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员职业道德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25

护手霜adb
首页 > 应急救援员 > 应急救援员职业道德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nrui2008

已采纳

行政管理管控措施有哪些,怎么控制防范风险?答复:以简单的论述这个问题?首先,在行政管理事务过程中,以进行综合行政区域划分具体工作任务及目标,以工作事务纪要突出工作重点,以行政管理人员做好专项治理与专项督查,以行政总监做好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以适合专项治理的调研方法及途径,以适用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各取所需”的办法,以采取整合配套资源或纠正偏差预案,以采取折中方案的形式,以“防范风险、控制落差、基准定位”为预定的工作要求及最佳方案。其次,在行政管理执法过程中,以行政管理人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突出行政人员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为重,以遵循职业道德准则与职业义务的各项要求,以共同遵守本属工作岗位职责与工作纪律要求,以按质按量的完成属下的本职工作,以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的操作规章制度,以标准化与规范化的规程作业,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做好应对的应急突发事件,为行政综合管理部门树立良好的形象。再次,在行政管理运维过程中,以“集中思想、统一调度”的工作原则,以有效控制事故发源地,以随时待命做好集散地的巡逻盘查工作,在行政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之下,以进一步遏制事故风险降低,以参加施救人员能够起到共同监督与防微杜溅的作用,以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万无一失。谢谢!

90 评论

玉江style

(1)应急救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优先”的原则。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两个事故损失控制的关键点,把遇险人员、受威胁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不准放弃一丝解救遇险人员脱离险情的希望,不准有新的人员伤亡,更不准以活人来换死人。(2)在对灾区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坚持先活人后死者的原则。(3)要坚持防止事故扩大优先的原则。(4)坚持保护环境,有利于灾后重建和尽快恢复生产的原则。

217 评论

盛开的七月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三)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四)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五)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24 评论

世界杯之猪

、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服务社会。(2)爱岗敬业,一丝不苟。(3)精通业务,操作规范。(4)反应迅速,冷静沉着。(5)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奉献。2、基础知识、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础知识(1)突发事件的含义与特征。(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内容。(3)控制突发事件的一般原则、程序和措施。(4)我国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5)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体制和政策。、紧急救助员职业基础知识(1)紧急救助员职业的性质、任务及工作程序。(2)紧急救助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3)紧急救助员的权利与义务。(4)紧急救助职业与相关职业的联系与区别。、火灾紧急救助基础知识(1)消防基础知识和火灾紧急救助原则。(2)火灾的特征及其危害性。(3)火场初期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常见危险化学品紧急救助基础知识(1)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特点及其危害性。(2)常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一般特点、处置程序和方法。(3)常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紧急救助的注意事项。、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基础知识(1)自然灾害的分类、特点及其危害性。(2)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3)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中的注意事项。、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紧急救助基础知识(1)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分类、特点及其危害性。(2)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3)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中紧急救助的注意事项。、安全疏散与逃生基础知识(1)火灾烟气的危害及流动特点。(2)各类突发事件中人员避难和逃生的原则和方法。(3)救人和自救的基本知识。、医疗救护基础知识(1)突发事件中对人员救助的原则和基本方法。(2)常见事件类型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和救护方法。(3)现场急救的实施程序。(4)简单的人体生理解剖和病理知识。(5)常用医疗救护器材和用品的使用常识。、安全基础知识(1)突发事件预防的总体原则和一般方法。(2)防火基础知识。(3)电气安全基础知识。(4)交通事故处理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知识;(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4)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知识。

346 评论

狂狼行天下

紧急救助员资格证需要向当地的红十字会或急救义工组织报名,缴费参加培训,通过测试后得到证书。

培训要求:

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紧急救助员不少于240标准学时,高级紧急救助员不少于200标准学时,紧急救助师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2、 培训教师

培训紧急救助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紧急救助员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紧急救助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紧急救助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职业守则

