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2018自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2018自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18自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涉及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中,最早签订的是

A.《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B.《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C.《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D.《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保护著作权的法律是

A.《大清著作权律》

B.《关于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

C.《关于图书、期刊著作权保护试行条例》

D.《关于录音、录像出版物著作权保护暂行条例》

3.甲拍摄了一张突发事件照片,将其放在自己的博客上,某报社认为照片具有新闻价值,从甲的博客上直接下载该照片使用在该报社报纸的头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照片不享有著作权

B.报社使用该照片属于合理使用

C.报社使用该照片必须经过甲的授权

D.甲在博客公开该照片的行为视为放弃著作权

4.大北大学的孙教授组织同行汇编了一本空间技术论文集,由华清出版社出版,孙教授在该论文集封面上署名为主编,该论文集的著作权人是

A.孙教授 B.大北大学

C.华清出版社 D.全体论文作者

5.黄某购买了张教授创作的油画《塞北沙湖》,黄某对该画享有的权利是

A.署名权 B.展览权

C.汇编权 D.保护作品完整权

6.青苹公司制作的影片《那些人,那些事儿》于1977年上映,编剧王某于1993年去世,2016年桃园公司欲将该影片制作成VCD并发行,桃园公司依法

A.须经青苹公司许可并付酬

B.须经编剧王某的继承人许可并付酬

C.须经青苹公司与编剧王某的继承人共同许可并付酬

D.可不经任何人许可,无偿使用

7.甲、乙二人于2015年共同创作了一部知识产权法教材,甲撰写总论,乙撰写分论。2016年出版社欲将甲撰写的总论单独出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版社须经甲许可

B.出版社须经乙许可

C.出版社须经甲、乙共同许可

D.出版社无须经过甲、乙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8.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或期刊版式设计享有权利的保护期是

A.10年 B.20年 C.30年 D.50年

9.依据我国《著作权法》,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的行为,这属于

A.法定许可 B.合理使用

C.计划许可 D.强制许可

10.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均不能确定,法院可判定的最高赔偿数额是

A.500万元 B.250万元 C.100万元 D.50万元

11.下列属于我国《专利法》保护客体的是

A.科学发现 B.比赛规则

C.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D.动植物的生产和培育方法

12.依据我国《专利法》,确定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是

A.说明书 B.说明书摘要

C.说明书附图 D.权利要求书

13.我国对发明专利申请采取的审查制度是

A.形式审查制 B.初步审查制

C.早期公布+实质审查制 D.不予审查制

14.依据我国《专利法》,专利权保护期限的起算点是

A.创造完成日 B.专利申请日

C.初审公告日 D.授权公告日

15.在我国专利法中,外国优先权与本国优先权的不同之处在于

A.前者适用于外国人,后者只用于中国人

B.前者须申请人主动提出,后者自动产生

C.前者的期限为l2个月,后者的期限为6个月

D.前者适用于所有发明创造,后者仅适用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16.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归属于

A.最先发明者 B.最先实施者

C.最先申请者 D.最先设计者

17.甲和乙共同研发了一项技术并取得专利权,但对该专利权的行使未作约定,则甲有权在未取得乙同意的情况下与他人签订

A.普通许可协议 B.独占许可协议

C.排他许可协议 D.专利权转让协议

18.在专利侵权案件中,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以及专利使用许可费均难以确定的,法院可判定的最高赔偿数额是

A.500万元 B.250万元 C.100万元 D.50万元

19.我国现行《商标法》的首次实施时间是

A.1983年3月1日 B.1985年4月1日

C.1987年1月1日 D.1991年6月1日

20.下列商品的商标,我国实行强制注册的是

A.化妆品 B.饮料 C.婴儿用品 D.烟草制品

21.某商标专用权人为防止他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其商标,在与其注册商标所指定的商品或者服务不同的其他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了同一商标,则该商标属于

A.联合商标 B.集体商标

C.驰名商标 D.防御商标

22.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所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限定在

A.经营者生产能力的范围内 B.经营者登记的经营范围内

C.核定使用的商品范围内 D.无任何限制

23.根据我国《商标法》,下列可以作为注册商标标识的是

A.WIPO B.WTO

C.WHO D.ⅣOO

24.根据我国《商标法》,下列属于商标侵权的是

A.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B.快递公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消费者运输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C.消费者购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D.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他人商标

25.注册商标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享有商标权的时间始于

A.转让合同签订之日 B.核准公告之日

C.转让合同生效之日 D.受让人首次使用商标之日

26.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以及注册商标使

用许可费均难以确定的,法院最高可判定的赔偿额为

A.300万元 B.200万元

C.100万元 D.50万元

27.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下列条约中,涉及原产地名称保护的是

A.《海牙协定》 B.《马德里协定》

C.《里斯本协定》 D.《罗马条约》

28.我国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提供的保护期限为

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29.下列知识产权中,法律未规定保护期限的是

A.商标权 B.邻接权

C.商业秘密权 D.外观设计专利权

30.下述特性中,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所需满足的条件之一是

A.独创性 B.创造性

C.显著性 D.稳定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下列选项中,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有

A.时事新闻 B.产品设计图

C.通用数表 D.农历历法

E.计算机软件

32.下列著作权人中,依法享有出租权的有

A.图书出版者 B.电影作品著作权人

C.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 D.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

E.美术作品著作权人

33.甲将《诗经》注释整理后形成《新解诗经》并由出版社出版,乙经甲的同意将《新解诗经》翻译成英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对《新解诗经》享有著作权

B.乙对英文版的《新解诗经》享有著作权

C.出版社出版乙的译本需征得甲和乙的同意

D.乙有权禁止他人将《新解诗经》翻译成其他外文

E.出版社不必征得甲的同意即可将《新解诗经》改成盲文出版

34.我国《专利法》关于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应当同时满足

A.具有进步 B.具有实质性特点

C.具有显著的进步 D.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E.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

35.下述情形中,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强制许可的有

A.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

B.为科学研究或实验目的使用专利技术

C.为了公共健康的目的制造己获得专利权的药品

D.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间内无正当理由未实施专利

E.在临时通过中国领土的外国交通工具上使用有关专利

36.2015年11月1日,甲向专利局提出一项产品专利申请,下列情形中会导致该申请丧失新颖性的有

A.2015年3月1日他人在国外提出了相同的专利申请

B.2015年4月1日该产品在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会展出

C.2015年8月1日甲的同事未经甲许可向他人泄露该申请

D.2015年9月1日甲在国家规定的学术会议上将申请内容发表

E.2015年l2月1日甲以论文形式将申请内容发表在学术刊物上

37.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

A.该发明不受法律保护

B.该申请人有权禁止其他企业实施其发明

C.该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企业支付适当费用

D.若实施者不支付费用,申请人可提起侵犯专利权之诉

E.若实施者不支付费用,该申请获得专利权后,权利人可以追偿使用费

38.在我国,可以申请商标注册的主体有

A.自然人 B.法人

C.社团组织 D.政府机构

E.外国企业

39.认定驰名商标应当遵循的规则有

A.主动认定 B.被动认定

C.事实认定 D.自动认定

E.个案认定

40.依据我国《商标法》,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下列属于在先权利的有

A.姓名权 B.肖像权

C.商号权 D.著作权

E.外观设计专利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述地理标志权的特征。

42.简述表演者权的内容。

43.简述我国专利法中外观设计的定义。

44.简述证明商标的概念。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5.居住在美国的中国公民甲用英文创作了一部小说,在美国引起了广泛好评。甲在国内的好朋友乙知晓此事后,想帮助甲扩大该小说的影响力,经甲同意,乙将该小说翻译成中文,丙根据乙的译稿将该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在丙改编的过程中,乙给丙提供了很多修改建议。

请问:(1)甲在美国用英文创作的小说是否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为什么?

(2)乙根据甲的小说翻译的中文译本属于何种类型的作品?该作品的著作权人是谁?为什么?

(3)乙对电影文学剧本是否享有著作权?为什么?

46.老王和小刘是某科研机构的两名技术开发人员,曾合作完成单位交付的多项科研项目。2012年,老王退休,小刘调离该单位。2014年,老王和小刘相约利用自己的物质技术条件进行研发.2016年,二人成功研发出一项技术成果,共同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并荻得授权.二人对于该专利权的归属未作约定。后来,二人曾供职的科研机构得知此事,认为该项技术成果属于职务发明,遂起诉了老王和小刘。

请问:(1)该项发明是否属于职务发明?为什么?

(2)该项发明的专利权人是谁?为什么?

47.A公司在其生产的食品系列上申请注册了“自然之食”商标,但在使用商标时没有标明注册标记。B公司误认为“自然之食”是未注册商标,故在其生产的食品上也使用了这一商标.后来,A公司将该商标转让给C公司,双方履行商标转让合同后,C公司起诉8公司商标侵权。法院认定侵权成立,判决生效并执行后不久,该商标因缺乏显著特征被宣告无效。

请问:(1)B公司的行为是否侵犯了A公司的商标权?为什么?

(2)      该商标被宣告无效的裁定对A公司转让商标的行为以及法院的侵权判决是否具有追溯效力?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 #自考# 导语】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心平气和信心足,过关斩将如流水;细心用心加耐心,努力备考,定会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篇一 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A)A.低级的感性认识 B.人的意志 C.理性 D.意念 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 A.理念论 B.先验主体论 C.绝对精神论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B) A.意念 B.实践 C.精神 D.物质 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B)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康德 D.席勒 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 A.自由 B.实践 C.劳动 D.阅读 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C)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 A.多向度的人 B.单面人 C.双重性格的人 D.多重性格的人 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B) A.学习 B.觉解 C.实践 D.艺术 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 A.自发性 B.内在性 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D.动态性 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 A.天地境界 B.道德境界 C.功利境界 D.自然境界 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 A.功利境界 B.学术境界 C.艺术境界 D.*境界 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 A.知识 B.体验 C.美 D.存在 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A) A.自由 B.限制 C.必然 D.可能 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 A.毫无瓜葛 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C.同一个概念 D.包含关系 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 A.同时的 B.在后的 C.在前的 D.无所谓先后 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 A.崇高 B.荒诞 C.喜剧 D.气韵 1.37.审美经验是一种(A) A.感性体验 B.感官体验 C.认识 D.感官快感 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 A.艺术创造 B.艺术作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欣赏 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B) A.广义的美育 B.狭义的美育 C.美育 D.以上都不是 1.40.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过——才能实现。(D) A.人生境界 B.实践 C.生存实践 D.审美活动 1.41.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A) A.审美活动 B.审美理想 C.审美意象 D.审美心理篇二 2.1.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A)A.审美需要 B.抽象思维 C.审美理想 D.认识能力 2.2.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位置的是(D)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审美趣味 D.审美理想 2.3.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决定的。(B) A.主体的个体特征 B.后天的社会因素 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 D.人的生理素质 2.4.“趣味无可争辩”观点的错误在于把(A) A.审美趣味相对化 B.审美趣味绝对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审美趣味主观化 2.5.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构成的(D) A.信仰关系 B.认识关系 C.审美关系 D.本己性精神交流 2.6.以下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D) A.自律性 B.个性化 C.开放性 D.形式符号性 2.7.马克思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的特性。(A) A.自律性 B.超越性 C.自我性 D.开放性 2.8.美感产生于(A)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2.9.以下不属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的是(B) A.惊异 B.领悟 C.体验 D.澄明 2.10.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B) A.审美距离 B.静观体验 C.陌生化 D.热情投入 2.11.所谓“胸有成竹”,说明审美对象具有——的特征。(D) A.虚无性 B.具体性 C.不可捉摸性 D.非实体性 2.12.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C) A.欧阳修 B.苏轼 C.梅尧臣 D.柳宗元 2.1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C) A.自由创造 B.交感巫术 C.自由游戏 D.劳动先于艺术 2.1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B) A.加达默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贝尔 2.15.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的学者是(B) A.泰勒 B.弗雷泽 C.卡o毕歇尔 D.普列汉诺夫 2.16.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D) A.表现说 B.劳动说 C.本能说 D.巫术说 2.17.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B) A.有意味的形式 B.劳动先于艺术 C.自由游戏 D.巫术礼仪活动 2.18.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C)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拜 2.19.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2.20.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D) A.语言艺术 B.家庭生活 C.劳动工具 D.巫术礼仪活动 2.21.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B)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 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 D.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2.22.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多以早期人类的——为主题。(B) A.婚姻恋爱 B.狩猎生活 C.巫术仪式 D.耕种篇三 3.1.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了(A)A.审美形态 B.审美范畴 C.审美活动 D.审美经验 3.2.认为审美形态是美的形态的逻辑出发点是(C) A.认为美是主观的 B.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 C.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 D.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 3.3.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C) A.完全正确的 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征 C.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 D.完全错误的 3.4.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A)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 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 C.是美的类型说 D.是审美类型说 3.5.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D) A.是美的范畴说 B.是审美范畴说 C.很全面 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 3.6.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B) A.是正确的 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 C.人生境界具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 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 3.7.“虚实”不仅在文学意境中使用,还可以在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甚至现实生活的兵法中使用,这说明了审美形态具有(B)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8.“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B)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 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 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 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 3.9.中国哲学之“道”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原则,贯穿于阳刚与阴柔,意与境等,说明审美形态具有(A)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0.中国古代的“神”及其有关的神韵等。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审美形态的(C)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1.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D)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中世纪 D.19世纪中叶后 3.12.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态的(B)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3.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C)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4.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C) A.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B.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 C.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3.15.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A)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6.西方早期审美形态的实质是(B)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7.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的是(B) A.席勒 B.索绪尔 C.鲁迅 D.*金 3.18.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而不像西方重视语法,所以它表现出一种(D) A.哲学性 B.逻辑性 C.清晰性 D.诗性 3.19.和西方的审美文化不同,中国的审美文化具有的特征是(A) A.世俗化 B.形而上性 C.宗教化 D.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3.20.理念论的*学内容,是道德至上的原则,具体到美学中,就表现为(C) A.真与善合一 B.真与美合一 C.美与善合一 D.以上都不是篇四 3.21.在理性主义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时,讲出“上帝死了”的人是(B)A.叔本华 B.尼采 C.罗兰巴特 D.德里达 3.22.审美形态的出现与哲学息息相关,丑和荒诞出现的哲学背景是(C) A.人文主义盛行 B.理性主义兴起 C.非理性主义兴起 D.古典主义盛行 3.23.中国哲学几千年基本上没变,下面的哪句话可以说明?(D) A.变则通 B.物化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24.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C) A.自然形态 B.社会形态 C.艺术形态 D.人生形态 3.25.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A) A.优美和崇高 B.悲剧和喜剧 C.丑和荒诞 D.优美和丑 3.26.明确将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两类,并说前者可以看作女性美,后者可以看作男性美的是(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本雅明 3.27.在狭义上,美主要指(C) A.崇高美 B.悲剧美 C.优美 D.喜剧美 3.28.认为美不含功利性,至于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的“心意能力”相关的是(A) A.康德 B.歌德 C.雅斯贝斯 D.席勒 3.29.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C)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托尔斯泰 3.30.下列对优美的理论探讨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B) A.古希腊时期,把优美与美划等号 B.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三角形 C.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D.英国画家荷迦兹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3.31.康德说优美“直接在自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说明其论述着手的角度是(C) A.对象的物性特性 B.对象的形式特征 C.审美效应 D.生理效应 3.32.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来进行研究的是(B) A.朗吉弩斯 B.博克 C.索绪尔 D.歌德 3.33.康德分析崇高,认为其特征是“无形式”的着作是(A)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谈美书简》 3.34.西方美学,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C) A.朗吉弩斯 B.博克 C.毕达哥拉斯 D.歌德 3.35.朗吉弩斯将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对举的美来论述的着作是(C) A.《拉奥孔》 B.《美学》 C.《论崇高》 D.《论崇高与美》 3.36.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D) A.博克 B.席勒 C.黑格尔 D.康德 3.37.康德认为,崇高的事物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C) A.数学的崇高 B.力学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D.艺术的崇高 3.38.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其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B) A.悲剧上 B.崇高上 C.荒诞上 D.丑上 3.39.恩格斯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D) A.一除悯和恐惧 B.对立理想的冲突 C.永恒正义的和解 D.历史必然性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3.40.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原因是(D) A.表现冲突和毁灭 B.表现巨大的哀伤 C.具有崇高性 D.表现毁灭,也表现抗争

