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自考 > 江苏自考008140大纲

江苏自考008140大纲

发布时间:

江苏自考008140大纲

开考时间 专业号 专业名称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开考时间序号 课程价格 备注 4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0012 英语(一) 2009-04-19上午 32.0 1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0012 英语(一) 2009-01-10上午 200.0 4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0022 高等数学(工专) 2009-04-19下午 32.0 1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0022 高等数学(工专) 2009-01-10下午 200.0 1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034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2009-01-10下午 200.0 1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2120 数据库及其应用 2009-01-11下午 200.0 4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2141 计算机网络技术 2009-04-19上午 32.0 1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2142 数据结构导论 2009-01-10上午 200.0 4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2198 线性代数 2009-04-18下午 32.0 1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2198 线性代数 2009-01-11上午 200.0 4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2316 计算机应用技术 2009-04-18上午 32.0 4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2318 计算机组成原理 2009-04-18上午 32.0 4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2323 操作系统概论 2009-04-19下午 32.0 4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09-04-18下午 32.0 1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09-01-11下午 200.0 4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09-04-18上午 32.0 1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09-01-10下午 200.0 4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4729 大学语文 2009-04-19上午 32.0 1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4729 大学语文 2009-01-11上午 200.0 4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4730 电子技术基础(三) 2009-04-18下午 32.0 1月 1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4732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2009-01-11下午 200.0 教材号 教材名称 课程号 课程名称 教材价格 000091 政治经济学原理(2004年版、附大纲)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20.0 000098 政治经济学原理自学考试题典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21.0 000120 英语(一)自学考试大纲 00012 英语(一) 9.9 000121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 00012 英语(一) 30.9 000121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 00015 英语(二) 30.9 000129 大学英语自学指导(上册) 00015 英语(二) 15.0 000129 大学英语自学指导(上册) 00012 英语(一) 15.0 000150 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 00015 英语(二) 11.4 000151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下册) 00015 英语(二) 23.5 000159 大学英语自学指导(下册) 00015 英语(二) 12.0 000201 高等数学(一)微积分(附大纲) 00020 高等数学(一) 19.0 000206 高等数学(一)多媒体课件 00020 高等数学(一) 36.0 000208 高等数学(一)微积分自学考试题典(2004年版) 00020 高等数学(一) 16.0 000221 高等数学(工专)(附大纲) 00022 高等数学(工专) 32.5 000228 高等数学(工专)[2006版]自学考试题典 00022 高等数学(工专) 17.8 000231 高等数学(工本、附大纲) 00023 高等数学(工本) 29.0 000238 高等数学(工本)[2006版]自学考试题典 00023 高等数学(工本) 28.0 000241 普通逻辑原理(附大纲) 00024 普通逻辑 15.9 000311 心理学(附大纲) 00031 心理学 15.0 000341 社会学概论〔2003版〕(附大纲) 00034 社会学概论 17.5 000371 美学(附大纲) 00037 美学 19.0 000401 法学概论(附大纲) 00040 法学概论 24.0 000411 基础会计学(附大纲) 00041 基础会计学 15.0 000418 基础会计学自考考试题典 00041 基础会计学 19.0 00051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附大纲)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17.4 00051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学考试题典(2004年版)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14.0 000541 管理学原理(附大纲) 00054 管理学原理 21.0 000548 管理学原理(2004版)自学考试题典 00054 管理学原理 10.5 000581 市场营销学[2004年版](附大纲) 00058 市场营销学 19.0 000601 财政学(附大纲) 00060 财政学 14.0 000711 社会保障学(附大纲) 00071 社会保障概论 15.0 000721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附大纲) 00072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5.0 000729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自学辅导 00072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10.0 000731 银行信贷管理学(附大纲) 00073 银行信贷管理学 21.5 000741 中央银行概论(附大纲) 00074 中央银行概论 16.0 000871 英汉翻译教程(附大纲) 00087 英语翻译 17.9 000879 英汉翻译教程自学辅导 00087 英语翻译 11.9 000891 国际贸易(附大纲) 00089 国际贸易 22.0 000911 国际商法(附大纲) 00091 国际商法 23.0 000931 国际技术贸易(附大纲) 00093 国际技术贸易 20.0 000961 外刊经贸知识选读(附大纲) 00096 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22.0 000971 外贸英语写作(附大纲) 00097 外贸英语写作 24.0 001031 ●证券投资学(附大纲) 00103 证券投资学 16.0 001061 ●期货市场原理与实务(附大纲) 00106 期货市场原理与实务 18.0 001071 现代管理学(附大纲) 00107 现代管理学 20.6 001081 工商行政管理概论 00108 工商行政管理概论 15.0 001101 企业登记注册管理 00110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 13.5 001111 商标监督管理 00111 商标与广告管理 11.0 001112 广告监督管理 00111 商标与广告管理 14.5 001121 市场监督管理 00112 市场管理 19.0 001441 企业管理概论(附大纲)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19.0 001448 企业管理概论[2005版]自学考试题典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15.0 001501 金融理论与实务(附大纲)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17.0 001508 金融理论与实务自学考试题典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24.0 001511 企业经营战略概论(附大纲) 00151 企业经营战略 19.0 001521 ●组织行为学 00152 组织行为学 24.0 001551 中级财务会计(附大纲) 00155 中级财务会计 30.0 001581 资产评估(附大纲) 00158 资产评估 21.0 001588 资产评估自学考试题典 00158 资产评估 14.8 001601 审计学(附大纲) 00160 审计学 17.0 001661 ●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 00166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20.0 001671 劳动法学〔2003版〕(附大纲) 00167 劳动法 18.0 001678 劳动法学[2003版]自学考试题典 00167 劳动法 15.0 001771 消费心理学(附大纲) 00177 消费心理学 15.0 001781 市场调查与预测(附大纲) 00178 市场调查与预测 23.0 001791 谈判与推销技巧(附大纲) 00179 谈判与推销技巧 24.0 001831 消费经济学(附大纲) 00183 消费经济学 13.0 001841 市场营销策划(附大纲) 00184 市场营销策划 31.0 001851 商品流通概论(附大纲) 00185 商品流通概论 19.0 001881 旅游心理 00188 旅游心理学 29.8 001891 旅游企业会计学 00189 旅游与饭店会计 32.0 001911 ●旅行社经营管理 00191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33.0 001931 饭店管理概论 00193 饭店管理概论 35.0 002241 律师执业概论(附大纲) 00224 律师执业概论 16.0 002261 知识产权法〔2003版〕(附大纲) 00226 知识产权法 16.5 002268 知识产权法[2003版]自学考试题典 00226 知识产权法 18.5 002331 税法(附大纲) 00233 税法 21.0 002461 国际经济法概论(附大纲) 00246 国际经济法概论 29.8 002468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学考试题典 00246 国际经济法概论 17.0 002471 国际法(附大纲) 00247 国际法 23.0 002491 国际私法(附大纲) 00249 国际私法 19.5 002498 国际私法自学考试题典 00249 国际私法 18.5 002581 ●保险法(附大纲) 00258 保险法 16.5 002591 公证与律师制度(附大纲) 00259 公证与律师制度 24.0 002601 刑事诉讼法学(附大纲) 00260 刑事诉讼法学 21.0 002661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00266 社会心理学(一) 20.0 002721 社会工作概论(修订本) 00272 社会工作概论 23.0 002731 社会工作实务 00273 社会工作实务 19.0 002751 社会问题概论 00275 社会问题 29.0 002771 行政管理学(附大纲) 00277 行政管理学 18.0 002778 行政管理学自学考试题典 00277 行政管理学 15.8 002821 个案社会工作 00282 个案社会工作 21.0 002831 社会工作行政 00283 社会行政 23.0 002841 心理咨询与治疗 00284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16.0 002921 市政学(附大纲) 00292 市政学 19.6 00315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附大纲)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20.5 003181 公共政策(附大纲) 00318 公共政策 19.9 003211 中国文化概论(附大纲)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16.5 003451 ●秘书学与秘书工作(附大纲) 00345 秘书学概论 18.0 在徐州你就上徐州师大的自考就可以!如果还有什么需要的可以来问我,QQ:478776027,我第三年上自考了,今年毕业,对自考比较了解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生在哪里能查询到自考考试大纲?答:全国统考课程教材书后附有该自学考试课程大纲。省考委编写或指定教材的自学考试课程大纲,考生可以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 ()自学考试页面中的“教材大纲”栏目下载。自考考试大纲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6年10月自考02614控制电机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29.97KB 2014年10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56.34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28665认知心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编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认知心理学》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不考英语者的换考课程,是探索人类认知过程和认知特点的一门学科。认知心理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信息加工理论和联结主义理论两大学术流派,并成为发展最快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认知心理学》共分为12章。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理论、主要实验以及重要成果。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心理现象并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认知心理学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课程涉及当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前沿课题。与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 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发展历史、学术观点和学科基础,特别对于人类认知心理的系统特征和计算机模拟模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描述。(二)考核知识点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起源3.信息加工系统4. 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三)考核要求1.、识记: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涵义、研究范围、发展历史;信息加工理论、信息装置、信息编码、通道容量。2、领会:对人认知活动的三种理解;人类认知系统及其特征;符号操作系统的功能;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联结主义范式;通用问题解决程序;记忆程序;联想记忆;适应性控制;联结主义理论模型;信息加工系统。第二章 认知心理研究方法(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针对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特别是新近的认知研究技术也有所涉及。(二)考核知识点1、抽象分析方法2、计算机模拟方法3、流程图式研究4、信息加工流程模式5、口语报告法6、反应时测量法7、内隐联想测验方法(三)考核要求1、识记:口语报告法、内隐联想测验方法、反应时测量法2、领会:抽象分析方法;计算机模拟方法; 流程图式研究;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第三章 感知觉(一)课程内容本章将认知的起源和信息敬爱共作为讨论问题的中心,将经典的测验方法和现代的感知信息加工研究技术融合,特别是运用信息加工原理介绍认知心理学的模式识别理论,奠定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二)考核知识点1、感觉信息加工2、感觉测量3、知觉信息加工4、知觉信息加工过程5、模式识别6、模式识别理论(三)考核要求1、识记:模板说、数据驱动加工、概念驱动加工、感觉信息加工、原型说;特征分析说、整体加工、局部加工、系列加工、并行加工、多次定向选择和抽取特征、结构优势效应。2、领会:信号检测理论;知觉信息加工过程;模式识别过程;模式识别理论。第四章 注意(一)课程内容本章侧重于研究信息加工的注意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是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的注意理论、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以及注意理论的应用问题。(二)考核知识点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特征3、注意的认知理论4、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5、注意的应用(三)考核要求1、识记:注意、过滤器模型、衰简器模型、认知资源的有效性。2、领会: 注意的含义;注意的特征;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3、注意的应用。第五章 瞬时记忆(一)课程内容本章从记忆的信息加工阶段理论出发,介绍了记忆的涵义、记忆的阶段、瞬时记忆的涵义,特别是关于视觉信息登记理论。(二)考核知识点1. 记忆的含义和阶段2. 瞬时记忆及其特征3、视觉信息记忆4、视象记忆5、视觉信息记忆登记过程6、声象记忆及其研究(三)考核要求1、识记:记忆、瞬时记忆、视觉信息登记、声象记忆。2、领会:记忆的含义和阶段;瞬时记忆及其特征;视觉信息记忆;视象记忆;视觉信息记忆登记过程;声象记忆及其研究。第六章 短时记忆(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记忆系统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和理论,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成整体。(二)考核知识点1、记忆的结构2、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3、短时记忆4、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5、短时记忆信息的储存6、复述7、工作记忆8、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三)考核要求1、识记:短时记忆、复述、听觉代码、视觉代码、短视记忆容量、平行扫描、完全系列扫描、工作记忆。