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内科护理学重点笔记归纳整理

自考内科护理学重点笔记归纳整理

发布时间:

自考内科护理学重点笔记归纳整理

内科护理学重点知识归纳如下:

1、运动治疗可改善糖尿病人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对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病人更为有利。

2、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是最具诊断价值和特征性的检查。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脊液检查多呈血性,压力升高,但需注意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禁忌腰穿,以免出现脑疝。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脊液检查正常。

3、糖尿病饮食治疗时营养成分分配:糖类(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0%,以主食为主,脂肪<30%,蛋白质15%。

4、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多于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急骤发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短暂意识丧失、脑膜刺激征阳性,重者可迅速陷入深昏迷。

5、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的治疗包括端坐位,双腿下垂;高流量吸氧,乙醇湿化;吗啡镇静;使用起效迅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平喘药物,如西地兰、呋塞米、硝普钠、氨茶碱等。

6、哮喘急性发作重度时,应采取吸氧;改善通气;持续雾化吸入B2受体激动剂,或合用抗胆碱药,或静脉滴注氨茶碱或沙丁胺醇;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措施。

7、支气管扩张的表现是长期咳嗽、大量咳痰、反复咯血,肺的下部、背部可闻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哕音,成年慢性重症患者可有缺氧表现,如发绀、杵状指。

8、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出现的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困难。

9、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有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米索前列醇。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科的一部分,属于临床护理学的范畴,是了解疾病、治疗和护 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一门学科。内科护理学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它 们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学习,护士能够掌握内科多发病、常见病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熟悉疾病的各项检查、治疗及诊断要点,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和处理,并以此作为基 础对病人进行评估分析,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从而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所以内科护理学在医学上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不可缺少也必须存在的科项。能起辅助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科护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1、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三大特点: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

2、结核性膜炎病理可为:渗出性、粘连型、干酪型。

3、肝硬化侧支循环可引起:腹壁静脉曲张、直肠下端静脉丛。

4、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球部以上出血。

5、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6、左心衰竭呼吸困难表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性呼吸、夜间阵发性、急性肺水肿。

7、洋地黄中毒表现:心率失常、胃肠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呼吸困难。

8、心房颤动主要体症: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极不规律、脉搏短促。

9、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包括:不稳定性心缓痛、心肌梗死、猝死。

10、临**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

11、有Q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电图特性:宽而深Q波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T波倒置。

12、二尖瓣狭窄并发症:心房颤动、急性肺水肿右心衰竭、栓塞、肺部感染。

13、心肌梗死最先出现症状:胸痛。

14、诊断心率失常最重要的无创伤性检查技术:心电图。

内科护理学二自考重点如下:

1、体位引流:是根据患者肺部病变部位,将其安置于适当的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的方法,又称重力引流。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右心室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3、Horner综合征:常由位于肺尖部的肺上沟癌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表现为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有时压迫臂丛引起以腋下为主、向上肢内侧放射的烧灼样疼痛。

4、心源性晕厥:是指因心脏疾病引起心排血量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引起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突发而短暂的可逆性意识丧失。

