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04

小可憐兒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陈香心理咨询师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晚点寿司

已采纳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普通而又古老的话题。是啊,大千世界,人海茫茫,南来北往,大家都在为什么而活着呢?但我想有以下几点:1、人是为父母而活着;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抚育成人,为了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为了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我们必须好好地活着。2、为了爱人孩子而活着;如果你还没有成家,为了家族香火的延续,那就要好好的生活,如果你结婚生子了,为了爱人和孩子,承担起你应尽的义务,就必须努力的活着。3、为了关爱你的亲戚朋友而活着;每个人都有许多关心爱护自己的亲朋好友,你的好坏,往往牵动着他们的痛与乐,一个人的不幸,会给你所有的亲人、朋友带来悲痛。为了他们,我们一定要健康的活着。4、为了社会为了自己而活着;作为人,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成为67亿分之一,应该是荣幸的,我们要对得起这个社会和脚下这片土地,要对得起自己头顶上的这个人字,不管再艰难,都要问心无愧的活着。我想,有这几点就够了,总之,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好好活着,健健康康地活着,堂堂正正的活着。我衷心的希望你活得潇洒些。哪怕不能轰轰烈烈,但也要顶天立地,哪怕不能大福大贵,但也要平平安安。

320 评论

蓉儿…点滴缘

班主任工作必须树立新的理念,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教育氛围,教书育人,为社会造就新世纪高素质人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分析引发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近年来,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各地高职院校开始成立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普查,并制定了适应本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体制。尽管如此,心理危机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机制还不完善,所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善、有效的心理健康监测机制与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1引发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虽然引发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并且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又具有其特有的独特性,但深入分析形成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基本是由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等因素造成的。

所处环境的改变引发大学生的心理冲突

高中时代的学生基本在家里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进入大学后,会蓦然发现自己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仅要自己安排生活,不能依靠外力,还要靠自己去处理和面对许多问题,比如人际关系、学习、生活起居等问题,这样,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另外,在大学里,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也不再单一,不仅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还包含更多的综合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其他多种因素,而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一部分学生感到不适应,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

高职院校对心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及其管理者对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只要不出问题即可,因此,各学校在这方面精力的投入严重不足,心理咨询师配备和培训也不到位,缺乏完善的心理咨询工作机制,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置成为摆设。

高职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

部分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欠佳,他们有较强的不平衡感和不被重视感,要么敏感脆弱,少言寡语,要么自我保护,攻击性强,甚至相互歧视。中、高考失利,使他们自暴自弃,放弃主动学习,消极孤僻;在学校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观念淡化。

家庭因素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

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或有问题的家庭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家庭过分溺爱、家长重智轻德、家庭矛盾、家庭危机、家教简单粗暴,等等。

2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

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机制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主体应包括所有与其密切接触的各方面人员。可以建立一个由学院、辅导员、班级和寝室组成的心理问题干预体系。

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传输机制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就需要及时把问题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一定的传输机制反映给相关部门,才能尽快解决问题。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方式,即由寝室长把发现的问题信息传给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委员再传给学院辅导员,最后辅导员把信息传递给学院心理健康中心,由心理健康中心做出相应的专业鉴别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处置措施。

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机制

针对问题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要做出相应的专业鉴别评估,明确具体情况是属于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心理疾病问题,然后再采取恰当的处置措施,以保证学生心理问题在发生初期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宣传工作体系

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单独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课程或将其他相关课程加入心理教育课中,定期举办专题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通过学校广播、校园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开设普及心理学知识的栏目,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广度,增加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建设心理健康网站、开展网上咨询服务、利用心理DV的拍摄、校园心理话剧,等等,帮助学生化解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全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与监控工作体系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和监控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咨询与服务。要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失恋学生、痴迷网络学生、违纪学生、性格异常和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对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或群体,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的心理援助。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与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应当时时、处处留心,要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工作,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参考文献:

[1]宋维真,周东明.心理健康测查表(PHI)使用指导书[C].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93.

[2]樊晓光,周东明.青岛大学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6,(04):68-70.

[3]刘启刚.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J].青年探索,2006,(05):83.

[4]陈香,贾巨才.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预警干预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5,(06):114-115.

[5]张绍波,傅文第.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6,(03):140-141.

[6]张大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201-202.

[7]陈运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2):110-111.

[8]曹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的冷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8,(10):136-137.

[9]吴先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121.

[10]朱雨兰.网络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交通职业教育,2005,(05):185.

