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35

吹吹再吹
首页 > 江苏自考 > 画家吴什么年江苏自考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HMooooooooo

已采纳

东晋的顾恺之,南朝的陆探微,张僧繇,唐代的吴道子

210 评论

紫色super

六朝四大家,指三国吴画家曹不兴、中国南朝·梁画家张僧繇 、南朝宋吴人陆探微、东晋顾恺之 。曹不兴:三国吴画家。不兴一作弗兴,吴兴(今属浙江)人。绘画特点擅画龙、虎、马和人物。在吴地与皇象善书、严武善弈等号称“八绝”。相传孙权命其画屏风,误落墨点,因绘成绳,权疑为真,举手弹拂。时康居僧人会(即康僧会)携佛像从南方入吴,不兴曾加模写。其画迹早已散失。南朝齐谢赫曾于秘阁中见不兴所画之龙头,列入《古画品录》,评云:“观其风骨,名岂虚成!”张僧繇:中国南朝·梁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特点及生平擅写真、释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画迹有《十八宿神形图》《梁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格武图》《行道天王图》《清溪宫水怪图》《摩纳仙人图》等,传世作品有《雪山红树图》等。陆探微 (?-约475 )。南朝宋吴人。明帝时常侍从左右,善画人物故实,备六法,参灵酌妙,动与神会。唐张怀灌评其与顾恺之、张僧繇"俱为古今独绝。"合称为"南朝三大家"。加上唐代吴道子,又被誉为"画家四祖"。兼善山水草木。在绘画上有所创新。曾研究王献之"一笔书"创作一笔画,连绵不断。这大多反映在肖像画上。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为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6 评论

花大本事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1)曹不兴:三国吴画家。不兴,一作弗兴。擅画龙、虎、马和人物。相传孙权命其画屏风,误落墨点,因绘成蝇,权疑为真,举手掸拂。(2)顾恺之:东晋、南朝宋画家。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作画意在传神。有《洛阳赋图》传世。(3)张僧繇:南朝梁画家。擅写真、释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相传在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二龙点睛,有“乘云腾去”之说,而未点睛者仍在壁间。与顾恺之、陆探微一笔画之“密体”相较,史称其为“疏体”画派。(4)陆探微:南朝宋画家。善肖像画。唐张怀瑾将其与顾恺之、张僧繇合称为“南朝三大家”。加上唐代吴道子,又被誉为“画家四祖”。兼善山水草木。南齐高帝萧道成收藏的384卷名画中,陆探微放在首位。陆探微所绘人物形象,张怀瑾评曰“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今人凛凛,若对神明”。

