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凯恩斯消费函数经济师

凯恩斯消费函数经济师

最新回答

乘风秋夜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等于消费和储蓄的总和即Y=C+S,而储蓄S=投资I,所以Y=C+I,从题干可以知道C=100+8Y,I=50,则Y=C+I=100+8Y+50,解出Y=750,C=700,S=50。
1、消费函数是关于消费与收入关系的一种表述。它最先由J·凯恩斯2022年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书中提出,即: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表示为一个函数,称为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影响人们消费量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人性之心理特征、社会习俗与社会制度,而后二者在短时期内不会有重大变动。

2、客观因素包括利率与财政政策的变动等,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大改变。于是,凯恩斯得出结论,消费函数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函数。它的形状,取决于总收入和人的基本心理法则。人性的基本心理法则决定: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将增加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快。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于是,大致可以想象出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图形是,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消费与收入和就业量呈同增同减关系,但其波幅较后二者小。

3、消费函数,是指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4、总消费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数值对应关系。总财富和其他变量也常被认为会对消费产生影响。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α+βy, 式中,α为自发消费部分,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整个公式的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京城第一伪娘
凯恩斯消费理论概述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是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一书中提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
  Ct = a + b + Yt
  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为参数。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编辑本段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主要内容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具有其两重特性。
  一方面,它从资本主义制度出发,服务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要使经济摆脱危机而得以顺利增长,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市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则。
  纵观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有关逻辑顺序,可将其消费理论简要概述如下:
  (一)把消费量(c)与就业量(n)连接起来。认为一定水平的就业量决定一定的消费量。(《通论》第79—80页)。
  (二)设一定的收入决定于一定的就业量。即“在本书范围内,真实所得之变动原因,仅限于一特定资本设备上就业人数之增减,故真实所得随就业人数之增减而增减”(《通论》第98页),这样又把收入(y)与就业量(n)联结起来。与第一步相结合,从而把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
  (三)讨论消费与收入等因素的关系,定义消费倾向(函数), c[,w]=x(y[,w])。
  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所得数量。
  (2)客观环境因素。
  1、工资单位之改变;
  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
  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
  4、时间贴现率;
  5 、财政政策之改变;
  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
  (3)主观因素。
  首先分析影响储蓄动机的因素,包括谨慎、远虑、计算、改善、、企业、自豪与贪婪。然后从其反面概括出直接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为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与奢侈,等等。这些因素取决于制度、传统、资本技术设备等影响,而在短期内不易发生变化,即可看作既定量。这样,再一次证明了消费是收入的稳定函数,这里的收入当然是指现期的绝对收入水平。
  (四)定义边际消费倾向。
  dc[,w]/dy[,w]表示增加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例。0〈dc[,w]/dy[,w]〈1,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规律,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当社会之真实所得增减时,其消费量亦随之增减,但后者之增减常小于前者。”(《通论》第98页)。
  以上构成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五)由边际消费倾向推出乘数理论,说明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导致失业,这又回到他分析的出发点。
  编辑本段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在其论中的地位
  凯恩斯指出:《通论》“分析之最终目的,乃在发现何者决定就业量。”“就业量定于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之交点。总供给函数主要系于供给之物质情况,其中道理大都已为人熟知。”但是“一般人却忽视了总需求函数之地位,”(《通论》第79页)。所以,凯恩斯的重点放在总需求如何决定就业量这方面。
  凯恩斯通过三大基本规律的揭示来说明有效需求不足。三大基本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预期边际收益率递减规律和人们的灵活偏好。三者导致人们将收入以货币形态保持在手中,而消费和投资则减少,因而减少了有效需求,结果使经济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
  在凯恩斯理论的这三大支柱中,以其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最为根本。他固然把有效需求不足分为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但他认为前者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而后者最终不过是前者引导出来的派生现象。因为“消费乃是一切经济活动之唯一目的、唯一对象”(《通论》第90页),“资本不能离开消费而存在,反之,如果消费倾向一经减低,便成为永久习惯,则不仅消费需求将减少,资本需求亦将减少。”(《通论》第92页),由此可见消费理论在其理论中独特的基础地位。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揭示,使萨伊定理有了理论基础。萨伊定律认为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即“供给会自行创造其需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说明了消费的增减不如收入增减之甚,从而打破了供给恒等于需求的教条,克服了理论观念上的障碍。承认市场调节会带来盲目失衡,即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从而为他的整个就业理论奠定了前提和基础。同时,几乎所有解决需求不足,增加就业的办法都与消费有关,由此也可见消费理论在其整体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消费理论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通过边际消费倾向的揭示,建立了乘数理论,从而为进一步分析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奠定了基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为经济的内在稳定器,其波动的幅度比收入的波动幅度较小,从而说明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投资波动引起的。另外,边际消费倾向的提出致使乘数可以计算,乘数:k =1/(1-边际消费倾向),这为进一步分析增长周期理论提供了定量工具。
chen251791802
考查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Y=C+I 根据公式,均衡国民收入=200+5Y+500,解之可得Y=1400(亿元)
拓展资料:
消费函数是关于消费与收入关系的一种表述。它最先由J·凯恩斯2022年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书中提出,即: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表示为一个函数,称为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影响人们消费量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人性之心理特征、社会习俗与社会制度,而后二者在短时期内不会有重大变动。客观因素包括利率与财政政策的变动等,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大改变。于是,凯恩斯得出结论,消费函数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函数。它的形状,取决于总收入和人的基本心理法则。
人性的基本心理法则决定: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将增加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快。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于是,大致可以想象出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图形是,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消费与收入和就业量呈同增同减关系,但其波幅较后二者小。
消费函数,是指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消费函数
总消费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数值对应关系。总财富和其他变量也常被认为会对消费产生影响。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α+βy, 式中,α为自发消费部分,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整个公式的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江小赖007
联立方程组,得
c=200+8yd
yd=y_t+tr
y=c+i+g
可解得y=200+8y_t+tr+i+g=200+8y_250+5+100+200,求出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1750。
投资乘数kI=1/1-b=1/2=5。(b为边际消费倾向,就是消费函数C=a+by的b)
购买乘数=投资乘数=5
转移支付乘数ktr=b/1-b=4
税收乘数kt=-b/1-b=-4(注意前面有个负号)

