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4

北冰洋的海豚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参加公务员考试要了解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实现家

已采纳

考省考公务员需要注意事项:

1、报名各时间点要记牢。考生不仅要知道网上提交申请时间,更要知道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时间、缴费时间、准考证打印时间等。

2、具体报名时间要把握好。最好错开高峰期,提早对照职位表选取合适职位,该出手时就出手,给自己预留出足够的审核时间。

3、提前将报名所需证件备齐。考生需要填写详细信息表和注册信息表,里面涉及身份证号、专业、入团(党)时间,奖惩情况等各种与考生息息相关的信息。

拓展资料:公务员省考流程

1、认真阅读公务员考试公告,了解招考政策。

2、下载查看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招考计划)、公务员考试大纲,根据自身条件和意愿,报考符合资格条件的职位。

3、注册及报名。

4、资格初审。

5、查询并再次报名。

6、缴费确认。

7、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8、参加笔试。

9、笔试成绩公布及查询。

10、体能测评、资格复审

11、参加面试。

12、体检、考察。

13、拟录用人员公示。

14、录用审批。

15、解除原有劳动人事关系,转移个人档案。

16、到录用单位报到上班。

参考资料:人民网:我的考场我做主--谈公务员省考笔试注意事项

130 评论

大南瓜小咪咪

一、公务员考试考哪些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个考试科目是客观题,主要考5个部分,即常识、语言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每一部分涉及的内容都是较多的,以常识举例,往往包括时政、历史、生活等。

2、《申论》:该科目则是主观题的考察形式,一般包括4个小题和一个大作文题,4个小题的题型有归纳概括、对策建议、综合分析和贯彻执行,旨在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专业知识》:少部分岗位会增加这个科目的考试,比如人民警察、中国银保监会等。

4、面试:通常采用结构化面试的形式。

二、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条件

1、拥有中国国籍,且拥护中国的宪法和法律;

2、年龄在18周岁到35周岁之间;、

3、学历在大专及以上;

4、具备岗位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公务员的考试,不论是省考还是国考,都必须要付出很多努力,如果不能严格的要求自己,积极备考,上岸的难度极大。

303 评论

boboyoung1983

小编了解到,很多考生之前从未有过公职类考试的经验,对国考招录的流程不熟悉,难免有点心里发慌,担心自己报名失败。第一次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下面小编已经梳理好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看一看。

1、了解报考相关信息

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考试,对公考一无所知,那么就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你要报考的考试信息,比如往年的招录公告、职位表、考试大纲、报考指南等等,找到这些以后,仔细阅读一遍。

一看报考条件,先要确认自己是具备报考资格的,才能说后面的事。招录公告第一项就是报考条件,考生要看哪些人能报考,哪些人不能报考,除了要满足公告中的基本条件,还要看职位表,职位表中详细标明了岗位的具体条件,比如专业、学历、年龄、基层工作经历、政治面貌等等,只有满足招录公告和职位表中的所有要求,方能报考该职位。

二看报考流程,了解一个考试,就要看它是按怎样的流程进行。报考公务员考试的流程通常是:查看公告→筛选报考职位→网上报名→资格初审→网上缴费→打印准考证→参加笔试。等到今年的公告发布,考生还要记下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以免漏掉一项,错失笔试资格。

除此之外,考生还要关注往年的招录情况,今年的政策变化,这些都是报考时的重要参考。

2、报名材料,准备齐全

在公告发布之前,考生要尽早将报名所需要的东西准备齐全,尤其是特殊身份人员报考,该拿到的学历、学位证明,该提前办理的学历认证,一样都不能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准备。考生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份证,如果身份证过期失效、遗失或更换中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临时居民身份证,凭准考证及临时身份证才能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3、制定计划,开始复习

职位选得再好,最后还是要通过考试来定输赢!尤其是第一次接触国考的同学,一定要早日定好备考计划,开始复习。提醒考生做计划的三点重要考量:

一是要留有充分的备考时间。国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生只有武装到牙齿,方能成功上岸,备考时间的长短影响着备考效果,所有一定要提前准备。

二是要准确定位自身。做一套国考真题,根据得分情况,明确自身学习的短板,做计划时要将精力放在攻克短板上,唯有此方能不偏科,无盲区,方能成功上岸。

三是要循序渐进。前期计划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重在打基础;中期以专项练习刷题为主,逐一突破各个模块,掌握常考知识点及解题技巧;后期以模拟训练为主,提升统筹答题能力。

以上是“第一次参加该提前做哪些准备”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学习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公考官网。

