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3

papapaopao
首页 > 大学分数线 > 国家新闻学院分数线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燕郊美心木门

已采纳

一、新闻学专业是学术型硕士,属于05文学门类,历年考研分数线如下:

二、A类、B类、C类解释:

其中,2010年和2011年考生分为A类、B类、C类,*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 *C类考生: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市)。

2012年开始,考生只分为A类、B类,*A 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 省(市) ;*B 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182 评论

绝色经典

当然要难的多。从专业角度选择学校,还是从学校的角度选择专业?通常来说,考生在考研报名时,首先会选择好学校,其次会选择差点学校的好专业。但是,据了解,有关高校研究生导师介绍,考生要把专业选择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在此建议考生,在定报考院校时,先选定专业,从专业的角度选择学校。因为研究生教育同本科教育不同,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是向高度专业化的过渡。考生报考时选择的专业可能会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产生重大影响,并伴随自己终身。以兴趣定专业那么考生应该如何选定专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兴趣,自己对什么专业最感兴趣,对什么专业了解最多,对哪方的研究领域最擅长,以后想从事哪方面工作。兴趣是内在驱动力,是内因,最能调动起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使最后失败了,也算是为自己的追求努力过,从过程中也会得到宝贵的经验。对所报考专业是否有基础也是考虑因素之一。有些考生所报考本科所学专业,而有些实力不俗的考生凭着自己对某些学科的兴趣选择跨学科报考,这些都值得提倡。例如:有些考生本科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但对国际贸易专业感兴趣,经过长期的国际贸易专业学习,最终成功跨专业考研。选专业看需求社会需求也是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的因素。陆教授说,现在有些研究生专业虽然社会认可度高,但随着该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需求就会呈现递减趋势,考生毕业后的就业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考生在选择社会评价较高的专业时,也要考虑社会需求,了解所选专业的社会评价与社会需求是否平衡。从近几年的报名情况来看,考生多集中于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法律、企业管理、金融、通信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待遇高、需求大,但社会需求量较前几年明显“缩水”。一些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专业,如信用管理专业、资产评估专业等,却悄悄地“火”了起来,社会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备考难易程度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一、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二、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专业不错,但原单位一般,考生想考到一个更好的招生单位去;二是原单位太热门了,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选择其竞争相对缓和的报考单位。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度要大一些,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程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差很大;而且招生单位变了,有关的政策、信息也就比较难以时获得。 三、跨专业本校报考。学校牌子不错,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四、跨专业跨校报考。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很不满意,决心要开辟全新天地的考生会选择跨专业跨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那么,考生到底如何确定报考专业和招生单位呢?我们认为,贯穿整个决策过程始终的,是两个关键的要素:考生自身的意愿和条件;完全而充分的信息。这实际上也就是报考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自身意愿和条件1.考生的专业意愿。一般来说,确定是否换专业主要看考生自己的意愿。许多考生高考时的专业选择并非自己主,而是家长和老师的一厢情愿;或者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学这个专业,这样考研就成了一个改换门庭、实现自己兴趣和抱负的绝好机会。还有许多考生选择专业时主要考虑将来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这些考生在判断专业前途时,就要目光长远一些,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来理性地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专业的前途,不要盲目跟风。 2.考生的考研目的。考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影响很大。就应届考生而言,一些考生就读于名校热门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考研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好的机会,成则更好,不成亦可;而许多本科专业和学校不理想的考生,则将考研作为人生转折的惟一机会,志在必得。在职考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部分考生工作很好,考研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另一部分考生则是要通过考研跳出原来的小天地,创造新的人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论是应届考生还是在职考生,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考一个好专业好学校为主要目的

277 评论

江小赖007

新闻学专业(专硕)考研国家线

新闻学专业(学硕)考研国家线

1、横向来看: 虽然报考人数逐渐增加,但是A区的学硕线和专硕线依然是一个字“稳”。仔细看你会发现,从MJC开始招生(2011年),A区的专硕线一直与学硕线持平,趋势非常平稳,以后也不会有太大波动。原因很简单,学硕的生源越来越少,专硕的生源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院校专硕招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所以一方面照顾学硕优质生源,另一方面又得满足专硕愈加火爆的需要,分数线一直相对持平,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保持。

2、纵向来看: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A区近十年的分数变动都不大,上下波动最大才10分,平均分一直稳定在348分左右,专硕稳定在349分左右。而B区分数线,相对来说波动略大,这主要是受到2012年合并B、C区域的影响,学硕平均分在336分左右,专硕分数线在337分左右,同一区域的学硕与专硕差异都不太大。这也决定了未来分数线发展的趋势。

3、A区与B区的分数线差异学硕稳定在8分左右,而专硕稳定在10分,学硕区域差异较小,也从侧面印证了学硕的生源没有那么多了,学硕未来的方向就是少而精。而专硕的差异说明大量学生选择报考A区专硕,偏远学校的专硕并不受考生青睐,导致分数分层明显。

125 评论

随风思恋

新闻学考研分数如下:2023年新闻与传播考研国家线一区总分为363分(其中单科线分别为54分、81分),二区总分为353分。(其中单科线分别为51分、77分)2022年新闻学考研国家线一区总分为367分,单科线分别为56分、84分,二区总分为357分,单科线分别为53分、80分。每年具体录取分数还要看当年的国家线进行调整。国家线是考研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不仅总分要过线,而且单科也要过线,各学校通常还会在国家线基础上划定学校复试分数线,各学院也可能再次划定各专业复试分数线。

20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新闻学院录取分数线

    2016年的平均分是644分参考一下

    张小小晴晴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中国科学院新闻考研分数线

    各位考生: 现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公布如下: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复试分数线总分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01010

    伊泽瑞言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新闻与新闻传播学院分数线

    2022年录取分数线是655分。根据查询北京大学官网显示,2022年北大新闻传播学院最低录取位次是10名,高考录取分数线是655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

    我最亲爱的12345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中国新闻学院的分数线

    370分。通过查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网信息显示,2022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分数线370分,该学院隶属于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之一。

    !天道酬勤!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韩国新闻学院分数线

    韩国首尔大学分数线是385分。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等首尔名校的热门学科的分数线达到385分以上,首尔大学是一所韩国著名的研究型综合

    Kinglijiji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