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自考 >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本科专业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本科专业

发布时间: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本科专业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代码:12440

扩展资料:

东营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山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拟立项学校。

截至2016年12月底,东营职业学院设有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54个专业。

学院的办学特色是:依托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优势产业群和胜利油田产业链,建设以工为主,经、管、农、文、法、教育、艺术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优势专业群,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等专业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专业群,以机械、电气等专业为龙头的加工制造专业群,以电子信息等专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专业群,以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专业群。

可以专升本成为本科生。

一、专升本分为两种类型

1、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亦称统招专升本),考试对象仅限于各省、直辖市、全日制普通高校(统招入学)的专科应届毕业生。个别省份的命名有所差别,如河北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接本,广东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插本,江苏省称为普通高校专转本,其余省份皆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2、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其拥有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分业余和函授两种学习方式)、网络教育专升本(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专升本

二、专升本考试形似和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

1、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

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2、校考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

东营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占地面积3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4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120万元,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员6000余人;建有机械、电子、数控、石油化工、会计电算化、平面设计与影视编辑、物流工程、多媒体实验室等专用实验室120余个,教学用计算机2570余台,全部通过宽带连接因特网,图书馆现有藏书76.4万册,订有各类报刊1200余种。学院建立了院内外实训、实习基地150余个,设立了32个专业的技能鉴定站、6个专业的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证书考取率达100%。学院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城区,学院所在的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基地,位属经济快速发展的环渤海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快的地区之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在山东省名列前茅。2009年,东营市GDP总量达到2076.61亿元,人均GDP占有量11.42万元,高居全省首位。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0年3月,黄河三角洲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东营为中心城市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来了包括世界五百强在内的诸多著名企业投资,2009年,新增高技术含量就业岗位达3万余个。区域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强势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我院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编辑本段院系设置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自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科研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拥有省内高职院校中一流的师资队伍。目前拥有博士1名、硕士28名;副教授级职称人员15名、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员1名、计算机软件高级程序员2名,信息系统监理工程师4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聘请多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丰富,采取主讲教师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教学效果得到广大学生好评。拥有全国一流的实验实训条件。建有40台标准微机室16个,影视编辑与图形图像制作专用苹果机房1个;影视编辑与图形图像制作实验室是全国最先进的,现代物流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专业实验室是山东省一流的专业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在山东省高职院校中是唯一的高端实验室。另外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在校外建设实训基地6处,为学生锻炼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优质的环境。专业门类齐全,设置科学。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广泛调研,科学论证,专业设置合理。目前开设专业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影视动画、软件技术、艺术设计。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以KAQ(知识、能力、素质)模式为人才培养指南,率先在高职院校中设立了导师制、13(理论)+5(实训)学期制、创业创新活动等先进的人才培养方式,大力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通过“春之舞”、“秋韵节”等大型系列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通过机关处室联系系部活动,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学生、帮助学生,有力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良好。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学生专业知识扎实牢固,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强,在全国各项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加大学生实习实训力度,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确保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实践的无缝衔接,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毕业生专升本考试通过率名列全省前茅,其他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荣获学院“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注重学术研究,科研成果丰硕。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已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5项,其他研究项目1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EI索引5篇,出版专著6部。目前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进行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在软件开发、图形图像制作与处理、网络建设与开发、信息化工程监理等领域面向东营市各企事业单位进行服务,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科学发展,成绩斐然。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全系教师团结努力,积极进取,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拥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 个。获得学院“迎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先进单位”、省委高校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营市“优秀基层工会”、东营市“基层党建示范点”,东营市“学习型先进班组”,学院“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学院“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优秀组织奖”等数十项荣誉称号。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现拥有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海洋化工生产技术、化工设备与维修技术等专业。我院始终突出德育教育,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行为示范,把德育内容贯穿于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厚德、责任、奉献、创新”的院风已深入人心。全院教职工在优良院风的感召下,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我院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1848名,近三年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就业率98%以上,社会满意度95%以上;现拥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及ISO9000内审员、ISO14000内审员培训基地;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08年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2008年《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已成为东营职业学院的龙头专业。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学团队现有专任专业教师33人,博士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5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1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3%;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3%;“双师”素质教师达66.7%。并聘用8名来自石油和化工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28 %。该团队先后有10人取得了化工专业技师资格,5人取得了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资格,8人取得了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33人次获得国家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4人获得省大学生化工过程实验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人考取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1人被评为“全国化工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2009年“东营市首席技师”,两人为“第三届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先后组织60名学生参加了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学检验工、化工总控工、化工检修钳工、化工仪表维修工、有机合成工等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得113项奖项,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3项,二等奖50项;3名学生在山东省“劳动之星”职业技能大赛中分别获第三、四、六名;3名学生在省大学生化工过程实验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6名在校学生荣获“东营市技术能手”称号。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石油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8个专业,在校生2200多人。学院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44名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2名,讲师23名;博士2名,硕士31名。40名教师拥有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数控车床操作工高级、三维CAD-PRO∕E培训讲师、高级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就业指导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是国家骨干校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技术”是 中央财政“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数控技术”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学院拥有高标准的实验实训基地,建有数控实训中心1座,金工实训中心1座、电子创新实验室1座、电工实训实验室1座,CNC机房1座。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30多个。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证、各类等级证书过关率100%。参加并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1个、2等奖2个、3等奖5个。毕业生就业率100%。专升本报考录取率达40%以上。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东营——黄河入海的地方,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交汇的核心区域,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东营职业学院作为东营市唯一一所政府主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东营市的大发展为东营职业学院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坚持依托行业,面向市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办学成效显著。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工程监理、环境艺术设计6大专业,专业特色明显,都是社会热点专业,都与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关系密切。各专业教学设施齐全,实验实训条件良好。在校内建有建材实验室、土建实训模拟现场、建筑构造实验室、计算机制图设计室等教学场地,在校外与各大建筑企业实施战略合作,建成了众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了优越的实验实训条件。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现有教师4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5人,副教授以上职称10人,10人考家一级结构师、1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建筑经济师,咨询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3人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师德标兵、山东省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和社会服务效果显著,近年来,有300余名学生考取本科院校,6人次在国家、省高职院校学生建筑设计、造价预算竞赛中获得一等奖,30名同学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近1000人次通过注册二级建造师、造价员等资格考试,为东营市建筑行业进行监理师、“八大员”等关键岗位培训5000余人次。同时,聘请有多年企业管理及有丰富实践经验行家里手做兼职教师,不断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深受学生好评,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坚持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加之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城市的升级改造等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式越来越好,近三年,学院毕业生数每年保持在600人左右,未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预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各大建筑公司、装饰公司、工程预算公司、工程监理公司、招投标公司、市政公司等单位,同时,学院与资质高、规模大的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东营金达源集团、东营科达集团、山东众城地产有限公司、东营开元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东营东华世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校外实训的需要。为更好服务于学生就业,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不断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做好就业推荐与服务等工作,历年来全院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学院在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同时,高度重视毕业生的专升本工作,成立以学院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升本工作领导小组,聘请全院有多年辅导经验的教师授课,并对专升本学生的住宿与学习教室进行统一安排等,为专升本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和最优的学习生活环境,近三年,300余名毕业生分别考取山东科技大学、临沂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烟台大学等院校继续深造,并有多人考取研究生,专升本工作也成为学院教学质量的一大亮点。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赢得了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的认可,近几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等专业的招生人数跃居全校前列,学院发展前景广阔。东营职业学院以建设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现代化高职院校为目标,硬件建设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高标准的图书馆、大学生服务中心、实训中心、培训中心以及高标准的体育场和标准化公寓为同学们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学生资助体系健全,在校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可以参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学院奖学金的评选,直接受益学生数占到学生总数的近60%,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可以获得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以及6000元的省政府奖学金的奖励,各种资助将帮助每一名学生完成学业。健全的学生管理机构、精细化管理理念、专业化的服务水平将使每一名学生家长放心,使学生在习惯养成、文明修养、纪律意识、职业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会计学院东营职业学院会计学院,现有会计电算化、法律事务(税法与税控方向)两个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5人,讲师40人;硕士以上学历53人,1人博士生在读,注册会计师5人,注册税务师4人,高级会计师3人,专业教师均具备"双师"资格,32人在大中型企业担任财务顾问、法律顾问等职务。学院现有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等,支撑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为基础的四大模拟课程体系。建有校外实训基地20多处,并与东营石化集团、金正会计师事务所、万达集团、大海集团等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院现有在校生2288人, 2011届毕业生有89人考取专升本,202人获取自学本科学历,近三年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会计学院近三年专升本及自学本科升学率、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求学,会计学院建立了完善的资助奖励政策,每年有60%的同学享受各类资助。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东营职业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现有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商务英语、应用英语、电子商务等11个专业。其中,物流管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商务英语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在校生共计1612人。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教职工7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46人;硕士以上学历62人 ,6人具有省导游面试考官和高级礼仪培训师资格,7人取得高级职业指导师,全体教师具备“双师”资格,49人在大中型企业担任顾问,2人担任执行总裁、独立董事职务。学院教师共承担校级以上课题11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315篇,出版专著、参编教材共37部。2010年工商管理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先后聘请了东营石化集团总经理桑明光、山东三丰香油董事长王志等十几名企业总经理担任创业导师。近年来,该院加大了各专业改革力度,突出了石油产业、 “黄蓝”经济战略特色,各专业已成为三角州地区为石油、化工、石油装备、“黄蓝”国家战略经济领域培养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重要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三年来专升本升学率及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许多优秀毕业生已成长为大型经济实体的董事长、总经理,还有很多学生继续考取了硕士、博士研究生,实现了向高学历人才跨越的梦想。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东营职业学院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现有生物制药、食品营养与检测、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及应用、园林技术等5个专业,其中,园林技术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为中央财政支持发展专业。专业教学仪器设备齐全,实验实训条件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一直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专升本及就业率均名列学院前茅。有教授6人,副教授 9人,博士 4 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50%以上。院内设有东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院,东营市生态农业研究院,东营市焙烤协会及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教师教育学院东营职业学院教育教育学院是目前东营市唯一的一所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师资的机构,现在校学生2429人,教职工149人,专职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39人,副高以上职称占专兼职教师的29.2%;博士1人,硕士65人,占教师总数的45.5%,山东省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教学能手3人,东营市教学能手16人。近几年来,教育教育学院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以"十二.五"规划为统领,坚持"大学性、职业性与师范性"三性融合的办学定位和"文化立系、管理强系、质量兴系"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增强"队伍建设是关键,办学质量是生命"的观念,发扬"严格、规范、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狠抓质量工程,进一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做到高点定位,多点支撑,重点带动;工作中积极落实"三个有利于",以重点工作创精品,难点工作求突破,探索工作抓完善,特色工作出亮点,日常工作争一流为工作目标,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满足社会需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为己任,探索出一条在传统中创新,在规范中彰显特色的高职背景下教师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教育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验实训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院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1门,2010年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学前教育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专升本辅导教师队伍精干,专升本成绩连续3年名列全省同类学校前茅,在全市教师招考和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中,我院有110多人被成功录取。教师教育学院坚持"科研兴院"战略,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提高毕业生的理论水平、教育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务实的教改实验和科学研究,整体科研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成果显著。截至目前我院已完成的课题有17项,有6项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获得立项。近三年来,我院教师编著专著或教材16部,承担省级以上课题18项,市级课题10项,其中5项已通过鉴定,发表文章146篇,其中有60篇发表在核心期刊,省社科成果评选二等奖2项,市社科成果评选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院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有10项获奖。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我院秉承传统、严格规范,一丝不苟地地抓好学生常规的教育管理,加强过程管理,突出专题教育,根据学生特点积极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的系列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和全面提高,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模式,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依托社团组织,组织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组建了大学生艺术团,每年参加大型演出十余场,为广大同学提供了展现自我、锻炼自我、陶冶情操的平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扎实有效,输送的毕业生质量优良,对小学、幼儿园及其它用人单位的适应性强,深受社会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高质量就业、高比例就业、高工资待遇、多创业机遇"的就业优势使学前教育等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使我院赢得了多项荣誉。教师教育学院先后荣获"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营市扶残助残先进单位"、"东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十年被学校评为"学生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学校评为"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编辑本段办学理念东营职业学院是培养大众型、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学院。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院的办学思路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规模求效益,以特色树形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大选修课的比例,积极推行学分制,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本科

