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发布时间: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创新的关键在于 创新思维 是怎样形成的,那么找到创新思维的形成规律也就解决了问题的关键。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的创新思维的具体 方法 ,希望对您有帮助哦。创新思维的具体方法 1、跟踪思维 通过对社会消费迹象进行跟踪调查之后,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从中发现未来产品的开发创新。 2、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他是从相反的角度思考产品开发,把市场最终目标和为产品研究的出发点,沿着为实现未来而思考现在,为到达终点而把握起点的思路。 3、心理思维 抓住人们的心理追求去开发创造新产品,往往可以收到妙不可言的市场效果。 4、替代思维 一种产品在消费实践中已证明是过时落后的,人们希望有新的更好的东西替代之。而一旦有了优于或完全不同于这种产品的另一种新产品问世,市场销路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好,经济效益也会出人意料地高。 5、物极思维 有一种现象:一只 足球 掸撞到墙上,因受反作用力的影响而猛然回头,顺着原方向,返回到一定的距离处,受反作用力越大,返回距离就越远。物理学家称此为物极原理”。 6、 发散思维 就是从某一研究和思考对象出发,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一点联想到多点,在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的广阔领域分别涉猎,从而形成产品的扇形开发格局,产生由此及彼的多项创新成果。 美国历经百年风化的自由神像翻新后,现场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位叫斯塔克的人承包了这一苦差事,他对废料进行分类处理,巧妙地把废铜皮铸成纪念币,把废铅、废铝做成纪念尺,把水泥碎块、配木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作为有意义的纪念品供人选购。所有这一切,都与名扬天下的“自由女神”相联系。这样一来,就从那些一文不值、难以处理的垃圾中开发出了好几种十分俏销、身价百倍的纪念性新产品,斯塔克也由此大获其利。这种 变废为宝 的发散式创新技世,一时传为美谈,启迪着许多企业家的产品开发行为。 7、否定思维 否定是创新之母。否定自己的过去,意味着创造更好的未来。产品创新也是这样。 8、多路思维 使头脑中多路创新思维聚焦于某一个中心点上,在产品开发中向某一个焦点发起创新攻势。 创新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 创新思维之所以有别于一般思维而成为一种新的思维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成果的独创性和思维主体的能动性。 1)思维过程的辩证性——主要是指它既包含有 抽象思维 ,又包含有非 逻辑思维 ;既包含有发散思维,又包含有收敛思维;既有求同思维,又有求异思维等等。由此形成创新思维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思维实际上是各种思维的形式的综合体。 2)思维形式的反常性——又经常体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或逻辑的中断,这是因为创新思维主要不是对现有概念、知识的循环渐进的逻辑推理的结果和过程,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 3)思维空间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创新思维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考察问题,而不再局限于逻辑的、单一的、线性的思维,形成开放式思维。 4)思维成果的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直接体现或标志,常常具体表现为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及唯一性。 5)思维主体的能动性——表明了创新思维是创新主体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内简单、被动的直映,充分显示了人类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十二个锻炼孩子创新思维的方法 1.扩一扩 将原来的物品放大、扩展,会有什么变化? 如把望远镜扩成像大炮一样的天文望远镜,有的口径就有1米。用它看星空,38万公里远的月亮,就好像在128公里的近处一样。 2.加一加 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或把这件东西与其他什么东西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把这件东西加长、加高、加宽会怎样?这里的“加一加”是为了发明创造而有意“加一加”。 3.减一减 将原来的事物减少、减短、减轻、减薄、减窄……设想能变成什么新东西?将原来的操作减慢、减时、减次、减序……又回有什么效果?人们用“减一减”技法发明了许多新东西。 4.缩一缩 把原有的物品体积的缩小、缩短,变成新的东西。 例如,只需在病人腹部划开能插入一把钥匙大小的小孔,伸进微型机械在腹腔内手术,就是“缩一缩”在医学上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微型相机、折叠沙发、折叠桌椅等等,也是“缩一缩”的产物。 5.变一变 “变一变”的题材唾手可得,易于创造,小到服装款式、生活习惯,大到经营方式、产品更新等万般事物,都需要无穷无尽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挥创造才能的舞台。 6.联一联 把某事物与另一事物联系起来,看看能产生什么新事物? 7.学一学 学习模仿别的物品的原理、形状、结构、颜色、性能、规格、动作等,以求有所创造。 8.改一改 就是从现有事物入手,发现该事物的不足之处,如不安全、不方便、不美观的地方,然后针对某些不足寻找有效的改进 措施 ,从而实现有所创造。 “改一改”技巧应用范围很广,如酒瓶透明的改为磨砂的,玻璃的改为瓷罐的;原有的注射器改为一次性注射器;风琴改为电子琴;普通门锁改为IC门锁;普通固定式餐桌改为电子呼叫和座位号显示的餐桌…… 9.代一代 产品中材料的替代很广泛。如塑料水龙头、塑料桌椅、塑料桶等等;用纸来替代传统材料也很多,如纸拖鞋、纸餐巾、纸杯子等等;还有利用植物纤维代替钢筋做建材,发明生产出黄麻水泥制品…… 10.搬一搬 “搬一搬”往往是某项发明创造推广应用的基本方法。如激光技术“搬”到了各个领域:激光切削、激光磁盘、激光唱片、激光测量、激光照排印刷、激光手术……又如,原来用于照明的电灯,经过“搬一搬”后,就有了紫外线灭菌灯、红外线加热灯、装饰彩灯、信号灯…… 11.反一反 就是将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以及正反、前后、左右、上下、横竖等加以颠倒,从而产生新的事物。 “反一反”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是很普遍的。例如,有人把风扇的吹风原理反一反,则出现了抽风机和吸尘器;森林动物园一反平时做法,将猛兽关在笼子里供人观赏改为将游人关在笼式汽车里,让游人在森林中游览观赏行动自由的猛兽,受到游人的欢迎。 12.定一定 是指对新的产品或事物定出新的标准、型号、顺序,或者为改进某种东西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止不良后果做出的一些新规定。 “定一定”适合搞小发明、小创造。如把“可使用”的标签做成定时褪色的字样,把它粘贴在需要时间限定的物品、食品包装上。当消费者在购物时看到“可使用”特殊标签的字样已褪色,也就知道此物品已经过期,不能再买了。 有创新思维的例子1 国的金光中曾生产了一种叫“抱娃”的黑皮肤玩具,在百货公司里销售。他为了宣传这种玩具,还刊登了 广告 。可是这种玩具的销路一直不好,几乎无人问津。百货公司让他拿回去。无奈,金光中只得把“抱娃”取了回来,堆放在仓库里。金光中的儿子是一位肯动脑筋的年轻人。 他注意到,百货公司里有一种身穿 游泳 衣的女模特模型,女模特模型有一双雪白的手臂。他想:假如把这种黑色的“抱娃”放在女模特模型雪白的手腕上,那真是黑白分明。有了这种鲜明的对比,说不定顾客会喜欢“抱娃”呢。于是他的儿子决定试一试。他费尽了口舌,终于说服了百货公司,“同意让女模特模型手持抱挂”。这一招果然奏效。凡是从女模特模型前走过的女孩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听:“这个‘抱娃’真好看,哪儿有卖?……”原来无人问津的“抱娃”,一时间成了抢手的热门货。 后来,他的儿子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请了几位白皮肤的女士,身着夏装,手中各拿一个“抱娃”,在繁华的街道上“招摇过市”,一下子吸引了大量过往行人的注意,连新闻记者也纷纷前来采访。第二天,报纸上竞相刊登出照片和报导。没想到,这一成功的推销竟然掀起了一股“抱娃”热。 归根结底,“抱娃”推销术之所以收到了奇效,是因为成功地运用了相涉效应思考法。 有创新思维的例子2 在荷兰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阿·布鲁特的退休老人。他和不少退休老人一样,每天都是以看电视来消磨时间。有一天,电视里播放有关月球探险的节目。在电视屏幕上,主持人煞有介事地将月球的地图摊开,并口若悬河地加以讲解。布鲁特老八心想:“看这种月球平面图,效果不好。 月球和地球都是圆的,既然有地球仪,同样也可以有月球仪。地球仪有人买,月球仪肯定也会有人买。”于是,老人开始倾注全部精力制造月球仪。当第一批月球仪做好以后,老人就在电视和报纸上刊登广告。 果然不出他所料,世界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地飞来。从此,他每年靠制造月球仪就可赚一千四百多万英镑。老人运用的就是伴生联想思考法,从地球仪联想到月球仪,创造出了大量的财富。

创新是指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或实施行为,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新成果的活动。创新思维方法让我们更容易完成任务,更快的接近目标。下面是我整理的创新思维方法包含哪些具体方法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形象思维

(1)概念

形象思维是指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是人的一种本能思维,人一出生就会无师自通地以形象思维方式考虑问题。

形象思维内在的逻辑机制是形象观念间的类属关系。抽象思维是以一般的属性表现着个别的事物,而形象思维则要通过独具个性的特殊形象来表现事物的本质。因此说,形象观念作为形象思维逻辑起点,其内涵就是蕴含在具体形象中的某类事物的本质。

(2)作用

形象思维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除了使用抽象思维以外,也经常使用形象思维。在企业经营中,高度发达的形象思维,是企业家在激烈而又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高层管理者离开了形象信息,离开了形象思维,他所得到信息就可能只是间接的、过时的甚至不确切的,因此也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3)特性

主要有:形象性;想像性;直接性;敏捷性;创造性;思维结果的可描述性;情感性等。

(4)方法

A.模仿法

以某种模仿原型为参照,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变化产生新事物的方法。很多发明创造都建立在对前人或自然界的模仿的基础上,如模仿鸟发明了飞机,模仿鱼发明了潜水艇,模仿蝙蝠发明了雷达。

B.想像法

在脑中抛开某事物的实际情况,而构成深刻反映该事物本质的简单化、理想化的形象。直接想像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的进行思想实验的主要手段。

