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目录解析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目录解析

发布时间: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目录解析

找本现当代文学史,从它的目录里就能看到最重要的作品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茅盾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3、《巴金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4、《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5、《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 6、《郁达夫小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 7、《围城》,钱锺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8、《王蒙代表作》,张学正编,黄河文艺出版社。 9、《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出版社。 10、《余光中精品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 11、《台湾小说选》,《台湾小说选》编辑委员会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2、当代文学具体推荐篇目(基本都是短篇):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王蒙《蝴蝶》、《杂色》、《活动变人形》//谌容《人到中年》//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高晓声《陈焕生上城》//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北方的河》、《心灵史》、《黑骏马》//汪曾祺《大淖纪事》、《受戒》//冯骥才《三寸金莲》、《神鞭》//张贤亮《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贾平凹《废都》《浮躁》《鸡窝洼人家》《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三录》《高老庄》//陈忠实《白鹿原》//陆文夫《美食家》//邓友梅《烟壶》、《那五//》阿城《棋王》、《孩子王》、《树王》//韩少功《爸爸爸》、《马桥词典》、《归去来》//铁凝《哦,香雪》《大浴女》//宗璞《红豆》《我是谁》//张抗抗《情爱画廊》//王安忆《小鲍庄》《我爱比尔》《小城之恋》《长恨歌》//莫言《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叶兆言《关于厕所》《一九三七年的爱情》//刘震云《一地鸡毛》《官人》《手机》//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山上的小屋》//苏童《米》《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帝王生涯》《红粉》//格非《欲望的旗帜》 //余华《活着》《许三关卖血记》//北村《玛卓的爱情》《水土不服》//阿来《尘埃落定》//王朔《顽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动物凶猛》《过把瘾就死》//陈村《少男少女,一共七个》《一天》//徐坤《先锋》《遭遇爱情》//蒋子丹《桑烟为谁升起》//谈歌《大厂》//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来来往往》《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小姐你早》//方方《风景》《桃花灿烂》//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韩东《房间与风景》//朱文《我爱美元》《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邱华栋《手上的星光》//王小波《黄金时代》《青铜时代》《白银时代》//金庸《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古龙《陆小凤》《楚留香传奇》//梁羽生《七剑下天山》

额 我没有明白 你是问 读文学作品 还是读 关于文学史的书

第一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缘起与诞生第一章 中国新文学的历史背景与“五四”文学革命第一节 外来文学思潮的撞击与新文学“前夜的涌动”第二节 新文学意识的觉醒和“五四”文学革命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蜂起与文学论争第四节 “五四”文学的基本主题与文学的多种流向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者——鲁迅第一节 “鲁迅的方向”对中国新文学的开拓意义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标志第三节 《阿Q正传》: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之作第四节 鲁迅的杂文和散文、散文诗第三章 “五四”探索期小说第一节 小说理念刷新与创作的多样探索第二节 叶绍钧与人生派小说第三节 郁达夫与浪漫抒情小说第四节 乡土写实小说第四章 “五四”新诗运动与中国新诗的开拓第一节 “五四”新诗运动与胡适等的新诗创作实验第二节 郭沫若:中国新诗的伟大开拓者第三节 闻一多、徐志摩的新格律诗探索第四节 李金发、冯至等的多样诗艺寻求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开拓与创获第一节 文体革命:“新青年”散文群体首建奇功第二节 语丝派散文与周作人的创作第三节 异彩纷呈的“五四”散文流派第四节 朱自清散文:白话美文的典范第六章 诞生期话剧运动与创作第一节 话剧的“输入”和“五四”话剧运动第二节 多样探索的“五四”话剧创作第三节 田汉: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第四节 丁西林等的独幕喜剧第二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与深化第一章 三四十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第一节 左翼文学的主导倾向与文学多元互补格局的建构第二节 民族解放旗帜下的抗战文艺运动及其文学论争第三节 多元发展的文学潮流与趋向第二章 发展期小说(一):中长篇小说大家第一节 茅盾:现实主义小说巨匠第二节 老舍:现代中国的“市民作家”第三节 巴金:热情追求光明的文学战士第四节 沈从文:从湘西走出的“风俗画家”第五节 钱锺书和他的《围城》第六节 张爱玲和她的《传奇》第三章 发展期小说(二):多种小说流派第一节 早期普罗小说和“左联”作家群第二节 吴组缃等社会剖析派小说第三节 寻求艺术独立的“京派”小说第四节 注重艺术创新的“新感觉派”小说第五节 路翎与“七月派”小说第六节 徐讦、无名氏的后期浪漫派小说第七节 张恨水、黄谷柳等的新通俗小说第四章 新诗走向“历史的综合”第一节 普罗诗派与政治抒情诗第二节 现实主义诗派与臧克家等的诗作第三节 艾青:卓越的民族诗人第四节 后期新月诗派:浪漫与唯美的融合第五节 戴望舒与现代主义诗歌第六节 胡风与“七月诗派”第七节 穆旦与“九叶诗人”第八节 《马凡陀山歌》等政治讽刺诗第五章 流派竞存:现代散文的发展路径第一节 现代散文鼎盛期的多样发展态势第二节 茅盾与社会写实派散文第三节 丰子恺、何其芳等的小品散文第四节 梁实秋、张爱玲等的艺术散文第五节 蓬勃发展的杂文创作第六节 瞿秋白、夏衍等的报告文学第六章 发展期戏剧文学的多样展开格局第一节 三四十年代蓬勃发展的戏剧运动与创作第二节 曹禺:中国话剧文学的成熟标志第三节 田汉与洪深的左翼戏剧创作第四节 夏衍的戏剧文学创作第五节 郭沫若和40年代的历史剧第六节 《升官图》等政治讽刺剧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目录图片解析