【第一篇】

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C)

A.图式化结构 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 C.意象世界 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

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

A.艺术创造过程 B.艺术品中 C.艺术接受过程 D.艺术传播过程

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D)

A.集体无意识 B.普遍的互相联系 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 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

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

A.创作冲动 B.主体的灵感 C.艺术操作 D.意象生成

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

A.不期而至的惊讶 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 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 D.完全的精神升华

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C)

A.精神层面 B.初步 C.物态化和物化 D.形而上

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B)

A.实质上不存在 B.客观存在 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 D.完全不存在

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

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 B.突破客观的规律 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 D.将其融会和整合

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D)

A.《法律篇》 B.《克力同篇》 C.《巴门尼德篇》 D.《伊安篇》

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

A.艺术的形式 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 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 D.败笔

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D.审美特性的差异

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

A.黑格尔 B.布托 C.刘勰 D.柏拉图

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6.艺术的特点为只能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进行表现。(B)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戏剧

6.17.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8.与情感活动联系得最为紧密,也动态色彩的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9.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艺术综合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共同特征?(D)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20.艺术接受的核心是(D)

A.接受主体的参与 B.艺术品的中介作用 C.鉴赏 D.意象的重建

6.21.波兰哲学家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特殊结构在于它的结构框架。(C)

A.格式塔 B.矛盾性 C.图式化 D.多义性

6.22.从整体上来看,艺术的接受是一个——的过程。(B)

A.飞跃 B.阶段性 C.不可控 D.有计划的

6.23.所谓“艺术接受的阶段性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B)

A.结构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C.空白与不确定处 D.意象的组织

6.24.在审美鉴赏中“悟”的阶段,形式符号最终被——了。(D)

A.抛弃 B.凝固 C.扬弃 D.克服

6.25.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悟”的境界很不容易达到,所以——就显得十分必须。(A)

A.审美鉴赏指导 B.超越观这一阶段 C.延长“品”这一阶段 D.细读文本

【第二篇】

7.1.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B)

A.礼 B.乐 C.术 D.射

7.2.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B)

A.尧的时代 B.舜的时代 C.禹的时代 D.周文王的时代

7.3.礼乐纳人学校教育是在(A)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始皇时期

7.4.《左传》中季札观乐时,非常推崇_____,认为它“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A.《颂》 B.《风》 C.《雅》 D.《诗》

7.5.在先秦时,美育的理想是(A)

A.乐 B.和 C.礼 D.仁

7.6.把和与同严格区分开来的是(B)

A.《乐记·乐情》 B.《国语·郑语》 C.《毛诗序》 D.《尚书o舜典》

7.7.“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着。”出自(D)

A.舜 B.朱熹 C.刘向 D.董仲舒

7.8.建安时期,首先提出“美育”一词的是(C)

A.曹操 B.曹丕 C.徐斡 D.阮籍

7.9.是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且使美育有了自己的范围,不再只是教化的一部分的时期是(C)

A.先秦 B.两汉 C.魏晋 D.隋唐

7.10.朱熹提出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净化”思想的观点是(D)

A.虚静 B.以物观物 C.文以载道 D.消融查滓

7.11.中国明清时期提出“见文当观心”观点的是(B)

A.李贽 B.金圣叹 C.汤显祖 D.李渔

7.12.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的是(A)

A.李渔 B.金圣叹 C.李贽 D.曹雪芹

7.13.近代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4.受西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把美育看成审美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的是(A)

A.蔡元培 B.梁启超 C.王国维 D.纳兰性德

7.15.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6.主张美育是“趣味教育”的是(B)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叶圣陶 D.鲁迅

7.17.认为美育“即情育”的是(C)

A.鲁迅 B.康有为 C.王国维 D.朱熹

7.18.西方美育思想最早开端于(A)

A.古希腊罗马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7.19.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B)

A.毕达哥拉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康德

7.20.“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出自(D)

A.贺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7.21.“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出自(A)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普罗提诺 D.马佐尼

7.22.中世纪后期,世俗文化深入神学,古希腊罗马的“”被用来作为教会教育的内容。(A)

A.七艺 B.六艺 C.五经 D.四书

7.23.文艺复兴时期,取代神学观念的是(D)

A.虚无主义 B.自由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7.24.美育作为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正式出现的标志是(D)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贺拉斯的《诗艺》 D.席勒的《审美书简》

7.25.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是(C)

A.恩格斯 B.列宁 C.马克思 D.毛泽东

7.26.将“美和善”混为一谈的观点是(B)

A.美育是情感教育 B.美育是人格教育 C.美育是艺术教育 D.美育是道德教育

7.27.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这说明(A)

A.美是诉诸感性的 B.美可以潜移默化 C.美具有能动性 D.以上皆不对

7.28.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B)

A.人物形象 B.感性形象 C.理性形象 D.自然形象

7.29.“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出自(A)

A.《文心雕龙》 B.《南词叙录》 C.《淮南子》 D.《绘事发微》

7.30.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是(D)

A.冉求 B.朱光潜 C.老子 D.孔子

7.3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D)

A.庄子 B.苟子 C.韩非 D.老子

7.32.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视为境界的是(C)

A.儒家 B.道家 C.佛教禅宗 D.理学家

7.33.提倡“顿悟顿修”的是(C)

A.老子 B.庄子 C.慧能 D.玄奘

7.34.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人生的境界是(C)

A.道德境界 B.功利境界 C.审美境界 D.科学境界

【第三篇】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ABC)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李泽厚 D.费希纳 E.布洛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ABCE)

A.费希纳 B.弗洛伊德 C.荣格 D.蒋孔阳 E.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A.艺术美 B.自然美 C.科技美 D.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E.心灵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ABCDE)

A.哲学 B.心理学 C.民俗学 D.人类学 E.社会学

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ACD)

A.审美意识 B.审美意象 C.美学思想 D.美学学科 E.审美形态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ABCE)

A.《牡丹亭》 B.《红楼梦》 C.《俄狄浦斯王》 D.仰韶文化(鹰鼎) E.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AB)

A.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 B.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C.西方悲剧源远流长,中国在五四后才有悲剧意识 D.中国的悲剧意识强于西方 E.中国没有悲剧意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C)

A.审美意识的产生 B.专门的系统的美学着作问世 C.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D.对审美心理的探索 E.对审美关系的侧重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ACD)

A.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 B.完全是马克思独创 C.具有生成性 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E.具有自发性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ABC)

A.自我意识 B.人自身 C.现实的人 D.审美的人 E.道德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ABC)

A.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 B.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 C.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D.人在审美中的自由 E.人在欣赏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AD)

A.个体内在性 B.自足性 C.圆融性 D.生成性 E.觉解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ABCD)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 E.审美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ABCDE)

A.功利境界 B.伦 理境界 C.政治境界 D.学术境界 E.宗教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AB)

A.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B.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C.只具有一个层次 D.等同于人生境界 E.与人生境界对立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BCD)

A.超现实性 B.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 C.超功利性 D.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E.主观性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BCD)

A.神妙 B.崇高 C.喜剧和悲剧 D.丑和荒诞 E.意境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AB)

A.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 B.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C.以求真为目的 D.以求善为目的 E.是人类活动的一种

【第四篇】

2.1.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是(BC)

A.鉴赏力

B.审美兴趣

C.审美品位

D.审美个性

E.审美能力

2.2.下列关于审美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审美活动追寻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B.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一样揭示出事实并终止于事实

C.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联系,内在地包含着“善”

D.审美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

E.审美活动对现实世界根本否定

2.3.马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着作是(AB)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判断力批判》

D.《共产党宣言》

E.《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4.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CD)

A.审美需要

B.审美趣味

C.审美主体

D.审美对象

E.审美经验

2.5.下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的是(BE)

A.色彩

B.体积

C.形状

D.音响

E.旋律

2.6.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人们曾总结出多种形式组合的形式规律,有(ABCDE)

A.多样统一

B.整齐一律

C.节奏韵律

D.均衡对称

E.对比调和

2.7.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AD)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C.开放性的系统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

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8.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以其超越眭、自由性,使得审美对象更为生动逼真地展现出其气韵与神貌,下列表现这一主体境界的有(CD)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自由游戏”

C.“坐忘”

D.“非现实化”

E.“欲辩忘言”

2.9.以下着作属于主张巫术说的着作有(ACE)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与知觉》

C.《金枝》

D.《美育书简》

E.《原始文化》

2.10.以下属于审美意识的内容的是(ABD)

A.审美愿望

B.审美理想

C.审美需要

D.审美趣味

E.审美体验

2.1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造有(AC)

A.器物造型

B.固定装饰

C.器物装饰

D.非固定装饰

E.语言活动

2.1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主要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下列属于非固定装饰的是(ABE)

A.耳环

B.锥髻

C.文身

D.凿齿

E.戒指

2018自学考试试题答案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教育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A.《史籀篇》 B.《博学篇》 C.《仓颉篇》 D.《急就章》

2.西周时期诸侯设立的大学称为

A.庠 B.辟雍

C.泮宫 D.乡校

3.以下命题属于孟子教育思想的是

A.反求诸己 B.有教无类

C.举一反三 D.化性起伪

4.孟予明确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A.学而优则仕 B.明圣道

C.明享乙法 D.明人伦

5.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的主要措施是

A.以经义代诗赋 B.考生必须接受规定时日的学校教育

C.推行八股取士 D.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6.提出“致良知”思想的教育家是

A.朱熹 B.陆九渊

C.王守仁 D.王夫之

7.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A.识字为主 B.阅读为主

C.学事为主 D.穷理为主

8.在人性和教育作用关系的问题上,王夫之提出入性是“日生曰成”的观点,旨在强调

A.人性本善 B.人性本恶

C.人性有善有恶 D.人性具有生成变化性

9.严复提出教育要培养

A.“真国民” B.“现代中国人”

C.“新民” D.“特色之国民”

10.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A.“博爱互助” B.“谋生济人”

C.“敬业乐群” D.“爱国崇实”

11.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的教学方法是

A.五段教学法 B.分团教学法

C.自学辅导法 D.设计教学法

12.公元718年,查理曼国王邀请协助教育改革的英格兰教士、著名学者是

A.阿尔琴 B.约克

C.法兰克 D.阿尔曼

13.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教育家伊拉斯谟批判封建主义和经院主义教育的主要著作是

A.《愚人颂》 B.《神人颂》

C.《罪人颂》 D.《圣人颂》

14.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生于l517年的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德国

15.美国殖民地时期中等教育主要是文法学校,l749年富兰克林创办的新型学校是

A.文科学校 B.文实学校

C.理科学校 D.实科学校

16.1890年,日本以天皇名义颁布的培养国民效忠天皇、义勇奉公的重要文件是

A.《教育大纲》 B.《教育语录》

C.《教育事典》 D.《教育敕语》

17.洛克教育思想的熏点是

A.工人教育 B.农民教育

C.军人教育 D.绅士教育

18.1964年西德颁布的《联邦共和国关于实行教育统一的规定》也称为

A.慕尼黑协定 B.汉堡协定

C.德国协定 D.统一协定

19.提出“任何学科都能以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盼任何儿童”观点的教育家是

A.桑代克 B.科南特

C.皮亚杰 D.布鲁纳

20.杜威教育理论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师中心论 B.知识中心论

C.儿童中心论 D.课堂中心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唐代科举的方法包括

A.帖经 B.诗赋

C.八股文 D.墨义

22.汉代的中央官学包括

A.鸿都门学 B.国子学

C.太学 D.宫邸学

23.薪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

A.男女平等教育权的确立 B.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C.废除尊孔读经 D.废除科举制度

2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

A.人道主义 B.古典主义

C.人本主义 D.自然主义

25.20世纪“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是

A.桑代克 B.狄摩林

C.莫伊曼 D.赖伊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题1分,共l0分)

26.“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_______。

27.在诸子百家长期争鸣过程中,儒、墨两家被称为_______。

28.汉代史游所著的《_______》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蒙书。

29.魏晋时期文化教育突破了汉代经学的束缚,儒道思想兼容,出现了一种“新学”,即_______。

30.1898年张之洞撰写了《_______》一书,系统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31.从l8—20岁,古希腊雅典的青年要进入_______,接受军事教育。