可以报,在自考办报名自学考试现场报名单位、地址及咨询电话:东营职业学院成教处东营市府前大街129号80610598060116东营区教育局招办东营区新区1号办公楼312室8221130河口区教育局招办河口区河滨路18号3651189垦利县教育局招办垦利县振兴路78号2523223利津县教育局招办利津县城大桥路58号5621556广饶县教育局招办广饶县易安路5号6441950大王职业学院成教处广饶县大王镇文化路1号6876553

如果你说的是普通专升本,那么是统招学历,比自考要好。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代码:12440

扩展资料:

东营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山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拟立项学校。

截至2016年12月底,东营职业学院设有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54个专业。

学院的办学特色是:依托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优势产业群和胜利油田产业链,建设以工为主,经、管、农、文、法、教育、艺术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优势专业群,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等专业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专业群,以机械、电气等专业为龙头的加工制造专业群,以电子信息等专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专业群,以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专业群。

2015年能毕业吗 如果可以 那就可以参加2015年的本科自考 你是上东 就上山东教育考试网报名 具体地址你查下 不行就问你当地的教委 我本来想帮你查可是山东的我在百度里查了半天都是各培训机构仿冒的地址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专升本

专升本条件:考试的需要成绩在班里前40%,无处分,毕业时不能再有挂科记录。

专升本考试是指大学专科层次学生进入本科层次阶段学习的选拔考试,是中国大陆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专升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亦称统招专升本),考试对象仅限于各省、直辖市、全日制普通高校(统招入学)的专科应届毕业生。