找本现当代文学史,从它的目录里就能看到最重要的作品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茅盾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3、《巴金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4、《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5、《沈从文文集》,花城出版社。 6、《郁达夫小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 7、《围城》,钱锺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8、《王蒙代表作》,张学正编,黄河文艺出版社。 9、《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出版社。 10、《余光中精品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 11、《台湾小说选》,《台湾小说选》编辑委员会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2、当代文学具体推荐篇目(基本都是短篇):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王蒙《蝴蝶》、《杂色》、《活动变人形》//谌容《人到中年》//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高晓声《陈焕生上城》//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北方的河》、《心灵史》、《黑骏马》//汪曾祺《大淖纪事》、《受戒》//冯骥才《三寸金莲》、《神鞭》//张贤亮《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贾平凹《废都》《浮躁》《鸡窝洼人家》《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三录》《高老庄》//陈忠实《白鹿原》//陆文夫《美食家》//邓友梅《烟壶》、《那五//》阿城《棋王》、《孩子王》、《树王》//韩少功《爸爸爸》、《马桥词典》、《归去来》//铁凝《哦,香雪》《大浴女》//宗璞《红豆》《我是谁》//张抗抗《情爱画廊》//王安忆《小鲍庄》《我爱比尔》《小城之恋》《长恨歌》//莫言《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叶兆言《关于厕所》《一九三七年的爱情》//刘震云《一地鸡毛》《官人》《手机》//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山上的小屋》//苏童《米》《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帝王生涯》《红粉》//格非《欲望的旗帜》 //余华《活着》《许三关卖血记》//北村《玛卓的爱情》《水土不服》//阿来《尘埃落定》//王朔《顽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动物凶猛》《过把瘾就死》//陈村《少男少女,一共七个》《一天》//徐坤《先锋》《遭遇爱情》//蒋子丹《桑烟为谁升起》//谈歌《大厂》//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来来往往》《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小姐你早》//方方《风景》《桃花灿烂》//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韩东《房间与风景》//朱文《我爱美元》《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邱华栋《手上的星光》//王小波《黄金时代》《青铜时代》《白银时代》//金庸《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古龙《陆小凤》《楚留香传奇》//梁羽生《七剑下天山》

现代文学史推荐北大出版社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先生、温儒敏先生主编的,钱理群先生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里威望很高,很多高校的现代文学用的都是这个版本。当代文学推荐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语文教学研究的我不太清楚,辅导资料比较好的是齐鲁书社出的那一套。希望能对你有帮助O(∩_∩)O~

史铁生的《青年文学家》 郭沫若代表作《女神》《屈原》《星空》《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张恨水代表作 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 、《孔雀东南飞》、《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陈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太平花》、《燕归来》、《夜深沉》、《北雁南飞》、《欢喜冤家》、《秦淮世家》、《水浒新传》、《斯人记》、《落霞孤鹜》、《丹凤街》、《傲霜花》、《偶像》、《纸醉金迷》、《美人恩》、《杨柳青青》、《大江东去》、《现代青年》改编成电视剧梦幻天堂超级好看、《满江红》等 朱自清代表作《雪朝》(诗集)《踪迹》(诗与散文)《背影》(散文集)《欧游记》(散文集)《你我》(散文集)《伦敦杂记》(散文集)《国文教学》(论文集)《经典常谈》(论文集)《诗言志辨》(诗论)《新诗杂话》(诗论)《标准与尺度》(杂文集)《语文拾零》(论文集)《论雅俗共赏》(杂文集) 冰心:代表作 《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目录解析汇总

文学史的解释

记载 论述各个历史时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及作家作品的 著作 。 金一 《文学观》:“吾读五千年祖国文学史,而叹古之所谓著书者,著他人之书而已。”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史总须以时代为经,一般的文学史,则 大抵 以 文章 的形式为纬。”