32.中世纪大学的教学语畜一般为_______。

33.1755年俄国建立的莫斯科大学,只设法律、哲学、医学系,不设_______。

34.斯宾塞反对英国传统教育“装饰重于实用”的观点,提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_______。

35.1902年美国创立了两年制的初级学院,后来这种学院面向地方服务,也被称为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l2分)

36.“学在官府”

37.“苏湖教法”

38.修道院学校

39.“统一劳动学校”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筒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

41.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42.简述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43.简述欧洲“新学校运动”的特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4分。共28分)

44.试述中国近代学制的演变及其特点。

45.评析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篇】

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C)

A.图式化结构 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 C.意象世界 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

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

A.艺术创造过程 B.艺术品中 C.艺术接受过程 D.艺术传播过程

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D)

A.集体无意识 B.普遍的互相联系 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 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

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

A.创作冲动 B.主体的灵感 C.艺术操作 D.意象生成

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

A.不期而至的惊讶 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 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 D.完全的精神升华

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C)

A.精神层面 B.初步 C.物态化和物化 D.形而上

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B)

A.实质上不存在 B.客观存在 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 D.完全不存在

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

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 B.突破客观的规律 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 D.将其融会和整合

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D)

A.《法律篇》 B.《克力同篇》 C.《巴门尼德篇》 D.《伊安篇》

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

A.艺术的形式 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 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 D.败笔

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D.审美特性的差异

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

A.黑格尔 B.布托 C.刘勰 D.柏拉图

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6.艺术的特点为只能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进行表现。(B)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戏剧

6.17.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8.与情感活动联系得最为紧密,也动态色彩的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9.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艺术综合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共同特征?(D)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20.艺术接受的核心是(D)

A.接受主体的参与 B.艺术品的中介作用 C.鉴赏 D.意象的重建

6.21.波兰哲学家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特殊结构在于它的结构框架。(C)

A.格式塔 B.矛盾性 C.图式化 D.多义性

6.22.从整体上来看,艺术的接受是一个——的过程。(B)

A.飞跃 B.阶段性 C.不可控 D.有计划的

6.23.所谓“艺术接受的阶段性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B)

A.结构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C.空白与不确定处 D.意象的组织

6.24.在审美鉴赏中“悟”的阶段,形式符号最终被——了。(D)

A.抛弃 B.凝固 C.扬弃 D.克服

6.25.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悟”的境界很不容易达到,所以——就显得十分必须。(A)

A.审美鉴赏指导 B.超越观这一阶段 C.延长“品”这一阶段 D.细读文本

【第二篇】

7.1.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B)

A.礼 B.乐 C.术 D.射

7.2.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B)

A.尧的时代 B.舜的时代 C.禹的时代 D.周文王的时代

7.3.礼乐纳人学校教育是在(A)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始皇时期

7.4.《左传》中季札观乐时,非常推崇_____,认为它“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A.《颂》 B.《风》 C.《雅》 D.《诗》

7.5.在先秦时,美育的理想是(A)

A.乐 B.和 C.礼 D.仁

7.6.把和与同严格区分开来的是(B)

A.《乐记·乐情》 B.《国语·郑语》 C.《毛诗序》 D.《尚书o舜典》

7.7.“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着。”出自(D)

A.舜 B.朱熹 C.刘向 D.董仲舒

7.8.建安时期,首先提出“美育”一词的是(C)

A.曹操 B.曹丕 C.徐斡 D.阮籍

7.9.是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且使美育有了自己的范围,不再只是教化的一部分的时期是(C)

A.先秦 B.两汉 C.魏晋 D.隋唐

7.10.朱熹提出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净化”思想的观点是(D)

A.虚静 B.以物观物 C.文以载道 D.消融查滓

7.11.中国明清时期提出“见文当观心”观点的是(B)

A.李贽 B.金圣叹 C.汤显祖 D.李渔

7.12.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的是(A)

A.李渔 B.金圣叹 C.李贽 D.曹雪芹

7.13.近代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4.受西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把美育看成审美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的是(A)

A.蔡元培 B.梁启超 C.王国维 D.纳兰性德

7.15.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6.主张美育是“趣味教育”的是(B)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叶圣陶 D.鲁迅

7.17.认为美育“即情育”的是(C)

A.鲁迅 B.康有为 C.王国维 D.朱熹

7.18.西方美育思想最早开端于(A)

A.古希腊罗马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7.19.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B)

A.毕达哥拉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康德

7.20.“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出自(D)

A.贺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7.21.“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出自(A)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普罗提诺 D.马佐尼

7.22.中世纪后期,世俗文化深入神学,古希腊罗马的“”被用来作为教会教育的内容。(A)

A.七艺 B.六艺 C.五经 D.四书

7.23.文艺复兴时期,取代神学观念的是(D)

A.虚无主义 B.自由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7.24.美育作为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正式出现的标志是(D)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贺拉斯的《诗艺》 D.席勒的《审美书简》

7.25.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是(C)

A.恩格斯 B.列宁 C.马克思 D.毛泽东

7.26.将“美和善”混为一谈的观点是(B)

A.美育是情感教育 B.美育是人格教育 C.美育是艺术教育 D.美育是道德教育

7.27.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这说明(A)

A.美是诉诸感性的 B.美可以潜移默化 C.美具有能动性 D.以上皆不对

7.28.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B)

A.人物形象 B.感性形象 C.理性形象 D.自然形象

7.29.“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出自(A)

A.《文心雕龙》 B.《南词叙录》 C.《淮南子》 D.《绘事发微》

7.30.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是(D)

A.冉求 B.朱光潜 C.老子 D.孔子

7.3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D)

A.庄子 B.苟子 C.韩非 D.老子

7.32.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视为境界的是(C)

A.儒家 B.道家 C.佛教禅宗 D.理学家

7.33.提倡“顿悟顿修”的是(C)

A.老子 B.庄子 C.慧能 D.玄奘

7.34.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人生的境界是(C)

A.道德境界 B.功利境界 C.审美境界 D.科学境界

【第三篇】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ABC)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李泽厚 D.费希纳 E.布洛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ABCE)

A.费希纳 B.弗洛伊德 C.荣格 D.蒋孔阳 E.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A.艺术美 B.自然美 C.科技美 D.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E.心灵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ABCDE)

A.哲学 B.心理学 C.民俗学 D.人类学 E.社会学

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ACD)

A.审美意识 B.审美意象 C.美学思想 D.美学学科 E.审美形态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ABCE)

A.《牡丹亭》 B.《红楼梦》 C.《俄狄浦斯王》 D.仰韶文化(鹰鼎) E.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AB)

A.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 B.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C.西方悲剧源远流长,中国在五四后才有悲剧意识 D.中国的悲剧意识强于西方 E.中国没有悲剧意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C)

A.审美意识的产生 B.专门的系统的美学着作问世 C.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D.对审美心理的探索 E.对审美关系的侧重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ACD)

A.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 B.完全是马克思独创 C.具有生成性 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E.具有自发性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ABC)

A.自我意识 B.人自身 C.现实的人 D.审美的人 E.道德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ABC)

A.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 B.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 C.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D.人在审美中的自由 E.人在欣赏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AD)

A.个体内在性 B.自足性 C.圆融性 D.生成性 E.觉解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ABCD)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 E.审美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ABCDE)

A.功利境界 B.伦 理境界 C.政治境界 D.学术境界 E.宗教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AB)

A.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B.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C.只具有一个层次 D.等同于人生境界 E.与人生境界对立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BCD)

A.超现实性 B.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 C.超功利性 D.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E.主观性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BCD)

A.神妙 B.崇高 C.喜剧和悲剧 D.丑和荒诞 E.意境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AB)

A.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 B.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C.以求真为目的 D.以求善为目的 E.是人类活动的一种

【第四篇】

2.1.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是(BC)

A.鉴赏力

B.审美兴趣

C.审美品位

D.审美个性

E.审美能力

2.2.下列关于审美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审美活动追寻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B.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一样揭示出事实并终止于事实

C.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联系,内在地包含着“善”

D.审美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

E.审美活动对现实世界根本否定

2.3.马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着作是(AB)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判断力批判》

D.《共产党宣言》

E.《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4.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CD)

A.审美需要

B.审美趣味

C.审美主体

D.审美对象

E.审美经验

2.5.下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的是(BE)

A.色彩

B.体积

C.形状

D.音响

E.旋律

2.6.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人们曾总结出多种形式组合的形式规律,有(ABCDE)

A.多样统一

B.整齐一律

C.节奏韵律

D.均衡对称

E.对比调和

2.7.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AD)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C.开放性的系统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

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8.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以其超越眭、自由性,使得审美对象更为生动逼真地展现出其气韵与神貌,下列表现这一主体境界的有(CD)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自由游戏”

C.“坐忘”

D.“非现实化”

E.“欲辩忘言”

2.9.以下着作属于主张巫术说的着作有(ACE)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与知觉》

C.《金枝》

D.《美育书简》

E.《原始文化》

2.10.以下属于审美意识的内容的是(ABD)

A.审美愿望

B.审美理想

C.审美需要

D.审美趣味

E.审美体验

2.1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造有(AC)

A.器物造型

B.固定装饰

C.器物装饰

D.非固定装饰

E.语言活动

2.1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主要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下列属于非固定装饰的是(ABE)

A.耳环

B.锥髻

C.文身

D.凿齿

E.戒指

【 #自考# 导语】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心平气和信心足,过关斩将如流水;细心用心加耐心,努力备考,定会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篇一 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A)A.低级的感性认识 B.人的意志 C.理性 D.意念 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 A.理念论 B.先验主体论 C.绝对精神论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B) A.意念 B.实践 C.精神 D.物质 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B)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康德 D.席勒 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 A.自由 B.实践 C.劳动 D.阅读 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C)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 A.多向度的人 B.单面人 C.双重性格的人 D.多重性格的人 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B) A.学习 B.觉解 C.实践 D.艺术 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 A.自发性 B.内在性 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D.动态性 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 A.天地境界 B.道德境界 C.功利境界 D.自然境界 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 A.功利境界 B.学术境界 C.艺术境界 D.*境界 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 A.知识 B.体验 C.美 D.存在 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A) A.自由 B.限制 C.必然 D.可能 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 A.毫无瓜葛 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C.同一个概念 D.包含关系 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 A.同时的 B.在后的 C.在前的 D.无所谓先后 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 A.崇高 B.荒诞 C.喜剧 D.气韵 1.37.审美经验是一种(A) A.感性体验 B.感官体验 C.认识 D.感官快感 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 A.艺术创造 B.艺术作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欣赏 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B) A.广义的美育 B.狭义的美育 C.美育 D.以上都不是 1.40.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过——才能实现。(D) A.人生境界 B.实践 C.生存实践 D.审美活动 1.41.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A) A.审美活动 B.审美理想 C.审美意象 D.审美心理篇二 2.1.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A)A.审美需要 B.抽象思维 C.审美理想 D.认识能力 2.2.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位置的是(D)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审美趣味 D.审美理想 2.3.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决定的。(B) A.主体的个体特征 B.后天的社会因素 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 D.人的生理素质 2.4.“趣味无可争辩”观点的错误在于把(A) A.审美趣味相对化 B.审美趣味绝对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审美趣味主观化 2.5.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构成的(D) A.信仰关系 B.认识关系 C.审美关系 D.本己性精神交流 2.6.以下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D) A.自律性 B.个性化 C.开放性 D.形式符号性 2.7.马克思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的特性。(A) A.自律性 B.超越性 C.自我性 D.开放性 2.8.美感产生于(A)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2.9.以下不属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的是(B) A.惊异 B.领悟 C.体验 D.澄明 2.10.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B) A.审美距离 B.静观体验 C.陌生化 D.热情投入 2.11.所谓“胸有成竹”,说明审美对象具有——的特征。(D) A.虚无性 B.具体性 C.不可捉摸性 D.非实体性 2.12.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C) A.欧阳修 B.苏轼 C.梅尧臣 D.柳宗元 2.1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C) A.自由创造 B.交感巫术 C.自由游戏 D.劳动先于艺术 2.1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B) A.加达默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贝尔 2.15.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的学者是(B) A.泰勒 B.弗雷泽 C.卡o毕歇尔 D.普列汉诺夫 2.16.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D) A.表现说 B.劳动说 C.本能说 D.巫术说 2.17.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B) A.有意味的形式 B.劳动先于艺术 C.自由游戏 D.巫术礼仪活动 2.18.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C)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拜 2.19.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2.20.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D) A.语言艺术 B.家庭生活 C.劳动工具 D.巫术礼仪活动 2.21.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B)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 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 D.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2.22.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多以早期人类的——为主题。(B) A.婚姻恋爱 B.狩猎生活 C.巫术仪式 D.耕种篇三 3.1.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了(A)A.审美形态 B.审美范畴 C.审美活动 D.审美经验 3.2.认为审美形态是美的形态的逻辑出发点是(C) A.认为美是主观的 B.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 C.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 D.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 3.3.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C) A.完全正确的 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征 C.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 D.完全错误的 3.4.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A)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 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 C.是美的类型说 D.是审美类型说 3.5.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D) A.是美的范畴说 B.是审美范畴说 C.很全面 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 3.6.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B) A.是正确的 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 C.人生境界具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 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 3.7.“虚实”不仅在文学意境中使用,还可以在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甚至现实生活的兵法中使用,这说明了审美形态具有(B)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8.“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B)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 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 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 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 3.9.中国哲学之“道”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原则,贯穿于阳刚与阴柔,意与境等,说明审美形态具有(A)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0.中国古代的“神”及其有关的神韵等。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审美形态的(C)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1.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D)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中世纪 D.19世纪中叶后 3.12.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态的(B)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3.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C)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4.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C) A.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B.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 C.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3.15.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A)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6.西方早期审美形态的实质是(B)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7.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的是(B) A.席勒 B.索绪尔 C.鲁迅 D.*金 3.18.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而不像西方重视语法,所以它表现出一种(D) A.哲学性 B.逻辑性 C.清晰性 D.诗性 3.19.和西方的审美文化不同,中国的审美文化具有的特征是(A) A.世俗化 B.形而上性 C.宗教化 D.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3.20.理念论的*学内容,是道德至上的原则,具体到美学中,就表现为(C) A.真与善合一 B.真与美合一 C.美与善合一 D.以上都不是篇四 3.21.在理性主义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时,讲出“上帝死了”的人是(B)A.叔本华 B.尼采 C.罗兰巴特 D.德里达 3.22.审美形态的出现与哲学息息相关,丑和荒诞出现的哲学背景是(C) A.人文主义盛行 B.理性主义兴起 C.非理性主义兴起 D.古典主义盛行 3.23.中国哲学几千年基本上没变,下面的哪句话可以说明?(D) A.变则通 B.物化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24.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C) A.自然形态 B.社会形态 C.艺术形态 D.人生形态 3.25.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A) A.优美和崇高 B.悲剧和喜剧 C.丑和荒诞 D.优美和丑 3.26.明确将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两类,并说前者可以看作女性美,后者可以看作男性美的是(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本雅明 3.27.在狭义上,美主要指(C) A.崇高美 B.悲剧美 C.优美 D.喜剧美 3.28.认为美不含功利性,至于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的“心意能力”相关的是(A) A.康德 B.歌德 C.雅斯贝斯 D.席勒 3.29.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C)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托尔斯泰 3.30.下列对优美的理论探讨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B) A.古希腊时期,把优美与美划等号 B.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三角形 C.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D.英国画家荷迦兹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3.31.康德说优美“直接在自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说明其论述着手的角度是(C) A.对象的物性特性 B.对象的形式特征 C.审美效应 D.生理效应 3.32.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来进行研究的是(B) A.朗吉弩斯 B.博克 C.索绪尔 D.歌德 3.33.康德分析崇高,认为其特征是“无形式”的着作是(A)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谈美书简》 3.34.西方美学,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C) A.朗吉弩斯 B.博克 C.毕达哥拉斯 D.歌德 3.35.朗吉弩斯将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对举的美来论述的着作是(C) A.《拉奥孔》 B.《美学》 C.《论崇高》 D.《论崇高与美》 3.36.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D) A.博克 B.席勒 C.黑格尔 D.康德 3.37.康德认为,崇高的事物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C) A.数学的崇高 B.力学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D.艺术的崇高 3.38.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其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B) A.悲剧上 B.崇高上 C.荒诞上 D.丑上 3.39.恩格斯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D) A.一除悯和恐惧 B.对立理想的冲突 C.永恒正义的和解 D.历史必然性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3.40.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原因是(D) A.表现冲突和毁灭 B.表现巨大的哀伤 C.具有崇高性 D.表现毁灭,也表现抗争

