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自考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

自考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虚词,它有以下四个特点:1、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多种用法,多种解释,乃至分属几类词性。2、使用频率比实词高。有些常用虚词,在一篇中会出现多次,例如我们常说的“之乎者也”。3、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通常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4、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虚词变化比实词大。迄今只有少数虚词仍在白话的某些特定语句中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者被另一种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所以我们说,确切了解并掌握文言虚词,特别是常用的一些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大有帮助。一、 之1、 代词① “之”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这是我们最熟悉的用法。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它(们)”。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这个“之”代的就是曹刿,翻译过来就是“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这个“之”代指这件事,这里相当于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② 也可以当指示代词用,相当于“这”。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之”就是翻译成“这”。这句话等于说:权衡这两种计策,宁可答应下来,让秦来承担理亏的后果。2、 助词①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我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②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意义。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 音节助词。用来调整凑足音节,没有意义,只表停顿。例: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④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例:何陋之有?(《陋室铭》)这句话翻译过来应该是:有什么简陋的呢?例:宋何罪之有?(《公输》)等于说:宋有什么罪过呢?⑤结构助词,用在倒置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等于说: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3、 动词。可以译为“到,往”。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这里的“之”就是动词,整句话等于说“(陈涉)停止耕种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二、 而1、 连词①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实在要翻译的话可以解释成“又”。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这里等于说: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茂密的人是苏东坡。② 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也可不译。例: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翻译过来就是:尉官拔剑出鞘,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掉了尉官。③ 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例: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 递进关系,表示“而且,并且”,可不译。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⑤ 修饰关系,可以译为“着”“地”。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这里的“笑而止之”就是笑着劝止的意思。例: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终日而思”,等于说整天地思考。⑥表假设。这个用法不是太常见,但是必须掌握。等于说“如果,要是”。例: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这句话等于说:我小心翼翼地起来察看自己的罐子,如果我抓到的蛇还在罐里(没逃走),就放心地再躺下休息。2、 代词。通“尔”,你的。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而”通“尔”,“尔翁”等于说你爸爸。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账的!3、 音节助词。比方说俄而、既而(都是“一会儿”的意思),而已(相当于罢了)。三、 以1、 介词①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当于说:因为蔺相如功劳很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这里的“以”译为“按照”,“以其道”,即按照正确的方法。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的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这里有个比较特殊的用法,翻译过来是“以……的身份”。例: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这里的“以资政殿学士行”,等于说凭借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去。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为“拿”“把”“用”等。例: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临崩寄臣以大事”,等于说临去世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例:屠惧,投以骨。(《狼》)“投以骨”,等于说把骨头扔过去。2、 连词① 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 表示结果,相当于“以致”“因而”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这句话等于说:不应该随便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人们)尽忠进谏的途径。③ 有时相当于连词“而”。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这个“以”是“而”的用法,基本相当于“着”的意思。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这个“以”当“又,且”讲。那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3、 动词,当“以为,认为”讲。例: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魏武将见匈奴使》)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4、 副词,通“已”。已经的意思。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这句话等于说:本来就已经认为这件事奇怪了。5、 名词,相当于说“原因”。例: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桃李园序》)“良有以也”,即确实是有原因的。四、 然1、 代词,起指示作用,相当于说“这样,如此”。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有时“然”和“而”连用,“然”指代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和“则”连用,“然”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这样(看来)进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处江湖(不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2、连词,表转折,相当于“然而,但是”。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等于说:但是您两位也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3、助词①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蔚然,等于说茂盛的样子。例: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杂然,即杂乱的样子。“杂然而前陈者”,相当于说杂乱地在面前摆开的。② 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若听茶声然”,等于说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4、“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例: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以为然”,即认为对。也可以有动词用法,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例:成然之。(《促织》)“然之”,等于说赞同、认同这件事。五、 乃1、 副词① 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相当于“才”“就”。例: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这里的“乃”当“才”讲。意思是,陈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他走后朋友才到。例: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这个“乃”解释成“就”。等于说,就谎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②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等于说,问(他们)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③用于判断句中,加强判断语气,相当于“是,就是”。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等于说,应该立为国君的人是公子扶苏。④表示转折语气,相当于说“却”。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等于说,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赶不上(那些人)。2、 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相当于“于是,就”。例: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3、 代词,译为“你,你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乃翁”,等于说你的父亲。六、于1、介词①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这里面的“于”都当“在”讲。②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注意语境,译时宜灵活。例:告之于帝。(《愚公移山》)相当于说把这件事报告给天帝。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这个“于”是“对”的意思。等于说,穷人对富人说。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于”有“同、跟”的意思。等于说,所以燕王想要跟您交好。③用在被动句中,介绍动作的主动发出者,可译为“被”。例:受制于人。(《赤壁之战》)④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例: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这句话等于说,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做呢?七、 为1、 介词①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这里是当“向”讲,等于说(这里的事情)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说啊。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这个“为”翻译成“对”。“为具言所闻”,等于说对他们详细地说了所听说的事情。②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翻译成: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③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例: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这句话等于说,(请您)替我向他们殷勤致意:“圣明天子在上执政,可以出来任职(效忠)了!”④表示被动,译为“被”。“为……(所)”句式是文言文典型的被动标志。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等于说,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2、 动词① 做,干。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② 制作,制造例: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这里第一个“为”是“替、给”的意思,第二个“为”当“制造”讲。③当作,作为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这句话的意思是,墨子解下衣带作为城墙,用木片当作器械。④成为,变成例: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小石潭记》)这句话等于说,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崖岸。⑤认为例: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这里的“为”当“认为”讲。意译一点的话,可以翻译成:谁说你见多识广呢?⑥ 是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3、 语气助词,表示疑问语气,基本相当于“呢”。例:夫子何命焉为?(《公输》)等于说,先生您有什么指教呢?八、 者1、 结构助词① 译作“……的人/事物/情况/原因”,可指人、物、事、时、地等。根据语境,灵活调整翻译即可。例: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翻译过来是: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尽忠心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这个“者”当“……的事情”讲。例: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这个“者”翻译成“……的原因”。②用在“今”“昔”等时间词或否定词后面。例: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苛政猛于虎》)“昔者”,等于说过去,从前。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这个“不”通“否”。“不者”,等于说不然的话,否则。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③ 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求人可使报秦者”,等于说求可使报秦之人,找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2、 语气助词,放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也可以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何者”等于说“为什么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什么(这样)呢?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来表示敬意呀。九、其1、 代词① 作人称代词,一般是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它(们)(的)”。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例: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有时也可以当第一人称“我”讲。例: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这个意思是,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没有能穷尽那游览的乐趣。②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其人”,等于说那个人。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其林”,即那片林子。也可以译为“其中的”,后面多用数词。例:其一犬坐于前。(《狼》)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这个“其一”,就是“其中之一”的意思。现代汉语有时也会这么说。2、 副词用法。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以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这里的第一个“其”表示“难道”,第二个“其”是“恐怕”的意思。例: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等于说: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3、 连词,表示假设,可以译为“如果”。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资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翻译过来是: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的,品德还有没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十、焉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2、 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进去呢?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3、 代词,相当于“之”。例: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父异焉”,也就是“父异之”的意思。这个“异”是意动用法,以……为异的意思。相当于说,父亲对这件事感到诧异。4、 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于之”,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翻译成“从这里”“在那里”等。例:不复出焉。(《桃花源记》)等于说“不再从这里出去了”。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冬夏换季,才从那里回家一次