290 评论

大鹏村长

1919年 8月29日,(阴历闰七月初五)吴冠中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父吴爌北,务农,同时在吴氏宗祠设立的小学任教。 1926年 7岁,入吴氏小学一年级就读,常观村里的画家缪祖尧先生作画。 1930年 11岁,在吴氏小学初小(一至四年级)结业,考入和桥镇县立鹅山高小。在学校寄宿。 1932年 13岁,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鹅山小学,投考中学时被宜兴中学和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同时录取,由父亲决定,入无锡师范学习。在校三年,每学年均获“江苏省清寒学生甲等奖学金”。 1934年 15岁,毕业于无锡师范初师,以第二名成绩考入浙江大学附设工业学校电机科。 1935年 16岁,是年夏,在全省大中学生暑期军训中与杭州艺专学生朱德群相识,在朱德群带领下参观杭州艺专,受强烈冲击,自此决心投身艺术,放弃电机科,投考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36年 17岁,违父命考入杭州艺专预科,在李超士、方干民、王子云等先生指导下学画。此外,还通过朱德群间接向吴大羽学习绘画形式法则,并兼学中国画、水彩画。 1937年 18岁,11月13日,杭州艺专师生在校长林风眠带领下,在南星桥码头乘船撤离杭州,吴冠中同船离杭。 12月初,随师生到诸暨县吴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2月中旬,学校迁至江西贵溪龙虎山。因该地盗匪出没,又迁回贵溪上课。现实生活启示吴冠中新的审美观,从此开始大量画生活速写。 1938年 19岁,由国立艺专预科升入本科,从常书鸿、关良学习油画,绘画习作得到蔡威廉老师的赏识,蔡提出愿与吴冠中交换作品。 在困难条件下仍继续进行人体写生课,同时坚持学习中国画。 1939年 20岁,离杭后,与家乡完全断了音讯,无异于孤儿,而个性却得以自由发展。酷爱凡·高、高更,在画中喜用大红大绿强烈色彩,给自己取了“吴荼茶”的笔名,后改为“荼”,专作画面签名。此时期画了大量水彩画。 1940年 2l岁,由于战时环境限制,缺乏油画材料,转入国画科,师从潘天寿学习国画。此时大量临摹历代绘画精品,每当空袭,在别人钻防空洞时,让图书管理员把自己反锁于图书室,以凝神聚思,专心临画。 1941年 22岁,仍迷恋油画色彩,故又转回西画科。 1942年 23岁,自国立艺专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助教,教素描和水彩。课余时间在中央大学旁听文史课程以及法文课。 12月,作品《静物》参加在重庆举办的第三次全国美术展览会。 1943年 24岁,于重庆大学建筑系任助教,住沙坪坝重庆大学助教宿舍。 是年春,在四川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第一次个人作品展。画风大胆狂放,很为青年们喜欢。决心跨出国门到久已向往的巴黎求学,在戏剧家焦菊隐和附近天主教堂法国神甫的辅导下认真学习法语。 与重庆女子师范学生朱碧琴由相识而相爱。 1944年 24岁,于重庆大学建筑系任助教。工作之余,全力学习法文。 1945年 26岁,继续于重庆大学建筑系任助教。工作之余,全力学习法文。 1946年 27岁,7月,教育部办理本年度留学生考试,选派一百多名留学生赴欧美,其中只有两名美术的名额。吴冠中在重庆考区以全国甄选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自费生录取绘画类三名:熊秉明、吴冠中、刘文清。公费留学生考试“中法交换留学生”录取两名:吴冠中、王熙民)。 是年冬,与朱碧琴在南京励志社举行婚礼,陈之佛为证婚人。陈之佛、林风眠在其结婚纪念册上题词作画。 1947年 28岁,7月,从上海乘“海眼”号美国邮轮赴欧洲,8月中旬到意大利那不勒斯港,转乘火车赴法国,8月25日抵达巴黎。作为“中法交换留学生”,留学期间的费用由两国政府分摊。 进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进入杜拜(J.Dupas)教授的工作室研修绘画。上午在校内学习,下午去博物馆、画廊,或到鲁弗尔美术史学校听课;晚间到大茅屋画室画人体速写。吴冠中的油画人体在国内已训练有素,因而一开始就居全班之首。清贫的留学生活,只有每月六七十美元的奖学金。在生活上极力俭省,以买画具、画册,参观博物馆,到意大利和英国等地旅行写生。此外还要省出一份钱寄回家乡,以尽孝心和爱心。 晚秋,长子可雨在宜兴出生。 1948年 29岁,转入苏佛尔皮(J.M.Souverbie)教授工作室,并经常去洛特(A.Lhote)和佛里奇(O.Frlese)工作室学习。 暑假期间,去意大利和瑞士,参观两国博物馆和古代文化遗址。 作品在巴黎春季沙龙和秋季沙龙展出。

258 评论

清风百荷

Hajdkckfk

316 评论

飞翔飞飞

通常称赞的古代画家四祖是指东晋顾恺之,南朝陆探微,张僧繇,唐代吴道子。顾凯之有“画祖”的美称,陆探微是“密体画’的创立者,张僧繇有‘画龙点睛’的故事。吴道子有“百代画圣”的赞誉。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陆探微,生卒年不详,吴(今江苏苏州一带)人。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中国最早的画圣。在中国画史上,据传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至飞禽走兽,无一不精。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连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也对他推崇备至。他是江南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画家之一。为了研究其遗风,撰者随文附有同样画风的作品数件,以资参酌比较。张僧繇(yóu ),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吴中(今江苏苏州)人,一说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502年 - 519年)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 龙 、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张僧繇是南朝梁时代时绘画成就最大的人。他与顾恺之、陆探微以及唐代的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吴道子(约680~759年 )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 。