词语分解

文的解释 文 é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 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 价值 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中国当代文选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 汉语言文学专科 哪些科目最难我考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我和闻道飞扬的想法不一样,我是先考容易的,这样才能建立起信心嘛,如果刚开始参加考试就考难的,一次没过,两次再没过,强烈打击自信,那以后考哪一门都害怕,不是吗?难易程度实际上从学分上就可以看得出来。1个学分大约相当于全日制普通高校授课时数18个课时。这么一来你很容易便可以看出:公共政治课是最容易的,只有2到3个学分,三四十个课时可以把整本书学完;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等就比较难,安排了7至8个学分,也就是说正常上课的话,要一百多个课时才能把整本书的知识点学完,可想而知,它的难度明显要比公共课高很多。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我对汉语比较感兴趣,以前语文成绩也还不错,所以,就我个人的感觉,这几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是你要一个一个知识点真正的理解,只要理解了,题目做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这些高学分的科目我都是考一次就通过的,而且分数都在80分以上。现代汉语我还帮别人复习过,她因为没有上过高中,基础比较弱,我是从第一章开始教她的,后来她也考了82分,这就说明,真正的理解了知识点,不会太难的。我倒是怕那些作品文选,因为在工作嘛,实在没太多时间精读那么多文学作品,所以,有些作品,特别是没有看过的小说,根本没办法分析。我的现代作品文选就考了三次。没办法,就那么背,看过的作品没考多少,老考没印象的,嘿嘿。不过总的来说,我考了一年整,过了11门,战果还算不错。我一个朋友就是一开始就攻难的,结果连考了几次都没过,花的时间又多,考了一年了,才过了四门,很受打击。这次,她说不想再受伤了,因此这个月的考试她都没报。我觉得挺可惜的。如果从此不考了,那前面的努力不是也白白浪费了么?好在前天她给我打电话问我考试情况时又跟我说,她并没有放弃,只是想休息休息调整心情再考。赞一个,人就是要敢于不断地战胜自己嘛。我有时候会想,要是她当初和我一样,一开始就不要为难自己,一点点加大难度,或许结果会有所不同?我始终认为,学习是需要状态的,一开始不在状态的时候,就可以选些简单的作为过渡,然后慢慢有了感觉,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再难易结合会比较好。每一次考试要合理地搭配,不要全是容易的,也不要全是难的,这就是我的考试心得。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我的仅供楼主参考。咱们是一个专业的,我算是你的学姐,学姐在这里提前祝你今后的考试顺利通过!加油哦!推荐的现当代文学史是要推荐现当代文学史著作吗?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要言不烦,注释很多,对十七年文学的解读非常深刻,是最权威的当代文学教材。既是教材,也是学术研究著作。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主要是作品带思潮,加入了陈思和的民间理论,比较适合考研和入门当代文学。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1917-2012》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丁帆《中国新文学史》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当代文学的概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中国当代新诗史》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现当代作品十五讲》、《九十年代批评文选》、《不可一世论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钱理群:《中国现当代名著导读》很适合入门的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这套书是我们学校现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的本科教材,讲解比较平实易懂,适合文学史入门使用。一边学文学史一边读涉及到的相关作品,学完对现当代文学史就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啦。2、 钱理群、温儒敏等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很多人推荐的现代文学史教材,行文流畅优美且逻辑性强,既符合文学史教材的教学需要,又有作为一本学术书籍的深刻性。里面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与评价非常经典,可搭配官方的学习指导使用。3、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教材有什么?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那要看你是要考成教呢?还是自考。中国当代诗歌文选许巍是哪首我想飞在歌声响起的夜晚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考生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背诵和记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复习重点及笔记总结,供参考。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本科知识点归纳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五四新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不彻底,未从根本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社会思想领域为配合袁世凯称帝掀起复古逆流;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两大口号:民主(Democratic)与科学(Science)(3)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4)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主要发起者:陈独秀(1879-1942)、胡适(1891-1962)、李大钊(1889-1927)、钱玄同、 刘半农、周作人等主要阵地:《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新青年》编委会成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新青年》:《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发表于《新青年》文学革命重要文献:(1)1916年10月《新青年》二卷二期(通信栏)胡适率 先提出“文学革命需从八事入手”;(2)1917年1月《新青年》二卷5期,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将“八事”概括为“八不主义”,提出“文言统一”的主张,打出白话文和施、曹、吴现实主义作品是中国文学之正宗,正式揭开文学革命序幕;(3)1917年2 月《新青年》二卷六期《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阿谀的、雕琢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4)1918年12月《新青年》五卷六期,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倡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文学,对胡、陈的文学革命理论具体化和深刻化;(5)1919年1月《每周评论》第五号,周作人发表《平民文学》,提出人的文学应该以广大平民为主要描写对象;(6)1919年《新青年》六卷五号为“马克思主义专号”,由李大钊主编,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二、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理论及文学译著: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史妥夫人《黑奴吁天录》、《一磅肉》(莎剧); 林纾译小仲马《茶花女遗事》;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外国文艺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1)引起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2)对创作方法的明确意识和自觉运用;(3)文学题材和主体方面的新突破;(4)促进了文学题材的创新和创立;(5)极大地丰富了和提高了艺术描写手段。三、新文学社团与流派1、主要社团:(1)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文研会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会员的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尤其注重对社会***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矛盾与冲突。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故习称“为人生”派。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2)创造社——1921.7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文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作者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也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因而文学主张本身存在矛盾。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彩。文学史习称“为艺术”派。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创造社以1925年“五卅”惨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因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李一氓、阳翰笙等人,他们提出了“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使创造社出现“左”倾倾向。1929年终被当局查封。(3)新月社—— 1929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1926年6月之后,由于徐、闻等人陆续离京南下,新月社无形中解散。1927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诗刊》季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形成后期新月派。新月社至1932年停止活动。新月派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比较重视。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4)语丝社—— 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语丝》杂志1924年11月创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主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5)其他社团—— 未名社、南国社、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等。四、五四文学创作实绩及其特点1、实绩:小说方面—鲁迅《狂人日记》(1918/5《新青年》)《孔乙己》(1918/12)《药》(1919/5)…… 黄庐隐《海滨故人》(1917)新诗方面—郭沫若《女神》(1921/8)胡适《尝试集》(1920/3) 沈尹默《人力车夫》《三弦》、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相隔一层纸》《滑稽歌》《学徒苦》、汪静之《蕙的风》、周作人《小河》,以及朱自清、鲁迅(唐俟)、冯雪峰、康白情等人的诗作散文方面——最早五四散文由于文学论战需要,多为议论文,1920年周作人的《美文》是白话散文由议论文向抒情文演进的转折点。抒情文(美文)代表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冰心、周作人等;议论文(随感录)代表作家——鲁迅、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剧本方面——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1919/3)、汪仲贤《好儿子》(1921)一、生平与思想发展道路1、寻求救国真理的爱国志士(1)家庭与童年(1881-1898)1881.9.25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周福清(字介孚),父亲周凤仪(字伯宜),外祖父鲁晴轩,母亲鲁瑞。周树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笔名鲁迅),二弟周作人(魁寿),三弟周建人(松寿),四弟周椿寿(早夭)(2)南京求学和接受进化论思想(1898-1902)1898年鲁迅来到古都南京,进入南京水师学堂管轮班(机关科)学习;次年初,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属矿物铁路学堂,学习矿业科,1901年底以优异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春,考取官费留学资格,赴日本留学。南京的学习生活不仅使鲁迅走出故乡,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使他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等社会科学著作及其文学作品,接触了后来对其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化论”(赫胥黎著、严复翻译《天演论》)从此进化论的思想成为他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武器。关于“进化论”:《天演论》又名《进化论与伦理学》,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宣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的重要著作。比赫胥黎早几十年的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论》,其学术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自然淘汰”(物种强盛和生态平衡的规律),阐明了生存竞争是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这一学说给教会的“神创论”以及物种不变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被列宁称为“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研究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赫胥黎借用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观点来观察人类社会,则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因为赫胥黎只生物的人,而非“社会的人”。