2、领会:记忆的结构;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的储存;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记忆的双存储器模型。第七章 长时记忆(一)课程内容本章着重介绍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包括长时记忆的涵义、信息编码方式长时记忆的储存以及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组织状态等内容。(二)考核知识点1、长时记忆2、长时记忆的体系3、长时记忆的双重编码4、语义编码中的语义代码5、表象编码中的表象代码6、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7、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8、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9、长时记忆中信息状态的组织(三)考核要求1、识记:长时记忆、表象编码、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2、领会:长时记忆的体系;长时记忆的双重编码;语义编码中的语义代码;表象编码中的表象代码;长时记忆中信息状态的组织;长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检索。第八章 知识的建构和表征(一)课程内容本章从信息加工理论介绍知识的建构和表征,特别是符号—网络模型及其运用。(二)考核知识点1、知识的获得2、知识的建构过程3、知识的表征4、陈述性知识的表征5、命题表征6、图式7、脚本8、表象9、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三)考核要求1、识记:命题、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图式、脚本、表象、心理词典、语义启动、心理旋转。2、领会:符号-网络模型;层次语义网络模型;原形模型;激活-扩散模型;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建构过程;知识的表征;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命题表征;程序性知识的表征。第九章 语言(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语言的特征、语言和语言的特征、语言结构分析、人类语言获得、生成—转换语法、言语知觉、词汇理解、句子理解等,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二)考核知识点1、语言和语言的特征2、语言结构分析3、人类语言获得4、生成—转换语法5、言语知觉6、词汇理解7、句子理解(三)考核要求1、识记:语言、词汇理解、句子理解、言语知觉、。2、领会:语句加工;语言的特征;语言结构分析;人类语言获得;生成—转换语法;言语知觉;句法建构的原则。第十章 思维和推理(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讨论思维的含义、思维语表象、概念形成、概念掌握、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等内容。(二)考核知识点1、思维的含义2、思维语表象3、概念形成4、概念掌握5、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三)考核要求1、识记:思维、概念、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推理、。2、领会:思维的含义;思维与表象;概念形成;概念掌握;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推理研究。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问题解决及其类型、问题解决的策略、专家知识的获得、 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等内容。(二)考核知识点1、问题解决及其类型2、问题解决的策略3、专家知识的获得4、专家与新手的比较(三)考核要求1、识记:问题、问题解决、算法、启发式、逆向搜索。2、领会:问题解决及其类型;问题解决的策略;专家知识的获得;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第十二章 元认知(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元认知的基本涵义、元认知的实质、元认知的成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认知发展等内容。(二)考核知识点1、元认知的基本涵义2、元认知的实质3、元认知的成分4、元认知知识5、元认知体验6、元认知技能7、认知发展(三)考核要求1、识记:元认知、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认知发展。2、领会:元认知的基本涵义;元认知的实质;元认知的成分;元认知知识。三、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1)程序性知识包括了:a、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 b、思维技能和学习技能 c、发散技能和集合技能 d、特殊技能和一般技能(2)模式识别中的衰减模型是a、知觉选择模型 b、“全”或“无”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中枢能量分配模型(二)填空题(1)图式是内化了的有关__________的一种知识结构。(2)原型是对某一类客观事物所具有的____________内部表征。(三)名词解释(1)符号—网络模型(2)概念驱动加工(四)简答题(1)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和哪些方面的因素有关?(2)结构优势描述理论是什么?(五)实验分析题(1)分析格林沃尔德在1998年进行的内隐联想测验的设计和结果。(2)分析斯卑林在1960年进行的部分报告法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六)论述题(1)信息加工理论在研究人的认知时强调哪些方面?(2)人的短时记忆是怎样编码的?四、考试须知1、本课程考试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实验分析题、论述题。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得携带教材和笔记,不需携带计算器。3、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当代认知心理学》,梁宁建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江苏自考大纲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农村社会学》(第三版),刘豪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高纲170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0290农村社会学南京农业大学编(2018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为我省自考农村实验区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阐述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可能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社会的构成、发展规律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路径,从而服务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主要介绍农村社会学的基本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农村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流派以及农村的基本人地关系。第二部分是农村社会构成,主要介绍农村人口、婚姻家庭以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卫生事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第三部分是农村可持续发展,主要介绍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历程和主要模式、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状况以及农村扶贫、农村社会保障和城乡统筹所面临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我国“三农”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重点掌握农村人口、农村经济、农村政治、农村文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和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一门政策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了解不仅了解社会学的一般原理,而且必须掌握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方针和农村发展战略,结合农村社会实际学习课程的相关内容,从而对农村社会学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绪论(一)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了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概况,介绍了农村社会学的史略、农村社会学的理论以及农村社会学所涉及的人地关系状况。(二)学习要求深入了解农村社会学概念和研究方法,领会农村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流派,熟悉农村人地关系的概念、主要理论以及人地关系的形成和变化。(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什么是农村社会学(不作要求)2、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理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社会学调查研究的三个阶段、实地调查的概念及其适用性、问卷调查的环节、问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3、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与要求(不作要求)第二章 农村社会学史略(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国外和中国的农村社会学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的农村研究。(二)学习要求了解国内外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发展历史、中外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不同阶段段和历史事件,以及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组织。深入领会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农村研究的主要成果。(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国外的农村社会学理解:农村社会学的起源2、中国农村社会学理解:农村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确立、中国第一本《农村社会学》教材3、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农村研究理解: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在学术理论界发生的三次论战第三章 农村社会学理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阐述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和研究内容和领域,介绍了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发展及方向。(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农村社会学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了解农村社会学的兴起,以及农村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争论及焦点,掌握目前我国占主导地位的农村社会学研究理论的内涵。(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农民、农业和农村识记:农业、农村和城镇的概念、农业生产的特性、理解:农民概念的三个维度、农民的“生存理性”与“经济理性”、狭义和广义农业的内涵、农业经营的形式、农村的类型。2、农村社会学的理论流派理解:小农的概念、马克思关于小农历史演变三个阶段的论述、小农理论三个研究传统的代表人物。3、农村社会学的理论发展理解:乡村建设运动不同意见和理论的代表人物、“差序格局”理论。综合运用:乡村建设运动的贡献。第四章 人地关系(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人地关系的主要概念、现代西方人地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历程,介绍了历史上人地关系形成和变化的过程,探讨了当今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和缓和农村人地关系的途径。(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农村人地关系概念的内容,掌握农地关系的主要理论及其基本学说,深入领会中国人地关系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人地关系的概念及主要理论识记:人地关系的概念及不同层次的含义理解:现代西方人地关系研究理论及其主要代表人物2、历史上人地关系的形成和变化理解:中国人口增长的特征、和平时期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变化运用:当今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缓和农村人地关系的途径第五章 农村人口(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农村人口的含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和人口结构的主要特点,探讨了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主要途径。(二)学习要求了解农村人口的含义及属性,了解我国农村人口结构的状况,把握农村人口素质提高的相关理论及途径。(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农村人口数量识记:农村人口的概念理解:社会学话语体系中的人口含义,人口的属性、中国农村人口地区分布2、农村人口结构识记:家庭人口规模的概念理解:人口结构的概念及含义、职业结构的概念、人口年龄结构的含义3、中国农村人口素质识记:人口素质的概念、文化资本的概念理解:城乡教育差距的体现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主要途径、文化资本理论第六章 农村婚姻与家庭(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农村婚姻和家庭的历史发展和现状,阐述了我国农村婚姻家庭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农村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并研究了中国农村婚姻家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农村婚姻观念、婚嫁方式和习俗的特点及其演化规律,掌握农村家庭的类型和发展趋势。(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农村婚姻识记:婚姻的概念、婚姻观的概念、生育文化的概念理解: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与方式、农村传统的婚嫁习俗、农村社区生育文化的转变原因2、农村家庭识记:家庭的概念、家族的概念、宗族的概念、户的概念理解:家族主义、家庭类型、中国农村家庭类型的变化趋势3、农村家庭的嬗变识记:家庭网络的概念、家庭权威的概念理解:家庭功能的变化、亲子关系的变化、家庭文化的变化4、农村婚姻家庭问题与家庭建设综合运用:农村家庭建设的内容第七章 农村经济(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农村经济所制度的概念,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涵,分析了农村主要经济组织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式。(二)学习要求了解农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概念,把握“三农”问题的核心,理解国营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会的特点,深入领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流转等问题及解决模式。(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农村经济概述识记:农村经济制度的概念理解:农村经济的概念、“三农”问题及其核心、2、农村经济制度理解:农村经济制度的概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制度安排上的特点3、国营农场理解:国营农场的特点4、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解:“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5、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记忆:土地流转的概念理解: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作用、农业补贴的概念、世界范围内的农业补贴政策的起源、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的变化、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未来发展的特点、土地流转的五大模式综合运用:现阶段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举措第八章 农村政治(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农村政治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和观点以及农村政治权力结构变迁的过程,分析了村民自治的特点及内涵,探讨了村民自治所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方案,以及农村维权的困境及解决途径。(二)学习要求了解村民自治的特点及意义,并且了解村民自治中的乱象及其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深入了解当前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及维权的难点,从制度的角度把握保护农民权益的相关思路。(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角 (不作要求)2、农村政治权力结构变迁(不作要求)3、村民自治理解:村民自治的概念、村民自治的特征及内涵、村民自治的内容、村民自治的历史意义、村民自治中乱象的表现综合运用:村民自治中乱象的治理对策及制度建设4、农民维权识记:农民维权的概念理解:农民维权的特点、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表现、农民维权的困境综合运用:农民维权的制度安排及创新第九章 农村文化(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村文化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分析了中国农村信仰的特点,深入阐述了中国农村的宗族文化的结构和功能。(二)学习要求了解农村文化的概念和一般特征,把握中国农村文化的特点及发展变迁的主要规律。熟悉民间信仰的特点,把握中国农村宗族的主要结构和社会功能。