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60

smilejoyce922
首页 > 考试报名 >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王子恭贺

已采纳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44分)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8分)

颓唐()附和()倦怠() 腌臜()

qián()诚nuò()弱 chù()生

门 kǎn()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然后改正。(8分)

查无消息不屑置辫深恶痛急甜言密语

诧紫嫣红兴兴向荣义愤填鹰旁遗斜出

错别字

改正

3、请按原诗词的上下句顺序填在线上。(4分)

A、抽刀断水水更流B、襄阳好风日

C、千里莺啼绿映红D、举杯销愁愁更愁

E、无可奈何花落去F、留醉与山翁

G、水村山郭酒旗风H、似曾相似燕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备选句子填空。(4分)

尊严就是勇猛尊严就是盘旋

尊严就是飞翔尊严就是羽毛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下列病句。(12分)

⑴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们要学习“海空卫士”王伟同志英勇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边的广告词有没有毛病?请选择其中的一则作简单分析。(4分)

⑴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⑵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杜甫《春夜喜雨》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A、开始两句,诗人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落笔,写了“好雨”润物之切,诗人爱雨之心。

C、最后两句,诗人设想雨后晨景:雨过天才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诗不露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可以体会出诗人喜雨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7题。(32分)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脸乱蓬蓬的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已”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吁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洪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8、本段文字选自______的__________,这是他继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创作的又一篇白话小说。本文体裁是_______,是一篇讨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斗檄文。( 7分)

9、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穿长衫”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一”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 3分)

10、“长衫又脏又破”,“脏”说明他__________,“破”说明他___________。(2分)

11、“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句表明了孔乙己_________。“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能算偷吗?”这句话反映了孔乙己___________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4分)

12、作者写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用意在于()。(2分)

A、突出酒店气氛和谐。B、表明当时社会人与人间的冷漠无情。

C、说明人多管闲事。D、说明孔乙已是个快活的'人,能引人发笑。

13、“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的深刻含义是()。(2分)

A、表明讲信誉,从不赊帐。

B、表明孔乙己有钱。

C、孔乙己显阔,故意炫耀,非常得意。

D、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又对短衣帮有取笑表示若无其事,以掩饰内心的不安,活画了孔乙己拮据穷酸的本相。

14、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孔乙己便涨红了脸”的“涨”字,说明孔乙己被指到痛处,表现了内心的羞耻。

B、“额上青筋条条绽出”的“绽“字显示了孔乙已的恼怒。

C、“窃书不能算偷”,说明孔乙己的辩解是自欺欺人,表现了孔乙己的迂腐可笑。

D、店里的人拿孔乙己取笑,说明孔乙己的人缘好。

15、此段文字刻画孔乙己,使用的描写方法有()。(2分)

A、肖像、语言、动作

B、肖像、语言、心理

C、动作、心理、语言

D、心理、语言、肖像

16、省略号的作用主要有:A、表思维的跳跃;B、表心情的矛盾;C、被抢白而话没说完;D、表思索正在进行。说明下列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 (4分)

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

⑵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17、你对孔乙己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4分)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命的价值(24分)

①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②院长总笑而不答。

③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 ,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④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的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 ,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⑤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成“稀世珍宝”。

⑥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院长望着男孩,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他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18、请写出文章的六要素。(6分)

⑴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真卖”一词上的引号的作用是()。(4分)

A、表示引用B、表示讽刺否定

C、表示特定称谓D、表示强调或者着重指出

20、第②段中加粗字“总”与上文哪个词相照应?这两个词说明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⑤段中“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去展示”,为什么不说“卖”,而说“展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普通的石头为什么说成是稀世之宝?(用文中的话回答)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不计入总分)

从下面的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阳光总在风雨后(命题作文)

2、瀑布从万丈悬崖上奔泻而下,像一道闪闪发亮的珠帘,雷鸣般的轰响震憾着群山。可是,人们攀上崖顶,却发现上面不过是一条平缓的小河,它一路走来,汇集着点点滴滴的泉水。如果它不跨出那一步,冲下悬崖,就只能在山岩之中默默流淌。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以“勇敢地跨出了那一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

1、tuíhèdàizā虔懦畜槛

2、查──杳辨──辩急──疾密──蜜诧──姹

兴──欣鹰──膺遗──逸

3、A──DB──FC──GE──H

4、尊严就是飞翔。

5、⑴他的作文不但常常居全班之冠,而且在全校冒尖。

⑵我们要学习“海空卫士”王伟同志英勇无畏的精神。

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提示:两句都有语病,第一句是前后矛盾。第二句是“特别”应该有针对性。

