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4

超超超级棒的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全民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守護天使109

已采纳

您好!中政申论专家为您提供服务! 08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答案一、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之后,阅读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请结合给定资料,概述当今信息社会公众阅读呈现的主要特点。要求:概括全面,表述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100字。(满分15分)【参考答案】信息社会公众阅读的主要特点是:阅读方式多样化,既有读书、读报等传统阅读,又有网络、多媒体等新型阅读;题材内容个性化,人们依据不同需要和口味选择读物;阅读取向浅化、功利化,不少人为赶时髦、干工作而阅读。 二、给定资料反映出,当今社会“读报”与“读屏”两种阅读方式并存,请根据给定资料,分析“读报”与“读屏”的关系问题。要求:简明扼要,表述清楚,字数不超过350字。(满分20分)【参考答案】读报,即传统阅读方式;读屏,即以电子、网络媒介为主的现代阅读方式。二者应视为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和矛盾,又有一致性,应并存发展,不应偏废。读报是人们长久以来所习惯的基本阅读方式,读屏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继承和发展,符合信息社会信息大量快速传播和生活快节奏的趋势,但它在深度、系统和丰富性上不及传统阅读,由于保密、物理可保存性等多种限制,也无法取代传统阅读。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发展现代化阅读方式是必要的,保留传统阅读方式也是必要的,通过两者的矛盾运动可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读屏与读报都是人类获取知识、传承文化的手段,两者的作用是互补的,既要更新和丰富传统纸张媒介,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利用效率;又要引导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向深度、系统发展,使人们能够在传统阅读和现代阅读之间优游两端,各取所需。 三、给定材料中指出,当前不少人阅读趋向“浅化”和“功利化”,请结合给定资料,简述如何解决“浅阅读”盛行和“功利化阅读”泛滥问题。要求:思路开阔,针对性,可行性强,有条理,字数不超过400字。(满分25分)【参考答案】要扭转阅读的肤浅化和功利化趋势,应树立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博学明德公民的理念,大力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要持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通过广泛宣传,使人们明确阅读的意义,端正阅读认知,切实将阅读作为获取知识、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而不是博取功名利禄的工具;要通过宣传教育,普及读书知识,引导人们的阅读取向,使人们了解什么是好书、怎样读好书,养成读有深度、有内涵、健康向上好书的习惯,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和风尚;要充分利用并拓展和推广“百家讲坛”等成功模式,组织专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对经典著作和各类专业性、学术性著作进行通俗阐释,降低公众的阅读门槛,培养人们阅读经典和严肃著作的兴趣,并通过阐释性的通俗读物获得高层次的文化养料;要进一步开展捐赠助读活动,降低图书价格,打造市民、农民书展等平台,使群众买得起书、看得到书,实现共享阅读,从而使高水平、深层次的阅读离普通公众不再遥远。 四、请结合你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和体会,以“阅读经典 传承文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符合题意,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字数在1000-1200字。(满分40分)【参考例文】 阅读经典 传承文明“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胸中藏着几卷书的人,身上自然会发出华贵的气质,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他人的尊重,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也是阅读的价值所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从《诗经》到《论语》,从《二十四史》到“四大名著”,浩如烟海般的文化典籍,是我们傲视寰球的珍贵遗产,是我们充实自我的丰富源泉。阅读经典,传承文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现代公民应当做的一件利国利己的实事。晋代王嘉《拾遗记》描绘了一个痴迷于读书的任末:“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勤奋苦读,使任末成为一个头脑充实的人,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而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人。读书不可功利,但读书确确实实可以带来功利的效果。纵观古今,无数伟人之所以谱写了辉煌的人生,正是因为他们博览群书,储备了渊博的知识,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宋朝开国宰相赵普,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辅佐宋太祖成就一代圣王大业;一代天骄毛泽东熟读正史和稗乘小说,战争时期三摆“空城计”,赢得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胜利。读书,可以鉴往知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读书,可以明心见性,陶冶情操、感受快乐,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多读书,读好书。这里所说的好书理所应当就是指经典。我们只有含精咀华,从经典中吸取养分,才能获得称职公务员所必备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拥有一名中华文明继承者和现代公民所应有的深层知识底蕴,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对于我们来说,阅读经典对提升自我,传承文明更具有现实意义。传统典籍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甚至藏有富民强国的“秘密”。如我国先哲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倡导“天人合一”的境界,与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不谋而合。而在片面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的盲目决策使生态和资源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造成了“天人矛盾”甚至“天人共愤”的地步。这警醒我们拿起经典,以古鉴今、古为今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从经典中领悟先进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实践;用经典永不衰减的真理光芒,照亮谋求科学发展的道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当代有志青年,我们要把学习运用经典摆在突出位置,不要畏难,不要浅尝辄止、因忙而废,要持之以恒,抽出时间读、放平心态读、埋下头去读,真正提高综合素质,适应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合格公民,凭借深厚的修养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奉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具体申论学习资料可以在以下网址下载:中政申论网(申论批改中心): 一品公务员网(申论资料下载中心):

