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从业者访谈记录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38

juan娟娟123
首页 > 金融从业证书 > 北京银行从业者访谈记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anran8385

已采纳

金融行业降薪潮确实在近期出现了。由于全球疫情的爆发,导致了经济的下滑和企业业绩的下降,不少金融机构也受到了冲击。为了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很多企业开始实行降薪措施。这种情况在国内外都有出现。具体而言,在国内,降薪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基金管理、证券等领域。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裁员、减薪、缩减员工福利待遇等方式来缓解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但也有些企业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降薪潮现象,因为员工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和工作成果很出色。总体而言,金融行业目前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虽然出现了一些降薪潮的现象,但也有很多企业依然处于稳定的状态。建议金融行业从业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更有优势的地位。

144 评论

雨樱花ran

在近一周来,一向以稳健见长的银行固收类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净值回撤。一时间,“赎回银行理财产品”等话题在微博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刷了屏。“要不要投诉一下银行理财经理?”“一年的收益,一个月就还回去了。”类似的吐槽屡见不鲜。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目前全市场34382只银行理财产品中,近一周内总回报为负值的有13295只,占比。也就是说,最近一周时间内,有将近40%的理财产品收益是负值。此外,有2024只理财产品跌破了净值。净值的剧烈波动,也造成了部分投资人恐慌。11月16日,有消息称,某大型银行旗下理财产品因赎回客户太多,触发巨额赎回,也引发了大量关注。银行理财产品一直被视为稳健型投资。尤其在今年股市、基金市场遭遇多次震荡时,不少银行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们的“首选”。但现在,银行理财为何遭遇了“急跌”?三天亏去了三个月收益家在天津的李兰,在过去几年中一直购买的都是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的理财产品。对于银行理财,她也总是充满“稳健投资”的信心。她以前购买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也几乎没有出现过亏损。“以前理财产品到期时,收益也都会比标注的比率高。”于是,在今年11月初,她又投了100万元,购买了该银行金芒果理财中的净值型产品“稳赢”系列。当时的投资经理对她介绍称,该产品过往业绩及净值的历史波动较低,属于较低风险产品,且投资起点低,比较适合有投资经验、稳重求进的投资者。但李兰万万没想到,这半个月以来,她购买的这只理财产品,不仅把利息赔了进去,本金现在也已经亏了。着急的她询问银行,对方也无法给出什么具体办法,只能让她暂时等待,看明年的收益如何。李兰说,她买的产品是一年封闭,“必须要等到明年这个时候才能赎回。我只能求到时别亏得太多了。”更让李兰担忧的是,这只是她投资的产品之一。她在这家银行购买了多只理财产品,周期长短不同,前前后后总计投资了将近200万元。“现在算下来,我已经合计亏了1万元左右。”拥有丰富投资经验的老李,也在此次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撤中“闪了腰”。来自北京的老李作为前银行从业人员,已拥有20多年的投资经验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一名理财“老手”了。对比起股市、基金市场,求稳的老李选择了银行理财。今年9月,他购买了中国建设银行的3只理财产品,投入了60多万元。在投入的初期,老李的投资收益表现堪称优秀。到11月13日之前,投资3个月,收益已经超过2000元。老李兴奋之下,还和朋友炫耀了一番。然而,到了11月13日,情况急转直下。老李甚至有两天没有敢打开理财App看上一眼。在11月16日他查看时,发现不仅此前的所有收益已经“折”了进去,并且已经触及到了本金。9月16日他购买时的产品净值是,而在11月16日净值已跌至。相当于他在三天时间里,亏光了过往3个月的所有收益。“其中一只10万元的产品,昨天我看的时候亏了100多元,今天已经翻倍,亏200多元了。”老李说。“我20多年的投资史里,还没见过银行稳健型产品出现这样亏损的情况。”老李感慨。他一直都是“求稳”的投资者,从来不碰高风险的产品。这次他买的也是建行R2产品,R2级算是风险等级较低的稳健型产品了,但居然也会“失手”,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受访者提供)相比起来,张宇表现得还算淡定。“我一直都是买银行理财,差不多已经将近5年了吧。”张宇说。她之所以选择银行理财,一方面是银行理财收益比定期存款高,收益率基本上在3%~4%之间;另一方面,也图个用钱方便——她购买的理财产品都比较灵活,需要的话,工作日可以当天赎回、当天到账。“我现在买的是北京银行的理财产品,5万元的一年定期,明年2月份到期。按照正常基准的话,收益一般在之间。保守计算的话,我的收益应该在1500元左右。但是现在,加上利息,我亏了将近2000元了。”张宇说。不过作为在北京工作的年轻白领,张宇目前还没有成家,她觉得压力并不大。这一轮的银行理财“暴跌”,在社交平台上也引起了讨论。在微博和小红书等平台上,关于“银行理财不再保本”的话题下都是一片吐槽之声。一位网友发帖说,“理财一个月才赚几百块,但这几天跌的却好几个月都回不来,只求年前能保本就行。”一位微博网友也称,他直到这几天看了别人发的消息才发现,自己买的交通银行理财产品已经连续亏损半个多月了。“虽然我理解理财有风险,但是,这可是R2级别的理财啊!”面临赎回压力,银行集体发声此次理财产品净值回撤,也冲击了投资者的信心,部分产品也面临了较大的赎回压力。11月16日,有投资者反映,招银理财旗下的一款R2中低风险的固收类理财产品“招银理财招睿活钱管家添金2号”出现了无法赎回情况,赎回界面显示“由于赎回客户太多,已触碰巨额赎回上限”。随后,该产品在当天就已恢复赎回功能。招商银行App显示,该产品净值自11月9日开始下行,累计收益率从下行至11月16日的。

