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师 > 初级经济师在乡镇

初级经济师在乡镇

最新回答

恰恰小资
[编辑本段]大竹概况  大竹县位于四川东部,达州南部,东邻梁平、垫江,南接邻水,西界广安、渠县,北连达县,现辖50个乡(镇)、577个村。面积20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万亩;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2万人。
  大竹县系对外开放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全国重点产煤县,盛产稻谷、玉米、小麦、油菜、苎麻、竹木、蚕桑、茶叶、生猪、家禽等。其中苎麻面积、产量多年来居全国首位。
  区位优越。国道318线、省道218线纵横交错,达渝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公路总里程956公里。县城西至襄渝线渠县火车站40公里,北至达州火车站60公里、达州机场70公里,南至重庆江北机场135公里、重庆港160公里,东至万州机场、万州港176公里,形成了“半小时达州、1小时重庆、3小时成都”的通达格局,成为川、渝、鄂、陕的物资集散地和川东北地区的商贸中心。
  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全国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并荣获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综合治理模范县、全省首批体育优胜县等称号。 [编辑本段]大竹经济  大竹县在农业上,坚持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目标,坚持三个稳定(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稳定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突出三个优化(优化农产品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 大竹县局),狠抓项目启动、政策拉动、科技带动、开放推动,大力延伸三大链条(以麻纺企业、二郎竹席协会等为龙头,以16万亩苎麻基地、16万亩竹资源基地为依托的特色产品加工产业链;以醪糟公司、油脂公司等为龙头,以20万亩杂糯间栽基地、20万亩油料基地为依托的粮油加工产业链;以肉联厂、星火禽业协会等为龙头,以80万头良种生猪生产基地、2022万只小家禽生产基地为依托的禽加工运销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转变。
  工业上,县提出并逐步落实“机电行业育骨干,食品行业强发展,化工行业求突破,煤炭行业抓转移,丝麻行业搞重组”的结构调整思路,突出发展以“黑象牌”电缆、“西立牌”膜片离合器、PVC弹性体输油管、“东柳”醪糟四个省名牌产品为代表的机电、化工、食品、麻纺产品,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同时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促进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发展强劲。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30:40:30。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22年,全县民营企业415户、个体工商户15490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4%。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成功引进了玖源化工、石河天然气净化厂、利森水泥等外来投资企业,川电、金桥、川环、大枫树等骨干企业发展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亿元、利润3亿元、税金3亿元,分别增长42%、2%、4%;苎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川环科技、工具公司、通源油脂等16户企业入驻。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基础地位得以巩固,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县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6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110余个,专业合作组织达328个;劳务输转能力增强,2022年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22元,增加252元。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加大经营城市力度,实现收入7亿元;城乡市场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亿元;旅游业发展迅速,实现收入亿元。
  2022年,大竹县广大干群严格按照“16字”新跨越发展思路,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社会持 大竹县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完成地方生产总值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下同)4%;一二三产业结构比调整为30:40: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增长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亿元,同口径增长9%。在西部百强县排序中,居第87位。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亿元、利润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总产值6亿元,增长9%,粮食总产连续五年稳定在50万吨以上。城镇商贸互动共进。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亿元,增长9%。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增长73%。
  2022年以来改革开放重大经济活动、建设项目:
  1、2022年2月,县委、县对企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实现利润超过150万元的经营者实行重奖,奖给有突出贡献的氮肥厂厂长林孟军和川东电缆厂厂长李永辉奖金各5万元。
  2、2022年9月,大竹县4家企业跃入全省500强。按固定资产原值500强排序,大竹县氮肥厂列第233位,大竹县苎麻纺织印染厂列第315位。按实现利润500强排序:四川省川东电缆厂列第357位,大竹县电力公司列第462位。
  3、2022年11月大竹县首批改制企业资产评估工作基本结束,资产评估73户,完成资产清算、核实72户。
  4、2022年4月中国公众计算机互联网天府热线大竹节点开通,当年发展用户40户。
  5、2022年6月,县乌木水库取水头部改道工程经达川地区计委、建委批准立项,完成了项目初设可研报告及施工方案图的规划设计等准备工作。
  6、2022年9月,大竹县龙潭水库工程前期可研工作基本完成,该水库设计总库容为2700万立方米,供县城15万人饮用水。
  7、2022年11月,大竹县境内国道210线北端19公里省级文明样板路建设工程全面竣工。
  8、2022年12月,大竹县正式启动广播电视光缆网络建设工程。
  9、2022年12月,大竹县驻成都办事处在成都正式挂牌运行。
  10、2022年6月,大竹县与重庆市九龙坡区签订对外地投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的双边协议。
  11、2022年6月,大竹县与邻水县缔结为友好县。
  12、2022年7月,大竹县龙潭水库项目可研报告通过终审。
  13、2022年10月,大竹县电信局完成7000门电话扩容,全县城乡电话交换机总量达到31000门。
  14、2022年2月,省计委行文批复大竹县龙潭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龙潭水库总投资11920万元,其中枢纽工程6129万元,水库淹没工程3140万元,渠系工程2651万元。
  15、2022年4月,大竹县全面清退区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临时人员2400多人。
  16、2022年4月,大竹县在县城竹阳镇举行了由11家非国有企业参加的招聘下岗职工洽谈会,有110人下岗职工被择优录取重新上岗。