103 评论

kanyuan820

2021年多个份省考公告已经发布,具体可留意当地人社局备考建议:第一,查漏补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考试来彰显自己能力的手段,要想提高,不单单是做题,不断的做题,没有总结,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迷糊,或者停滞不前,要学会总结,查漏补缺,有的考生说,好不容易笔试结束,还要总结,总是让我们做这个,做那个,我们自己的时间都没有的,那么我们不得不说,你要是有着自己充足的时间,只能正面你还没有在这个社会立足,你还不能完全的去保证自己的经济基础,所以你才有时间,既然踏入公务员考试这个行列,那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让自己更有竞争力,那么怎么查漏补缺呢,查漏,就是看自己现在还缺什么,不管笔试考的最后理想还是不理想,都要看看,自己这次考试中,哪些问题没有发挥出水平,答题内容,申论写作等方向有没有可以得分却没有得分的情况,这都需要我们知道的,需要明了的,就像一句话,当你学的越多,才知道自己多么的无知,自满的人都是因为一瓶不满半瓶晃的状态,而我们就是要让自己满起来,能力高起来,即使要晃,也要变成一个倒不了的不倒翁,行测的资料分析,数量关系,言语理解,判断推理,申论的写作,对策分析等有没有自己现在还有些不会的,不擅长的问题,可以好好看看,特别是申论,可以重新看一下,也好为接下来的面试做准备。第二、转换心态,总结不单单是能力或者知识点的总结,人们都是说,21天就会养成一个习惯,我们备考那么长时间,会让自己的身体和大脑记住了进三个月所有的生活习惯和思考习惯,那么在笔试考试结束后,心态也是需要我们去调整一下,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一阶段的笔试学习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在进行一定总结后,要把心放到接下来的面试或者接下来其他的考试中,要么把自己的心思放到时政上,补充自己的政治文化素养,要么把自己的心放到下次考试的备考上,重新用一种小学生的心态来面对新的一次的考试,小学生,因为学无止境,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是小学生,这样的心态才能够让自己有成长的空间。第三、立足当下,很多考生,在笔试结束的那一刹那,就好像有人在大脑里拿走了他们复习的东西,一切都是过去时的,这就会发现参加很多次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实力并没有比第一次参加的考生的实力有明显的差距,并不是学的不好,而是每一次考试后,都不想在回忆,这样就会让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变成了一种浮萍,我们要有小学生的心态,但是不能够小学生的心思,我们要学一样,记住一样,把这些变成日常记忆,就像我们始终都记得住初中数学的方程计算一样,就像我们从小都可以把玩的记得很清楚,要把心思放到每一次学习的成长,有满足感,所以立足当下,让自己在基础上自我提高,这个考试结束后,才会有明显的变化,才有下次我们的成绩。