(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农村文化概述识记:农村文化的概念、民间文化的概念、民俗的概念、农村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农村文化的特征、“小传统”的提出、民俗的内容和特征、民俗的分类、中国传统农村文化的特点综合运用:农村文化变迁的原因、目前城乡文化交流的主要特征2、民间信仰理解: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3、中国农村的宗族文化理解:家族的概念、宗族的概念、宗族的主要结构、传统宗族的社会功能第十章 农村卫生(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及现有的服务体系,阐述了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功能、特点和相关具体制度。(二)学习要求了解计划免疫、农村卫生等概念,熟悉卫生下乡活动的内容,熟练掌握农村主要健康保障制度及其内容和作用。(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农村健康问题理解:计划免疫的概念2、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识记:农村卫生的概念3、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理解:卫生下乡的概念、卫生下乡活动的内容4、农村健康保障制度识记: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概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概念、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概念理解:健康保障制度的最初创建、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功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救助对象和救助方法、妇幼(母婴)保健保偿责任制的性质第十一章 农村工业化(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农村工业化的含义及相关理论,分析了农村工业化的意义,介绍了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历程和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征,并对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现有模式及其不同特点进行了总结,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二)学习要求了解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内涵,掌握主要农村工业化理论的基本学说,深入领会毛泽东农村工业化的观点,熟悉我国农村工业化模式的分类及不同特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农村工业化概述理解:工业化的概念、农村工业化的概念、农村工业化的具体含义、“原始工业化”理论的创立人、农村工业化的意义综合运用:毛泽东农村工业化的观点2、我国农村工业化历程与特征(不作要求)3、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模式理解:经济模式问题的提出、农村工业化的不同发展模式、中国农村工业化的三大模式及其特点、中国农村工业化模式的启动或发展方式第十二章 农村城镇化(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及具体机制,分析了农村城镇化的社会意义,通过对世界各国城镇化历程的总结分析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并且对加强小城镇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二)学习要求了解城镇化的特点及其机制,把握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熟悉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和原动力,理解小城镇和小城镇建设的内涵。(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农村城镇化概述识记:农村城镇化的概念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农村城镇化的特征、城镇化的机制的概念、农村城镇化的机制综合运用: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2、农村城镇化历程理解:城镇化的原动力、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对贫民窟的定义3、小城镇建设理解:小城镇的概念、小城镇建设的概念、最早关注小城镇问题的是社会学家、生态文明的概念第十三章 农村社会分层(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农村社会分层及其标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分层历史演变的原因、现状及其主要规律,探讨了农民工阶层的特点及发展。(二)学习要求领会马克思主要的社会分层标准,熟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阶层的划分、农民分化的原因,理解农村社会分层的特点及决定机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农村社会分层概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标准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分层的历史演变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分化的主要原因、取消农业税后的农村阶层划分、农村社会分层变迁的特征及其机制、3、农民工阶层理解:“农民工”的概念、农民工的类型、农民工的特征综合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第十四章 农村社会流动(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农村社会流动的概念和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分析了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发达国家农村社会流动的经验及启示,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机制,对当前农村社会流动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二)学习要求了解影响农村社会流动的因素和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和教训,熟悉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现状及其规律,把握“民工潮”意义和 “民工荒”的原因。(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社会流动概述识记:社会流动的概念理解:用现代观点系统研究社会流动的第一部著作、农村社会流动的概念、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发达国家农村社会流动的经验和教训给我们的主要启示2、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与现状理解:改革开放后三种意义上的农村社会流动、农村社会流动发生的原因、目前制约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的制度、近年来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3、农村社会流动中的几个问题综合运用:“民工潮”的意义、导致“民工荒”的原因第十五章 农村扶贫(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贫困的概念和标准以及有关贫困的主要社会学理论,分析了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并结合中国农村扶贫实践探讨了农村扶贫的中国经验。(二)学习要求了解贫困的内涵及判断标准,熟悉与贫困相关的社会学观点,理解中国农村贫困的特点和原因,深入把握中国农村扶贫所面临的问题及取得的经验。(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贫困概述识记: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理解:贫困的概念、绝对贫困线、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的概念、“三M”理论的假设、“贫困文化”概念的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对贫困的论述和观点、贫困环境论的主要观点2、中国农村贫困的状况及原因理解:国家划定特困区的标准、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结构特点、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3、中国农村的扶贫实践识记:开发扶贫的概念、非政府组织扶贫的概念、小额贷款的概念理解:救济扶贫的概念、中国的农村扶贫战略的三种类型、“贫困文化”的概念、参与式扶贫的概念、中国农村扶贫所面临的问题综合运用:中国农村扶贫的经验第十六章 农村社会保障(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及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模式,介绍了中国农村社会求助的原则、措施和制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特点,并阐述了农村优抚安置的方式和资金渠道。(二)学习要求了解农村社会保障的内涵及现有模式、熟悉农村社会救助的主要原则和措施,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和原则,把握农村优抚安置的制度安排。(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农村社会保障概述识记:社会保障的概念、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理解:“社会保障”一词的正式采纳、中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2、农村社会救助识记:农村社会福利的概念理解: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农村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按照社会救助的不同形式划分的农村社会救助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原则、“五保”的内涵、“五保”供养方式的种类、紧急生活救助的概念、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识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念理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特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概念综合运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4、农村优抚安置理解:农村优抚安置的概念、安置的三种方式、优抚安置的资金的三个来源渠道第十七章 城乡统筹(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城乡统筹的概念和本质,介绍了城乡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及相关理论,分析了城乡统筹的主要发展模式,探讨了中国城乡统筹的发展途径。(二)学习要求了解城乡统筹的概念,把握城乡统筹的关键和本质,熟悉城乡关系的不同阶段,把握城乡关系的主要理论及其观点,深入领会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城乡统筹概述识记: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理解:城乡统筹的概念以及关键和本质、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的概念2、城乡统筹的背景和现有模式理解:人类历史上城乡关系的三个阶段,二元结构论的提出者、刘易斯拐点的概念、核心边缘理论的阐述者、新兴古典城镇化理论的代表、城乡统筹的发展模式3、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理解:土地问题的核心、县域经济的特点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和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个能力层次的含义是:1、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2、理解: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及外延,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3、综合应用:要求考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农村社会学》(第三版),刘豪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经济活动中的各项重要法律制度,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思考教材中复习思考题中的问题,以帮助考生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避免与考试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00分,60分合格。考生参加考试时只允许携带钢笔、签字笔、圆珠笔、橡皮等文具用品,不允许携带书籍及其他参考资料。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40%,领会占40%,综合应用占20%。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在大纲中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应告诫考生切勿混淆。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请作者确定好本课程所适用的题型,并注意留有余地。附录 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如:一项完整的问卷调查一般包括的四个环节为问卷设计、抽样、调查实施和A.回收问卷B.数据核对C.统计分析D.归纳总结二、名词解释如:城镇化三、填空题如:作为一种职业概念,农民是指以 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四、简答题如:简述农业生产的特性。五、论述题如:试述乡村建设运动的贡献。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生在哪里能查询到自考考试大纲?答:全国统考课程教材书后附有该自学考试课程大纲。省考委编写或指定教材的自学考试课程大纲,考生可以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 ()自学考试页面中的“教材大纲”栏目下载。自考考试大纲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6年10月自考02614控制电机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29.97KB 2014年10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56.34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高纲188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7189 申论南京师范大学编(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申论》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秘书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之一。申论原本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在自考考试秘书学专业设置该课程,就是要系统培养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要求应考者围绕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通过对申论课程的学习,能够初步掌握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问题对策题、申论作文题的解题方法。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申论的前修课程包括《管理学》、《应用写作学》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应考者更好地理解申论中的“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有利于应考者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包括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对策建议题、公文实务题和申论写作题五大模块,本课程的重点在于掌握归纳概括的方法、学会综合分析、能够提出对策,本课程的难点在于申论写作题,学习者要在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审题、精巧立意,写出一篇文章结构合理、分论点充实严谨的议论性文章。Ⅱ 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应考者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Ⅰ):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在各种情况下准确辨识和表述。领会(Ⅱ):要求应考者熟知相关概念和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根据考核要求准确解释和回答。简单应用(Ⅲ):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要点,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归纳概括、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对策。综合应用(Ⅳ):在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审题、精巧立意,完成申论作文写作。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模块一 归纳概括题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归纳与概括的基本内涵,即归纳指归拢并使之有条理,从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的推理;概括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扼要重述,使文章更简明,让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在了解归纳与概括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整合、提炼资料要点或各类信息,并进行全面、准确、简洁、有条理的表述。二、课程内容1. 归纳概括题的主要出题特点。一是题目中出现归纳、概括、概述、简述、总结等字眼,二是要求上:全面,答题要点一个不漏;准确,即要按照材料来回答,不能脱离材料;简明、简洁,要求简洁、不罗嗦。2. 细节阅读技巧。核心:根据六大阅读原则,结合整体阅读与细节阅读方式,把关键词、关键句找出来,尽可能找对得分点!3. 归纳概括的具体方法。一是直接找关键词句法。一般符合中央政策精神的句子、动宾结构的句子、具有总括性质的措施,容易成为关键词句;二是压缩材料法,通过抓主干、删枝叶等方式,找出句子大意;三是提炼材料法,通过高频词、关键词来判断材料大意。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识记:归纳与概括的基本内涵。领会:归纳概括题的主要出题特点。简单应用:掌握细节阅读技巧。综合应用:掌握归纳概括的具体方法,如找关键词句法、压缩材料法和提炼材料法。四、本章关键问题归纳概括题的两大类别,单一概括题和变异概括题,具体包括概括原因理由、概括意义成效类、概括做法措施、概括问题不足困难和其他概括题等。点击下载:27189 申论(高纲1883)【完整版】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28041江苏自考大纲