  17、2022年7月,大竹县劳动力市场正式成立,全县不再对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统包分配,一律进入人才市场进行双向选择、调节就业。
  18、2022年8月,大竹县为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实现国退民进战略,举行首届企业产权交易会,首批推出57户工商企业面向市场,公开竞价出售。共出售企业22户,成交金额达53万元。
  19、2022年11月,达渝高速公路达县至大竹段正式通车运行。 [编辑本段]大竹资源  大竹县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为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大竹县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低山、丘陵、平坝有适宜多种竹木生长的林地。森林类型有:以马尾松为主体的松、杉针叶混交林;以丝栗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以白夹竹为主的竹、针、阔混交林;也有松、杉、柏、樟、栎等纯林。全县森林面积达25万亩,森林覆盖率31%,其中以白夹竹为主的成片竹林资源达16万亩。全县有林地面积34万亩,蓄积量3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4万亩,蓄积量3万立方米;防护林9万亩;蓄积量9万立方米。
  大竹县境内有煤、天然气、石灰矿、灰石岩、铁矿石等多种矿产资源,蕴藏量也较为丰富。原煤总储量为63亿吨,符合工业标准和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保有储量达44亿吨,发热量在5000-7000大卡/千克。天然气蕴藏量约60亿立方米,还埋藏有较丰富的石油。石灰矿储量颇富,主要分布在华莹山、铜锣山中上部。灰石岩以铜锣山分布为多,是全县陶瓷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新近探明的碳酸锶矿储量达148万吨,是一特大稀有金属矿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大竹县历史悠久,山清水秀,名胜古迹众多,旅游业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全县已经初步开发建成了东湖公园、五峰山森林公园、乌木水库风景区、蒲苞山森林公园、东山森林公园等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云雾山寺、四方山丹桂堂等文化观光旅游区,完整保存了清河古镇、范绍增故乡古建筑群,成为川东旅游度假景地之一。全县已有一个旅游涉外宾馆(东湖大酒店),东柳醪糟、大竹豆干、大竹凉席等旅游产品在国内享有盛名。 [编辑本段]基础设施   电厂和装机输变电能力   大竹县现有一火力发电厂、55处水电站,装机76台,装机容量累计达42910千瓦,拥有35KV变电站7座,主变11台,变电设备容量40150KVA。 公路和城市建设   大竹县城位于国道210线和318线的交汇处,公路交通十分发达。西至渠县火车站40公里,北至达县火车站79公里,至达县机场84公里,南至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50公里,东至重庆万州区港口176公里,正在建筑中的达渝高速公路从境内经过,其中达县-大竹段于2022年底正式通车。过境两条国道好路率达78%,并改造建成了公里山岭重丘二级公路,被命名为全省公路行业省级文明示范窗口,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已完成县城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的编制,先后新、改、扩建城市主要街道11公里,城市面积发展到7平方公里。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4万吨,天然气年供气量达510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6%。 [编辑本段]科技教育  1、四川省大竹师范学校现在已经并入大竹中学,大竹师范已不存在
  该校创建于2022年,占地面积50025平方米,拥有各种类型计算机76台,有多媒体语言实验和多媒体教室,拥有各类图书近8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10人,专任教师69人。学校主要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培养五年一贯制大学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
  2、大竹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学校建于2022年,现占地42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800名。学校自年以来,先后与达州卫校联办中专医士、护理专业,与达州电大联办大专高级护理专业,与广元职工医学院联办大专中西医结合、高级护理等专业,2022年4月,经省教委批准为达州卫校教学点。
  中、小学数量及在校人数。
  全县共有学校7所,其中小学589所,普通中学58所;共有学生157712人,其中小学114531人,中学43181人。 [编辑本段]  大竹县境内有、、教、教等。活动场所主要有云雾山寺和四方山丹桂堂。云雾山寺是川东一带有名寺庙,海拔1190米,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夏季为避暑胜地,冬季雪景独具特色,是集、旅游为一体的圣地,有小峨眉山之称。四方山丹桂堂位于铜锣山中段,海拔980米,绿树成荫,古柏参山,山川秀丽,风景奇绝,香火旺盛,每年的三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五朝香拜佛信徒众达万人。由公路到丹桂堂有一千多步石梯,陡峭险峻;丹桂堂建筑雄伟,寺内二口铁铸大钟,其声响彻云霄,为丹桂堂增添生气。
  教是清嘉庆年间传入大竹,现修建有一所清真寺,作为活动场所,至今有200多年历史。寺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现有信徒500多人。
  大竹县教起始于2022年,由一位英国传教士传入大竹。2022年教会停止活动,2022年恢复,2022年改建教堂,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现有牧师一名,传道员一名,信徒400余人。
  破山禅师(1597~1666),号海明。俗姓蹇,名栋宇,是明末清初我国一位著名的佛门巨匠、诗人、书法家,是明末清初重要禅宗,在蜀峨嵋地区的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破山海明一生弘法精进,广收门徒,推动了清初的僧伽教育,他所撰写的《伏虎寺开学业禅堂缘起》是其禅学教育思想的精辟总结。祖籍渝城(今重庆市),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出生于竹阳(今四川大竹县)。父名蹇宏(弘),母徐氏。《破山禅师年谱》说他“本渝州忠定公后裔” ,蹇忠定公即明朝的重臣蹇义。破山海明禅师,临济宗第三十一世,是开法西南禅宗的领袖人物,对明末清初时期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的禅宗,影响甚为卓越。梁平双桂堂的开山祖师,曾落脚过石柱县 银杏堂。当代书画家启功最崇拜之人。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大竹县下辖:
  18个镇:竹阳、石桥铺、周家、柏林、庙坝、石河、清河、高、杨家、乌木、文星、石子、观音、清水、欧家、团坝、、双拱。
  32个乡:城西、竹北、东柳、朝阳、人和、中华、黄家、柏家、李家、二郎、蒲包、新生、永胜、安吉、白坝、双溪、八渡、中和、杨通、天城、四合、张家、童家、神合、金、黄滩、牌坊、姚市、莲印、川主、月华、高明。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秦属巴郡宕渠县地。南梁大同三年(537)置?山县,为州、县治所。唐久视元年(700)析置大竹县,属蓬州。因地产大竹而得名。明洪武九年(1376)属广安州,清属绥定府,2022年属大竹专区,2022年属达县专区,2022年属达川地区。现属达州市。
  2022年,大竹县面积6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5个镇、58个乡:竹阳镇、石桥铺镇、周家镇、柏林镇、庙坝镇、城东乡、城西乡、竹北乡、乌木乡、东柳乡、朝阳乡、团坝乡、杨家乡、人和乡、田坝乡、中华乡、黄家乡、清河乡、柏家乡、李家乡、石河乡、月华乡、双拱乡、二郎乡、双桥乡、余家乡、蒲包乡、新生乡、永胜乡、安吉乡、观音乡、白坝乡、双溪乡、罗城乡、高滩场乡、八渡乡、西河乡、中和乡、明滩乡、石子乡、吉星乡、杨通乡、天城乡、四合乡、张家乡、文星乡、童家乡、石龙乡、神合乡、高乡、金乡、五仓乡、黄滩乡、乡、牌坊乡、新桥乡、姚市乡、欧家乡、高家乡、清水乡、乡、莲印乡、川主乡。县驻竹阳镇。有国有茶场2个,林场4个。