个别省份的命名有所差别,如河北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接本,广东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插本,江苏省称为普通高校专转本,其余省份皆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其拥有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分业余和函授两种学习方式)、网络教育专升本(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专升本。

东营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占地面积3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4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120万元,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员6000余人;建有机械、电子、数控、石油化工、会计电算化、平面设计与影视编辑、物流工程、多媒体实验室等专用实验室120余个,教学用计算机2570余台,全部通过宽带连接因特网,图书馆现有藏书76.4万册,订有各类报刊1200余种。学院建立了院内外实训、实习基地150余个,设立了32个专业的技能鉴定站、6个专业的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证书考取率达100%。学院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城区,学院所在的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基地,位属经济快速发展的环渤海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快的地区之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在山东省名列前茅。2009年,东营市GDP总量达到2076.61亿元,人均GDP占有量11.42万元,高居全省首位。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0年3月,黄河三角洲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东营为中心城市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来了包括世界五百强在内的诸多著名企业投资,2009年,新增高技术含量就业岗位达3万余个。区域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强势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我院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编辑本段院系设置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自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科研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拥有省内高职院校中一流的师资队伍。目前拥有博士1名、硕士28名;副教授级职称人员15名、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员1名、计算机软件高级程序员2名,信息系统监理工程师4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聘请多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丰富,采取主讲教师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教学效果得到广大学生好评。拥有全国一流的实验实训条件。建有40台标准微机室16个,影视编辑与图形图像制作专用苹果机房1个;影视编辑与图形图像制作实验室是全国最先进的,现代物流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专业实验室是山东省一流的专业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在山东省高职院校中是唯一的高端实验室。另外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在校外建设实训基地6处,为学生锻炼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优质的环境。专业门类齐全,设置科学。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广泛调研,科学论证,专业设置合理。目前开设专业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影视动画、软件技术、艺术设计。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以KAQ(知识、能力、素质)模式为人才培养指南,率先在高职院校中设立了导师制、13(理论)+5(实训)学期制、创业创新活动等先进的人才培养方式,大力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通过“春之舞”、“秋韵节”等大型系列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通过机关处室联系系部活动,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学生、帮助学生,有力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良好。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学生专业知识扎实牢固,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强,在全国各项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加大学生实习实训力度,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确保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实践的无缝衔接,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毕业生专升本考试通过率名列全省前茅,其他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荣获学院“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注重学术研究,科研成果丰硕。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已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5项,其他研究项目1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EI索引5篇,出版专著6部。目前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进行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在软件开发、图形图像制作与处理、网络建设与开发、信息化工程监理等领域面向东营市各企事业单位进行服务,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科学发展,成绩斐然。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全系教师团结努力,积极进取,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拥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 个。获得学院“迎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先进单位”、省委高校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营市“优秀基层工会”、东营市“基层党建示范点”,东营市“学习型先进班组”,学院“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学院“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优秀组织奖”等数十项荣誉称号。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现拥有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海洋化工生产技术、化工设备与维修技术等专业。我院始终突出德育教育,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行为示范,把德育内容贯穿于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厚德、责任、奉献、创新”的院风已深入人心。全院教职工在优良院风的感召下,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我院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1848名,近三年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就业率98%以上,社会满意度95%以上;现拥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及ISO9000内审员、ISO14000内审员培训基地;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08年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2008年《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已成为东营职业学院的龙头专业。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学团队现有专任专业教师33人,博士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5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1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3%;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3%;“双师”素质教师达66.7%。并聘用8名来自石油和化工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28 %。该团队先后有10人取得了化工专业技师资格,5人取得了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资格,8人取得了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33人次获得国家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4人获得省大学生化工过程实验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人考取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1人被评为“全国化工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2009年“东营市首席技师”,两人为“第三届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先后组织60名学生参加了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学检验工、化工总控工、化工检修钳工、化工仪表维修工、有机合成工等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得113项奖项,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3项,二等奖50项;3名学生在山东省“劳动之星”职业技能大赛中分别获第三、四、六名;3名学生在省大学生化工过程实验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6名在校学生荣获“东营市技术能手”称号。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石油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8个专业,在校生2200多人。学院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44名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2名,讲师23名;博士2名,硕士31名。40名教师拥有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数控车床操作工高级、三维CAD-PRO∕E培训讲师、高级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就业指导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是国家骨干校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技术”是 中央财政“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数控技术”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学院拥有高标准的实验实训基地,建有数控实训中心1座,金工实训中心1座、电子创新实验室1座、电工实训实验室1座,CNC机房1座。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30多个。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证、各类等级证书过关率100%。参加并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1个、2等奖2个、3等奖5个。毕业生就业率100%。专升本报考录取率达40%以上。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东营——黄河入海的地方,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交汇的核心区域,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东营职业学院作为东营市唯一一所政府主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东营市的大发展为东营职业学院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坚持依托行业,面向市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办学成效显著。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工程监理、环境艺术设计6大专业,专业特色明显,都是社会热点专业,都与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关系密切。各专业教学设施齐全,实验实训条件良好。在校内建有建材实验室、土建实训模拟现场、建筑构造实验室、计算机制图设计室等教学场地,在校外与各大建筑企业实施战略合作,建成了众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了优越的实验实训条件。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现有教师4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5人,副教授以上职称10人,10人考家一级结构师、1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建筑经济师,咨询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3人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师德标兵、山东省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和社会服务效果显著,近年来,有300余名学生考取本科院校,6人次在国家、省高职院校学生建筑设计、造价预算竞赛中获得一等奖,30名同学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近1000人次通过注册二级建造师、造价员等资格考试,为东营市建筑行业进行监理师、“八大员”等关键岗位培训5000余人次。同时,聘请有多年企业管理及有丰富实践经验行家里手做兼职教师,不断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深受学生好评,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坚持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加之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城市的升级改造等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式越来越好,近三年,学院毕业生数每年保持在600人左右,未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预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各大建筑公司、装饰公司、工程预算公司、工程监理公司、招投标公司、市政公司等单位,同时,学院与资质高、规模大的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东营金达源集团、东营科达集团、山东众城地产有限公司、东营开元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东营东华世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校外实训的需要。为更好服务于学生就业,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不断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做好就业推荐与服务等工作,历年来全院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学院在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同时,高度重视毕业生的专升本工作,成立以学院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升本工作领导小组,聘请全院有多年辅导经验的教师授课,并对专升本学生的住宿与学习教室进行统一安排等,为专升本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和最优的学习生活环境,近三年,300余名毕业生分别考取山东科技大学、临沂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烟台大学等院校继续深造,并有多人考取研究生,专升本工作也成为学院教学质量的一大亮点。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赢得了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的认可,近几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等专业的招生人数跃居全校前列,学院发展前景广阔。东营职业学院以建设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现代化高职院校为目标,硬件建设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高标准的图书馆、大学生服务中心、实训中心、培训中心以及高标准的体育场和标准化公寓为同学们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学生资助体系健全,在校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可以参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学院奖学金的评选,直接受益学生数占到学生总数的近60%,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可以获得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以及6000元的省政府奖学金的奖励,各种资助将帮助每一名学生完成学业。健全的学生管理机构、精细化管理理念、专业化的服务水平将使每一名学生家长放心,使学生在习惯养成、文明修养、纪律意识、职业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会计学院东营职业学院会计学院,现有会计电算化、法律事务(税法与税控方向)两个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5人,讲师40人;硕士以上学历53人,1人博士生在读,注册会计师5人,注册税务师4人,高级会计师3人,专业教师均具备"双师"资格,32人在大中型企业担任财务顾问、法律顾问等职务。学院现有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等,支撑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为基础的四大模拟课程体系。建有校外实训基地20多处,并与东营石化集团、金正会计师事务所、万达集团、大海集团等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院现有在校生2288人, 2011届毕业生有89人考取专升本,202人获取自学本科学历,近三年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会计学院近三年专升本及自学本科升学率、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求学,会计学院建立了完善的资助奖励政策,每年有60%的同学享受各类资助。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东营职业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现有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商务英语、应用英语、电子商务等11个专业。其中,物流管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商务英语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在校生共计1612人。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教职工7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46人;硕士以上学历62人 ,6人具有省导游面试考官和高级礼仪培训师资格,7人取得高级职业指导师,全体教师具备“双师”资格,49人在大中型企业担任顾问,2人担任执行总裁、独立董事职务。学院教师共承担校级以上课题11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315篇,出版专著、参编教材共37部。2010年工商管理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先后聘请了东营石化集团总经理桑明光、山东三丰香油董事长王志等十几名企业总经理担任创业导师。近年来,该院加大了各专业改革力度,突出了石油产业、 “黄蓝”经济战略特色,各专业已成为三角州地区为石油、化工、石油装备、“黄蓝”国家战略经济领域培养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重要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三年来专升本升学率及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许多优秀毕业生已成长为大型经济实体的董事长、总经理,还有很多学生继续考取了硕士、博士研究生,实现了向高学历人才跨越的梦想。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东营职业学院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现有生物制药、食品营养与检测、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及应用、园林技术等5个专业,其中,园林技术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为中央财政支持发展专业。专业教学仪器设备齐全,实验实训条件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一直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专升本及就业率均名列学院前茅。有教授6人,副教授 9人,博士 4 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50%以上。院内设有东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院,东营市生态农业研究院,东营市焙烤协会及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教师教育学院东营职业学院教育教育学院是目前东营市唯一的一所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师资的机构,现在校学生2429人,教职工149人,专职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39人,副高以上职称占专兼职教师的29.2%;博士1人,硕士65人,占教师总数的45.5%,山东省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教学能手3人,东营市教学能手16人。近几年来,教育教育学院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以"十二.五"规划为统领,坚持"大学性、职业性与师范性"三性融合的办学定位和"文化立系、管理强系、质量兴系"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增强"队伍建设是关键,办学质量是生命"的观念,发扬"严格、规范、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狠抓质量工程,进一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做到高点定位,多点支撑,重点带动;工作中积极落实"三个有利于",以重点工作创精品,难点工作求突破,探索工作抓完善,特色工作出亮点,日常工作争一流为工作目标,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满足社会需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为己任,探索出一条在传统中创新,在规范中彰显特色的高职背景下教师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教育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验实训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院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1门,2010年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学前教育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专升本辅导教师队伍精干,专升本成绩连续3年名列全省同类学校前茅,在全市教师招考和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中,我院有110多人被成功录取。教师教育学院坚持"科研兴院"战略,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提高毕业生的理论水平、教育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务实的教改实验和科学研究,整体科研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成果显著。截至目前我院已完成的课题有17项,有6项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获得立项。近三年来,我院教师编著专著或教材16部,承担省级以上课题18项,市级课题10项,其中5项已通过鉴定,发表文章146篇,其中有60篇发表在核心期刊,省社科成果评选二等奖2项,市社科成果评选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院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有10项获奖。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我院秉承传统、严格规范,一丝不苟地地抓好学生常规的教育管理,加强过程管理,突出专题教育,根据学生特点积极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的系列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和全面提高,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模式,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依托社团组织,组织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组建了大学生艺术团,每年参加大型演出十余场,为广大同学提供了展现自我、锻炼自我、陶冶情操的平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扎实有效,输送的毕业生质量优良,对小学、幼儿园及其它用人单位的适应性强,深受社会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高质量就业、高比例就业、高工资待遇、多创业机遇"的就业优势使学前教育等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使我院赢得了多项荣誉。教师教育学院先后荣获"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营市扶残助残先进单位"、"东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十年被学校评为"学生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学校评为"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编辑本段办学理念东营职业学院是培养大众型、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学院。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院的办学思路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规模求效益,以特色树形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大选修课的比例,积极推行学分制,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可以专升本成为本科生。

