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人工智能专业科目代码

自考人工智能专业科目代码

发布时间:

自考人工智能专业科目代码

人工智能专业代码是080717T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由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发展历程

2018年4月3日,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时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透露,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在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通过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2019年3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确定新增审批专业名单。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人工智能”专业新增最多。此外,“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医学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等智能领域相关专业,也同样是高校的新增备案和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中的热门。

培养目标

以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理论与工程技术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学习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深度学习框架、工具与实践平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处理与识别技术、视觉智能处理技术、国际人工智能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理论方法,培养人工智能专业技能和素养,构建解决科研和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和专业嗅觉。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发展前景就业方向实际应用:

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考研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

专业代码:080714 主考院校:哈尔滨师范大学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顶替办法见注2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7832 计算机专业英语(一) 14 4 7833 当代教育心理学 4 5 6190 计算机网络技术(二) 5 7834 计算机网络技术(二)(实践)* 2 6 7835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4 7836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实践)* 2 7 7837 高级语言C 程序设计 4 7838 高级语言C 程序设计(实践)* 2 8 7839 计算机教学法 4 9 7840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4 10 0035 数理逻辑 6 离散数学9186 11 7841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6 12 7842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制作 4 7843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制作(实践)* 2 13 2243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4 2244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实践)* 1 14 7865 数据库及其应用 3 理工类专业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生为一类考生,其他各类专业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生为二类考生,二类考生须加考此三门课程。 15 7844 人工智能导论 4 16 7845 多媒体技术(实践)* 4 17 7846 教育实习(一)* 2 实践考核 18 9016 毕业论文* 0 实践考核 合计 76

085410人工智能属于计算机的。电子信息专硕一共有12个专业方向,有5个是属于计算机类的085404计算机技术,085405软件工程,085410人工智能,085411大数据技术与工程,085412网络与信息。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简介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有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人工智能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

人工智能专业门类是工学,专业类是电子信息类,层次是本科,专业代码为080717T,学制是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人工智能的就业面向: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领域从事设计、编码或教学研究的工作。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人工智能自考专业代码

10635“西南大学代码是10635。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717T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人工智能专业要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控制学基础、自动语言识别、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高级开发等。

材料补充:

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人工智能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由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

人工智能专业门类是工学,专业类是电子信息类,层次是本科,专业代码为080717T,学制是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人工智能的就业面向: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领域从事设计、编码或教学研究的工作。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人工智能专业代码是080717T

一、基础信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说通俗一点,就是让机器学习像人一样思考和做事。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也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二、课程设置

“人工智能”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理论与工程技术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学习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深度学习框架、工具与实践平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处理与识别技术、视觉智能处理技术、国际人工智能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理论方法,培养人工智能专业技能和素养,构建解决科研和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和专业嗅觉。

目前,公认的 AI 核心课题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知识表示与计算、推理与规划,等等,并在此基础上支持着许多重要应用场景如无人驾驶、机器人等。

三、能力要求

1、良好的数学能力

人工智能的每一个技术环节,都得依赖良好的数学基础,而作为人工智能核心领域的“机器学习”,是计算机科学中对数学基础科学要求最高的分支之一。所以,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最好慎重考虑。

2、扎实的计算/软件程序功底

复杂限时任务通常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抽象,而不同的抽象将导致巨大的差异。抽象出的问题能否计算?从程序代码的角度是否易实现?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在算法分析/程序设计/计算系统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

3、全面的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

从知识结构看,人工智能属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涉及了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和认知科学等各种不同门类的知识。如果想进入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必须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才能达到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解决现实的人工智能应用任务往往同时涉及多种专业知识,需进行有效的融合发挥。因此,高水平的的人工智能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的人工智能专业知识。

4、过硬的英语能力

学习这个专业需要经常查阅国外的文献资料,所以英语水平必须过关,最好是多学习专业英语,这对于学习有关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知识非常有帮助,知识面会更宽更广。

5、动手科研能力

主动参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培养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6、霍兰德代码,MBTI代码,和优势智能

四、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方向与职业前景

(一)就业方向

1、搜索方向:百度、谷歌、微软、yahoo等(包括智能搜索、语音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等都是未来的方向)

2、医学图像处理: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很多都会涉及到图像处理和成像,大型的公司有西门子、GE、飞利浦等。

3、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方向: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车牌识别等。

4、图像处理:有这方面的人才需求的公司,如威盛、松下、索尼、三星等。

5、科学研究

6、高级讲师

(二)行业职业

1、机器学习工程师

2、深度学习工程师

3、算法工程师

4、图像识别工程师

5、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

6、语音识别工程师

7、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师

8、算法开发人员

9、人工智能训练师

五、结束语

人工智能正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蔓延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农业、制造业、医疗、交通都有它的身影。或许不久的将来,它会像电脑、手机、互联网一样,成为我们日程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自考人工智能专业代码

