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5

水水香蓝草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谈心理咨询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嘉菜菜子

已采纳

繁华壮粤翻一番陆淹

208 评论

睿智杭州

不同流派的咨询风格是有差别的。精神分析流派一般第一次以评估为主,如果是50分钟的咨询:1、前35-40分钟。会让病人介绍自己的病情以及生活史,通过这些了解可以大概判断一下病人的精神动力水平(其中会用到一些特殊的评估方法,比如沉默)2、在结束前10-15分钟。咨询师会给病人一些反馈,即,他对病人问题的理解以及咨询时的工作方式,然后会讨论咨询的设置,病人对咨询的看法(正面或负面)等等这就是第一次的咨询。从第二次开始,才会真正进行咨询,用一些咨询技术进行深入交流。

127 评论

深田和美

一、封闭型提问尽量不要连用提问可以分为“封闭型提问”(closed question)和“开放型提问”(open-ended question)。封闭型的提问,对方只要用类似“是”或“不是”这样的词就可以回答。开放型提问则无法用一个词来加以回答。譬如问:“你早饭吃了吗?”这就是封闭型提问,因为只要用“吃了”或“没吃”就能回答了。假如问:“你早饭吃的是什么?”那就是开放型提问,因为在回答的时候,往往可以说上好几句话。在心理咨询的时候,通常的规则是,刚刚开始交谈的时候,可以先问一些封闭型的问题,然后逐渐过渡到用开放型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形成比较自然的交谈气氛。当然,封闭型的提问不能接连着用得太多,尤其当交谈的开始阶段已经过去时。假如封闭型提问接连用了三四次,很容易导致来访者形成一种对话格式:就等着咨询师提问,然后他(她)来回答,而且这种回答是不展开的,只是用一个词来应答,这很不利于心理咨询要求让来访者“打开自己”的追求目标。而且,过多的封闭型提问还容易导致来访者产生责任转移的心理,他(她)总是被动地等着咨询师提问,等着咨询师来帮助解决问题。这非常不利于咨询效果,事实上也往往很容易引起来访者的阻抗情绪。

