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自考 > 自考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

自考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

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刚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美学,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汉字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训诂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选修课:英语(二),日语(二),俄语(二),公共写作与处理,新闻评论写作,公共关系学,传播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文化产业与管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能扎实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学科专业知识,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和深广的研究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和引领气质,品德高尚,思维活跃,格局弘阔,以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为特征的精英化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深造,直接攻读博士生或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二是留学,赴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继续攻读;三是就业,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

以2014届基地班学生为例:全班学生30人,本校直博5人,本校保研4人,外校保研4人,考研录取3人,出国留学5人,公务员4人,银行系统2人,中学教师2人,其他就业1人。

在长远方向上,本专业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如汉语言文学拔尖班和本硕博贯通一体化培养班等,将保持接近100%的深造比例。

以上内容参考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浙江大学自考本科专业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代码:1080605)、法学(本科)(专业代码:030101K)、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代码:020401)、国际贸易(本科)(专业代码:2020110)、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代码:1050105)、金融(本科)(专业代码:1020106)、经济学(本科)(专业代码:1020115)、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代码:081001)、心理健康教育(本科)(专业代码:1040110)、新闻学(本科)(专业代码:1050305)、英语(本科)(专业代码:3050207)。自考本科专业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20年08月自考11750国际商务金融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11.48KB 2013年04月自考06056心理学史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24.52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自考选择专业的话要仔细分析自己的特长,是逻辑分析比较好,还是记忆力比较出色,还是有艺术天分,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也可以看自己今后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或者现在的工作需要用什么专业来提升自己,这样来选择专业对自己以后的工作道路也有一定的帮助。 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下: 1、在自考这么多专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比较受欢迎的,也是简单好过的。 2、开设该专业的自考院校较多。 3、该专业实用性强,考试也没有数理化,免考英语数学,没有计算题,更容易通过,取证时间专科1.5年,本科在1.5-2年。 4、就业方向广,培养具备文学理论素养和了解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引导现代用语的发展方向,掌握专业的写作技巧。 自考选报专业 考生可参考各省的考试计划,考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专业。 1、兴趣是最重要的出发点。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真正投入的去学。 2、有些专业对考生某些能力有特殊要求,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考虑自身能力特点。 3、合理安排职业规划。需要对新的生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坚定目标,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及行业发展。 4、有些专业是面向社会开考,有些专业是部门委托开考,仅限本系统在职人员报考,一些本科段专业和特殊专业(如医学类专业)对报考者的学历、职业等还有一些具体要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比全日制校内单科考试轻松,相反会更严一些。自考生大多是边工作边学习,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完全自由地选择专业,因为他们了解自身缺少什么,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经验远远超过刚毕业的统招生。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浙江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

一、报考须知(一)从2018年起,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均按申请毕业当年执行的各专业计划要求办理毕业手续(各专业计划以浙江省自考委公布的正式文件为准)。相关专业计划和课程顶替、使用等问题,按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计划执行有关问题的通知》(浙教试院〔2018〕30号)及《教育部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课程设置的通知》(教考试函〔2006〕2号)执行。 (二)法学类课程的考试范围包括:自考试之日起六个月前由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新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在新教材大纲启用前,凡教材、大纲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政治课中“形势与政策”考试范围为:考前8个月至考前2个月间的有关内容。 2018年4月28日国家司法部公布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司法部令第140号)对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已限定为:“本办法实施前已取得学籍(考籍)或者已取得相应学历的高等学校法律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谨请报考法律类专业自考生报考前详细了解相关规定。 (三)“00018/00019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由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证书顶替;英语教育本科课程“10050翻译”,由课程“00087英语翻译”顶替;日语本科00845第二外语(英),除可由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二级或以上笔试合格成绩顶替外,考生亦可选择报考“00012英语(一)”顶替。 (四)由我省编写的各专业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均在网上公布,不再另行印发。 (五)3080801房屋建筑工程专科专业停止接纳新生;2022年10月安排最后一次考试;2023年7月开始停止颁发毕业证书。 (六)下列专业主考院校已作调整: 1.1050305新闻学本科、1080806建筑工程本科专业主考院校由浙江大学调整为浙江工业大学。 2.1030106法律本科、1040110心理健康教育本科专业主考院校由浙江大学调整为宁波大学。 3.1020106金融本科专业主考院校由浙江大学调整为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按考生本人选择的实践性环节考核院校对应毕业证书副署)。 4.1020110国际贸易本科、1020115经济学本科主考院校由浙江大学调整为浙江财经大学。 5.1050105汉语言文学本科、1050201英语语言文学本科主考院校由浙江大学调整为浙江外国语学院。 6.3100701护理学专科主考院校由浙江大学调整为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年上半年及以前已报考了上述专业的老考生,在2023年6月30日前,仍可按原主考院校申请毕业,符合学位条件的,按原规定授予;此后一律按调整后的主考院校申请毕业。2020年下半年开始报考上述专业的新考生,均按调整后的主考院校申请毕业。上述专业所有考生的实践性环节考核均由调整后的主考院校组织。 (七)除120201K工商管理、120203K会计学、120204财务管理、“030101K法学”、“080208汽车服务工程”五个专业外,本次简章继续使用原专业代码和名称。 (八)请考生随时关注浙江教育考试院网站相关内容。 二、报考条件 凡有志于学习专业知识、为祖国建设效力的公民均可报考。报考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的考生在申请本科毕业时必须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毕业证书。 下表所列专业对报考条件、报考程序有特殊限制,考生报考须符合下表具体规定;考生个人或社会助学单位违反报考条件限制规定报考,分别由考生本人或办理集体报名的助学单位承担责任,并将受到不承认考试结果、不受理毕业申请的处理。三、报名时间 2021年7月5日至9日(详见报名通告)。 考生提供的报名信息(姓名、身份证号、数码相片、专业代码、课程代码、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务必真实准确,考生应认真仔细核对报考的相关信息并确保真实准确,否则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由报名者自己承担责任。