一、专升本分为两种类型

1、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亦称统招专升本),考试对象仅限于各省、直辖市、全日制普通高校(统招入学)的专科应届毕业生。个别省份的命名有所差别,如河北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接本,广东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插本,江苏省称为普通高校专转本,其余省份皆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2、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其拥有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分业余和函授两种学习方式)、网络教育专升本(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专升本

二、专升本考试形似和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

1、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

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2、校考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

可以,只要毕业后,能过考试就行.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本科考研专业

专升本条件:考试的需要成绩在班里前40%,无处分,毕业时不能再有挂科记录。

专升本考试是指大学专科层次学生进入本科层次阶段学习的选拔考试,是中国大陆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专升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亦称统招专升本),考试对象仅限于各省、直辖市、全日制普通高校(统招入学)的专科应届毕业生。

个别省份的命名有所差别,如河北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接本,广东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插本,江苏省称为普通高校专转本,其余省份皆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其拥有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分业余和函授两种学习方式)、网络教育专升本(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专升本。

可以专升本成为本科生。

一、专升本分为两种类型

1、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亦称统招专升本),考试对象仅限于各省、直辖市、全日制普通高校(统招入学)的专科应届毕业生。个别省份的命名有所差别,如河北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接本,广东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插本,江苏省称为普通高校专转本,其余省份皆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2、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其拥有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分业余和函授两种学习方式)、网络教育专升本(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专升本

二、专升本考试形似和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

1、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

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2、校考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