古代汉语自考必背如下:

《老子二章》

《郑伯克段于焉》

《子产说范宣子轻弊》

《冯媛客孟尝君》

《田单列传》

汉语言文学自考不好考。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在制定、修订具体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时,应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既考虑到基础学科的特点,又关注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注意创业就业的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的新机制。

总体框架

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教育课程三部分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该学科基础性课程、相关专业的专业性课程以及专业实习实践。综合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活动、文体活动以及其他自选活动。

虚词如下:

1、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 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知识总结

古代汉语专科自考重点,按照汉字、词汇、语法的顺序分列如下:

1、汉字。许慎对“六书”的阐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常见的通假字(叛—畔,拒—距,修—脩,早—蚤,伸—信,飞—蜚,等等),假借字与古今字的异同。

2、词汇。说明一个词的词性和意义,古今异义(指同一个词中的某一个义项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只有细微差别),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分析。

3、语法。词类中的副词特别是程度副词、范围副词,词类活用中的名词用作动词以及动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特殊句式中的倒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

总之,重点就是重要的知识点,就是要求考生准确理解、熟练掌握、正确分析的知识,也是考试中的难点,需要下苦功夫才能突破。

自考古代汉语必背10篇有以下回答: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季氏将伐颛臾》: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寡人之於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虽有佳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5.《晏婴论和》:

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

6.《宋人献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7.《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8.《其政闷闷》: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9.《上兵伐谋》: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0.《触龙说赵太后》: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语法,字词解释与翻译是相当的多.像语法一般是出选择题,问你,打点的字什么意思,或用了什么手法,或有什么作用.解释题也是.默写有一道,挖空形式.然后诗词格律一般涉及一道...