C.组合法

从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或产品中抽取合适的要素重新组合,构成新的事物或新的产品的创造技法。常见的组合技法一般有同物组合、异物组合、主体附加组合、重组组合四种。

D.移植法

将一个领域中的原理、方法、结构、材料、用途等移植到另一个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新事物的方法。主要有原理移植、方法移植、功能移植、结构移植等类型。

逆向思维

(1)概念

逆向思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方式,它的思维取向总是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比如人弃我取,人进我退,人动我静,人刚我柔等等。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逆向思维模式,当一种公认的逆向思维模式被大多数人掌握并应用时,它也就变成了正向思维模式。

逆向思维并不是主张人们在思考时违逆常规,不受限制地胡思乱想,而是训练一种小概率思维模式,即在思维活动中关注小概率可能性的思维。

逆向思维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局限性,是决策思维的重要方式。

(2)特性

A.反向性

反向性是逆向思维的重要特点,也是逆向思维的出发点,逆向思维离开了它也就不存在。

B.异常性

逆向思维总是采取特殊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它的异常性。

C.“悖论”

反向性和异常性的存在,使得逆向思维在实践中常给人“悖论”的特性。牛顿的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其中就包含了对立物共存和互相作用的逆向思维观念。

(3)类别

A.反向思维

通常对普遍接受的信念或做法进行质疑,然后察看它的反面是什么。如果对立面是有道理的,那么就朝对立面方向进行。

在如下情况下,可以进行反向思维:一是考虑要做某种相反的事情;二是考虑用其对立面来取某物;三是如果意识到别人是错的,而你是正确的,但你仍然认为对方错误的观点中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B.雅努斯式思维

在人的大脑里构想或引入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并使它们同时并存于大脑里,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似之处、正与反、相互作用等,然后创造出新事物。这种双面思维相当艰难,因为它要求保持两个对立面并存在你的大脑中,是一种大脑技能。

C.黑格尔式思维

采取一种观念,容纳它的反面,然后试着把两者融合成第三种观念,即变成一种独立的新观念。这种辩证的过程需要三个连续的步骤:论题、反题以及合题。

(4)方法

A.怀疑法

有一种敢于怀疑的精神,打破习惯,反过来想一下,这种精神越强烈越好。习惯性做法并不总是对的,对一切事物都报有怀疑之心是逆向思维所需要的。

B.对立互补法

以把握思维对象的对立统一为目标。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异,也要看到事物之间因差异的存在而带来的互补性。

C.悖论法

就是对一个概念、一个假设或一种学说,积极主动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以求找出其中的悖论之处。

D.批判法

对言论、行为进行分辩、评断、剖析,以见正理。以批判法来进行逆向思维仍然需要以一般性的思维技能为基础,比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

E.反事实法

在心理上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进行否定并表征其原本可能出现而实际未出现的结果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是反事实思维。主要有加法式、减法式、替代式三种类型。

灵感思维

(1)内涵

灵感直觉思维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潜意识与显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的理性思维认识的整体性创造过程。

灵感直觉思维作为高级复杂的创造性思维理性活动形式,它不是一种简单逻辑或非逻辑的单向思维运动,而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相统一的理性思维整体过程。

(2)特点

A.突发性和模糊性

由于是没有在显意识领域单纯地遵循常规逻辑过程所形成,所以灵感直觉思维产生的程序、规则以及思维的要素与过程等都不是被自我意识能清晰地意识到的,而是模糊不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B.独创性

独创性是定义灵感思维的必要特征。不具有独创性,就不能叫灵感思维。

C.非自觉性

其他的思维活动,都是一种自觉的思维活动,灵感直觉思维的突出性,必然带来它的非自觉性。

D.思维灵活活动的意象性

在灵感直觉思维活动过程中,潜意识领域或显意识领域总伴有思维意象运动的存在。没有意象的暗示与启迪就没有思维的顿悟。

E.思维高度灵活的互补综合性

思维高度灵活的综合互补性是其思维的重要特征,如潜意识与显意识的互补综合,逻辑与非逻辑的互补综合,抽象与形象的互补综合等等。

(3)方法

A.久思而至

指思维主体在长期思考竟日不就的情况下,暂将课题搁置,转而进行与该研究无关的活动。恰好是在这个“不思索”的过程中,无意中找到答案或线索,完成久思未决的研究项目。

B.梦中惊成

梦是以被动的想象和意念表现出来的思维主体对客体现实的特殊反映,是大脑皮层整体抑制状态中,少数神经细胞兴奋进行随机活动而形成的戏剧性结果。并不是所有人的梦都具有创造性的内容。梦中惊成,同样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科学头脑”。

C.自由遐想

科学上的自由遐想是研究者自觉放弃僵化的、保守的思维习惯,围绕科研主题,依照一定的随机程序对自身内存的大量信息进行自由组合与任意拼接。经过数次、乃至数月、数年的意境驰骋和间或的逻辑推理,完成一项或一系列课题的研究。

D.急中生智

利用此种方法的例子,在社会活动中数不胜数。即情急之中做出了一些行为,结果证明,这种行为是正确的。

E.另辟新径

思维主体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课题内容与兴奋中心都没有发生变化,但寻解定势却由于研究者灵机一动而转移到与原来解题思路相异的方向。

F.原型启示

在触发因素与研究对象的构造或外形几乎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已经有充分准备的研究者一旦接触到这些事物,就能产生联想,直接从客观原型推导出新发明的设计构型。

G.触类旁通

人们偶然从其他领域的既有事实中受到启发,进行类比、联想、辩证升华而获得成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触类旁通往往需要思维主体具有更深刻的洞察能力,能把表面上看起来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情沟通起来,进行内在功能或机制上的类比分析。

H.豁然开朗

这种顿悟的诱因来自外界的思想点化。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的一些明示或隐喻获得。豁然开朗这种方法中的思想点化,一般来说要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有求”,二是“存心”,三是“善点”,四是“巧破”。

I.见微知著

从别人不觉得稀奇的平常小事上,敏锐地发现新生事物的苗头,并且深究下去,直到做出一定创建为止。见微知著必须独具慧眼,也就是用眼睛看的同时,配合敏捷的思维。

J.巧遇新迹

由灵感而得到的创新成果与预想目标不一致,属意外所得。许多研究者把这种意外所得看作是“天赐良机”,也有的称之为“正打歪着”或“歪打正着”。

逻辑思维

(1)概念

逻辑思维是指符合某种人为制定的思维规则和思维形式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常称它为“抽象思维”或“闭上眼睛的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思维主体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

(2)特征

概念的特征:内涵和外延。

判断的特征:一是判断必须对事物有所断定;二是判断总有真假。

推理的特征:演绎推理的逻辑特征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是必然性推理;非演绎推理的逻辑特征是:虽然前提是真的,但不能保证结论是真的,是或然性推理。

(3)方法

A.定义

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式。是用简洁的语词揭示概念反映的对象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定义的基本方法是“种差”加最邻近的“属”概念。定义的规则:一是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同;二是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三是定义不能用比喻;四是不能循环定义。

B.划分

是明确概念全部外延的逻辑方法,是将“属”概念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种概念。划分的逻辑规则,一是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外延;二是一个划分过程只能有一个标准;三是划分出的子项必须全部列出;四是划分必须按属种关系分层逐级进行,不可以越级。

发散思维

(1)概念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2)特性

A.流畅性

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机智与流畅性密切相关。

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B.变通性

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C.独特性

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D.多感官性

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情绪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

(3)方法

A.一般方法

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

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B?假设推测法

假设的问题不论是任意选取的,还是有所限定的,所涉及的都应当是与事实相反的情况,是暂时不可能的或是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对象和状态。

由假设推测法得出的观念可能大多是不切实际的、荒谬的、不可行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观念在经过转换后,可以成为合理的有用的思想。

C?集体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集体发散思维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我们常常戏称的“诸葛亮会”。

系统思维

(1)概念

系统是一个概念,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论,即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不等于其局部的简单相加。这一概念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某种本质属性,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和处延,其内容就是系统论或系统学。系统论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掌握的最高级思维模式。

系统思维是指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它不同于创造思维或形象思维等本能思维形态。系统思维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给我们带来整体观。

按照历史时期来划分,可以把系统思维方式的演变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古代整体系统思维方式——近代机械系统思维方式——辩证系统思维方式——现代复杂系统思维方式。

(2)方法

A整体法

是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从整体来考虑,把整体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让任何部分的东西凌驾于整体之上。

整体法要求把思考问题的方向对准全局和整体、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如果在应该运用整体思维进行思维的时候,不用整体思维法,那么无论在宏观或是微观方面,都会受到损害。

B结构法

进行系统思维时,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系统由各部分组成,部分与部分之间组合是否合理,对系统有很大影响。这就是系统中的结构问题。

好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部分间组织合理,是有机的联系。

C要素法

每一个系统都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构成,其中相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称之为构成要素。要使整个系统正常运转并发挥最好的作用或处于最佳状态,必须对各要素考察周全和充分,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

D功能法

是指为了使一个系统呈现出最佳态势,从大局出发来调整或是改变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在此过程中,可能是使所有部分都向更好的方面改变,从而使系统状态更佳,也可能为了求得系统的全局利益,以降低系统某部分的功能为代价。

辩证思维

(1)概念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思维法、质量互变思维法和否定之否定思维法。

(2)方法

A.联系

就是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是从空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的一种观点。

B.发展

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是从时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纵向发展过程的一种观点方式。

C.全面

就是运用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即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过程。换言之,就是对思维对象作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考察的一种观点方法。

“创造性思维”这个概念虽然现在使用较为广泛,但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对创造性思维的界定取得一致的意见。据统计,仅国内学者对于创造性思维定义的看法至少有30种以上。对于中外学者的观点,下面略举几例。