扩展资料:消费函数是关于消费与收入关系的一种表述。它最先由J·凯恩斯2022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即: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表示为一个函数,称为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影响人们消费量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人性之心理特征、社会习俗与社会制度,而后二者在短时期内不会有重大变动。客观因素包括利率与财政政策的变动等,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大改变。于是,凯恩斯得出结论,消费函数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函数。它的形状,取决于总收入和人的基本心理法则。人性的基本心理法则决定: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将增加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快。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于是,大致可以想象出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图形是,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消费与收入和就业量呈同增同减关系,但其波幅较后二者小。
消费函数,是指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往事随风@遗忘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具有其两重特性。一方面,它从资本主义制出发,服务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要使经济摆脱危机而得以顺利增长,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市场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则。

消费函数理论是自凯恩斯以后产生的,它通过建立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解释了收入与消费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本世纪2022年代以后产生了凯恩斯经济学。

主要内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定”的消费函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C=a+bY C-消费 Y-收入 a-已知的常数。

扩展资料

分析影响储蓄动机的因素,包括谨慎、远虑、计算、改善、、企业、自豪与贪婪。然后从其反面概括出直接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为享受、短见、慷慨、失算、炫耀与奢侈,等等。这些因素取决于制度、传统、资本技术设备等影响。

而在短期内不易发生变化,即可看作既定量。这样,再一次证明了消费是收入的稳定函数,这里的收入当然是指现期的绝对收入水平。

定义边际消费倾向 dc[,w]/dy[,w]表示增加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例。0〈dc[,w]/dy[,w]〈1,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规律,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当社会之真实所得增减时,其消费量亦随之增减,但后者之增减常小于前者。”

相关问答

中级经济师凯恩斯

当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状况是流派林立、群雄纷争。研究各个流派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了解它是如何适应当代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变化、发展的需要,为发展经济服务,这不仅对我们了解西方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和趋向,了解西方国家的现行经济政策和实际经济状况十分有益;而且,……

挑剔宝宝

凯恩斯消费经济师

楼主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非常有见地!假设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正确的,边际消费倾向确实是下降的,下降的趋势,下降速度很慢,不是很明显,慢慢的,直到收入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0。凯恩斯主义的唯一的线性消费函数分析消费者真的是没有错的人。但凯恩斯的这种消费功能的原因是由极端的经济是大萧条的背景,注意……

芳芳Flora

凯恩斯中级经济师

你在北京的话给你介绍个培训班清华大学证券投资与股市操盘实战特训班讲课部分人员;姚景源----国家总经济师祁斌----中究中心主任刘光溪----国家资本司司长田军校(铑钿)----著名职业操盘师、《暴利在新股》作者吕长顺(凯恩斯)----著名职业操盘师、《凯恩斯看盘》作者徐文明----著名网络股评家,……

天下武功2016

中级经济师凯恩斯理论

当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状况是流派林立、群雄纷争。研究各个流派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了解它是如何适应当代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变化、发展的需要,为发展经济服务,这不仅对我们了解西方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和趋向,了解西方国家的现行经济政策和实际经济状况十分有益;而且,……

贝克街流浪猫

中级经济师凯恩斯消费

消费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2022年代。  有关消费经济的论述,最早开始于西方。早期出现的马歇尔的需求理论以及以凡勃仑为代表的消费理论曾涉及到消费关系的问题。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在对社会生产过程进行考察时,对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的……

沙发里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