5.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自考社区护理学重点笔记归纳整理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护理本科国家指定教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护理专科自考本科参考书01B0103)护理学(独立本科段)0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20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03004社区护理学(一)503005护理教育导论503006护理管理学503007急救护理学503008护理学研究5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5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803011儿科护理学(二)803200预防医学(二)603201护理学导论503202内科护理学(二)503203外科护理学(二)500015英语(二)143门选考1门00016日语(二)1400017俄语(二)141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410040护理学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你还可以到你当地的自考网站可以去看一下,我也在自考祝你成功!护理专科自考本科参考书01B0103)护理学(独立本科段)0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20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03004社区护理学(一)503005护理教育导论503006护理管理学503007急救护理学503008护理学研究5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5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803011儿科护理学(二)803200预防医学(二)603201护理学导论503202内科护理学(二)503203外科护理学(二)500015英语(二)143门选考1门00016日语(二)1400017俄语(二)141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410040护理学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你还可以到你当地的自考网站可以去看一下,我也在自考祝你成功!护理专业自考本科科目有哪些?护理专业自考本科科目有哪些003010 妇产科护理学 5。003011 儿科护理学 5。015 21060 护理学临床考核16 21061 护理学毕业论文注:选修课i/n表示n选i;否则表示按学分选修,数值为选修所需学分数。自考本科的教材哪里可以购买呢?看你报了哪几门,在自考办可以定购书的,一般自考办附近都有专门卖自考书的书店,也可以在淘宝网上买。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护理伦理教材重点笔记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本科护理学礼仪的重点本科护理学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2、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精神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礼仪、护理科研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临床综合实习、社区实习、论文撰写等。本回答由网友推荐2017年护理人文自考知识点护理学自考大专科目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类:1、公共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2、专业课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药理学(一)(含实践)、生物化学(三)(含实践)、病理学(含实践)、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一)、外科护理学(一)、护理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学、生理学(含实践);3、选修课临床实习:妇产科护理学(一)、儿科护理学(一)。备注:在护理学自考大专科目中,选修课任选一门即可。本回答由网友推荐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现代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为社区卫生机构培养社区护理应用型人才,全国考委制定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区护理学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区护理学专业分专科和独立本科段。专科:本计划规定课程不少于15门,总学分不少于70学分。凡按规定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课程合格成绩,累计达70学分,并通过相应课程的实践环节考试(或考核),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社区护理学专业专科毕业证书。独立本科段:本计划规定课程不少于12门,总学分不少于70学分。凡按规定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课程合格成绩,累计达70学分,并通过相应课程的实践环节考试(或考核),毕业论文成绩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社区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计划中课程代码标注“*”的课程(包括选考课程)均为全国统一考试课程,必须使用全国考委组编的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教材,参加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凡已开考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根据本专业考试计划对已开考专业考试计划进行调整,从2007年开始执行本计划。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区护理学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与学分专业代码:A100704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2 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33 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3 4729* 大学语文 44 2899* 生理学 3.52900 生理学(实践) 0.55 2901* 病理学 52902 病理学(实践) 16 2903* 药理学(一) 32904 药理学(一)(实践) 17 2864*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48 3000* 营养学 39 0488* 健康教育学 310 3621* 社区护理学导论811 3622* 社区健康评估612 3623* 社区特殊人群保健 513 3624* 社区常见健康问题614 3625* 社区护理技术51 0012* 英语(一) 7 选考课程 2 3626* 社区康复护理 5 3 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2 总学分 70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区护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专业代码:B100705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2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3 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2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24 3699* 护理学研究(二) 85 3005* 护理教育导论 56 3700* 护理社会学概论 77 0182* 公共关系学 48 4435* 老年护理学 59 3006* 护理管理学 5 二选一 3627*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5 10 3628*社区精神卫生护理 811 3626*社区康复护理 51 0015* 英语(二) 14 选考课程 2 3621* 社区护理学导论 8 3 3622* 社区健康评估 6 4 3629* 中医护理学基础8 5 3200* 预防医学(二) 6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总学分 70教材和辅导书在当地自考办就能买到。祝您好运。

自考内科护理学重点笔记归纳

内科护理学重点知识如下:

1、HP感染是近年来较为公认的主要发病因素,尤其是DU。

2、非甾体抗炎药,是致消化性溃疡的另一重要素,以GU常见。

3、HP检测,阳性提示溃疡处在活动期。

4、癌变,病人上腹痛的节律性消失,症状顽固,经严格内科治疗无效。

5、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是窦房结。

具体如下:

