻塞了才吸吗?
不想不想澪

【导读】护理措施是护士资基础护理学的核心考点之一,在历年的护士考试中都有一定的得分占比,可以说护理措施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规范及护理依据,为了帮助给备考考生都能顺利通过2022护士资格考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之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定义】

个体处于不能有效地清楚呼吸道分泌物而导致呼吸道受阻的状态。

【依据】

痰液不易咳出甚至无法咳出。

听诊肺部有干、湿罗音,气管部位有痰鸣音。

可伴有紫绀、呼吸困难等表现。

【相关因素】

与痰液粘稠有关。

与痰量多有关。

与身体虚弱或疲乏有关。

与气管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有关。

与限制咳嗽有关。

与有关。

【预期目标】

病人掌握了有效咳嗽的方法。

听诊痰鸣音、罗音减少或消失。

紫绀、呼吸困难等表现减轻。

没有因痰液阻塞而发生窒息。

【护理措施】

观察病人痰液的性质、量、是否易咳出,以及干、湿罗音和痰鸣音的变化情况。

注意病人是否有呼吸困难、紫绀加重、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呼吸道阻塞的情况发生。

嘱患者每2~4小时做几次深呼吸,同时护士可协助病人翻身或行胸、背部叩击。

教给病人有效咳嗽的方法,具体方法是让病人尽量取坐位或半坐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用力进行两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

保持病室清洁,维持室温在18~22℃,湿度在50~60%。

对于咳嗽时疼痛的患者,护士可用双手或教给病人用枕头捂住疼痛部位,如腹部伤口。

有大量浓痰的患者应做好体位引流,每日1~3次,每次15分钟。体味引流应在餐前进行,引流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严防窒息发生。

气管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或的病人应及时吸痰。

对于痰液粘稠的患者:

⑴应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若病人不伴有心、肾功能障碍,每日摄水量应在1500毫升以上。

⑵遵医嘱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汽吸入。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的发送的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知道2022年护士资格考试考点如何记忆吗?关注小编,持续更新。

小泥格格
吸痰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有严格的操作规范的,所以必须护士给吸痰。
criminalabuse
没必要
护理员就是短时倒喂饭的
不用考也会!护士最开始最次也就是助理护士,就是生活护理例如翻身,吸痰,倒,口呼,护什么的。也不至于护理员吧!要学护理员太白瞎了
小东菇1
答:气管切开的病人痰不容易咳出,应该采取机械吸痰,这样可以减少病人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建议:如果没有条件让专业的护士吸痰,自己动手的话,方法是:先吸深部的痰,细皮管逐渐上移并转动防止吸在气管壁上,孔堵住的话就取一杯水吸些水通后再给病人吸痰。

相关问答

吸痰护士资格证

只要将吸痰管不带负压到咽部(15-20厘米左右),遇到病人咳嗽顺势下即可到气管,然后再打开负压吸痰即可我不知道你所说的病人是哪一科的,意识状态怎样,我是神经内科的护士,临床护理中我们并不主张将吸痰管频繁的入气管吸痰因为这样的吸痰方法会刺激颈动脉窦的化学感受器造成病人心跳骤停,就如同气管管时的危险并发……

金威家具

护士资格吸痰法

【导读】护理措施是护士资基础护理学的核心考点之一,在历年的护士考试中都有一定的得分占比,可以说护理措施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规范及护理依据,为了帮助给备考考生都能顺利通过2022护士资格考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之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定义】个体处于不能有效……

可爱哆咪

吸痰术护士资格证

【导读】护理措施是护士资基础护理学的核心考点之一,在历年的护士考试中都有一定的得分占比,可以说护理措施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规范及护理依据,为了帮助给备考考生都能顺利通过2022护士资格考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之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定义】个体处于不能有效……

老猫啊老猫

护士资格考试吸痰

吸痰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有严格的操作规范的,所以必须护士给吸痰。为了帮助2022年参加护士资格考试的考生顺利通过测试,环球医学教育网为您整理的护士资格证基础护理学精讲,供大家学习参考。破伤风的基础护理:1、病室要求遮光,安静,温度15~20℃,湿度60%左右,避免外界刺激。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

我的飞飞

吸痰吸氧护士资格证考试题

老人护理即是诊断和处理老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老年人吸痰护理方法,欢迎参考阅读!什么是吸痰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什么时候该吸痰对于危重、及神志不清、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来说,因咳嗽无……

蛋爹是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