7、C

二、现代文阅读

(一)

8、鲁迅《孔乙己》《狂人日记》小说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

9、穷自命清高,显示自己与短衣帮不同身分特殊

10、懒穷

11、常受欺凌爱面子,掩饰错误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12、B

13、D

14、D

15、B

16、CD

17、略

(二)

18、⑴某天

⑵孤儿院市场

⑶男孩、院长

⑷男孩对自己的生命很悲观。

⑸男孩照院长的吩咐拿一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卖,石头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⑹男孩受到教育: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

19、D

20、“总”与上文的“常常”相照应,说明男孩对自己的生命极其悲观,内心非常痛苦。

21、不能去掉,因为“竟”表示出乎意料,说明这块石头极其普通,由于对它的珍惜使它身价倍增,这是男孩没有想到的,恰是院长的用心所在,“竟”很好地突出了文章中心

22、因为“卖”是用东西换钱,前两次到市场上去卖,是因为石头可用钱衡量它的价值,而到宝石市场时,它已成宝石,不能用钱衡量石头的价值,它也就被传为“稀世珍宝”

23、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因为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就成了稀世珍宝。

250 评论

无敌小猪猪侠

在新的学期马上又将迎来期中考试,这是对大家一个学期上节点的检测,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 组词 语中加点字的沣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狡黠(xiá) 推搡 萎缩(wěi) 重峦叠嶂

B.拮据(jié) 显赫 愧怍(zuò) 众目睽睽

C.魁梧(kuí) 桑梓 缅怀(miǎn) 风尘仆仆

D.蓦然(mù) 消魂 慰藉(jí) 莫明其妙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主张,面对当今对中华文脉认知的混乱状态,应该_________文脉之思,_______严选之风,_____古今坐标,_______普世范本。为此,应努力拨去浮华热闹,远离滔滔口水,进入深度探讨。选择自可不同,目标却是同归,那就是清理地基,搬开芜杂,集得高墙巨砖,寻获大柱石础,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由此,中华 文化 的复兴,才有可能。

A.重立 重建 重启 重开 B.重启 重开 重立 重建

C.重开 重建 重启 重立 D.重建 重立 重开 重启

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际民航组织正在酝酿一项新规定:飞行中的飞机必须每6海里 报告 一次区位信息,报告的频率相当于分钟/次。

B.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惩罚力度,也明确了对食品安全监管者的法律责任。

C.对投资人士来说,高层治理雾霾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是关键,这关系到雾霾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是会增强还是减弱。

D.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改革形成了由交通运输部负责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

4.重新排列下面语句的句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是在魏晋以后,“碑”与“帖”却常常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书风。

②于是碑”与“帖”开始形成两种对立的美学流派。

③最初,碑与帖是汉字书法上两个常用的字。

④尤其在清代“金石派”书风兴起,以摹写古碑的重拙朴厚为风尚,鄙弃元、明赵孟頫到董其昌尊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帖学”。

⑤对大众而言,“碑”指刀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帖”指毛笔写在纸绢上的文字,原始的意义并不复杂。

A.②⑤③①④ B.③⑤①④② C.③①②⑤④ D.⑤①②③④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酸奶能代替牛奶吗?

酸奶能代替牛奶吗?这是一个让很多人纠结的问题。答案很简单,就四个字:完全可以!

酸奶能代替牛奶吗为什么说酸奶可以代替牛奶呢?这就需要从牛奶和酸奶的营养成分上说起了。

我们先来看看牛奶里都有什么。就像牛奶的包装盒上标识的那样,不管是巴氏奶还是常温UHT奶,通常100克全脂牛奶中,含有大约3%的蛋白质,左右的脂肪,以及5%左右的碳水化合物。除此之外,100克的牛奶中还含有110毫克的钙质。若是低脂或者脱脂牛奶,其中的脂肪含量则会更低一些。

至于酸奶,通常原味酸奶的各种成分和牛奶里的差不多。这不稀奇,因为酸奶就是直接从牛奶发酵而来的。牛奶经过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这两种乳酸菌的发酵,让其中的一种名为酪蛋白的蛋白质互相交联成网状,网罗住了牛奶里的其他物质,从而形成了一种像嫩豆腐一样的质地,这就是凝固型酸奶。若是在发酵后把凝固的酸奶搅拌一下,就成了能流动却又比牛奶粘稠许多的搅拌型酸奶。如果再加入其他的果蔬等成分,我们就得到了风味酸奶。由于加入了一部分果蔬,因而风味酸奶中牛奶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会相应略低一些。