1、检查继发性癫痫病因最有效方法之一是:MRI。

2、支气管扩张最有意义的体征是:固定的局限性湿罗音。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

3、肺结核最严重的类型是:血行散播型肺结核。

4、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是:侵润性肺结核。

5、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早的功能改变是:流量—容积曲线降低。

6、支气管哮喘重症最可能的是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

7、预防及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要药物是糖皮质激素。

8、预防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物是色甘酸二钠。

9、肺心病的首要死因:肺性脑病。最常见的酸碱失衡是:呼吸性酸中毒。

10、急性呼衰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11、心衰最常用的药物是利尿剂。

12、慢性左心衰最早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

13、心衰诱发因素最常见为感染。

14、洋地黄最多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早二联律。最早表现:厌食。

15、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动过速。

16、终止房扑最好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

17、下壁心梗最易发生传导阻滞。

18、急性心梗引发的心律失常最多见为室早及室性心动过速。

19、室性心动过速无动力学障碍首选利多卡因,有动力学障碍首选电复律。

20、二尖瓣狭窄检查最可靠的方法:超声心电图。

21、二尖瓣关闭不全检查最可靠的方法:多普勒。

22、主动脉狭窄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23、主动脉狭窄最主要的体征:主动脉区第二心音减弱甚至消失。

24、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多见病原菌:草绿色链球菌。急性为金葡。

25、心包积液最突出症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呼吸困难。

26、最易发生梗阻的为幽门管溃疡。

27、抑酸作用最强的药物是:奥美拉唑。

28、肠结核最好发部位:回盲部。伤寒:回肠下端。

29、克罗恩病最好发部位:回肠末端。

30、最易引起低钾低氯性碱中毒为幽门梗阻。

31、溃疡性结肠炎首选柳氮糊磺吡啶。

32、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间最重要的表现是粘液脓血便。

33、原发性肝癌最常见分型:块状型。

34、原发性肝癌血行转移(肝外)最常见于肺。首发症状:肝区疼痛。

35、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大肠埃希菌。

36、尿毒症最常见的死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心衰。

37、最能说明体内储备铁缺乏的只表示血清铁蛋白降低。

38、白血病最常见的死因为颅内出血。

3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常见表现:低热、贫血、巨脾。化疗首选羟基脲。

40、无合并症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降压宜首选: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内科护理学重点知识归纳如下:

1、运动治疗可改善糖尿病人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对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病人更为有利。

2、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是最具诊断价值和特征性的检查。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脊液检查多呈血性,压力升高,但需注意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禁忌腰穿,以免出现脑疝。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脊液检查正常。

3、糖尿病饮食治疗时营养成分分配:糖类(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0%,以主食为主,脂肪<30%,蛋白质15%。

4、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多于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急骤发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短暂意识丧失、脑膜刺激征阳性,重者可迅速陷入深昏迷。

5、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的治疗包括端坐位,双腿下垂;高流量吸氧,乙醇湿化;吗啡镇静;使用起效迅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平喘药物,如西地兰、呋塞米、硝普钠、氨茶碱等。

6、哮喘急性发作重度时,应采取吸氧;改善通气;持续雾化吸入B2受体激动剂,或合用抗胆碱药,或静脉滴注氨茶碱或沙丁胺醇;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措施。

7、支气管扩张的表现是长期咳嗽、大量咳痰、反复咯血,肺的下部、背部可闻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哕音,成年慢性重症患者可有缺氧表现,如发绀、杵状指。

8、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出现的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困难。

9、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有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米索前列醇。

1、检查继发性癫痫病因最有效方法之一是∶MRI。2、支气管扩张最有意义的体征是∶固定的局限性湿罗音。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3、肺结核最严重的类型是∶血行散播型肺结核。4、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是∶侵润性肺结核。5、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早的功能改变是∶流量—容积曲线降低。6、支气管哮喘重症最可能的是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7、预防及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要药物是糖皮质激素。8、预防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物是色甘酸二钠。

