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自考 > 四川大学自考英语本科代码是多少

四川大学自考英语本科代码是多少

发布时间:

四川大学自考英语本科代码是多少

专业码:D050201 学历层次:本科·本科段 主考学校:四川大学课 码 序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备 注 必考 选考 加考 3708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709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0841 3 法语 6 任选一科 0839 俄语 0840 日语 0842 德语 0600 4 高级英语 12 0087 5 英语翻译 6 0602 6 口译与听力 6 0603 7 英语写作 4 0604 8 英美文学选读 6 0000 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0831 1 英语语法 4 考生任选考三科 0832 2 英语词汇学 4 0833 3 外语教学法 4 5844 4 国际商务英语 6 0836 5 英语科技文选 4 0795 1 综合英语(二) 10 非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加考课程。 0593 2 听力 8 0594 3 口语 8 总 计 58学分以上

学校代码:10610

10610是四川大学院校的代码。学校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恢复“四川大学”校名。2000年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四川大学。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四川大学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简称“川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会员、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自主划线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主要院系

数学学院、物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华西口腔医学院、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匹兹堡学院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月,有36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开设本科专业136个,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

师资力量

据学校官网信息,截至2022年1月,学校教学科研岗共6571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其中双聘院士1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69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4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6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9人(77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学科建设

学科概况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宗教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原子与分子物理、有机化学、植物学、遗传学、固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化学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法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胸心外)、妇产科学、肿瘤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药剂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凝聚态物理、水文学及水资源、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麻醉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中国史、考古学、物理学、世界史、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学、网络空间安全、艺术学理论。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植物保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种医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成功举办8届“国际课程周”,开展了“大川视界”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学校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2003年以来,学校获批立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6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9门,主编或副主编14种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3项,近三年在“挑战杯”国赛中获得特等奖和金奖11项。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新闻学、动画、信息安全、核工程与核技术、水利水电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轻化工程、法医学、历史学、生物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英语、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护理学、制药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基础医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医学信息工程。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截至2022年1月,学校不断深化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2+2”“3+1”“3+1+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川大—牛津华西消化道肿瘤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等近20余个国际高端科研合作平台。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4个、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1个,中央网信办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基地1个,省级科研基地等78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生物治疗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口腔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能源植物生物燃油制备及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视觉合成图形图像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其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空管自动化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辐射物理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靶向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特种材料及制备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高能密度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能源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现代交通管理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后续能源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磷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口腔转化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医疗信息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3个):口腔生物医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时间生物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院。

其他文科类国家级研究平台:中国南亚研究中心(国家高端智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四川大学校训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校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四川大学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学校整体价值追求的总体概括。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首先体现了学校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它反映了原四川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三强合并”前三校不断融合、改革、发展的历史以及相互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也直接反映了新川大“三强合并”的现实。其次,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四川大学是生产和传播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学校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之中,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吸收消化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融中,创造出高水平的人类文明成果。再次,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统一。四川大学学科较全,文、理、工、医、经、管、法、艺,各学科如众水相聚,相互激荡、相互融汇,从而不断产生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推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同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大学是各种文化思潮冲撞和对话的舞台,也是各家各派学术思想汇聚的大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仅蕴含着多种精神之内涵,并且恰巧暗嵌“川大”二字

专业码:D050201学历层次:本科·本科段主考学校:四川大学课 码序 号课程名称学 分备 注必考选考加考03708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3709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008413法语6任选一科00839俄语00840日语00842德语006004高级英语12000875英语翻译6006026口译与听力6006037英语写作4006048英美文学选读6000009毕业论文10008311英语语法4任选三科008322英语词汇学4008333外语教学法4058444国际商务英语6008365英语科技文选4007951综合英语(二)10非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加考课程。005932听力8005943口语8总 计68学分以上

四川大学英语自考本科代码是多少

其中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课),以下为专业课:高级英语,外语教学法,综合英语,英语写作,英语翻译,听力,口译,二外,英语词汇学,现在英语语法,英语修辞学等,当然还包括毕业论文。over