《进化论与伦理学》前半部分阐述自然进化的理论是科学的,后半部分用进化论解释人类社会现象,是唯心的、不科学的。《天演论》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认为世界万物处在不断的、激烈的发展变化之中,新形态的出现和旧形态的消亡是自然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赫胥黎学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鲁迅所接受的部分。鲁迅从憎恶和反对旧的封建制度的要求出发接受了进化论思想,这种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促使他吸取了进化论中的积极因素。从进化论中,他得出了“将来必胜过去,青年必胜老年”的观点。其论文《我们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都是从生物学的观点看问题的。因此,鲁迅进化论的特点: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尚不能认识到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实质。(3)日本留学与弃医从文(1902-1912)1902年春—1909年夏,鲁迅在日本留学。其间经历了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仙台学医、东京从文三个阶段。弘文期间:鲁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跑书店,听演讲,往集会,追求新知识和真理。赴日不久和同学许寿裳一起剪掉了辫子。1903年写下著名的《自题小像》,体现了强烈的爱国反封建思想。撰写文言小说《斯巴达克之魂》,宣扬战斗到底的斗争精神。仙台学医:1904年鲁迅耻于与清国留学生为伍,来到偏僻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希望通过医学救国。1905年下半年因课间观看《日俄战争》幻灯片,认识到“第一要著是救治国人的灵魂”,遂于1905年底决定弃医从文。1906年回到东京。东京从文:回东京后,鲁迅主要从事文艺活动,评介外国优秀文艺作品,编译了《域外小说集》,积极推介外国被压迫民族文学。并开始撰写政治论文,对近代以来的旧思想旧文化进行抨击。1907年撰写了长篇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站在民主革命立场,批判复古派和洋务派,提出改造中国道路——启发民智,改造革命,所谓“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1909年下半年,鲁迅离日回国。(4)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1912-1916)1909年8月鲁迅回国,先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担任生理学、化学科教员。次年8月应蔡元培邀请回到绍兴府中学堂任教,教授生理卫生课并担任监学。同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王金发成立绍兴府军政分府,并自任都督。鲁迅被革命政府任命为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2月,应蔡元培邀请到南京担任。5月,迁到北京,鲁迅随部去京,任教育司第二科科长,8月被任命为检事,主管文化教育,至1926年离任。残酷的现实,使鲁迅对革命从希望变为失望、颓唐,此间占思想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进化论和个性主义。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1)遵命文学(1917-1923)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陈独秀提出了“三大主张”,文学理论上的探讨得到初步的展开,但是理论的探讨需要向纵深发展,新文化、文学的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迫切需要以创作的实绩来促使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鲁迅本着“遵从文学革命”、与革命先驱取“统一步调”的原则,做出积极呼应。经钱玄同的“劝驾”,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下《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人与时》和社会论文《我之节烈观》《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意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殚于前趋。”又因为《新青年》不喜欢太***、阴冷,所以鲁迅在小说《药》里设置了光明的尾巴,目的在于“删削些***,装点些欢容。”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有了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因素,已经开始了量的积累。(2)彷徨与探索(1923-1926)此间,鲁迅一边自由撰稿,同时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职讲师,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亲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8月,鲁迅接受林语堂邀请,赴厦门大学任教,很快因不满于厦大庸俗污浊的空气愤而离职,年底接受广州中山大学邀请,前往赴职。1927年,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以来,鲁迅目睹中国革命的高潮与低谷(从王金发——刘和珍——毕磊),特别是目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他开始认识到进化论的思想武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需要,开始了“从怀疑到扬弃”这一极为艰苦而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1927年鲁迅写下《答有恒先生》借题发挥,公开宣布了自己进化论思想体系的破灭。(3)从厦门到广州(1927)1926.8,鲁迅应林语堂邀请,离京赴闽,到厦门大学任教,至12月底辞职。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教授。“4.12”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之后,广州发生了“4.15”***,许多进步学生被抓,鲁迅多方奔走营救无效,三次提出辞呈表示抗议。革命的多次失败、历史的惨痛教训和残酷的现实,使鲁迅思想上又一次陷入苦闷,4.26他写下《野草·题辞》,反映了希望烧毁旧世界、新的革命到来的愿望 。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1)遵命文学(1917-1923)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陈独秀提出了“三大主张”,文学理论上的探讨得到初步的展开,但是理论的探讨需要向纵深发展,新文化、文学的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迫切需要以创作的实绩来促使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鲁迅本着“遵从文学革命”、与革命先驱取“统一步调”的原则,做出积极呼应。经钱玄同的“劝驾”,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下《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人与时》和社会论文《我之节烈观》《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意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殚于前趋。”又因为《新青年》不喜欢太***、阴冷,所以鲁迅在小说《药》里设置了光明的尾巴,目的在于“删削些***,装点些欢容。”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有了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因素,已经开始了量的积累。(2)彷徨与探索(1923-1926)此间,鲁迅一边自由撰稿,同时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职讲师,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亲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8月,鲁迅接受林语堂邀请,赴厦门大学任教,很快因不满于厦大庸俗污浊的空气愤而离职,年底接受广州中山大学邀请,前往赴职。1927年,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以来,鲁迅目睹中国革命的高潮与低谷(从王金发——刘和珍——毕磊),特别是目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他开始认识到进化论的思想武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需要,开始了“从怀疑到扬弃”这一极为艰苦而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1927年鲁迅写下《答有恒先生》借题发挥,公开宣布了自己进化论思想体系的破灭。(3)从厦门到广州(1927)1926.8,鲁迅应林语堂邀请,离京赴闽,到厦门大学任教,至12月底辞职。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教授。“4.12”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之后,广州发生了“4.15”***,许多进步学生被抓,鲁迅多方奔走营救无效,三次提出辞呈表示抗议。革命的多次失败、历史的惨痛教训和残酷的现实,使鲁迅思想上又一次陷入苦闷,4.26他写下《野草·题辞》,反映了希望烧毁旧世界、新的革命到来的愿望 。3、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鲁迅的最后十年(1927-1936)1927年10月,鲁迅携许广平抵达上海。到上海不久,鲁迅和太阳社、创造社发生了关于“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斗争中开始系统地接触马克思主义,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思想上从进化论者转变为阶级论者,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瞿秋白概括鲁迅思想转变的三个原因:A、严酷的、长期的阶级斗争的锻炼;B、自觉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C、***人的影响;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鲁迅积极参与革命运动,培养了柔石、殷夫、萧军、萧红、沙汀、艾芜、冯雪峰等大批文学青年,写下《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大量杂文。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在上海寓所逝世,终年56岁。鲁迅著作一览小说集:《呐喊》《彷徨》;新编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35万字)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共700多篇,约135万字)辑录、校勘的学术著作:《稽录集》《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约80万字)翻译著作和作品:中长篇小说、童话9本,短篇小说78篇,戏剧2本,文艺论著8本,短篇论文50篇(共约310万字)书信:《两地书》(1350封)《鲁迅书信集》二册(1200封)(共约200万字)日记:二本(1916.5.5—1936.10.17)(约82万字)另有70万字佚文、佚诗。报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目录解析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课程性质和内容 1、本课程的性质和类别:本课程是自2008年开考的一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课程。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学段同学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类别属于公共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主线和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和1949年至今的中国现代史)的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简称“两个了解”“三个领会”)。 课程所用教材 1、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规定的由李捷、王顺生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版)同名教材(后附本课自学考试大纲)。本教材共分十章,前三章主要讲授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80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讲授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30年翻天覆地的历史,第八章至第十章,讲授新中国成立至当今近60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每一章都由数小节构成,每节由数个小目构成。本课程内容历史和逻辑关系紧密清晰,有助于同学对课程的把握和认知。 2、本教材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本教材。 3、本课程串讲以考试大纲和本教材为依据,要求学生在全面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按照串讲要求,对所讲问题作适当记背。 本课程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1分×30(道题)=30分 多项选择题:2分×10(道题)=20分 简 答 题:6分× 5(道题)=30分 论 述 题:10分×2(道题)=20分 串讲的目的 1、本课程串讲旨在协助应考学生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从“逻辑入手”,以“问题为干”,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 2、本课程串讲旨在协助应考学生(特别是未收看本课程精讲内容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帮助同学有效率地进行学习和应考。 3、本课程串讲试图引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今后正确地观察和思考各种问题提供方法论引导。 串讲方式(即知识点如何讲授) 1、以章为单位串讲。 2、将每章中的知识点归类为“基本概念和判断”“简答题”和“论述题”三方面问题进行讲解辅导。一般而言,“基本概念和判断”是应对考卷中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即客观试题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则是应对考卷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即主观试题部分)。 3、三种问题从内容上会有适当的交叉和包含,同学须融会贯通理解。 4、本串讲对“基本概念和判断”题不作全部讲解,仅选择一部分作说明,“简答题”和“论述题”只会讲授答题的思路和要点。须由学生结合全部文字内容作深入理解。 本章重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由盛而衰的表现。 2、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