290 评论

天真真切切

报考1.每个地方收入差距很大,有年薪30多w的,也有年薪3w多的,当然,无论到手多少,在当地基本上处于中上水平,一线城市的除外。2.如果你是应届生,考公意志非常坚定,复习备考认真,恭喜你已经超越了90%的应届选手,成公的路上并没有想象中拥挤,打酱油尝试考试的太多太多了,大家要么觉得考上太难,要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认真准备,对不起这些兄弟姐妹只能陪考(其中也包含当年年幼无知的我)。3.应届生身份太太太重要了,如果你铁定想考上,保留2年应届生身份的政策一定要用上(毕业就考上的幸运儿就当我没说),如何保留请问学院导员。4.报名填写信息要实事求是,不要随便填,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党员面貌这些在后面政审阶段都会仔细审核的,有留级复读、没签合同、未缴社保的的情况,相关经历都不能乱填,否则就是埋雷。5.选岗的时候,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中办人人都想去,但是可能因为专业不对口或者实力够不着,乡镇竞争相对小上岸率高,但去了以后可能还得通过遴选二次“择业”,有的一开始就想着满5年服务期走遴选“曲线救国”,这条“曲线”变数太多太难圆满啦,综合自己的专业、学历、志向、实力统筹作出选择,后面就不用再折腾了。6.公务员说到底是一份谋生职业,上岸后的幸福感是由工资收入、生活环境、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综合因素决定,前三项我们可以提前做功课,但是第四项得靠命,如果遇到极少数的奇葩领导或同事,只能开阔自己心胸,学会妥协和接受。7.如果你还在报考阶段就听身边人说“上面没有人考不上”,你就全当做他是空气好了,现在笔试、面试、政审体检都很规范公平公正透明,这类人的思想还停留在上古时期,你见过身边已经上岸有谁跟你说过,公考不公平么?如果你身边人觉得你没希望考上,甚至还有冷嘲热讽的,一笑而过即可,用你的努力和实绩让他们闭嘴。8.报考时如果在专业方面或者其他条件上不确定、有疑问,不能心存侥幸,可以打电话跟招录机关工作人员询问确认清楚,不要担心自己老是打电话骚扰工作人员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他们跟你笔试面试选拔没啥联系。9.如果你报考的是中央部委,报名表信息填写要更认真,奖惩栏要尽量把你所获得的荣誉写上去,因为面试的时候考官都能看到。10.无论你是来自top10还是出身三本,能决定进入面试的只有你的笔试成绩,能让你笑到最后的,是你展现出的实力,这场竞争很公平,高考第一次决定命运走向,公考无疑可以二次改变命运。行测11.行测130道题目,本来都不打算让你做完啊,气定神闲搞定95道错误加放弃35道,要比匆匆忙忙火急火燎做完错50道更有意义,懂得放弃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实力。12.常识可以放弃治疗,不用听视频、看专项教材,这一块投入之后基本上没有产出,因为面实在太广了,拿到一道题结合自己的常识去理解推理即可,复习时间有限,不要花在对你得分没有提升的地方。13.片段阅读,不要顺着题目第一个字开始读,要先看设问,按照“设问——正文——选项”的顺序,有的方矢的去找答案,解题速度才会更快。14.选词填空,技巧本身比较简单,文段逻辑关系、感情色彩都是好把握的,到最后PK的还是两个相近词的区分,往往这时候会犹豫不决,其实你的犹豫并不能提高你的正确率,反而时间会白白流逝,考场上别纠结,直接根据潜意识作选择吧。15.资料分析太太太重要了,当时师兄上70就是靠资料分析拿了满分(常识和数量都是我的弱项),这是唯一可以确定通过努力拿到高分甚至满分的科目,平时备考要放在头等位置,正式作答要放在前两部分,保证头脑最清醒的时候拿下他。16.逻辑推理这个版块,如果你想学透学好,可以专攻一下MPA/MBA逻辑推理部分,行测难度相比而言还略低一些。17.图形推理,平移、旋转、翻转;点、线、面、封闭空间...这些基本技巧掌握了,可以每天练习20题,每天重复训练,敏感度和鉴别力会持续提升,到了考场之上,一眼看不出来的,往往超出了能力范围,果断放弃就好。18.定义判断,最后更多考察我们的换位思考能力,需要跳出自己的主观认知判断思考问题,解题技巧就那么多,思维转过来了,拿到八成分数不难。19.数量关系,对多数人来说都比较难,但又不能完全放弃,否则跟70无缘,把最基本的工程问题,鸡兔同笼,行程问题,和差倍比,顺逆水,空瓶换酒,周期等模型练会练熟,考试的时候能在15min做出来7个左右,就差不多了。20.有朋友问我,如何提升行测做题速度,两个字“熟练”,我们刚学开车转弯的时候,需要刻意去记住“观察前方路况、打转向灯、减速、转方向、鸣笛”这一系列动作,熟练了,就会成为潜意识反应,根本不用去想,行测就是要练习到潜意识状态,解题速度才能快速提升。21.行测复习资料太多不是好事,因为我们不愿意沿着一条道一直往上攀登,往往在刚出发一段时间、走到半山腰、快要登顶时折返回来另选他途等,其结果是始终没有看到山顶的风景,请记住,认住一份资料,多学几遍,然后扔掉,埋头练习,为什么听了那么多课程都没有进步?是因为缺乏练习实践啊。22.看教材有用吗?有的说效率低,直接上视频,但师兄觉得,教材还是有必要看的,听视频确实容易理解,因为讲解人已经通过语音把规范性文字转换成更易理解接收的信息,但话说回来,无论行测还是申论,理解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看教材无疑会训练提升强化这一块能力,看教材就如同扎马步,基本功扎实了,才能更熟更快答题,行测复习,就是怕浮躁贪快。申论23.申论不是语文考试,不是比拼文字功底,我国考申论75,隔壁北大小姐姐高考语文130平时讲话出口成章然鹅国考申论不到70,不是因为我能力比她强,是因为她方法不对路,毕竟人家行测85,我把右手练废也达不到那高度。24.申论小题是得分关键,也是真正能拉开差距的地方,就国考来说四道题每道题漏一个点,最后可能就产生8—10的差距。