  2022年,大竹县辖14个镇、4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952734人,其中: 竹阳镇 71561 乌木镇 18889 杨家镇 16810 清河镇 20607 柏林镇 22427 石河镇 24124 石桥铺镇 25060 观音镇 15350 周家镇 28626 石子镇 13544 文星镇 22739 高镇 17793 庙坝镇 17178 清水镇 18721 城东乡 14202 城西乡 18181 竹北乡 24490 团坝乡 19223 东柳乡 20289 朝阳乡 15419 人和乡 13844 田坝乡 8465 中华乡 10386 黄家乡 7809 柏家乡 12256 李家乡 14994 月华乡 13603 余家乡 15001 双桥乡 8880 双拱乡 12086 二郎乡 13511 蒲包乡 4006 永胜乡 20221 新生乡 16377 安吉乡 14123 白坝乡 17579 双溪乡 14010 罗城乡 10959 高滩乡 14677 明滩乡 12572 八渡乡 12753 西河乡 9371 中和乡 9868 天城乡 14217 扬通乡 12536 吉星乡 8681 四合乡 13633 张家乡 6765 石龙乡 9209 童家乡 145 神合乡 10269 乡 14910 金乡 11061 五仓乡 78 黄滩乡 8732 牌坊乡 12838 新桥乡 10118 姚市乡 11995 欧家乡 8256 高家乡 5979 乡 12103 莲印乡 13758 川主乡 10908 
  2022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川府民政[2022]38号)批复同意大竹县撤销城东、田坝、双桥、余家、月华、罗城、西河、明滩、高滩场、吉星、石龙、五仓、新桥、高家、15个乡。 扩大11个乡镇的行政区域:(1)将原城东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竹阳镇,竹阳镇驻竹阳解放街59号。(2)将原田坝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杨家镇,杨家镇驻杨家场。(3)将原双桥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石河镇,石河镇驻石河场。(4)将原罗城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观音镇,观音镇驻观音桥。(5)将原西河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周家镇,周家镇驻周家场。(6)将原吉星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石子镇,石子镇驻石子滩。(7)将原五仓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高镇,高镇驻高场。(8)将原新桥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庙坝镇,庙坝镇驻庙坝场。(9)将原高家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欧家镇,欧家镇驻欧家场。(10)将原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清水镇,清水镇驻清水铺。(11)将原石龙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童家乡,童家乡驻童家场。 新建2个乡:(12)新建余华乡,乡驻余家奄。辖原余家、月华乡所属的行政区域。(13)新建高明乡,乡驻高滩场。辖原明滩、高滩场乡所属的行政区域。
  2022年1月14日,《达州市人民关于大竹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达市府函[2022]9号);2022年2月4日,大竹县人民转发《达州市人民关于大竹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的(竹府函[2022]9号)。
  2022年,大竹县辖18个镇(竹阳、石桥铺、周家、柏林、庙坝、石河、清河、高、杨家、乌木、文星、石子、观音、清水、欧家、团坝、、双拱)、32个乡(城西、竹北、东柳、朝阳、人和、中华、黄家、柏家、李家、二郎、蒲包、新生、永胜、安吉、白坝、双溪、八渡、中和、杨通、天城、四合、张家、童家、神合、金、黄滩、牌坊、姚市、莲印、川主、余华、高明)。 [编辑本段]大竹旅游  
蛋塔阿姨
[编辑本段]大竹概况  大竹县位于四川东部,达州南部,东邻梁平、垫江,南接邻水,西界广安、渠县,北连达县,现辖50个乡(镇)、577个村。面积20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万亩;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2万人。
  大竹县系对外开放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苎麻生产基地县、全国重点产煤县,盛产稻谷、玉米、小麦、油菜、苎麻、竹木、蚕桑、茶叶、生猪、家禽等。其中苎麻面积、产量多年来居全国首位。
  区位优越。国道318线、省道218线纵横交错,达渝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公路总里程956公里。县城西至襄渝线渠县火车站40公里,北至达州火车站60公里、达州机场70公里,南至重庆江北机场135公里、重庆港160公里,东至万州机场、万州港176公里,形成了“半小时达州、1小时重庆、3小时成都”的通达格局,成为川、渝、鄂、陕的物资集散地和川东北地区的商贸中心。
  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全国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并荣获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综合治理模范县、全省首批体育优胜县等称号。 [编辑本段]大竹经济  大竹县在农业上,坚持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目标,坚持三个稳定(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稳定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突出三个优化(优化农产品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 大竹县局),狠抓项目启动、政策拉动、科技带动、开放推动,大力延伸三大链条(以麻纺企业、二郎竹席协会等为龙头,以16万亩苎麻基地、16万亩竹资源基地为依托的特色产品加工产业链;以醪糟公司、油脂公司等为龙头,以20万亩杂糯间栽基地、20万亩油料基地为依托的粮油加工产业链;以肉联厂、星火禽业协会等为龙头,以80万头良种生猪生产基地、2022万只小家禽生产基地为依托的禽加工运销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转变。
  工业上,县提出并逐步落实“机电行业育骨干,食品行业强发展,化工行业求突破,煤炭行业抓转移,丝麻行业搞重组”的结构调整思路,突出发展以“黑象牌”电缆、“西立牌”膜片离合器、PVC弹性体输油管、“东柳”醪糟四个省名牌产品为代表的机电、化工、食品、麻纺产品,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同时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促进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发展强劲。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30:40:30。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22年,全县民营企业415户、个体工商户15490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4%。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成功引进了玖源化工、石河天然气净化厂、利森水泥等外来投资企业,川电、金桥、川环、大枫树等骨干企业发展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亿元、利润3亿元、税金3亿元,分别增长42%、2%、4%;苎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川环科技、工具公司、通源油脂等16户企业入驻。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基础地位得以巩固,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县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6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110余个,专业合作组织达328个;劳务输转能力增强,2022年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22元,增加252元。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加大经营城市力度,实现收入7亿元;城乡市场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亿元;旅游业发展迅速,实现收入亿元。