刘培育在《创新思维导论》一书中阐述道:“对于创新思维这一概念,目前在学术界尚无统一界定,‘创造性思维’或‘创造性思维’多为心理学家对创新思维所作解释,而哲学家则用‘创意思维’来解释创新思维。部分企业策划家则将创新思维理解为‘点子思维’或‘黄金思维”,。他在书中将创新思维做如下阐述:“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态,是人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基础上,为解决某种问题,运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突破旧的思维模式,通过选择重组,以新的思考方式,产生新的设想并获得成功实施的思维系统”。

何名申在《创新思维修炼》一书中对创新思维做如下阐述:对于创新思维,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狭义的创新思维既是指:一种新的理论的建立,新技术的发明或对新的艺术形象进行塑造的思维活动。思维成果的独创性这时显得尤为重要,是前所未有的,它要被社会承认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广义的创新思维是指对自己不熟悉的问题进行思考,而且这种思维活动是没有现成的思路可以照搬的。它强调的是思维者思考的问题是生疏的,没有固定的思维程序和模式可以套用的思考活动的进行。

杨雁斌在《创新思维法》一书中对创新思维做如下阐述:“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想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结。”

张晓芒在《创新思维方法概论》一书中对创新思维做如下阐述:“创新思维可以看作是智力品质在思维上的一种表现,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获取的信息,以新的认知模式把握事物的内在木质及规律,并进一步提出具有独特见解的符合人文精神的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复杂思维过程。”

2003年出版的《大辞海·哲学卷》认为创新思维是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它能突破常规和传统,不拘于既有的结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创新思维概念的统一并非易事。我认为就创新思维的木质而言不应将其限制过窄,应对其有更广的解释。

创新创新是当今世界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它最早源于拉丁语,包含三层意思(1)更新;(2)创造新的东西;(3)改变。

思维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或者说是指向理性的各种认识活动。

显然,创新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即人脑对客观事物未知成分进行探索活动,是人脑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设计新 方法 ,开创新途径,解决新问题的活动。

创新思维有很多种,仅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主要的形式或种类。

创新思维方式(1)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对现有事物或理论相反方向的一种创新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方式。在事物发展及其学问问题上,古人曾有“于无疑处有疑,方为进矣”、“有疑则进,无疑不进”,以及“大疑大进,小疑小进”的 名言 教诲。也就是说,没有“问题”的生活,便平淡无趣,溅不起浪花。一个人不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他的生活乃至事业必定是一团糟。

运用逆向思维,可以从三点把握。

一是面对新的问题,我们可以将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用常识看来是对立的,似乎根本不可能的办法去思考问题。“油水不合”,即使在今天仍被人们当作常识。油水真的不相合吗?在印刷业,人们从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经过试验发现,常规搅拌,油水确实不合,而采用超声波技术进行油水混合,再适量加点活性剂,问题就解决了。

二是面对长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长久困扰着我们的难题,我们不要沿着前辈或自己长久形成的,固有思路去思考问题,使我们的思路越来越窄,而应该“迷途知返”,即从现有的思路上返回来,从与它相反的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日本有一个叫中田的人,他想发明一种圆珠笔,并试图解决圆珠笔中最令人头痛的漏油问题。冥思苦想了好久,就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后来,他反回来想,圆珠笔漏油,一般发生在写了两万字之后。那么,造一种写了两万字就用完了的圆珠笔,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新式圆珠笔问世之后,果然很受人们的欢迎。

三是面对那些久久解决不了的特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即不是从彼一问题中来寻找解决此一问题的办法,而是相反,就从此一问题本身来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免疫理论的创立和付诸实践,就是这种思考方法的结果。当时,面对给千百万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瘟疫,许多科学家都在寻找一个能防治瘟疫的药物,而巴斯德却沿着和大家相反的方向去思考,给人或动物注射少量的菌苗,增强其免疫力而达到防疫的效果。巴斯德获得了成功。

反向思考法是一种科学复杂的思考方法。因此,在运用它时,一定要对所思考的对象有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决不能犯简单化的毛病,简单化只能产生谬误,它同需要严密科学的创新思维是没有缘分的。

创新思维方式(2)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哲学家托巴斯•康恩提出并创立的。

发散思维,是指在对事物或对问题的研究中,保持思想活跃和开放状态的思维。

它作为一种创新思维方法,不仅是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中所运用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经营中所运用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同时,又是我们每个人事业有成中应当掌握和运用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发散性思维,通俗地讲,就是辅射地思,多向地思,从中心向各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由一点思及一片,思及一面。

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发散思维便是创新的基石。它是典型、艺术化的思维,它能使我们对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激情(浪漫),它是智慧(幽默)的发源地,是兴趣(幽默)的乐园。

比如:《刘墉论“夫”》。某日,乾隆皇帝下江南,见一农夫荷锄而过,即问左右道:“这是何人?”和坤抢前一步答道:“是个农夫。”乾隆又问:“这农夫的

夫字怎写?”

和坤微微一怔,不知皇上此问何意,便即答曰:“农夫之夫,即两横一撇一捺。与轿夫的夫,孔夫子的夫、夫妻的夫和匹夫的夫同一写法。”乾隆听罢大摇其头,大摆其手,说:“你身为宰相,纵无经天纬地之才,却如何连一个‘夫’字都不能解!”转脸道:“刘墉,你来 说说 看,农夫的‘夫’字当作何解?”

刘墉见皇上点名让他解答,便不慌不忙地上前朗然答道:“农夫是刨土之人,故而上为土字,下加人字;轿夫为肩扛竹竿之人,应先写人字,再加两根竿子;孔夫子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当作天字出头之夫;夫妻是两个人,该是心心相印,二字加人可也;匹夫乃天下百姓之谓也,可载舟亦可覆舟,是为巍巍然大丈夫,理应作大字之上加一才对。用法不同,写法自当有别,岂可混为一谈?”乾隆闻言,拊掌大笑,赞道:“真不愧大学士也。”

再如:《凿壁偷光》。匡衡凿壁偷光被人发现以后,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人太做作,白天那么多时间干啥了?偏偏夜里才看书,脑子会不会有问题?”

有人说:“笨驴一头,穷得连灯也点不起,还读什么书?要我早就下海捞票子去了。”

有的说:“匡衡凿壁偷光还不是想扬名四海?所以他的动机不纯,小小年纪就这样,长大以后不知会咋样呢?”

有的说:“这人太精明,连光也要偷呀?以后还真得防着他点呢!”

还有的说:“你们呀,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住,我看啊,他凿壁偷光是假,偷窥隐私才是真啊!”……

创新思维方式(3)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在原先并不相关的事物之间,搭配(起)一座认识的桥梁,将表面看来互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创新思维的境地。

这种联想思维,可以使我们扩展思路,升华认识,把握规律。

①接近联想。即由一事物容易联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相接近的另一事物。如:我们由“阳春三月”容易想到“桃花”,由“天安门”容易想到“人民大会堂”。看到大雁南飞,容易想到我是不是能像大雁那样,也回到我南方的故乡?由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容易想到四边形、多边形的外角和是不是也都是360°?一些重大发明,可以说就是联想思维的结果。如:鲁班从山上可以割破人皮肤的野草中受到启发,创造了锯子;人们从鸟和蜻蜓的飞行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飞机,从鱼儿可以在水中有升有浮中受到启发,发明了 潜水 艇,等等。

②对比联想。即由一事物联想到和它具有相反特点的另一事物。如:由朋友想到敌人,由水想到火,由战争想到和平等。

③相似联想。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个在与它性质上接近或相似的事物。如:由大海想到海浪,想到鱼群,想到轮船,想到海底电缆,想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④关系联想。即由事物所具有的各种关系而形成的联想思维。如《“钱”的来历与联想》。

古时候,最早做生意用的钱是贝壳。其价值按贝壳大小、优劣、多少而定。《说文》中讲,“至秦废贝行钱”(秦朝,秦帝国公元前221年)。贝壳虽已废止,但汉字中的“贝”字,做偏旁时仍然与钱有关。

货物的“货”。由“化”与“贝”组成。化者,变也;货就是变钱的。商谚云:“货不停留钱自来,薄利多销照样能发财。”

赚钱的“赚”。由“贝”与“兼”组成。辞典讲“兼”可作“加位”、“合并”解,“赚”就是使钱加位、成倍、翻番。

“贪”由“今”和“贝”组成。“今”指现在、眼前。急功近利者只求眼前,不顾将来;只管捞钱,不问后果,这是由于自私所致。今日有钱今日花,“贪”是万恶之源,“人为财死”就是由贪而来。

“贫”字由“分”和“贝”组成,有钱乱花,把钱分了,分散了,就会一贫如洗,导致贫穷、贫困。

赌博的“赌”,贝者,钱也;者者,人也。人在无所事事时,和钱在一起,玩钱,耍钱,就是赌博。

玩味钱的结构,给人的启发实在不小。钱,用明人郑暄的话说:“金旁着戈,而且两个,真杀人之物,而人不自悟也。”君子爱才,要取之有道。取之无道而贪,迟早会有被“杀”的一天。“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创新思维方式(4)纵向思维(纵深思维或纵深思考)

任何事物的发展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总是呈现纵向态势和横向态势。纵向态势即纵向思维同横向思维一样,都是认识事物发展以及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重要创新思维方式。

纵向思维,通俗地讲,就是按照既定目标、方向,在现有基础上,向纵深领域深化、挖掘的一种创新思维方式。

老子曰:“挖井7仞而不及泉,废井也。”(仞是计量单位,7仞约等于2丈多一点)挖井7仞没有出水,是废井,而7.1仞出水了,甘泉涌流,就是好井。成功往往只差那么一点。可见,这一点,常常就是成功之分。须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能灰心泄气,灰心泄气就等于前功尽弃。

纵深思考的创新思维方法,不仅对我们搞好重大发明有帮助,有意义,而且对我们加强品德修养,塑好人格形象,其影响和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如:

俗、仙、佛这三个字,接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似乎没有什么感情色彩,没有什么新鲜味道。如果我们结合品德修养实践作深入思考,结果则大不一样。