通常我们提倡大家喝牛奶,最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乳制品含有丰富的钙质,而且其中的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这一点很难有 其它 类型的食物能代替。其次是因为牛奶里的蛋白质也是一种很不错的蛋白质。在牛奶发酵成酸奶的过程中,钙质并没有损失。蛋白质虽然被乳酸菌水解了一部分,但是却变成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多肽。因而从这两个方面来说,酸奶并不比牛奶少什么营养。

酸奶不仅仅是不比牛奶差,实际上它要比牛奶还更好一些。比如酸奶中的大部分乳糖在乳酸菌发酵的过程中都被水解了,因而相对于牛奶而言,不容易引起乳糖不耐受,更适合具有乳糖不耐受的人。酸奶中还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在经过了胃液和各种消化酶的折磨后,仍然会有一大部分活菌抵达肠道。虽然乳酸菌并不能长期驻扎在肠道中,仅能存活几个小时到几天,但是在这段时间内乳酸菌仍然能够发挥一定的益生菌功效,有助于帮助消化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对于婴儿来说,酸奶更是要强于牛奶。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质有可能会引起一部分婴儿发生过敏症状,因而一般推荐至少在一周岁之后才可以喝牛奶。像前面提到的,由于在乳酸菌的发酵过程中,酸奶里的大部分蛋白质被水解成了更容易被消化吸收且更不容易致敏的氨基酸和多肽,因而一般认为从六个月起,就可以在添加辅食的同时逐渐给宝宝吃酸奶了。

总之,就算不考虑酸奶那比牛奶更好的口感和味道,仅从营养的角度来看,用酸奶代替牛奶也是完全可以的,而且酸奶比牛奶更胜一筹。其实,若是有条件,不妨变换着选择多种多样的乳制品,牛奶,酸奶,甚至奶酪都可以。如此这般,既能享受各种不同的风味,又可以获取优质的钙质,何乐而不为?

(选自《科学松鼠会》,有删节)

5.本文对“酸奶可以代替牛奶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下面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酸奶完全可以代替牛奶,而且比牛奶更胜一筹。

B.酸奶完全可以代替牛奶,营养成分差不多。

C.酸奶比牛奶的口味更好,虽然营养物质含量略低。

D.酸奶比牛奶活性成分多,营养价值超过了牛奶。

6.下面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原味酸养价值比牛奶高,而风味酸奶由于加入了果蔬,其营养物质的含量比牛奶略低一些。

B.之所以提倡喝牛奶,是因为乳制品含有丰富的钙质,而且其中的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C.在牛奶发酵成酸奶的过程中,蛋白质虽然被乳酸菌水解了一部分,但是却变成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多肽。

D.酸奶中还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在经过了胃液和各种消化酶的折磨后,仍然会有一大部分活菌抵达肠道。

7.下面做法不符合文本观点的一项是

A.叔叔自从做了手术以后消化功能较差,医生建议他饭后喝一杯酸奶。

B.姨妈的小宝宝八个月了,姨妈常常在宝宝的辅食里添加酸奶。

C.妈妈常常在冰箱里准备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变着花样给孩子补钙。

D.爸爸怕妈妈在喝酸奶时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状况,建议妈妈不喝酸奶。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火牛破阵

田单①既设间,令燕以骑劫②代乐毅。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每出约束,必称神师。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牛千余,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纹,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其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所触尽死伤,燕军夜大乱。五千人因衔枚③奋击,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杀其将骑劫,追亡逐北,尽复其地。

(选自《经世奇谋》)

【注释】①甶单:战国时期齐国名将。②骑劫:战国时期燕国将领。③衔枚:是一种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人怪之 怪:责怪 B.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遗:赠送

C.燕将大喜许之 许:答应 D.燕军由此益懈 懈:松懈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令燕以骑劫代乐毅”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而广身以大黄射其裨将

C.皆以美于徐公 D.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10.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首先设反间计让燕国换了主帅乐毅,剪除大障碍。

B.田单让百姓吃饭时祭祖,引飞鸟啄食,是为了制造舆论让人相信齐军获得神明护佑。

C.田单将千余头牛打扮成神兽,披上深红色绸衣,画上五彩花纹,将兵器藏于衣角

D.田单让齐人点着牛尾上蘸满油的苇草,狂奔的牛为五千精兵做先锋,令燕军大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齐人遂杀其将骑劫,追亡逐北,尽复其地。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⑷文天祥的《酹江月•和》中有云:“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其中“池中物”比喻的是_______,这句话抒发了诗人内心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 文章 ,完成13-16题。