  2022年,大竹县广大干群严格按照“16字”新跨越发展思路,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社会持 大竹县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完成地方生产总值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下同)4%;一二三产业结构比调整为30:40: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增长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亿元,同口径增长9%。在西部百强县排序中,居第87位。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亿元、利润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总产值6亿元,增长9%,粮食总产连续五年稳定在50万吨以上。城镇商贸互动共进。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亿元,增长9%。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增长73%。
  2022年以来改革开放重大经济活动、建设项目:
  1、2022年2月,县委、县对企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实现利润超过150万元的经营者实行重奖,奖给有突出贡献的氮肥厂厂长林孟军和川东电缆厂厂长李永辉奖金各5万元。
  2、2022年9月,大竹县4家企业跃入全省500强。按固定资产原值500强排序,大竹县氮肥厂列第233位,大竹县苎麻纺织印染厂列第315位。按实现利润500强排序:四川省川东电缆厂列第357位,大竹县电力公司列第462位。
  3、2022年11月大竹县首批改制企业资产评估工作基本结束,资产评估73户,完成资产清算、核实72户。
  4、2022年4月中国公众计算机互联网天府热线大竹节点开通,当年发展用户40户。
  5、2022年6月,县乌木水库取水头部改道工程经达川地区计委、建委批准立项,完成了项目初设可研报告及施工方案图的规划设计等准备工作。
  6、2022年9月,大竹县龙潭水库工程前期可研工作基本完成,该水库设计总库容为2700万立方米,供县城15万人饮用水。
  7、2022年11月,大竹县境内国道210线北端19公里省级文明样板路建设工程全面竣工。
  8、2022年12月,大竹县正式启动广播电视光缆网络建设工程。
  9、2022年12月,大竹县驻成都办事处在成都正式挂牌运行。
  10、2022年6月,大竹县与重庆市九龙坡区签订对外地投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的双边协议。
  11、2022年6月,大竹县与邻水县缔结为友好县。
  12、2022年7月,大竹县龙潭水库项目可研报告通过终审。
  13、2022年10月,大竹县电信局完成7000门电话扩容,全县城乡电话交换机总量达到31000门。
  14、2022年2月,省计委行文批复大竹县龙潭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龙潭水库总投资11920万元,其中枢纽工程6129万元,水库淹没工程3140万元,渠系工程2651万元。
  15、2022年4月,大竹县全面清退区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临时人员2400多人。
  16、2022年4月,大竹县在县城竹阳镇举行了由11家非国有企业参加的招聘下岗职工洽谈会,有110人下岗职工被择优录取重新上岗。
  17、2022年7月,大竹县劳动力市场正式成立,全县不再对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统包分配,一律进入人才市场进行双向选择、调节就业。
  18、2022年8月,大竹县为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实现国退民进战略,举行首届企业产权交易会,首批推出57户工商企业面向市场,公开竞价出售。共出售企业22户,成交金额达53万元。
  19、2022年11月,达渝高速公路达县至大竹段正式通车运行。 [编辑本段]大竹资源  大竹县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为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大竹县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低山、丘陵、平坝有适宜多种竹木生长的林地。森林类型有:以马尾松为主体的松、杉针叶混交林;以丝栗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以白夹竹为主的竹、针、阔混交林;也有松、杉、柏、樟、栎等纯林。全县森林面积达25万亩,森林覆盖率31%,其中以白夹竹为主的成片竹林资源达16万亩。全县有林地面积34万亩,蓄积量3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4万亩,蓄积量3万立方米;防护林9万亩;蓄积量9万立方米。
  大竹县境内有煤、天然气、石灰矿、灰石岩、铁矿石等多种矿产资源,蕴藏量也较为丰富。原煤总储量为63亿吨,符合工业标准和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保有储量达44亿吨,发热量在5000-7000大卡/千克。天然气蕴藏量约60亿立方米,还埋藏有较丰富的石油。石灰矿储量颇富,主要分布在华莹山、铜锣山中上部。灰石岩以铜锣山分布为多,是全县陶瓷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新近探明的碳酸锶矿储量达148万吨,是一特大稀有金属矿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大竹县历史悠久,山清水秀,名胜古迹众多,旅游业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全县已经初步开发建成了东湖公园、五峰山森林公园、乌木水库风景区、蒲苞山森林公园、东山森林公园等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云雾山寺、四方山丹桂堂等文化观光旅游区,完整保存了清河古镇、范绍增故乡古建筑群,成为川东旅游度假景地之一。全县已有一个旅游涉外宾馆(东湖大酒店),东柳醪糟、大竹豆干、大竹凉席等旅游产品在国内享有盛名。 [编辑本段]基础设施   电厂和装机输变电能力   大竹县现有一火力发电厂、55处水电站,装机76台,装机容量累计达42910千瓦,拥有35KV变电站7座,主变11台,变电设备容量40150KVA。 公路和城市建设   大竹县城位于国道210线和318线的交汇处,公路交通十分发达。西至渠县火车站40公里,北至达县火车站79公里,至达县机场84公里,南至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50公里,东至重庆万州区港口176公里,正在建筑中的达渝高速公路从境内经过,其中达县-大竹段于2022年底正式通车。过境两条国道好路率达78%,并改造建成了公里山岭重丘二级公路,被命名为全省公路行业省级文明示范窗口,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已完成县城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的编制,先后新、改、扩建城市主要街道11公里,城市面积发展到7平方公里。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4万吨,天然气年供气量达510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6%。 [编辑本段]科技教育  1、四川省大竹师范学校现在已经并入大竹中学,大竹师范已不存在
  该校创建于2022年,占地面积50025平方米,拥有各种类型计算机76台,有多媒体语言实验和多媒体教室,拥有各类图书近8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10人,专任教师69人。学校主要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培养五年一贯制大学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