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刚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美学,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汉字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训诂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选修课:英语(二),日语(二),俄语(二),公共写作与处理,新闻评论写作,公共关系学,传播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文化产业与管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能扎实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学科专业知识,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和深广的研究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和引领气质,品德高尚,思维活跃,格局弘阔,以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为特征的精英化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深造,直接攻读博士生或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二是留学,赴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继续攻读;三是就业,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

以2014届基地班学生为例:全班学生30人,本校直博5人,本校保研4人,外校保研4人,考研录取3人,出国留学5人,公务员4人,银行系统2人,中学教师2人,其他就业1人。

在长远方向上,本专业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如汉语言文学拔尖班和本硕博贯通一体化培养班等,将保持接近100%的深造比例。

以上内容参考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自考下列专业主考院校已作调整1.1050305新闻学(050301新闻学)本科、1080806建筑工程(081001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主考院校由浙江大学调整为浙江工业大学。2.1030106法律(030101K法学)本科、1040110心理健康教育(340102心理健康教育)本科专业主考院校由浙江大学调整为宁波大学。3.1020106金融(020301K金融学)本科专业主考院校由浙江大学调整为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按考生本人选择的实践性环节考核院校对应毕业证书副署)。4.1020110国际贸易(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1020115经济学(020101经济学)本科主考院校由浙江大学调整为浙江财经大学。5.1050105汉语言文学(050101汉语言文学)本科、1050201英语语言文学本科(050201英语)主考院校由浙江大学调整为浙江外国语学院。6.3100701护理学(620201护理)专科主考院校由浙江大学调整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22年上半年及以前已报考了上述专业的老考生,在2023年6月30日前,仍可按原主考院校申请毕业,符合学位条件的,按原规定授予;此后一律按调整后的主考院校申请毕业。2022年下半年开始报考上述专业的新考生,均按调整后的主考院校申请毕业。上述专业所有考生的实践性环节考核均由调整后的主考院校组织。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

Ⅰ 浙大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 (1050105)汉语言文学 主考院校: 浙江大学 层 次:本科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1 00004 *** 思想概论 2.0 2 0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0 3 00015 英语(二) 14.0 4 00037 美学 6.0 5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6.0 6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0 7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0 8 00540 外国文学史 6.0 9 00541 语言学概论 6.0 10 选修课 2/9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5.0 00422 唐诗研究 4.0 07409 宋词研究 4.0 00812 鲁迅研究 4.0 07317 茅盾研究 4.0 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4.0 00815 西方文论选读 4.0 00819 训诂学 5.0 00821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4.0 06008 影视文学 4.0 12 21001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13 加考课 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6.0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一) 6.0 00536 古代汉语 8.0 注:选修课 i/n 表示n选i ; 否则表示按学分选修,数值为选修所需学分数。 Ⅱ 浙江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选哪个选修课比较简单。选3。 浙江自考copy汉语言文学本科,主考院校为浙大。 你要考12门或15门课程: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英语(二) 4、美学 5、中国现代文学史 6、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8、外国文学史 9、语言学概论 10、11、(中国文化概论、唐诗研究、宋词研究、鲁迅研究、茅盾研究、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西方文论选读、训诂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影视文学,任选其中两门) 12、毕业论文 以下三门为大专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加考课程: 1、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3、古代汉语。 Ⅲ 自考:浙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怎么安排我的科目考试顺序 1、每个人因自身情况不同,自考报考并无固定的顺序。 2、结合2014年10月的报考回简章,从简到难,答根据我的经验,建议你从这4门中选择报考:03709马克思ZY基本原理概论、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008影视文学。相对来说,这4门容易看书自学,容易考过一些,可能可以增加些信心。 Ⅳ 关于浙大汉语言文学自考加考课程的问题 专业计划规定: 1、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非本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加考课”; 关键的一点是语文专业算不算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我多年的自考经历(我也是跨专业读本科的)来看是算的,因为主考学校和自考办在这方面是从松不从紧的。 Ⅳ 浙大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 主考学校:河南大学 开考形式:面向社会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015 英语(二) 14 4 00037 美学 6 5 00422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6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7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8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9 00540 外国文学史 7 10 00541 语言学概论 7 11 0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12 06779 应用写作学 5 不考外语者须加考 13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14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2 15 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6 B类考生须加考 16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6 17 00536 古代汉语 8 18 06999 毕业论文(实践) 0 不计学分 说明: 1、不考外语者须加考“应用写作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三门课程。 2、毕业论文(实践)为实践性环节考核课程,应考者依据培训与考核基本要求进行撰写与答辩。论文题目由主考学校公布,应考者任选一题撰写,亦可由应考者自选论题,但须经主考学校同意。论文以1万字左右为宜,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联系实际,层次清楚,语言流畅,字迹工整。论文须经评阅、答辩后评定成绩。 3、报考类别 A类考生:国家承认学历的汉语言文学或中文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不考加考课)。 B类考生:国家承认学历的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以及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古代汉语”三门课程。 Ⅵ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不是就是指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就是既学汉语言课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字学……,也学文学课程,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还有写作、文论等等 汉语言,就是没有文学类的课程,侧重语言类的。 他们都是属于中文系下面的本科专业,研究生专业就分得更细。 Ⅶ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段科目有哪些 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主考院校为浙大。 你要考12门或15门课程: 1、中国近现代专史纲要 2、马克思主属义基本原理概论 3、英语(二) 4、美学 5、中国现代文学史 6、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8、外国文学史 9、语言学概论 10、11、(中国文化概论、唐诗研究、宋词研究、鲁迅研究、茅盾研究、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西方文论选读、训诂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影视文学,任选其中两门) 12、毕业论文 以下三门为大专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加考课程: 1、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3、古代汉语。 Ⅷ 浙江大学 汉语言文学各学科前沿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在各个学科都是名列前茅的,站在且最前沿的。 Ⅸ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怎么样 浙大的文科本来就弱,没什么文学气息的 这两年那帮老教授被挖墙角,跳槽..都去北大北师范了,基本上剩下的也就那么回事了 如果说排名的话,那么看整体实力还能排个前十,毕竟名气在那了 //info.jyb.cn/jymdk/200902/t20090216_241091 这是09年的排名 不过本来就是就业最困难的学科之一了,如果真想学到点什么,也为将来考虑, 还不如去师范大学呢 Ⅹ 浙大汉语言文学考研难吗 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很强的。 另外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艺学很热门。 浙大汉语言考试偏古代汉语,另外跨专业考生中英语专业有很大部分,所以考汉语言英语实力需要加强。 浙大考研资料在校出版社书店和玉泉图书馆可以购买。

