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会计师基本原则是

注册会计师基本原则是

最新回答

一吉一吉
各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制定职业道德守则时都把放在很重要的地位。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共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职业道德原则、行为规则、行为规则解释和道德裁决。其中在职业道德原则和行为规则这两部分中都有对的规定。职业道德原则表明了注册会计师承担的责任,也反映了职业道德的基本信条。
小红粉菲菲
1、审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审计的基本准则,审计具体准则与审计实务和执业规范指南。审计准则,是社会审计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和发表审计意见的专业标准和技术规范。2、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的总称。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围绕这些内容从社会道德角度对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提出了行业规范。3、质量控制准则。质量是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的生命线。以质量为本,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是社会审计行业的立足点。4、后续教育准则。为了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不断接受职业后续教育。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明确了建立职业后续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职业后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组织与实施以及检查和考核。
lucy一只鱼
四、中国审计准则体系�
  (一)制定中国审计准则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注册会计师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经批准同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22年5月开始筹备进行中国审计准则的研究制定,2022年1月1日,第一批《审计准则》开始实施;2022年1月1日,第二批《审计准则》开始实施;2022年7月1日,第三批《审计准则》开始实施。制定审计准则的意义:
  制定审计准则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注册会计师法》的需要;�
  制定审计准则是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制定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同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标志。�
  (二)审计准则的质和目标�
  审计准则是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只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是以发表审计报告为目的,均应遵照执行。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可以参照执行。
  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是审计准则;二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三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四是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准则。�
  按照《审计准则序言》,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应当达到以下四个目标:
  建立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权威标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促使注册会计师恪守、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有效地发挥其鉴证与服务作用。�
  促使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按照统一的执业标准执行审计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
  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建立与国际审计准则相衔接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使中国注册会计师按照国际通行的执业标准执行审计业务。�
  (三)审计准则的框架与结构�
  审计准则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审计基本准则。审计基本准则是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条件、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和执业规范指南的基本依据。�
  第二层次:审计具体准则与审计实务。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审计实务也是依据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特殊行业、特殊目的、特殊质的审计业务的具体规范。
  第三层次:执业规范指南。执业规范指南是依据第一、二层次准则制定的,是对审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实务的解释和补充说明,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各项审计业务提供可作的指导意见。�
  从权威讲,第一、二层次的准则属于法定要求,只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对外出具审计报告,就都要遵照执行。第三层次则不具有强制。�
  (四)《审计基本准则》的框架与内容�
  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审计基本准则》共5章25条。第一章“总则”有3条;第二、三、四章分别为“一般准则”、“外勤准则”和“报告准则”,共20条,属《审计基本准则》的核心内容;第五章“附则”有2条。�
  1.一般准则
  (1)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公允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发表审计意见。
  (2)担任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专门学识与经验,经过适当专业训练,并具有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
  (3)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客观、公正的原则,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
  (4)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
  (5)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合法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
  (6)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但不应被认为是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其经营效率、效果所做出的承诺。
d1329256550
摘要 会计报表审计中重要水平的确定 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中应当运用重要原则,合理确定重要水平。其目的: 一是考虑审计风险; 二是考虑审计成本; 三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 为了使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对企业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有必要充分运用好审计重要原则。 一、重要水平合理确定判断的基础 “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第12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水平的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水平。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根据这一规定,重要水平的判断基础有资产总额等四项,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2-15 为什么财务报表整体重要越高对于审计的项目可以宽松一些 会计报表审计中重要水平的确定 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中应当运用重要原则,合理确定重要水平。其目的: 一是考虑审计风险; 二是考虑审计成本; 三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 为了使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对企业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有必要充分运用好审计重要原则。 一、重要水平合理确定判断的基础 “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第12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水平的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水平。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根据这一规定,重要水平的判断基础有资产总额等四项,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 (2)各账户或各类交易重要水平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水平的关系。”
DP天圆地方