  2、大竹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学校建于2022年,现占地42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800名。学校自年以来,先后与达州卫校联办中专医士、护理专业,与达州电大联办大专高级护理专业,与广元职工医学院联办大专中西医结合、高级护理等专业,2022年4月,经省教委批准为达州卫校教学点。
  中、小学数量及在校人数。
  全县共有学校7所,其中小学589所,普通中学58所;共有学生157712人,其中小学114531人,中学43181人。 [编辑本段]  大竹县境内有、、教、教等。活动场所主要有云雾山寺和四方山丹桂堂。云雾山寺是川东一带有名寺庙,海拔1190米,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夏季为避暑胜地,冬季雪景独具特色,是集、旅游为一体的圣地,有小峨眉山之称。四方山丹桂堂位于铜锣山中段,海拔980米,绿树成荫,古柏参山,山川秀丽,风景奇绝,香火旺盛,每年的三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五朝香拜佛信徒众达万人。由公路到丹桂堂有一千多步石梯,陡峭险峻;丹桂堂建筑雄伟,寺内二口铁铸大钟,其声响彻云霄,为丹桂堂增添生气。
  教是清嘉庆年间传入大竹,现修建有一所清真寺,作为活动场所,至今有200多年历史。寺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现有信徒500多人。
  大竹县教起始于2022年,由一位英国传教士传入大竹。2022年教会停止活动,2022年恢复,2022年改建教堂,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现有牧师一名,传道员一名,信徒400余人。
  破山禅师(1597~1666),号海明。俗姓蹇,名栋宇,是明末清初我国一位著名的佛门巨匠、诗人、书法家,是明末清初重要禅宗,在蜀峨嵋地区的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破山海明一生弘法精进,广收门徒,推动了清初的僧伽教育,他所撰写的《伏虎寺开学业禅堂缘起》是其禅学教育思想的精辟总结。祖籍渝城(今重庆市),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出生于竹阳(今四川大竹县)。父名蹇宏(弘),母徐氏。《破山禅师年谱》说他“本渝州忠定公后裔” ,蹇忠定公即明朝的重臣蹇义。破山海明禅师,临济宗第三十一世,是开法西南禅宗的领袖人物,对明末清初时期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的禅宗,影响甚为卓越。梁平双桂堂的开山祖师,曾落脚过石柱县 银杏堂。当代书画家启功最崇拜之人。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大竹县下辖:
  18个镇:竹阳、石桥铺、周家、柏林、庙坝、石河、清河、高、杨家、乌木、文星、石子、观音、清水、欧家、团坝、、双拱。
  32个乡:城西、竹北、东柳、朝阳、人和、中华、黄家、柏家、李家、二郎、蒲包、新生、永胜、安吉、白坝、双溪、八渡、中和、杨通、天城、四合、张家、童家、神合、金、黄滩、牌坊、姚市、莲印、川主、月华、高明。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秦属巴郡宕渠县地。南梁大同三年(537)置�山县,为州、县治所。唐久视元年(700)析置大竹县,属蓬州。因地产大竹而得名。明洪武九年(1376)属广安州,清属绥定府,2022年属大竹专区,2022年属达县专区,2022年属达川地区。现属达州市。
  2022年,大竹县面积6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5个镇、58个乡:竹阳镇、石桥铺镇、周家镇、柏林镇、庙坝镇、城东乡、城西乡、竹北乡、乌木乡、东柳乡、朝阳乡、团坝乡、杨家乡、人和乡、田坝乡、中华乡、黄家乡、清河乡、柏家乡、李家乡、石河乡、月华乡、双拱乡、二郎乡、双桥乡、余家乡、蒲包乡、新生乡、永胜乡、安吉乡、观音乡、白坝乡、双溪乡、罗城乡、高滩场乡、八渡乡、西河乡、中和乡、明滩乡、石子乡、吉星乡、杨通乡、天城乡、四合乡、张家乡、文星乡、童家乡、石龙乡、神合乡、高乡、金乡、五仓乡、黄滩乡、乡、牌坊乡、新桥乡、姚市乡、欧家乡、高家乡、清水乡、乡、莲印乡、川主乡。县驻竹阳镇。有国有茶场2个,林场4个。
  2022年,大竹县辖14个镇、4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952734人,其中: 竹阳镇 71561 乌木镇 18889 杨家镇 16810 清河镇 20607 柏林镇 22427 石河镇 24124 石桥铺镇 25060 观音镇 15350 周家镇 28626 石子镇 13544 文星镇 22739 高镇 17793 庙坝镇 17178 清水镇 18721 城东乡 14202 城西乡 18181 竹北乡 24490 团坝乡 19223 东柳乡 20289 朝阳乡 15419 人和乡 13844 田坝乡 8465 中华乡 10386 黄家乡 7809 柏家乡 12256 李家乡 14994 月华乡 13603 余家乡 15001 双桥乡 8880 双拱乡 12086 二郎乡 13511 蒲包乡 4006 永胜乡 20221 新生乡 16377 安吉乡 14123 白坝乡 17579 双溪乡 14010 罗城乡 10959 高滩乡 14677 明滩乡 12572 八渡乡 12753 西河乡 9371 中和乡 9868 天城乡 14217 扬通乡 12536 吉星乡 8681 四合乡 13633 张家乡 6765 石龙乡 9209 童家乡 145 神合乡 10269 乡 14910 金乡 11061 五仓乡 78 黄滩乡 8732 牌坊乡 12838 新桥乡 10118 姚市乡 11995 欧家乡 8256 高家乡 5979 乡 12103 莲印乡 13758 川主乡 10908 
  2022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川府民政[2022]38号)批复同意大竹县撤销城东、田坝、双桥、余家、月华、罗城、西河、明滩、高滩场、吉星、石龙、五仓、新桥、高家、15个乡。 扩大11个乡镇的行政区域:(1)将原城东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竹阳镇,竹阳镇驻竹阳解放街59号。(2)将原田坝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杨家镇,杨家镇驻杨家场。(3)将原双桥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石河镇,石河镇驻石河场。(4)将原罗城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观音镇,观音镇驻观音桥。(5)将原西河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周家镇,周家镇驻周家场。(6)将原吉星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石子镇,石子镇驻石子滩。(7)将原五仓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高镇,高镇驻高场。(8)将原新桥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庙坝镇,庙坝镇驻庙坝场。(9)将原高家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欧家镇,欧家镇驻欧家场。(10)将原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清水镇,清水镇驻清水铺。(11)将原石龙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童家乡,童家乡驻童家场。 新建2个乡:(12)新建余华乡,乡驻余家奄。辖原余家、月华乡所属的行政区域。(13)新建高明乡,乡驻高滩场。辖原明滩、高滩场乡所属的行政区域。
  2022年1月14日,《达州市人民关于大竹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达市府函[2022]9号);2022年2月4日,大竹县人民转发《达州市人民关于大竹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的(竹府函[2022]9号)。
  2022年,大竹县辖18个镇(竹阳、石桥铺、周家、柏林、庙坝、石河、清河、高、杨家、乌木、文星、石子、观音、清水、欧家、团坝、、双拱)、32个乡(城西、竹北、东柳、朝阳、人和、中华、黄家、柏家、李家、二郎、蒲包、新生、永胜、安吉、白坝、双溪、八渡、中和、杨通、天城、四合、张家、童家、神合、金、黄滩、牌坊、姚市、莲印、川主、余华、高明)。 [编辑本段]大竹旅游  
小演员王沁曦