小自考统考必考组科目: 00087 英语翻译 00600 高级英语 00602 口译与听力 00603 英语写作 00831 英语语法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英语(本科、专科)专业简介专业代码:050201(本科) 050207(专科)一、考试课程及学分层次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必考 选考 专科段 1 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 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3 4729 大学语文 4 4 0794 综合英语(一) 10 5 0795 综合英语(二) 10 6 0593 听力 8 实践分8分 7 0594 口语 8 实践分8分 8 0595 英语阅读(一) 6 9 0596 英语阅读(二) 6 10 0597 英语写作基础 4 11 0522 英语国家概况 4 总学分 66 本科段 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840 第二外语(日语) 6 选考一门 0841 第二外语(法语) 6 0842 第二外语(德语) 6 4 0600 高级英语 12 5 0087 英语翻译 6 6 0602 口译与听力 6 实践6学分 7 0603 英语写作 4 8 0604 英美文学选读 6 1 0830 现代语言学 4 本科段选考课程任选3门,专科段已考“英语语法”的本科段不能再选考。 2 083。1 英语语法 4 3 0832 英语词汇学 4 4 0833 外语教学法 4 5 0094 外贸函电 4 6 0836 英语科技文选 4 必做 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总学分 58 二、学习书目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刘瑞复,李毅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钱淦荣、罗正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3.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徐中玉,陶型传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6版)。4.综合英语(一)《综合英语(一)》(上、下册),徐克容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综合英语(二)《综合英语(二)》(上、下册),徐克容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听力《听力》(上、下册),何其莘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7.口语 《英语口语教程》,吴祯福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8.英语阅读(一) 《英语阅读(一)》,俞洪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9.英语阅读(二) 《英语阅读(二)》白永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10.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写作基础》。杨俊峰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1.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国家概况》余志远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版)。1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14.第二外语(德、法、日)(1)德语《德语速成》(修订本)(上、下册),肖佩玲、张人杰等编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法语《公共法语》(上、下册),吴贤良,王美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日语《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央广播电视台教学节目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一版)。15.高级英语 《高级英语》(上、下册),王家湘,张中载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6.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庄绎传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7.口译与听力 《口译教程》,梅德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语中级听力(学生用书)》,何其莘、金利民等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8.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杨俊峰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文学选读》,张伯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现代语言学《现代语言学》,何兆熊,梅德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1.英语语法《英语语法》,李基安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2.英语词汇学《英语词汇学》,张维友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3.外语教学法《外语教学法》,舒白梅、陈偌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4.外贸函电《外贸函电》,方春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5.英语科技文选《英语科技文选》李碧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川大学(国标代码10610)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

四川大学英语自考专科代码是多少

本科招生和考研招生代码都是10610

四川大学招生代码是10610,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会员、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自主划线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学校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恢复“四川大学”校名。2000年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4位是川大校友。

学校历史

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四川中西学堂,倡导学习“西文西艺”,“分课华文、西文、算学”,成为四川古代和近代高等教育的结合点。6月18日,四川中西学堂正式开学。

1900年,四川中西学堂有了第一届毕业学生。学堂规定,考得3/6学分者发给三等执照(文凭),考及4/6学分者发给二等执照,考得5/6学分者发给头等执照。二、三等执照由四川洋务总局转报四川总督署备案后发给。头等执照则还须呈报四川总督亲自核准。获得二、三等毕业执照的学生,原则上到川内或原籍省、区当中学堂教习,也可自费出洋留学。获得头等执照者,在经过严格考核后,公费派送出洋留学或授以功名。

1901年,四川总督奎俊从四川中西学堂毕业生中选拔18人,从尊经书院选拔4人,由知府李立元带队到日本和西方“国家公学堂肄业”。“岁以三年为期,前者毕业,后者继往。”1906年四川留学生占全国留学生总数的1/10,掀起了四川近代出国留学的第一次高潮。

锦江书院

锦江书院是四川按察使刘德芳于1704年在文翁石室基础上奉旨创办,为四川大学主要历史源头之一。锦江书院在1733年,被御定为全国22所最著名的省级书院之一,时人曾誉以“石室云霞思古梦,锦江风雨读书灯”。

尊经书院

1874年5月,工部侍郎、四川兴文人薜焕,偕省内官绅15人,上书四川总督吴棠和四川学政张之洞新建书院,得到张之洞的支持以及川督和清廷的批准,定名为“尊经书院”,为四川大学另一主要历史源头。

张之洞《创建尊经书院记》表明,书院旨在培养“通博之士,致用之才”。张之洞为尊经书院制订了章程18条,对办学方针、师生关系、学生奖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原则的要求。张之洞还先后写了《书目答问》、《輶轩语》两书,不仅用于指导尊经书院诸生和全省教育界人士学习,而且成了清末新式书院和学堂的必读之物。