□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成立大会上,选举夏衍、冯乃超、阿英、鲁迅、田汉 、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左联”常务委员,并且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外国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机构。鲁迅在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 “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还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活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 “汉园三诗人” 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合著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他们在表现现代派诗歌的主张外,注重以诗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思想和淡淡的忧伤,注重诗歌形象、情调、气氛的统一。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戏剧性小说性处理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 国防戏剧运动 1936年初,当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大规模侵华、华北危机极为严重的时期,上海文艺界为积极响应中国****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促进文艺界的广泛的团结,更好地为抗日救亡运动服务,周扬等人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相应地也提出“国防戏剧”的口号。以市民、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戏剧运动发生了根本变化,大批戏剧工作者组成流动剧队,走向农村、内地和前线。戏剧实行小型化和通俗化。大多以抗日斗争为主题,也取材于历史剧和外国戏剧,在抗日反侵略斗争中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激励效果。优秀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赛金花》、《上海屋檐下》等大批作品。 □ 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 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由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集了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了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等问题,中心内容是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讲话》使解放区、国统区的问题面貌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向社会,向工农兵方向迈进,产生了一系列崭新的作品(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和有创见的论文(如巴人《论人情》)。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的《讲话》。《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 《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7月终刊。 □ 京派 30年代重要的小说流派,强调文艺和政治无关,以表现“乡土中国”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 □ 新感觉派 30年代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等。用快节奏和五彩缤纷的色调表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病态人格。 □ 街头诗 1938年8月,柯仲平、田间等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在延安发起街头批判诗运动。街头诗即指抄在村庄墙壁、门楼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它们多以抗战为内容,短小精悍、战斗性强,对宣传鼓舞群众的斗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田间的《义勇军》等是其优秀之作。《新中华报》中专门刊登了“街头诗选”。街头诗作者除了诗人,还有很多群众,这使街头诗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内蓬勃展开。 □ 问题小说 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文学史的解释