25.申论大作文咱们不是pk写作功底,也不能完全按照机关行文要求来,考场上没有时间精心构思打磨,只能一次成型,所以训练“一次成型”能力很重要。要想又好又快写出文章,考前必须要提前准备一些写作思维和表达,开头和结尾大概能有350字左右,这个思路模式和常用表达是可以提前准备的,考试的时候直接套上去就可以啦,中间部分需要耗费精力较多一些。比如,我当时考试的时候就用了这么一个平时积累的结尾: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只要发挥好XX的力量,XX的力量,XX的力量,并统筹规划,防止单兵突进、畸重畸轻,必能将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XX这匹“千里马”也必将蹄疾而步稳地奔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26.不要迷信申论考前押题,去年真题拿出来,让命制押题卷的“大神”现场写,他得的分数不一定比你高,以前真题研究不透彻,还去追求这些噱头,背道而驰。27.归纳概括是所有题目基础,搞定归纳概括,就拿到了八成以上分数,其他题型都是这类题目的变形或综合,所谓归纳、概括,一定是基于材料的,忠实材料原词原句原短语最重要,如果遇到材料原文实在口语化表意不明情况,需要结合积累做加工。28.综合分析题让我们分析原因或者其他要素,这个分析过程其实材料作者已经帮我们完成,“原因”要点他们提前埋在材料里面,只要我们识别出来即可,所以,题干改为“请根据给定资料,“识别”XXX原因”,这样理解更直接更好把握。29.申论对策提出题更多是在玩文字游戏,题目要求有针对性,潜在意图告诉我们提出对策时要针对问题中的名词提,比如针对“消防通道被占用”,提出对策必须要包含“消防通道”四个字。30.申论贯彻执行题的答案依旧源自材料,只有个别地方需要自己加工或者创作,做完每道题,问下自己,哪里不是忠实材料写出来的答案,具体有几个要点,经常这样比对下,材料意识才会越来越强。31.有同学纠结如何区分“某个要点是问题还是原因还是危害?”。先来看这个问题,我直接问你如何区分“”XX是爸爸?是丈夫?还是儿子?”,你肯定答不上来。因为爸爸、丈夫、儿子这些身份都是相对的,你是可爱baby的爸爸,是妻子的丈夫,是父母的儿子,看到没有,这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谁你扮演着什么角色,刚才提问也一样,一个要点归属于“问题原因危害”具体哪个层次,得看题干要求、在材料中相对于哪个对象,角色/层次定位是会发生变化的。我们老是用固化的思维去学申论,用绝对的理念去理解相对的事物,那是行不通的。32.练字意义很大,阅卷老师没办法通过龙飞凤舞的潦草字迹发现你优秀的内核,把字一笔一划写工整,整套试卷提高5分没问题。33.关于申论答案,大机构对外发布的申论答案,特别是几十元书上的那种(主要是做宣传用,据说每年教材教研印刷要亏几千万),跟几万元高端班的答案不一样,所以你会觉得通过网上的答案反推作答思路有些凌乱甚至冲突,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我们没有钱都去报那种高端班,但千万不要再偏信一家机构的答案,多找几份多做对比,找共性摸规律就能更接近本质,不要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一家机构,要找到彼此的异同点,思考为什么会产生差别,到底哪一家才更值得信赖更有道理。面试34.面试不是比谁更会唱高调,更会背语录讲话,练习多了表达自然流畅了,最后比拼就是思维,思维的广度深度高度才是后期训练的重点。35.面试不同类别不同省份不同系统组织形式、命题侧重都有差别,开始复习时,要穷尽所有资源搜集考情,比如面试形式,常考题型,这一块比较确定了,才能有的放矢去努力。36.面试官都是中层以上干部,觉悟都是比价高的,大家来当考官,都是怀着一颗伯乐心态,所以大家不用太紧张,把当做展示自己的平台,努力把最真实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37.如果你面试抽签抽到了前三号,提醒自己没有所谓的死亡签,前几位小伙伴的分数一般先打在《面试评分平衡表》上,等到考官能把握尺度了,才会往《面试评分表》上誊写,无论几号签,放手去答题最重要。38.套路本身也是一种路,正确的姿势是先学习套路再摒弃套路,你连套路都没玩过,如何形成基本答题思路?如何识别“套路”?如何更精准把握本质反“套路”?不要一上来就被所谓的反套路噱头牵着走。39.面试是较为正式的交流,本质上跟我们和同事朋友平时交流差不多,一个受欢迎的观点分享者往往有两大特质,一个是要有料,一个是让人感觉舒服,面试亦是如此。40.面试答题的流畅感非常重要,流畅通顺不一定能拿高分,但是不流畅一定拿不到高分,一开始答题的时候都会卡壳,即使让资深公务员作答也会卡,但是练习100题以后,基本上就可以克服了。41.面试水平高低和平时是否擅长表达关系不大,面试讲话要“有逻辑、有观点、有内容、有亮点”,做到“四有”并不容易,唯有刻意反复练习才能有质的提升。42.进了侯考室没必要跟对手交流,因为是竞争关系,有的对手会故意报错分或麻痹扰乱别人心智,这时候沉着冷静去翻看笔记、在心里默念答题更有用。43.面试答题时,如果一不小心说错了,继续往下讲,不必介怀,只往前看不患过往,有时候我们念稿子都能念错,何况是临时发挥呢?平时训练严格要求,上了考场放松心态,方能发挥出最佳水平。44.面试遇到难题不必紧张,难题对谁都一样,尽力平稳心态发挥好即可,即使所有人都答偏了,希望你是矮子里面的那位将军。体检政审45.体检虽然是排除重大疾病,但也不可不重视,除了饮食清淡注意休息以外,最好做个预检,心率失常、血压偏高、转氨酶高、尿蛋白高等是经常出现的小问题,如果预检发现异常,可以用针对性用药物控制下,或者说心里有底。46.政审一般是走形式,现在对档案审核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缺材料,尽量按照要求来补,最容易缺的是劳动合同、党员材料、学籍资料等,尽力补齐就可以了。

