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1

偶是杨洋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初等教师资格证真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gar糖果君

已采纳

看看你考哪个省份的教师资格证了,各个省份用的教材是不一样的。一般都是需要看看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本书,把书的内容弄透了,应该没问题。

87 评论

腹黑芝士

2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统一概念。

【参考答案】错。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3.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错。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

24.液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大。

【参考答案】错。 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识、记忆、理解等能力,比如记忆广度等,在性质上即属流体智力。其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来判断彼此间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此外,心理学家们也发现,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因此,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测验时,多以流体智力作为智力比较的基础。

25.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参考答案】错。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是倒U曲线的关系。每种难度的任务都有一个动机水平,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27.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28.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①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人们需要的、感兴趣的东西遗忘得较慢,而人们不需要的、不感兴趣的东西遗忘得较快。

②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形象性的材料、有意义的语义材料,特别是诗歌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材料的数量越大,刚识记后遗忘就越多。

③学习程度。如果学习达到刚刚能够掌握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要比刚能背诵的记忆效果要好。当然过度学习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造成精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④材料序列对遗忘也会产生影响

29.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情绪学说。

【参考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1950)认为,对外部环境影响的评价与估量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同一刺激情境,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映。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包括机体内部器官和骨骼肌的变化,对外周变化的反馈是情绪意识基础。阿诺德强调情绪反应序列是情境—评估—情绪,即对情境的评估引出了情绪,且这种评估是一个皮层过程,因此,皮层的兴奋直接影响着情绪反应,所以,阿诺德的学说被称为评估—兴奋学说。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0.材料

某校初二女生小芳,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听课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引起他人的注意。当老师批评她或同学责备她时,她不仅毫无羞怯之意,反而感到高兴。平时,小芳和老师、同学们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她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茬,而且常常在当面或背地里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有时还无缘无故地欺辱同学。

当然,小芳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她性格直率,敢作敢为,勇于承担任务,而且身强体壮,体育成绩好,是运动场上的风云任务,每次运动会都能给班里争光。

问题:

如果你是班主任,根据材料小芳同学的表现,在对她的教育中,你认为应该贯彻哪些德育原则?(4分)运用哪些德育方法?(4分)请分别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0分)

【参考答案】

30.(1)德育原则:

长善救失。应发扬她性格和体育方面的特长,克服她纪律方面的缺点。

因材施教原则。老师要针对小芳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教师可以摆事实讲道理

锻炼法,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3)

首先,我们需要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其次,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再次,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需要特别的温暖和关怀,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切忌粗暴训斥、讽刺挖苦、甚至体罚。

最后,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合理、明确、适度、有序且有恒的要求,并坚持不懈地贯彻到底。   31、材料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两根相距家园的绳子。被试者无法同时抓住,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一把螺丝刀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者把两根绳子系住(如图2所示),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39%的被试者能在10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被试者认为钳子只有剪短铁丝的功能,没有意识到还可以当做重物采用的问题:

(1)上述实验主要说明哪种因素影响问题的解决(6分)

该实验结果对教学工作有何启示(6分)

(2)请指出问题解决还学到因素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说明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进行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训练

推测与假设训练

自我设计训练

头脑风暴训练

(2)其他影响因素

①问题的特征

②已有的知识经验

③定势

④原型启发

⑤情绪与动机

⑥个体的智力水平

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重要的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190 评论