二、开放型提问尽量不要用“为什么”问“为什么”是典型的开放型提问。但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着来访者问“为什么”,特别容易形成一种暗示,似乎咨询师在责备来访者的行为、想法和情绪,这很容易导致逆反心理。并且,许多来访者来尝试心理咨询,本来就想弄清一些为什么,咨询师还要对着他(她)问“为什么”,这就很容易导致来访者烦躁。那么,应该怎样问才比较合适呢?有两种方法可以代替问“为什么”。一种方法是问原因。譬如,来访者说:“我不想去学校。”咨询师问:“你说你不想去学校,可以说说原因吗?”另外还有一种方法等于问了“为什么”(确实,问“为什么”,来访者回复的可能性最无限制),但又可以避免问“为什么”的一些负面效果,那就是将来访者的话重复一遍,结尾语音用升调:“你说你不想去学校?”当然,有人曾经怀疑,万一咨询师这么问,来访者回答“是的,我就是不想去学校”那又怎么办。要知道,来访者假如这样回答的话,你即使问“为什么”,或者问“原因”,他(她)多半也是不会说的。而如果咨询师重复来访者的话,而且用升调结尾,可以表示咨询师是在关注他(她),倾听他(她),同感他(她),也体现了咨询师的一种素养。相比较而言,用这样的方式来代替问“为什么”,产生积极效果的可能性最高。三、善于运用积极暗示的语言来提问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经验的咨询师会非常注意运用暗示技巧,提问过程也是如此。咨询师在提问的时候,应努力带着来访者进入一种积极心态的假设中。譬如来访者在陈述情况时提到了自己的外语学习成绩比较差。咨询师不应问:“你自己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外语成绩这么差呢?”而应问:“你自己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在外语上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呢?”假如来访者提到自己在人多的场合就不敢说话,咨询师不应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到人多的地方就不敢讲话呢?”而应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到人多的地方就不能自如表达呢?”两种提问,意思一模一样,但是提问者的专业素养一下子就反映得清清楚楚。“理想的成绩”、“自如的表达”,相比较“成绩差”、“不敢说话”,对人影响效果的区别相当明显。前者是指出了一种模式、一种目标,容易引起来访者形成一些积极的内心体验,后者只是聚焦了问题所在,定格了来访者的缺陷。心理咨询就是要帮助来访者明确进取目标,而且一个人看着目标,远比看着缺陷更加容易改变自身。四、避免判断性提问,善用比较性提问判断性提问往往用的是一个判断性陈述句,然后再加上一个无疑而问的句尾。譬如:“你爸爸妈妈是关心你,你这样发脾气应该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认为应该……你说是不是”。这样的咨询问话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其中的道理来访者多半都是懂的,根本无法触动来访者的原有意识,也就无法使其发生真正的改变。有一个情绪很激动的初中男生来到心理咨询室,陈述自己非常恨自己的妹妹,简直想要杀了她。心理咨询师假如说:“作为一个哥哥,不管怎么说,都应该努力设法和妹妹搞好关系的呀,你说是不是呢?”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但是在心理咨询的时候这么说,效果只能是零。实际上那位心理咨询师不是用判断性提问,而是用比较性提问,慢慢地帮助来访者逐渐看清了自己。他在咨询过程中用了如下这些提问:“你说你恨你妹妹。恨一个人和不喜欢一个人,你觉得有区别吗?”“恨一个人和恨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你觉得有区别吗?”“你说你其实是不喜欢你妹妹和你待在一起,那么有没有什么时候你也是喜欢妹妹和你在一起的呢?”最终,那个男生的情绪慢慢地平息了下来。他心服口服地意识到,其实自己不是恨妹妹,只是有时候不喜欢妹妹。他虽然有时候不喜欢妹妹和他待在一起,但是其实也有很多时候还是很喜欢妹妹在自己身边的。心理咨询师的说话确实和普通教育者的说话有些不一样。五、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一般咨询师不会为提问而提问,提问都是有目的的。咨询心理学界也概括了一些提问的分类,咨询师通常用得比较多的有如下五类。1.例外型提问(exception question)。来访者假如说,爸爸不好,爸爸对他很凶。咨询师在表示听清楚了这个陈述之后,多半会就这个话题再反过去提问:“你说爸爸不好,爸爸很凶,这令你很难过。另外,我还想问一下,那么有没有你觉得爸爸好的时候?有没有爸爸能够和你好好说说话的时候?”这种例外型的提问有助于来访者从原来深陷的角度转移至一个比较全面的角度来看清现象,同时也有助于咨询师能够更加全面地看清来访者的问题及其相关因素。2.预想型提问(preconception question)。假如来访者表现有消极的思维反应习惯,“糟了糟了”、“完了完了”、“都是我不好”,或者遇事总习惯于作消极假设,“假如考不好怎么办呢”,“我肯定不行的”,这时候,咨询师就常常会用一些预想型提问,把来访者原来消极的先期假设换成积极的先期假设,引导来访者去体验一种全新的积极的感受,以便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习惯需要调整。咨询师会引导着提问:“假如你面临着考试,脑子里经常想着的是‘我肯定能考好’,‘我肯定能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感觉会怎样?试试看,仔细体会一下。感觉是不是有点不一样了?”相比较来访者原来习惯性想着“考不好怎么办”或“完了完了,肯定不行”时的状态,这时候咨询师常常会发现来访者的呼吸变得深沉了,脊背显得挺直了许多,整张脸也显得有些上扬了。有时候,需要弄清楚某件事情与来访者目前状况的关系,咨询师也会就那件事情用预想型问题来提问:“假如你通过了那场考试,今天的情况会怎么样呢?区别在哪里呢?”有可能那场考试其实与来访者的问题关系不大,也可能那场考试确实有影响。这样就能帮助来访者和咨询师都弄明白,接下去是否要聚焦在那场考试上。3.奇迹型提问(miracle question)。假如来访者有什么顾虑,或者咨询师特别想启动来访者的大胆想象,特别是针对青少年来访者,有些咨询师尤其是女性咨询师很喜欢用这种提问,“假如有奇迹会发生,你希望这个奇迹是什么”,“假如有一个仙女能够满足你三个愿望,你会提出哪三个愿望呢”。有的咨询师甚至为了更加容易产生效果,努力让来访者比较容易地进入面对此类提问所需要的想象,居然会在咨询场所备有“仙女”、“阿拉丁神灯”、或者“宝葫芦”等道具,在提问的时候,像模像样地举在来访者跟前,尽量让假设做到极致。4.打分提问(scaling question)。就是请来访者就自身的负性症状用分值(通常是0~10)的方式来评估描述。咨询师通常会这样问来访者:“假如你说的紧张焦虑用0到10来打分,现在,就是此刻,你会打多少分?”通常,这种打分评估请来访者描述的是即时的感觉,即在心理咨询的此时此刻的感觉。打分提问一般用在咨询开始的时候。在咨询快要结束的时候,通常还会请来访者用打分的方式对自己的即时感觉再作一次评估,以衡量咨询的效果。假如咨询开始的时候打的是8分,将要结束的时候来访者打出来的是2分,咨询师就会对此作一个聚焦,指出甚至分析一下来访者的变化和进步,以使来访者(包括咨询师本人)对心理咨询抱有信心,也有助于增进咨访关系。5.转换型提问(different question)。例外型提问是就一个“点”的相反性质的提问。如果来访者陈述“爸爸不好”,咨询师会提问“爸爸有没有好的方面”。转换型提问是就“点”之间的转移来提问,咨询师不谈“爸爸”了,而是提问“那么你妈妈呢?”或者,也可以转移到来访者自身:“那么,你觉得自己对爸爸的态度是怎样的?”转换型提问是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提问类型。当咨询师就某一个“点”的问题感到暂时无法取得什么进展的时候,就会先移开一下,在相关的其他“点”上进行聚焦,以推进整个咨询过程。