记载 论述各个历史时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及作家作品的 著作 。 金一 《文学观》:“吾读五千年祖国文学史,而叹古之所谓著书者,著他人之书而已。”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史总须以时代为经,一般的文学史,则 大抵 以 文章 的形式为纬。”

词语分解

文的解释 文 é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 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 价值 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目录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考生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背诵和记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复习重点及笔记总结,供参考。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本科知识点归纳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五四新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不彻底,未从根本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社会思想领域为配合袁世凯称帝掀起复古逆流;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两大口号:民主(Democratic)与科学(Science)(3)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4)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主要发起者:陈独秀(1879-1942)、胡适(1891-1962)、李大钊(1889-1927)、钱玄同、 刘半农、周作人等主要阵地:《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新青年》编委会成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新青年》:《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发表于《新青年》文学革命重要文献:(1)1916年10月《新青年》二卷二期(通信栏)胡适率 先提出“文学革命需从八事入手”;(2)1917年1月《新青年》二卷5期,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将“八事”概括为“八不主义”,提出“文言统一”的主张,打出白话文和施、曹、吴现实主义作品是中国文学之正宗,正式揭开文学革命序幕;(3)1917年2 月《新青年》二卷六期《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阿谀的、雕琢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4)1918年12月《新青年》五卷六期,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倡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文学,对胡、陈的文学革命理论具体化和深刻化;(5)1919年1月《每周评论》第五号,周作人发表《平民文学》,提出人的文学应该以广大平民为主要描写对象;(6)1919年《新青年》六卷五号为“马克思主义专号”,由李大钊主编,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二、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理论及文学译著: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史妥夫人《黑奴吁天录》、《一磅肉》(莎剧); 林纾译小仲马《茶花女遗事》;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外国文艺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1)引起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2)对创作方法的明确意识和自觉运用;(3)文学题材和主体方面的新突破;(4)促进了文学题材的创新和创立;(5)极大地丰富了和提高了艺术描写手段。三、新文学社团与流派1、主要社团:(1)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文研会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会员的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尤其注重对社会***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矛盾与冲突。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故习称“为人生”派。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2)创造社——1921.7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文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作者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也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因而文学主张本身存在矛盾。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彩。文学史习称“为艺术”派。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创造社以1925年“五卅”惨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因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李一氓、阳翰笙等人,他们提出了“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使创造社出现“左”倾倾向。1929年终被当局查封。(3)新月社—— 1929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1926年6月之后,由于徐、闻等人陆续离京南下,新月社无形中解散。1927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诗刊》季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形成后期新月派。新月社至1932年停止活动。新月派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比较重视。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4)语丝社—— 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语丝》杂志1924年11月创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主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5)其他社团—— 未名社、南国社、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等。四、五四文学创作实绩及其特点1、实绩:小说方面—鲁迅《狂人日记》(1918/5《新青年》)《孔乙己》(1918/12)《药》(1919/5)…… 黄庐隐《海滨故人》(1917)新诗方面—郭沫若《女神》(1921/8)胡适《尝试集》(1920/3) 沈尹默《人力车夫》《三弦》、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相隔一层纸》《滑稽歌》《学徒苦》、汪静之《蕙的风》、周作人《小河》,以及朱自清、鲁迅(唐俟)、冯雪峰、康白情等人的诗作散文方面——最早五四散文由于文学论战需要,多为议论文,1920年周作人的《美文》是白话散文由议论文向抒情文演进的转折点。抒情文(美文)代表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冰心、周作人等;议论文(随感录)代表作家——鲁迅、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剧本方面——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1919/3)、汪仲贤《好儿子》(1921)一、生平与思想发展道路1、寻求救国真理的爱国志士(1)家庭与童年(1881-1898)1881.9.25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周福清(字介孚),父亲周凤仪(字伯宜),外祖父鲁晴轩,母亲鲁瑞。周树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笔名鲁迅),二弟周作人(魁寿),三弟周建人(松寿),四弟周椿寿(早夭)(2)南京求学和接受进化论思想(1898-1902)1898年鲁迅来到古都南京,进入南京水师学堂管轮班(机关科)学习;次年初,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属矿物铁路学堂,学习矿业科,1901年底以优异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春,考取官费留学资格,赴日本留学。南京的学习生活不仅使鲁迅走出故乡,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使他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等社会科学著作及其文学作品,接触了后来对其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化论”(赫胥黎著、严复翻译《天演论》)从此进化论的思想成为他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武器。关于“进化论”:《天演论》又名《进化论与伦理学》,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宣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的重要著作。