武汉徐东居佳伴

教育专业的同学有,可以找他们借啊

289 评论

绝代双椒

这里有几套试题: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康德的《论教育》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2.最早提出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D.利托尔诺 3.重视启发式教学,将自己比作“助产士”的人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恪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4.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重视实用性科学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5.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D.教育规律 6.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这一教育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 D.实质教育 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人的关系 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D.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8.教育学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说明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不稳定性 9.学校的(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A.精神或观念文化 B.物质环境文化 C.建筑与设计文化D.自然生态文化 10.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 )。 A.教育劳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教育劳动的主体价值 C.教育劳动的创造价值 D.教育劳动的教育价值 11.下列哪一项属于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12.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 )。 A.前提 B.基础 C.手段 D.目的 13.教学方法中常见的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 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B.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C.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D.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14.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 )A.复式教育 B.分组教学 C.个别教学 D.道尔顿制 15.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制度化教育 2.课程评价 3.直观性原则 4.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历史法的研究步骤及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的问题。2.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4.普通中学的学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结勾?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教育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21世纪初,是科技革命在深度和广度上又一次出现大发展的阶段,人们正日益强烈地感受到新的科技浪潮的冲击。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新科技群,预示着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问题:请结合材料论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2.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从理论上概括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教育经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1632年他写的《大教学论》,被世人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D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其倡始人是19世纪末期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利托尔诺在他的著作《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中首先明确提出了教育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超越于人类社会的范围之外,甚至在人类产生以前教育就早已经在生物界存在的观点。3.B [解析]希腊三哲之一的苏格拉底在柏拉图记载的《泰阿泰德篇》中曾将自己比作一个真正的媒人,并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称之为助产士。因而世人将这种启发式教学原则冠名为“助产术”。 4.B [解析]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斯宾塞撰写的《教育论》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教育的实用价值。 5.C [解析]教育学是关于怎样培养人的一门科学,而要解决培养人的问题,就势必会在解决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当人们体会到某些教育事实对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人的发展有某种意义,但还不了解它,同时又想知道它,弄清它,而决定去研究它时,这样便构成教育问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达到这个水平时,即把教育问题作为教育学的对象时,教育学就产生了。”因此,教育学研究的最根本的对象就是教育问题。 6.B [解析]“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既有知识和规范,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进而服务于社会,因而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制定。 7.A [解析]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把教育看作治国安民的工具,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通过培养统治人才和化民成俗的工作,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8.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总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依题意应选B。 9.A[解析]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精神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而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哲学,它决定着学校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 10.A[解析]教师的劳动价值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从纵向看可分为对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但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观表明,教师劳动的根本价值是培养人。而培养人这个根本价值是通过教师自身价值来实现的。教师自身的价值是指那些蕴藏在教师个体和群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人格价值,对学生的成长不可缺少,起关键作用的因素。综上所述,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上。 11.C[解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 12.B[解析]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 13.A[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它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四种具体方式。 14.D[解析]“道尔顿制”由美国道尔顿城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按照这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班级被打乱,教师不再系统讲授教材,而只指定一些参考书并布置一些作业,学生独立学习教材然后向教师送交作业,通过后再进行下一步学习。 15.D[解析]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具有良好区分度的测验,实际水平高的应该得高分,实际水平低的应该得低分。所以,区分度又叫鉴别力。 二、名词解释 1.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2.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4.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德育教育思想。就是“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种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 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来,全面地进行考察与分析;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2.[参考答案]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所必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从这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范畴,与人类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因为动物活动不管多复杂也只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射,动物既不会制造工具,也不会自觉地改造自然,更没有用语言来传授经验。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既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又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它是一个统一的活动过程。总之,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就是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动。 3.[参考答案](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4.[参考答案]普通中学的学生应当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没有重大的缺陷,则是合理。应当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就个人来说,基本素质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所以学生既有比较完善的基本素质,又能充分发展其特长,形成丰富而独特的个性。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教育的发展分古代教育(包括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教育(包括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1)原始形态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 死记硬背。 (3)现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 (4)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征: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五、案例题 1.[参考答案]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①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广泛获取知识的可能性;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一机”互动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③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2.[参考答案]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上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105 评论