315 评论

ni入戏太深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1919年7月5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等。根据《吴冠中年表》中可以知道,1939年,吴冠中20岁,吴冠中于国立艺专期间,酷爱梵高、高更,在画面中喜用大红大紫强烈的色彩,给自己取名“吴荼茶”的笔名,后改为“荼”,专做画面签名。参考资料:《吴冠中全集》第九卷《年表-1939》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1979年,当选中国美协常务理事。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根据《吴冠中年表》中可以知道,1939年,吴冠中20岁,吴冠中于国立艺专期间,酷爱梵高、高更,在画面中喜用大红大紫强烈的色彩,给自己取名“吴荼茶”的笔名,后改为“荼”,专做画面签名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等举办画展。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曾写《桥之美》。编辑本段艺术家生平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吴冠中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吴冠中散文选》等编辑本段解读吴冠中专注于该专注的罗列吴冠中画作价格的变化或拍卖成交率无疑会令读者厌烦。概言之,他是中国在世画家中画价最高的。毋庸讳言,大多数人是因为他画价的惊人而引起对他画作的兴趣。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大众所关心的画价变化,恰恰是他最不关心的。画价价值连城,他本人却生活简朴,不尚虚华。在吴冠中先生眼里,艺术市场受到人际关系、利益包装、经济沉浮等人们无法回避的因素影响。市场价格高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同样,价格低了,也没必要沮丧。艺术品的优劣,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后人往往更清楚,更准确。庄子曾谓“凡外重者内拙”。吴冠中则如是说: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一定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艺术市场是一面镜子。但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的人。智者所见略同。一以贯之的认真早就听说吴冠中先生是较真儿的人:1991年9月,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全部毁掉,此番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的毁画行动,目的只有一个: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不久,笔者便亲身领略了吴冠中的认真劲儿。1993年初,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与香港东方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东方杯”国际水墨画大赛,邀请吴冠中,张仃、刘迅、刘勃舒、朱乃正、邓林、袁运甫、王明明、李松为评委。评奖的当天上午,七十多岁的吴先生准时来到人民日报社,穿一身休闲的西服,脚着运动鞋。第一轮,淘汰不佳的作品。礼堂四壁挂满画作,有的只能放在地上。粗劣不堪的作品自然遭淘汰,但形式不错的也会有同样的命运。每每见到模仿评委画风的作品,评委们都会会心一笑:拿下!所有模仿作品一概落选。模仿妨碍艺术家的真情流露。担任评委会主任的吴冠中给大赛的题词是:“自家真情,勿效东施。”第二轮,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吴先生认真地审视每一幅作品,远看近观,有时屈膝下蹲审视作品,不时在小本子上认真记录,整整忙碌了一整天。再后来,我们和公众一起领略了这位艺术家的认真劲儿。对簿公堂恐怕是吴冠中抗争最激烈的方式了。1993年11月,74岁的吴冠中状告两家拍卖公司拍卖假冒他名义的伪作《毛泽东炮打司令部》侵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赔偿经济损失。最终,吴冠中胜诉。为何眼里揉不进沙子?艺术家应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得了今天的人,不了明天的人,”吴冠中告诫人们说。出入与拖鞋中国书画之道,深不可测。历代名家非常注重处理好入与出的关系。入,方能领略前人用心处之妙;出,则能运用得透脱。吴先生曾经形象地概括了处理出入关系的诀窍。他曾这样为青年画家指点迷津:“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自己。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哪吒太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方有自我,信然!喝茶与喝酒吴冠中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如果清朝画家虚谷活到现在的话,他很想请他喝茶。而若张大千、任伯年请他喝酒,他却不愿意去,因为跟他们没什么话好说。以笔者的粗浅理解,虚谷的灵魂在略显生拙的画作中显现了;而张大千、任伯年们却因技术的纯熟而泯灭了自我太多的东西。变则通,通则久解读吴冠中无疑是一种徒劳。画家像是一个喜欢玩捉迷藏的顽童,当所有的艺术评论家拿着绳子要把他捆个结实,却发现难以措手:他总在不断地变、动!因为结论往往产生于终点,而吴冠中的艺术追求却没有终点。所有的标签都不适用。如果勉强要下一个结论,只能说,变,不断寻觅表达内心情感的最佳手段,就是他的主线。吴冠中对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当他的艺术观点被断章取义为“笔墨等于零”时,有的人期待吴冠中挑起全盘西化的大纛,出乎意料的是,吴冠中强调起当代水墨画与传统文化必要的联系,甚至对西方油画也产生了怀疑,他说,今天他对西洋现代美术的爱好与崇拜之心念全动摇了……这种变是真诚的,不是投机,是郑板桥所谓的灵苗自探的漫长过程。最终他得出结论: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吴先生曾经直率地表示,他所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力量把作品创作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至于是否把不跟外国人走,实行民族化,建立中国自己的面貌等作为中国人创作的标准,都不是重要的。