大地上的读书人

有人说,读书最好的年龄是十五六岁,那时 记忆力 好。但那时我没有书读。我生活的村庄离书店有几十公里,再说家里也没有钱。我借书看。《西游记》连环画、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三毛的 散文 ……抓紧分秒地读。

假期在家里做农活,书随身带着,挑一担谷或柴草,歇息时就摸出来看几页,到家时天都黑了。上中学是在镇上,来回几十里。放学时,同学们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我落在后面,图个清静,能够摸出书来看。

大地之上没有书桌,没有书房,只有无限的风景。我捏着印有方块字的纸,缓缓走在山路上,心情随文字一路铺陈。看累了,就眺望镶着金边的云,落日远远地挂在山头。我忍不住想奔跑,想歌唱,和我的书。天黑透了,这才拔足狂奔。少年时代的书,都是在路上边走边读的。村里的人常常会在路上看到这样一个孩子,眼睛勾在书上,走走停停,有时微笑,有时皱着眉头。总之是村里的书呆子,永远成不了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

在贫乏的乡村,走在荒芜的山路上,有一本书在你面前打开,有不同世界的人和你作伴、对话,是一件多么甜蜜的事情。虽然不是在温暖的书房读书,而是在田间山头、在匆匆的脚步度量中读完的,书上的每一个字句都跳跃着进入视线,但因此更加带着热腾腾的气息,可以拿到生活中掂量,可以在天地草木间寻找注解,可以以最强劲的频率和心灵发生共振。

几年前,我去了宜宾李庄,小镇偎依在长江边。风景恬静平淡,一如我成长的村庄。一大群白鸭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凫水,觅食,抖翅膀,嘎嘎乱叫;再向远,是浓淡迤逦的一道道山岭一朵朵白云……

其实这是一个有 故事 的小镇。

上个世纪抗战硝烟弥漫,中国似乎摆不下一张书桌。无数的文化单位开始西迁,迁向中国的腹地,迁向有深山大河屏障的僻远城乡。一大批赫赫有名的读书人如傅斯年、李济、董作宾、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等,选择了这个贫穷而偏僻的小镇蜗居,保存学术的薪火。

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人都寄居于庙宇、祠堂、农舍、仓库,空气潮湿,缺医少药,很多人因此染上沉疴。最要命的是,没有书,没有实验器材。唯一带有存书的机构是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让读书人稍微得以慰藉。但是,要到这里殊不容易,我曾经在李庄镇外寻索,穿过一大段弯弯曲曲的田埂,还有一片树林,然后爬500多个台阶,才找到山峰顶部的一个山庄,这就是当年的史语所办公遗址,现在已改为学校。

就是在这样的山路上行走,我突然回到了少年时代。

不同时代的读书人,都是在大地上读书,天作幕,地做席,人立天地间,携一书,与千年的精神脉络相守。外面的风雨雷电都化作这一画面的背景,渐渐消隐,而在书间、在人间印证过的心灵之音却渐次成为主角。

这样的生活苦吗?我翻遍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在李庄留下的文字,看到的只有读书、研究、做学问的丰满记忆,更多的是对国运、天下事的远视,而不见对物质困苦的埋怨。

如果可以穿越,我说不定能看到这一幕:在如豆的煤油灯下,考古学家董作宾躬身简陋的斗室,手写考古史上开天辟地的煌煌巨著《殷历谱》,每写一句,三搁其笔,往返于古籍和甲骨文标本之间,核对求证;同济大学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和夫人、儿女以及学生,携带大盆小盆,兴致勃勃地到野外捕捉青蛙并收集蛙卵做实验。在李庄的田野沟渠间,人跑蛙跳,你追我赶,泥水四溅;中国营造社的梁思成兴致勃勃地画下李庄旧旧的东岳庙的建筑构式图,旁边是同济大学学子的琅琅书声……

在彼时的李庄,世界很喧哗,有人做了高官,有人发了国难财,也有读书人因此眼红,放弃书桌,奔向豪门之间。剩下的那一群读书人,面带菜色走在大地上,孜孜埋首于卷册笔墨之间,自得其乐。

在每一个时代,在每一个当下具体的境遇中,肯定有比读书更好的选择。历史会知道,什么才能真正留存。 (文/陈全忠,选自《中国青年》,有删改。)

13.为了突出自己是“大地上的读书人”,作者在文章的前4段里表达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4分)

第1段:交代自己年少时无钱买书借书阅读的艰难环境。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揭示自己在大地上读书的益处和意义。