2018自学考试题目及答案大全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资产评估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资产评估是通过对资产何种价值的估算,从而确定其价值的经济活动?

A.某一时期 B.某一时点

C.某一对区 D.某一阶段

2.在资产评估活动中,下列关于价值类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价值类型制约评估方法的选择

B.评估目的受价值类型的影响

C.明确价值类型,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评估结果

D.价值类型可以分为现行市价、重置成本、收益现值、清算价格

3.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评估经济原则的是

A.客观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替代性原则 D.专业性原则

4.资产评估资料的收集中,信息渠道明显不可靠的是

A.国家权威部门网站 B.报刊杂志

C.对资产占有方的资产清查 D.朋友的口头告知

5.市场法中,资产的可比性具体体现在资产的

A.功能上 B.用途上

C.体积上 D.价值上

6.在成本法评估中,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贬值是经济性贬值?

A.货币政策的变动 B.资产的使用

C.资产的闲置 D.新技术的运用

7.重置全新机器设备一台,其价值为5万元,年产量为600件,现知被评估机器设备年产量为800件。假设该类机器设备的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5,则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为

A.4~5万元 B.5万元

C.5.77万元 D.6.67万元

8.下列关于机器设备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属于会计学中所称的固定资产,具有单位价值高、使用期限长的特点

B.机器设备的价值与其所处的位置有显著的关系

C.机器设备是有形资产

D.对于高能耗、低效率、污染大的机器设备,应该按照低值甚至报废资产处理

9.估算机器设备重置成本时,需要考虑消费税的是

A.外购单台不要安装的进13设备重置成本

B.外购单台需要安装的进口设备重置成本

C.进口轿车重置成本

D.外购成套需要安装设备重置成本

10.下列关于使用年限法计算机器设备实体性贬值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要区分机器设备的物理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

B.如果机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在计算贬值率时需要缩短已使用年限,或延长尚可使用年限

C.机器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可以允许超过国家规定的禁止使用日期

D.工作量法是年限法的另一种形式

11.与评估对象完全相同的参照物资产1O月前的成交价格为5万元,每个月相对于上个月物价变动2%,则被评估对象价值接近于

A.5.5万元 B.5.52万元

C.6.1万元 D.6.32万元

12.房地产是实物、权益和区位三者的结合,其中无形的、不可触摸的部分是

A.实物 B.权益

C.区位 D.土地

13.土地可分为已开发的土地、未开发的土地和列入市镇开发规划的土地,是按照土地的

A.所有权归属 B.社会经济用途

C.开发程度与开发趋势 D.利用程度

14.基准地价与标定地价的关系是

A.基准地价是标定地价评估的基础

B.标定地价是基准地价评估的基础

C.基准地价比标定地价更接近于市场交易地价

D.基准地价评估可以以标定地价为依据

15.在土地估价中,不仅要对将来的地价变动做出准确的预测,同时也要对所采用的地价资料修订到估价期日的标准水平,才能合理地估价。这是贯彻了土地使用权评估的

A.替代原则 B.最有效使用原则

C.变动原则 D.供需原则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确指的无形资产的是

A.专有技术 B.商标权

C.计算机软件 D.商誉

17.被评估的专有技术自评估基准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6年,经专业人员分析,未来6年预期税后收益可维持在每年150万元,若折现率为l0%,则该专有技术的评估值约为

A.568.2万元 B.653.30万元

C.660.53万元 D.670.08万元

18.某项专利技术的法定保护期自2010年1月15日起l0年,2013年1月l5日作为评估基准日,预计在2017年1月会有更新的技术替代该专利技术在生产上得到广泛运用,该专利技术的预期收益期限较为合理的年限为

A.4年 B.7年

C.9年 D.10年

19.某低值易耗品原价为960元,评估时的市场价格是900元,预计使用l2个月,评估时已使用了8个月,其评估值约为

A.200元 B.250元

C.300元 D.320元

20.某企业产成品实有数量1000台,每台实际成本50元,根据会计核算资料,生产该产品的材料费用与工资等费用的比例为60:40,根据目前价格变动情况和其他相关资料,确定材料综合调整系数为1.20,工资等费用综合调整系数为1.10。该产成品的评估值为

A.50000元 B.58000元

C.60000元 D.66000元

21.甲企业持有乙企业发行的优先股1万股,每股面值50元,年股息率为10%,评估人员将折现率定为8%,该优先股的评估值约为

A.62.5万元 B.65万元 C.500万元 D.625万元

22.被评估非流通普通股股票10万股,每股面值1元。该股票发行后,股利收益率维持在12%,预计在评估基准日后该股票的股利收益率将在原收益水平的基础上每年递增2%,评估基准日孱债利率为5‰风险报酬率为5%,被评估10万股非流通普通股股票的价值为

A.10万元 B.12万元 C.12.5万元 D.15万元

23.企业不同于其他资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盈利性 B.整体性

C.保障性 D.持续经营性

24.下列关于企业价值评估范围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企业价值评估的具体范围是从法的角度界定企业评估的资产范围

B.从产权的角度,企业评估的范围应该是企业的全部资产

C.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范围就是具体范围

D.企业价值评估的具体范围不应包括非控股子公司中的投资部分

25.下列关于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现金流量与净收益之间的差异越大,企业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

B.现金流量与净收益之间的差异越小,企业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

C.现金流量与净收益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企业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弱

D.现金流量与净收益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企业净收益的品质越差

26.待评估企业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分别为28万元、30万元、29万元、32万元和35万元,假定从第6年起,每年预期收益额稳定在35万元水平。根据资料确定的国债利率为4%,风险报酬率为7%,资本化率为8%,采用分段法估算的企业整体评估价值最有可能是

A.301万元 B.372万元

C.410万元 D.419万元

27.下列关于资产评估报告的表述,错误的是

A.资产评估报告是一种书面报告

B.资产评估报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C.资产评估报告即是资产评估报告书

D.资产评估报告是评估机构为资产评估项目承担法律责任的证明文件

28.下列关于评估机构法定代表人审核评估报告的表述,错误的是

A.要审核资产评估报告是否符合法性原则

B.重点审核资产评估报告的文字语法问题

C.注重对资产评估报告的实质性内容审核

D.要对资产评估报告从总体结构方面做最后的审核

29.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中针对资产评估业务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规范的指导慑文件属于

A.基本准则 B.具体准则

C.指导意见 D.评估指南

30.衡量一个国家资产评估业务水平的标志之一是该国的

A.法规体系形成情况 B.准则体系形成情况

C.强化政府管理情况 D.统一的管理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类型包括

A.在用价值 B.投资价值

C.清算价值 D.持续经营价值

E.课税价值

32.市场法应用的前提条件包括

A.需要有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资产市场

B.参照物及与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搜集到的

C.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

D.资产的使用功能未完全丧失

E.被评估资产在法律权属方面没有瑕疵

33.可能造成建筑物功能性贬值的原因主要包括

A.土地与建筑物用途不协调 B.建筑物的设计及结构上存在缺陷

C.自然力的作用 D.建筑物的装修与其总体功能不协调

E.建筑物使用强度与其所占土地的最佳使用不一致

34.建筑物残余估价法的运用要求

A.被评估对象可以获得正常收益

B.建筑物的用途、使用强度以及使用状态与土地的最佳使用不能严重背离

C.交易时间与评估基准日接近

D.建筑物原工程量是合理的

E.房地产具有客观收益

35.资产评估报告的作用体现在

A.为委托评估资产提供作价意见

B.反映了资产评估工作情况,是有关各方承担责任的依据

C.是评估机构向委托方收取评估费用的依据

D.是完善资产评估管理的重要手段

E.为资产交易定价提供了强制性意见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6.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

37.市盈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8.简述采用成本法评估生产周期短的在产品的具体评估方法。

39.简述长期投资评估程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40.被评估机组为3年前购置,账面价值为20万元人民币,评估时该类型机组已不再生产,被新型机组所取代。经调查和咨询了解到,在评估时点,其他企业购置新型机组的报价为30万元人民币(实际交易价格一般为报价的90%),专家认定被评估机组因功能落后其贬值额约占新型机组取得价格的20%。被评估机组尚可使用8年。

要求:试根据所给条件估算该机组的评估价值。(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41.某待估宗地,总面积为25 00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剩余使用年限为45年,土地还原利率为6%,现收集到A、B、C三个比较案例,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中交易情况、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都是比较案例与待估宗地相比较,以待估宗地为基准确定的数值。经了解,宗地所在城市此类用途土地的容积率每增加0.1,宗地地价比容积率为l时增加8%,从2014年8月份到2015年2月份,地价每月环比上涨1%。

要求:试根据上述条件评估待估宗地在2015年2月的价格。(计算结果以“元”为单位,取整)

42.甲企业为一家药品生产企业,许可乙企业使用其生产某种原料药的专利技术。甲企业与乙企业共同享用该专利,甲、乙两企业的设计能力分别为150万吨和100万吨。该专利为甲企业两年前自行研制开发并获得专利证书;专利的重置完全成本为l 000万元,近两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指数分别为5%和6%;该专利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0年,据专家鉴定分析和预测,其剩余使用期限为8年。该专利使用权转让后由于加剧了市场竞争,因此今后8年中甲企业减少的销售收入按现值计算为70万元,为保住市场份额需追加的成本按现值计算为30万元。

要求:计算该专利转让的最低收费额。(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43.预计某企业未来5年的预期利润总额分别为340万元、350万元、340万元、350万元和360万元。评估时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1%,无风险报酬率为4.5%,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风险与社会平均风险的比率为1.12。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平稳。

要求:试运用年金资本化法计算该企业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资产评估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涉及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中,最早签订的是

A.《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B.《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C.《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D.《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保护著作权的法律是

A.《大清著作权律》

B.《关于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

C.《关于图书、期刊著作权保护试行条例》

D.《关于录音、录像出版物著作权保护暂行条例》

3.甲拍摄了一张突发事件照片,将其放在自己的博客上,某报社认为照片具有新闻价值,从甲的博客上直接下载该照片使用在该报社报纸的头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照片不享有著作权

B.报社使用该照片属于合理使用

C.报社使用该照片必须经过甲的授权

D.甲在博客公开该照片的行为视为放弃著作权

4.大北大学的孙教授组织同行汇编了一本空间技术论文集,由华清出版社出版,孙教授在该论文集封面上署名为主编,该论文集的著作权人是

A.孙教授 B.大北大学

C.华清出版社 D.全体论文作者

5.黄某购买了张教授创作的油画《塞北沙湖》,黄某对该画享有的权利是

A.署名权 B.展览权

C.汇编权 D.保护作品完整权

6.青苹公司制作的影片《那些人,那些事儿》于1977年上映,编剧王某于1993年去世,2016年桃园公司欲将该影片制作成VCD并发行,桃园公司依法

A.须经青苹公司许可并付酬

B.须经编剧王某的继承人许可并付酬

C.须经青苹公司与编剧王某的继承人共同许可并付酬

D.可不经任何人许可,无偿使用

7.甲、乙二人于2015年共同创作了一部知识产权法教材,甲撰写总论,乙撰写分论。2016年出版社欲将甲撰写的总论单独出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版社须经甲许可

B.出版社须经乙许可

C.出版社须经甲、乙共同许可

D.出版社无须经过甲、乙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8.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或期刊版式设计享有权利的保护期是