摘要:这可能是因为高中教师的收入比小学教师高,高中教师的教育对象相对比较成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而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小学生身心发展都不成熟,自制力比较差,安全问题也显得非常重要,小学教师还多是女性,而女性不只有工作中的压力,还要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这都会加重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9月9日,在与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讲到,“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但是,研究表明,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王金道的研究发现,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中学教师次之,小学教师最低。菏泽地处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升学压力较大,卢和丽等研究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初中教师、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本研究就以菏泽市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研究对象与工具

1.研究对象。本研究从菏泽市三所高中、两所初中、四所小学随机抽取300名被试,回收问卷268份,有效问卷257份,有效回收率。

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国内成人群体心理状况调查使用的最多的工具,有90个项目,包含9个因子和一个其它因子,采用1-5的5级评分制。该问卷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各因子问卷的信度系数介于之间。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三、统计结果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总分、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的差异分析。菏泽市中小学教师的SCL-90总均分与全国常模的总均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躯体化(t=<)、强迫症状(t=<)、抑郁(t=<)、焦虑(t=<)、敌对(t=<)、恐怖(t=<)、偏执(t=<)等因子上,菏泽市中小学教师与全国常模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精神病因子(t=<)上,菏泽市中小学教师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且都是前者得分高于后者,在人际关系敏感(t=>)上,菏泽市中小学教师与全国常模没有显著差异,所以,总体来看,与全国常模相比,菏泽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2.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由T检验可知,女教师和男教师除了在偏执(t=>)和精神病性(t=>)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他七个因子和总均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女教师和男教师在恐怖(t=<)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强迫(t=<)、抑郁(t=<)、焦虑(t=<)、敌对(t=<)因子和总均分(t=<)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躯体化(t=<)和人际关系敏感(t=<)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都是女教师得分高于男教师,可见,总体来看,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3.不同学段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分析。由F检验可知,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除了在抑郁因子(F=,p>)上没有显著差异外,在总均分及其他八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在躯体化(F=<)、恐怖(F=<)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总均分(F=<)和强迫症状(F=<)、焦虑(F=<)、敌对(F=<)等因子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人际关系敏感(F=<)、偏执(F=<)、精神病性(F=<)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分析发现,小学和初中教师在躯体化因子上得分都显著高于高中教师,小学教师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总均分上得分显著高于高中教师,在恐怖因子上得分小学教师高于初中和高中教师。可见,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

四、分析与讨论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菏泽市中小学教师在SCL-90上的得分与全国常模除在人际关系敏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他各因子及总均分上都有显著差异,菏泽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全国常模,这一研究结果与王殿春的研究结果一致。之所以出现这一结果,一方面原因可能是常模是1987年制定的,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进入21世纪的所有成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可能变差;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及工作评价的特殊性,确实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成人的其他群体要差。

2.教师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本研究发现,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男教师差,与滕春燕、边玉芳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女教师的压力比较大有关,女教师不但要在学校负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回到家还要照顾孩子和家人,所以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男教师更差。

3.不同学段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王金道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最大,其次为初中教师,高中教师的心理问题最小。这可能是因为高中教师的收入比小学教师高,高中教师的教育对象相对比较成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而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小学生身心发展都不成熟,自制力比较差,安全问题也显得非常重要,小学教师还多是女性,而女性不只有工作中的压力,还要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这都会加重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我们心理健康辅导的重点应该是小学女教师。

参考文献

1、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俞国良; 董妍教育研究2012-06-15

97 评论

可乐你不乖

请看完我说的,或许对你有帮助认知到这个问题。当你想到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就会想到人不管有多荣华功名利禄,多穷困潦倒,多病多愁,终得要一死,什么都不复存在,那为什么还要人活在这世界上呢?考虑到这个问题,又得延伸到世界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不是转移话题,意思是相同的,随后会联系起来)进而产生为什么会有宇宙这个东西?其实你一想,现在科学家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只能猜测宇宙是由一个奇点大爆炸而来,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原子,分子的物质,然后组成星体,孕育生命。你有没有发现,“宇宙”它本身都不知道自己会出现,然后出现各种各样的物质元素,特定的元素在一起又会产生化学变化,组成新的物质元素,物质之间还有相互引力,从而进展出现代人类的科学,应证出一句话:世间万物都有其规律可言。可是“宇宙”它能想到自己会这样吗?那些最开始组成宇宙的物质元素为什么就会有呢,为什么就会产生变化,彼此之间各种各样的联系呢?其实它们也不知道,然而它们就这样按照这个特定的规律继续下去,彼此该变化变化,该产生什么就什么,最后孕育出有生命的天体。世间万物都逃不开特定的规律,大到星体的相互引力,比如太阳对地球的吸引产生的公转,小到各分子原子的化学变化,比如氢气和氧气组成水(H2O),人也是经过数百亿年最开始的物质元素组成而来,可以说,人就是物质元素组成的一个相对来说较大的能量团,包括了太多太多的各种分子原子的组成。最后回到原话题“人活着有什么意义?”通过前面所说的,最开始的物质元素它本身也不知道自己会组成星体,组成有生命的你,它只是按照其本身都不知道的规律运行而已,最后你有大脑有思想,然后回过头问世界的存在有什么意义,问人活着有什么意义,物质元素本身它都不知道自己产生有什么意义,竟然还有某种特定的规律,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你有没有活着,这些物质元素还是照样继续这样的规律下去,你存不存在对它也没有意义,你死了,它继续规律下去,你活着,它也还是规律的下去,它管你怎么样,你也只是它按照特定的规律组成的人。所以最后我想告诉你,不要去追寻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应该是你自己想怎样有意义的活着,开心的活着,烦恼的活着,精彩的活着,对社会,对家庭有责任的活着,完全在于你本身怎么选择了,但我觉得,与其浑浑噩噩的活着,不如大胆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是人,不妨大胆一些,没有谁比谁高贵。