自考美学重点笔记归纳整理

自考美学知识重点的整理与归纳1荣格的原型理论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将个体无意识转化为集体无意识。原型是人类早期生存环境中产生的一种集体无意识,通过遗传机制被人类群体遗传。2艺术美是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中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是人类创造和提炼的结果,高于自然,是人类精神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表现和确认。3美学是—1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4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萌生并具有某种模糊的审美追求的意识。5审美思维是指基于审美意识对审美现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理性认识。6美学学科是以审美意识和审美思维为基础,以审美现象为一门特殊学科,独立、系统地看待审美现象的理论体系。7审美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本体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关系,是人类通过感性形式对世界建构的一种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8美是指通过审美活动所建构的能够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是人与世界和谐统一、 有限无限的自由生活境界的吝观化和感性表现。9美感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客体同时建构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体现在对实践功利、伦理与认知之外的自由生命状态的主观感知,以及体验人与世界存在意义所产生的自由、幸福与愉悦感。10审美形式是指对美的不同形式,即审美对象的分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产生的自由生命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和具体存在状态。11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生活的、自觉的社会存在,在客观活动中渴望实现和肯定自己,并根.据自己的人生理想自由、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要。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新丰富和新表现。1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灵中完美美的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心灵中建构的理想形态美。13审美趣味是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兴趣和趣味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14审美活动没有功利性,也就是说,审美活动不是针对某-特定的有限目的,相反,它也必须以摆脱直接的功利目的为前提。美活动指向的是一种整体的、 根本的功利主义,即促进人走向一种完全的自由存在状态。15自律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它不是一种手段,而是目的本身。16审美体验是主体在特定的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所吸引,不由得去理解、欣赏咀嚼,从而陶醉于其中,使灵魂受到震撼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17系统地提出了席勒博弈论。在他看来,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而且是人从动物状态.向人性的主要标志。它是在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桎梏和道德必然性的强迫之后的一种真正的自由活动。它突出的特点是它只关心事物的纯粹外表,也就是说,它只对事物的形象无所事事,供地面观看和玩耍,他基本上是一种想象的游戏,因此,所谓的游戏也是一种审美活动。18审美意识是指人的审美需要与外在吝体之间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欲望、渼趣味、美观念和审美理想。19审美形式是指以复杂的生活方式和自由的生活境界为核心,以以们对不同形式进行逻辑分类的感性表现形式,如审美趣味、审美风格等。20审美活动的二重性主要是指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美学自考必考知识点如下:

1、审美趣味: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体现出来个人爱好和倾向,它是主体社会显现,具有强烈社会。

2、美感:主体在具体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立起来呈现出审美主体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出主体直观到超越利、伦理、认识人生境界,体验出人和世界意义而表现出来幸福感、自由感和愉悦感。

3、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4、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2)特性:具体感性的审美活动体现出来,缺乏明确而系统的理论表述,不成熟,不自觉。

(3)分类: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

5、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代表人物:柏拉图,代表作品:《大希庇阿斯篇》美学在古希腊没成为一门学科,但开始研究美本身、美的本质。

6、美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核心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

7、审美需要的特征

(1)生命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

(2)高级的精神追求: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

8、审美理想的概念: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所谓审美理想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的位置。

9、审美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内在关联:审美理想反映着一定时代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它与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审美理想不仅仅是审美活动本身的产物,而是主体全部人生实践的结晶。

10、审美趣味的两重性:存在着个体性与社会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

自考美学重点笔记整理归纳

重点解析

1.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构成的动力机制建筑了审美活动得以存在的根基和控制平台。

(1)审美需要:就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要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审美需要具有的两个显著特征:首先,审美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根植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其次,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

(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要作用:首先,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具有导向性、规范性的作用;其次,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审美趣味呈现的两方面的特征:首先,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其次,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审美趣味的这两重性决定了我们在承认其个体性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防止那种把审美趣味相对化的观点。判断一种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首先,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其次,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以此可以判断审美趣味的好坏高下。

2.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和特殊性。

审美活动不仅是一种独立存在着的人类活动,而且,它根本上是一种整体性的、以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表现的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精神活动,具有更为鲜明的主体性和更为充分的个性化特征。审美活动的特殊性体现在下面四方面:

(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从根本上说,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在精神上的一种交流和对话,是一种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

(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审美是一种最具个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动,它所建构的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根本上是超越现实功能和物质需求的一种自由的心灵体验。

(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所谓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所谓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所谓审美又具有他律性,即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首先,审美活动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人的审美对象的范围,决定着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也决定着人的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其次,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以及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并决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再次,各种审美形态的历史性生产和演变,实质上不过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态以及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可以说,审美的自觉程度和广阔程度就是人丰富的内在本性在现实中不断生成和在范围上不断扩大的一种人化的尺度。