225 评论

茜茜Julie

我是一个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现在想对从事金融类的工作人员进行一个访谈,最好是从事银行业的。现在所进行的职业 年龄问题1: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问题2:您认为做好这份工作应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经验呢?问题3:您认为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对做好这份工作来讲是重要的?问题4: 目前行业内要求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和培训背景?问题5: 行业内,单位对刚进入该领域工作的员工一般会提供培训吗?都会进行哪些培训呢?问题6:本科毕业从事这类工作跟读完研究生相比会有哪些优缺点?问题7:您觉得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问题8: 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做些什么呢?问题9:就您的工作而言,您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问题10:从事这份工作实现了您的人生价值吗?家庭对您现在的工作满意吗?问题11:据您所知,有什么职业杂志、行业网站或其它渠道能帮助我深入了解这个领域?问题12:这个工作经常要出差吗?问题13:男女工作者在这份工作上机会均等吗?问题14:方便透露您的薪水吗?您的工作领域里初级职位和略高级别职位的薪水一般是什么水平?问题15:通过这次的访谈,你有什么话对新加入行业的人说呢?回答:银行理财经理,略。1.校园招聘2.金融经济常识、扎实功底,诚实,与人交流能力,符合行业的个人气质。3.什么样的人都能做好,满足2的。4.本科以上,再加上2。5.当然会培训。与2相关的培训。6.从工作本身来说差别不大,关键是看个人能力。7.很好。8.了解金融讯息,分析,根据客户情况为其规划并推荐产品。9.国有银行难免有些官僚的事情不太喜欢,别的都蛮好。10.人生价值,还太年轻。基本满意。11.第一财经周刊可以帮你入门。12.偶尔。13.均等。14.初级职位,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高级职位,远高于初级职位。15.如果是你想进银行工作的话,多去实地看看,问问,或者有机会的话去实习几个月。能看出来你对这个行业非常不了解。

123 评论

小菜虫娃娃

就以券商行业来看,2021年度上市券商的员工人均薪酬就是非常高,银河证券员工人均薪酬排在第23位,那也是达到了人均万元。从中信证券的年度财务数据看到,2021年人均薪酬万元。另外从一份披露的法院判决书中看到,一位2019年首次登记执业的中信证券投行新人,年薪也达到了万元。在2月23日,中纪委特别发声:“要破除金融领域的三种错误思想,那就是‘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西方看齐论’。为什么要破除呢?因为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员认为自己拿高薪理所应当,自己天生就应该是职场金字塔的顶端人物。结果就是过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乐主义,以及消费中的和靡之风。成功破除金融精英论,让他们的薪酬同实体经济从业人员靠拢,这也是大势所趋。传闻现在券商开始降薪,是拉开了金融圈整体降薪的序幕吗?还是券商行业形势导致的周期性降薪,其实这个要分清楚。除此传闻的开始,就是说某头部券商已经正式发文降薪,不同级别降薪比例在30%~50%。券商行业的收入和利润水平,与这些市场的指数走势是趋同的。市场活跃就可以利润高一些,市场低迷利润低一些。那么对于券商从业人员来说,则是熊市拿的钱少一些,牛市拿的钱多一些。这就是券商行业从业人员的周期性的薪酬变化规律。那么从过去的财报中看到,2022年度招商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亿元,真的同比下降。而其他上市电商的财报也显示出了下降水平。对应的证券市场指数水平,则是上证指数又回到了3000点,回到了2008年的水平。那么从业人员薪酬的下降很有可能就是行业周期性变化规律所作用的结果。但是民众也要了解,即使熊市薪酬降低,那在平均薪酬方面,也是平均年薪几十万啊。在有统计的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数据中,在2021年年规模非常小的国元证券,平均薪酬都在50万左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此次的传闻可能还不是主动降薪,而是被动降薪。