比赫胥黎早几十年的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论》,其学术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自然淘汰”(物种强盛和生态平衡的规律),阐明了生存竞争是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这一学说给教会的“神创论”以及物种不变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被列宁称为“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研究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赫胥黎借用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观点来观察人类社会,则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因为赫胥黎只生物的人,而非“社会的人”。《进化论与伦理学》前半部分阐述自然进化的理论是科学的,后半部分用进化论解释人类社会现象,是唯心的、不科学的。《天演论》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认为世界万物处在不断的、激烈的发展变化之中,新形态的出现和旧形态的消亡是自然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赫胥黎学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鲁迅所接受的部分。鲁迅从憎恶和反对旧的封建制度的要求出发接受了进化论思想,这种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促使他吸取了进化论中的积极因素。从进化论中,他得出了“将来必胜过去,青年必胜老年”的观点。其论文《我们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都是从生物学的观点看问题的。因此,鲁迅进化论的特点: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尚不能认识到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实质。(3)日本留学与弃医从文(1902-1912)1902年春—1909年夏,鲁迅在日本留学。其间经历了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仙台学医、东京从文三个阶段。弘文期间:鲁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跑书店,听演讲,往集会,追求新知识和真理。赴日不久和同学许寿裳一起剪掉了辫子。1903年写下著名的《自题小像》,体现了强烈的爱国反封建思想。撰写文言小说《斯巴达克之魂》,宣扬战斗到底的斗争精神。仙台学医:1904年鲁迅耻于与清国留学生为伍,来到偏僻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希望通过医学救国。1905年下半年因课间观看《日俄战争》幻灯片,认识到“第一要著是救治国人的灵魂”,遂于1905年底决定弃医从文。1906年回到东京。东京从文:回东京后,鲁迅主要从事文艺活动,评介外国优秀文艺作品,编译了《域外小说集》,积极推介外国被压迫民族文学。并开始撰写政治论文,对近代以来的旧思想旧文化进行抨击。1907年撰写了长篇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站在民主革命立场,批判复古派和洋务派,提出改造中国道路——启发民智,改造革命,所谓“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1909年下半年,鲁迅离日回国。(4)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1912-1916)1909年8月鲁迅回国,先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担任生理学、化学科教员。次年8月应蔡元培邀请回到绍兴府中学堂任教,教授生理卫生课并担任监学。同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王金发成立绍兴府军政分府,并自任都督。鲁迅被革命政府任命为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2月,应蔡元培邀请到南京担任。5月,迁到北京,鲁迅随部去京,任教育司第二科科长,8月被任命为检事,主管文化教育,至1926年离任。残酷的现实,使鲁迅对革命从希望变为失望、颓唐,此间占思想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进化论和个性主义。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1)遵命文学(1917-1923)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陈独秀提出了“三大主张”,文学理论上的探讨得到初步的展开,但是理论的探讨需要向纵深发展,新文化、文学的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迫切需要以创作的实绩来促使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鲁迅本着“遵从文学革命”、与革命先驱取“统一步调”的原则,做出积极呼应。经钱玄同的“劝驾”,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下《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人与时》和社会论文《我之节烈观》《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意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殚于前趋。”又因为《新青年》不喜欢太***、阴冷,所以鲁迅在小说《药》里设置了光明的尾巴,目的在于“删削些***,装点些欢容。”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有了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因素,已经开始了量的积累。(2)彷徨与探索(1923-1926)此间,鲁迅一边自由撰稿,同时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职讲师,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亲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8月,鲁迅接受林语堂邀请,赴厦门大学任教,很快因不满于厦大庸俗污浊的空气愤而离职,年底接受广州中山大学邀请,前往赴职。1927年,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以来,鲁迅目睹中国革命的高潮与低谷(从王金发——刘和珍——毕磊),特别是目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他开始认识到进化论的思想武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需要,开始了“从怀疑到扬弃”这一极为艰苦而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1927年鲁迅写下《答有恒先生》借题发挥,公开宣布了自己进化论思想体系的破灭。(3)从厦门到广州(1927)1926.8,鲁迅应林语堂邀请,离京赴闽,到厦门大学任教,至12月底辞职。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教授。“4.12”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之后,广州发生了“4.15”***,许多进步学生被抓,鲁迅多方奔走营救无效,三次提出辞呈表示抗议。革命的多次失败、历史的惨痛教训和残酷的现实,使鲁迅思想上又一次陷入苦闷,4.26他写下《野草·题辞》,反映了希望烧毁旧世界、新的革命到来的愿望 。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1)遵命文学(1917-1923)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陈独秀提出了“三大主张”,文学理论上的探讨得到初步的展开,但是理论的探讨需要向纵深发展,新文化、文学的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迫切需要以创作的实绩来促使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鲁迅本着“遵从文学革命”、与革命先驱取“统一步调”的原则,做出积极呼应。经钱玄同的“劝驾”,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下《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人与时》和社会论文《我之节烈观》《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意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殚于前趋。”又因为《新青年》不喜欢太***、阴冷,所以鲁迅在小说《药》里设置了光明的尾巴,目的在于“删削些***,装点些欢容。”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有了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因素,已经开始了量的积累。(2)彷徨与探索(1923-1926)此间,鲁迅一边自由撰稿,同时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职讲师,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亲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8月,鲁迅接受林语堂邀请,赴厦门大学任教,很快因不满于厦大庸俗污浊的空气愤而离职,年底接受广州中山大学邀请,前往赴职。1927年,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以来,鲁迅目睹中国革命的高潮与低谷(从王金发——刘和珍——毕磊),特别是目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他开始认识到进化论的思想武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需要,开始了“从怀疑到扬弃”这一极为艰苦而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1927年鲁迅写下《答有恒先生》借题发挥,公开宣布了自己进化论思想体系的破灭。(3)从厦门到广州(1927)1926.8,鲁迅应林语堂邀请,离京赴闽,到厦门大学任教,至12月底辞职。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教授。“4.12”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之后,广州发生了“4.15”***,许多进步学生被抓,鲁迅多方奔走营救无效,三次提出辞呈表示抗议。革命的多次失败、历史的惨痛教训和残酷的现实,使鲁迅思想上又一次陷入苦闷,4.26他写下《野草·题辞》,反映了希望烧毁旧世界、新的革命到来的愿望 。