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刚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美学,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汉字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训诂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选修课:英语(二),日语(二),俄语(二),公共写作与处理,新闻评论写作,公共关系学,传播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文化产业与管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能扎实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学科专业知识,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和深广的研究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和引领气质,品德高尚,思维活跃,格局弘阔,以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为特征的精英化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深造,直接攻读博士生或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二是留学,赴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继续攻读;三是就业,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

以2014届基地班学生为例:全班学生30人,本校直博5人,本校保研4人,外校保研4人,考研录取3人,出国留学5人,公务员4人,银行系统2人,中学教师2人,其他就业1人。

在长远方向上,本专业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如汉语言文学拔尖班和本硕博贯通一体化培养班等,将保持接近100%的深造比例。

以上内容参考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1、浙江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不是师范类的,该专业属于文学类的;2、在浙江省自考,还有一个浙江教育学院主考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从专业上讲是属于师范类的,但自考不属于全日制的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现实中使用该毕业证书可以会有一些歧视存在的。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可行之路 根据人才培养新规格,调整教学计划.依据当代人才培养新规格及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对本科教学计划的内容作实质性的调整.一是真正实施学分管理体制,强化学分、学位理念,淡化修业年限和学历意识.允许学生只要拿到了足够的学分就可以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这样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家庭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既鼓励那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及早成才,同时又使那些学习勤奋刻苦但家境贫寒的学生在弹性机制下获得边学习边工作的机会,缓解一部分经济压力. 尽管这会增加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本,但这却是新的人才培养规格所要求的.二是增设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和发表论文.这样可以促使那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加重对传统文化和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所占学分的比重,这对塑造健康人格和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四是在注重专业基础学习的同时,突现实践性强的教学环节.像读书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调查等都应该纳入正常的考核范围,应该与期末考试那种"终结式考核"方式结合起来,并予以同等对待.五是根据当代就业新形势,提前开展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我们认为在大三下学期就可以进行选题、资料积累和导师选择工作了.这样一来,那种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现象可望有所改善. 按照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完善课程设置.根据新时代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首先,我们应改革课程体系.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通常由公修课、专业课(含基础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和实践课三个部分构成.粗粗一看,这种课程设置在大的框架方面并无任何不妥,但是其中却蕴涵着重专业、轻素质,厚基础、轻应用的弊端.因此,我们建议将课程的板块构成改为综合公修课程(如大学英语、体育、两课等)、文理基础课程(如自然科学简史、当代科技概观、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精读等)、专业课程(含基础课、限选课、任选课)、毕业实践课程(主要为论文写作和专业实习)等四部分组合;建议学分比例设置为3∶1.5∶4.5∶1.其次,我们要完善选修课程设置.选修课是专业课程中最能体现教育改革观念和学科发展趋势的课程部分,限选课一般说来可动的空间不大,但任选课却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应该严把课程设置和开设门坎,既不因人设课,也不因人撤课,采取按课群设置,适时增加应用型课程分量的举措,并保持课群的相对稳定性. 最后,我们要给新学科预留课程空间.对于那些与专业相关的新学科,我们应在每次修订教学计划时,保留2~3门新开选修课程,使诸如"文艺生态学"、"网络文学"、"影像文化"、"广告语言学"等一些课程有迅速进入课堂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真研究中学语文和大学课程之间的衔接,研究本专业各课群之间的互补与衔接,避免课程简单重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将"双语课程"纳入正常教学体系之中,以增强学生的外语能力,适应本专业对外交流的需要. 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也是本专业教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一要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教与学双向互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取讲授、引导、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积极发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双向互动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直至最后解决问题.有些比较容易的章节甚至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教学,以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二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现代化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将知识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信息的密集性融为一体. 三要以情景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有些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就语言和文学中的热点问题,设置一定的情景,引导他们参与讨论、分析和评价,使他们的心理、思维、想象、表达、普通话等综合素质和能力都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大的提高. 依据系统、科学的原则,确立考核评估新标准.一要改善考核方式.如前所述,传统教育采取的期末考试定终身的"终结式"考核评估方式,已经严重滞后于教育理念的变革,它虽然操作起来简便易行,但却因其固有的僵化模式,并不能真正检测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在考试时产生投机的心理,平时不认真学习,单靠考前临时突击达到考试过关的目的.我们应采用"质量标准多样化"的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重视对"过程"的全面考察,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创新成绩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便于教师评分时进行科学、简便的操作,避免印象分、人情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建议将平时分提高到50%,其中25%为书面作业分,25%为问答、讨论、辩论分,同时对期末考试的内容严把质量关,加大对知识运用题目的考核力度.二要改善学分结构,通过学分结构体现人才评价新理念.建议将考核学分内容设置为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活动课学分、专业实习课学分四大块,必修课和必选课的学分设定为一个基数.如总学分为100分,必修课、必选课的学分设定为60分,实习成绩设定为10分,85分为及格分,选修课一门1学分,特长课一门2学分.那么,剩下的15个以上的学分,可供学生自由选择,既可以通过选修课获得,也可以通过发表文学作品、发表科研论文获得,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以荣誉奖励的方式获得.这种考评方式将改善目前人才评价不合理的方式,使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获得充分肯定. 立足教育新理念,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实施本科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教育教学主体---教师来完成,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教师管理制度.一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做法,对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实行教学、科研并重的办法,使其各占年度工作考核成绩的50%,刺激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二要改变过去那种只看重学历,轻视能力的做法,将学历和能力并重,同时更看重能力,使真正有能力的人活出滋味.三要对任课教师制定新的考评办法,对教师的业绩考核,可以采取听取所在班级学生、同专业教师、教学专家意见的方法,结合科研成果,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的评优、评先、工资晋升、职称评聘等项目中去.四要关心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对各种职称段,各种年龄段的教师都要纳入继续教育计划,着重加强专业知识更新和教育理念转化方面的培训,使之成为业务素质高,又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动态的专家. 来自:标准论文网,原文:

浅析曹丕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探因论文关键词:曹操曹丕曹植文学思想乐府 论文摘要:曹氏父子创作了大量乐府诗,并且注重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这反映了长期以来在经学束缚下文人思想的大解放。曹氏父子的身份地位和皇室生活的经历,对他们文学思想之形成有重要作用。曹氏父子均爱好乐府诗,并且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歌。曹丕提出了著名的“文气说”,提出了在进行文学批评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他认为作家专才多,通才少。他论述了文章在国家政治生活在的作用,并对当时的文体进行了总结。 东汉末年,人们逐渐从经学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正统观念开始淡化,思想活跃,重个性、重欲望、重感情、强烈的生命意识成了建安士人内心生活的核心。曹丕擅长作乐府诗歌,所作《燕歌行》2首在七言诗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安后期,陈琳、王粲等文人为曹操所网罗,曹丕、曹植兄弟与之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曹丕《与吴质书》),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曹丕的文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典论·论文》中。 一、乐府情结 曹丕登上皇帝宝座后,即对当时的“汉乐”进行了大量改制,对此,《宋书》记载: 文帝黄初二年,改汉《巴渝舞》日《昭武舞》,改宗庙《安世乐》日《正世乐》,《嘉至乐》日《迎灵乐》《武德乐》日《武颂乐》,《昭容乐》日《昭业乐》,《云翘舞》曰《凤翔舞》,《育命舞》曰《灵应舞》,《武德舞》日《武颂舞》,《文始舞》日《大韶舞》,《五行舞》日《五颂舞》,《文始舞》日《大韶舞》,《五行舞》日 《大武舞》。其众哥诗,多即前代之旧,唯魏国初建。使王粲改作登哥及《安世》、《巴渝诗》而已。 这则文献不仅记载了曹丕诏令改制“汉乐”的具体内容而且对王粲奉命作“哥诗”(登哥)的情况也进行了披露。在东汉建安与曹魏黄初时期,文人创作乐府诗是有条件限制的。而曹丕平时所接触之乐皆为朝庭之乐的便利条件,为曹丕创作乐府诗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与可靠的保证。除了出征打仗外,曹氏父子三人大都生活于相府与宫室,终日投壶燕射,如云的乐工歌女,构成了其创作乐府诗的一架温床。 曹丕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乐府诗集》收录了22首。对于这位皇帝文学家,史书虽然记载了其“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的天资聪敏,但他从小却是以贵公子的身份周旋于声色犬马之中的,并于18岁时娶甄氏为妻,之后就基本上在邺都的安乐窝里生活。这时的曹丕,于游乐宴游、倚翠偎红、斗鸡走马而言,几乎是无所不为,所以,即位前曹丕的诗赋等作品,主要述写的就是这种贵公子生活,其中又以游宴、两性相思最具典型性。诗与赋这两类文学样式,虽然均可对声色酒乐的享受生活作如实记录,但却不能配乐以唱,于是,属于韵文学范畴的乐府诗就自然成为了曹丕的首选。曹丕热衷于乐府诗的创作,不是因为乐府诗的繁荣与发展,而是因其享乐生活的需要。 二、“文气说” 曹丕论作者时,有一显著特点即“以气”论文。例如,他称徐干“时有齐气”,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公干有逸气,但未道耳”,又评王粲“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典论·论文》又总论文与气的关系:“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文气说”,就是从《典论·论文》和《与吴质书》开始的。罗宗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写道:“文气说的提出,从理论上标志着我国文学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着眼于文学的外部联系转向了着眼于文学的内部规律、着眼于文学的特质。文气说的提出,标志着文学理论批评自觉时代的开始。”他充分肯定了曹丕提出“文气说”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 曹丕论作家的“气”,主要指作者的个性气质而言。他认为,个性气质来自自然禀赋,“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他又认为,自然禀赋的不同气质,可以分为清与浊两大类。“凡万物生于天地之间,有美有恶。物何故美?清气之所生也。物何故恶?浊气之所施也”(《全晋文》卷五十四》)。清浊之分,是指气质之优劣,并不是指气质情性的不同特点。作家的气,主要是指气质情性,这正反映了经学束缚解除之后,处于变动不居中的思想领域普遍重视自我的倾向。重视体气、重视个性、重视感情气质等,都是重视自我的表现。气,在作者为气质情性,反映到文章中来,就是指一种表现出个性特征的感情气势、感情力量,是反映到文章中来的生命力。“文以气为主”,就是以感情气势、感情力量为主。不过,这种感情气势、感情力量由于作者气质情性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格调、不同的个性特征罢了。 《典论·论文》和《与吴质书》用“气”评论作家与汉末三国时期以“气”称述人的气质、才能的风气有关,兹举数例以说明之: 申屠蟠禀气玄妙,性敏心通。(《后汉书·申屠蟠传》载蔡邕语) (魏元丕)禀乾气之纯懿。(佚名《凉州刺史魏元丕碑》) (徐干)含元休之清明之气,持造化英哲之性。(佚名《(中论>序》) 周成王体上圣之休气。(曾丕《周成汉昭论》) (孙究)气志体懿。