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潮州发改局总经济师

潮州发改局总经济师

最新回答

昵称真是醉了
提起潮州,人们自然会想到韩公文祠、湘子桥,潮州菜,还有工夫茶。潮州给我的印象是熟悉而陌生!熟悉是因为潮州人普居珠三角,潮州的饮食风靡大江南北,而且还不乏许多知名人士;陌生则是由于不了解潮州,不了解潮州历史,更主要的是不了解潮州文化!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潮文化的发祥地。由于历代人文鼎盛,孕育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潮州文化,潮州戏、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陶瓷、潮州刺绣及木雕、潮州菜、工夫茶等,无不闻名海内外。“三八”妇女节,我与办公室的同志前往潮州参观学习,无论是在街上闲逛、游览“潮州八景”、还是品尝潮州小吃,所到之处,总使人感到其中氤氲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 一、潮州历史悠久。潮州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并在历史上有“十相留声”和“韩愈治潮”等佳话。唐宋时期,韩愈、文天祥、陆秀夫、李德裕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在潮州留过足迹。根据历史记载,潮州建制很早,始于东晋咸和六年,也就是公元2022年,距现在是2022年。最早称东官郡,不久又改为义安郡。到了公元2022年,也就是隋朝的开皇十一年,义安郡改称为潮州。后人有诗云:“潮之州,大海在其南”。潮州,取义就是“潮水往复之意”。潮州名称的正式出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以后1400多年来,基本都是沿用这个名称。崇帧六年是潮州府辖县最广之年,辖海阳、潮阳、揭阳、饶平、惠来、澄海、普宁、平远、程乡、大埔、镇平共11县。潮州历史上相继为郡、州、路、府治所,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闽、赣、粤东韩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及海外贸易的始发地。 二、潮州文化源远流长。潮州文化是以历史上潮州府所在地(今潮州市区)为中心,包括现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一种地域文化,尽管各地有些差异,但主流和渊源是一致的,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体系。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前,潮州先民就创造了“象山文化”(南澳岛),此后又发现“陈桥文化”(潮安,距今约五、六),“后山文化”(普宁,距今约四、五)和“浮滨文化”(饶平,距今约二、三)。这些文化包括古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而在“浮滨文化”中则有青铜制品以及与中原华夏文化融合的象征。此阶段基本属于新旧石器时代的远古百越文化。由于潮州地处东南沿海,居于闽、粤两省交界,既受闽文化的影响,也受粤文化的影响,而且中原文化的流播也至此积淀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唐宋明清是潮州文化兴盛之时。潮州的文物古迹众多,门类齐全,建筑古雅,各具一格。如开元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为潮州最大的古建筑群,素有粤东第一古刹之称。寺内还保存了唐代的石经幢、宋代政和年间的大铜钟、元代泰定年间的石香炉、明代的潮州木雕千佛塔和清代乾隆御赐的雍正版《大藏经》等一批珍贵文物。 三、潮州方言独具魅力。我觉得潮州方言的魅力在于对潮人群体的高度凝聚力。潮州方言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被人称为“福佬语”或“学老语”。据有关史料载,潮语初始于秦。汉时期,成型于唐、宋,到了明末清初,才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主体是中原的古汉语,混杂问方言,音韵与现在的闽南话大体相同。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著。现在的潮州人与闽南人仍可用一些简单的生活方言交流。而潮州人不管在哪里,只要讲潮州话的人都会被称为“自已人”。对潮州人来说,潮州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许多旅居海内外的潮籍华人都对自已的家乡有着独特的感情。繁荣故乡经济,弘扬潮州文化,似乎是潮州人与生俱来的职责。潮州人足迹编四方,但不管离家乡多远,凡是潮人聚居之处,几乎都保留了乡音、乡俗(包括一些在潮州本土已消失的习俗)。有人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目前,潮州共有230万旅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遍布于世界各地。商界巨贾李嘉诚、国际汉学饶宗颐、蜚声世界艺坛的著名摄影师陈复礼都是潮籍人士。潮州人即使离乡背景,便还是不忘回报自已的家乡。我们在潮州城参观时,看到许多的学校、医院、道路、桥梁、福利院、娱乐设施都是这些华侨建设的。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侨胞在潮州兴办公益事业2600多宗,捐款超10亿元。其中新建修建学校610多所,总值7亿元;兴建扩建医院26所,捐赠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累计08亿;建桥85座,修路278条,兴办文化体育项目230个;仅用于修复文物古迹等其他公益事业便投入2亿多元。
Jamietee1997