112 评论

绿萝丝藤

在咨询师专业发展的较早阶段。需要从三个具体方面深入剖析自己:能力、权力和亲密。在此以后可能还有其他方面将会加入,例如,评估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在危机处理机构工作,或者是否具有与身患绝症的病人一起工作所需要的洞察力等。

能力

能力包括各种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也包括在实践核心各种交互联系。自我意识涉及到对这些方面的自我力量与局限性的正确评估。此外,我们要知道自我态度的重要性。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人,常常是“自己让自己失望”,或者选择逃避某些可能证实自己消极自我形象的人际交往情景,这种行为对咨询师有着严重的影响。如果我们没有觉得自己是有能力或有价值的人,我们就可能把这种态度传达给求助者。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咨询能力没有信心,我们就会无意中把咨询过程引导去满足自我形象或思想需要,或用来证实消极的自我形象。

Corey等人曾指出,如果你有一个“脆弱的自我”,那就很难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治疗能力有效的咨询师。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在有些时候感到自我怀疑,尤其是在开始新职业的早期阶段,感到自我怀疑是正常的。但是,必须强调的是能力也包括何时寻求督导、咨询或同行的支持。与其说希望成为“刀枪不入”的咨询师,不如说更需要成为这样一种咨询师:具有广泛而坚实的自尊,具有处理复杂性与不适感的能力以及思维灵活性与开放性,井在需要的时候,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以及持续不断地进行终生学习。

批判性思维是能力中一个微细而又关键的方面, Nickerson指出,自我意识是批判性思维中三种核心认识之一(另外两个是针对具体领域的认识以及对批判性思维本身的认识)。自我认识包括对人类推理过程的意识和对自己进行推理过程的有意识注意——例如,自问“我相信什么,我为什么相信这些?我工作时具有怎样的偏见或假定?我能否为我的立场做出一个合理的辩护,同时也考虑到他人的观点?”

权力

在咨询过程中,权力可能被以下列几种不同的方式误用。首先,一个咨询师可能希望自己无所不能。对他来讲,只有在他能够控制时,咨询才可以进行。这样的咨询师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实施控制,包括劝说求助者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一且求助者抵抗或犹豫,他就感到难过或进行防卫)、支配谈话的内容和方向。具有控制欲望的咨询师进行咨询时,更像是与求助者展开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

相反,有的咨询师则可能害怕权力,或者希望否认助人角色中具有施加影响的成分。这些咨询师在无意之中尽可能地逃避咨询中的责任和参与,他们会回避对双方的角色或期望进行坦率的讨论,也回避表达自己的观点。助人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职业关系具有多种不平等权力的形式(如权威、资源和脆弱性等)。否认或回避对权力差别的承认,会限制咨询师诚实而有益地处理这种差别的能力。

另外一种可能影响咨询而未能得以解决的权力需求,可以在“生活方式转变者”型的咨询师身上见到。这种人对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怀有非常强烈的情感,他们会利用职业之便,用咨询方法使求助者朝着他自己所钟爱的方向转变生活或思想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就成为咨询师本人发表见解和发泄愤怒的地方。最后,正如 Woodman指出的那样,咨询师很容易沉溺于帮助他人的权力之中。

在现实中,权力是助人关系和过程中固有的成分。强调它的影响,是因为自我意识应包括对于权力微妙之处的认识,以及对选择使用权力微妙之处的认识。例如,权力可以由已经达到或者获得的东西(如,受教育获得的学位和表现出来的技能等)来加以区分,或者由某种意义上的指定或“继承”的东西来加以区分。所谓指定的权力可能来自于一个人的社会结构特征或血统,例如性别、种族经济地位、能力、性取向或宗教,这些特征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咨询实践。咨询中的权力不仅存在于个体水平(即治疗师和求助者二人之间的问题),且也存在于其他水平之上,如咨询师所在的机构拥有的组织权力、与管理机构相关的管理权,以及与保险承保范围和医疗管理有关的经济权力等。