A.10年 B.20年 C.30年 D.50年

9.依据我国《著作权法》,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的行为,这属于

A.法定许可 B.合理使用

C.计划许可 D.强制许可

10.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均不能确定,法院可判定的最高赔偿数额是

A.500万元 B.250万元 C.100万元 D.50万元

11.下列属于我国《专利法》保护客体的是

A.科学发现 B.比赛规则

C.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D.动植物的生产和培育方法

12.依据我国《专利法》,确定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是

A.说明书 B.说明书摘要

C.说明书附图 D.权利要求书

13.我国对发明专利申请采取的审查制度是

A.形式审查制 B.初步审查制

C.早期公布+实质审查制 D.不予审查制

14.依据我国《专利法》,专利权保护期限的起算点是

A.创造完成日 B.专利申请日

C.初审公告日 D.授权公告日

15.在我国专利法中,外国优先权与本国优先权的不同之处在于

A.前者适用于外国人,后者只用于中国人

B.前者须申请人主动提出,后者自动产生

C.前者的期限为l2个月,后者的期限为6个月

D.前者适用于所有发明创造,后者仅适用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16.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归属于

A.最先发明者 B.最先实施者

C.最先申请者 D.最先设计者

17.甲和乙共同研发了一项技术并取得专利权,但对该专利权的行使未作约定,则甲有权在未取得乙同意的情况下与他人签订

A.普通许可协议 B.独占许可协议

C.排他许可协议 D.专利权转让协议

18.在专利侵权案件中,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以及专利使用许可费均难以确定的,法院可判定的最高赔偿数额是

A.500万元 B.250万元 C.100万元 D.50万元

19.我国现行《商标法》的首次实施时间是

A.1983年3月1日 B.1985年4月1日

C.1987年1月1日 D.1991年6月1日

20.下列商品的商标,我国实行强制注册的是

A.化妆品 B.饮料 C.婴儿用品 D.烟草制品

21.某商标专用权人为防止他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其商标,在与其注册商标所指定的商品或者服务不同的其他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了同一商标,则该商标属于

A.联合商标 B.集体商标

C.驰名商标 D.防御商标

22.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所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限定在

A.经营者生产能力的范围内 B.经营者登记的经营范围内

C.核定使用的商品范围内 D.无任何限制

23.根据我国《商标法》,下列可以作为注册商标标识的是

A.WIPO B.WTO

C.WHO D.ⅣOO

24.根据我国《商标法》,下列属于商标侵权的是

A.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B.快递公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消费者运输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C.消费者购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D.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他人商标

25.注册商标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享有商标权的时间始于

A.转让合同签订之日 B.核准公告之日

C.转让合同生效之日 D.受让人首次使用商标之日

26.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以及注册商标使

用许可费均难以确定的,法院最高可判定的赔偿额为

A.300万元 B.200万元

C.100万元 D.50万元

27.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下列条约中,涉及原产地名称保护的是

A.《海牙协定》 B.《马德里协定》

C.《里斯本协定》 D.《罗马条约》

28.我国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提供的保护期限为

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29.下列知识产权中,法律未规定保护期限的是

A.商标权 B.邻接权

C.商业秘密权 D.外观设计专利权

30.下述特性中,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所需满足的条件之一是

A.独创性 B.创造性

C.显著性 D.稳定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下列选项中,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有

A.时事新闻 B.产品设计图

C.通用数表 D.农历历法

E.计算机软件

32.下列著作权人中,依法享有出租权的有

A.图书出版者 B.电影作品著作权人

C.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 D.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

E.美术作品著作权人

33.甲将《诗经》注释整理后形成《新解诗经》并由出版社出版,乙经甲的同意将《新解诗经》翻译成英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对《新解诗经》享有著作权

B.乙对英文版的《新解诗经》享有著作权

C.出版社出版乙的译本需征得甲和乙的同意

D.乙有权禁止他人将《新解诗经》翻译成其他外文

E.出版社不必征得甲的同意即可将《新解诗经》改成盲文出版

34.我国《专利法》关于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应当同时满足

A.具有进步 B.具有实质性特点

C.具有显著的进步 D.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E.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

35.下述情形中,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强制许可的有

A.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

B.为科学研究或实验目的使用专利技术

C.为了公共健康的目的制造己获得专利权的药品

D.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间内无正当理由未实施专利

E.在临时通过中国领土的外国交通工具上使用有关专利

36.2015年11月1日,甲向专利局提出一项产品专利申请,下列情形中会导致该申请丧失新颖性的有

A.2015年3月1日他人在国外提出了相同的专利申请

B.2015年4月1日该产品在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会展出

C.2015年8月1日甲的同事未经甲许可向他人泄露该申请

D.2015年9月1日甲在国家规定的学术会议上将申请内容发表

E.2015年l2月1日甲以论文形式将申请内容发表在学术刊物上

37.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

A.该发明不受法律保护

B.该申请人有权禁止其他企业实施其发明

C.该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企业支付适当费用

D.若实施者不支付费用,申请人可提起侵犯专利权之诉

E.若实施者不支付费用,该申请获得专利权后,权利人可以追偿使用费

38.在我国,可以申请商标注册的主体有

A.自然人 B.法人

C.社团组织 D.政府机构

E.外国企业

39.认定驰名商标应当遵循的规则有

A.主动认定 B.被动认定

C.事实认定 D.自动认定

E.个案认定

40.依据我国《商标法》,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下列属于在先权利的有

A.姓名权 B.肖像权

C.商号权 D.著作权

E.外观设计专利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述地理标志权的特征。

42.简述表演者权的内容。

43.简述我国专利法中外观设计的定义。

44.简述证明商标的概念。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5.居住在美国的中国公民甲用英文创作了一部小说,在美国引起了广泛好评。甲在国内的好朋友乙知晓此事后,想帮助甲扩大该小说的影响力,经甲同意,乙将该小说翻译成中文,丙根据乙的译稿将该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在丙改编的过程中,乙给丙提供了很多修改建议。

请问:(1)甲在美国用英文创作的小说是否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为什么?

(2)乙根据甲的小说翻译的中文译本属于何种类型的作品?该作品的著作权人是谁?为什么?

(3)乙对电影文学剧本是否享有著作权?为什么?

46.老王和小刘是某科研机构的两名技术开发人员,曾合作完成单位交付的多项科研项目。2012年,老王退休,小刘调离该单位。2014年,老王和小刘相约利用自己的物质技术条件进行研发.2016年,二人成功研发出一项技术成果,共同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并荻得授权.二人对于该专利权的归属未作约定。后来,二人曾供职的科研机构得知此事,认为该项技术成果属于职务发明,遂起诉了老王和小刘。

请问:(1)该项发明是否属于职务发明?为什么?

(2)该项发明的专利权人是谁?为什么?

47.A公司在其生产的食品系列上申请注册了“自然之食”商标,但在使用商标时没有标明注册标记。B公司误认为“自然之食”是未注册商标,故在其生产的食品上也使用了这一商标.后来,A公司将该商标转让给C公司,双方履行商标转让合同后,C公司起诉8公司商标侵权。法院认定侵权成立,判决生效并执行后不久,该商标因缺乏显著特征被宣告无效。

请问:(1)B公司的行为是否侵犯了A公司的商标权?为什么?

(2)      该商标被宣告无效的裁定对A公司转让商标的行为以及法院的侵权判决是否具有追溯效力?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篇】

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C)

A.图式化结构 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 C.意象世界 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

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

A.艺术创造过程 B.艺术品中 C.艺术接受过程 D.艺术传播过程

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D)

A.集体无意识 B.普遍的互相联系 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 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

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

A.创作冲动 B.主体的灵感 C.艺术操作 D.意象生成

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

A.不期而至的惊讶 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 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 D.完全的精神升华

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C)

A.精神层面 B.初步 C.物态化和物化 D.形而上

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B)

A.实质上不存在 B.客观存在 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 D.完全不存在

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

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 B.突破客观的规律 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 D.将其融会和整合

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D)

A.《法律篇》 B.《克力同篇》 C.《巴门尼德篇》 D.《伊安篇》

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

A.艺术的形式 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 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 D.败笔

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D.审美特性的差异

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

A.黑格尔 B.布托 C.刘勰 D.柏拉图

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6.艺术的特点为只能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进行表现。(B)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戏剧

6.17.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8.与情感活动联系得最为紧密,也动态色彩的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9.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艺术综合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共同特征?(D)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20.艺术接受的核心是(D)

A.接受主体的参与 B.艺术品的中介作用 C.鉴赏 D.意象的重建

6.21.波兰哲学家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特殊结构在于它的结构框架。(C)

A.格式塔 B.矛盾性 C.图式化 D.多义性

6.22.从整体上来看,艺术的接受是一个——的过程。(B)

A.飞跃 B.阶段性 C.不可控 D.有计划的

6.23.所谓“艺术接受的阶段性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B)

A.结构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C.空白与不确定处 D.意象的组织

6.24.在审美鉴赏中“悟”的阶段,形式符号最终被——了。(D)

A.抛弃 B.凝固 C.扬弃 D.克服

6.25.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悟”的境界很不容易达到,所以——就显得十分必须。(A)

A.审美鉴赏指导 B.超越观这一阶段 C.延长“品”这一阶段 D.细读文本

【第二篇】

7.1.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B)

A.礼 B.乐 C.术 D.射

7.2.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B)

A.尧的时代 B.舜的时代 C.禹的时代 D.周文王的时代

7.3.礼乐纳人学校教育是在(A)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始皇时期

7.4.《左传》中季札观乐时,非常推崇_____,认为它“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A.《颂》 B.《风》 C.《雅》 D.《诗》

7.5.在先秦时,美育的理想是(A)

A.乐 B.和 C.礼 D.仁

7.6.把和与同严格区分开来的是(B)

A.《乐记·乐情》 B.《国语·郑语》 C.《毛诗序》 D.《尚书o舜典》

7.7.“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着。”出自(D)

A.舜 B.朱熹 C.刘向 D.董仲舒

7.8.建安时期,首先提出“美育”一词的是(C)

A.曹操 B.曹丕 C.徐斡 D.阮籍

7.9.是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且使美育有了自己的范围,不再只是教化的一部分的时期是(C)

A.先秦 B.两汉 C.魏晋 D.隋唐

7.10.朱熹提出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净化”思想的观点是(D)

A.虚静 B.以物观物 C.文以载道 D.消融查滓

7.11.中国明清时期提出“见文当观心”观点的是(B)

A.李贽 B.金圣叹 C.汤显祖 D.李渔

7.12.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的是(A)

A.李渔 B.金圣叹 C.李贽 D.曹雪芹

7.13.近代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4.受西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把美育看成审美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的是(A)

A.蔡元培 B.梁启超 C.王国维 D.纳兰性德

7.15.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6.主张美育是“趣味教育”的是(B)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叶圣陶 D.鲁迅

7.17.认为美育“即情育”的是(C)

A.鲁迅 B.康有为 C.王国维 D.朱熹

7.18.西方美育思想最早开端于(A)

A.古希腊罗马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7.19.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B)

A.毕达哥拉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康德

7.20.“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出自(D)

A.贺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7.21.“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出自(A)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普罗提诺 D.马佐尼

7.22.中世纪后期,世俗文化深入神学,古希腊罗马的“”被用来作为教会教育的内容。(A)

A.七艺 B.六艺 C.五经 D.四书

7.23.文艺复兴时期,取代神学观念的是(D)

A.虚无主义 B.自由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7.24.美育作为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正式出现的标志是(D)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贺拉斯的《诗艺》 D.席勒的《审美书简》

7.25.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是(C)

A.恩格斯 B.列宁 C.马克思 D.毛泽东

7.26.将“美和善”混为一谈的观点是(B)

A.美育是情感教育 B.美育是人格教育 C.美育是艺术教育 D.美育是道德教育

7.27.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这说明(A)

A.美是诉诸感性的 B.美可以潜移默化 C.美具有能动性 D.以上皆不对

7.28.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B)

A.人物形象 B.感性形象 C.理性形象 D.自然形象

7.29.“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出自(A)

A.《文心雕龙》 B.《南词叙录》 C.《淮南子》 D.《绘事发微》

7.30.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是(D)

A.冉求 B.朱光潜 C.老子 D.孔子

7.3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D)

A.庄子 B.苟子 C.韩非 D.老子

7.32.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视为境界的是(C)

A.儒家 B.道家 C.佛教禅宗 D.理学家

7.33.提倡“顿悟顿修”的是(C)

A.老子 B.庄子 C.慧能 D.玄奘

7.34.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人生的境界是(C)

A.道德境界 B.功利境界 C.审美境界 D.科学境界

【第三篇】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ABC)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李泽厚 D.费希纳 E.布洛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ABCE)

A.费希纳 B.弗洛伊德 C.荣格 D.蒋孔阳 E.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A.艺术美 B.自然美 C.科技美 D.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E.心灵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ABCDE)

A.哲学 B.心理学 C.民俗学 D.人类学 E.社会学

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ACD)

A.审美意识 B.审美意象 C.美学思想 D.美学学科 E.审美形态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ABCE)

A.《牡丹亭》 B.《红楼梦》 C.《俄狄浦斯王》 D.仰韶文化(鹰鼎) E.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AB)

A.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 B.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C.西方悲剧源远流长,中国在五四后才有悲剧意识 D.中国的悲剧意识强于西方 E.中国没有悲剧意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C)

A.审美意识的产生 B.专门的系统的美学着作问世 C.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D.对审美心理的探索 E.对审美关系的侧重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ACD)

A.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 B.完全是马克思独创 C.具有生成性 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E.具有自发性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ABC)

A.自我意识 B.人自身 C.现实的人 D.审美的人 E.道德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ABC)

A.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 B.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 C.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D.人在审美中的自由 E.人在欣赏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AD)

A.个体内在性 B.自足性 C.圆融性 D.生成性 E.觉解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ABCD)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 E.审美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ABCDE)

A.功利境界 B.伦 理境界 C.政治境界 D.学术境界 E.宗教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AB)

A.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B.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C.只具有一个层次 D.等同于人生境界 E.与人生境界对立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BCD)

A.超现实性 B.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 C.超功利性 D.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E.主观性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BCD)

A.神妙 B.崇高 C.喜剧和悲剧 D.丑和荒诞 E.意境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AB)

A.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 B.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C.以求真为目的 D.以求善为目的 E.是人类活动的一种

【第四篇】

2.1.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是(BC)