1、林伦伦:韩山师范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潮汕方言与文化,原汕头大学副校长
2、黄挺:韩山师范学院 潮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原汕头大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3、吴榕青:韩山师范学院潮学中文系副教授
4、郑群辉: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方向:潮汕史
5、黄景忠:韩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中文系教授,方向:潮汕现当代文学史
6、余海鹰:韩山师范学院,潮汕现当代文学史
7、陈香白:韩山师范学院原韩师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方向:潮汕茶道
8、庄义青:韩山师范学院政史系副教授,方向:宋代潮州历史
9、曾楚楠:潮州《潮州文史资料》主编,潮汕文史
10、王振泽:潮州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方向:“饶学” (即研究饶宗颐的学科)
11、陈贤武:潮州市慧如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方向:潮汕文史
12、吴志敏:潮州市建筑安装总公司第三工程公司副经理,方向:潮汕古建筑
13、许永强:副教授,方向:潮州菜
14、陈传佳:潮州市庵埠中学校长,全国特级教师,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潮安县会副主任
15、林跃文: 潮州凤凰中学校长,硕士,凤凰人 1、陈荆淮: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方向:近现代潮汕历史
2、杨坚平:汕头市潮绣艺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方向:潮汕民间工艺美术。
3、林淳钧:汕头潮剧院,方向:潮剧
4、
5、郑志伟:汕头潮剧院,方向:潮剧
6、周修东: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方向:潮汕历史文化
7、黄舜生:原汕头书协,方向:潮汕书法史
8、王伟深:澄海副,方向:潮汕方言民俗
9、邹金盛:澄海,方向:潮汕侨批
10、曾旭波:,经济师,方向:潮汕侨批
11、蔡仰颜:汕头画院名誉院长,方向潮汕书画史
12、陈琳藩:方向潮汕书画史
13、陈嘉顺:汕头大学图书馆馆员,方向社会生活史、民间工艺史
14、黄刚:汕头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方向: 潮汕书画史
15、林凯龙: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方向:潮汕民居
16、黄迎涛: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方向:南澳历史
17、蔡文胜:澄海博物馆副馆长,方向:潮汕历史
18、许泽敏:澄海华侨中学教师,方向:潮汕方言
19、郑可因:汕头市图书馆,方向:潮汕文献
20、柯世伦:南澳海防史博物馆,方向:南澳历史
21、陈新杰:潮阳第一中学,方向:潮阳东山历史文化
22、李宏新:广东省历史学会,方向:潮汕历史
23、马徐豪:潮阳六都中学,方向:潮剧
24、李起藩:潮阳,方向:潮阳文史
25、黄赞发:原汕头大学党委书记,方向:潮汕先贤
26、林俊聪:原汕头市对科长,方向:潮汕庙堂
27、杜桂芳: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方向:潮汕侨批
28、马畅:汕头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方向:潮汕历史文化题材电视作品
29、刘群:汕头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方向:潮汕历史文化题材电视作品
30、郭马风:汕头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方向:潮汕民俗
31、王琳乾:汕头市地方志办公市原主任,方向:汕头历史
32、陈历明:汕头市文化局原副局长,方向:潮汕考古与戏剧
33、
34、陈训先:澄海原《澄海文史》执行主编,方向:潮汕文化源
35、蔡英豪:澄海博物馆原馆长
36、蔡文胜:澄海博物馆原副馆长,方向:地方文献、谱牒
37、陈占山:汕头大学文学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方向:潮汕文化史
38、陈景熙: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博士,近现代汕头社会经济史、潮汕民间与潮汕社会历史
39、林道祥,汕头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方向:潮汕出土文献与潮汕方言
40、翁奕波,汕头大学学报编辑部文科版副主编,方向:海外华文文学
41、吴二持,汕头大学出版社编审,方向:潮汕文献
42、陈海忠,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院长,博士,方向:汕头社会史
43、杜式敏,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事务总管,硕士,方向:潮汕女子教育史
44、林春雨,汕头大学文学院,硕士,方向:南澳方言
45、刘放,汕头大学文学院,硕士,方向:薛侃《研几录》
46、黄绮文,汕头大学原文学院教授,潮汕华侨,
47、吴奎信,汕头大学原文学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方向潮州歌册
48、隗芾,汕头大学原文学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49、
50、潘家懿:汕头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教授,方向:潮汕方言
51、邱玉卿:汕头大学原文学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方向:潮汕书画史 1、徐光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揭阳市研究会,常务副
2、孙淑彦,揭阳民俗博物馆馆长,方向:潮汕文史
3、郑智勇,揭阳社科联,教授,方向:潮汕方言
4、彭妙艳,揭阳市文化局文物科科长,方向:潮汕文史
5、蔡汉铭,原地都镇文化站站长,方向:桑浦山历史文化
6、孙杜平,潮汕文献
7、欧俊勇,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三山国王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jessiemaomao
三A