高纲0916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 课程性质和特点《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主要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了解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贡献,总结古代文学理论中值得借鉴的有益因素,争取古为今用,为繁荣当代文学创作、建设当代文学理论做贡献。(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优秀作家作品层出不穷。同时,人们也从来没有停止对文学的深刻思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文学的起源、性质、作用、价值、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对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的创作动机、创作心态、创作技巧等的研究不断深化,对各种文体发生、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与原因的了解不断加深,理论探索与文学创作交叉影响。考生通过《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的学习,应该能够系统掌握以上内容。具体要求:首先是借助注释通读各篇选文,了解该篇产生的时代背景,所表达的文学观点,所使用的相关概念;其次是认真阅读每篇选文后的说明,加深对本篇理论的来龙去脉、所涉及的理论范畴的理解,争取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第三,最好能精读文论中涉及的相关文学作品,结合作品进一步理解有关理论知识,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关系极为紧密,与文学概论等相关课程也有一定联系。本课程是历代文学批评家运用一定的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发展规律进行思考、讨论、评价的结晶,既有对文学本体的思考,也有对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等等关系的探询。因此,考生如果能认真学好上述有关课程,本课程的相关内容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并掌握。二、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先秦部分(一) 课程内容本部分主要选录了《尚书·尧典》《诗经》《论语》《墨子》《荀子》等先秦典籍中关于文学的论述,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文学思想。(二) 学习要求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学的起源、文学的作用与价值等的认识。(三)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 领会:《尚书》《诗经》《论语》《墨子》《荀子》等书的性质及其有关对文学的论述。2、 掌握:《尚书》中关于早期文学与乐、舞关系的论述;从《诗经》某些篇章看讽刺诗的产生原因;《论语》中关于文与道德的关系、文学的社会作用的论述;《墨子》中关于“尚用”与“尚质”的有关论述和“言有三表”的理论主张;《荀子》有关“言”与“乐”的主要观点。3、 熟练掌握:诗言志;诗无邪;兴观群怨;绘事后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两汉部分(一)课程内容本部分主要选录了汉代对文学的有关论述,体现了汉代对文学特别是诗歌的特征、诗歌与政治的关系、诗歌的美刺功能的新认识。(二 )学习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毛诗序》等文选,掌握相关理论。(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理解《毛诗序》《史记·太史公自序》《论衡》《楚辞章句》等篇目所体现的主要思想。2、掌握:《毛诗序》对诗歌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式、社会作用的有关论述;司马迁《史记》一书的文学思想基础;《史记》对《春秋》的评价;《论衡》中的作家论,特别是品评作者的标准;汉代对屈原作品思想性的争论。3、熟练掌握:诗有六义;发乎情,止乎礼义;发愤著书;露才扬己。魏晋六朝部分(一)课程内容本时期是中国文学思想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代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批评巨著。(二)学习要求要求精读《典论·论文》等本时期的重要文选,理解、掌握相关理论体系、概念、观点。(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理解《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序》的主要观点。2、掌握:曹丕对文学的价值、作者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学体裁的不同特征、文学的批评态度的问题的认识;陆机对文学创作过程的系统论述;陆机对独创的认识、对行文乐趣的分析;《文心雕龙》的主要内容、性质与地位;《文心雕龙》“神思篇”关于艺术想象的有关论述;《文心雕龙》“时序篇”中所体现的文学史观;《诗品序》的主要内容。3、熟练掌握:文以气为主;文人相轻;“朝华”“夕秀”;神与物游;“文变染乎世情”;“梗概而多气”;滋味说。唐宋部分(附:金代部分)(一) 课程内容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高度发展的时期,文学理论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少理论思考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文体意识继续加强,对诗、词、文等每一文体都有着全面细致的论述。(二)学习要求要求通读教材上所选各篇理论著作,精读《修竹篇序》《戏为六绝句》《诗式》《与元九书》《论词》《沧浪诗话》《论诗三十首》等代表作,基本了解这一时期对各体文学作品的系统论述和对前代相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教材中本时期所选各篇的代表性观点。2、掌握:陈子昂诗文革新理论主张提出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其影响;杜甫《戏为六绝句》论诗的主要内容;《诗式》对诗歌的地位、取境、四声八病、用事、继承与创新等问题的认识;白居易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诗歌的作用等问题的阐述;韩愈《答李翊书》的主要内容;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所体现的“文以明道”的文学思想;梅尧臣“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的艺术境界;欧阳修关于文与道的关系的论述;王安石关于文与辞的关系的论述;李清照对词的见解与要求;张戒关于诗歌艺术风格涵蓄蕴藉的主张;严羽《沧浪诗话》关于“诗之法有五”“诗之品有九”的论述;严羽“妙悟说”的内涵及其影响;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品评的人物及所体现的诗学主张。3、熟练掌握:汉魏风骨;庾信文章老更成;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韵外之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发纤穠于简古”(苏轼);“无一字无来历”;“点铁成金”;“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词)“别是一家”;“琢琱自是文章病”(陆游);“工夫在诗外”;诗有别材(诗有别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元明清部分(附:近代部分)(一)课程内容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继续深化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小说戏曲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进入近代以后,中西文学观念的冲突与融合,带来了中国文学观念的新变。这些内容,都是本时期文学理论家关注的热点内容。(二)学习要求认真阅读有关文论篇目,注意本时期文学理论新的发展,特别是对小说戏曲的相关论述和中西文论相结合后的新理论。(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重点领会《词源》《录鬼簿序》《忠义水浒传序》《曲律》《序山歌》《西游记题词》《闲情偶记》《原诗》《论文偶记》《儒林外史序》《花部农谭序》《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人间词话》《摩罗诗力说》等篇章所论述的相关文学理论。2、掌握:张炎《词源》的评词标准及其对贡献;钟嗣成《录鬼簿》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所提出的复古主张的内涵;李开先对民间歌谣的认识的意义;李贽《忠义水浒传序》所体现的文学思想;汤显祖《答吕姜山书》所体现的理论理论主张;袁宏道论诗“变”之内涵及其价值;王骥德《曲律》中表达的戏曲理论主张;钟惺《诗归序》中所表达的竟陵派的诗歌理论内容;袁于令《西游记题词》中对小说虚构理论的阐述;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贡献;王夫之关于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分析;叶燮《原诗》中阐述的“理、事、情”与“才、胆、识、略”的主要艺术思想;刘大櫆《论文偶记》中阐述的有关古文理论;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对小说主题与小说艺术的分析;《红楼梦》第一回对小说创作的思考;袁枚性灵说的内涵及其对格调说的批评;龚自珍对封建思想叛逆在文学上的主要表现;刘毓崧《古谣谚序》中体现的民间文学思想;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中表达的诗歌改革主张的主要内容;梁启超对小说地位及其与政治关系的理论分析;章炳麟《文学总略》中对“文学”一词的阐述;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体系;《摩罗诗力说》中体现的鲁迅的文学观。3、熟练掌握:“词要清空,不要质实”;“真诗只在民间”;“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神韵说;花部;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附录 题型示例一、选择题1、“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出自A、杜甫《戏为六绝句》 B、陆游《论诗》 C、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D、赵翼《论诗》二、名词解释1、境界说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所表达的“文以明道”这一文学思想的内涵。四、论述题1、结合《儒林外史》试析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对小说主题与艺术的分析是否合理。