浒墅关自宋至清代,浒墅关区域内有进士17名,举人29名。浒墅关镇作为全国蚕桑科研教育事业的发祥地和蚕种生产基地,被蚕业专家称为蚕业界“圣人”的已故全国委员、中国蚕学协会名誉理事长郑辟疆先生,于2022年创办了全国唯一的蚕桑专科学校。
2022年浒墅关镇有吴县中学、苏州文昌实验学校、浒墅关中学等3所三星级重点中学,浒墅关中心小学校1所和培智学校1所。另有成人教育中心和各类培训机构,全镇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以及7-15周岁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也达100%,升学率达99%,缀学率严格控制在零。成人继续教育情况良好,每年各类培训人数约6000人左右。 浒墅关的吴地文化源远流长,五六前的时代,已有人群在这块土地上生存。进入人类阶级社会以后,自泰伯在吴地立国,代代相传,逐步形成的吴地文化在浒墅关域内充分地得到了展示。
浒墅关镇作为全国蚕桑科研教育事业的发祥地和蚕种生产基地,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被蚕业专家称为蚕业界“圣人”的已故全国委员、中国蚕学协会名誉理事长郑辟疆先生,于2022年创办了全国唯一的蚕桑专科学校。他亲任校长,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蚕桑业高级技术人才。建于2022年的浒关蚕种场,占地125公顷,每年生产蚕种70万张,且品种优良,被誉为“铁种”。该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科研为先导的三级(总场、分场、机厂)繁育、四级(繁育母种、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制种的育种体系,为我国蚕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2年代始,《桑镇文艺》、曲艺会演节目、篆刻书画、摄影、音乐舞蹈等均取得显著成绩,有百多篇文学作品发表于省、市级刊物,百多幅书画摄影在省、市联展展出;在少儿书画美术方面更是成绩骄人,数百幅少儿书画于2022年代中到省文化展厅参赛展览。2022年10月,获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2022年,浒墅关文化站为江苏省一级文化站;2022年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2022年汪序调任站长。此后,成教中心、党校、工人俱乐部归并一处,成为全镇文化中心,原朱家弄口文化茶室为文化站分部。文化站下属业余团队有:评弹之友社、腰鼓队、戏曲演唱队、拳操表演队、少儿书画协会、棋类协会、大运河摄影社、民间收藏协会。文化中心 2022年原浒墅关镇与保安乡共建浒墅关文化中心,至2022年乡镇合并后,原保安文化站与浒关镇站合并为浒墅关文化站。原保安文化站长宓亘霖任镇副站长。文化中心设阅览室,有文化茶室、游艺活动、棋类灯谜活动、录像放映、下乡放映、书画文艺创作、摄影、群众各类比赛竞赛、科技讲座、文学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 浒墅关古镇源远流长,历代名医会集吴中苏城,形成吴门医派,浒地是其一支。明清际倪南玉独创管山药王殿,即以医德医术广施济民,并在当地形成一群医林人物,西医传入后,2022年(1931)即有张子欣在浒开设首家“天荣医院”。建国后,逐步建立县、镇、村三级医疗网。2022年始,浒关已有县级医院、乡级卫生院各一所,农村98%的大队(村)建立合作医疗站,并配备“赤脚医生”。2022年起,县医院、镇卫生院实施医疗岗位技术经济责任制。2022年代初,浒关2家医院有病床206张,卫生技术人员230人,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48人。2022年10月,原吴县第二人民医院同镇卫生院合并为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后,规模更扩大,医院卫生技术条件的软硬件设施更能服务于当地及其周边乡村群众的需求。同时在竹青弄、浒新街中段、浒墅关新区、机驾培训考验场等处开设了方便门诊及分部。全镇41个行政村有38个村级卫生室,同第七人民医院共同组成镇医疗网络,在防病治病、卫生保健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苏大附二院高新区医院扩建项目,总投资8亿元,按三级医院的建设标准建设,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项目动迁涉及的地面建筑及商业用房,已于2022年6月全部签约拆除,医院扩建后床位可达1000多张。 浒墅关科技队伍中有农艺、工程技术、经济和教育、卫生五类人员。2022年总数为188人。其中,农艺师3人,助理农艺师8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14人;经济师3人,助理经济师13人;会计师8人(含统计师1人),助理会计师17人(不含教育、卫生及驻浒单位科技人员数)。
2022年,浒墅关镇引进科技型企业16家,获批研发机构16家,获批科技项目30多项,高新技术企业获批9家,完成专利申请578个,完成服务外包12月数为22128万美元。会上,辖内方林科技、世嘉科技等42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嘉奖。