韩山师范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广东省属高等师范院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

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建于宋代的韩山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2022年)改古书院为“惠潮嘉师范学堂”,是我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是目前粤东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本科师范院校。学院于2022年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一个世纪的师范教育中形成了“勤教力学,为人师表”的优良校风。

学院现有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政法学院、中文、外语、物理、体育、化学、生物、音乐、美术、教育系等11个院、系和大学英语、公共体育等2个公共教研部。设置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信息、教育技术学等27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5个,基本涵盖了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非师范专业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学院设有潮学研究所、韩愈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粤东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 环境化学应用技术研究所等7个科研机构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中心等教学辅助单位。学院现有教职工近670多人,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的40%和35%,还外聘包括著名汉学家饶宗颐等教授15人。2022年全日制在校生达7300多人,夜大学和函授大学等成人教育学员7000多人。学院于2022年开始与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院2022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将达到12022人。

学院占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 校园环绕韩山, 面临韩江, 毗邻韩文公祠、慧如公园、神奇果园、泰佛殿等旅游胜地。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拥有50多个有现代化设备的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图书馆总面积28800平方米,藏书60多万册,中外期刊1800多种, 实现电脑化,拥有可供读者光盘阅览和普通阅览的座位2500多个。校园网接入国际互联网,覆盖整个校园,信息交流方便快捷,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及对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

学院建有2个标准田径场和体操馆、篮球馆、排球场、风雨操场、 游泳池及体育综合训练馆等一大批设施先进、器材齐全的体育场馆,为教学、训练、竞赛和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设备先进、全部实行公寓化的学生宿舍及各种设施齐全的后勤生活服务机构,为师生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

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总体质量好,思想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专业思想牢固,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从师任教能力。2022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达24%,在全省高等院校中排行第二。

历史沿革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湘子桥东韩山之麓,屹立着一所气势雄伟、风光秀丽的学府——韩山师范学院。这所古老而又新型的学府,是广东省创办最早历史最长的师范学校。

“潮人以思韩之故,而有庙祀,而有书院,匾以韩山。”韩 师的前身,是建于宋代的韩山书院,历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是州(路、府、道)的官办书院。院址多有变迁,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定址于笔架山麓韩文公祠南侧,延续至今。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钦定师范学堂章程》颁行后,我国开始有了师范教育专门机构,韩山书院遂改为惠潮嘉师范学堂,成为我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师范学校。以后,校名相继称广东省立惠潮梅师范学校、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韩山师范学校等,一直是中等师范学校,内迁揭阳敌后山区时曾兼办过初、高中。新中国成立后,韩师迅速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办学规模扩大至在校生1200多人。2022年,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22年调整为中师和教师进修学校。2022年12月复办专科,成为省属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22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高等本科师范学院。2022年4月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韩山书院历史上一再迁徙,屡经兴废。以下按年期概述:

淳禧十一年(2022年),郡守刘希仁捐俸修潮湿残破的院舍。不久,书院废。

至元十五年(2022年)城南书庄(原韩山书院旧址)及所附韩祠,经战乱,亭院无存。廿一年(2022年)由潮州路总管王用文重建,又称“韩山书院”,祀孔子及诸贤,又以韩祠附。

至顺二年(2022年)因“营缮多缺”,总官王允恭令城南书院长陈文子“撤旧构而新之”,历时四个月,新舍落成。

翌年(2022年)七月临川吴澄撰《潮州路韩山书院记》,记载书院落成盛事,碑记现存于潮州西湖公园内。

至正十二年(2022年)城南韩山书院地毁于火,韩祠也随之废。

清康熙三十年(2022年),巡道史起贤于笔架山麓韩祠左侧的明代御史蔡梦悦祠重建书院。就坊址建构大门,改称“昌黎书院”,题其堂为“原道堂”。康熙年间立《昌黎书院碑记》,现存于韩山师院。