俗:左人右谷。意思一是民以食为天,人是吃五谷杂粮的。二是如果世人的心态往山谷坠落,那就没有超凡脱俗,注定是个凡人,是个凡夫俗子。

仙:左人右山。意思一是人要修身养性,必须得到僻静处,即山里去,只有在僻静处,到山里修行,才能成仙;二是如果世人的心态,价值取向,奋斗目标,一直向上攀登,向山上攀登,向高处攀登,才可能成仙。

佛:左人右弗。弗即不是。意思就是佛不是凡人,不是一般的人,“人圆即成佛。”所以,六祖慧能说,一念“觉”,即是佛,一念“迷”,便是众生。

再如:眼、耳、鼻、舌、心。

眼:人有两只眼睛,并且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既不能打乌米眼朝上看,也不能学狗眼看人低。

耳:人有两只耳朵,并且左右并列,所以不能偏听一面之词。

鼻:人的鼻端共有两个孔,所以不应当随着别人一个鼻孔出气。

舌:人只有一条舌头,所以不能说两面话,阴一套,阳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心:人只有一个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别人着想。

创新思维方式(5)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指在事物的接触及思考中,因受到某种启发而产生的灵发性创新思维方式。

它同顿感思维一样,是在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中经常出现和运用的一种创新思维方式,也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生事业中经常出现和运用的一种创新思维方式。

由于这种创新思维方式具有转瞬即逝的偶发性,所以,要善于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灵感思维,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以促使新生事物的应运而生或疑难问题的解决。

在这方面,我曾有切身感受,1978年我当战士时,曾为写一篇说明批评和表扬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同样有益处的 文章 而发愁。甚至连续多日吃不好,睡不安。写了抛,抛了再写。有一天,我在担任连值日员点茶炉烧水的时候,心头一亮,豁然开朗,思想火花或者说灵感出现了,于是,一篇富有哲理的随感——《填料与除渣》应用而成了,寄给军区的《前进报》后,很快被刊用。领导和同志们看后,一致评价:寓意深刻,哲理性强。

世纪之交,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商品生产不断繁荣的新时代,据一些经济发昆达国家的销售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科技的加速进步,现在的80%-90昆%的产品将被降低档次销售,或被迫廉价抛售,或被迫彻底淘汰,为更加高档时新昆、功能多样的产品所取代。这就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产品创新思维,这里简介八法,以资借鉴。

1、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他是从相反的角度思考产昆品开发,把市场最终目标和为产品研究的出发点,沿着为实现未来而思考现在,为昆到达终点而把握起点的思路。

2、心理思维。抓住人们的心理追求去开发创造新产品,往往可以收到妙不可言的市场效果。

3、跟踪思维。就是通过对社会消费迹象进行跟踪调查之后,进行综合、分析昆和思考,从中发现未来产品的开发创新。

4、替代思维。一种产品在消费实践中已证明是过时落后的,人们希望有新的昆更好的东西替代之。而一旦有了优于或完全不同于这种产品的另一种新产品问世,昆市场销路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好,经济效益也会出人意料地高。

5、物极思维。有一种现象:一只 足球 掸撞到墙上,因受反作用力的影响而猛昆然回头,顺着原方向,返回到一定的距离处,受反作用力越大,返回距离就越远。昆物理学家称此为“物极原理”。

6、发散思维。就是从某一研究和思考对象出发,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一点联想到多点,在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的广阔领域分别涉猪,从而形成昆产品的扇形开发格局,产生由此及彼的多项创新成果。吴昊、徐杨举了这样一个例昆子。美国历经百年风化的自由神像翻新后,现场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位叫昆斯塔克的人承包了这一苦差事,他对废料进行分类处理,七妙地把废铜皮铸成纪念昆币,把废铅、废铝做成纪念尺,把水泥碎块、配木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作为有昆意义的纪念品供人选购。所有这一药,都与名扬天下的“自由女神”相联系。这样昆一来,就从那些一文不值、难以处理的垃圾中开发出了好几种十分俏销、身价百倍昆的纪念性新产品,斯塔克也由此大获其利。这种 变废为宝 的发散式创新技世,一时昆传为美谈,启迪着许多企业家的产品开发行为。

7、否定思维。“否定是创新之母。否定自己的过去,意味着创造更好的未来。产品创新也是这样。

8、多路思维。就是使头脑中多路创新思维聚焦于某一个中心点上,在产品开昆发中向某一个焦点发起创新攻势。

近代的客机把稳定翼安装在靠近机头处,螺旋桨放置在机尾用以推动尖端悬浮系统的流线型机身,既增加飞行速度,又可以排除失速和旋冲,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如果对螺旋桨和稳定翼的位置重新组合,即把螺旋桨放置机身顶部,稳定翼安装在机尾,则变成直升飞机的结构了。这种通过重新组合事物的结构或事物形成的操作程序,从而产生新成果的思维方式类型就叫做重组型。

重组从性质上说是一种发明、创造活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组合(重组)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重组又是当今社会发明、创造的主要方式。

调整和择优是重组型的两条思维原则。

调整: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要改变事物的现状,唯有打破原先的格局,重新考虑其结构的组合,使之形成新的性质和功能,以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或人们的新需求。

择优:在考虑调整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个方案,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和可行性论证后,从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方案。所谓最优方案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或人们新需求的方案。

重组型有两种思维模式:

结构重组模式结构包括数量、形状、材料等等。对它们进行重组就是结构重组模式。

程序重组模式如把原先的操作程序1、2、3、4、5改为1、3、5、2、4甚至5、4、3、2、1……

用创造学之父、美国人奥斯本的名字命名的奥斯本检核表法就是上述两种重组模式的集中体现。奥斯本检核表法又称设问法,即以提问的方式从9个角度对现有产品或发明创造物的材料、颜色、气味、声音、形状及其大小、轻重、粗细、上下、左右或前后等结构或顺序进行重组而形成的发明方法。

我国研究者许立言和张福奎提出了如下“12个聪明方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奥斯本检核表法。

加一加 能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

减一减 可在这件东西上减掉些什么吗?

扩一扩 把这件东西扩展会怎样?

缩一缩 让这件东西缩小会怎样?

变一变 改变一下形状、颜色、声音、气味会怎样?改变一下次序会怎样?

改一改 这件东西存在什么缺点需要改进?

联一联 把某些东西或事物联系起来能达到什么目的?

学一学 模仿 其它 事物的结构会有什么结果?学习它的原理、技术又有什么结果?

代一代 有什么东西能代替另一些东西?

搬一搬 把这些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能有其它用处吗?

反一反 一件东西、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横竖、里外颠倒一下,会有什么结果?

定一定 为解决某问题或改进某东西,需要规定些什么吗?

猜你喜欢:

1.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训练方法

2. 从多角度进行创新思维

3. 创新思维方法介绍:思维导图

4. 思维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5. 创新思维的九法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难吗

序号 类别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备注1 公共课 00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公共课 0000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公共课 00015 英语(二) 通过全国英语四级可免考《英语(二)4 专业课 00223 人际关系学 5 专业课 27289 公共关系口才 6 专业课 27455 现代谈判学 7 专业课 27456 公共关系案例 8 专业课 27457 市场调查 9 专业课 00167 危机传播管理 10 专业课 00226 组织行为学 此七门考外语者任选四门 11 专业课 00230 现代企业管理(一) 12 专业课 00229 现代媒体总论 13 专业课 27552 人力资源管理(一) 13 专业课 27552 企业文化 13 专业课 00229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13 专业课 27552 广告运作策略 14 毕业论文 我这个是公共关系本科的,但是专科和本科,科目基本相同。这关系到你的下半生,居然也不给分,对你无语,有分大家才有激情回答啊

公共关系自考本科需要考的科目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公共政策、领导科学、人际关系学、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公共关系口才、企业文化、现代媒体总论、企业管理咨询、中国文化概论、现代谈判学、国际公共关系、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案例、广告运作策略。不难多看书多做题就能考过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

必考课类型序号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00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必考 笔试 00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必考 笔试 003 0015 英语(二) 14 必考 笔试 004 3291 人际关系学 6 必考 笔试 005 3292 公共关系口才 6 必考 笔试 006 3293 现代谈判学 6 必考 笔试 007 3294 公共关系案例 6 必考 笔试 008 3295 国际公共关系 6 必考 笔试 009 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必考 实践考核 选考课:7门选5门101 3300 现代媒体总论 5 选考 笔试 102 0318 公关政策 4 选考 笔试 103 3297 企业文化 6 选考 笔试 104 3298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6 选考 笔试 105 0321 中国文化概论 5 选考 笔试 106 0320 领导科学 4 选考 笔试 107 0152 组织行为学 6 选考 笔试 非公共关系专科要加考:201 0182 公共关系学 4 加考 笔试 202 0643 公共心理学 4 加考 笔试 203 0646 公共关系写作 4 加考 笔试 所以,一共要考:9门+5门+3门=17门课不是公共关系的专业报考此专业本科,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公共关系学、公共心理学和公共关系写作3门课程。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自考真题

什么是商品条码?

关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A、病因包括失血、失液、创伤等B、不一定伴有严重创伤C、创伤

计算 692900012345C 的校验码 C 的值。

男,65岁,诊断为食管癌半年,今晨突然出现大量呕血,提示癌肿A、侵犯喉返神经B、侵犯主动脉C、组织脱落

患者,男性,45岁,功能锻炼时自身力量不足,需要外力协助,尤其在运动时需要帮助的骨折,应采用的功能

UCC 是指()。

系统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通过什么过程来完成的。()A.输出B.输入C.转换D.反馈E.调节

男,65岁,诊断为食管癌半年,今晨突然出现大量呕血,提示癌肿A、侵犯喉返神经B、侵犯主动脉C、组织脱落

UCC-12 代码可以用()商品条码和 UPC-E 商品条码的符号表示。

为保证使用紫外线消毒病室空气的效果,需要有效的消毒距离和时间是()。A.小于2.5m,不少于30分钟

患者男,48岁,因“满腹疼痛1d”来诊。既往体健。经血、尿、粪常规检查、血气分析、肾功能检查等确诊为急性

在用跳跃的方法实现任意模数的计数器时,若Sa为起跳状态,则有()。A. 强制位电平在Sa时有效B.