(孙权《诏孙虑假节开府治半州》) 以上诸例所谓玄妙之气、纯懿之气、精明之气、休气、 休懿之气等,都用以称道人物纯正美好的品格和高度的智慧等。 霍光怀沉勇之气。(嵇康《明胆论》) (毋丘兴)志气忠烈,临难不顾。(张既《表毋丘兴》) (龚德绪、王义疆)志壮气刚。(杨戏《季汉辅臣赞》) (徐邈)才博气猛。(《三国志·魏书·徐邈传》) 以上诸例所谓沉勇之气、忠烈之气、坚刚之气、猛气等都用以称道人物坚定果敢的品质、性格。这些材料说明在汉末三国时代,用“气”来解释人的品格、气质、才能、生理等已经相当普遍了。在曹丕所处的时代,人们已经开始用“气”来品评人物、说明与文有关的乐和言辞。正所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身。…‘乐气”、“气盛”都是以气言乐。郑玄还认为,不同的乐歌便有不同的气,它们各自适合于不同性质的听者。《乐记》载:“子赣见师乙而问焉,日:‘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郑注:“声歌各宜,气顺性也。”东汉边让《章华台赋》有“音气发于丝竹之”之语。曹丕也曾用“清气”一语称赞乐声、歌声的美妙,其《善哉行》云:“长笛吐清气。”又云:“有美一人……善为乐方。哀弦微妙,清气含芳。”曹植《赠丁仪》:“秦筝发西声。…‘气”兼指秦地人民之“声”和乐声之“气”。之所以以“气”言乐,大约是因为乐与律的关系极为密切。奏乐须用律管调整音声,使之和谐。而古人认为十二律与天地阴阳之气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古代诗、歌、舞往往合为一体,因此所谓“乐气”,就是诗、乐、舞三者的统一。 以“气”形容言辞的如《三国志·吴书·张雇诸葛步传》载,周昭称张承“每升朝堂,循礼而动,辞气謇謇,罔不惟忠”,又称张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同书《藏洪传》说藏洪盟誓“辞气慷慨,涕泣横下”。这些例子中“甚隘”、“鄙俗”、“謇謇”、“壮厉”、“慷慨”等都是形容言辞给听者留下的一种总的印象,这印象是由所说的内容和说话人的语气、态度等共同造成的。与“辞气”相近的还有“声气”一语。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称张衡“气声气芬芳”,是指其谈吐优雅。孔融称祢衡“飞辩聘辞,溢气忿涌”,是说谈论时滔滔不绝,应对不穷,有才智横溢、所向无敌之气概。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风气之下,曹丕又进而以“气”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并且以“气”评论作家。人们用“气”评论人物、说明乐与言辞时,其内容都较宽泛,是对人的一种总体印象而言的。曹丕所说的“气”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某个作家的创作风格十分接近,是指一个作家由于体气和环境的不同所形成的风格特色。 三、“通才”论 《典论·论文》对于作家的评价日: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文章的体裁不一样,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除了“通才”,一般作者各有其擅长与不擅长之处。而他们总是以己之所长,轻视人之所短。曹丕在论某个作家时,也常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及他们各自所擅长的文体。这种批评方法,与东汉以来盛行的人物品藻有相似的地方。应璩《百一诗》说“人材不能备,各有偏短长”,就是这种理论的内容之一。王充在《论衡·书解》中曰:“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刘邵撰《人物志》也反复强调此点,他系统深入地研讨人物的才性的鉴别使用,在《九徵》篇中,他广泛地分析了各种性格的长处和短处,如:“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讦。柔顺安恕,美在宽容,失在少决。…‘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论辩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宕”等。他将此种理论应用于政治领域,指出:“材能既殊,任政亦异。”人君的责任便是适当地使用那些偏材。曹操屡下取士无废偏短之令,所谓“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正是当时那种人才理论的实际运用。而《典论·论文_》、《与吴质书》指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则可以看作是此种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反映。曹丕曾写过《士品》一书,就充分说明了他受当时人物品评风气之影响,并且把这种品评的风气运用到文学批评中来。他对于当时人才偏至的现象十分明了。所以他说:“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他反对在文学批评上“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反对“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是比较公正和客观的态度。 四、文体论 《典论·论文》在论及文体时是这样说的:“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自东汉以来,各种文体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奏议之类公文的写作,是随着封建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而日益发达的。东汉时期还曾把考试章奏作为选举官吏的一项内容。安帝时胡广举孝廉至洛阳,试以章奏,为天下第一。