195 评论

狂睡不醒

一、 关于报考1、摸透“底子”报考前,一方面,你需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资格报考。宏观上报考的限制性客观因素主要有:户籍、年龄等【2020年国考报考要求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2年10月至2000年10月期间出生),2019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7年10月以后出生)】此外对于岗位限制而言有:专业、政治面貌、基层服务年限、英语水平。另一方面,你需要着重了解的是相关的招考信息。现有的考试分为三类:国考、省考、市考。在符合招录条件的前提下,只要考试时间地点允许,各项条件满足,三类考试你都可报考。再一方面,你需要了解的是招录单位的性质。以国考为例,打开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你会发现其中包括以下4个表格:①中央党群机关②中央国家行政机关③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④中央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82 评论

相关问答

  • 报了公务员考试不参加

    公务员考试笔试报名了不去参加,属于考生自愿放弃本次公务员考试机会,不会对考生参加后续的其他公职类考试,如国考、各地省考、事业单位考试等造成任何影响,考生可以随时

    和斯蒂芬is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想参加公务员考试需要了解

    公务员考试,具体来说有两方面的条件要求:一是自身的客观条件,比如学历,比如年龄,比如专业,比如工作经验等等。二是知识能力,这一点就要通过考试才能体现出来。

    扭扭炒饭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报了不参加

    公务员考试报名后不去考完全没有任何的影响,这是你的权利自由想去就去想不去就不去,但是在公务员考试的进程中,如果你体检之后还不去的话就会影响。

    终于改了名字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参加不了

    1、现役军人;2、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3、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4、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5、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6、

    心如蝶舞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参加了培训

    这种包过班都是人的。这种培训机构就是抓住了考生想要投机取巧或者花钱买安心的心理,所以才会打出这样的广告。其实,存在这样的广告的培训机构比比皆是。 考试能不能通过

    跳蚤的华丽转身 9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