由于条码识读器一般用波长 630~700nm 的()光源,条码识读器的光源照射在这种颜色上时反射率

UPC-E 条码符号终止符的二进制表示为()。A.010101B.01010

处理医嘱应先执行()。A.长期医嘱B.临时医嘱C.长期备用医嘱D.临时备用医嘱E.停止医嘱

把一个五进制计数器与一个四进制计数器串联可得到()进制A、4B、5C、9D、20

UPC-E 条码符号终止符的二进制表示为()。A.010101B.01010

EAN International 是指()。

简述商品条码的应用。

胡先生,53岁,肝昏迷,表现为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此病人严重便秘,需行大量不保留灌肠,

脊柱骨折患者的急救措施中最重要的是A、及早转运B、迅速清创C、尽早注射TATD、保持脊柱中立位E、搬运

严禁用于静脉注射的药物是()。A.50%GSB.10%的葡萄糖酸钙C.10%的氯化钙D.10%的KCLE.5%NaHCO3

施工项目管理包括()等方面的内容。A.建立施工项目管理组织B.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规划C.施工项目的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A.war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PTSDB.e

根据以下商品条码字符集的二进制表示,确定 13 位数字代码 691254356789X 的左侧数据符的二进

Why are doctors-in-training called medical residents according to Dr. Nuckols?A.Because th

对尿失禁病人护理中哪项是错误的()。A.指导病人行盆底肌锻炼B.可采用接尿器或尿壶接尿C.对长期

起升机构下降方向启动时,无论载荷大小,都应将凸轮控制器()。A.打到最后一挡B.打到第二挡C.打到第

That emerging businesses attaches less attention to nurturing culture is mentioned to_____

空气中CO2气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

混凝土徐变 名词解释

What was confirmed by Gogollas study on extinction therapy?A.It is already available to hu

在用跳跃的方法实现任意模数的计数器时,若Sa为起跳状态,则有()。A. 强制位电平在Sa时有效B.

患者,男性,45岁,功能锻炼时自身力量不足,需要外力协助,尤其在运动时需要帮助的骨折,应采用的功能

适应模式是由下列哪位学者提出的()。A.奥瑞姆B.罗伊C.纽曼D.约翰逊

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数一般采用()A、乘2取余法B、乘2取整法C、乘10取余法D、乘10取整法

EAN-8 商品条码中()厂商识别代码。A.包含B.不包含

空气中CO2气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

计算 692900012345C 的校验码 C 的值。

严禁用于静脉注射的药物是()。A.50%GSB.10%的葡萄糖酸钙C.10%的氯化钙D.10%的KCLE.5%NaHCO3

条码符号本身没有中间分隔符的商品条码是哪一个条码?()A.UPC-EB.EAN-13C.EAN-8D.UPC-A

胡先生,53岁,肝昏迷,表现为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此病人严重便秘,需行大量不保留灌肠,

给下属布置工作需要注意的因素有哪些?()A、质量B、数量C、成本D、时间

使用臀中肌、臀小肌做肌内注射,选择部位时护士的食指应位于()。A.髂嵴最高点B.髂后上棘C.髂前下

可采取非手术治疗的肾损伤是A、肾挫伤B、开放性肾损伤C、肾蒂血管断裂D、严重肾部分裂伤E、肾损伤合并

把一个五进制计数器与一个四进制计数器串联可得到()进制A、4B、5C、9D、20

What is said about the fearful memories in the passage?A.They cause many people to suffer

空气中CO2气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

直肠癌晚期出现肠梗阻的患者需要进行的手术是A、诊断性手术B、治疗性手术C、姑息性手术D、限期手术E、

使用臀中肌、臀小肌做肌内注射,选择部位时护士的食指应位于()。A.髂嵴最高点B.髂后上棘C.髂前下

在用跳跃的方法实现任意模数的计数器时,若Sa为起跳状态,则有()。A. 强制位电平在Sa时有效B.

That emerging businesses attaches less attention to nurturing culture is mentioned to_____

根据以下商品条码字符集的二进制表示,确定 13 位数字代码 691254356789X 的左侧数据符的二进

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种()。

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种()。

结合金字塔原理,请示工作应该怎么做?()A、打小报告B、要资源C、提要求D、说方案

每一个 EAN-13 条码字符由()构成条码字符集。A. 2 个条和 3 个空别B.3 个条和 2 个空C. 3 个条

对于四变量逻辑函数,最小项有()个A、0B、1C、4D、16

假设编码系统字符为“0”,厂商识别代码为 012320,商品项目代码为 00007,将其表示成 UPC-E 形式。

使用臀中肌、臀小肌做肌内注射,选择部位时护士的食指应位于()。A.髂嵴最高点B.髂后上棘C.髂前下

创新方法论是研究创新过程中有没有逻辑顺序、规则、方法以及有什么样的顺序、规则与方法为宗旨的哲学研究。下面是我整理的创新思维方法论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创新不是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创新的资质与潜能。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本书主要对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非逻辑的思维方法、科学发现的思维方法、创新性教育的思维方法以及创新性科研与实践的思维方法等思维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虽然这些思维方法各有其特点,但都是进行创新思维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思维方法,掌握这些基础的思维方法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

1.破除思维定势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定势。

(1)、破除“权威定势”

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权威,权威是任何社会都实际存在的现象。对权威的尊崇常常演变为神化和迷信;在思维领域,人们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这就是权威定势。

a、思维中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在从儿童长到成年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第二条途径是“专业权威”,即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权威。

b、权威定势的强化往往是由于统治集团的有意识的培植,而且权威确立之后常会产生“泛化现象”,即把个别专业领域内的权威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内。

c、权威定势有利于惯常思维,却有害于创新思维。在需要推陈出新的时候,它使人们很难突破旧权威的束缚。历史上的创新常常是从打倒权威开始的。

(2)、破除“从众定势”

a、从众定势的根源在于,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在行动上奉行“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然而这个准则不久便会成为普遍的思维原则而成为“从众定势”。

b、从众定势使得个人有归宿感和安全感,以众人之是非为是非,人云亦云随大流,即使错了,也无须独自承担责任。人们大部分的行为选择其实都是从众的结果,而很少经过自己独立的深思熟虑。

c、在传统社会中,统治阶级不断强化人们的从众定势,因而排斥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行和特立独行的人物。

(3)、破除“知识——经验定势”

知识与经验有许多不同之处。简单的话,你掌握与了解的一些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知识;如何运用你了解的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则是经验,一般地把两种定势统称为“知识——经验定势”。

a、知识经验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知识经验具有不断增长、不断更新的特点,从而有可能使我们看到它们的相对性,经过比较发现其局限性,进而开阔眼界,增强创新能力。知识经验又是相对稳定的,而且知识是以严密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又有可能导致对它们的崇拜,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由此削弱想像力,造成创新能力的下降。

b、思维上的“知识-经验定势”在以下三个方面构成了“思维枷锁”。

第一,知识经验本身是一种限定或框架,“任何肯定即否定”,因而使人难以想到框架之外的事物;

第二,知识与现实并不能完全吻合,而过去的经验也不一定能适用于现在和未来,因此“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第三,知识经过“纯化”之后,常常只提供唯一的标准答案,既不能完全符合现实,也会扼杀人的创新思维。

c、为弱化“知识-经验定势”,或从根本上阻止其形成,人们应该经常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以便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它们与自己的智慧同步增长。

2、扩展思维视角

“视角”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层面、路线或立场。应该尽量多地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1)、肯定-否定-存疑

a、思维的肯定视角就是,当头脑思考一种具体的事物或者观念的时候,首先设定它是正确的、好的、有价值的,然后沿着这种视角,寻找这种事物或观念的优点和价值。

b、思维中的“否定视角”正相反,否定,也可以理解为“反向”,就是从反面和对立面来思考一个事物;并在这种视角的支配下寻找这个事物或者观念的错误、危害、失败、缺少之类的负面价值。

c、对于某些事物、观念或者问题,我们一时也许难以判定,那就不应该勉强地“肯定”或者“否定”,不妨放下问题,让头脑冷却一下,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判定。这就是“存疑视角”。

(2)、自我-他人-群体

a、我们观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我的目的、我的需要、我的态度、我的价值观念、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

b、“他人视角”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尽力摆脱“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从别人的角度,站在“城外”,对同一事物和观念进行一番思考,发现创意的苗头。

c、任何群体总是由个人组成的,但是,对于同一个事物,从个人的视角和从群体的视角,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无序-有序-可行

a、“无序视角”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创意思维的时候,特别是在思维的初期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打破头脑中的所有条条框框,包括那些“法则”、“规律”、“定理”、“守则”、“常识”之类的东西,进行一番“混沌型”的无序思考。

b、“有序视角”的含义是,我们的头脑在思考某种事物或者观念的时候,按照严格的逻辑来进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排除偶然性,认识必然性。

c、创意的生命在于实施,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对观念和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从而保证头脑中的新创意,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这就是“可行视角”。

最后,我们应该牢记的是——创新思维是一种习惯。要想拥有这种习惯必须得通过认真地学习,掌握各种创新思维方法,科学有序的方法才是成功的坚实基础!

一帅哥在傍晚陪爷爷散步,不远处有一个气质美女,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爷爷问:喜欢吗?帅哥不好意思点点头。

爷爷又问:想要她的电话号码吗?帅哥瞬间脸红了。

爷爷说:看我的。

然后转身向美女走去。几分钟后帅哥的电话响了,里面传来一个甜美的声音:你好,你爷爷迷路了,赶紧过来吧,我们在公园大门处。

帅哥对爷爷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然后默默的把这个电话存下了,高手在民间啊!