3.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1)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审美活动本身所展开的就是一个属人的世界,并且因此这个世界也仅仅只为人才存在。不管审美活动所指涉的具体对象之间有多大的区别和差异,然而这些对象之进入审美的世界,却无不关系着人。这些对象一旦进入审美的领域就成为人的对象化和对象化的人,成为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充分确证和肯定。因此审美活动由于体现着人生价值而具有价值性。

(2)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既是客体对象被人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其次,都必然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所追求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4)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已性的存在方式。首先,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方式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其次,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再次,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4.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这是因为:

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再次,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5.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这就决定了主体在审美中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方式。所谓人在审美中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方式,只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人主要发挥自己精神性的本质力量,人是通过精神性的劳动在从精神上占有对象的过程中来确证自己的现实存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①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审美惊异就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

②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③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与完整的世界直接相遇,人与世界之间的一切遮蔽、晦暗不明均被敞开,从而使主体进入一种光明无蔽的澄明之境,一种最高的生存状态。

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6.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1)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

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具体事物的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可以被人的耳、目所直接把握的感性属性,这是由审美活动根本上是一种精神观照活动所决定的。

1)色彩:是事物各种审美条件中最重要的感性质料之一,其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所谓表情性是指色彩能直接唤起人的某种感觉和情感;所谓象征性是指在不同民族中,由于传统习惯,某种色彩与某种特定内容形成较为固定的联系,从而使色彩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意义。

2)线条:与色彩不同,线条不是一种现成存在着的直接物体,而是人们在时间中对物体外形所做的一种抽象,在这种抽象中,线条被赋予了某种观念意义,从而成为造型艺术的一种特殊语汇。

3)形状:事物都以一定形状在空间中存在着,形状使得事物获得一种具体可感性,它不仅构成事物的轮廓,是一切审美对象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层次,而且它自身还具有一定的`表情性。

审美对象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是多样统一。所谓多样,是指审美对象的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物质因素在形式上的区别与联系;所谓统一,则是指审美对象各个不同的部分和不同的物质因素在整体中彼此关联、呼应、衬托、映照,从而有机融合的内在关系。“多样统一”也就是寓多于一,在丰富多彩的表现中保持着内在血脉的一致性。

(2)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

具备审美价值的事物首先必须是人的生活世界中一个具有实在性的事物,但任何一个客观事物只有当它与特定的主体相联系,并实际地处在一定的活动中时,它才获得了作为某种具体对象的现实规定性。审美价值属性只是为审美对象提供了一种可能实现的条件,而只有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这种可能性才能化为具体的现实性。审美对象只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现实地生成并显现出来的。审美活动以其自由性、全面性和超越性,不仅使事物对象的审美价值充分绽露出来,而且把一个活的充盈着生命的真实世界也即审美对象向人拓展出来,获得现实的存在。

(3)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

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上就在于它具有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

1)非实体性:审美对象不仅不是一种物质实体,而且它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它只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审美对象就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一定审美价值属性的客观事物独特的观照和体验中。审美对象之所以会具有非实在性,是因为审美活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静观,而是一种积极的建构过程,这既是外在事物从实向虚的能动转化过程,也是审美主体内在的本质力量充分对象化的过程,审美对象因此变成一种主客观统一的新的精神客体。

2)开放性:即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审美对象既是有限的、确定的,但又具有无限性和不确定性。审美对象的无限性寄居在它的有限个体的存在中,审美对象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就根源于它那既与过去沟通又向未来开放的生成性的结构之中。

7.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是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请说明原始审美意识的发生过程)

判断审美活动业已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应是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审美意识与审美需要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当审美需要被人清楚地意识到,并转化成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时,它才真正构成推动审美发生的一种积极的力量,审美需要是审美意识的内在驱动力,而审美意识则是审美需要的心理表现。

概括地说,所谓审美意识,就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内容。对于真正人类意识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类的远古祖先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的生产劳动活动,它开始把动物性的本能需要提升为一种观念形式,从而最终使人的活动具有了自觉的目的性特征,它是人类意识发生的根本条件和显著标志。

原始意识的主要特征:

(1)原始意识在具体中包含着抽象性。

(2)原始意识在蒙昧性中渗透着真实性。

(3)原始意识在神秘性中凝聚着创造性。

原始意识之中的抽象性、真实性、创造性就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本因素,当这些意识逐渐分化出来之后,就可能诞生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就是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即是人类逐渐超越自发性的自然需要,而使之上升到社会生活的层次并赋予其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过程。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促成了这一过程的转化。

引言

我国动画以及动画设计来自于国外,它的作品在各个领域中很好的展示出它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应用了美学原理。最初,我国的动画设计是来自于日本、美国、英国等,开始的动画设计主要在于影片的内容,而不是很注重它的美学设计应用。如今,动画设计非常的注重美学设计。美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渠道来传播的,只有多元的媒介才能保证美的发展,动画片媒介的这种绘画的特性是一种特别的传达美的方式,正是它这种本身不具有等同于现实生活中失误形象的特别之处,为美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它是一种新颖的形式,以一种新的方式带给人们更多的美的享受。美学运用于影视动画的方方面面:题材、意境、画面、人物造型、色彩等,这些东西的设计前提其实就是如何给人美的感受。

1.动画影视内容中的美学体现

动画中的主要内容在于它的题材新颖、以及观众的爱好程度等。题材内容的选择绝取决于它的美学色彩、画质清晰等问题。动画中的美学设计主要是涉及到动画中的幻想空间,这样才能够把动画的内容中的题材得以完美的应用。题材上的美学应用其实是方方面面的,题材本身的神秘性和魔幻性就是一种美的表达,它的吸引力之处正是美学应用的所在之处。动画艺术是赋予生命的艺术,它让原本由线条、块面、色彩等构成的无生命的虚构角色,通过艺术和技术的加工,展现给观众一个拥有鲜明个性、行动灵活、表情夸张、语言生动的真实的血肉之躯。通俗地说,虚拟动画角色就是动画艺术中的演员,它们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按照戏剧结构的安排用专业的表演为观众演绎出一个虽然虚幻却真情实感、撼动人心的世界。

2.动画设计中的视觉美学体现

2.1 画面中的美学

画面中的美学往往是要结合媒体内容而设计的,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动画影片视觉效果的应用完美的结合。视觉效果佳,也代表着美学应用的非常的好,它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在于画质的体现程度。动画仅仅依靠画面是不行的,还需要各种拍摄技法的合理运用。影视动画是通过镜头的转换来实现空间感的,在题材选定好的时候,就首先应该考虑到摄影机镜头的运动和镜头的剪辑。动画设计的视觉美学语言从属性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动"的内容,这是指它作为一种"活动影像",能够表现在连续时空中的动作和状态。其中包括"动"的规律、"动"的技巧、性格、趣味等等,需要通过时间的展示向观众传达角色要表现的情绪。另一部分是"画",这是指它的绘画性或人工制作,区别于一般"实拍"的影视图像。在动画中,各种视觉元素不是简单的堆积,不是对一个特殊的摄影机角度、一个巧妙的移动镜头或者吊臂镜头本身的简单追求,而应该是出于整体的视觉价值的考虑,将"动"与"画"完美结合。因此,在动画中,视觉语言的审美优劣会直接影响最终作品的视听效果、节奏韵律、画面美感等。

2.2 造型中的美学

动画中的造型主要是体现在它的设计,也体现在美学的应用,它的审美效果在于对动画影视设计的效果程度。动画人物的塑造也体现出了动画人物性格的完美结合,它通过人物故事的情节展现出美学中的造型艺术美。角色的体现在动画中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它的艺术价值很体现出动画的个性艺术特征。动画角色的结构比例、五官设计以及服饰的设计都离不开美学的指导。《千与千寻》中的主角千寻的设计可谓就是准确到位、深入人心。这个角色的设计非常接近于现实生活,纯真善良,可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千寻就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孩子,她简单、纯朴、自然,用她善良的本性感染着身边的人。这个形象的设计可谓是非常成功的。