东营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占地面积3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4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120万元,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员6000余人;建有机械、电子、数控、石油化工、会计电算化、平面设计与影视编辑、物流工程、多媒体实验室等专用实验室120余个,教学用计算机2570余台,全部通过宽带连接因特网,图书馆现有藏书76.4万册,订有各类报刊1200余种。学院建立了院内外实训、实习基地150余个,设立了32个专业的技能鉴定站、6个专业的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证书考取率达100%。学院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城区,学院所在的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基地,位属经济快速发展的环渤海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快的地区之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在山东省名列前茅。2009年,东营市GDP总量达到2076.61亿元,人均GDP占有量11.42万元,高居全省首位。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0年3月,黄河三角洲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东营为中心城市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来了包括世界五百强在内的诸多著名企业投资,2009年,新增高技术含量就业岗位达3万余个。区域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强势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我院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编辑本段院系设置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自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科研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拥有省内高职院校中一流的师资队伍。目前拥有博士1名、硕士28名;副教授级职称人员15名、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员1名、计算机软件高级程序员2名,信息系统监理工程师4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聘请多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丰富,采取主讲教师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教学效果得到广大学生好评。拥有全国一流的实验实训条件。建有40台标准微机室16个,影视编辑与图形图像制作专用苹果机房1个;影视编辑与图形图像制作实验室是全国最先进的,现代物流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专业实验室是山东省一流的专业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在山东省高职院校中是唯一的高端实验室。另外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在校外建设实训基地6处,为学生锻炼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优质的环境。专业门类齐全,设置科学。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广泛调研,科学论证,专业设置合理。目前开设专业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影视动画、软件技术、艺术设计。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以KAQ(知识、能力、素质)模式为人才培养指南,率先在高职院校中设立了导师制、13(理论)+5(实训)学期制、创业创新活动等先进的人才培养方式,大力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通过“春之舞”、“秋韵节”等大型系列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通过机关处室联系系部活动,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学生、帮助学生,有力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良好。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学生专业知识扎实牢固,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强,在全国各项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加大学生实习实训力度,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确保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实践的无缝衔接,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毕业生专升本考试通过率名列全省前茅,其他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荣获学院“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注重学术研究,科研成果丰硕。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已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5项,其他研究项目1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EI索引5篇,出版专著6部。目前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进行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在软件开发、图形图像制作与处理、网络建设与开发、信息化工程监理等领域面向东营市各企事业单位进行服务,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科学发展,成绩斐然。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全系教师团结努力,积极进取,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拥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 个。获得学院“迎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先进单位”、省委高校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营市“优秀基层工会”、东营市“基层党建示范点”,东营市“学习型先进班组”,学院“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学院“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优秀组织奖”等数十项荣誉称号。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现拥有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海洋化工生产技术、化工设备与维修技术等专业。我院始终突出德育教育,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行为示范,把德育内容贯穿于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厚德、责任、奉献、创新”的院风已深入人心。全院教职工在优良院风的感召下,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我院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现有在校生1848名,近三年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00%,就业率98%以上,社会满意度95%以上;现拥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及ISO9000内审员、ISO14000内审员培训基地;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08年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2008年《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已成为东营职业学院的龙头专业。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学团队现有专任专业教师33人,博士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5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1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3%;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3%;“双师”素质教师达66.7%。并聘用8名来自石油和化工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28 %。该团队先后有10人取得了化工专业技师资格,5人取得了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资格,8人取得了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33人次获得国家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4人获得省大学生化工过程实验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人考取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1人被评为“全国化工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2009年“东营市首席技师”,两人为“第三届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先后组织60名学生参加了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学检验工、化工总控工、化工检修钳工、化工仪表维修工、有机合成工等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得113项奖项,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3项,二等奖50项;3名学生在山东省“劳动之星”职业技能大赛中分别获第三、四、六名;3名学生在省大学生化工过程实验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6名在校学生荣获“东营市技术能手”称号。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学院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石油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8个专业,在校生2200多人。学院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44名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2名,讲师23名;博士2名,硕士31名。40名教师拥有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数控车床操作工高级、三维CAD-PRO∕E培训讲师、高级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就业指导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是国家骨干校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技术”是 中央财政“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数控技术”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学院拥有高标准的实验实训基地,建有数控实训中心1座,金工实训中心1座、电子创新实验室1座、电工实训实验室1座,CNC机房1座。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30多个。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证、各类等级证书过关率100%。参加并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1个、2等奖2个、3等奖5个。毕业生就业率100%。专升本报考录取率达40%以上。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东营——黄河入海的地方,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交汇的核心区域,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东营职业学院作为东营市唯一一所政府主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东营市的大发展为东营职业学院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坚持依托行业,面向市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办学成效显著。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工程监理、环境艺术设计6大专业,专业特色明显,都是社会热点专业,都与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关系密切。各专业教学设施齐全,实验实训条件良好。在校内建有建材实验室、土建实训模拟现场、建筑构造实验室、计算机制图设计室等教学场地,在校外与各大建筑企业实施战略合作,建成了众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了优越的实验实训条件。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现有教师4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5人,副教授以上职称10人,10人考家一级结构师、1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建筑经济师,咨询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3人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师德标兵、山东省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和社会服务效果显著,近年来,有300余名学生考取本科院校,6人次在国家、省高职院校学生建筑设计、造价预算竞赛中获得一等奖,30名同学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近1000人次通过注册二级建造师、造价员等资格考试,为东营市建筑行业进行监理师、“八大员”等关键岗位培训5000余人次。同时,聘请有多年企业管理及有丰富实践经验行家里手做兼职教师,不断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深受学生好评,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坚持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加之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城市的升级改造等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式越来越好,近三年,学院毕业生数每年保持在600人左右,未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预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各大建筑公司、装饰公司、工程预算公司、工程监理公司、招投标公司、市政公司等单位,同时,学院与资质高、规模大的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东营金达源集团、东营科达集团、山东众城地产有限公司、东营开元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东营东华世嘉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校外实训的需要。为更好服务于学生就业,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不断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努力做好就业推荐与服务等工作,历年来全院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学院在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同时,高度重视毕业生的专升本工作,成立以学院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升本工作领导小组,聘请全院有多年辅导经验的教师授课,并对专升本学生的住宿与学习教室进行统一安排等,为专升本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和最优的学习生活环境,近三年,300余名毕业生分别考取山东科技大学、临沂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烟台大学等院校继续深造,并有多人考取研究生,专升本工作也成为学院教学质量的一大亮点。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赢得了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的认可,近几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等专业的招生人数跃居全校前列,学院发展前景广阔。东营职业学院以建设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现代化高职院校为目标,硬件建设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高标准的图书馆、大学生服务中心、实训中心、培训中心以及高标准的体育场和标准化公寓为同学们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学生资助体系健全,在校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可以参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学院奖学金的评选,直接受益学生数占到学生总数的近60%,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可以获得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以及6000元的省政府奖学金的奖励,各种资助将帮助每一名学生完成学业。健全的学生管理机构、精细化管理理念、专业化的服务水平将使每一名学生家长放心,使学生在习惯养成、文明修养、纪律意识、职业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会计学院东营职业学院会计学院,现有会计电算化、法律事务(税法与税控方向)两个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5人,讲师40人;硕士以上学历53人,1人博士生在读,注册会计师5人,注册税务师4人,高级会计师3人,专业教师均具备"双师"资格,32人在大中型企业担任财务顾问、法律顾问等职务。学院现有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等,支撑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为基础的四大模拟课程体系。建有校外实训基地20多处,并与东营石化集团、金正会计师事务所、万达集团、大海集团等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院现有在校生2288人, 2011届毕业生有89人考取专升本,202人获取自学本科学历,近三年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会计学院近三年专升本及自学本科升学率、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求学,会计学院建立了完善的资助奖励政策,每年有60%的同学享受各类资助。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东营职业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现有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商务英语、应用英语、电子商务等11个专业。其中,物流管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商务英语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在校生共计1612人。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教职工7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46人;硕士以上学历62人 ,6人具有省导游面试考官和高级礼仪培训师资格,7人取得高级职业指导师,全体教师具备“双师”资格,49人在大中型企业担任顾问,2人担任执行总裁、独立董事职务。学院教师共承担校级以上课题11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315篇,出版专著、参编教材共37部。2010年工商管理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先后聘请了东营石化集团总经理桑明光、山东三丰香油董事长王志等十几名企业总经理担任创业导师。近年来,该院加大了各专业改革力度,突出了石油产业、 “黄蓝”经济战略特色,各专业已成为三角州地区为石油、化工、石油装备、“黄蓝”国家战略经济领域培养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重要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三年来专升本升学率及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许多优秀毕业生已成长为大型经济实体的董事长、总经理,还有很多学生继续考取了硕士、博士研究生,实现了向高学历人才跨越的梦想。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东营职业学院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现有生物制药、食品营养与检测、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及应用、园林技术等5个专业,其中,园林技术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为中央财政支持发展专业。专业教学仪器设备齐全,实验实训条件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一直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专升本及就业率均名列学院前茅。有教授6人,副教授 9人,博士 4 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50%以上。院内设有东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院,东营市生态农业研究院,东营市焙烤协会及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教师教育学院东营职业学院教育教育学院是目前东营市唯一的一所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师资的机构,现在校学生2429人,教职工149人,专职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39人,副高以上职称占专兼职教师的29.2%;博士1人,硕士65人,占教师总数的45.5%,山东省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教学能手3人,东营市教学能手16人。近几年来,教育教育学院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以"十二.五"规划为统领,坚持"大学性、职业性与师范性"三性融合的办学定位和"文化立系、管理强系、质量兴系"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增强"队伍建设是关键,办学质量是生命"的观念,发扬"严格、规范、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狠抓质量工程,进一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做到高点定位,多点支撑,重点带动;工作中积极落实"三个有利于",以重点工作创精品,难点工作求突破,探索工作抓完善,特色工作出亮点,日常工作争一流为工作目标,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满足社会需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为己任,探索出一条在传统中创新,在规范中彰显特色的高职背景下教师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教育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验实训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院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1门,2010年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学前教育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专升本辅导教师队伍精干,专升本成绩连续3年名列全省同类学校前茅,在全市教师招考和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中,我院有110多人被成功录取。教师教育学院坚持"科研兴院"战略,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提高毕业生的理论水平、教育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这一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务实的教改实验和科学研究,整体科研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成果显著。截至目前我院已完成的课题有17项,有6项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获得立项。近三年来,我院教师编著专著或教材16部,承担省级以上课题18项,市级课题10项,其中5项已通过鉴定,发表文章146篇,其中有60篇发表在核心期刊,省社科成果评选二等奖2项,市社科成果评选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院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有10项获奖。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我院秉承传统、严格规范,一丝不苟地地抓好学生常规的教育管理,加强过程管理,突出专题教育,根据学生特点积极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的系列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和全面提高,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模式,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依托社团组织,组织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组建了大学生艺术团,每年参加大型演出十余场,为广大同学提供了展现自我、锻炼自我、陶冶情操的平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扎实有效,输送的毕业生质量优良,对小学、幼儿园及其它用人单位的适应性强,深受社会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高质量就业、高比例就业、高工资待遇、多创业机遇"的就业优势使学前教育等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使我院赢得了多项荣誉。教师教育学院先后荣获"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东营市扶残助残先进单位"、"东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十年被学校评为"学生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学校评为"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编辑本段办学理念东营职业学院是培养大众型、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学院。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院的办学思路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规模求效益,以特色树形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大选修课的比例,积极推行学分制,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你好,需要大三报考,无违纪,违法,挂科,处分,祝你顺利,望采纳。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本科专业代码