3、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鲁迅的最后十年(1927-1936)1927年10月,鲁迅携许广平抵达上海。到上海不久,鲁迅和太阳社、创造社发生了关于“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斗争中开始系统地接触马克思主义,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思想上从进化论者转变为阶级论者,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瞿秋白概括鲁迅思想转变的三个原因:A、严酷的、长期的阶级斗争的锻炼;B、自觉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C、***人的影响;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鲁迅积极参与革命运动,培养了柔石、殷夫、萧军、萧红、沙汀、艾芜、冯雪峰等大批文学青年,写下《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大量杂文。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在上海寓所逝世,终年56岁。鲁迅著作一览小说集:《呐喊》《彷徨》;新编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35万字)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共700多篇,约135万字)辑录、校勘的学术著作:《稽录集》《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约80万字)翻译著作和作品:中长篇小说、童话9本,短篇小说78篇,戏剧2本,文艺论著8本,短篇论文50篇(共约310万字)书信:《两地书》(1350封)《鲁迅书信集》二册(1200封)(共约200万字)日记:二本(1916.5.5—1936.10.17)(约82万字)另有70万字佚文、佚诗。报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中国当代文选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 汉语言文学专科 哪些科目最难我考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我和闻道飞扬的想法不一样,我是先考容易的,这样才能建立起信心嘛,如果刚开始参加考试就考难的,一次没过,两次再没过,强烈打击自信,那以后考哪一门都害怕,不是吗?难易程度实际上从学分上就可以看得出来。1个学分大约相当于全日制普通高校授课时数18个课时。这么一来你很容易便可以看出:公共政治课是最容易的,只有2到3个学分,三四十个课时可以把整本书学完;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等就比较难,安排了7至8个学分,也就是说正常上课的话,要一百多个课时才能把整本书的知识点学完,可想而知,它的难度明显要比公共课高很多。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我对汉语比较感兴趣,以前语文成绩也还不错,所以,就我个人的感觉,这几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是你要一个一个知识点真正的理解,只要理解了,题目做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这些高学分的科目我都是考一次就通过的,而且分数都在80分以上。现代汉语我还帮别人复习过,她因为没有上过高中,基础比较弱,我是从第一章开始教她的,后来她也考了82分,这就说明,真正的理解了知识点,不会太难的。我倒是怕那些作品文选,因为在工作嘛,实在没太多时间精读那么多文学作品,所以,有些作品,特别是没有看过的小说,根本没办法分析。我的现代作品文选就考了三次。没办法,就那么背,看过的作品没考多少,老考没印象的,嘿嘿。不过总的来说,我考了一年整,过了11门,战果还算不错。我一个朋友就是一开始就攻难的,结果连考了几次都没过,花的时间又多,考了一年了,才过了四门,很受打击。这次,她说不想再受伤了,因此这个月的考试她都没报。我觉得挺可惜的。如果从此不考了,那前面的努力不是也白白浪费了么?好在前天她给我打电话问我考试情况时又跟我说,她并没有放弃,只是想休息休息调整心情再考。赞一个,人就是要敢于不断地战胜自己嘛。我有时候会想,要是她当初和我一样,一开始就不要为难自己,一点点加大难度,或许结果会有所不同?我始终认为,学习是需要状态的,一开始不在状态的时候,就可以选些简单的作为过渡,然后慢慢有了感觉,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再难易结合会比较好。每一次考试要合理地搭配,不要全是容易的,也不要全是难的,这就是我的考试心得。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我的仅供楼主参考。咱们是一个专业的,我算是你的学姐,学姐在这里提前祝你今后的考试顺利通过!加油哦!推荐的现当代文学史是要推荐现当代文学史著作吗?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要言不烦,注释很多,对十七年文学的解读非常深刻,是最权威的当代文学教材。既是教材,也是学术研究著作。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主要是作品带思潮,加入了陈思和的民间理论,比较适合考研和入门当代文学。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1917-2012》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丁帆《中国新文学史》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当代文学的概念》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中国当代新诗史》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现当代作品十五讲》、《九十年代批评文选》、《不可一世论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钱理群:《中国现当代名著导读》很适合入门的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这套书是我们学校现当代文学史这门课的本科教材,讲解比较平实易懂,适合文学史入门使用。一边学文学史一边读涉及到的相关作品,学完对现当代文学史就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啦。2、 钱理群、温儒敏等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很多人推荐的现代文学史教材,行文流畅优美且逻辑性强,既符合文学史教材的教学需要,又有作为一本学术书籍的深刻性。里面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与评价非常经典,可搭配官方的学习指导使用。3、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教材有什么?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那要看你是要考成教呢?还是自考。中国当代诗歌文选许巍是哪首我想飞在歌声响起的夜晚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专业代码:B050113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教育 (独立本科段) 主考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开考方式:面向社会及独立办班 报考范围:全省类型序号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001 0015 英语(二) 14 必考 笔试 002 0541 语言学概论 6 必考 笔试 003 8482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4 必考 笔试 004 8483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4 必考 笔试 005 8484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4 必考 笔试 006 8073 中国近代文学史 6 必考 笔试 007 8485 中国现代文学史(B) 6 必考 笔试 008 8486 中国当代文学史(B) 6 必考 笔试 009 8076 近代汉语 6 必考 笔试 010 8069 现代汉语语法学 5 必考 笔试 011 0037 美学 6 必考 笔试 012 8487 语文教学法(B) 4 必考 笔试 013 0540 外国文学史 6 必考 笔试 014 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必考 实践考核 101 8074 中国古代文论 5 选考 笔试 102 8075 文体写作 4 选考 笔试 103 8077 唐诗送词研究 5 选考 笔试 201 8485 古代汉语(一) 5 加考 笔试 202 8459 古代汉语(二) 5 加考 笔试 203 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6 加考 笔试 204 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6 加考 笔试 205 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6 加考 笔试 毕业要求:不少于14门且不低于77学分。 课程设置:必考课14门77学分;选考课3门14学分;加考课5门28学分。说明: 1、不考英语(二)者须选考101至103,不少于14学分。 2、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 (或以上) 毕业生报考。 3、中文、秘书、中文秘书、新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小学综合教育(中文方向)、师范类汉语言文学、师资教育(文史)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其他专业专科 (或以上) 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1至205,已取得相同名称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免考。

  • 索引序列
  •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目录解析
  •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目录图片解析
  •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目录解析汇总
  •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目录解析
  • 自考中国当代文学史目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