应劭曾撰《汉朝议驳》三十卷,陈寿撰有《汉名臣奏事》三十卷(均见《隋书·经籍志》),是有汉一代奏议的结集。曹丕认为此类经常用于朝廷军国大事的公文,其语言风格应该典雅。 东汉时期,社会上流传着两种风气。一是文士写作子书和论说文的风气,一是清谈高议、互相辩论的风气,这两种风气互相影响。扬雄仿《易》而作《太玄》、仿《论语》而作《法言》后,子书作者蜂起。桓谭《新论》、王充《论衡》、崔寰《政论)、应劭《风俗通》、哿晚《申鉴》、徐干《中论》、仲长统《昌言》、王符《潜夫论》等都是在这种风气影响下创作出来的。东汉末年以来的文人好辩论的风气,也深深影响了建安文人,当时,为表现自己的才能,文人们往往一见面就滔滔不绝,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地谈论,如曹植有四言诗云:“高谈虚论,问彼道原。”(曹植《四言诗》)便反映了这一时期风气。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士子们写作书论的风气也很是盛行,曹丕认为“书论宜理”就是针对这一种风气而提出来的,这是对当时人们对于书论写作要求的高度概括。刘劭的《人物志·材理》将当时人们经常讨论的议题加以归纳,对于论者的性格差异进行了分析,他说:“夫辩有理胜,有辞胜。理胜者正白黑以广论,释微妙而通之。辞胜者破正理以求异,求异则正失矣。”又说:“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善难者务释事本,不善难者舍本而理末。舍本而理末则辞构矣。”刘劭这些话指出论辩当以理为主,不应仅以言辞求胜,不然就会枝蔓诡异,虽然主要是针对谈论而说的,但与写作书论的道理是相通的,曹丕提出“书论宜理”之主张,或许就是受这段话的启发。 碑诔之作至东汉大盛,当时出现了擅长作碑文的大家蔡邕。作碑铭之风既盛,谀墓之作也就大量涌现,蔡邕就曾说:“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世说新语·德行》注引《续汉书》)许多碑铭都是称颂死者的溢美之辞,这种风气与送葬的奢靡陋习结合在一起,被一些人认为是败坏风俗之举。据《宋书·礼志》记载,建安十年曹操曾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的“铭诔尚实”之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含有憎恶碑铭失实之意。它是对此类作品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要求作品应具有朴实而不求华辞的风格。 自东汉后期以来,人们作五言诗的风气日盛、诗歌语言日趋华丽,相对于《诗经》较为质朴的风格而言,当时五言诗从民间进入文人创作领域后,逐步趋于讲究词藻,追求华丽。曹丕、曹植的创作就体现了这一风尚。《典论·论文》“诗赋欲丽”的说法反映了当时人的看法。 五、文章的价值和作用论 《典论·论文》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把各种文章称为“经国之大业”,充分肯定了文章在国家制度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古代,各种应用性文章,如诏、策、章、表、奏、议等文体使用都非常频繁。盟誓为外交场合使用;檄文系战争时期所用;赋、颂用以褒赞功德,赋还可用于讽谏;某些重要人物逝世,文人们竞相作诔,甚至“连珠”之类杂文体,也经常被使用。每当封禅的时候,文人们也是竞相创作诗赋,这充分说明文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难怪曹丕称文章为“经国之大业”。 从文章创作对个人的作用来说,它又是“不朽之盛事”。除《典论·论文》所引相关文字之外,《与王朗书》亦云: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数起。士人凋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 他编撰自己的《典论》和诗赋,并且抄写赠与孙权、张昭。春秋时即有立言不朽之说。自扬雄以后,著书以求不朽的风气相当普遍,只不过大多数是那些地位不高,政治上不甚得意的文士,藉著书以求不朽。曹丕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为了表现自己的文才,也欲通过著书以求不朽,这是相当可贵的。他创作了表现真情实感的赋作如《离居》、《感离》、《永思》、《出妇》、《悼夭》、《寡妇》、《感物》、《哀己》,咏物者如《弹棋》、《迷迭》、《玛瑙勒》、《车渠》、《槐》、《柳》、《茑》,共占一半以上,另有一些叙行旅或者赋登临的赋大多属于抒情小赋,较少政治意义,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心中的真实情感,写自己日常生活和情感。 综上所述,曹丕在建安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他重视乐府诗歌的创作,他在乐府诗中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这与他的宫庭生活有关。当时的社会现实,促使他关注社会民生,写出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他提出了具有开创性的文学思想观点,如“文气说”的提出和对文章作用的高度评价,表现出他卓越的文学创作才能和独特的文学思想,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写上了重重的一笔,对后世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要报的。说说是“论文指导”费,其实就是一个收费项目,不交,不参加论文指导,通过率就很低了,甚至有些论文的提交方式等,这些途径(信息)都不提供给您的,所以说,现实就是要交的,不然可能很大程度是“行不通”的。2、交这个钱,是“正常”手续、“正常”流程,可以说99%以上的自考生都是交的,而且交了,最后论文通过的概率就很高了。都到最后的自考论文环节了,其中的关系,您自己请再权衡一下吧。