2.3 色彩中的美学

动画中的色彩跟美学息息相关,色彩的体现也体现出动画的质量存在着很大的联系。色彩的设计美,是当代社会动画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的生活习惯往往会把颜色当着一种生活的重要内容,好的色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感受。无论是什么角色,以及什么动画的内容,都离不开色彩美的展现。人们对主观色彩的感受和解读,自然会反映到动画设计之中,这就是我们对动画场景色彩应用的关键所在。色彩运用得自然与否,也是对整个动画作品的画面美感起到重要作用的,动画作品中色彩的设计也要和它所处的环境相一致,在色彩鲜明的基础之上也要增加必要的时尚流行元素,这也是色彩对美最好的表达。

综上所述,美学可以说是渗透在影视动画的方方面面,动画作品就是将文字媒介转移到了影像媒介之上,把自己的思考和想要传达的内容贯穿进去,让人们得以从一个新的高度探索它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得到了新的娱乐体验和美感。

3.动画设计的意境美学

动画设计离不开美学塑造的意境,动画也离不开抒情作品的分析与体现。动画设计不仅仅在于内容的丰富,还在于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上述都是体现出动画内容的价值以及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审美内涵。动画创作者创造虚拟动画艺术,就是以虚拟性的动态影像和夸张性的叙事场景将人们的心绪和意识带入一种奇特的审美情景之中,产生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精神意象。它能够创造出人类的视觉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感受到的光影现象,甚至拟造出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在这种与原有视觉景象和心理完形所形成的强烈的对比与反差中,增强了动画受众的好奇心与欣赏欲望,并使其审美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挥,迅速地融入到动画影片的艺术氛围之中,构成审美意境。动画,可以使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中的人们在获得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复苏人类的原始记忆,重温童年时代的梦想与异念,从而感受到无比强烈的精神震撼力。

自考美学知识重点的整理与归纳1荣格的原型理论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将个体无意识转化为集体无意识。原型是人类早期生存环境中产生的一种集体无意识,通过遗传机制被人类群体遗传。2艺术美是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中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是人类创造和提炼的结果,高于自然,是人类精神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表现和确认。3美学是—1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4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萌生并具有某种模糊的审美追求的意识。5审美思维是指基于审美意识对审美现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理性认识。6美学学科是以审美意识和审美思维为基础,以审美现象为一门特殊学科,独立、系统地看待审美现象的理论体系。7审美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本体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关系,是人类通过感性形式对世界建构的一种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8美是指通过审美活动所建构的能够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是人与世界和谐统一、 有限无限的自由生活境界的吝观化和感性表现。9美感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客体同时建构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体现在对实践功利、伦理与认知之外的自由生命状态的主观感知,以及体验人与世界存在意义所产生的自由、幸福与愉悦感。10审美形式是指对美的不同形式,即审美对象的分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产生的自由生命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和具体存在状态。11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生活的、自觉的社会存在,在客观活动中渴望实现和肯定自己,并根.据自己的人生理想自由、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要。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新丰富和新表现。1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灵中完美美的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心灵中建构的理想形态美。13审美趣味是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兴趣和趣味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14审美活动没有功利性,也就是说,审美活动不是针对某-特定的有限目的,相反,它也必须以摆脱直接的功利目的为前提。美活动指向的是一种整体的、 根本的功利主义,即促进人走向一种完全的自由存在状态。15自律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它不是一种手段,而是目的本身。16审美体验是主体在特定的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所吸引,不由得去理解、欣赏咀嚼,从而陶醉于其中,使灵魂受到震撼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17系统地提出了席勒博弈论。在他看来,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而且是人从动物状态.向人性的主要标志。它是在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桎梏和道德必然性的强迫之后的一种真正的自由活动。它突出的特点是它只关心事物的纯粹外表,也就是说,它只对事物的形象无所事事,供地面观看和玩耍,他基本上是一种想象的游戏,因此,所谓的游戏也是一种审美活动。18审美意识是指人的审美需要与外在吝体之间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欲望、渼趣味、美观念和审美理想。19审美形式是指以复杂的生活方式和自由的生活境界为核心,以以们对不同形式进行逻辑分类的感性表现形式,如审美趣味、审美风格等。20审美活动的二重性主要是指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自考内科护理学重点笔记归纳整理
  • 自考社区护理学重点笔记归纳整理
  • 自考内科护理学重点笔记归纳
  • 自考美学重点笔记归纳整理
  • 自考美学重点笔记整理归纳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