142 评论

我们的季节

按理说一个电视剧在没有播出之前观众都不知道内容。不知道好不好看,为什么要先火呢?这把火是从哪里来的呢?一定是有人放火。这种故意纵火的行为就叫做。为作品宣传造势,当然都是官方买的一些流量在新药作怪。非常反感这种剧组为了造势购买流量的行为。而官方的解释无非就是这个剧。内容好演员好。但实际上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今天人们连看十分钟视频的时间都先长,进而都选择抖音快手这种。一分钟不到的短视频平台。哪会有人去关注一部电视剧,好不好看?所谓的导演擅长拍悬疑犯罪类型片,这当然能够吸引一部分的观众,然后女主角是杨紫。作为九零后小花的代表有实力征服观众。我觉得这种说法很不靠谱,如果是一个男男偶像明星,那可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但是一个女明星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因为这是在中国不是在日本日本有宅男文化宅男,可以拉动影视剧的流量。而在我们国家是正好相反的。再说了,杨紫不是一直宣称自己,是实力派吗?他不是偶像派哪来的拉动话题和流量的能力?至于说井柏然已经变成一个二流,明星了。根本就不足以掀起这么大的热度。 所以根据本侦探的分析这一切都是剧组和制片方花钱买的流量。

132 评论

大实现家

心理咨询师要克制收敛沉静包容共情,太犀利太尖锐都不适合与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反而会阻碍剖析问题根源的深度谈话。来访者带着问题而来,内心承受巨大的痛苦,情绪敏感波澜,需要被倾听需要交付内心的安全感,更需要心理咨询师沉静强大的包容。

268 评论

北京飞猪

人生为了你我他(她)!为了体验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为了弄明白人为了什么而活着?为了实现自身的理想、追求、目标、欲望以及价值。活得很辛苦、好累好累因为社会很不公平,活着很无奈伤心难过要哭泣,找到事做,就不无聊是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一切重要、只要努力就精彩!不要和别人攀比,这样你会活的很轻松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保持一颗平常心。只要谨记: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有奇迹人生难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笑对人生,笑对灾难!阳光总在风雨后!

199 评论

hylandstar

现代职业剧《女心理师》为何未播先火?也许是《女心理师》展示了各色人群的心理状态,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一直以来是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和避讳的,我们对它的认知是不够的,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很平常的人,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尤娜的故事。平时一向乖巧的尤娜(章若楠饰),在升入高三以后,忽然变得反常起来。她会故意偷东西,会在晚上连扇自己14个耳光。如此反常确实让人费解,经过抽丝剥茧之后,我们终于了解到背后的真相:她的父母离婚了!父母的感情因为性格不合等因素出现了裂痕,夫妻矛盾上升为家庭矛盾。尤娜非常害怕自己的父母会离开自己,因而不断故意惹祸,因为这样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她的行为和心理都逐渐变得扭曲,才会有很多反常的表现。再比如患有惊恐症的老先生荀总的故事。荀总多次的突发性呼吸困难,最终导致昏厥。他跑遍大小医院,却没有一个医生能解决他的问题。最终是贺顿找出了原因,并帮助老先生解决的问题。荀总年轻时因为车祸经历过丧妻丧子之痛,只剩小儿子与自己相依为命。他把对亡妻和亡儿的思念都放在了小儿子身上,又误以为小儿子不理解,以至于认为儿子要出国是为了逃避他远离他。每当想起儿子远离自己,他就会想起自己残缺的亲情,心中的痛蔓延到全身,演化成了惊恐症。后来在贺顿的安排下,小儿子回国与荀总都说开了,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另外还有暴饮暴食的蒋静,也是因为心理问题,才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女心理师》就是用这些贴近真实的案例,栩栩如生地讲述了心理师面对的各类病人及各种难题,才变得接地气、易引发观众共鸣,从而打动人心。

118 评论

相关问答

  • 心理咨询师胡月香

    摘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网络时代已经到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和问题。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心理问题类型逐步增多

    乖乖黑宝宝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芳香心理咨询师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当今社会每100人中,健康者为15%,患病者为15%,处于两者之间的亚健康者为70%。造成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来自生活

    猫咪灰灰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侯香君心理咨询师

    姓名 班级 辅导老师 作品名称 奖项 袁臻睿 八年级 陆慧 英文写作 一等奖 曾敏 八年级

    多妈elva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香姐心理咨询师

    《女心理师》——是一部搜索、救赎当代心理困惑的心理励志小说。本书作者是一位典型的“斜杠青年”,多种身份切换,从国家一级作家到内科主治医师再到心理学博士。在医学上

    好吃的小蓝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唐金香心理咨询师

    我想真正的心里医生不分什么地方的,只要能解决你的问题。

    桃紅梨白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