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造价师 > 造价师双倍余额递减法

造价师双倍余额递减法

最新回答

Xiaonini71

不要考虑的。

如有一设备为12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残值为10万元。则:

第一年的折旧为:120*2/5

第二年为:{120-120*2/5}*2/5

第三年类推

最后二年的折旧是扣除残值后的余额在二年里平均分摊。

我国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允许的加速折旧法主要有两种: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因此,尽管制度明确了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规则,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折旧的具体情况,对规则作必要的修正,以保证折旧的计算结果合理、恰当。

计算公式: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5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

扩展资料:

现行制度规定的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规则只是一种原则性的框架,对最后两年折旧方法的规定没有广泛的普遍性,尤其不能生搬硬套,而必须根据净残值估计水平的情况,既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最大可能地使用加速折旧法,同时也要确保净残值在最后年度留够。

因此双倍余额递减法最后年度折旧计算的处理实际上是加速折旧的基本原则与双倍余额递减的基本计算规则平衡的结果。双倍余额递减法应予修正的几种情形,可以总结如下:

一、当净残值率较大时,要注意最后年度出现负折旧,宜从早采取平均年限法。

二、当双倍余额递减能正常用到倒数第二年,且不影响净残值,同时整个年度满足加速折旧法,则宜将双倍余额递法用到最后,不必拘泥于“最后两年”的限制。

三、当最后两年改平均法计算的结果与加速折旧原则出现冲突时,应服从加速折旧要求,可以改为以前年度进行折旧方法的转换。

为此,在实务中应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我们应当对固定资产各期折旧计算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特别是在处理最后年份的折旧计算时,应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以上各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变形各修正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会计更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双倍余额递减法

似曾相识SaMa
双倍余额递减法概述

  双倍余额递减法DDB, 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是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就与加速折旧法类同,可让你在第一年折减较大金额。我国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允许使用的加速折旧法主要有两种:即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就与加速折旧法类同,可让你在第一年折减较大金额。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假设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前期消耗较大,在后期消耗较少,为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速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
  例某企业于2022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2022元,在2022年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220元,在2022年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固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年折旧率=2÷5×100%=40%

  会计分录:

  ①2022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160000

  贷:累计折旧 160000

  ②2022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000

  贷:累计折旧 000

  ③2022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57600

  贷:累计折旧 57600

  ④2022年计提减值准备时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22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220

  ⑤2022年纳税调整时20220×33%=6600元

  借:递延税款 6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600

  ⑥2022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27200

  贷:累计折旧 27200

  ⑦2022年纳税调整时10000×33%=3300元

  借:所得税 3300

  贷:递延税款 3300

  ⑧2022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27200

  贷:累计折旧 27200

  ⑨2022年纳税调整时

  借:所得税 3300

  贷:递延税款 3300

  ⑩变价处置固定资产

  A、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22

  累计折旧 368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220

  贷:固定资产 400000

  B、收到变价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1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000

  C、结转固定资产净捐益时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

  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要注意在最后几年计提折旧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即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当下述条件成立时,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一种计算方法,它的基本规则是:以固定资产使用年数倒数的2倍作为它的年折旧率,以每年年初的固定资产帐面余额作为每年折旧的计算基数,但由于在固定资产折旧的初期和中期时不考虑净残值对折旧的影响,为了防止净残值被提前一起折旧,因此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后两年中,折旧计算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即在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的帐面余额减去净残值后的金额除以2作为最后两年的应计提的折旧。诚然,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可以遵照这种规则来处理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问题,但笔者认为,这种通用的规则并不能全部适用。在实务中,如果不顾固定资产净残值估计的实际情况,机械地照搬上述原则,则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应用可能会走入误区,并将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末期折旧计算的不当和错误。试看以下一例:

  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22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分别计算净残值率为30%,20%,11%,9%,7%和5%时各年的折旧额。

  上例中给我们提供了净残值率的五种情况,如果读者认为可以不管净列值率估计的水平,一律可以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贯计算原则进行计算,那么我们将会得到如下表一的计算结果: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一