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系统训练和考察过程。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下称报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从事工作和取得成果的完整表述。报告的撰写是学生基本能力训练的过程,应当符合国家及有关行业(部门)指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言规范。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严格把关,制定本规范。 一、报告的结构与要求 报告包括标题、内容摘要、索引关键词、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全文专业技术类不少于12 000个汉字(含较简单的图表、程序段等),经济管理和文法类不少于10 000个汉字。报告一律打印,不得手写。 1.报告标题 报告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符合毕业设计任务的要求。报告标题应能体现报告的核心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报告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报告标题用词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外文缩写词。 2.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报告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内容摘要一般不超过200个汉字。 3.索引关键词 索引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报告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参照相应的专业术语标准),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应出现在内容摘要中。 4.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报告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和所在页码。 5.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报告主体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 绪论一般做为专业技术类报告的第一章,应综述前人在本领域的工作成果,说明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资料情况以及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经济管理类和文法类报告的绪论即全文的开始部分,不编写章节号。一般包括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 报告主体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 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结论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 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 专业技术类:第一章;1.1;一、;1.;(1);①; 经济管理、文法类:1;1.1;一、;(一);①。 6.后记 对整个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对导师和对为毕业设计工作、报告撰写等提供帮助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尽量简洁明了。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报告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毕业设计工作中取材的广博程度。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数量专业技术类不少于10篇,经济管理和文法类不少于15篇。 产品说明、技术标准、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报告等不列为参考文献,有确需说明的可以在后记中予以说明。 网上参考文献应注明准确的网页地址。 8.附录 对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对报告确有作用的材料(如外文文献的复印件和中文译文、公式的推导过程、较大型的程序流程图、较长的程序代码段、图纸、数据表格等),可以编制成报告的附录。附录字数不计入报告应达到的文字数量。 二、打印要求 报告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进行打印,页面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右边距各2.2厘(报告所附的较大的图纸、数据表格及计算机程序段清单等除外),并按报告装订顺序要求如下: 1.封面 见附件《报告封面、指导教师意见页、系部答辩委员会意见页》。 2.内容摘要 摘要标题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内容摘要不设页码。 3.索引关键词 索引关键词与内容摘要同处一页,位于内容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并以“索引关键词:”开头(字体加粗),后跟3~5个关键词(字体不加粗),词间空1字,其他要求同正文。 4.目录 目录列至报告正文的二级及以上标题所在页码,内容打印要求与正文相同。目录页不设页码。 5.正文 正文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页码在页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5页格式为“―5―”)。 报告标题为标准二号宋体字,居中,单倍行间距; 报告一级子标题为标准四号黑体字,居中,单倍行间距; 报告二级及以下子标题为标准小四号黑体字,左起空两个字打印,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正文中的公式原则上居中。如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应与正文左侧对齐,公式仍居中,公式末尾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二章的第三个公式序号为“(2—3)”,附录2中的第三个公式序号为“(②—3)”等; 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插图按章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插图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图序号为“图2—3”,插图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插表按章编号并置于插表的左上方,插表不命名,如第二章的第三个插表序号为“表2—3”,插表序号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6. 后记 后记独占一页,标题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要求处理,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 7. 参考文献 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与报告正文相同。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著录格式如下: 7.1 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省略).出版者,出版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7.2 译著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版次(第一版省略).出版者,出版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7.3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7.4 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7.5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 作者.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和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7.6 西文文献 著录格式同中文,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参考文献作者人数较多者只列前三名,中间用逗号分隔,多于三人的后面加“等”字(西文加“etc.”)。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在会议名称后加“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的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 8. 附录 按照正文一级子标题以下格式打印,每个附录均从页首开始,并在附录起始页的左上角用标准小四号黑体字注明附录序号。 9. 评定意见页 见附件《报告封面、指导教师意见页、系部答辩委员会意见页》。 三、范文示例 (报告标题:永久性载人空间站对接技术研究) 封面(略去) (另起一页) 内容摘要 本报告通过对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永久性载人空间站之间或与运载飞行器之间的交会对接技术的对比研究,提出了…… 索引关键词:空间技术 飞行器 空间站 交会对接 (另起一页)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交会对接技术发展现状………………………………………………………… 1 第二章 ………… 2.1 …………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1………… ============论文格式,供你参考。