雍正十年(2022年)九月,知府龙为霖沿旧址扩建,翌年三月完工,复称“韩山书院”。现有雍正年间立《韩山书院碑记》存于韩山师院。

光绪廿九年(2022年)呈准立案,改“韩山书院”为“惠潮嘉师范学堂”。古书院历史从此宣告结束。惠潮嘉师范学堂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批效仿西方教育制度培养师资的新式学堂之一。

辛亥胜利后,2022年改“惠潮嘉师范学堂”为“广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

2022年10月,改校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二师时期学校规模不断得到扩展。

2022年,改校名为“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战争爆发后,2022年6月潮州沦陷。韩师在日寇铁蹄踏入汕头之5月间,被迫举校迁往原揭阳县古沟乡尾寨。当时韩师是潮汕地区“硕果仅存的一所省立中学”。2022年下半年,因战火燃近,韩师又辗转迁往地处大北山区的原揭阳县灰寨乡下舆村,借崇正小学校址办学,条件相当困难。

胜利后,2022年春,韩师搬回潮州原址。中学部移交金山中学。2022年秋,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名为“汕头韩山师范专科学校”,面向惠潮梅地区招生。2022年秋,师专停办,返办为中师和教师进修学校。2022年经批准,复办师专,校名称“韩山师范专科学校”。2022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称“韩山师范学院”。

韩师是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缩影,从2022年至今近百年经历了初级师范、中等师范、高等师范专科、高等师范本科的发展过程。办学连续性这么长的师范学校,广东唯此一所,全国也很稀罕。