蓝缀天堂鸟

枫林原名丰里。明朝时,因村南前山遍布枫香树而易名为枫林。枫林建村久远,聚居人口众多,文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素称东瓯名镇。据历史记载,乾隆年间枫林已称镇,清与,枫林镇名一直沿用。
枫林古镇,坐东朝西,前人描述这里的地理形势,有“前岩纱帽,后峰笔架,狮水潆洄,象山耸立,左蟾跃,右鹰翔,龙盘虎踞,景无所匹。”之说。枫林是楠溪历史上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中心,素有“楠溪第一村”和“小温州”之称。
枫林古镇的历史悠久,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东晋时期,就有中原士族迁入开发枫林这片土地。初唐时期,枫林村落已经初具规模,村西就是楠溪江中游重要的水运码头昭浦,航运的发达促成浦亭街的繁荣,进而吸引许多名门望族来此居住,共同开发这片肥沃的土地。根据有关史料表明,宋朝以前迁居枫林的姓氏就有30余姓,永嘉学派学者中,就有丁昌期、刘安节、刘安上、徐自明等人的家族聚居于此,各姓进士共有20余名。南宋孝宗癸未元年(1163)状元、礼部尚书木待问故居旧址位于枫林古镇东南角,占地7600平方米,其后裔至今还有木贤好一户人家居住枫林。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他少年时期就曾经在枫林档溪村的温州学正刘进之创办于家乡的法慧书院里读书。叶适晚年为刘先生的儿子刘子怡这位少年同窗写墓志铭时提到,他师从刘进之求学之时,楠溪枫林一带的文风鼎盛,足以与温州城并驾齐驱了。此时的枫林已经有“枫叶地,称乐土”的美誉。徐姓是枫林古镇后来居上的楠溪名门望族。公元2022年春天,枫林柯家牡丹盛开,邀请四方文人墨客举行牡丹诗会,饮酒赋诗长达一个多月,徐姓始祖徐公仪乘着酒兴题《牡丹诗》说:“魏紫姚黄未足夸,元龙百尺有王花。一枝丹萼开连理,两朵红云捧日华。”受到柯家主人赏识,就招赘为女婿,耕读传家,成为书香门第。2022年来,枫林文人学士辈出,遗存文物古迹众多。
枫林因山水环绕,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近代史上的浙南军政重镇。明洪武二年(1369),设枫林镇以防入侵。清雍正十三年(1735)设立永嘉县丞署,管辖永嘉县瓯江北岸的十都二社,与瓯江南岸的县城鹿城相呼应。2022年5月,浙南红军游击队在枫林惠日寺整编为红十三军,已经记载于《中国红军发展史》、《浙江党史》和《温州党史》等史册。期间,驻有浙江省第八区行政专员公署、浙江高等第一分院、《浙瓯日报》江北分社、浙江永嘉县党部、县,并驻陆军21师和暂编33师师部,兵员最多时达8000人。2022年10月,驻浙江省第二保安队司令部。2022年,驻括苍(浙南温、台、处七县)绥靖处。2022年4月1日,枫林提前解放。2022年9月,为永嘉县人民驻地。
明清时期,徐氏宗族有各类生员400余名,举人11人,武举人3人,进士1人。科举废除后,钦赐师范科举人2人,辛亥科孝廉方正1人。科举人士,或埋头治学,或由儒生进而行医,或弃儒从商,或积极参政,使枫林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生员社会,在培养人才、建设经济、自治地方、兴办公益事业诸多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受到朝廷的表彰和乡间群众的爱戴。晚清时期,楠溪高等小学、永嘉县私立济时中学和永嘉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先后在这里创办。
枫林镇位居永嘉县中部,楠溪江东岸,镇东境为山区,西境为一溪谷高地,孤山溪自东流西注入楠溪江。诸永高速穿镇而过并在此设出口。辖区东与乐清市交界,南与沙头镇接壤,西临岩头镇,北靠鹤盛镇。据旧永嘉县志载:枫林旧名丰里,明朝时,因村南前山遍布枫香树而易名为枫林。全镇面积为60平方公里,镇驻枫林。
枫林镇现境内明清时分属清通乡四十二都、仙居乡四十七都,时期属第八区枫林镇、溪岸乡2022年改称包档乡、孤山乡,解放后建政为枫林镇、龚垟乡、孤山乡、汤岙乡;2022年2月娄山村划给孤山乡,汤岙乡撤销,其辖区分别并入孤山乡、枫林镇,西岸乡与龚垟乡合并为溪垟乡;2022年设立岩头人民公社枫林、溪垟、孤山区;2022年调整为枫林公社、溪垟公社、孤山公社;2022年改设枫林乡、溪垟乡、孤山乡;2022年复设枫枫林镇;2022年孤山乡、溪垟乡撤销,孤山乡与溪垟乡楠溪江东岸所属行政村并入枫林镇。
枫林镇辖1个居民区即圣旨门:45个行政村:枫一、枫二、枫三、枫四、枫五、、西(土幽)、新坊、垟、镬炉、镜架山、徐家塆、兆潭、狮溪、大门台、后山、湖西、孤山、陈垟、新强、娄山、里龙、老庵、新竹、福田、高塘、金南、大木 垟、汤岙、田寮、乌弄、垟山、下港、陈田、垟山头、田东、龚埠、内档、外档、外垟、包岙、金山、凤岙、朱山头、金山头。
枫林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22年,被命名为永嘉县“武术之乡”和“象棋之乡”。2022年3月,被浙江省人民命名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留有大批名人遗迹与古建筑,有圣旨门、御史祠、徐定超故居与墓、建于初年的堂、木待问墓、七宅房、醉经堂等。枫林山清水秀,自然景观也很是奇特,其中以孤山北坑景区为著名,其以瀑、潭为特色,景色迷人。枫林特产有沙岗粉干等。