A.鉴赏力

B.审美兴趣

C.审美品位

D.审美个性

E.审美能力

2.2.下列关于审美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审美活动追寻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B.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一样揭示出事实并终止于事实

C.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联系,内在地包含着“善”

D.审美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

E.审美活动对现实世界根本否定

2.3.马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着作是(AB)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判断力批判》

D.《共产党宣言》

E.《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4.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CD)

A.审美需要

B.审美趣味

C.审美主体

D.审美对象

E.审美经验

2.5.下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的是(BE)

A.色彩

B.体积

C.形状

D.音响

E.旋律

2.6.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人们曾总结出多种形式组合的形式规律,有(ABCDE)

A.多样统一

B.整齐一律

C.节奏韵律

D.均衡对称

E.对比调和

2.7.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AD)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C.开放性的系统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

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8.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以其超越眭、自由性,使得审美对象更为生动逼真地展现出其气韵与神貌,下列表现这一主体境界的有(CD)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自由游戏”

C.“坐忘”

D.“非现实化”

E.“欲辩忘言”

2.9.以下着作属于主张巫术说的着作有(ACE)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与知觉》

C.《金枝》

D.《美育书简》

E.《原始文化》

2.10.以下属于审美意识的内容的是(ABD)

A.审美愿望

B.审美理想

C.审美需要

D.审美趣味

E.审美体验

2.1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造有(AC)

A.器物造型

B.固定装饰

C.器物装饰

D.非固定装饰

E.语言活动

2.1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主要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下列属于非固定装饰的是(ABE)

A.耳环

B.锥髻

C.文身

D.凿齿

E.戒指

2018自学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第一篇】

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C)

A.图式化结构 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 C.意象世界 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

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

A.艺术创造过程 B.艺术品中 C.艺术接受过程 D.艺术传播过程

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D)

A.集体无意识 B.普遍的互相联系 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 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

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

A.创作冲动 B.主体的灵感 C.艺术操作 D.意象生成

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

A.不期而至的惊讶 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 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 D.完全的精神升华

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C)

A.精神层面 B.初步 C.物态化和物化 D.形而上

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B)

A.实质上不存在 B.客观存在 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 D.完全不存在

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

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 B.突破客观的规律 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 D.将其融会和整合

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D)

A.《法律篇》 B.《克力同篇》 C.《巴门尼德篇》 D.《伊安篇》

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

A.艺术的形式 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 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 D.败笔

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D.审美特性的差异

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

A.黑格尔 B.布托 C.刘勰 D.柏拉图

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6.艺术的特点为只能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进行表现。(B)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戏剧

6.17.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8.与情感活动联系得最为紧密,也动态色彩的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9.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艺术综合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共同特征?(D)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20.艺术接受的核心是(D)

A.接受主体的参与 B.艺术品的中介作用 C.鉴赏 D.意象的重建

6.21.波兰哲学家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特殊结构在于它的结构框架。(C)

A.格式塔 B.矛盾性 C.图式化 D.多义性

6.22.从整体上来看,艺术的接受是一个——的过程。(B)

A.飞跃 B.阶段性 C.不可控 D.有计划的

6.23.所谓“艺术接受的阶段性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B)

A.结构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C.空白与不确定处 D.意象的组织

6.24.在审美鉴赏中“悟”的阶段,形式符号最终被——了。(D)

A.抛弃 B.凝固 C.扬弃 D.克服

6.25.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悟”的境界很不容易达到,所以——就显得十分必须。(A)

A.审美鉴赏指导 B.超越观这一阶段 C.延长“品”这一阶段 D.细读文本

【第二篇】

7.1.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B)

A.礼 B.乐 C.术 D.射

7.2.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B)

A.尧的时代 B.舜的时代 C.禹的时代 D.周文王的时代

7.3.礼乐纳人学校教育是在(A)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始皇时期

7.4.《左传》中季札观乐时,非常推崇_____,认为它“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A.《颂》 B.《风》 C.《雅》 D.《诗》

7.5.在先秦时,美育的理想是(A)

A.乐 B.和 C.礼 D.仁

7.6.把和与同严格区分开来的是(B)

A.《乐记·乐情》 B.《国语·郑语》 C.《毛诗序》 D.《尚书o舜典》

7.7.“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着。”出自(D)

A.舜 B.朱熹 C.刘向 D.董仲舒

7.8.建安时期,首先提出“美育”一词的是(C)

A.曹操 B.曹丕 C.徐斡 D.阮籍

7.9.是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且使美育有了自己的范围,不再只是教化的一部分的时期是(C)

A.先秦 B.两汉 C.魏晋 D.隋唐

7.10.朱熹提出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净化”思想的观点是(D)

A.虚静 B.以物观物 C.文以载道 D.消融查滓

7.11.中国明清时期提出“见文当观心”观点的是(B)

A.李贽 B.金圣叹 C.汤显祖 D.李渔

7.12.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的是(A)

A.李渔 B.金圣叹 C.李贽 D.曹雪芹

7.13.近代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4.受西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把美育看成审美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的是(A)

A.蔡元培 B.梁启超 C.王国维 D.纳兰性德

7.15.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6.主张美育是“趣味教育”的是(B)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叶圣陶 D.鲁迅

7.17.认为美育“即情育”的是(C)

A.鲁迅 B.康有为 C.王国维 D.朱熹

7.18.西方美育思想最早开端于(A)

A.古希腊罗马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7.19.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B)

A.毕达哥拉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康德

7.20.“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出自(D)

A.贺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7.21.“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出自(A)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普罗提诺 D.马佐尼

7.22.中世纪后期,世俗文化深入神学,古希腊罗马的“”被用来作为教会教育的内容。(A)

A.七艺 B.六艺 C.五经 D.四书

7.23.文艺复兴时期,取代神学观念的是(D)

A.虚无主义 B.自由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7.24.美育作为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正式出现的标志是(D)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贺拉斯的《诗艺》 D.席勒的《审美书简》

7.25.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是(C)

A.恩格斯 B.列宁 C.马克思 D.毛泽东

7.26.将“美和善”混为一谈的观点是(B)

A.美育是情感教育 B.美育是人格教育 C.美育是艺术教育 D.美育是道德教育

7.27.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这说明(A)

A.美是诉诸感性的 B.美可以潜移默化 C.美具有能动性 D.以上皆不对

7.28.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B)

A.人物形象 B.感性形象 C.理性形象 D.自然形象

7.29.“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出自(A)

A.《文心雕龙》 B.《南词叙录》 C.《淮南子》 D.《绘事发微》

7.30.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是(D)

A.冉求 B.朱光潜 C.老子 D.孔子

7.3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D)

A.庄子 B.苟子 C.韩非 D.老子

7.32.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视为境界的是(C)

A.儒家 B.道家 C.佛教禅宗 D.理学家

7.33.提倡“顿悟顿修”的是(C)

A.老子 B.庄子 C.慧能 D.玄奘

7.34.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人生的境界是(C)

A.道德境界 B.功利境界 C.审美境界 D.科学境界

【第三篇】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ABC)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李泽厚 D.费希纳 E.布洛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ABCE)

A.费希纳 B.弗洛伊德 C.荣格 D.蒋孔阳 E.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A.艺术美 B.自然美 C.科技美 D.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E.心灵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ABCDE)

A.哲学 B.心理学 C.民俗学 D.人类学 E.社会学

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ACD)

A.审美意识 B.审美意象 C.美学思想 D.美学学科 E.审美形态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ABCE)

A.《牡丹亭》 B.《红楼梦》 C.《俄狄浦斯王》 D.仰韶文化(鹰鼎) E.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AB)

A.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 B.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C.西方悲剧源远流长,中国在五四后才有悲剧意识 D.中国的悲剧意识强于西方 E.中国没有悲剧意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C)

A.审美意识的产生 B.专门的系统的美学着作问世 C.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D.对审美心理的探索 E.对审美关系的侧重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ACD)

A.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 B.完全是马克思独创 C.具有生成性 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E.具有自发性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ABC)

A.自我意识 B.人自身 C.现实的人 D.审美的人 E.道德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ABC)

A.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 B.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 C.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D.人在审美中的自由 E.人在欣赏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AD)

A.个体内在性 B.自足性 C.圆融性 D.生成性 E.觉解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ABCD)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 E.审美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ABCDE)

A.功利境界 B.伦 理境界 C.政治境界 D.学术境界 E.宗教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AB)

A.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B.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C.只具有一个层次 D.等同于人生境界 E.与人生境界对立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BCD)

A.超现实性 B.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 C.超功利性 D.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E.主观性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BCD)

A.神妙 B.崇高 C.喜剧和悲剧 D.丑和荒诞 E.意境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AB)

A.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 B.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C.以求真为目的 D.以求善为目的 E.是人类活动的一种

【第四篇】

2.1.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是(BC)

A.鉴赏力

B.审美兴趣

C.审美品位

D.审美个性

E.审美能力

2.2.下列关于审美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审美活动追寻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B.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一样揭示出事实并终止于事实

C.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联系,内在地包含着“善”

D.审美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

E.审美活动对现实世界根本否定

2.3.马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着作是(AB)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判断力批判》

D.《共产党宣言》

E.《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4.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CD)

A.审美需要

B.审美趣味

C.审美主体

D.审美对象

E.审美经验

2.5.下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的是(BE)

A.色彩

B.体积

C.形状

D.音响

E.旋律

2.6.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人们曾总结出多种形式组合的形式规律,有(ABCDE)

A.多样统一

B.整齐一律

C.节奏韵律

D.均衡对称

E.对比调和

2.7.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AD)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C.开放性的系统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

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8.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以其超越眭、自由性,使得审美对象更为生动逼真地展现出其气韵与神貌,下列表现这一主体境界的有(CD)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自由游戏”

C.“坐忘”

D.“非现实化”

E.“欲辩忘言”

2.9.以下着作属于主张巫术说的着作有(ACE)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与知觉》

C.《金枝》

D.《美育书简》

E.《原始文化》

2.10.以下属于审美意识的内容的是(ABD)

A.审美愿望

B.审美理想

C.审美需要

D.审美趣味

E.审美体验

2.1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造有(AC)

A.器物造型

B.固定装饰

C.器物装饰

D.非固定装饰

E.语言活动

2.1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主要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下列属于非固定装饰的是(ABE)

A.耳环

B.锥髻

C.文身

D.凿齿

E.戒指

【 #自考# 导语】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出发吧,愿你前程无量,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精选试题【四】》供您查阅。 一、名词解释: 1、贡献边际: 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贡献边际率: 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3、变动成本率: 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4、保本分析: 是研究当企业正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5、保本点: 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6、安全边际: 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7、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 8、保利点: 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 9、保净利点: 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额。 二、单项选择题: 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 ) 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 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 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 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 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 ) A.单位贡献边际 B.贡献边际率 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综合贡献边际率 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 ) 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 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 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 ) A.贡献边际率 B.单位利润 C.单位售价 D.单位贡献边际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 )元 A.650 B.750 C.850 D.950 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 ) A.销售量上升 B.产品单价下降 C.固定成本下降 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 ) A.33.33% B.25% C.50% D.20% 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 A.贡献边际 B.营业利润 C.营业毛利 D.期间成本 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 B.贡献边际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 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 A.完全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 ) A.两者相等 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 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 D.两者之和等于1 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 )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D.不一定 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 ) A.16.40 B.14.60 C.10.60 D.10.40 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 )万元。 A.8 B.12 C.4 D.16 16、单价单独变动时,会使安全边际( ) A.不变 B.不一定变动 C.同方向变动 D.反方向变动 17、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 ) A.单价 B.目标利润 C.成本水平 D.销售量 18、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1000元,单价10元,计划销售量6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80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为( )元。 A.10 B.9 C.8 D.7 答案:1.B2.D3.A4.D5.B6.B7.B8.A9.C 10.B11.B12.D13.A14.D15.A16.C17.D18.D 三、多项选择题: 1、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C.变动成本法假设 D.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E.目标利润假设 2、本量利分析基本内容有( ) A.保本点分析 B.安全性分析 C.利润分析 D.成本分析 E.保利点分析 3、安全边际率=( ) A.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 B.保本销售量÷实际销售量 C.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 D.保本销售额÷实际销售额 E.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 4、从保本图得知( ) A.保本点右边,成本大于收入,是亏损区 B.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盈利区越大 C.实际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部分即是安全边际 D.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保本点越低,盈利面积越小 E.安全边际越大,盈利面积越大 5、贡献边际率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 A.1—变动成本率 B.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C.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量 D.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额 E.单位贡献边际/单价 6、下列各项中,能够同时影响保本点、保利点及保净利点的因素为( ) A.单位贡献边际 B.贡献边际率 C.固定成本总额 D.目标利润 E.所得税率 7、下列两个指标之和为1的有( ) A.安全边际率与贡献边际率 B.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 C.保本作业率与变动成本率 D.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 E.贡献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 答案:1.ABCDE2.ABE3.AC4.CE5.ABDE6.ABC7.BD 四、简答题: 1、简述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 答: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4)变动成本法假设;(5)目标利润假设。 2、贡献边际率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它和变动成本率的关系如何? 答: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将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联系起来,有以下关系成立:变动成本率+贡献边际率=1。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 属于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边际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贡献边际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五、计算题: (一)已知:某企业产销A、B、C、D四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 名称 销售 数量 销售收 入总额 变动成 本总额 单位贡 献边际 固定成 本总额 利润 (或亏损) A (1) 20000 (2) 5 4000 6000 B 1000 20000 (3) (4) 8000 -1000 C 4000 40000 20000 (5) 9000 (6) D 3000 (7) 15000 2 (8) 4000 要求:计算填列表中用数字(1)、(2)、(3)、(4)、(5)、(6)、(7)、(8)表示的项目。 (二)已知: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1998年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税前利润为1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 要求:(1)计算该公司1998年的固定成本; (2)假定1999年该公司只追加20万元的广告费,其他条件均不变,试计算该年的固定成本。 (3)计算1999年该公司保本额。 (三)已知: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1997年销售量为8000件,单价为240元,单位成本为180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150元,该企业计划1998年利润比1997年增加10%。 要求:运用本量利分析原理进行规划,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实现目标利润(假定采取某项措施时,其他条件不变)。 (四)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19 800元,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品种 销售单价(元) 销售量(件) 单位变动成本(元) 甲 2000 60 1600 乙 500 30 300 丙 1000 65 700 要求:(1)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2)计算该公司营业利润。 (五)已知:某公司1998年销售收入为180 000元,销售成本为160 000元,其中固定成本为88 000元,若1999年计划增加广告费3200元,产品单价仍为40元/件。 要求:(1)预测1999年该公司的保本点; (2)若1999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52 800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 (六)已知:某公司1999年预计销售某种产品50000件,若该产品变动成本率为50%,安全边际率为20%,单位贡献边际为15元。 要求:(1)预测1999年该公司的保本销售额; (2)1999年该公司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七)已知:某公司产销一种产品,本年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单位售价 20 单位变动成本: 直接材料 4 直接人工 7 变动制造费用 3 单位贡献边际 6 要求:(1)若每月销售额为25000元时可以保本,计算当年固定成本总额; (2)若直接人工增加10%,要维持目前的贡献边际率,则单位售价应提高多少? (八)已知: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1998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3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1999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1998年的30%。 要求:(1)预测1999年的保本销售量; (2)若1999年的计划销售量比1998年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习题答案: (一)、(1)(20000-4000-6000)/5=2000 (2)20000-4000-6000=10000 (3)20000-8000-(-1000)=13000 (4)(20000-13000)/1000=7 (5)(40000-20000)/4000=5 (6)40000-20000-9000=11000 (7)2*3000+15000=21000 (8)21000-15000-4000=2000 (二)、(1)1000万×60%=600万元 1000万-600万-100万=300万元 (2)300万+20万=320万元 (3)320/(1-60%)=800万元 (三)、(1)240×8000-180×8000=480000元 480000×(1+10%)=528000元 180-150=30元 (30×8000+528000)/(240-150)=8534件 8534-8000=534件 98年应增加销售量534件,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2)240*8000-150*8000-528000=192000元 30*8000-192000=48000元 98年应降低固定成本48000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3)(240*8000-30*8000-528000)/8000=144元 150-144=6元 98年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6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4)150+(24000+528000)/8000=246元 246-240=6元 98年应提高单价6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四)、(1)甲产品的销售比重=2000×60/200 000=60%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500×30/200 000=7.5% 丙产品的销售比重=1000×65/200 000=32.5% 甲产品的贡献边际率=(2000-1600)/2000=20% 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500-300)/500=40% 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1000-700)/1000=30% 综合贡献边际率=20%×60%+40%×7.5%+30%×32.5%=24.75% 综合保本额=19800/24.75%=80 000元 甲产品保本量=80000×60%/2000=24元 乙产品保本量=80000×7.5%/500=12元 丙产品保本量=80000×32.5%/1000=26元 (2)(2000×60+500×30+1000×65)×24.75%=49500元 49500-19800=29700元 (五)、(1)180000/40=4500件 (160000-88000)/4500=16元/件 保本量=(88000+3200)/(40-16)=3800件 保本额=3800×40=152 000元 (2)(88000+7200+52 800)/(40-16)×40=240000元 (六)、(1)(50000×15)/(1-50%)=1500000元 1500000/50000=30元/件 保本量=50000×(1-20%)=40000件 保本额=40000×30=1 200 000元 (2)固定成本=15×40000=600000元 税前利润=1500000-15×50000-600000=150 000元 (七)、(1)固定成本=25000/20×6=7500元 7500×12=90000 (2)6/20×100%=30% [4+7(1+10%)+3]/(1-30%)=21元 (21-20)/20*100%=5% (八)、(1)63000/15=4200件 63000/30%=210000元 210000/4200=50元/件 (210000-63000-18000)/(50-15)=129000/35=3686件 (2)50×4200×(1+8%)-15×4200×(1+8%)-129000=29760元