人工智能专业代码是080717T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由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发展历程

2018年4月3日,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时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透露,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在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通过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2019年3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确定新增审批专业名单。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人工智能”专业新增最多。此外,“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医学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等智能领域相关专业,也同样是高校的新增备案和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中的热门。

培养目标

以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理论与工程技术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学习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深度学习框架、工具与实践平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处理与识别技术、视觉智能处理技术、国际人工智能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理论方法,培养人工智能专业技能和素养,构建解决科研和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和专业嗅觉。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发展前景就业方向实际应用:

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考研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

0854专业代码所包含的专业和方向:

0854 电子信息,0854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085402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085403 集成电路工程,085404 计算机技术,085405 软件工程085406 控制工程,085407 仪器仪表工程,085408 光电信息工程,085409 生物医学工程085410 人工智能,085411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085412 网络与信息安全

现代通信系统及应用

现代通信系统设计及应用方向主要培养通信与信息领域科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其主要研究是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处理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囊括了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无线通信系统技术、信息编码与传输、电磁场与微波等研究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是集信息采集、处理、加工、传播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现代科学技术,该方向培养的研究生应在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坚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主要研究信号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传播等技术。具体涉及到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遥感数据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众多领域。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是面向现代电子技术行业,适应高科技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研发、生产、应用的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主要研究电子技术在多个行业的应用,本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有模式识别与智能感知技术、新能源信号检测与分析、新型传感检测分析系统设计、无线传感网络、容错与故障诊断技术、RFID应用、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技术。

大学有专门的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计算机学科。

人工智能专业是中国高校人计划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2018年4月,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并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

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扩展资料

教育部在官网正式发布公告,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35 所高校获批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授予工学学位,四年制。

获批的除了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工信部直属高校,还包括中北大学、中原工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由各省主管的高校。

获批建设高校中,既有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这样的全国性名校,也有江苏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这样专业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校,还有长春师范大学这样的师范类高校。

随着人工智能(AI)的热度日益高涨,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本科专业名单,AI专业代码为080717T(T代表特设专业),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制四年。

除了AI本科专业外,也有不少高校获批设立“机器人工程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工智能教育建设已经掀起热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工智能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专业代码是080717T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

由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就业方向实际应用

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

1.促进生产力提升

促进生产力提升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之一,从目前人工智能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来看,未来更多的智能体将逐渐走进产业领域,人工智能也将是产业领域发展的新动能。

当然,人工智能落地到产业领域也需要搭建相应的应用场景,这个过程还是相对比较复杂的,相信在当前产业互联网 发展的大潮下,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会进一步提速。

2、降低岗位工作难度

人工智能对于职场人最为积极的一个影响就是会降低岗位工作难度,降低岗位工作难度的同时,也必然会提升岗位工作效率

实际上,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不仅会降低职场人的岗位工作难度,还会进一步拓展职场人的能力边界,使得职场人在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情况下,成为一名“全面手”。

自考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科目代码

专业代码:080714 主考院校:哈尔滨师范大学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顶替办法见注2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7832 计算机专业英语(一) 14 4 7833 当代教育心理学 4 5 6190 计算机网络技术(二) 5 7834 计算机网络技术(二)(实践)* 2 6 7835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4 7836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实践)* 2 7 7837 高级语言C 程序设计 4 7838 高级语言C 程序设计(实践)* 2 8 7839 计算机教学法 4 9 7840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4 10 0035 数理逻辑 6 离散数学9186 11 7841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6 12 7842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制作 4 7843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制作(实践)* 2 13 2243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4 2244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实践)* 1 14 7865 数据库及其应用 3 理工类专业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生为一类考生,其他各类专业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生为二类考生,二类考生须加考此三门课程。 15 7844 人工智能导论 4 16 7845 多媒体技术(实践)* 4 17 7846 教育实习(一)* 2 实践考核 18 9016 毕业论文* 0 实践考核 合计 76

人工智能专业代码是080717T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由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发展历程

2018年4月3日,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时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透露,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在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通过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2019年3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确定新增审批专业名单。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人工智能”专业新增最多。此外,“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医学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等智能领域相关专业,也同样是高校的新增备案和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中的热门。

培养目标

以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理论与工程技术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学习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深度学习框架、工具与实践平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处理与识别技术、视觉智能处理技术、国际人工智能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理论方法,培养人工智能专业技能和素养,构建解决科研和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和专业嗅觉。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发展前景就业方向实际应用:

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考研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专业代码是080717T