175 评论

喵呜兔几

银行再次集体降薪。不过对于某国有大行的高级经理张昊来说,这并不意外。从业近14年,他目睹了银行业从最辉煌的时刻逐渐走向衰落。降薪:银行业的辉煌不再第一次嗅到行业下滑的味道是在2015年,当时在省行的他首次遭遇降薪。“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张昊说道。2007年入职银行,他由于出色的能力很快进入省行私人银行部工作,开始“和有钱人打交道”。那个时候的银行业正值黄金十年,张昊开始频繁升职加薪,银行的种种福利也让他对这个行业充满了希望。“或许是短暂的不景气。”面对第一次降薪,他曾这样安慰自己。然而不到半年时间,第二次降薪迅速的到来了。这一次,张昊非常直接的感受到了行业的衰退。两次降薪幅度加起来达到了15%,从张昊的观点来看,省行离业务相对较远,自己能降这么多,必然意味着下面的分行、支行的日子更加难过。情况确实如此。担任某外资银行财务的薛钗更早的感受到了行业的下滑。2009年,她所在的银行受金融危机影响,第一次出现了不良资产。据她回忆,当时还没有出现裁员现象,但福利已经开始削减,“有的休假开始不带薪了。”薛钗说。这种下滑在2016年表现的更甚。刚刚跳槽回青岛,她就得知之前所在的北京某美资银行将整个后台部门全部都撤掉了,其中也包括她原来的岗位。“现在和原来在各个城市占网点的时代不一样了。”薛钗苦笑了一声,“如果不是有明确规定外资银行必须有一个当地的会计,可能我现在这个岗位也就没了。”离开:观念的撕裂与银行业的特殊体面,是让学计算机的薛钗进入银行业的最大原因。大学的时候,薛钗的妈妈就曾带着她走进建设银行的大厅,指着柜台说:“如果我的女儿能在这里工作简直再好不过了。”也正是这份体面,让薛钗在传真机前整整站了两年。“当时我的工作就是拿快递、打扫卫生、给大家分快递。”现在回忆起来,她甚至觉得有些好笑,“去银行,体面嘛。”然而现在,这份体面从业内看来似乎正在逐渐消失。“归根到底,银行就是个服务业,和酒店里端盘子端碗的服务员性质是一样的。”张昊表达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在他看来,银行在大众印象中的特殊来源于其对信贷资源的掌握。80年代开始,银行因为信贷这一稀缺资源被逐渐神话,带来了银行人地位的大幅度提高和各种收入、甚至隐性收入的出现。“行业被大多数人神圣化了。”但随着不良率的提高、金融脱媒带来的资金向线上平台转移、以及新兴金融行业的兴起,银行的光环正逐渐褪去,回归到了一个普通的行业。这或许是服务业必然需要经历的发展阶段。但对因追求体面而进入银行的从业者,带来的却是巨大的失落感。许多年轻人因为父母或老师“体面”的印象来到这里,又因服务业的本质而退出。“可能近几年入行的新人在印象里把银行业捧得很高,但进来之后发现也无非如此。再加上整个行业下滑带来的工作压力,确实会导致一批年轻人逃离。” 张昊颇为惋惜,却不得不承认了这一现实。唐思恩就是离开的年轻人之一。今年4月,他离开了从业5年的银行业,投身于某金控平台。行业下行确实影响到了唐思恩的业务开展,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苦”。刺激他离职的真正原因,是看似明晰的晋升通道背后的复杂纠葛与个人对环境的不适。“人际关系复杂,发展太有限了。”这是他对这里的评价。“做到部门总经理几乎就是最高的了,如果没有背景,做到分行领导是非常难的。”和唐思恩一样想的不在少数。繁琐的制度、频繁的培训、大量的规章……银行确实有许多较为独特的行业环境。而在这中备受讨论的,则是人际关系。不仅是内部的人际关系与复杂的人情环境,与客户关系的处理也常常困扰着银行人。“但是进入一个行业,就需要接受这里的规则甚至潜在的规则。每个行业都是这样的。”张昊说道,“那么多银行,凭什么客户把钱存你这里?除了专业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应酬是难免的。”他有些无奈“所以千万不要有自己专业特别强其余的可以什么都不管的想法,那你就需要考虑一下自己适不适合银行业了。”留下:无奈、稳定、忠诚、热爱薛钗还是打算继续留在银行里。喜欢与数字打交道,她觉得财务的工作非常适合自己,而“几乎工作狂一样的努力”也让她在不景气的行业中依然不断加薪。“我觉得只要努力在哪儿都能行。”她非常坚定。同时,换行业的困难使她颇为谨慎。“干了十多年再跳到别的行业,就和过雪山爬草地一样,是很难的。”薛钗说道。在现在的形势下,她对行业内跳槽的行为也并不认可。“机会越来越少了,你走了,成百上千个人就会扑上来替代你。”张昊也抱有同样的打算。“在行业内的时间长了,忠诚度也就高了。”他解释说,“我还是很喜欢银行的,这里给了我成就感。”老银行人因为无奈、热爱与忠诚留下;年轻人也正因为某些向往涌入,哪怕他们或许早已感到银行的光辉不在。“不景气是能感受到的,最直接的就是工作时间的延长和业务的复杂化。”某地方银行的理财经理严涛笑了笑,“但是我觉得对我没啥影响,我喜欢这个行业。”在银行辉煌之末入行的他并不后悔。“而且这里的压力和收入基本上比较匹配吧。”大堂经理肖莉也打消了一度出现的辞职念头。今年刚刚来到银行,她发现这里的工作和想象完全不同。“我以为是光鲜亮丽的白领,结果每天都要站着,而且各种手势啊,规范啊,都非常严格。”几乎一整天不能坐下,本身瘦弱的她甚至在半年里站出了小腿静脉曲张。天天在忙,却又完全不知道在忙什么,这样的状态再加上作为编制外人员晋升的困难让她一度萌生了离开的想法。但最后,对工作稳定性的考虑占了上风。“目前我也在朝着转正和晋升的方向努力。”不管多困难,她还是想要试一试。“其实我觉得除了大家了解的传统业务,银行也在开设子公司和新兴业务啊。”今年刚刚大学毕业,想要进入银行从事分析类岗位的逯依说道。“银行工作稳定、晋升道路也比较清晰,我还是想要去的。”在她看来,未来银行将成为金融的航空母舰,只会越来越综合。“单独讨论传统业务,大家很担忧也是正常,但这只不过是一部分业务线,不代表整个银行吧。”在银行实习过后,她觉得自己很喜欢这里,也希望能勇敢的闯一闯。未来:寒冬之下如何生存?不可否定,银行正经历自己的寒冬。凛冽之下,转型正激烈的进行着。寒冬还要持续多久?没人能说清楚。转型过程,阵痛刺痛了每个银行人的神经。薛钗正在考取审计师证书,以备真的要换行业依然拥有可迁移的技能。严涛也在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让自己从大量的银行人中脱颖而出。“或许十年之后再回头,银行会转型的很好,并再次腾飞。”张昊构想,“但是我们谁也不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前中后台的每个人都积极转身,成为转型中配合的一份子。”