2018自学考试题目及答案详解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资产评估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资产评估是通过对资产何种价值的估算,从而确定其价值的经济活动?

A.某一时期 B.某一时点

C.某一对区 D.某一阶段

2.在资产评估活动中,下列关于价值类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价值类型制约评估方法的选择

B.评估目的受价值类型的影响

C.明确价值类型,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评估结果

D.价值类型可以分为现行市价、重置成本、收益现值、清算价格

3.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评估经济原则的是

A.客观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替代性原则 D.专业性原则

4.资产评估资料的收集中,信息渠道明显不可靠的是

A.国家权威部门网站 B.报刊杂志

C.对资产占有方的资产清查 D.朋友的口头告知

5.市场法中,资产的可比性具体体现在资产的

A.功能上 B.用途上

C.体积上 D.价值上

6.在成本法评估中,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贬值是经济性贬值?

A.货币政策的变动 B.资产的使用

C.资产的闲置 D.新技术的运用

7.重置全新机器设备一台,其价值为5万元,年产量为600件,现知被评估机器设备年产量为800件。假设该类机器设备的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5,则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为

A.4~5万元 B.5万元

C.5.77万元 D.6.67万元

8.下列关于机器设备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属于会计学中所称的固定资产,具有单位价值高、使用期限长的特点

B.机器设备的价值与其所处的位置有显著的关系

C.机器设备是有形资产

D.对于高能耗、低效率、污染大的机器设备,应该按照低值甚至报废资产处理

9.估算机器设备重置成本时,需要考虑消费税的是

A.外购单台不要安装的进13设备重置成本

B.外购单台需要安装的进口设备重置成本

C.进口轿车重置成本

D.外购成套需要安装设备重置成本

10.下列关于使用年限法计算机器设备实体性贬值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要区分机器设备的物理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

B.如果机器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在计算贬值率时需要缩短已使用年限,或延长尚可使用年限

C.机器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可以允许超过国家规定的禁止使用日期

D.工作量法是年限法的另一种形式

11.与评估对象完全相同的参照物资产1O月前的成交价格为5万元,每个月相对于上个月物价变动2%,则被评估对象价值接近于

A.5.5万元 B.5.52万元

C.6.1万元 D.6.32万元

12.房地产是实物、权益和区位三者的结合,其中无形的、不可触摸的部分是

A.实物 B.权益

C.区位 D.土地

13.土地可分为已开发的土地、未开发的土地和列入市镇开发规划的土地,是按照土地的

A.所有权归属 B.社会经济用途

C.开发程度与开发趋势 D.利用程度

14.基准地价与标定地价的关系是

A.基准地价是标定地价评估的基础

B.标定地价是基准地价评估的基础

C.基准地价比标定地价更接近于市场交易地价

D.基准地价评估可以以标定地价为依据

15.在土地估价中,不仅要对将来的地价变动做出准确的预测,同时也要对所采用的地价资料修订到估价期日的标准水平,才能合理地估价。这是贯彻了土地使用权评估的

A.替代原则 B.最有效使用原则

C.变动原则 D.供需原则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确指的无形资产的是

A.专有技术 B.商标权

C.计算机软件 D.商誉

17.被评估的专有技术自评估基准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6年,经专业人员分析,未来6年预期税后收益可维持在每年150万元,若折现率为l0%,则该专有技术的评估值约为

A.568.2万元 B.653.30万元

C.660.53万元 D.670.08万元

18.某项专利技术的法定保护期自2010年1月15日起l0年,2013年1月l5日作为评估基准日,预计在2017年1月会有更新的技术替代该专利技术在生产上得到广泛运用,该专利技术的预期收益期限较为合理的年限为

A.4年 B.7年

C.9年 D.10年

19.某低值易耗品原价为960元,评估时的市场价格是900元,预计使用l2个月,评估时已使用了8个月,其评估值约为

A.200元 B.250元

C.300元 D.320元

20.某企业产成品实有数量1000台,每台实际成本50元,根据会计核算资料,生产该产品的材料费用与工资等费用的比例为60:40,根据目前价格变动情况和其他相关资料,确定材料综合调整系数为1.20,工资等费用综合调整系数为1.10。该产成品的评估值为

A.50000元 B.58000元

C.60000元 D.66000元

21.甲企业持有乙企业发行的优先股1万股,每股面值50元,年股息率为10%,评估人员将折现率定为8%,该优先股的评估值约为

A.62.5万元 B.65万元 C.500万元 D.625万元

22.被评估非流通普通股股票10万股,每股面值1元。该股票发行后,股利收益率维持在12%,预计在评估基准日后该股票的股利收益率将在原收益水平的基础上每年递增2%,评估基准日孱债利率为5‰风险报酬率为5%,被评估10万股非流通普通股股票的价值为

A.10万元 B.12万元 C.12.5万元 D.15万元

23.企业不同于其他资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盈利性 B.整体性

C.保障性 D.持续经营性

24.下列关于企业价值评估范围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企业价值评估的具体范围是从法的角度界定企业评估的资产范围

B.从产权的角度,企业评估的范围应该是企业的全部资产

C.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范围就是具体范围

D.企业价值评估的具体范围不应包括非控股子公司中的投资部分

25.下列关于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现金流量与净收益之间的差异越大,企业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

B.现金流量与净收益之间的差异越小,企业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

C.现金流量与净收益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企业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弱

D.现金流量与净收益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企业净收益的品质越差

26.待评估企业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分别为28万元、30万元、29万元、32万元和35万元,假定从第6年起,每年预期收益额稳定在35万元水平。根据资料确定的国债利率为4%,风险报酬率为7%,资本化率为8%,采用分段法估算的企业整体评估价值最有可能是

A.301万元 B.372万元

C.410万元 D.419万元

27.下列关于资产评估报告的表述,错误的是

A.资产评估报告是一种书面报告

B.资产评估报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C.资产评估报告即是资产评估报告书

D.资产评估报告是评估机构为资产评估项目承担法律责任的证明文件

28.下列关于评估机构法定代表人审核评估报告的表述,错误的是

A.要审核资产评估报告是否符合法性原则

B.重点审核资产评估报告的文字语法问题

C.注重对资产评估报告的实质性内容审核

D.要对资产评估报告从总体结构方面做最后的审核

29.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中针对资产评估业务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规范的指导慑文件属于

A.基本准则 B.具体准则

C.指导意见 D.评估指南

30.衡量一个国家资产评估业务水平的标志之一是该国的

A.法规体系形成情况 B.准则体系形成情况

C.强化政府管理情况 D.统一的管理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类型包括

A.在用价值 B.投资价值

C.清算价值 D.持续经营价值

E.课税价值

32.市场法应用的前提条件包括

A.需要有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资产市场

B.参照物及与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搜集到的

C.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

D.资产的使用功能未完全丧失

E.被评估资产在法律权属方面没有瑕疵

33.可能造成建筑物功能性贬值的原因主要包括

A.土地与建筑物用途不协调 B.建筑物的设计及结构上存在缺陷

C.自然力的作用 D.建筑物的装修与其总体功能不协调

E.建筑物使用强度与其所占土地的最佳使用不一致

34.建筑物残余估价法的运用要求

A.被评估对象可以获得正常收益

B.建筑物的用途、使用强度以及使用状态与土地的最佳使用不能严重背离

C.交易时间与评估基准日接近

D.建筑物原工程量是合理的

E.房地产具有客观收益

35.资产评估报告的作用体现在

A.为委托评估资产提供作价意见

B.反映了资产评估工作情况,是有关各方承担责任的依据

C.是评估机构向委托方收取评估费用的依据

D.是完善资产评估管理的重要手段

E.为资产交易定价提供了强制性意见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6.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

37.市盈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8.简述采用成本法评估生产周期短的在产品的具体评估方法。

39.简述长期投资评估程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40.被评估机组为3年前购置,账面价值为20万元人民币,评估时该类型机组已不再生产,被新型机组所取代。经调查和咨询了解到,在评估时点,其他企业购置新型机组的报价为30万元人民币(实际交易价格一般为报价的90%),专家认定被评估机组因功能落后其贬值额约占新型机组取得价格的20%。被评估机组尚可使用8年。

要求:试根据所给条件估算该机组的评估价值。(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41.某待估宗地,总面积为25 00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剩余使用年限为45年,土地还原利率为6%,现收集到A、B、C三个比较案例,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中交易情况、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都是比较案例与待估宗地相比较,以待估宗地为基准确定的数值。经了解,宗地所在城市此类用途土地的容积率每增加0.1,宗地地价比容积率为l时增加8%,从2014年8月份到2015年2月份,地价每月环比上涨1%。

要求:试根据上述条件评估待估宗地在2015年2月的价格。(计算结果以“元”为单位,取整)

42.甲企业为一家药品生产企业,许可乙企业使用其生产某种原料药的专利技术。甲企业与乙企业共同享用该专利,甲、乙两企业的设计能力分别为150万吨和100万吨。该专利为甲企业两年前自行研制开发并获得专利证书;专利的重置完全成本为l 000万元,近两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指数分别为5%和6%;该专利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0年,据专家鉴定分析和预测,其剩余使用期限为8年。该专利使用权转让后由于加剧了市场竞争,因此今后8年中甲企业减少的销售收入按现值计算为70万元,为保住市场份额需追加的成本按现值计算为30万元。

要求:计算该专利转让的最低收费额。(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43.预计某企业未来5年的预期利润总额分别为340万元、350万元、340万元、350万元和360万元。评估时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1%,无风险报酬率为4.5%,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风险与社会平均风险的比率为1.12。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平稳。