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公共关系本科考什么?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南京大学,一共需要考20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俄语、法语、英语(二)、日语、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市场调查、危机传播管理、组织行为学、现代企业管理(一)、现代媒体总论、人力资源管理(一)、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广告运作策略、公共关系毕业论文。自考本科专业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6年04月自考00677服装材料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25.78KB 2016年04月自考00192旅游市场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68.81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真题汇总

你的问题不容易啊,我尽力而为吧:1.专业知识是专业分析、创造成果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是对专业知识的加工和提高。例子,第谷和开普勒,第谷积累了大量天文学数据(经验),开普勒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创造)。 社会角度: 一套理论的产生过程:在大量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建立模型-->得出反映规律的公式-->得到新的推论-->被人们证实-->被人们接受。 分析上述过程就行了。例子就举牛顿的吧,他说过“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这句话这里很适用。 2.创造需要:1、自身的需求(直接),2、他人或社会的需求(间接)。前一种需求是自身的满足。后一种需求通常用“赞誉”和“财富”的“悬赏”来体现。 成就动机:希望获得上述的“赞誉”和“财富”。 创造行为:成就动机使然,得到获得性满足。激发创造需要中的第一条。 举例:就举霍金的例子吧。早年患病,没有创造动力。恋爱后,为了以后的生活,他全身心投入了研究。 网上查一下。这样展开写1000字都没问题。3.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生于一八七九年,但他认为自己的真正的生日却是一八九一年。当时,由于“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这一平面几何的断言,使他领悟到自己是“为力求从思想上把握外部世界结构,而到世界上来走一遭的。”这就是他自觉地生活,有意识地创造自己,获得新生的开始之日。树立成功心理,有意识地创造自己,不仅会使人在事业上不断进取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能使人在性格上重塑自我,增添人格的魅力去争取并获得友谊与爱情的幸福。4.就目前研究来看,创造过程是创造性人才进行创造的历程。创造性人才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结合。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创造性人格的组成部分。对创造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了意志,过程便很难坚持。纵观科学家艺术家的创造历程,这点尤为明显。