2022年东营职业学院高职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总则

为保证我校2022年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 工作 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 山东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 2022年高职(专科)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东营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东营职业学院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工作。

第二条 东营职业学院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工作遵循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 东营职业学院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全称:东营职业学院。学校代码:12440。

第五条  学校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府前大街129号(邮编:257091)。

第六条  办学性质及类型: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第七条  办学层次:专科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八条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纪检、招生工作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生计划执行、招生宣传、录取管理等工作,处理招生过程中全局性问题和突发情况。

第九条  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办公室,隶属招生 就业 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招生日常工作。学校纪委负责对招生宣传、 考试 和录取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章  招生专业与计划

第十条  单独招生计划与条件

(一)2022年单独招生计划1400人。本计划通过东营职业学院招生信息网、“东职招生在线”微信公众号、东营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公布。

(二)招生条件及考试科目

1.招生对象

面向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应届 毕业生 和社会人员开展,社会人员报考应取得高中阶段教育 毕业 证书 或具有同等学力。考生须首先通过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

2.报考条件

(1)思想政治品德和身体健康状况等条件均符合教育部和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

(2)按照《普通高等学 校招 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考生体检情况须符合各专业报考要求。考生需在报名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体检。

3.考试科目

采取“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的考试方式。总分为430分,专业技能测试成绩230分,文化素质考试成绩200分,均以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1)文化素质考试。考试内容为专业基础知识(占100分)和职业适应性测试(占100分),总分为200分,采取笔试考试形式。职业适应性测试重点考察考生的兴趣爱好、交流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性格及将来从事某职业所应具备的潜能等。

(2)专业技能测试。考生(不含退役军人考生)需参加由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的春季 高考 统一考试招生专业技能测试,测试成绩按考生实际得分计入总分。春季高考技能测试时间安排在2022年3月6日—20日进行,考生最多可参加2次技能测试,取最好成绩计入总分。考生可在考试开始前5天,登录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查询并打印春考技能测试准 考证 。

(3)参加单独招生的退役军人考生不参加文化素质考试与专业技能测试,我校单独组织素质测试或 面试 。素质测试或面试时间为2022年2月27日—3月1日,具体测试方式和时间通过东营职业学院招生信息网及单独招生简章公布。

第十一条  综合评价招生计划与条件

(一)2022年综合评价招生计划600人。本计划通过东营职业学院招生信息网、“东职招生在线”微信公众号、东营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公布。

(二)招生条件及考试科目

1.招生对象

面向山东省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开展,考生须首先通过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

2.报考条件

(1)思想政治品德和身体健康状况等条件均符合教育部和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

(2)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考生体检情况须符合各专业报考要求。考生需在报名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体检。

3.考试科目

综合评价招生的综合成绩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占120分)、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占30分)和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占150分),总分为300分。职业适应性测试采取笔试考试形式。职业适应性测试重点考察考生的兴趣爱好、交流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性格及将来从事某职业所应具备的潜能等。