1、 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一种主观归责原则,它以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作为确定和追究责任的依据,即“有过错方有责任”,“无过错即无责任”。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民法上的公平原则,有过错方承担民事责任,过错大小决定责任轻重。长期以来,对于专业人士的法律责任基本上都采取了过错责任原则,会计师的审计法律责任当然也不例外。
虽然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鉴证职能,但它只是公允审计,会计师对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给予“合理保证”,允许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有适度偏离。因为审计工作的质本身就有局限,会计师并不能保证己审计的会计报表不存在任何的错误或漏报。一般来说,审计工作越细,发现错弊的概率越大,但是它同时意味着委托人所要支付的审计费用也越高。审计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物,本来就是用来降低成本的,如果审计不但不能降低成本,反而提升成本,则审计变得得不偿失。这就是会计师承担合理保证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的。考虑到成本效益的原则,审计风险更有其存在的合理。委托人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不要求会计师查出所有的错弊,所以,允许会计师存在一定的审计失败。只要会计师在从事会计审计活动时,尽到了应有的职业关注,即使出具了虚假的财务报告,也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2、 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责任要件而依法律的特别规定承担的责任原则。 按照无过错责任原则,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并非一种“合理的保证”责任,而是通常意义上的“保证”责任。即只要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实际财务状况不符,即只要存在虚假报告,不管会计师主观上是否有过错,都应承担责任。
3、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谁主张,谁举证”,即受害人必须证明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存在才能够胜诉。由于会计师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以专家的特殊身份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因此,会计师的审计法律责任属于专家责任的范畴。审计属于一种专家职业,有很强的技术和专业,会计师相对于报表使用人而言通常处于知识优势地位,后者很难从会计师最终出具的专业成果中辨析专业服务的质量,更难以证实过错的存在。而且作为证据的审计工作底稿所有权属于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对工作底稿实行保密原则,因此,受害者要主张会计师有过错,将面临两个难题:
一是审计工作底稿无法取得;
二是即使取得审计工作底稿,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也无法证明会计师是否有过失。
如单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将会使受害人在提起诉讼后在举证方面遇到严重的困难。因为会计师报告不实的事实是可以证明的,从这些事实中可以证明其客观上确有过错,但要求受害人必须证明会计师主观上有过错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会计师可以以各种理由证明其所做的报告已经严格遵循了相关执业规则,从而可以免于承担责任,这显然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等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4、 中国现行法规中对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
目前为止,中国法律未就注册会计师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从相关法律法规中能够推断适用的是过错原则。中国2022年颁布的 《注册会计师法》第42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只有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存在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亦即存在“过错”的行为,才可以考虑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问题。
因此,《注册会计师法》对会计师的专业判断提出了“明知”和“应知”的要求。如果会计师“明知”违法而为之,或者“应知”违法而为之,都属于第42条规定的“违反本法规定”,从而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会计师严格遵循审计准则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为真实的审计报告,即使出具的审计意见与实际不符,也不影响审计报告的真实;只有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循或没有严格遵循审计准则,未尽应有的职业谨慎或注意义务,主观上故意或过失地出具了与实际不相符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才对此承担责任。
“换言之,以是否严格遵循了审计准则为判断注册会计师主观有无过错的标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法律责任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前提条件,其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注册会计师法》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70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故意或者过失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业务报告,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表明立法者已经考虑将过错原则写进 《注册会计师法》 ,这样受害人向注册会计师索赔必须证明后者主观上有过错。
由此可见,中国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采取过错责任原则。本人认为,在刚导入审计法律责任制度时,应统一实行过错责任原则,等时机成熟,再修改法律,统一实行过错推定原则。毕竟在中国,会计职业发展时间还不长,会计师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还不能盲目与国际接轨。由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特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广泛,注册会计师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较为复杂,未来中国还可建立以推定过错责任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

相关问答

注册会计师基本原则

摘要本章为重点章。本章属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本章地介绍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概念框架及其运用,是职业道徳的核心内容。近年本章试题占卷面6分,题型为简答题。(结合第二十三章)。要求掌握:1、理解职业道德基本原则2、理解职业道德概念框架3、掌握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

浮生若梦762

注册会计师基本原则是啥

有啊,最有名的国内是银广夏,国外是安然。银广夏所有的原始单据全有,合同、报关单、通关凭证、发票、缴税凭证,每一项都是“货真价实”的假货。注册会计师遵循了审计准则,也获取了充分的审计证据,还是好几年没查出来。但是作假就是作假,越作越大,收不了场,最终大爆发。德隆系的财务造假也是如出一辙。安然也是,底稿……

辉煌人生

注册会计师基本原则的是

摘要本章为重点章。本章属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本章地介绍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概念框架及其运用,是职业道徳的核心内容。近年本章试题占卷面6分,题型为简答题。(结合第二十三章)。要求掌握:1、理解职业道德基本原则2、理解职业道德概念框架3、掌握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

KellyYin0816

注册会计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金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治理活动进行准确、完整、连续、综合的核算和,并对金融机构财务信息进行衡量、加工和传送的专业会计。它有助于信息的使用者在经营治理和其它经济活动中作出合理和有效的决策。注册会计指的是一个方向……

oicqdaniel

廉洁是注册会计师的基本原则吗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为指导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中保持的地位、公正的态度和约束自己行为而制订的一整套职业道德规范。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

兴业腾达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