人际觉察与亲密

众所周知,人际习惯、倾向和意识构成恰当而有效咨询的重要部分。所有人都会出现起伏的交往模式,这十分自然。咨询师也并非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真空中,而是生活在自己的人际关系中、自己的体验和起伏的生活之中!我们对于人际关系的关注、对他人认可的敏感性、情绪的表达以及对权威身份的适意感,在不同的时刻处于不同的水平。重要的是,不是去狭义地规定何谓绝对正确,而是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估,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去调整“过分”或“不足”。

我们通过探讨一种人际模式——亲密关系——来说明人际意识的价值。咨询师不曾察觉的亲密需要,能够改变咨询的方向和进程。如同权力一样,发展某种程度和形式的亲密关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咨询中的重要成分。例如,设想一下在帮助求助者处理痛苦经历、丧失、自我怀疑和担忧时,咨询师需要投入的情感深度。当然,必须给人格差异留出空间。我们都知道,有的人热情如火,像“大地之母”或“之父”,而有的人在表达热情的方式上则颇为保守。了解咨询师自己和求助者的风格,对于准确感受并传达共情是非常重要的。

临床实践中还会出现对于亲密关系更为极端的斗争。有些遭到拒绝或对批评非常敏感的咨询师,可能会采取让求助者接受和喜爱的行为。例如,因为担心求助者不会再来,咨询师可能避免向其提出挑战,或避免与之辩论。为了肯定自己得到了尊重和爱戴,咨询师可能会隐地寻求求助者给予积极的反馈意见。因为不想听到求助者的不满,咨询师也可能忽视求助者表露出的各种消极反馈信息。有些咨询师则对亲密具有很高的个人需求,他们有可能把这些需求带入咨询之中,并超出求助者感到恰当或舒适的界限。

另一类咨询师害怕亲密和情感表达,或者对此感到不适,他们因此会使咨患关系保持过大的距离。忽视求助者积极的情感表达,采取粗暴、疏远或冷漠的行为,以及用僵硬的“职业角色”对待求助者,都会使咨询师在与求助者的关系中回避情感亲密性。这些反应可能会中断求助者的情感表达,并造成求助者产生不被重视或不被理解的感觉。

以上的许多问题,存在于人性和人际互动关系之中。为了洞察我们个人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力量和弱点,就要不断地进行努力。

314 评论

彩衣girl

做心理咨询的话,你首先要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又找到对应的医生,那么就可以做你的心理咨询了,如果你是做医生的话,那么你就要掌握专业知识

169 评论

edward1015

在见心理咨询师之前,最好事先打电话预约时间。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帮助往往是一对一进行的,即一次只能接待一个人。冒然前去,很可能得不到心理咨询师本人的接待,或者要等很长时间。遇到问题来访者心情原本就极度焦虑,如不能受到及时协助,长时间的等待和来回奔波,会成为更大的阻碍因素。如果是替别人的问题作咨询,最好言简意赅。如果是自已的问题,不用详细地向心理咨询师述说故事和细节,而要简明扼要,提出自已最为困惑的问题,及想要达成的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咨询时间。

323 评论

饭兜兜兜得牢

先说自己在面临这种状况时,如何打开心结,推己及人,慢慢引导,让对方自然进入情境。最后讲规则可能更好吧。

350 评论

相关问答

  • 谈谈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

    您好!您可以超职教育了解下。目前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是以下:对于考心理咨询师费用相对比较不唯一,因为心理咨询师会受到报考地区的、报考类别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可以分为

    沸腾的苦丁茶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心理咨询师谈心谈话的演示

    1、导入阶段 开展谈心谈话,首先要打破谈心谈话对象的心理防线,从双方共同语言较多的话题切入,营造气氛、拉近距离,使谈心谈话对象感到谈心谈话者态度诚恳,是在真正关

    圆满的满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心理咨询师谈谈人生

    有时候会有实习模拟咨询答辩,就是模拟一堂心理咨询然后针对各种问题进行答辩。

    请叫我开森果 9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很想找个心理咨询师谈谈心

    1个小时千儿八百块钱,谁陪你瞎扯?

    自由的红枫叶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心理咨询师谈会谈什么意思

    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包括?回答如下: A.应该能适合咨询师专业水平 B.应该能符合求助者接受能力 C.对病因有直接或间接针对性 D.必要时讨论精神分裂症症状 以上

    阿甘终结者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