(1)遵纪守法,服务社会。

(2)爱岗敬业,一丝不苟。

(3)精通业务,操作规范。

(4)反应迅速,冷静沉着。

(5)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奉献。

基础知识: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1)突发事件的含义与特征。

(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内容。

(3)控制突发事件的一般原则、程序和措施。

(4)我国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

(5)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体制和政策。

紧急救助员职业基础知识

(1)紧急救助员职业的性质、任务及工作程序。

(2)紧急救助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

(3)紧急救助员的权利与义务。

(4)紧急救助职业与相关职业的联系与区别。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紧急救助员

128 评论

魔都魔都

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人员应当具备:心理素质良好、思维敏捷、高度责任感、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高度的职业操守、备一定的身体素质。

1、心理素质良好:应急救援人员在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必须要保持冷静、沉着,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高度的职业操守、

2、思维敏捷: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具备敏捷的思维反应能力,能够迅速分析和判断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

3、高度责任感:应急救援人员经常面临紧急情况,必须对自己的职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时刻准备着为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4、专业技能:应急救援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急救技能和救援知识,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救护等,同时也需要具备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操作的能力。

5、团队协作能力:应急救援人员通常需要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任务,团队协作能力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需要具备较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6、高度的职业操守:应急救援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业操守,例如保护个人隐私和保密,不得利用职务谋取个人利益,严禁违规操作等,时刻保持职业操守的高度。

7、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事实上,应急救援人员在执勤时可能需要付出较大的身体力量和体力消耗,至少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保证能够进行工作。

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人员的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自己和队友的安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二次事故和损害。

2、保护场景:应急救援人员在现场作业时,需要注意保护现场证据不被破坏或丢失,应当做好现场记录、采集相关信息等工作。

3、经验总结:应急救援人员需要定期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应急救援水平和效率。

4、注重身体健康:应急救援工作通常需要站立或蹲下,需要耐力和体力,因此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适当进行锻炼和休息。

5、保护自身隐私:应急救援人员在执行任务时需要遵守职业操守,严格保护自己和当事人的隐私,防止谣言造成恶劣影响。

6、确保设备完好:应急救援人员需要保持设备操作的熟练度,同时要随时检查和保养所使用的设备,确保设备完好。

7、提高业务技能:应急救援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水平,为应对各种紧急情况保持最佳状态。

8、团队协作:在协作完成任务时,应急救援人员需要尽可能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严格遵守协作规范,形成有效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

172 评论

悠然1968

应急救援要求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办法》中有提及,以下即为相关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三条:工作原则

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企地衔接”的要求,建立“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管理常态工作

第四章:工作要求

第十六条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当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应急培训演练体系、应急队伍建设体系、应急保障体系等。

第十七条

公司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及时发现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确保应急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第十八条

公司安全监察部、各部门应当加强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估,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内外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

第十九条

各单位预案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应当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要求,同时应与公司及单位所在地地方政府有关预案衔接,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十条

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论证或评审,并征求应急预案涉及部门和单位的意见。论证和评审中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

公司安全监察部和根据各厂站、项目情况,将应急预案按属地管理要求实行分级备案,并正式发布实施。

而应急救援的五大原则则是: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三)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四)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

(五)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170 评论

相关问答

  • 应急救援员职业类别

    一、满足各级别条件之一,即可申报。1、相关职业2、陆地搜索与救援、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专业方向相关职业包括消防员、森林消防员;矿山(隧道)救援专业方向相关职业包括

    丹枫在心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应急救援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条件包括专业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通过应急计划和应急措施,在发生事故时,能快捷有效地实施救援,做好自救、互救

    jasmine1995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应急救援员职业资格

    应急救援员职业资格证怎么考1. 了解应急救援员职业资格证的背景和目的应急救援员职业资格证是由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一种职业证书,用于评价应急救援员在完成应急

    我吃了一鲸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应急救援员职业鉴定

    应急救援员证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颁发的职业鉴定证书。应急救援员属于国家职业技能人员,共设5个等级。应急救援员证书属于可以申

    女儿我爱你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应急救援员职业化

    日前,在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其中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转制,由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管理。近年来,有关讨论此起彼伏,此

    唐尼小姐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