340 评论

tonyxiaozb

多省联考预计3月笔试

214 评论

尛尛尛舒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到“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这充分反映出政府对阅读问题的高度重视。但当下,我国民众阅读量明显不足,阅读基础设施不健全,功利化、碎片化阅读比比皆是,道德、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这种状况不仅阻碍着国民素质的提升,也影响文化强国的建设。因此,必须推动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避免“作业式阅读”,让阅读变得有“温度”。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郁的兴趣会让我们开展工作时事半功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难看到,中国广大的青少年对于读书兴趣乏乏,更多的都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强制要求孩子进行阅读,所谓的“作业式阅读”现象随处可见。究其原因在于现行的教育机制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以成绩为导向,不断加重孩子的学业压力,导致孩子厌学情绪严重。这不仅会使“读书”这一本该趣味十足的事情,变成冷冰冰的“任务”,也会从本质上违背教书育人的初衷。因此,想要真正的推动全民阅读,就需要改变作业式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读书成为一件乐在其中且欲罢不能的事。避免“形式化阅读”,让阅读变得有“深度”。阅读的本意应该是为增加学识,陶冶个人情操,让我们能够情飞扬、志高昂。但在今天,很多人却将读书视为一种“姿势”,用于向外人宣示“我是热爱读书的。”前段时间饱受争议的明星“地铁大丢书”就是如此。该活动本是英国一位著名演员为推广全民阅读而发起的一个创新性活动。但是漂洋过海引到国内时,却多多少少染上了“作秀”嫌疑,这种大张旗鼓的“炒作”行为,恰恰从深层次暴露出这个时代的读书焦虑。当读书不再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不再能够从书中寻找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乐趣,反而是沦落为一种附庸风雅的“炫耀式消费”,那么全民阅读就只会变为水中花、镜中月。避免“功利化阅读”,让阅读变得有“广度”。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过于极端的去追寻某个目标时,其实就已经违背了目标本身。阅读也是如此,惬意的阅读,不是为了一定要从读书中获取什么东西,而是享受读书读书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年轻人工作压力加大,加上多样化的娱乐方式不断普及,导致现在很多人在读书时都变得较为功利化。文学著作被束之高阁,工具类、娱乐类书籍广受欢迎,这种功利性明显的读书,虽然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放松,但是却会瓦解我们的深度思考能力,让我们的知识点变得浅显、琐碎,长此以往甚至会助长社会的浮躁风气。因此,当下我们亟需倡导具有”广度“的阅读,好读书,且多读好书,摒弃功利化,在收获中寻找乐趣。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书籍就像一位“文明使者”,从远方而来,带我们了解过去,指引我们面向未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打开思想的大门,真诚地迎接这位使者,从书籍阅读中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钥匙。

136 评论

fabregas89

你上人民网——教育频道——公务员考试专题里边查一查那里边比较全比较权威

228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务员考试申论阅题

    申论试卷的阅卷过程包括6个环节,制定评分标准、确定评卷人员、评分、合分、复查、登分。阅卷组织工作由领导小组领导和监督,由人事考试中心具体负责。其首要职责是制定评

    扭扭炒饭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女公务员笔记全文阅读

    官场真实的“罪恶” 作者::饶闻味 分类:官场 总点击:20835394简介:三位主人公的社会地位要高得多,他们已经占有了这个社会的政治与经济资

    1024个西瓜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考试申论小阅读模版

    申论复习最好是做真题。因为真题都是专家所编写的,很有参考价值。但是光有真题还不行,还要有老师指导,在练习中方向就不会错。我知道有一个官方授权的批改系统,就叫中政

    苏明zhsm13579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务员申论考试题阅读时间

    不同省份的公务员考试申论的时间并不一定相同,以联考为例,申论考试的时间是一般为2.5小时,即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

    紫色的花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全民阅读公务员考试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2015广西公务员面试时政热点 时事评论背景: 今年全国两会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全民

    Sunnygirl88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