shally907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9,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2.“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A.后天的饮食因素B.居住条件因素C.后天的环境因素D.教育因素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4.(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6.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1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1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12.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13.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14.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A.对象不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1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  )。A.成就水平的测验B.能力形成的测验C.结构的测验D.智力发展的测验1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  )。A.爱好B.忠诚C.热爱D.兴趣17.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S—B量表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量表18.(  )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A.直接强化B.外部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19.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  )。A.认知结构和态度B.智力和学习环境C.年龄和学习材料D.学习目标和态度20.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D.改变动作方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互动过程E.管理过程2.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  )。A.专制型B.开放型C.说服型D.放纵型E.民主型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A.强化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C.消退D.惩罚E.分化与泛化4.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5.以下代表人物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的有(  )。A.桑代克B.贾德C.安德森D.加特纳E.吉克6.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7.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  )。A.动作的定向阶段B.认知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联结阶段E.自动化阶段8.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监视策略E.调节策略9.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人手?(  )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C.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10.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  )。A.低年级学生B.高年级学生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__________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2.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__________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3.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__________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4.教师的威望是由其资历、声望与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决定的。5.教学环境包括__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__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6.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__________。7.学生大多数成绩不良的实质问题是__________。8.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__________、__________。9.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10.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教育心理学2.学习3.问题情境4.学习迁移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师如何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2.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3.应当如何理解品德的含义?4.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5.简述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六、论述题(本大题其2小题。每小题9分.其18分)1.论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试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2.C【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3.D【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4.B【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5.B【解析】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6.B【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而言,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7.C【解析】略。8.C【解析】在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9.D【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10.A【解析】根据问题的定义,选A。11.D【解析】品德是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12.B【解析】反复检查是动作,所以这种行为属于强迫行为,选B。13.D【解析】领会属于理解。14.B【解析】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故两者概念不同。15.A【解析】略。16.B【解析】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17.D【解析】比纳量表,又称比纳一西蒙量表。18.C【解析】题干为自我强化的概念。19.A【解析】认知结构、态度、年龄、智力属个人因素。20.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言语在心智技能中的作用。二、多项选择题1.ABC【解析】略。2.ADE【解析】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3.ABCD【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等四个。4.BDE【解析】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5.CDE【解析】桑代克和贾德是早期迁移理论的主要代表。6.ABCD【解析】E选项为程序性知识。7.BDE【解析】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经过了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8.CDE【解析】复述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认知策略。9.BCD【解析】AE属于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0.AC【解析】在选项BDE中,应当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材料。三、填空题1.强迫观念2.教学环境的设置3.行为与结果4.才能、品德5.物质、社会6.场依存7.在知识技能的掌握或应用上存在障碍8.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9.感性概括、理性概括10.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四、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习: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3.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4.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五、简答题1.要想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教学中必须注意:(1)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2)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然后,再逐渐缩减。(3)在这一阶段也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4)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2.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3.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指认识与行为的统一。4.根据研究者的不同观点,可以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5.(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答案要点】青年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精神生活空间扩大。青年期突破了少年期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活动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青年人开始独立与社会交往,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中,社 交结构也由简单向复杂化发展,跨越了一个较大的心理跨度。青年离开家庭、跨入社会,同时,开始了以智力生活为重要特征的精神生活。他们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 了解过去,观察现在,预测未来,无限地扩展视野。其二,心理发展显著,认识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实践活动的明显增加,青年的思维活动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从逻 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出现了特有的独立批判性和创造性。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理想、信念、人生观初步形成。由于自我意识基本成熟,青年的自我 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以及对别人与社会的评价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还不成熟和全面,所以还会产生种种复杂的矛盾。其三,性机能成熟。性的问 题,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问题。由于性机能成熟的前倾,出现了很多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内心情感体验。但因缺乏必要的性科学知识,对性冲动又缺乏心理上 的准备,从而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羞耻心及不安感等心理矛盾,随之又会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和爱慕。这是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其四,情感日益丰富。青年的情感发展日益丰富。他们的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都有很大发展,爱情的体验也已出现。但遇事仍易激动,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表现出情感动荡不定。若受不良思想支配,易导致不轨行为。

135 评论

相关问答

  • 初等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题

    科目一(1-4)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校长任用的条件判定,做题的关键在于看两大方面,第一是国籍,第二是定居地,除此以外还要看是否具备任用资

    虫子不乖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教师资格证初等层次考试题

    一、单选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   1、【题干】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原理》   C.《论雄

    haorantaba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内蒙古教师资格证初等试题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为主,主观题、客观题均有,中公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型、题量、题型分布和分值,希望对

    shangbabayue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等试题

    科目一(1-4)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校长任用的条件判定,做题的关键在于看两大方面,第一是国籍,第二是定居地,除此以外还要看是否具备任用资

    花轮小丸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内蒙古初等教师资格证试题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为主,主观题、客观题均有,中公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型、题量、题型分布和分值,希望对

    小超人0606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