278 评论

蚊蚊mandy

最近几年,金融行业的薪资一直处于高位,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涌入。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行业的调整,金融行业的降薪潮已经到来。

首先,金融行业面临着经济下行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金融行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金融机构的业绩也相应下降。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金融机构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给金融行业的薪资带来了压力。

其次,金融行业也面临着监管政策的调整。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资管新规、金融去杠杆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对金融行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了影响,也给金融从业人员的薪资带来了压力。

最后,金融行业还面临着人才供需失衡的问题。由于金融行业的高薪和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涌入。然而,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和调整,金融机构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一些新兴领域和职业方向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一些传统领域的职位则面临饱和和过剩的问题。这种人才供需失衡的问题也给金融从业人员的薪资带来了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行业的降薪潮已经到来。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如减少奖金、调整薪资结构、提高业绩要求等。这些措施对于金融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02 评论

相关问答

  • 银行对公从业人员访谈记录

    问题一:如何做员工访谈?一、面谈前的准备:1、面谈目的确定:调查、批评、表扬、普通交流、违纪面谈、绩效管理、离职2、准备好面谈的问题:以***数字依次列出所有问

    晚点寿司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银行廉洁从业谈话记录表

    廉洁谈话记录内容如下:1、对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履行一岗双责和落实的情况如何。2、是否有执行廉洁从业若干规定。3、是否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4、是否严格执行

    福嘟嘟的脸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对基金从业人员的访谈记录

    证券:1通过投简历,面试,笔试等常规环节2开市前搜集资料,分析行情,开市盯盘,收市后收集信息,回顾一天行情。另外同时和客户保持交流3经济金融基础知识,一般至少大

    quanshanneko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银行从业人员谈记录心谈话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短短的两句话,却承载了作为一名党员太多的责任与担当。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茜茜Julie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北京银行从业者访谈

    体验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北京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然后在银行工作的话也比较体面,赚的钱也比较多,但是生活品质没有太大的提升。

    shuijing217 10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