韩师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光荣的传统。2022年5月4日,北京学生的爱国壮举传来后,潮州城的学生揭竿而起,以韩师学生罗定鼎等为首的进步学生于5月10日成立“潮州学生救国联合会”。全校师生热烈投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演讲,。2022年11月底韩师乡师科的陈府洲、黄联译、陈火齐、李志烈等人光荣入团并成立了韩师历史上的第一个共青团支部,陈府洲任团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全校师生召开救国大会,发表通电及宣言,组织宣传队,参加各界运动。进步学生郑淳、刘斌、王亚夫等人发起组建了潮安县,并曾出版过各种刊物如《罡风世界》等。2022年芦沟桥事变后,战争全面爆发。韩师师生卷入救国的热潮,组织过抗敌工作团,出版抗敌工作团专号《韩山》,出版过号召、评论时政的《烽火》和教育专号等刊物。韩师内迁揭阳古沟村时,学生中地下党党员张开明、詹益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活动,配合当地的党组织工作,并开展学生起来和的训导主任和舍监作斗争。2022年至2022年5月,一批学生先后投奔凤凰山根据地,参加闽粤赣边纵第四支队的武装斗争,迎接和配合大军南下解放粤东地区,有的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流血奋战,甚至献出了自己的青春。
babycarolyn
自古到今,潮汕地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其中对我国或潮汕地区社会进步发展作过重要贡献,对民众做过重要好事的著名历史人物,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潮汕地区的著名历史人物,大致可以分为如下8类:
一、古代考中状元人物
林大钦:明朝嘉靖十一年(1531),以《廷试策》切中时弊,且具有苏文风格,被嘉靖帝亲擢为文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洁身自娱,富有文才。
林德镛:清康熙六十年(1721),考中武状元。
黄仁勇:清嘉庆元年(17),考中武状元。
二、著名清官
潮籍清官很多,较为著名的有宋代的刘允、张夔、王大宝,明代的萧端蒙、陈一松、王天性、薛侃、薛宗铠,清代的郑大进等。
刘允:历任循州(今龙川)户曹、程乡(今梅县)知县、化州知州。体恤民苦,减免赋税,革除弊政。
萧端蒙:历任山东道御史、巡按贵州、巡按江西等。查处龚滩敲诈案,惩办江西藩王部属并江西藩王。
郑大进:历任正定知府、两淮盐运使、湖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直隶总督等。革弊兴利,兴修水利,力解民困,惩办,重视文教。
三、著名军事家
翁万达:明嘉靖年间,历任梧州知府、广西副使、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招抚莫登庸,保卫祖国南疆;抵御俺答汗,保卫北边安全;善文能诗,著述甚丰。
四、洋务派著名人物
丁日昌:历任江西万安县令、苏松太兵备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会办南洋海防节制水师兼各国事务大臣等。积极参与办洋务,主办江南机器制造,支持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等;对的开发作出积极贡献。
五、抗金、抗元、抗倭、著名人物
王大宝:历任连州知州、袁州知州、礼部侍郎、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礼部尚书等。支持抗金名将张浚北伐,抗金败将汪澈,致力稳住抗金局势。
陈梦龙:曾任湖北石首主簿,主动请求参加抗元,散家财招兵抗元,协助文天祥在潮阳陈懿、刘兴,前往赣、闽参加抗元战斗,为营救文天祥而战潮阳古埕沙堤。
林大春:历任行人司行人、户部主事、浙江提学使等。嘉靖四十二年(1563),他因母丧居潮阳,协助县令郭梦得招义士抗倭,五战五捷。
翁照垣:2022年任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六旅旅长,在“一二八”事变时率所部3000多名官兵誓保卫阵地,并组织敢队和大刀队,与敌浴血肉搏,重创侵略军,被当时新闻界誉为“英雄”。其后又于2022年在长城古北口及滦河以东一带率官兵与鏖战,于2022年在津浦线一带,于1938~2022年回潮汕率领自卫队抗击侵略军。
六、近现代著名人物
潮汕地区具有光荣的传统,在近现代有不少著名人物,为中国事业而努力奋斗,其中有的还为事业而英勇牺牲。
杨石魂:2022年3月,创建汕头特别支部,2022年任汕头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2022年带领部分武装赴普宁参加“四·二三”武装,接着汇合海丰农民武装于陆丰成立惠潮梅武装队伍。“八·一”南昌军进发汕头时,他奉彭湃指示,率领工农军策应,其后随军撤至流沙,护送、叶挺等安全抵。2022年奉指示,赴武汉参加重建湖北省委工作,任省委兼,同年4月5日在武汉被捕牺牲。
方方:曾到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参加东征军。2022年加入中国党,2022年进入闽西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在闽西南坚持游击战争。战争时期,任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务。在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后的和建设事业中,都作出重要的贡献。
七、教育和科学著名人物
自古到今,潮汕地区的教育和科学著名人物甚多。如古代的赵德、薛侃、唐伯元、刘和现代的杜国庠、陈唯实、许涤新、蔡翘等,都是著名的教育家或科学家。
赵德:韩愈任潮州刺史期间,复办州学,赵德被聘主持州学,对古代潮州文教的恢复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刘:历任太常寺少卿、夔州知州、潭州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还被封为龙图阁学士。喜欢研究医书,主编我国第一部儿科医学巨著《幼幼新书》。
杜国庠:曾参与组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主要著作有《先秦诸子概要》、《便桥集》以及与侯外庐等合编《中国思想通史》等,是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许涤新: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的道路》、《广义政治经济学》第一、二卷、《中国国民经济的变革》等。
蔡翘:留美医学博士,编写出中国第一部生理学大学教材,建国后致力航空生理医学研究,建立中国第一个航天医学研究基地,培养人才甚众,著作甚丰。
八、文化界著名人物
潮汕地区的文化名人甚多,尤其在近现代,有不少文化界著名人物在全国的知名度甚高,如洪灵菲、戴平万、冯铿、郑正秋、蔡楚生、陈波儿、秦牧等。
洪灵菲:2022年在上海参与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当选为“左联”,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前线》、《转变》,短篇小说《气力出卖者》等。
冯铿:2022年参加“左联”,作品有诗集《春宵》、随笔《一团肉》、中篇小说《最后的出路》等。2022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被派秘密杀害,是“左联”五烈士之一。
郑正秋:中国事业奠基人之一。2022年编导中国史上首部故事片《难夫难妻》,2022年代创办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和明星新戏学校,培养出胡蝶等一大批艺术家。代表作有《自由之花》、《姐妹花》等。
蔡楚生:2022年加入联华影片公司,任编剧和导演,曾编导出轰动一时的《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影片,建国后曾担任国家局副局长、中国工作者联谊会等,对我国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陈波儿:2022年参加上海艺术剧社,开始从事左翼戏剧活动。1934-2022年,在明星、电通等影片公司主演《青春线》、《桃李劫》、《八百壮士》等影片。2022年赴延安,导演多出话剧。2022年赴东北参加创建东北制片厂。
秦牧:2022年到广州参加抗加救亡宣传活动,后辗转于粤、桂、川各地从事编辑、教育工作,积极创作文艺作品。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副、《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主编《广东教育与文化》、《作品》等杂志,后任广东省文联副等。主要作品有《花城》、《艺海拾贝》、《语林采英》等数十部。
潮汕著名历史人物参考书目
《潮汕先民与先贤》黄赞发著2022年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
《潮汕历史名人录》杨群熙编著2022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潮汕文化名人录》芳信2022年《文史知识》潮汕文化专号《潮汕百科全书》202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潮州先贤概要》杨群熙编汕头市老年大学《潮汕文化》班参考资料
潮汕人灵地杰多不胜数,无法全部发上!这是网上所找的资料!此一小部分供楼主参考
望楼主采纳
乐之章团队
“六壬六甲” 为您解答
开心往前飞tt