  固定资产原值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使用年限

  10 10 10 10 10 10

  净残值率 30% 20% 11% 9% 7% 5%

  第1年折旧额 202200 202200 202200 202200 202200 202200

  第2年折旧额 160000 160000 160000 160000 160000 160000

  第3年折旧额 128000 128000 128000 128000 128000 128000

  第4年折旧额 102400 102400 102400 102400 102400 102400

  第5年折旧额 81920 81920 81920 81920 81920 81920

  第6年折旧额 65536 65536 65536 65536 65536 65536

  第7年折旧额 52429 52429 52429 52429 52429 52429

  第8年折旧额 41943 41943 41943 41943 41943 41943

  第9年折旧额 -66114 -16114 28886 38886 48886 58886

  第2022年折旧额 -66114 -16114 28886 38886 48886 58886

  合计折旧金额 700000 800000 890000 910000 930000 950000

  以上计算结果我们容易发现,在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均不变的情况下,不管净残值估计水平如何,前8年的折旧计算结果都是一致的,但在后两年发生了变化。我们明显可以判断不正常的情况是净残值率为30%和20%的最后两年计算结果为负数,折旧为负似乎不太合理,与我们采用这种方法的初衷相悖。分析其原因是,前面8年的折旧已达到了83万,已分别超过了70万和80万的折旧总额,因此必然要通过最后两年进行抵扣,才能把净残值留出来。为了避免这种最后年限折旧出现负数的情况,双倍余额递减法要进行适当修正。合理的做法是,不等到最后两年就提前改变折旧方法。对于本例的30%净残值,应在第6年起改变方法(作者注:如在第7年依然会碰到我们前面的问题),这时固定资产的帐面净值为:1000000-202200-160000-128000-102400-81920=327680(元),可折旧金额为:327680-300000=27680(元),因此第6至第2022年的折旧分别为:27680/5=5536(元)。对于20%的净残值率,应在第8年起改变折旧方法,这时固定资产的净值为:1000000-160000-128000-102400-81920-65536-52429=209715(元),可折旧金额为:209715-202200=9715(元),因此第8至第2022年的折旧金额分别为:9715/3=33(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技巧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中的技巧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后期,如果发现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小于采用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额时,就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为操作方便,按《会计法》规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帐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在会计工作或各种各样的会计考试中往往要求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某年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传统的计算方法是:
  例:某医院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4000元。要求计算第三年的折旧额是多少?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是多少?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40%=800元
  第四、五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00-240000)/2=52800元
  由此看出,用传统的计算方法计算某年或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比较麻烦,当该设备寿命是2022年甚至更长的时候,那计算量就相当大了。但是经过本人利用数学归纳法,反复演算得出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公式如下:
  1、第n年应提的折旧额=M(1-2/N)n-1*2/N
  M:表示固定资产原值
  N:表示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n:表示所求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年份
  按上例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1-2/5)3-1*2/5=800元
  2、最后2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M(1-2/N)N-2-m]/2
  m:表示净残值
  按上例最后一年应提的折旧额= 600000*(1-2/5)5-2-240000 =52800元

  判断什么时候转为直线法的标准
  一般来讲,都是最后两年转为直线法,但这只是一般情况。在残值率较高或没有残值的情况下,就不会是最后两年转为直线法。通用的判断标准为当某一年按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额大于等于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从这一年开始就采用直线法。
疯*草莓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就与加速折旧法类同,可让你在第一年折减较大金额。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假设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前期消耗较大,在后期消耗较少,为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速折旧。

我国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允许使用的加速折旧法主要有两种:即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因此,尽管制度明确了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规则,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折旧的具体情况,对规则作必要的修正,以保证折旧的计算结果合理、恰当。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净值×年折旧率÷12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双倍余额递减法例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公司2022年10月20日购入需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为800万元,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6万元。为购买该设备发生运输途中保险费用40万元。设备安装过程中,领用原材料50万元,相关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万元;支付安装工人工资10万元。该设备于2022年12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为2022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2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多少?

答案与解析:该固定资产的入账金额=800+40+50+10=900万元,2022年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900×2/10=180万元。

美食风中沙鸥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用年限平均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计算公式: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5、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残值)/2。

扩展资料:

双倍余额递减法应予修正的几种情形如下:

1、当净残值率较大时,要注意最后年度出现负折旧,宜从早采取平均年限法。

2、当双倍余额递减能正常用到倒数第二年,且不影响净残值,同时整个年度满足加速折旧法,则宜将双倍余额递法用到最后,不必拘泥于“最后两年”的限制。

3、当最后两年改平均法计算的结果与加速折旧原则出现冲突时,应服从加速折旧要求,可以改为以前年度进行折旧方法的转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双倍余额递减法

小林绿子UUU

都要考虑的。

折旧总额=原值-预计净残值

无论采用什么折旧方法,这个折旧总额是不变的(出现减值情况除外),只不过是这折旧总额分配在各年的金额不同而已。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比较特殊,前面几年在计算折旧时是用年初净值乘折旧率,但最后两年要采用剩余年限平均法,净残值是在最后两年计算折旧时要用到。

【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 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 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00 0000×40%=40 0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00 0000-40 0000×40%=24 00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100 0000-40 0000-24 0000×40%=144 000元

从第4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4年、第5年的年折旧额=[100 0000-40 0000-24 0000-144 000-4000]/2=106 000元

扩展资料: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

1、不考虑残值;

2、同一折旧年度内存在跨财务年度/会计年度,月折旧金额相同;

3、到期前最后两年24个月,需要切换折旧方法以,改为直接线法,以剩余净值扣减残值后,平均在24个月进行折旧摊销。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要注意在最后两年计提折旧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即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当下述条件成立时,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双倍余额递减法

相关问答

造价师错位相减法

错位相减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应用于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相乘的形式。形如An=BnCn,其中Bn为等差数列,Cn为等比数列;分别列出Sn,再把所有式子同时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即kSn;然后错一位,两式相减即可。举例:求和Sn=1+3x+5x^2+7x^3+…+(2n-1)*x^(n-1)(x≠0……

生活算个球

造价师和法考双证

河南广文律师事务所律师冯晓曼、李宗虎: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包括约定合同价款和依据合同约定进行价款结算两个方面。有约定按约定是价款结算的基本原则,没有约定才适用工程所在地造价部门发布的定额。合同价款约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价款的确定方式(包括固定价、可调价、成本加酬金三种方式);计价模式(是清单计价或是定……

sheenashen

造价师最小公倍数法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表示:数学上常用方括号表示。如[12,18,20]即12、18和20的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求几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两种方法:(1)分解质因数法。先把这几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把它们一切公有的质因数和其……

cathyying850

造价师人员审减额收益

咨询记录·回答于2022-06-29重庆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标准(2022[428}号文)中,结算审减效益费的审减金额不抵消审增金额怎么理解?审减额计算效益费,审增额也计算效益费,互不抵消。例如,一个项目审减100万,审增20万,效益费分别安100和20记取,注意不是120,也不是80。咨询记录·回……

撒野撒野王子

造价师人员审减额收费

根据国家规定,收费如下!程造价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累进制收费)序号收费项目计费基数标准(万元)100内100~500内500~1000内1000~5000内5000~1亿内1亿以上1概算工程造价(‰)0752982编制、审核预算、标底建筑工程造价(‰)0505523安装二次装修工程造价(‰)00……

爱吃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