一、基础信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说通俗一点,就是让机器学习像人一样思考和做事。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也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二、课程设置

“人工智能”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理论与工程技术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学习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深度学习框架、工具与实践平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处理与识别技术、视觉智能处理技术、国际人工智能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理论方法,培养人工智能专业技能和素养,构建解决科研和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和专业嗅觉。

目前,公认的 AI 核心课题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知识表示与计算、推理与规划,等等,并在此基础上支持着许多重要应用场景如无人驾驶、机器人等。

三、能力要求

1、良好的数学能力

人工智能的每一个技术环节,都得依赖良好的数学基础,而作为人工智能核心领域的“机器学习”,是计算机科学中对数学基础科学要求最高的分支之一。所以,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最好慎重考虑。

2、扎实的计算/软件程序功底

复杂限时任务通常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抽象,而不同的抽象将导致巨大的差异。抽象出的问题能否计算?从程序代码的角度是否易实现?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在算法分析/程序设计/计算系统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

3、全面的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

从知识结构看,人工智能属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涉及了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和认知科学等各种不同门类的知识。如果想进入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必须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才能达到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解决现实的人工智能应用任务往往同时涉及多种专业知识,需进行有效的融合发挥。因此,高水平的的人工智能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的人工智能专业知识。

4、过硬的英语能力

学习这个专业需要经常查阅国外的文献资料,所以英语水平必须过关,最好是多学习专业英语,这对于学习有关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知识非常有帮助,知识面会更宽更广。

5、动手科研能力

主动参与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培养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6、霍兰德代码,MBTI代码,和优势智能

四、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方向与职业前景

(一)就业方向

1、搜索方向:百度、谷歌、微软、yahoo等(包括智能搜索、语音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等都是未来的方向)

2、医学图像处理: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很多都会涉及到图像处理和成像,大型的公司有西门子、GE、飞利浦等。

3、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方向: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车牌识别等。

4、图像处理:有这方面的人才需求的公司,如威盛、松下、索尼、三星等。

5、科学研究

6、高级讲师

(二)行业职业

1、机器学习工程师

2、深度学习工程师

3、算法工程师

4、图像识别工程师

5、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

6、语音识别工程师

7、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师

8、算法开发人员

9、人工智能训练师

五、结束语

人工智能正以我们意想不到的速度蔓延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农业、制造业、医疗、交通都有它的身影。或许不久的将来,它会像电脑、手机、互联网一样,成为我们日程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人工智能专业专业代码:080717

人工智能是中国高校人计划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也是数学、系统学、控制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学科。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最尖端的技术应用之一,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数理与计算机基础、良好人文修养,系统掌握人工智能专业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具有特色领域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理论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人工智能导论、深度学习导论、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数据建模与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Tensorflow等。

项目实践课程:人工智能项目应用实践。程序设计类课程:计算机编程设计。

自考本科人工智能专业科目代码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717T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人工智能是属于工学专业类别。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是一个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由计算机、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补充材料:

人工智能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等,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工作。

专业代码:080714 主考院校:哈尔滨师范大学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顶替办法见注2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7832 计算机专业英语(一) 14 4 7833 当代教育心理学 4 5 6190 计算机网络技术(二) 5 7834 计算机网络技术(二)(实践)* 2 6 7835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4 7836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实践)* 2 7 7837 高级语言C 程序设计 4 7838 高级语言C 程序设计(实践)* 2 8 7839 计算机教学法 4 9 7840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4 10 0035 数理逻辑 6 离散数学9186 11 7841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6 12 7842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制作 4 7843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制作(实践)* 2 13 2243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4 2244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实践)* 1 14 7865 数据库及其应用 3 理工类专业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生为一类考生,其他各类专业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生为二类考生,二类考生须加考此三门课程。 15 7844 人工智能导论 4 16 7845 多媒体技术(实践)* 4 17 7846 教育实习(一)* 2 实践考核 18 9016 毕业论文* 0 实践考核 合计 76

人工智能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

人工智能专业门类是工学,专业类是电子信息类,层次是本科,专业代码为080717T,学制是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人工智能的就业面向: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领域从事设计、编码或教学研究的工作。

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哈工大、北大、电子科大、华中科大、中国科大、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是国内最好的(这个方面) 然后,最好是就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 这样就会离人工智能的方向很近,在本科阶段没有什么专门的人工智能专业,只有到研究生时候可以在国内或者选择去国外的一些好大学攻读相关的学科,据我所知,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科研实力非常的厉害! 呵呵 人工智能貌似很深奥

  • 索引序列
  • 自考人工智能专业科目代码
  • 人工智能自考专业代码
  • 自考人工智能专业代码
  • 自考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科目代码
  • 自考本科人工智能专业科目代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