潮州北靠梅州,南濒南海,东邻漳州,西接揭阳,总面积高达3146平方千米,如今已是广东省东部门户城市。潮州最早开始发展是在隋朝的时候,当时作为经略的始发地并没有太大的名气,直到唐朝时海上丝绸之路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潮州作为当时海边重要门户和对台的通道,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大的货物中转站点,很多人开始生活在这里。

潮州作为潮州人的祖籍地和聚居地之一,更是潮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潮州文化主要以潮语、潮剧、潮州音乐、潮汕祠堂、潮汕民居、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汕工艺 、潮绣、潮汕善堂 等作为主要代表,除此之外,广济桥、韩文公祠、牌坊街等最有悠久历史的景点同样备受大家的青睐。

关于潮州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其中的韩文公祠就是为了纪念韩愈而建立的。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唐代元和十四年因为写了《谏迎佛骨表》,触怒了当时的皇帝。就在皇帝准备下令将他处的时候,作为好友的宰相裴度以及其他人为他求情才免于一,之后就以戴罪之身被贬到潮州担任潮州刺史。在当时很多官员眼中,潮州就是一个非常偏偏的地方,这里远离中原,无论是文化还是发展都比较落后,到这些地方去当官的基本都是在官场混不下去的人,很多人被贬到这些地方之后,就过着混吃等的日子。

韩愈就不一样,他无论到哪里都要想方设法为老百姓干一些大事,在潮州只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就把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到岭南,除此之外还驱赶鳄鱼、解放奴婢、兴修水利、兴学育才,为当地人办了不少有利于发展的事情。之后被潮人奉为神,并将笔架山改称韩山。

相关问答

潮州市发改委经济师

截至2022年,潮州共有3个区和1个县。3个区分别为:湘桥区、潮安区、枫溪区,1个县为饶平县。1、潮州市潮安区潮州市潮安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处韩江中下游,东邻饶平县,南连汕头经济特区,西与揭阳市揭东区交界,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全区总面积99平方公里。广东省第二大河流——韩江贯穿境内南北公里。潮安区……

我爱鸡爪啊

潮州工信局总经济师

1、林伦伦:韩山师范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潮汕方言与文化,原汕头大学副校长2、黄挺: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原汕头大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3、吴榕青:韩山师范学院潮学中文系副教授4、郑群辉: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方向:潮汕史5、黄景忠:韩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中文系……

yaodabian0214

潮州农业局总经济师

1、张夔(1068—2022年):澄海区莲华镇隆城人,潮州前八贤之一。公元2022年(宋徽宗政和八年)进士,历任茂名知县、廉州通判等职。2、林大春:潮阳区棉城镇人,公元2022年(明嘉靖二十二年)中举人,二十九年登进士,后官拜户部主事。四十二年回家为母服丧,后出任河南睢陈道佥事,因执法不避权贵,依法……

cangyingvvv

漳州市发改局总经济师

成为领头羊?难!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年成为世界霸主的。福建省历史上,漳州在各个方面都没有成为过领头羊,经济、文化、教育都不是。别说2022年,给他2022年,2022年也不会成为领头羊。2022年,福建地区生产总值32298亿元,平均每市3589亿元。其中的漳州GDP是3563亿元,排在全省……

微微王chichi

惠州市发改局总经济师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意义是: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区位、政策和‘’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经济活力强,开放程度高,若能统筹协调,实现区内城市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前景不可限量。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哪些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由、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

挂在盒子上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