要求:试运用年金资本化法计算该企业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资产评估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 #自考# 导语】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心平气和信心足,过关斩将如流水;细心用心加耐心,努力备考,定会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篇一 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A)A.低级的感性认识 B.人的意志 C.理性 D.意念 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 A.理念论 B.先验主体论 C.绝对精神论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B) A.意念 B.实践 C.精神 D.物质 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B)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康德 D.席勒 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 A.自由 B.实践 C.劳动 D.阅读 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C)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 A.多向度的人 B.单面人 C.双重性格的人 D.多重性格的人 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B) A.学习 B.觉解 C.实践 D.艺术 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 A.自发性 B.内在性 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D.动态性 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 A.天地境界 B.道德境界 C.功利境界 D.自然境界 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 A.功利境界 B.学术境界 C.艺术境界 D.*境界 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 A.知识 B.体验 C.美 D.存在 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A) A.自由 B.限制 C.必然 D.可能 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 A.毫无瓜葛 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C.同一个概念 D.包含关系 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 A.同时的 B.在后的 C.在前的 D.无所谓先后 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 A.崇高 B.荒诞 C.喜剧 D.气韵 1.37.审美经验是一种(A) A.感性体验 B.感官体验 C.认识 D.感官快感 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 A.艺术创造 B.艺术作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欣赏 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B) A.广义的美育 B.狭义的美育 C.美育 D.以上都不是 1.40.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过——才能实现。(D) A.人生境界 B.实践 C.生存实践 D.审美活动 1.41.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A) A.审美活动 B.审美理想 C.审美意象 D.审美心理篇二 2.1.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A)A.审美需要 B.抽象思维 C.审美理想 D.认识能力 2.2.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位置的是(D)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审美趣味 D.审美理想 2.3.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决定的。(B) A.主体的个体特征 B.后天的社会因素 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 D.人的生理素质 2.4.“趣味无可争辩”观点的错误在于把(A) A.审美趣味相对化 B.审美趣味绝对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审美趣味主观化 2.5.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构成的(D) A.信仰关系 B.认识关系 C.审美关系 D.本己性精神交流 2.6.以下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D) A.自律性 B.个性化 C.开放性 D.形式符号性 2.7.马克思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的特性。(A) A.自律性 B.超越性 C.自我性 D.开放性 2.8.美感产生于(A)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2.9.以下不属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的是(B) A.惊异 B.领悟 C.体验 D.澄明 2.10.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B) A.审美距离 B.静观体验 C.陌生化 D.热情投入 2.11.所谓“胸有成竹”,说明审美对象具有——的特征。(D) A.虚无性 B.具体性 C.不可捉摸性 D.非实体性 2.12.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C) A.欧阳修 B.苏轼 C.梅尧臣 D.柳宗元 2.1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C) A.自由创造 B.交感巫术 C.自由游戏 D.劳动先于艺术 2.1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B) A.加达默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贝尔 2.15.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的学者是(B) A.泰勒 B.弗雷泽 C.卡o毕歇尔 D.普列汉诺夫 2.16.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D) A.表现说 B.劳动说 C.本能说 D.巫术说 2.17.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B) A.有意味的形式 B.劳动先于艺术 C.自由游戏 D.巫术礼仪活动 2.18.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C)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拜 2.19.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2.20.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D) A.语言艺术 B.家庭生活 C.劳动工具 D.巫术礼仪活动 2.21.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B)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 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 D.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2.22.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多以早期人类的——为主题。(B) A.婚姻恋爱 B.狩猎生活 C.巫术仪式 D.耕种篇三 3.1.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了(A)A.审美形态 B.审美范畴 C.审美活动 D.审美经验 3.2.认为审美形态是美的形态的逻辑出发点是(C) A.认为美是主观的 B.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 C.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 D.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 3.3.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C) A.完全正确的 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征 C.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 D.完全错误的 3.4.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A)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 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 C.是美的类型说 D.是审美类型说 3.5.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D) A.是美的范畴说 B.是审美范畴说 C.很全面 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 3.6.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B) A.是正确的 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 C.人生境界具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 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 3.7.“虚实”不仅在文学意境中使用,还可以在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甚至现实生活的兵法中使用,这说明了审美形态具有(B)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8.“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B)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 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 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 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 3.9.中国哲学之“道”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原则,贯穿于阳刚与阴柔,意与境等,说明审美形态具有(A)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0.中国古代的“神”及其有关的神韵等。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审美形态的(C)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1.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D)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中世纪 D.19世纪中叶后 3.12.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态的(B)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3.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C)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4.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C) A.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B.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 C.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3.15.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A)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6.西方早期审美形态的实质是(B)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7.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的是(B) A.席勒 B.索绪尔 C.鲁迅 D.*金 3.18.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而不像西方重视语法,所以它表现出一种(D) A.哲学性 B.逻辑性 C.清晰性 D.诗性 3.19.和西方的审美文化不同,中国的审美文化具有的特征是(A) A.世俗化 B.形而上性 C.宗教化 D.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3.20.理念论的*学内容,是道德至上的原则,具体到美学中,就表现为(C) A.真与善合一 B.真与美合一 C.美与善合一 D.以上都不是篇四 3.21.在理性主义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时,讲出“上帝死了”的人是(B)A.叔本华 B.尼采 C.罗兰巴特 D.德里达 3.22.审美形态的出现与哲学息息相关,丑和荒诞出现的哲学背景是(C) A.人文主义盛行 B.理性主义兴起 C.非理性主义兴起 D.古典主义盛行 3.23.中国哲学几千年基本上没变,下面的哪句话可以说明?(D) A.变则通 B.物化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24.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C) A.自然形态 B.社会形态 C.艺术形态 D.人生形态 3.25.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A) A.优美和崇高 B.悲剧和喜剧 C.丑和荒诞 D.优美和丑 3.26.明确将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两类,并说前者可以看作女性美,后者可以看作男性美的是(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本雅明 3.27.在狭义上,美主要指(C) A.崇高美 B.悲剧美 C.优美 D.喜剧美 3.28.认为美不含功利性,至于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的“心意能力”相关的是(A) A.康德 B.歌德 C.雅斯贝斯 D.席勒 3.29.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C)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托尔斯泰 3.30.下列对优美的理论探讨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B) A.古希腊时期,把优美与美划等号 B.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三角形 C.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D.英国画家荷迦兹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3.31.康德说优美“直接在自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说明其论述着手的角度是(C) A.对象的物性特性 B.对象的形式特征 C.审美效应 D.生理效应 3.32.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来进行研究的是(B) A.朗吉弩斯 B.博克 C.索绪尔 D.歌德 3.33.康德分析崇高,认为其特征是“无形式”的着作是(A)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谈美书简》 3.34.西方美学,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C) A.朗吉弩斯 B.博克 C.毕达哥拉斯 D.歌德 3.35.朗吉弩斯将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对举的美来论述的着作是(C) A.《拉奥孔》 B.《美学》 C.《论崇高》 D.《论崇高与美》 3.36.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D) A.博克 B.席勒 C.黑格尔 D.康德 3.37.康德认为,崇高的事物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C) A.数学的崇高 B.力学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D.艺术的崇高 3.38.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其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B) A.悲剧上 B.崇高上 C.荒诞上 D.丑上 3.39.恩格斯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D) A.一除悯和恐惧 B.对立理想的冲突 C.永恒正义的和解 D.历史必然性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3.40.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原因是(D) A.表现冲突和毁灭 B.表现巨大的哀伤 C.具有崇高性 D.表现毁灭,也表现抗争

【 #自考# 导语】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出发吧,愿你前程无量,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精选试题【四】》供您查阅。 一、名词解释: 1、贡献边际: 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贡献边际率: 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3、变动成本率: 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4、保本分析: 是研究当企业正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5、保本点: 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6、安全边际: 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7、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 8、保利点: 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 9、保净利点: 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额。 二、单项选择题: 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 ) 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 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 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 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 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 ) A.单位贡献边际 B.贡献边际率 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综合贡献边际率 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 ) 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 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 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 ) A.贡献边际率 B.单位利润 C.单位售价 D.单位贡献边际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 )元 A.650 B.750 C.850 D.950 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 ) A.销售量上升 B.产品单价下降 C.固定成本下降 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 ) A.33.33% B.25% C.50% D.20% 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 A.贡献边际 B.营业利润 C.营业毛利 D.期间成本 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 B.贡献边际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 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 A.完全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 ) A.两者相等 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 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 D.两者之和等于1 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 )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D.不一定 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 ) A.16.40 B.14.60 C.10.60 D.10.40 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 )万元。 A.8 B.12 C.4 D.16 16、单价单独变动时,会使安全边际( ) A.不变 B.不一定变动 C.同方向变动 D.反方向变动 17、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 ) A.单价 B.目标利润 C.成本水平 D.销售量 18、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1000元,单价10元,计划销售量6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80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为( )元。 A.10 B.9 C.8 D.7 答案:1.B2.D3.A4.D5.B6.B7.B8.A9.C 10.B11.B12.D13.A14.D15.A16.C17.D18.D 三、多项选择题: 1、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C.变动成本法假设 D.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E.目标利润假设 2、本量利分析基本内容有( ) A.保本点分析 B.安全性分析 C.利润分析 D.成本分析 E.保利点分析 3、安全边际率=( ) A.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 B.保本销售量÷实际销售量 C.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 D.保本销售额÷实际销售额 E.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 4、从保本图得知( ) A.保本点右边,成本大于收入,是亏损区 B.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盈利区越大 C.实际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部分即是安全边际 D.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保本点越低,盈利面积越小 E.安全边际越大,盈利面积越大 5、贡献边际率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 A.1—变动成本率 B.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C.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量 D.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额 E.单位贡献边际/单价 6、下列各项中,能够同时影响保本点、保利点及保净利点的因素为( ) A.单位贡献边际 B.贡献边际率 C.固定成本总额 D.目标利润 E.所得税率 7、下列两个指标之和为1的有( ) A.安全边际率与贡献边际率 B.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 C.保本作业率与变动成本率 D.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 E.贡献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 答案:1.ABCDE2.ABE3.AC4.CE5.ABDE6.ABC7.BD 四、简答题: 1、简述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 答: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4)变动成本法假设;(5)目标利润假设。 2、贡献边际率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它和变动成本率的关系如何? 答: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将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联系起来,有以下关系成立:变动成本率+贡献边际率=1。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 属于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边际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贡献边际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五、计算题: (一)已知:某企业产销A、B、C、D四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 名称 销售 数量 销售收 入总额 变动成 本总额 单位贡 献边际 固定成 本总额 利润 (或亏损) A (1) 20000 (2) 5 4000 6000 B 1000 20000 (3) (4) 8000 -1000 C 4000 40000 20000 (5) 9000 (6) D 3000 (7) 15000 2 (8) 4000 要求:计算填列表中用数字(1)、(2)、(3)、(4)、(5)、(6)、(7)、(8)表示的项目。 (二)已知: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1998年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税前利润为1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 要求:(1)计算该公司1998年的固定成本; (2)假定1999年该公司只追加20万元的广告费,其他条件均不变,试计算该年的固定成本。 (3)计算1999年该公司保本额。 (三)已知: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1997年销售量为8000件,单价为240元,单位成本为180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150元,该企业计划1998年利润比1997年增加10%。 要求:运用本量利分析原理进行规划,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实现目标利润(假定采取某项措施时,其他条件不变)。 (四)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19 800元,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品种 销售单价(元) 销售量(件) 单位变动成本(元) 甲 2000 60 1600 乙 500 30 300 丙 1000 65 700 要求:(1)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2)计算该公司营业利润。 (五)已知:某公司1998年销售收入为180 000元,销售成本为160 000元,其中固定成本为88 000元,若1999年计划增加广告费3200元,产品单价仍为40元/件。 要求:(1)预测1999年该公司的保本点; (2)若1999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52 800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 (六)已知:某公司1999年预计销售某种产品50000件,若该产品变动成本率为50%,安全边际率为20%,单位贡献边际为15元。 要求:(1)预测1999年该公司的保本销售额; (2)1999年该公司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七)已知:某公司产销一种产品,本年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单位售价 20 单位变动成本: 直接材料 4 直接人工 7 变动制造费用 3 单位贡献边际 6 要求:(1)若每月销售额为25000元时可以保本,计算当年固定成本总额; (2)若直接人工增加10%,要维持目前的贡献边际率,则单位售价应提高多少? (八)已知: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1998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3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1999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1998年的30%。 要求:(1)预测1999年的保本销售量; (2)若1999年的计划销售量比1998年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习题答案: (一)、(1)(20000-4000-6000)/5=2000 (2)20000-4000-6000=10000 (3)20000-8000-(-1000)=13000 (4)(20000-13000)/1000=7 (5)(40000-20000)/4000=5 (6)40000-20000-9000=11000 (7)2*3000+15000=21000 (8)21000-15000-4000=2000 (二)、(1)1000万×60%=600万元 1000万-600万-100万=300万元 (2)300万+20万=320万元 (3)320/(1-60%)=800万元 (三)、(1)240×8000-180×8000=480000元 480000×(1+10%)=528000元 180-150=30元 (30×8000+528000)/(240-150)=8534件 8534-8000=534件 98年应增加销售量534件,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2)240*8000-150*8000-528000=192000元 30*8000-192000=48000元 98年应降低固定成本48000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3)(240*8000-30*8000-528000)/8000=144元 150-144=6元 98年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6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4)150+(24000+528000)/8000=246元 246-240=6元 98年应提高单价6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四)、(1)甲产品的销售比重=2000×60/200 000=60%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500×30/200 000=7.5% 丙产品的销售比重=1000×65/200 000=32.5% 甲产品的贡献边际率=(2000-1600)/2000=20% 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500-300)/500=40% 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1000-700)/1000=30% 综合贡献边际率=20%×60%+40%×7.5%+30%×32.5%=24.75% 综合保本额=19800/24.75%=80 000元 甲产品保本量=80000×60%/2000=24元 乙产品保本量=80000×7.5%/500=12元 丙产品保本量=80000×32.5%/1000=26元 (2)(2000×60+500×30+1000×65)×24.75%=49500元 49500-19800=29700元 (五)、(1)180000/40=4500件 (160000-88000)/4500=16元/件 保本量=(88000+3200)/(40-16)=3800件 保本额=3800×40=152 000元 (2)(88000+7200+52 800)/(40-16)×40=240000元 (六)、(1)(50000×15)/(1-50%)=1500000元 1500000/50000=30元/件 保本量=50000×(1-20%)=40000件 保本额=40000×30=1 200 000元 (2)固定成本=15×40000=600000元 税前利润=1500000-15×50000-600000=150 000元 (七)、(1)固定成本=25000/20×6=7500元 7500×12=90000 (2)6/20×100%=30% [4+7(1+10%)+3]/(1-30%)=21元 (21-20)/20*100%=5% (八)、(1)63000/15=4200件 63000/30%=210000元 210000/4200=50元/件 (210000-63000-18000)/(50-15)=129000/35=3686件 (2)50×4200×(1+8%)-15×4200×(1+8%)-129000=29760元

  • 索引序列
  • 2018自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18自学考试试题答案及答案
  • 2018自学考试题目及答案大全
  • 2018自学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2018自学考试题目及答案详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