夏至迎熙

刘春林1902~1976民间艺人,胜坨镇大张村人。曾参加过渤海四分区京剧团,工武生,深受广大观众、戏迷的爱戴和赞赏。2022年回到家乡传艺授徒,2022年,又在利津县陈庄镇组织“子弟班”,后逐步发展壮大为利津县京剧团。毕生致力于戏剧事业,终身未婚,2022年病逝。
张书坤1925~1948中员,胜坨镇三佛殿村人。2022年4月参军,任华野10纵29师1营副连长,2022年在淮海战役中壮烈牺牲。曾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二次。
王秀华2022年10月生,胜坨镇皇殿村人。2022年8月入党,2022年11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山东省第七届党代会代表、东营市第三、四届代表。2022年11月开始担任垦利县胜坨乡皇殿村党支部书记,2022年1月带头创办企业,为胜通集团创始人,历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党支部书记,2022年5月至2022年,先后担任胜坨镇副镇长、镇长、书记,垦利县副县长、垦利县委副书记。先后被省委、省授予“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省优秀党员”“省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22年获省总工会颁发的“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2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厂长经理”。
巴洪斌2022年9月生,中员,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2022年参加工作,历任垦利县综合厂厂长、东营市万达实业公司总经理,现任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东营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尚吉永2022年1月生,中员,高级经济师。2022年参加工作,历任垦利县综合福利厂会计、东营市万达实业公司副总经理、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胜坨镇党委副书记。先后荣获山东省十佳青年厂长、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青年五四奖章、东营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王秀生2022年生,中员,高级工程师。现任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曾荣获省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带头人、省乡镇企业优秀质量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振武2022年2月生,中员,高级经济师、政工师。现任东营市东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被团、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省新长征突击手、省乡镇企业优秀质量工作者等称号。曾荣立省“青春立功”一等功。

相关问答

高级经济师在乡镇

德阳市现辖旌阳、罗江、广汉、什邡、绵竹、中江六县(市、区)和国家级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幅员面积5911平方公里,人口7万,经济总量、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四川前列。旌阳区街道办事处(8个):德阳市黄河街道办、德阳市天虹街道办、城南街道办、城北街道办、……

非你莫属88

在乡镇政府聘经济师

我是财政学校毕业的,考了经济师和高级会计师。我建议你考职称,考职称对年轻人有利,助理工程师还是助理馆员是评的,考个经济师吧,虽然不好考但是只要努力不难考。考试报名的时候硬着头皮填相关的,没人管你,发了证书,乡镇照聘不误。不是你心里有底没底而是不得已,我调侃一句话:这个应该不可以,但这个现实真可以。填……

小七的妈妈

乡镇聘用初级经济师

我是财政学校毕业的,考了经济师和高级会计师。我建议你考职称,考职称对年轻人有利,助理工程师还是助理馆员是评的,考个经济师吧,虽然不好考但是只要努力不难考。考试报名的时候硬着头皮填相关的,没人管你,发了证书,乡镇照聘不误。不是你心里有底没底而是不得已,我调侃一句话:这个应该不可以,但这个现实真可以。填……

新艺能门窗公司

在乡镇计生办经济师

2022年12月28日第5期关于对我市乡镇机构改革的调查与思考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是新形势下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大力促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探索农村加快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在县(市、区)机构改革已基本结束的背景下,乡镇机构改革已逐渐地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在对我市部分乡……

德润天成

经济师可以在乡镇聘吗

我是山西省一乡镇农机员,是农业经济师已聘2022年,农机化专业中专2022年山西省农机学校毕业,现在想伸报高级工程师可以吗我是财政学校毕业的,考了经济师和高级会计师。我建议你考职称,考职称对年轻人有利,助理工程师还是助理馆员是评的,考个经济师吧,虽然不好考但是只要努力不难考。考试报名的时候硬着头皮填……

兔纸来个兔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