创新思维 创新与创新思维。什么叫创新呢?创新是对当今世界,在我们国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企业家、政府官员,我们大学教授,我们在座的同学,几乎都念念有词地创新,同时,创新它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文中,这个创新Innovation,它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那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形成是在20世纪的事情。由一个学经济学、学管理学,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换句话说,从经济的角度他提出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他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的五个方面。 一个产品创新,就是生产一种新的产品,要采取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要开辟市场,市场开辟,市场开拓创新。要采用新的生产要素,要素创新。第五,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他提出了五个方面。美国另外还有个管理大师,学经济 学管理的,大家非常熟悉,这个人叫德鲁克。他第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上一个世纪的50年代,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有了管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现在“创新”两个字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分配创新。我们同学们的学习方法也要创新。 那么对创新我们有多方面的理解,对创新我们有多方面的理解,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别人没想的东西叫创新。我们有的东西之所以叫它创新,就是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质量,改善了我们生活质量,有的是因为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为它巩固了我们的竞争地位,有的是对我们经济,对社会、对技术产生了根本影响。所以我们叫它创新,但是创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东西,我旧的东西以新的形式包装一下,包装旧的东西叫创新。我旧的东西以新的切入点叫创新,我总量不变改变结构叫创新,结构不变改变总量叫创新。 那么我下面讲一个案例,有那么一个公司,它通过很多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发现这四个车间呢,劳动生产率采取很多方法,提高提高提高。提高到一个临界点,再一提高非常难。怎么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的人给他出了这个主意,就分析这四个车间的员工的构成。就发现第一个车间都是男孩,好,就加了几个女孩进去,效率提高。我们经常有人说的叫男女搭配,工作不累。第二个车间都是一些青年人,加了几个中老年进去,老成持重。加进去效率提高。第三个车间都是中老年人,加了几个年轻人进去,有新鲜活力,效率提高。那么第四个车间呢?老的少的,有男的女的,都有,怎么提高效率?他们分析就发现,这个车间都是本地人,都是本地人,加几个外地人进去,都拼命地干,效率提高。还是这么多人,就把结构变换一下,这就叫创新呢,这就是创新。所以同学们,创新到处有,创新就在我们身边。 那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创新思维,刚才我们讲了什么叫创新。我们知道了创新思维,什么叫做思维呢?指向理性的各种认识活动,创新思维它有很多特点。比如它有理性的、非理性的。有相同的、相异的。我们认为创新思维,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相异性、差异性,非常突出。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维,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他有不同思维的。 我们举一个案例,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屿上去推销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屿上之后,气得不得了,就发现这个岛屿上每个人都是赤脚。我们重庆话叫做打光脚板,赤着脚没有穿鞋的。他气馁了,没有穿鞋的,推销鞋怎么行,这个岛屿上是没有穿鞋的习惯的。马上发电报回去,打手机回去,鞋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的,每个人都不穿鞋的,这是第一个推销员。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昏过去了,不得了,这个岛屿上的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不得了。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出去,马上打电报,空运鞋来,赶快空运鞋。同样一个问题,你看,不同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 那么我们刚才讲了,思维它有相异性的特点,还有很多特点,我们不去过多地谈它。思维它有多种形式,思维有多种形式,有抽象思维、概念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意象思维、直感思维、社会思维、灵感思维、反向思维、相关思维等等。创新思维,思维有很多很多种形式,创新思维是其中一个。那什么叫做创新思维呢?我把创新思维的概念,比较长一点。我把它奉献给各位朋友、各位同学。我们说的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不要受什么约束,要全新的。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的这样的解答,这样的方法寻找出来,这样的思维过程,我们叫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它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所有人都有的。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你们都有创造性思维,你们都有创新思维。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用它,大量的创新思维被埋没了。比如小孩、小学生问老师,老师,天上有一个太阳,会不会有两个太阳?老师说,瞎说。“国无二君,天无二日”,怎么会两个太阳。完了,小孩的创新思维就被泯灭了,天上可能就有两个太阳,五个太阳。宇宙无限,银河系太阳系可能有很多,这个创新性思维就被埋没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平常人他是传统性的思维,常规性的思维占主导,所以它的创造力发挥不出来。 第三,为什么要有创新性思维,为什么要创新思维。我们江总书记对创新,对创新思维对创造力,他有很多重要的讲话。比如,江主席江总书记讲的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总书记还讲了,迎接未来的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2001年江总书记又多次提出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我们都知道,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1936年10月15日,在美国高等教育纪念高等教育3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他有一段讲话。他说,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管理大师德鲁克他说,对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思维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历史。那创新的重要性,我具体说。 第一, 前提。它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创新。什么前提?创新思维是创新实 践,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思维、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举个简单的案例,大家看过美国的大片《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一个致命的思维错误。它错误错在哪儿呢,它认为船造得越大就越不会沉,越不会翻船,是船都有可能沉。当然我这里要补充一下,有两种情况下一般船它不会沉。一种情况这个船造得挺大,大得跟那个水塘一样大,它就不会沉了,是吧,不会翻船了。第二,这个船呢。有一次国际上有一个海战,甲方打乙方,打这艘船,再怎么打,打无数个炮弹都有了,就是打不沉。什么原因?它搁浅了,它搁浅了不会沉吧。一般讲是船都会沉的,所以《泰坦尼克号》它犯了个致命的缺点错误,认为船造得越大就不会沉。在这个思维前提错误的情况下,所以必要的救生艇救生衣它没带够的。你看翻船了,倾斜了,沉船了。救生艇救生衣不够,望冰山的望远镜没带的,肉眼看到冰山了,方向转不过来。因为它认为船不会沉,它这个思维前提,这是个前提。所以我们说,创新思维是创造性实践的前提,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 第二, 它不光是个前提,是个法宝,是个什么法宝,是企业竞争的法宝。 是我们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竞争的法宝。今天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 靠什么竞争,靠特色、靠创新、靠点子、靠思路。所以我们说,我们今天企业的竞争也好,我们很多竞争也好,创新思维它是个法宝。 第三,育人。创新思维对我们培养人,培养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非常有重要性。我们现在由于旧的教育制度,包括曾老师讲课,创新性还是不够的,启发性还是不够。我曾老师讲课的典型的方法是,第一章第一节,大一二三,小1 2 3。(1)(2)(3),ABCD。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于是我们老师讲笔记,学生记笔记整理笔记,背笔记考笔记,最后掌握的是一本笔记。创新思维不够的,我们非常缺乏的是创新性的创造力发挥的这样的人才。所以给我们的中国教育,给我们重庆大学的教育,给我们哪怕是中小学的教育,哪怕是幼儿园的教育,哪怕是家庭的教育,哪怕是社区的教育,社会的教育,提出了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课题,育人要在创新思维,创造力发挥方面下工夫。 创新的重要性。第四,作用。创新对我们每项工作都有作用,对我们每项工作都有作用,对我们的学习,创新有作用。创新思维对我们教书,创新有重要作用。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创新有重要作用。那我这里讲一下两个大学生的故事,两个大学生毕业了,分配到一个公司去工作,两年过后,公司老总提拔了A大学生当副科长,B大学生心理不平衡了,我们两个不是一块来的吗,工作我们都非常努力,怎么提拔了A大学生,不提拔我啊。找到老总,老总你今天给我说清楚,你交给我的任何工作,我都踏踏实实完成了,怎么提拔A不提拔我,我们一起来的,你给我说清楚,我心理不平衡。老总非常有耐心,老总说小B。那你,我要给你说清楚了。但是你来了这么久,你帮我干一件事吧,下午四点半呢,你到街上隔壁的自由市场上去,你看有什么东西卖没有,回来跟我说一声。小B说那好,我去看一下。小B去了,咚咚咚咚下楼,一会儿回来了,老总,市场上有个农民推了个手推车,在卖土豆马铃薯。老总说好,老总说这一车土豆大概有多少斤呢。那老总我没问,我去问一下,噔噔噔噔下楼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一车土豆300多斤。老总说它大概多少钱一斤呢,噢,这个问题我还没问,老总那我去问一下,噔噔噔下楼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八毛钱一斤。老总说,要是我全部300多斤都买了,他少不少啊。噢,这个问题我要去问一下,老总你等一会儿,噔噔噔下楼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六毛钱一斤他就卖。300斤呢,他六毛钱一斤就卖的。老总看他跑了四趟,汗水出来了,端一杯热茶过去,坐下。小B你坐下休息一下。又把提了副科长的小A叫过来,小A你到隔壁市场上去看一下有什么东西卖没有,回来给我讲一下。小A噔噔噔噔去了,一会儿回来了。老总,有个农民推着一车土豆在卖。老总说,大约有多少斤重啊。老总,顺便问了一下,300斤多一点。那老总说,多少钱一斤呢。老总,我也顺便问了一下,八毛钱一斤。老总说全部买了,他少不少,老总,我顺便问了一下,六毛钱一斤他就卖。老总说叫他来,我们都买了,我已经叫到门口了,只等你一声令下就进来。小B一看到这个全过程,不讲话了,老总我继续干,我会好好干的。老总希望有踏踏实实干的人,包括大学的同学。还希望有创新思维,自觉地理解老总的意图,创造性地地理解老总的意图,他很希望有这种人才呢。 我们今天改革开放每取得的一步成就,你看都与创新思维的实践都有关系。那接下来,第四,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创新思维这么重要,它又是前提,又是法宝,又是重要作用。它有这么多好的,那我们怎样具备创新思维呢?我们的方法呢? 第一,我们要打破创新性思维的障碍。我们要创新思维有障碍的,我认为主要有三大障碍。第一,思维定势。你的思维定在那儿了,你的思维进了牛角尖了,出不来了,那你的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展现出来,那一个人的思维为什么会定在那儿,动不得了。为什么进了牛角尖,进了死胡同,就出不来了,这个思维定势是怎么产生的呢,一个权威,一个是从众,权威说过了,我们就没法说了,我就定在那儿了。还有什么从众,从众心理,就是个体他顺应了群体,盲目地有理无理地顺应了群体,顺应了先验,我过去是这样的,我现在的思维也定在那儿。先验,还有情感。这四大因素使我们的思维定在那儿了。 我举个案例,这里我举个案例,有一个中小学的老师,对中小学生出了一个考题。同学们,现在我要提问题,问大家。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有32只羊,问船长的年龄有多大,这个船上有75头牛,有32只羊,问船长的年龄有多大。抽样调查的结果,一个班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75减32,船长43岁,75头牛减32只羊,船长43岁。同学们,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题啊,那个船长的年龄,他和75头牛,和32只羊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的。可是中小学生一看,这个题出出来了,肯定有标准答案,他们还是动了脑筋了,他们一相加,也一想,一加,75加32 ,107岁。107岁能开船吗?早就退休了。他们一除,一除出来,75除32,二点几岁。又一乘,一乘起来,2000多岁,他动脑筋了,75头牛减32只羊43,43岁开船不正好吗,这就是思维定势就定在那儿了。有一句经典的语言叫做什么呢,思维一旦进入死角,其智力就在常人之下。你的思维一旦进入死角,进入定势,你的智力,再聪明的人的智力就在常人之下。所以,我们既然创新思维要具备,首先是要把思维定势要打破。 那第二,我们要思维创新。要打破第二个,思维惯性。习惯性思维,传统性思维,思维惯性。举个例子,老师又问中小学同学了。同学们现在有一个聋哑人,又聋又哑,说不出话来,听不见呢。他到五金商店去买一个钉子,他说不出话就怎么办?比划。人家就给他一个hammer(锤子),给他一个榔头?hammer。他摇手,不,他是要买钉子,他就使劲比划。就这点东西,不是hammer不是榔?头,肯定是钉子,给他了,他非常高兴,点头,高兴。老师一说同学们,下面又有一个盲人,一个瞎子,他要买剪刀,我们怎么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那个同学们说,老师老师我们知道,现在不能这样比划了,要这样比划。全班同学都赞成这样比划,老师说他不需要比划,他直接说买剪刀,因为他是盲人,瞎子们嘴巴会说是吧。你看前面就是比划,老是比划比划比划,把你的思维引进,引进什么,引进比划的思维定势上了,叫思维惯性。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要打破一个叫思维封闭。你站得层次太低了,没有站得很高,思维封闭了,当然就不能创新了。思维封闭,要打开思维的空间。 这里有个案例,叫做避免霍布森选择。避免霍布森选择是什么意思呢?霍布森300多年前英国郊区,伦敦的郊区,英国伦敦的郊区有一个人叫霍布森 。他养了很多马,高马、矮马、花马、斑马、肥马、瘦马都有。他就对来的人说,你们挑我的马吧,可以选大的、小的、肥的,可以租马、可以买马。你们都可以选呢,人家非常高兴去选东西了,但是整个马圈它旁边有个很小的洞,很小的门,你再选大的马出不来的,它的门很小。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人叫西蒙,就把这种现象叫做霍布森选择。就是说,你的思维你的境界只有这么大,没有打开,没有上层次,思维封闭。那怎么办呢?我们要采取多向思维法,打开了,我们采取多向思维法。第一,顺向思维,第一叫顺向思维。顺向思维,顺向思维是什么?就是按照逻辑按照规律按照常规去推导。 除了顺向思维以外,我们还有什么呢,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倒过来思维。长期这样思维不行,我们完全反过来。比如大家听说过这个物理学家费曼,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费曼,在1959年他做了个报告,叫什么?《在底部还有很大的空间》,他就有个著名的叫费曼设想。《在底部还有很大的空间》,什么意思?我们从小接受教育,叫做铁棒磨成针。贪玩出来,看到老太太磨铁棒,问她,磨它干啥。她说磨针,我们的思维都是把这个大的物件把它加工成拆分成小的。费曼这个物理学家就提出,把很小的东西加工成大件,完全思维倒过来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纳米技术,就是根据费曼设想来的,逆向思维。除了逆向思维以外,还有转向思维。我转一下,转向思维包括前向思维,后向思维,由上而下的思维,由下而上的思维,还有要借脑思维,借人家的大脑来思维,都是创新思维。这样我把第一个大问题讲完了。创新和创新思维。 下面我简单地讲一下第二个问题,创造力的发挥。创造力是一个人与生具有的两大能力,一创造力,第二破坏力。创造力和破坏力是人与生具有的,而且与人相伴终生,走到地老天荒,走到天涯海角。人们的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知识不同学历不同,他的创造力也不同。 第一,什么叫创造力?我们给它下一个长长的定义,什么叫创造力,我们下一个长长的定义,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条件和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成果,这种能力我们叫创造力。那我们关心的不是什么叫创造力,关心的不是它的很多理论,我们关心的是我们如何充分发挥创造力,如何把它充分发挥出来。这里我提这样几点,第一,环境。要营造一个充分发挥创造力的良好的环境。这个良好的环境,我认为至少有这三大环境。第一,宽松的环境,相对宽松,愉快的愉悦的情况下,创造性发挥出来。思想,一个人沉重的枷锁背上,你想到是枷锁,那儿想到是创造啊。 我们今天就让每个人,你的单位,你的环境要宽松要愉悦,去掉枷锁,才能发挥出来,所以要宽松。其次要适度紧张,这也是个好的环境呢,适度紧张,怎么么个适度紧张呢?适度紧张就是说,适度紧张可以把创造力发挥出来。你看我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还被迫发出最大的吼声,起来。适度紧张,说的是一群猎人带着人上山打猎,远远看去烟雾缭绕,一只老虎向他们扑来,猎人张弓开箭,把老虎射了,其他人趴下了等,等了不久一看,没想到过去一看,哪是老虎啊!是一个石头向他们扑来,石头样子像老虎扑来。但是大家惊呆了,一箭过去把石头射成两半,全部传开了,力气好大噢,把石头都劈开了。回去到处传,有的人不相信,怎么会力气再大,怎么把石头射开嘛,再弄个石头让他射,好,他就张弓开箭,1箭2箭20箭,石头都开不了。因为他在第一箭射的时候,他以为是老虎向他扑来,他有生命危险,所以他射去,用了全部的力量。他在适度紧张的状况下,在危机状况下,所以为了让创造力出来,有时候要制造一点危机,让大家认识到有危机感。 第三,无畏的环境。创造力的发挥要无所畏惧,有所畏惧,他的创造力出不来,同学们,有个中学数学老师高中数学老师,给同学们布置家庭作业,布置了四个题。同学们唰唰唰唰在黑板上写个四个家庭作业,让大家回去做。这个同学回家做第一道,很轻松做出来了。第二个题稍微难一点,也做出来了。第三道题确实有点难,做了不到一个小时做出来了。第四个题他怎么也做不出来,他说今天怎么搞的,我的题应该都做出来,做不出来啊。使劲做,直到东方发白,熬了一个通宵,做出来了。第二天给了老师,老师,我的家庭作业做完了。老师第一个打勾,第二个打勾,第三个打勾,第四个虽然也打勾,但是打得非常凝重,打勾。老师惊呆了,哇!你怎么把这个题做出来了!因为老师他没有注意,顺便把一个世界难题写在黑板上,世界上都没有人能够解答的,这个同学他结果一下子给解出来了。你要是在黑板上说,这是世界难题,全世界是没有人能解的。那个同学下去,挨都不挨它。无畏才能创造,无所畏惧,那这个环境我们有了。第二,要积极开发创造思维,要积极开发。怎么积极开发?第一要充满好奇心。特别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你要问一个为什么。比如刚才讲的活塞拔掉,水带着漩涡下去,这个每个人都看见了,你充满了好奇心。同学们我们要充满好奇心呢。有人戏称什么叫科学,科学它有很多含义,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理论的总结,这是对的。有人戏称什么叫科学,他说科学是满足科学家好奇心的一个东西。好奇心,要充满好奇心。其次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性发挥的前提是基础,哪怕是异想天开,哪怕是异想天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我举个案例。 1984年在美国里根当总统的时候,美国一批小学生,在学校读书,读烦了,老师带他们到户外去玩耍。小孩到了户外,什么都新鲜呢。啊!蓝天,啊!白云,啊!蛐蛐、小溪、麻雀,非常高兴,看到什么都新鲜。到了一个树丛中,芦苇丛中,就发现一个蛋。噢!全都围过来,十几个人围过来,蛋呢!高兴。大家都猜猜是什么蛋,有的说是麻雀蛋,不,麻雀的没有这个蛋大,怎么是麻雀蛋呢?有人说是恐龙蛋,恐龙死了好多年,怎么有恐龙蛋呢?鸭蛋、鸡蛋猜不出来,有的小孩说猜它干啥,把这个蛋抱回家,放在孵化箱里面孵化、加温,孵出来是什么就是什么。其他同学说ok ok,我们抱,把蛋抱回家了,放在孵化箱里面然后加温,眼睛一直对准这个孵化箱看呢,看到底出来是什么。就看啊就等待啊,等待是非常难熬的。终于蛋壳里面在躁动,蛋壳破了,里面的东西出来了,全部惊呆了。哇!什么?里根总统,这个蛋壳里面出了个里根总统。是不可能的。这是1984年美国全国推荐的一篇优秀小学生作文,我们放在我这儿,要是我给他批改的话,我肯定是不及格,零分。记叙文不符合程序。第二,结尾怎么出来一个东西就完了,怎么没有拔高。第三,乱想。怎么会出来里根总统,放在我们这儿,就出来曾老师或者什么,怎么可能。他又让他可以想象出来里根总统。丰富的想象力,哪怕是异想天开,你引导嘛,纠正嘛,引导他嘛,丰富的想象力。所以不要泯灭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啊,特别是我们大学,大学要探险,要引导研究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探险,interplesion,探险家。 第三,要有良好的心态,创新要有良好的心态。这个良好的心态一个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了社会进步,积极向上的心态。本来你就消极,但是你有积极的心态,比如这是半杯水,一个消极心态的人会说糟了糟了,只有半杯水了怎么办呢?一个积极心态的人会说,还是这半杯水,会说好啊,太好了还有半杯水。你看同样是半杯水心态不同,所以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其次要经得起挫折,经得起失败。有这个心态,要经得起挫折,经得起失败,发明电的爱迪生,失败了1000多次,最后成功,一千零几次。记者问爱迪生,你都失败了1000多次还在努力,他说我不是失败了1000多次,是成功了1000多次,每一次你们认为是失败,我认为是成功。 第四,要交流信息。通过交流信息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通过交流信息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我在1993年我写的一本书中间,我讲了这样一段话。我说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梨子,我把我的梨子给你,你把你的苹果给我,我们交换一下物质,最后是什么?数量没有增加,质发生变化。你的苹果变成我的梨子,我的梨子变成你的苹果,量没增加,质发生变化,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思想就不同了,你的思想给我,你原来的思想还在,你给了我,我把我的思想给了你,你原来一个思想,现在变成了两个思想,你给了我一个思想,我原来的思想还在,我也有两个思想了。而在思想碰撞过程中,要是碰出新的思想,新的思想火花,就有3个思想,4个思想,5个思想出来,所以要交流。在一次国际研究大会上,中国有个学者叫许国泰,他是中国创造学会的会员。第三,举一张纸,我明天将证明这个曲别针将有上亿种用途。下面又鼓掌,第二天他怎么证明。曲别针有大的小的,不同的重量做成不同的砝码,天平上的砝码,它有多少个?它是金属,可以和酸发生作用,那要发生好多种作用。它可以做成1、2、3、4等阿拉伯数字,那可以做成好多种数字。它可以做成ABCDEFG,它又可以做成好多种字。它可以做成阿拉伯文,可以做成俄文,做成好多字。上亿种用途。通过交流,创新思维,创造力出来。