课程代码:07943 课程名称:综合设计(实践)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综合设计(实践)》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检验应考者对专业设计的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综合设计》要求应考者掌握媒体艺术设计的思想和设计概念,运用多媒体的表现手法,展示设计的精髓,对相关专题的知识体系介绍和相关专题的学科前沿动态和研究成果介绍,深入细致的实施设计程序或研究计划,以多种创意、多种手法、多种样式完成设计。 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点) (一)考试目标1.了解媒体艺术专业发展动态; 2.提高专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3.强化及完善专业设计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1.通过对某个专题的深入了解,初步建立对该专题的专门性知识体系提高对某个专题的研究能力; 2.培养深入设计能力; 3.对前面相关学科各项知识点的总结,包括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网页设计,互动媒体设计等; 4.为毕业设计做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三)考核要点通过分析动画制作需求,利用手绘和相关软件完成作品,并发布。要求如何调动媒体设计的各种设计技巧表达画面的有限元素,完成具体的主题的视觉信息传达。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实施意见。 (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点标准化,本大纲列出涵盖所有考试范围的提纲。目的在于使应考者能进一步明确考试范围和内容,更有目的的系统学习本课程,也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分层次进行辅导。同时,也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其范围,从而较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准确度。 (二)关于自学教材本课程没有具体对应教材,以之前考试的相关课程为基础,具体考试要求在《关于命题设计的要求》中。 (三)自学方法与社会助学提示 1、无论是自学还是社会集中辅导,都应以前面相关课程为基础,以大纲所开列的考试要点为重点,认真全面地掌握专业中对于设计表现技法有全面的认识。 2、大量查阅以及分析成功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并从中总结设计表现技法的各种规律。 3、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影响的,不是截然分开的。应考者应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全面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四)关于命题设计的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范围和考核要求。考试命题适当突出重点,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本课程属于综合设计(实践),设计采用的形式一般为主题性设计。本课程没有理论考核,也不做现场考核,要求应考者私下安排时间设计相应专题,内容如下: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突发里氏8.0级特大地震,同时影响到我国的十余个省市地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给震中及周边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国家快速反应,社会各界纷纷行动抗震救灾。再大的灾难除以13亿,就会变成很小的痛苦;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变成爱的海洋。请以“众志成诚抗震救灾”为线索,创作短片一部,具体要求如下: (1)短片主题鲜明,切勿跑题; (2)制作形式可选择以下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二维动画②三维动画③FLASH (3)短片时长不得少于3分钟; (4)提交文件格式:视频文件为avi;FLASH文件为swf.3、综合设计实践作品制作过程,如作品策划书、剧本、分镜剧本、设计稿、角色造型、场景设计稿等原始稿件扫描成电子文件,将这些电子文件和完成的短片刻成光盘,标明考号和姓名,在规定时间前寄到江南大学青山湾校区继网学院自考办(季老师收,邮编214036)由工作人员密封,最后提交专业人员评分。