14.仔细读下面这个 句子 ,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那一群读书人”怀有一份深情, 说说 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明确地传达出来的。(4分)

剩下的那一群读书人,面带菜色走在大地上,孜孜埋首于卷册笔墨之间,自得其乐。

15.文章的题目是“大地上的读书人”作者以‘大地上”修饰“读书人”,结合全文,说说“大地上”这一修饰语包含哪几层含义。(6分)

16.文章结尾,作者写道:“在每一个时代,在每一个当下具体的境遇中,肯定有比读书更好的选择。历史会知道,什么才能真正留存。”“真正留存”的到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4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映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哈韩”现象的关注,从娱乐到由娱乐带动的经济发展都让人忍不住研究其中的原因,老师决定从同学们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带领同学们做一次以“关注哈韩现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17.第一组同学希望了解各类人群喜欢韩剧的原因,于是准备展开调查,你认为他可以以什么为依据进行人群分类?以此为依据可拟定哪些调查对象?(2分)

18.第二组某同学在找资料时发现了下面这些材料,他惊喜地发现韩剧除了娱乐价值还有别的价值,于是想根据这一发现确定一个研究方向并了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请你帮他归纳出研究方向,并根据材料从韩剧制作方面找到相关的原因。(4分)

【材料1】韩剧中韩国人前卫的穿着打扮、精美的家居摆设和时尚的消费用品刺激着每个观众的消费欲望。韩剧的流行,带动了其他韩国商品进驻市场进而缔造更多商机,无论是手机、服饰、化妆品、电玩动画、电影,甚至整形技术,都借由韩剧这一媒介文本,渐渐打开市场,影响到观众。下边的两个调查结果,就反映了这一现象。

调查1:您在韩剧中看到十分喜欢的物件后,是否会买相同的物件?

调查2:你会购买韩剧中明星同款的发型、服饰、饰品吗?

选项 小计 比率

会并且很喜欢 44

可能会尝试一下 98

不会但会注意 83

不会 不会注意 22

【材料2】韩剧拍摄地点的选取十分讲究,这不仅是追求诗化剧情的需要,更是把旅游业与影视剧结合的一种商业策略。韩剧《蓝色生死恋》的拍摄就选在风景优美的束草。剧中俊熙和恩熙骑车嬉戏的田间,他们生离死别的诲边,给每个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该剧在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热播以后,掀起了一阵韩国旅行热。韩国方面特意开出“去束草,觅爱情”的专线,让游客参观《蓝色生死恋》的拍摄地,再次重温观看电视剧时的感动。束草也因该剧被更多人所熟知,成为了热门的旅游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三组,定的选题为“韩剧对身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小华和小飞都想做美术编辑,争执不下。作为组长,你了解他们俩一个擅长用电脑做“美图秀秀”,一个擅长手绘创作,而搜集来的素材有各自不同的编辑需求,你希望人尽其才又能合作愉快,于是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完,他俩高高兴兴对搜集材料的同学说:“等你的素材来了,我们一起讨论来确定美工方案吧。”(2分)

七、(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然后 作文 。(50分)

一天,国王去花园散心。令他惊异的是,所有树木和花草竟全倒伏在地上,气息奄奄。国王连忙向植物们询问原因。松树告诉他:“我无法长得像橡树一样高,不想活了。”橡树说:“我不能像葡萄一样结出果实,还活个什么劲儿!”葡萄叹息着:“我不能像玫瑰一样开花!”玫瑰哀哀哭道:“我怎么都没办法长得如橡树高大!”这时,国王发现一株草莓,它的叶子鲜亮、翠绿,白色的花朵繁密、茂盛,鲜红的果实,圆润诱人。不等国王询问,草莓就开口了:“我知道我没有玫瑰那么美的花朵,我甚至都没有玫瑰长得高,但我有甜蜜可口的果实啊!”

生活在社会这一大家庭中,我们难免会相互比一比,如何比却大有学问。

110 评论

相关问答

  • 初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和学习工具,如果语文学不好,其他学科也会大受影响;同时,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以下仅供参考! 一、

    二三子钩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44分)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8分) 颓唐()附和()倦怠() 腌臜() qián()诚nuò()弱 c

    smilejoyce922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篇二】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chúnjiédōngmián gūjìxùnsù èlièfánnǎo xiànmù 

    脂肪君绝缘体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

    导语:考试是根据课程重点而出题的,下面是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阶段测试题,欢迎参考!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12分) 1. 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蓝SE妖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初三英语期中考试卷

    (1) Dear Tom, I'm glad to know you will come to China. In winter, the sky is azu

    后果你在哪儿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