自考公共关系创新思维2010年04月07月真题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没有人会为了200分,想破脑袋的去帮你写的 还是要靠你自己。。 多参考一些文章对你有好处下面是转贴的:1. 创新思维 创新与创新思维。什么叫创新呢?创新是对当今世界,在我们国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企业家、政府官员,我们大学教授,我们在座的同学,几乎都念念有词地创新,同时,创新它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文中,这个创新Innovation,它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那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形成是在20世纪的事情。由一个学经济学、学管理学,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换句话说,从经济的角度他提出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从未有过的组合。他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的五个方面。 2.一个产品创新,就是生产一种新的产品,要采取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要开辟市场,市场开辟,市场开拓创新。要采用新的生产要素,要素创新。第五,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他提出了五个方面。美国另外还有个管理大师,学经济 学管理的,大家非常熟悉,这个人叫德鲁克。他第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上一个世纪的50年代,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有了管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现在“创新”两个字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分配创新。我们同学们的学习方法也要创新。 3.那么对创新我们有多方面的理解,对创新我们有多方面的理解,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别人没想的东西叫创新。我们有的东西之所以叫它创新,就是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质量,改善了我们生活质量,有的是因为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为它巩固了我们的竞争地位,有的是对我们经济,对社会、对技术产生了根本影响。所以我们叫它创新,但是创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东西,我旧的东西以新的形式包装一下,包装旧的东西叫创新。我旧的东西以新的切入点叫创新,我总量不变改变结构叫创新,结构不变改变总量叫创新。 4. 那么我下面讲一个案例,有那么一个公司,它通过很多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发现这四个车间呢,劳动生产率采取很多方法,提高提高提高。提高到一个临界点,再一提高非常难。怎么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的人给他出了这个主意,就分析这四个车间的员工的构成。就发现第一个车间都是男孩,好,就加了几个女孩进去,效率提高。我们经常有人说的叫男女搭配,工作不累。第二个车间都是一些青年人,加了几个中老年进去,老成持重。加进去效率提高。第三个车间都是中老年人,加了几个年轻人进去,有新鲜活力,效率提高。那么第四个车间呢?老的少的,有男的女的,都有,怎么提高效率?他们分析就发现,这个车间都是本地人,都是本地人,加几个外地人进去,都拼命地干,效率提高。还是这么多人,就把结构变换一下,这就叫创新呢,这就是创新。所以同学们,创新到处有,创新就在我们身边。 那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创新思维,刚才我们讲了什么叫创新。我们知道了创新思维,什么叫做思维呢?指向理性的各种认识活动,创新思维它有很多特点。比如它有理性的、非理性的。有相同的、相异的。我们认为创新思维,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相异性、差异性,非常突出。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维,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他有不同思维的。 我们举一个案例,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屿上去推销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屿上之后,气得不得了,就发现这个岛屿上每个人都是赤脚。我们重庆话叫做打光脚板,赤着脚没有穿鞋的。他气馁了,没有穿鞋的,推销鞋怎么行,这个岛屿上是没有穿鞋的习惯的。马上发电报回去,打手机回去,鞋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的,每个人都不穿鞋的,这是第一个推销员。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昏过去了,不得了,这个岛屿上的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不得了。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出去,马上打电报,空运鞋来,赶快空运鞋。同样一个问题,你看,不同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真题答案

测验:第九章平台式创新测验

1、创新的三个范畴包括:

答案:A:产品 | B:平台 | C:生态 |

2、创新的三个阶段包括:

答案:A:剥茧抽丝 | B:理念夯实 | C:反向创新 |

3、企业要关注哪两方面利益?

答案:A:客户的 | B:供应商的 |

测验:第十章跨界式创新测验

1、把不同学科的人放在一起工作有利于创新。

答案:A:正确 |

2、两种创新思维是:

答案:A:单向思维 | B:交叉思维 |

3、把不同的概念组合起来,关联度越高越好吗?

答案:B:否 |

测验:第十一章重构式创新测验

1、价值重构的手法有:

答案:A:剔除 | B:减少 | C:增加 | D:创造 |

2、“重建市场边界”是一项价值重构的技巧。

答案:A:正确 |

3、价值创新时需要考虑:

答案:A:成本结构 | C:价值主张 |

测验:第十二章结构式创新测验

1、为何要重构商业模式?

答案:A:技术变迁 | B:社会变迁 | C:人口变迁 |

2、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一步是:

答案:B:定位 |

3、商业模式根本上是一种:

答案:A:交易结构 |

测验:第十三章沉淀式创新测验

1、隐形知识显性化的四个步骤:

答案:A:共同化 | B:表出化 | C:联接化 | D:内在化 |

2、创造知识的第一个阶段是:

答案:A:共享隐形知识 |

3、知识创造带来:

答案:A:持续创新 | B:竞争优势 |

测验:第十四章管理的'创新测验

1、“保持冷静”是管理者的特点。

答案:A:

正确

2、我们要成为谁的“安全基地”?

答案:A:自己的 | B:他人的 |

3、四种领导风格都:

答案:A:以控制为目标 | B:以逃避为目标 | C:以胜利为目标 | D:以不输为目标 |

测验:第十五章开放式创新测验

1、《人人都是CEO》这本书讲了哪个企业的创新案例?

答案:C:海尔 |

2、海尔的开放式创新平台简写为()。

答案:D:HOPE |

3、特斯拉是开放式创新的典范。

答案:A:正确 |

测验:第十六章提问式创新测验

1、提问式思维简称为()。

答案:B:QT |

2、提问是引发创新的手段。

答案:A:正确 |

3、“如果不,会怎样”是一个好的问题。

答案:A:正确 |

测验:第十七章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测验

1、移植是一种创新手段。

答案:B:正确 |

2、发明一种产品的人一定要是本行业的人。

答案:A:错误 |

测验:第十八章创新思维训练测验

1、从五个维度发展机遇思维能力,第一个是:

答案:A:换个角度思考 |

找不到答案的,国家02年就不允许公布自考考试后的答案了。05.06年的都难找,不说08的了

自考有答案就不叫自考了,全国统考的要有答案就没意思了,都夜大函授算了.我也是自考过来的,以前在广州中成软件技术培训学院这里上辅导的.也都是一门一门考过来来的,

《自考公共关系创新思维2010年04月07月真题.doc》百度网盘免费下载:链接:

  • 索引序列
  •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难吗
  •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自考真题
  •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真题汇总
  • 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真题答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