浙江汉语言文学自考

自考选择专业的话要仔细分析自己的特长,是逻辑分析比较好,还是记忆力比较出色,还是有艺术天分,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也可以看自己今后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或者现在的工作需要用什么专业来提升自己,这样来选择专业对自己以后的工作道路也有一定的帮助。 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下: 1、在自考这么多专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比较受欢迎的,也是简单好过的。 2、开设该专业的自考院校较多。 3、该专业实用性强,考试也没有数理化,免考英语数学,没有计算题,更容易通过,取证时间专科1.5年,本科在1.5-2年。 4、就业方向广,培养具备文学理论素养和了解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引导现代用语的发展方向,掌握专业的写作技巧。 自考选报专业 考生可参考各省的考试计划,考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专业。 1、兴趣是最重要的出发点。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真正投入的去学。 2、有些专业对考生某些能力有特殊要求,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考虑自身能力特点。 3、合理安排职业规划。需要对新的生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坚定目标,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及行业发展。 4、有些专业是面向社会开考,有些专业是部门委托开考,仅限本系统在职人员报考,一些本科段专业和特殊专业(如医学类专业)对报考者的学历、职业等还有一些具体要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比全日制校内单科考试轻松,相反会更严一些。自考生大多是边工作边学习,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完全自由地选择专业,因为他们了解自身缺少什么,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经验远远超过刚毕业的统招生。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当今社会,学历逐渐成为“标配”,尤其是对于浙江这样的大城市而言,就业的学历门槛高,而自学考试也成为了许多人,特别是职场人的获取学历的选择。(五大学历形式清晰对比)其中,没有硬性专业需求,不考数理化,科目少,学习相对容易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成了浙江考生报考自学考试的热门专业之一。理论上来说,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能够做到1.5年毕业,但前提是,考生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专业报考计划,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毕业条件及4月、10月考期专业课程考试安排。点击进入:2021年10月浙江自考报名入口: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需考过13门课程(如下图所示),其中,8门必考笔试课,2门实践课,3门选修笔试课。(直通车→2021年10月浙江自考专业及主考院校一览表)结合4月和10月浙江自考笔试课程安排(如下图所示),每次考期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更多可以考4门,想要1.5年毕业,就必须要保证每次考期都考够足够的课程。2021年4月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课程考试安排2021年10月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课程考试安排鉴于浙江自考选考课程可在推荐选修课程中选考,也可在我省现行开考所有专科专业中选考与本专业核心课程不同的课程,课程门数不少于3门,学分不低于15学分。通过查看4月和10月浙江自考笔试课程安排,考生更好在我省现行开考所有专科专业中选考1门与本专业核心课程不同的课程,学分不低于6分。浙江自考可以参考以下报考计划,2021年10月可报考:00535 现代汉语、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22年4月可报考:00529 文学概论(一)、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506 写作(一)、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2022年10月可报考:00429 教育学(一)、00531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1门其他专科专业选考课程(与本专业核心课程不同,且学分≥6分)。而在3个考期的时间内,即1.5年之内,考生可根据主考院校发布的实践课程考核通知,进行实践考核(如下图所示)。在合理安排下,考生可在1.5年的时间内考完所有的笔试课程及实践课程,而只要通过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进行毕业申报。也就是说,浙江自考新生若报考2021年10月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合理安排下,1.5年考完所有的课程且成绩合格,则可以于2022年下半年申请专科毕业,一般下半年申请毕业的时间是12月。当然,这是在理想的情况下,如果基础差,复习不足,导致课程考试不及格,需要考两次甚至多次,自考考试的战线无形中就会被拉长。因此,基础不好、学习能力差的考生可以考虑选择专业的学历辅导机构,如北京正保远程教育集团旗下的教务老师。点击查看: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历解决方案>>选择该方案,我们可以帮助你:1、规划各个考期如何报考笔试科目,科学安排,考试不落空;2、提供班主任全程指导服务,考务疑难及时解答,报名查分重要消息提醒通知;3、赠送大咖辅导课,帮助你打牢基础,重点巩固,提升学习效率,24h内教务答疑;4、赠送智能题库,试题、模拟题等多种形式练题,帮助你提升应试做题能力。5、多端听课做题,便捷学习。电脑、手机、app均可登录账号进行在线学习(不可多端同时登陆),还可下载考点精华讲义。APP可缓存课件,方便大家在没有流量/网络时学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点击这里,咨询客服,了解更多>>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做什么工作?1、学校教师很多中文系同学都会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后从事中小学、高校的语文教育工作。适合岗位:语文教育、应试教育等。班主任比较辛苦薪资高,任课教师比较轻松,福利好,假期多。2、记者编辑中文毕业选择进入媒体的人也很多,如各大主流媒体(各大报社及出版机构)、主流网站(网易、搜狐等)新媒体。适合岗位:选题、策划、采访、调查分析、写稿、出版等。3、公关媒介两种选择,可以进入各大企业(地产万达、快消行业、汽车制造业等)的公关部门,也可进入公关公司(奥美、博雅、罗德、蓝标等)从事公关媒介的工作。适合岗位:媒体关系管理、媒体渠道沟通、传播内容撰写传播、公关活动策划及执行、工作计划制定及执行等。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
  • 浙江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
  • 自考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
  •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论文
  • 浙江汉语言文学自考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