尊经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影响四川近现代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的名人。例如,为变法图强,英勇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一的杨锐;离经叛道、托古改制的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力主新学的四川维新变法的核心人物宋育仁;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舍身炸死良弼,被孙中山先生封为大将军的彭家珍;领袖群伦、叱咤风云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大人物吴玉章、张澜、罗伦、蒲殿俊;清代四川唯一的一个状元、曾任京师大学堂首席提调和四川高等学校校长的骆成骧等。

四川通省大学堂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

1901年,上谕宣布将所有书院改为学堂,同时发布管学大臣张百熙所拟《钦定学堂章程》。该章程即壬寅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完整的以西方为标准的新学制。

1902年,四川通省大学堂由四川总督奎俊奉旨合并四川中西学堂和尊经书院后组建,仿京师大学堂成例,是中西结合、文理兼备的近代综合性的高等学校。其诞生标志着传统的古代书院和作为四川近代高等教育代表的四川中西学堂,向比较完善的近代高等教育的过渡和完善。同年,四川总督岑春煊转发清廷指令,该指令规定除京师大学堂外,各省的大学堂一律改称高等学堂,于是,四川通省大学堂又改名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1903年锦江书院并入。

华西协合大学

1910年3月11日,华西协合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正式开学,成为四川大学重要组成之一的华西医科大学的历史起源。

三校并存

1922年学制改革后,1926年的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一分为二。原四川高等学校部分搬回南校场而重建国立成都大学,师范部分改建为国立成都师范大学。

五大专门学校1927年合并组建公立四川大学,五院学长(1930年以后称院长)组成公立四川大学的“大学委员会”,共同代行校长职权。

1931年11月9日,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

抗战和战后的国立四川大学

1939年底,国立四川大学南迁峨眉继续办学。1941年8月恢复师范学院,下设教育、公民训育、国文、英文、史地、理化、数学、化学八个系,史地、理化、数学三个专修科。

1943年,国立四川大学迁返成都,学校由市中心正式迁到望江楼附近。

在1952-1956年院系调整中,华西大学、成华大学等部分院系和专业调入四川大学。

1994年3月16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四川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组建为四川联合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4578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64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4人(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54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1人(67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2月,四川大学下辖35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开设本科专业131个,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2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62]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宗教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原子与分子物理、有机化学、植物学、遗传学、固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化学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法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胸心外)、妇产科学、肿瘤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药剂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凝聚态物理、水文学及水资源、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麻醉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新闻学、动画、信息安全、核工程与核技术、水利水电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轻化工程、法医学、历史学、生物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英语、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护理学、制药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基础医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医学信息工程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据2015年12月四川大学官网显示,2003年以来,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2006年该校在国际中国国内共发表论文6395篇,中国国内统计源期刊论文4338篇,SCI收录总数1066篇,

2014年,四川大学SCI收录论文数(Article和Review论文)3647篇,较2013年增长16.97%;EI收录论文1883篇,较2013年增长2.73%;发表中国国内统计源期刊论文(Article和Review论文)4797篇,较2013年增长64.56%;MEDLINE收录论文2226篇,较2013年增长6.87%。

四川大学2005-2014年国际论文累计被引用22683篇(2013年为13845篇),共计167377次(2013年为125756次),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504篇,占全部论文的13.82%,“表现不俗论文”(其被引用次数高于该学科国际平均线的论文)1516篇,占全部论文的41.57%,较2013年上升7.06个百分点。

学术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被认定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生物学文摘》(BA)、《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长期列为指定的收录对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从创刊起就将本学报列为自然科学综合类及数学类的源刊之一,并一直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同时也被美国《数学评论》,《最新数学出版物》及《化学文摘》,德国的《数学文摘》和俄《文摘杂志》等收录和评论。还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自然博物馆、康乃尔大学、大英图书馆、大英科技图书馆、日本名古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列为馆藏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28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港澳台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220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比利时的5所大学合作共建了5所孔子学院。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境外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有: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水环境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西部中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双方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等。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截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成为首批获得“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称号的4所高校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A类(优秀)大学科技园。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外150多个地市和8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200多个校地企产学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服务和咨询项目1.3万余项。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华西医院牵头筹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方III类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远程医学网络成为中国最大规模远程医学教育与分级协同医疗体系,覆盖20个省市区、748家医疗机构,惠及5亿多人口。