28665认知心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编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认知心理学》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不考英语者的换考课程,是探索人类认知过程和认知特点的一门学科。认知心理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信息加工理论和联结主义理论两大学术流派,并成为发展最快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认知心理学》共分为12章。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理论、主要实验以及重要成果。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心理现象并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认知心理学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课程涉及当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前沿课题。与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 绪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发展历史、学术观点和学科基础,特别对于人类认知心理的系统特征和计算机模拟模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描述。(二)考核知识点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起源3.信息加工系统4. 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三)考核要求1.、识记: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涵义、研究范围、发展历史;信息加工理论、信息装置、信息编码、通道容量。2、领会:对人认知活动的三种理解;人类认知系统及其特征;符号操作系统的功能;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联结主义范式;通用问题解决程序;记忆程序;联想记忆;适应性控制;联结主义理论模型;信息加工系统。第二章 认知心理研究方法(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针对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特别是新近的认知研究技术也有所涉及。(二)考核知识点1、抽象分析方法2、计算机模拟方法3、流程图式研究4、信息加工流程模式5、口语报告法6、反应时测量法7、内隐联想测验方法(三)考核要求1、识记:口语报告法、内隐联想测验方法、反应时测量法2、领会:抽象分析方法;计算机模拟方法; 流程图式研究;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第三章 感知觉(一)课程内容本章将认知的起源和信息敬爱共作为讨论问题的中心,将经典的测验方法和现代的感知信息加工研究技术融合,特别是运用信息加工原理介绍认知心理学的模式识别理论,奠定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二)考核知识点1、感觉信息加工2、感觉测量3、知觉信息加工4、知觉信息加工过程5、模式识别6、模式识别理论(三)考核要求1、识记:模板说、数据驱动加工、概念驱动加工、感觉信息加工、原型说;特征分析说、整体加工、局部加工、系列加工、并行加工、多次定向选择和抽取特征、结构优势效应。2、领会:信号检测理论;知觉信息加工过程;模式识别过程;模式识别理论。第四章 注意(一)课程内容本章侧重于研究信息加工的注意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是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的注意理论、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以及注意理论的应用问题。(二)考核知识点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特征3、注意的认知理论4、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5、注意的应用(三)考核要求1、识记:注意、过滤器模型、衰简器模型、认知资源的有效性。2、领会: 注意的含义;注意的特征;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3、注意的应用。第五章 瞬时记忆(一)课程内容本章从记忆的信息加工阶段理论出发,介绍了记忆的涵义、记忆的阶段、瞬时记忆的涵义,特别是关于视觉信息登记理论。(二)考核知识点1. 记忆的含义和阶段2. 瞬时记忆及其特征3、视觉信息记忆4、视象记忆5、视觉信息记忆登记过程6、声象记忆及其研究(三)考核要求1、识记:记忆、瞬时记忆、视觉信息登记、声象记忆。2、领会:记忆的含义和阶段;瞬时记忆及其特征;视觉信息记忆;视象记忆;视觉信息记忆登记过程;声象记忆及其研究。第六章 短时记忆(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记忆系统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和理论,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成整体。(二)考核知识点1、记忆的结构2、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3、短时记忆4、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5、短时记忆信息的储存6、复述7、工作记忆8、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三)考核要求1、识记:短时记忆、复述、听觉代码、视觉代码、短视记忆容量、平行扫描、完全系列扫描、工作记忆。2、领会:记忆的结构;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短时记忆信息的储存;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记忆的双存储器模型。第七章 长时记忆(一)课程内容本章着重介绍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包括长时记忆的涵义、信息编码方式长时记忆的储存以及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组织状态等内容。(二)考核知识点1、长时记忆2、长时记忆的体系3、长时记忆的双重编码4、语义编码中的语义代码5、表象编码中的表象代码6、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7、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8、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9、长时记忆中信息状态的组织(三)考核要求1、识记:长时记忆、表象编码、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2、领会:长时记忆的体系;长时记忆的双重编码;语义编码中的语义代码;表象编码中的表象代码;长时记忆中信息状态的组织;长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检索。第八章 知识的建构和表征(一)课程内容本章从信息加工理论介绍知识的建构和表征,特别是符号—网络模型及其运用。(二)考核知识点1、知识的获得2、知识的建构过程3、知识的表征4、陈述性知识的表征5、命题表征6、图式7、脚本8、表象9、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三)考核要求1、识记:命题、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图式、脚本、表象、心理词典、语义启动、心理旋转。2、领会:符号-网络模型;层次语义网络模型;原形模型;激活-扩散模型;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建构过程;知识的表征;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命题表征;程序性知识的表征。第九章 语言(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语言的特征、语言和语言的特征、语言结构分析、人类语言获得、生成—转换语法、言语知觉、词汇理解、句子理解等,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二)考核知识点1、语言和语言的特征2、语言结构分析3、人类语言获得4、生成—转换语法5、言语知觉6、词汇理解7、句子理解(三)考核要求1、识记:语言、词汇理解、句子理解、言语知觉、。2、领会:语句加工;语言的特征;语言结构分析;人类语言获得;生成—转换语法;言语知觉;句法建构的原则。第十章 思维和推理(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讨论思维的含义、思维语表象、概念形成、概念掌握、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等内容。(二)考核知识点1、思维的含义2、思维语表象3、概念形成4、概念掌握5、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三)考核要求1、识记:思维、概念、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推理、。2、领会:思维的含义;思维与表象;概念形成;概念掌握;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推理研究。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问题解决及其类型、问题解决的策略、专家知识的获得、 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等内容。(二)考核知识点1、问题解决及其类型2、问题解决的策略3、专家知识的获得4、专家与新手的比较(三)考核要求1、识记:问题、问题解决、算法、启发式、逆向搜索。2、领会:问题解决及其类型;问题解决的策略;专家知识的获得;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第十二章 元认知(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元认知的基本涵义、元认知的实质、元认知的成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认知发展等内容。(二)考核知识点1、元认知的基本涵义2、元认知的实质3、元认知的成分4、元认知知识5、元认知体验6、元认知技能7、认知发展(三)考核要求1、识记:元认知、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认知发展。2、领会:元认知的基本涵义;元认知的实质;元认知的成分;元认知知识。三、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1)程序性知识包括了:a、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 b、思维技能和学习技能 c、发散技能和集合技能 d、特殊技能和一般技能(2)模式识别中的衰减模型是a、知觉选择模型 b、“全”或“无”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中枢能量分配模型(二)填空题(1)图式是内化了的有关__________的一种知识结构。(2)原型是对某一类客观事物所具有的____________内部表征。(三)名词解释(1)符号—网络模型(2)概念驱动加工(四)简答题(1)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和哪些方面的因素有关?(2)结构优势描述理论是什么?(五)实验分析题(1)分析格林沃尔德在1998年进行的内隐联想测验的设计和结果。(2)分析斯卑林在1960年进行的部分报告法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六)论述题(1)信息加工理论在研究人的认知时强调哪些方面?(2)人的短时记忆是怎样编码的?四、考试须知1、本课程考试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实验分析题、论述题。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得携带教材和笔记,不需携带计算器。3、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当代认知心理学》,梁宁建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江苏自考28042大纲