第十二条  报名方式及考试安排

(一)报名方式

参加2022年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考试的考生,须于2021年12月27日-31日,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招生平台(网址:)进行报名。其中,参加单独招生的考生须根据春季高考报考的专业类别选报专业,选报专业对应的专业类别应与本人春季高考报考的专业类别一致。报名 成功 后,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东营职业学院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系统(网址:)进行信息确认与缴纳报名考试费。

(二)考试安排

考生本人通过“东营职业学院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系统”打印《东营职业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考试准考证》,根据准考证上时间和要求,到东营职业学院参加考试。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第五章  录取原则

第十三条  单独招生录取原则

(一)录取原则

1.由学校负责,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

2.按照专业类别、退役军人类别划定最低录取资格线。对于录取线上的考生,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按照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3.考生根据自身类别填报专业,可兼报1-3个专业 志愿 ,设“专业是否服从调剂”。若服从调剂志愿选择“是”,而所报1-3个专业都无法录取,且考生成绩在所属类别资格线以上,会将其调剂到任一计划未满专业;若服从调剂志愿选择“否”,而所报1-3个志愿都无法录取,无论考生成绩为多少,均会被退档,不予录取。

4.专业计划调整原则:录取资格线划定后,将未满额专业剩余计划适当调整到报考人数较多专业。

(二)确定预录名单:严格按照录取规则,根据考生考试成绩确定预录名单,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三)公示预录名单:预录考生名单在我校招生信息网公示。

(四)预录考生名单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并办理录取手续,公布正式录取名单,发放录取通知 书 。

(五)依据国家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规定,已被我校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与普通高校春季、夏季高考录取 新生 享受相同的待遇。考生录取后,一律不再参加2022年普通高校春季、夏季统考及录取。

第十四条  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原则

(一)录取原则

1.由学校负责,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

2.按照普通类、校企合作类分别划定最低录取资格线。对于录取线上的考生,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按照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3.考生根据自身意愿填报专业,可兼报1-3个专业志愿,设“专业是否服从调剂”。若服从调剂志愿选择“是”,而所报1-3个专业都无法录取,且考生成绩在所属类别资格线以上,会将其随机调剂到计划未满专业;若服从调剂志愿选择“否”,而所报1-3个志愿都无法录取,无论考生成绩为多少,均会被退档,不予录取。

4.专业计划调整原则:录取资格线划定后,将未满额专业剩余计划适当调整到报考人数较多专业。

(二)确定预录名单:严格按照录取规则,根据考生考试成绩确定预录名单,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三)公示预录名单:预录考生名单在我校招生信息网公示。

(四)预录考生名单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并办理录取手续,公布正式录取名单,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依据国家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规定,已被我校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考生,与普通高校春季、夏季高考录取新生享受相同的待遇。考生录取后,一律不再参加2022年普通高校春季、夏季统考及录取。

第六章   收费标准 及资助政策

第十五条  学校按照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及山东省物价管理部门有关规定执行。退费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学校通过奖、贷、助、补、免等多种资助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奖助学金、 学费 减免、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资助条件和标准由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5部门《山东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鲁财科教〔2020〕15号)以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资格复查及证书颁发

第十七条  新生入校1个月内,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入学体检和资格审查、复查,若发现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将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  颁发学历证书学校名称为:东营职业学院,证书为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

第八章  其他

(一)学校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对以东营职业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的权利。

(二)报名参加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或已被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考生须参加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的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不参加体检或体检项目不完整将影响考生后续录取信息报送并无法正常进行学籍注册。

(三)本章程若有与上级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上级政策为准。

(四)本章程由东营职业学院负责解释。

(五)本章程自省教育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生效。

(六)咨询及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

招生网址:http://

监督电话:

10422 山东大学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10425 石油大学(华东)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10429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10430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10431 山东轻工业学院

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10435 莱阳农学院

10438 潍坊医学院

10439 泰山医学院

10440 滨州医学院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10442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

10443 济宁医学院

10444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10447 聊城大学

10448 德州学院

10449 滨州师范专科学校

10451 烟台师范学院

10452 临沂师范学院

10453 泰山学院

10454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

10455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

10456 山东经济学院

10457 山东体育学院

10458 山东艺术学院

10868 民办青岛滨海职业学院

10904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

1090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11066 烟台大学

11323 山东水利专科学校

11324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

11510 山东交通学院

11688 山东工商学院

11822 山东财政学院

11827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1906 青岛大学

11933 潍坊学院

11944 济南大学

11970 山东理工大学

19422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43701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43702 民办山东万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3703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43704 滨海职业技术学院

43705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43706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43707 东营职业技术学院

43708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43709 威海职业学院

43710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43711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43712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43713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43714 山东南山职业技术学院

43715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

43716 山东军星职业技术学院

43717 烟台职业学院

43718 滨州职业学院

43719 潍坊职业学院

43720 东营职业学院

43721 山东纺织职业学院

43722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43723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

43724 潍坊科技职业学院

43725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43726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43727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

43728 淄博职业学院

43729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43730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3731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43732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43733 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

43734 山东大王职业学院

43735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

50622 济南机械职工大学

50624 山东冶金职工大学

50626 山东省水利职工大学

50630 山东铝业公司职工大学

50636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

50638 山东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50641 新汶矿业职工大学

50642 山东省贸易职工大学

50644 济南市职工大学

50645 济南市职工科技大学

50649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50650 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5065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50652 山东省教育学院

50653 济南教育学院

50657 烟台教育学院

50658 潍坊教育学院

50659 山东省滨州教育学院

50663 山东省济宁教育学院

50665 山东省菏泽教育学院

50957 山东教育学院

50966 聊城教育学院

50970 菏泽教育学院

50975 威海教育学院

51286 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

51776 山东电力职工大学

51777 兖州矿区职工大学

51779 山东财政职工大

扩展资料:

院校代码即院校代号,为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

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山东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

据2018年8月山大官网信息显示,山大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八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威海校区、青岛校区)的办学格局。

学校设有55个教学院系,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

在职教职工7493人(不含附属医院),其中教授1246人,博士生导师897人;有全日制本科生40789人,研究生18816人,留学生3791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院校代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东大学