小自考统考必考组科目: 00087 英语翻译 00600 高级英语 00602 口译与听力 00603 英语写作 00831 英语语法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一、四川大学自考简介

四川大学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二、四川大学自考专科专业及代码

护理学 A100701、行政管理 A030301

三、四川大学自考本科专业及代码

对外汉语 B050140、法律 C030112、英语 D050201、国际贸易 B020110、旅游管理 B020210、人力资源管理 B020218、公共事业管理 B020230、行政管理学 B030302、英语 C050207、法律 D030106、新闻学 D050305

四、四川大学自考报名时间

全国自考有2个固定考期,4月考期和10月考期,一般分别在2~3月及8~9月进行报名。部分省份较特殊,有3~4个考期,而四川省四川大学自考报名时间如下:

2022年4月考期:报名时间为2022年2月21日-2月23日(已结束)

2022年10月考期:报名时间为8月8日-8月10日(已结束)

由于每年的报名时间有差异,建议考生实时关注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官网公布最新消息,以免错过四川大学自考报名时间

五、四川大学自考报名费用

自考报名费用普遍不高,一般每科在30~50元区间,考几科交几科。由于各省的自考报名费用不同,四川省四川大学的自考报名费用每科是35元,所有科目的考试费用加起来在600元左右。原则上报名费用一经缴纳不予以退还,建议考生报名前做好计划,避免放弃考试。

六、四川大学自考本科学位申请条件

1、已取得本校本科毕业证书(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后两年内提出申请)

2、考试课程总平均成绩不低于65分。(不含体育、毕业论文、毕业实践环节课程)

3、在取得考籍起至申请学位前,外语水平达到以下之一:

a、通过四川省学位办或四川大学组织的成人学士学位外语水平考试

b、非英语专业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CET-4(6)级425分及以上

c、 非英语专业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三级笔试合格。

4、毕业论文成绩合格或以上

本答案转载自:成人自考资讯网

四川大学自考英语专业代码是多少

小自考统考必考组科目: 00087 英语翻译 00600 高级英语 00602 口译与听力 00603 英语写作 00831 英语语法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其中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课),以下为专业课:高级英语,外语教学法,综合英语,英语写作,英语翻译,听力,口译,二外,英语词汇学,现在英语语法,英语修辞学等,当然还包括毕业论文。over

这个在网上问也不踏实,就算给你说了,最后你也要到学校实地的落实,还不如,直接去川大的自考办,询问相关的科目,免考科目是不行的,以前是可以,现在一科都不能免,反而有些会计证,计算机证,还可以免,就CET不能免

专业码:D050201 学历层次:本科·本科段 主考学校:四川大学课 码 序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备 注 必考 选考 加考 3708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709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0841 3 法语 6 任选一科 0839 俄语 0840 日语 0842 德语 0600 4 高级英语 12 0087 5 英语翻译 6 0602 6 口译与听力 6 0603 7 英语写作 4 0604 8 英美文学选读 6 0000 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0831 1 英语语法 4 考生任选考三科 0832 2 英语词汇学 4 0833 3 外语教学法 4 5844 4 国际商务英语 6 0836 5 英语科技文选 4 0795 1 综合英语(二) 10 非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加考课程。 0593 2 听力 8 0594 3 口语 8 总 计 58学分以上

四川自考英语专业代码是多少

小自考统考必考组科目: 00087 英语翻译 00600 高级英语 00602 口译与听力 00603 英语写作 00831 英语语法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不可以。必须要全部通过所有英语专业科目才行

这个在网上问也不踏实,就算给你说了,最后你也要到学校实地的落实,还不如,直接去川大的自考办,询问相关的科目,免考科目是不行的,以前是可以,现在一科都不能免,反而有些会计证,计算机证,还可以免,就CET不能免

其中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课),以下为专业课:高级英语,外语教学法,综合英语,英语写作,英语翻译,听力,口译,二外,英语词汇学,现在英语语法,英语修辞学等,当然还包括毕业论文。over

  • 索引序列
  • 四川大学自考英语本科代码是多少
  • 四川大学英语自考本科代码是多少
  • 四川大学英语自考专科代码是多少
  • 四川大学自考英语专业代码是多少
  • 四川自考英语专业代码是多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