江苏自考网站可以看到的,如果你非师范考教师是必须要考两门自考的主干课程的!比如:小学班主任,小学教学方法理论等

课程代码:07943 课程名称:综合设计(实践)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综合设计(实践)》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检验应考者对专业设计的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综合设计》要求应考者掌握媒体艺术设计的思想和设计概念,运用多媒体的表现手法,展示设计的精髓,对相关专题的知识体系介绍和相关专题的学科前沿动态和研究成果介绍,深入细致的实施设计程序或研究计划,以多种创意、多种手法、多种样式完成设计。 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点) (一)考试目标1.了解媒体艺术专业发展动态; 2.提高专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3.强化及完善专业设计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1.通过对某个专题的深入了解,初步建立对该专题的专门性知识体系提高对某个专题的研究能力; 2.培养深入设计能力; 3.对前面相关学科各项知识点的总结,包括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网页设计,互动媒体设计等; 4.为毕业设计做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三)考核要点通过分析动画制作需求,利用手绘和相关软件完成作品,并发布。要求如何调动媒体设计的各种设计技巧表达画面的有限元素,完成具体的主题的视觉信息传达。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实施意见。 (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点标准化,本大纲列出涵盖所有考试范围的提纲。目的在于使应考者能进一步明确考试范围和内容,更有目的的系统学习本课程,也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分层次进行辅导。同时,也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其范围,从而较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准确度。 (二)关于自学教材本课程没有具体对应教材,以之前考试的相关课程为基础,具体考试要求在《关于命题设计的要求》中。 (三)自学方法与社会助学提示 1、无论是自学还是社会集中辅导,都应以前面相关课程为基础,以大纲所开列的考试要点为重点,认真全面地掌握专业中对于设计表现技法有全面的认识。 2、大量查阅以及分析成功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并从中总结设计表现技法的各种规律。 3、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影响的,不是截然分开的。应考者应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全面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四)关于命题设计的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范围和考核要求。考试命题适当突出重点,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本课程属于综合设计(实践),设计采用的形式一般为主题性设计。本课程没有理论考核,也不做现场考核,要求应考者私下安排时间设计相应专题,内容如下: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突发里氏8.0级特大地震,同时影响到我国的十余个省市地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给震中及周边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国家快速反应,社会各界纷纷行动抗震救灾。再大的灾难除以13亿,就会变成很小的痛苦;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变成爱的海洋。请以“众志成诚抗震救灾”为线索,创作短片一部,具体要求如下: (1)短片主题鲜明,切勿跑题; (2)制作形式可选择以下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①二维动画②三维动画③FLASH (3)短片时长不得少于3分钟; (4)提交文件格式:视频文件为avi;FLASH文件为swf.3、综合设计实践作品制作过程,如作品策划书、剧本、分镜剧本、设计稿、角色造型、场景设计稿等原始稿件扫描成电子文件,将这些电子文件和完成的短片刻成光盘,标明考号和姓名,在规定时间前寄到江南大学青山湾校区继网学院自考办(季老师收,邮编214036)由工作人员密封,最后提交专业人员评分。

2040112 小学教育 (本科段) 主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08版) 序号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序号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2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 00015 英语(二) 14 4 28041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4 5 28042 中外文学精读 5 6 28061 现代教育技术 5 7 28062 中外教育史 6 8 28063 教育统计学 6 9 28064 文艺概论 6 10 28065 大学数学 6 11 28066 小学创造教育 6 12 28067 小学教学心理与设计 6 13 28068 小学语文专题研究 任选一门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5 不考英语者的换考课程 29767 基础教育概论 4 29768 教育伦理学 5 14 教育实习(6周)(不计学分) 15 06999 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学分合计 不少于75学分

江苏小学教育本科自考,一共要考13门,另外还有教育实习(不计学分)、毕业论文(不计学分),总学分不少于75学分。

江苏小学教育本科自考,专业名称:2040112小学教育 (本科段),主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考试科目如下:

考生毕业前需根据自身情况完成6周的教育实习。各类考生(含在职教师和在读师范生)均需填写教育实习鉴定表。

凡国家教育部认可,属国民教育系列的各类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可直接报考。

江苏自考考试大纲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生在哪里能查询到自考考试大纲?答:全国统考课程教材书后附有该自学考试课程大纲。省考委编写或指定教材的自学考试课程大纲,考生可以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 ()自学考试页面中的“教材大纲”栏目下载。自考考试大纲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6年10月自考02614控制电机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29.97KB 2014年10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56.34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三版,张丽、郝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高纲1835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7725 物流规划南京财经大学编(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物流规划》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必修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掌握和运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自学考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在工作中运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物流管理的决策水平和管理绩效,提高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物流规划》课程设置的目标是: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2. 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模型,包括概念、特征、分类、模型及规律;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先进的物流系统理念,侧重于规划、分析、设计的方法和技术的综合应用,以期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法的应用效率;4. 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定量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的重点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概念、特征和模式、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物流系统决策方法、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等内容。本课程的学习难点是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方法、物流系统决策模型等内容。Ⅱ 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概念及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及外延,理解相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物流系统设计和规划等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对某一特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业务领域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和模型,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建模,并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 物流系统及其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理解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掌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与原则;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流程,为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打下基础。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一、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二、物流系统的特征三、物流系统的模式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一、物流系统的要素二、物流系统的要素集成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一、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含义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三、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第四节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与阶段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类型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阶段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1.识记:系统、物流系统;2.领会:系统分类、物流系统分类、效益背反、系统的一般模式、物流系统的模式;3.简单应用:系统的基本特征、物流系统的特点;(二)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1.识记:物流要素集成化;2.领会:物流系统的网络要素、支撑要素、物质基础要素、功能要素、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要素、物流要素集成动机;(三)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1.识记:物流系统规划、系统总成本、物流系统设计;2.领会: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区别、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系统总成本最优原则、显性物流成本、隐性物流成本;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与阶段1.领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类型、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三个层面;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阶段。第二章 物流系统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目的及一般步骤;掌握物流系统目标的特点和物流系统目标设置的基本理论,了解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内容,掌握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作用和分析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的环境分析与问题识别一、物流系统的环境分析二、物流系统的问题识别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一、物流系统的目标设置二、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作用三、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分析四、物流系统目标分析方法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一、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二、解释结构模型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的环境分析与问题识别1.识记:SWOT分析、企业环境、宏观环境、物流体系环境、SWOT分析、5W1H法;2.领会:系统分析概念、系统分析目标;3.简单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物流系统分析表、决定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物流业市场竞争环境分析;(二)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1.识记:营运目标、基本目标、5S目标、3S1L目标、7R目标、SMART原则、系统目标的完备性、物流系统战略优势、物流系统战略优势、目标集聚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目标树、问题树;2.领会:物流系统的目标、物流系统目标的多样性、物流系统目标的层次性、物流系统战略类型、战略目标分析的工作内容、物流系统目标分析方法;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目标的特点、物流系统目标冲突和处理方法、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内容、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意义、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分析;(三)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1.识记:结构、结构模型、多边治理、双边治理、单边治理;2.领会:ISM方法的建模步骤;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影响物流企业联盟伙伴组合的因素分析。第三章 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流节点的类型、作用和功能;掌握物流节点选址的原则、步骤和主要方法;掌握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步骤和主要内容;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和配送中心区域规划的方法;掌握物流中心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物流中心规划的目的、设计原则。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一、物流节点的概述二、物流节点的类型三、物流节点的功能第二节 物流节点的选址规划一、物流节点选址规划概述二、单物流节点选址三、多物流节点选址第三节 物流节点布局规划一、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二、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步骤三、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内容第四节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一、配送中心规划概述二、配送中心的分类和功能三、配送中心的区域规划第五节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一、物流中心的概念和类型二、物流中心的功能设定三、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1.识记:物流节点、物流系统结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2.领会:物流的过程、广义的物流节点、狭义的物流节点、物流节点的类型、3.简单应用:物流节点的作用、物流节点的功能4.综合应用: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区别、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区别、(二)物流节点的选址规划1.识记:物流节点选址、计算机辅助节点设计技术;2.领会: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分类、常用的单节点选址方法、多物流节点选址方法;3.简单应用:物流节点选址原则、物流节点选址步骤、欧几里得选址方法、直角选址方法、加权因素选址法;4.综合应用:物流节点选址因素;(三)物流节点布局规划1.领会: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目的、物流节点选址、物流节点布局;2.简单应用: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步骤、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内容;(四)配送中心规划设计1.领会: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分类 ;2.简单应用:配送中心内部工作区域、配送中心区域规划步骤;3.综合应用:配送中心的功能(五)物流中心规划设计1.识记:集货中心、送货中心、转运中心、加工中心、物流控制中心;2.领会:物流中心的类型、物流据点的数目与规模;3.简单应用:物流中心的地位、物流中心的功能、物流中心的规划涉及的因素、物流中心的筹建;4.综合应用:物流中心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物流中心设施规划的目的;第四章 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线路的概念、功能、作用;掌握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了解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和线路组合要素;掌握物流系统运输线路选择的依据和方法;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和线路规划设计的内容。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线路概述一、物流系统的线路二、物流系统线路的功能三、物流系统线路的作用四、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第二节 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一、物流线路的单一运输二、物流线路的组合运输三、物流系统线路要素第三节 物流系统线路的选择一、运输线路选择的依据二、运输线路选择的方法第四节 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一、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二、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标准和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线路概述1.领会:物流线路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线路的功能、物流系统线路的作用、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二)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1.识记:管道运输、航空运输、流向、流体、流程、流效;2.领会:物流线路的单一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联运方式、3.简单应用: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物流线路的组合运输、物流系统线路要素;(三)物流系统线路的选择1.简单应用:运输线路选择的因素、运输线路选择的原则、运输线路选择的方法;2.综合应用:最短线路法、Dijkstra法应用、运输问题模型、旅行推销员(TSP)模型应用;(四)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1.领会:运输合理化、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标准和内容2.简单应用: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运输合理化设计的“五要素”、 运输系规划设计的内容;第五章 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熟悉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了解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和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类型;掌握物流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原则、内容和方法;掌握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区域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网络概述一、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二、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第二节 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类型一、单核心节点结构二、双核心节点单向结构三、双核心节点交互结构四、多核心节点结构第三节 物流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一、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原则二、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内容三、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方法四、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步骤第四节 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一、物流网络组织设计的原则二、物流网络的内部组织设计三、物流网络的整体组织设计第五节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一、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方法二、规划总体框架三、区域物流系统设计四、物流园区内部规划设计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网络概述1.识记:物流系统网络、物流网络结构;2.领会:区域物流网络、服务经营网络、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3.简单应用:服务经营网络的作用、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二)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类型1.识记:单核心节点结构、双核心节点单向结构;2.领会:双核心节点交互结构与双核心节点单向结构的区别、多核心节点结构;(三)物流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1.识记:物流网络规划设计、德尔菲法、解析方法、启发式方法;2.领会:物流网络设计、物流节点和线路的相互关系;3.简单应用: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内容、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步骤;4.综合应用: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原则、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方法;(四)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1.识记:有效性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管理幅度、职权、协调原则、功能一体化物流网络组织、虚拟化物流网络组织、狭义自营组织、内部交易组织、内部外包组织、业务外购组织、战术外包组织、战略外包组织;2.领会:合理管理幅度原则、职责与职权对等原则、流程一体化物流网络组织;3.简单应用:物流网络的内部组织设计、物流网络的整体组织设计;4.综合应用:物流网络组织设计的原则;(五)区域物流系统规划1.识记:物流节点、物流园功能规划设计2.领会:物流网络规划、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方法、区域货运模型、价值-重量模型、时间分布模型、模式分担模型、货物-车辆模型、网络分配模型;3.简单应用:区域物流系统设计、节点选址模型、节点类型、物流园区内部规划设计、物流园区微观仿真评价内容、物流园区经济分析评价内容;第六章 物流系统的模型与仿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和原则;掌握层次分析法及在物流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掌握系统仿真的概念及物流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了解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方法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案例。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和原则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二、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仿真基础一、物流系统仿真概述二、系统仿真的特点三、物流系统仿真的步骤四、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第三节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一、蒙特卡罗方法二、系统动力学方法三、物流系统的分析与仿真案例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和原则1.识记:物流系统分析;2.领会: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二)物流系统的仿真基础1.识记:仿真、系统仿真;2.领会:现代仿真的概念和框架;3.简单应用:系统仿真要素、系统仿真的特点、系统仿真的实质、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4.综合应用:物流系统仿真的步骤、仿真模型的运用、系统仿真的作用;(三)离散事件系统仿真1.识记:蒙特卡罗方法、系统动力学;2.简单应用: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蒙特卡罗方法的逻辑流程、系统动力学的表示方法、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3.综合应用:物流系统仿真在集装箱港口中应用第七章 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流系统评价的概念及物流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掌握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指标组成;掌握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熟悉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熟悉和了解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在TPL企业评价中的应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评价概述一、物流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二、物流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一、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二、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组成第三节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一、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二、因子分析方法三、主成分分析方法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五、因子分析法在TPL企业评价中的应用六、数据包络在TPL运作效率评价中的应用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评价概述1.识记:物流系统评价;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评价的目标和任务、物流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综合评价的思想原则;(二)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1.领会:系统评价;2.简单应用: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组成、选择确定评价指标应注意的问题;3.综合应用: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1.识记:因子分析、因子载荷、共性方差、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2.领会:因子分析方法的作用、因子分析法的目的和任务、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参数的经济含义分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三种性质指标、碎石图;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因子分析法的特征、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步骤、主成分分析法的特征、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因子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应用数据包络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4.综合应用:因子分析法在TPL企业评价中的应用、数据包络在TPL运作效率评价中的应用、第三方物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应遵循的原则、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第八章 物流系统决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及决策类型;了解物流系统决策的体制;熟悉物流决策常用的决策方法;掌握第三方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决策标准;掌握非确定型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和常用决策准则;掌握风险型物流系统决策的损益期望准则、决策树法和效用概率决策法等常用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决策概述一、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二、物流系统决策的类型三、物流系统决策的体制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决策一、传统决策方法二、Ballow 开发的决策标准三、第三方物流决策标准应考虑到Ballow决策标准的缺陷第三节 非确定型物流系统决策一、平均准则二、乐观准则三、悲观准则四、折中准则五、后悔准则六、非确定型决策准则的比较第四节 风险型物流系统决策一、 损益期望准则二、 决策树法三、 风险决策的灵敏度分析四、 效用概率决策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决策概述1.识记: 决策、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决策中枢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信息系统;2.领会:物流决策的概念;物流系统决策的分类;3.简单应用:决策过程、物流系统决策的要素、企业物流的战略决策目标和内容;物流系统决策的体制;4.综合应用:决策基本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模型;(二)第三方物流决策1.领会:企业采用传统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2.简单应用: Ballow 开发的决策标准、第三方物流决策标准应考虑到Ballow决策标准的缺陷;3.综合应用:如何判断物流子系统是否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三)非确定型物流系统决策1.识记:平均准则、后悔值准则;2.领会: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准则;3.简单应用:非确定型决策准则的比较;4.综合应用:平均准则、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准则、后悔值准则的应用;(四)风险型物流系统决策1.识记:损益期望值;决策树法、灵敏度分析、效用、效用曲线、2.领会:风险决策的假设条件、不同标准的风险决策方法适用场合、决策树的构成;3.简单应用:决策树法的步骤、风险决策的灵敏度分析步骤、效用曲线的类型、效用概率决策方法的步骤;4.综合应用:损益期望准则的应用、决策树的应用、效用概率决策方法的应用;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物流规划》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物流规划》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给出了学习的主线,覆盖了该课程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该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教材里均有明确体现。三、关于自学教材使用教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三版,张丽、郝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本课程的应用性很强,考生应在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领会基本概念的同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或解决实际问题。本大纲为考生提供了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便于考生阅读自学。同时,建议考生通过网络、各类期刊、书籍等,浏览物流运作管理的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物流规划》是一个还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课程,其内容许多人在实践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实践着,考生应该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完全能够学好这门课程。在学习中,请注意以下事项:1. 在学习每一章内容之前,先认真了解本自学考试大纲对该章知识点的考核要求,做到在学习时心中有数。2. 务必重视对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要下足够的功夫,反复思考,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了解。并注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并能运用适当的基本原理解决现实问题。3.注意阅读参考资料,我们建议考生通过很多地阅读参考资料如网络资料、期刊文章、书籍及自身的实践,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学会选择和阅读参考资料,也是提高考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要针对重点章、次重点章和一般章节分别提出自学或助学的基本学时建议和要求。要强调注意正确引导、把握好助学方向,正确处理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系。1、 要熟知考试大纲对本课程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准确理解对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认知层次和考核要求,并在辅导过程中帮助考生掌握这些要求,不要随意增删内容和提高或降低要求。2. 要结合典型例题,结合大纲中对“识记、领会、简单应用”不同层次的知识点的要求,在相关章节中都要注意引用案例,帮助考生真正达到考核要求,并培养良好的学风,提高自学能力。不要猜题、押题。3. 要使考生认识到辅导课只能起到“领进门”的作用,听懂不等于真懂,关键还在于自己练习,应要求考生课后抓紧复习,认真阅读。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1.本课程考核方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都有不同难度的试题。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可能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附录: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1. 重心法是单设施选址最为常用的求解方法,它的选址决策依据主要是( )。A.设施到各节点的距离B.运输总量C.运输成本D.运输时间2. 建立物流系统的依据和进行物流系统分析的出发点是( )。A.系统目标B.系统环境C.系统构成要素D.系统分析人员二、多项选择题(略)三、判断题1. 对分离的、单个起点和终点的网络运输选择问题,最简单和最直观的方法是最短路线法。2. 越是高层,越是关键的决策,往往是风险型决策。四、名词解释1. 物流系统网络2. 决策树法五、简答题1. 简述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2. 简述主成分分析法的特征。六、论述题1. 论述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2. 论述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化学化工信息检索与英语阅读》中的英语阅读部分,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15年6月。高纲1547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7062 专业英语南京工业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I 课程的性质及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世界化学工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关化学工业的书籍与杂志层出不穷、浩如烟海,而绝大多数的化学、化工及工艺过程的文献是用英语写成的。因此,化工专业英语既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又是通向化工世界的桥梁和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化工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巩固《大学英语》所学知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英语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培养、补充、延伸和提高。通过化工英语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了解,熟悉专业文章的英文表达。应试者通过自学应能在专业词汇积累和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和强化。本课程的教学是在学习大学基础英语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专业英语,使学生掌握好专业英语的特点,积累常用的化工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专业英语翻译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较顺利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所需信息。二、课程的任务和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克服查阅专业英语资料的语言困难,提高阅读能力,逐步掌握文献资料的翻译技巧。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化工专业英语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国外原版专业文章的阅读文章,初步掌握化工单元过程,化工操作,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原始专利文献等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化工词汇的构词规律,掌握专业英语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和写作。使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能够借助词典阅读专业的先进技术、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英文和翻译英文的能力。本课程要求应试者通过教材的自学,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初步翻译的能力,使英语能为所学专业服务,具体要求如下:1.词汇:掌握一定数量的化工专业词汇和常用科技词汇(熟记每篇课文出现的生词和附录中所列举的专业词汇),比较熟练地、正确地运用这些常用词汇和由它们所构成的常用词组。2.阅读: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和提高是本大纲的重点要求部分。应试者在自学过程中应将此作为中心内容,要求精读每篇正文(Lesson),泛读每篇阅读材料(Reading Material)。阅读活动的基本过程是:认读——消化——吸收,这是构成阅读能力的三个基本因素。阅读,首先要认识所读的文字符号,能将上下句、上下段连贯起来,明白全篇的意思,并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这种能力,称之为认读能力。阅读更需要有消化能力,所谓阅读的消化能力是指对文章的主题,所论述的原理和概念以及文章的逻辑结构能够全面的了解与领会。阅读能否将文章中有价值的内容储存起来并加以消化而变为自己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得领先吸收能力如何了。所谓阅读的吸收能力,是指对读物鉴别、记忆、理解的能力。如果阅读一种读物,尽管能够读下来能理解,但读后就忘光了,阅读的效率就大打折扣,不能算作具备了阅读能力。认读、消化、吸收,是构成阅读能力不可缺少也不能相互替代的三个重要因素。认读是基础,消化食核心,吸收是结果,三者在进程上虽有先后之分,但三者彼此依赖程序却无前后之分。边认读、边消化、边吸收的速度愈快,所表现的阅读能力就愈强。3.翻译:能将自学大纲配套教材中的课文或相仿的其它专业文章译成较流畅的汉语,能借助词典翻译与所学专业有关、难度一般的英语文章;能将专业词汇、单句译成英语,译文基本正确,文章比较通顺。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大学英语作为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精细化工工艺、化工工艺等作为专业英语的知识背景。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课程的重点是结合专业知识的背景对国外原版专业文章的大量阅读,在此基础上掌握化学化工专业中的有关单词、词组、构词法和缩略词的含义及用法;掌握科技英语常用结构;专业英语语法的特点,长句的正确翻译,后置定语的正确理解。。课程的难点是对原文的大量阅读和正确理解。点击下载:27062 专业英语(高纲1547)【完整版】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 索引序列
  • 江苏自考008140大纲
  • 江苏自考大纲
  • 28041江苏自考大纲
  • 江苏自考28042大纲
  • 江苏自考考试大纲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