太多的选择会带来太多的负担,无所适从才会最痛苦。他是不管用什么工具,也不会有意搞中西结合,艺术就是不择手段,百无禁忌,一切自有后人评价。真可谓大象无形,大艺无疆!去年,吴冠中曾在文章中写道:“从艺以来,如猎人生涯,深山追虎豹,弯弓射大雕。不获猎物则如丧家之犬,心魂失尽依托。在猎取中,亦即创造中,耗尽生命,但生命之花年年璀璨,人虽瘦,心胸是肥硕壮实的。”自评新作道:“反刍之草,沧桑味苦,却更接近人生真味。思往事,往往更概括,更突出了某处眉眼,画面随之而呈现简约,强调创痛,呈现无奈——人生之曲,不凭音色悦耳,当亦有未老、将老或老之知音。”吴先生曾说过“一切艺术不止于音乐,而进于诗,诗更蕴人情”。观其近作,令人不禁想起晚年的八大山人,可谓异代同心、一脉相通!·其他吴冠中是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几十年来,他一直探索着将中西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被国际艺坛认定的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画家。他提出"风筝不断线"的创作原则,坚持有自然根据的感觉抽象和油彩墨彩的轮转间作,尝试西方形式结构同中国意境韵味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形韵"新体系。“大嘴事件”老人讲了真话年高89岁的画家吴冠中近日开讲,他说: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美协和画院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从中央到地方,养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鸡;(人事派别之争)导致几十年里中国美术实际上没有什么发展和创见,美术成了政治的工具,艺术活动就跟妓院一样;在这样一个泥沙俱下、垃圾箱式的环境里,艺术家泛滥,空头美术家、流氓美术家很多,好的艺术却出不来了;现在的问题,不光是艺术教育,还有艺术场馆、大赛评奖、市场,全方位都有问题,而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一个体制问题;中国当代美术水准落后于非洲……(《南方周末》1月10日)这些带刺的话语,响亮地激荡着耳鼓。老先生真是敢言,敢言人之心中或许都有却未必能够说出来的话。美术家的情怀问题、美术团体有否必要存在的问题、艺术的身价问题、创新问题、艺术家的命运问题——问题意识在艺术家渐渐老去的时候,真实地浮现出来,并以这样的一种强烈的措辞方式表达出来,让人感佩,让人叹息。不谈具体的作品,也不论其是不是懂得中国文化,仅就吴老先生上边谈到的诸多问题,我相信,这些问题确实是困扰并将继续阻挠中国美术发展的桎梏。也可能,老先生的某些见解有些偏颇,比如把画院美协统统比做妓院,说得有些痛快有些过火。但某些见解的激烈掩盖不了思想的光芒,或者干脆说,很多话之所以强调到极致,就是要以这样的“过度表达”来引起注意。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耳朵变得娇嫩起来,不再能够听得了“不一致”的意见?艺术云者,不就是在不断地坚持与抗争中生发、成熟起来的?如果连允许质疑的勇气都没有,最多只配做一个独裁式的“艺术家”。观诸吴冠中“大嘴事件”,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像这样应该成为常识的大实话,要一个已经89岁的老人来激烈地表达?而且老人在表达时,不自觉地表现出壮怀激烈的意味。那些青年才俊哪里去了?那些中年精英哪里去了?大家既然已经投身艺术,为什么不能同时投入一份热忱、投入一份责任在其中呢?联想 2006年、2007年陈丹青先生关于美术教育方面措辞激烈的批评,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激动之余,往往也看到了这个领域的空泛和苍白。其实,诸如上边的提问,也不过是聊以自慰的说辞而已。大家都在利益的局中,真正愿意打破平衡的,只能是无所顾忌的那些人,不再打算在这里混的那些人。陈丹青,原本就是海归,与国内美术圈子若即若离;而吴冠中,一是“我都这个年纪了!”二是人家本身就是法兰西院士,跨国的。几乎可以想见,吴冠中的这些言论会使他招致如何猛烈的还击——那样的情形,在他此前抨击美协画院的时候,实际上已经预演过一次了。尽管那一次美协领导人的回击过于拙劣,居然以如果取消了美协,政府安排的大画将何以组织来应对,但毕竟表明了态度。这一次,可能因为话语打击面更大,因而招致的回应可能更大更激烈。也好,早就应该撕破这样的一团和气了,吴冠中说得好,创新不能讲和谐。不然,如何发展?

224 评论

相关问答

  • 2023年苏州吴江自学考试报名地点

    2023年4月江苏自考报名入口已于3月1日9:00—5日17:00开通。考生可登陆江苏教育考试公众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报考。新生注册和新、老生课程报考同步进行,具体

    樽品爱榴莲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可以自考本科学画画吗江苏

    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这里有零基础绘画训练营课程,21天从入门到高阶针对零基础学员的绘画课程,建议是从传统美术开始学,素描、速写之类的都需要,

    Xiaonini71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江苏省自学考试院吴明

    因为他得了第一,得第一会被人嫉妒。因为每个人都是蜡烛,需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所以拿第二就行,可以照顾别人,也可以帮助他人。所以妈妈教育了他。

    黄黄的树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江苏自考动画设计

    专升本:凡国家教育部认可,属国民教育系列的各类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可直接报考。高起专:专科自考动漫设计专业要考什么科目?学习内容(考试内容)课程名称

    梦朦胧6620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画家吴什么年江苏自考

    东晋的顾恺之,南朝的陆探微,张僧繇,唐代的吴道子

    为食猫88 7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