第一章 总则为保证我校2020年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和各省区招生委员会关于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有关通知精神与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章程。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东营职业学院普通高职(专科)招生工作。第二条 东营职业学院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第三条 东营职业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二章 学校简介(一)学校全称与代码:东营职业学院;国标代码:12440。(二)校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129号;邮政编码:257091。(三)办学层次:高职(专科)。(四)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五)批准成立时间和批准单位学校成立于2001年7月25日,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六)学校基本情况学校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以“双高计划”项目为引领,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坚持“学生中心、质量核心、特色品牌、开放融合、文化制胜”发展路径,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质量导向、目标导向,着力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教师能力建设、特色品牌建设、制度机制建设,大力提升产教融合的契合度、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区域经济的贡献度,持续提升学校办学竞争力和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精湛技艺、创新本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设有特色、国际化、创业型全国高职名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058人,占地面积1902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5142人,成人专科55人,累计招收培养留学生72名,教学仪器设备值14942.98万元。设石油与化学工程、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建筑与环境工程、会计、经济贸易与管理、电子信息与传媒、生物与生态工程、教师教育等8个二级学院及混合所有制航空学院1个,开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石油化工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55个专业,招生范围覆盖全国18个省区。学校现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3+2专本贯通专业3个,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4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门。学校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有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席技师3人,省职教青年技能名师4人。获评齐鲁最美教师、省师德标兵、省优秀教师、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等称号25人。第三章 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纪检、招生工作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招生政策、法规和有关规定,研究决定学校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宣传、录取管理以及招生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办公室,隶属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招生日常工作。学校纪委负责对招生宣传、考试和录取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第四章 招生对象及招生计划(一)普通高职招生对象为招生范围省(区)2020年参加普通高考,并且高考分数达到所在省(区)相应批次最低控制线与我校相应科类最低投档线者。(二)东营职业学院招生总计划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网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学校公布招生计划网址:zs.dyxy.edu.cn。第五章 录取(一)招生录取工作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二)录取批次:山东省各科类均为专科(高职)批,其他省区依照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批次录取。(三)录取规则1.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批次,执行各省高考综合改革相关投档规定,在满足已公布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范围的前提下,根据考生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我校根据省教育考试院专业平行志愿分段投档提供的考生名单,按专业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对未完成计划的专业,进行征集(后续)志愿录取。未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根据省教育考试院按投档比例提供的投档考生名单进行录取,对所有进档考生,在符合各省(区)教育考试院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2.学校需要调整招生计划的,向上级招生主管部门申请,经同意后按有关规定执行。3.在确定录取资格时,考生的各项加分、降分情况均计入总分,无单科成绩要求。4.春季高考按专业类别分专业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5.艺术类专业投档原则、录取规则按照《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执行。学校不单独安排艺术类专业测试,承认具备专业测试资格的本科院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合格成绩(证)。进档考生,美术类按综合分、其他专业按文化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6.外语语种要求:我校英语专业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其它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我校公共外语科目为英语,其它语种入学后需改学英语。7.我校对各专业男女生比例均不设限制。8.身体健康状况要求:严格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校企合作类“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民航空中安全保卫、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6个专业须取得我校面试合格证后,方可填报专业志愿。9.录取工作在各省招生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录取结果经各省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备案后,及时向社会公布。第六章 收费退费及资助政策(一)各专业收费标准严格按照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的规定执行。学费为: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化工装备技术、油气储运技术、化工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石油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及应用、化工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宠物养护与驯导、园林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等普通文理专业5000元/年;工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物业管理、商务英语、会计、金融管理、财务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普通文理专业4800元/年;音乐表演、影视动画、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艺术类专业5200元/年;校企合作类专业按照省物价部门审批标准执行。各专业收费标准详见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我校拟从2020级开始实行学分制收费,学分制收费办法及标准待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后对社会公布并施行。个人生活费、书籍费等一律自理。住宿费每生每年1000元。新生报到后因故退学或受校纪处分开除学籍的,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不满1个月者按1个月计)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学生学习时间按每年10个月计算。(二)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和贫困生资助管理办法学校通过奖、贷、助、免、补等多种助学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在校学生可以获得奖励项目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和综合奖学金等不同等级的奖学金;部分专业学生也可获得由企业提供的奖学金。资助方面:除可参加国家助学贷款外还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企业资助等不同程度的资助,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体标准由学校根据学生家庭实际情况、按学校有关规定确定。第七章 资格复查及证书颁发(一)新生入校后,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入学体检和资格审查、复查,若发现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将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按有关规定处理。(二)颁发学历证书学校名称为:东营职业学院,证书种类为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第八章 附则(一)学校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对以东营职业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二)本章程若有与上级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上级政策为准。(三)本章程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四)本章程由东营职业学院负责解释。(五)本章程自省教育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生效。第九章 咨询、联系方式联系电话:,8060559联系人:宋晓传真:邮政编码:257091学校网址:招生信息网网址:zs.dyxy.edu.cn监督电话:

请求出错,状态码:500东营职业学院是山东省内最早的职业学院之一,成立于1956年。学院现有机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商务英语三个专业。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学院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专业。 东营职业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2电子商务财经商贸3工业机器人技术装备制造4旅游管理旅游5空中乘务交通运输6建筑工程技术土木建筑7数控技术装备制造8金融服务与管理财经商贸9知识产权管理公共管理与服务10艺术设计文化艺术11电气自动化技术装备制造12学前教育教育与体育13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装备制造14大数据与会计财经商贸15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交通运输16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交通运输17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与信息18机电一体化技术装备制造19化工生物技术生物与化工20工程造价土木建筑东营职业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介绍培养目标:培养以建设工程领域质量员、安全员、招投标管理人员为主,掌握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流程、施工过程和工程管理等专业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建设工程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CAD、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程资料管理、建设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面向行政及事业单位基建部门、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企业、监理企业、招标代理企业等,从事工程管理、咨询等工作。参加工作后可考取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安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东营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介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面向工业机器人应用一线,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方面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人机界面开发、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市场营销、技术管理等能力,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安装、编程、调试、运行维护和设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C语言、PLC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离线仿真、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系统调试及维护、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等。 就业方向:面向装备制造、石油石化、汽车、电子、新能源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装备研发与生产等行业企业中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的现场编程、调试、运行维护、故障诊断、人机界面编程、生产技术管理、工业机器人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东营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介绍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园林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园林建筑与设计、3DMAX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经济管理与营销、园林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等。 就业方向:面向城市园林公司、城市公园、植物园、住宅小区物业公司、园林苗圃等单位,从事城镇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绿化施工监理、园林植物繁殖与养护、园林企业管理等工作。 东营职业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介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人工智能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智能+”视野,具备数据获取与分析、模型训练与优化、智能设备集成与应用、人工智能程序开发等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人工智能导论、线性代数、Linux操作系统、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人工智能数据集处理、计算机视觉技术、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技术、移动应用开发、PythonWeb应用开发等。 就业方向: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可视化工程师、数据爬虫工程师、人工智能开发工程师等。 东营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介绍培养目标:培养能做、能说、能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生存与发展能力,通过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岗位素质,掌握建筑制图识图能力、工程造价能力的专业核心能力,施工能力和工程管理的专业拓展能力,能适应建设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及工程施工等企事业工作的高素质项目造价与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CAD、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定额编制、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建筑工程定额计量与计价、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造价软件应用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工程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程项目管理等企事业单位的工程造价岗位,从事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跟踪审计、工程结算等工作。毕业后可考取造价工程师等证书。 2017年,工程造价专业与临沂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3+2”专本对口贯通培养,面向山东省列理工类招生计划40人,考生第3年经考核测试合格学生进入临沂大学学习2年,毕业后由临沂大学颁发普通本科毕业证书。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本科专业
  •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本科
  •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专升本
  •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本科考研专业
  • 东营职业学院自考本科专业代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