基础知识,字词解释,翻译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古代汉语专科自考重点,按照汉字、词汇、语法的顺序分列如下:

1、汉字。许慎对“六书”的阐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常见的通假字(叛—畔,拒—距,修—脩,早—蚤,伸—信,飞—蜚,等等),假借字与古今字的异同。

2、词汇。说明一个词的词性和意义,古今异义(指同一个词中的某一个义项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只有细微差别),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分析。

3、语法。词类中的副词特别是程度副词、范围副词,词类活用中的名词用作动词以及动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特殊句式中的倒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

总之,重点就是重要的知识点,就是要求考生准确理解、熟练掌握、正确分析的知识,也是考试中的难点,需要下苦功夫才能突破。

古代汉语自考必背如下:

《老子二章》

《郑伯克段于焉》

《子产说范宣子轻弊》

《冯媛客孟尝君》

《田单列传》

汉语言文学自考不好考。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在制定、修订具体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时,应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既考虑到基础学科的特点,又关注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注意创业就业的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的新机制。

总体框架

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教育课程三部分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该学科基础性课程、相关专业的专业性课程以及专业实习实践。综合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活动、文体活动以及其他自选活动。

古代汉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於”(“于”)字句,“为”字句,“见”字,“被”字句。下面逐一分析。 1、“於”字句 上面讲过,被动句的施事者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於”的作用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於”字的这种用法出现得比较早,据研究材料,西周金文中已经出现。如: (1)矢乍(作)册麦易(赐)金于辟矢。《麦尊》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侯作册,麦被辟候赏赐了金(铜)。 引出行为的主动者“於”的出现,使被动句在表意上明显凸现,因而可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甲骨文中,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只有意念上的被动句,全文中出现了有“於”作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但仍有不少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当无形式标志时,主动句与被动句是同形的,容易发生混淆。甲金文意念上的被动句如: (2)鹿禽(擒)。 (3)麦易(赐)赤金。《麦方鼎》 例(2)不会产生歧义,译为现代汉语是“鹿被捉住了”,例(3)就费踌躇了,因为主语为人,既可能是动作的施事者也可能是动词的受事者,根据文意,应是后者,译成现代汉语是“麦被赐予赤金”。不难看出,“於”字对识别主动句被动句起看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主语为人而容易引起混淆时,“於”的有与否就成了主动被动的标志。如: (4)夫破人之与破於人也,臣人与臣於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5)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 (6)物物而不拘於物。《荀子•天论》 (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沿人者食於人。《许行》 (8)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项羽传》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於”字句中被动的意义是由及物动词来表示的,而不是“於”本身能表示被动,“於”的作用只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由于“於”字的功用,它一出现之后,后代在容易发生混淆的地方都用“於”了,但还有个别地方仍然主动被动同形,要予以充分注意。如: (9)西域诸国大率士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汉书•西城传》师古注——“服属于匈奴,为其所投使也。” (10)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同上)师古注——“安息以条支为外国,如言蕃国也。” 二例都有“某役属某”,但前例为被动句,后例为主动句,颜师古担心读者理解错,故加以注解。 还应该指出来的是,介词“於”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有时不容易确定。 (11)屈原放逐於楚国。《盐铁论•相刺》 (12)昔司马喜膑脚於宋,卒相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例(11)的“放逐於楚国”可以理解为“被楚国放逐”也,可以理解为“在楚国被放逐”。例(12)的“膑脚於宋”可以理解为“被宋人挖去膝盖”,也可以理解为“在宋国被挖脚膝盖骨”。正因为“於”虽然使主动被动有识别的标志,但也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纠缠不清,所以,当有更好的被动句式产生之后,它就让位于新的更好的形式了。 2、“为”字句 “为”字表示被动时是介词,读作wei(其它介词读wei)。“为”字句最典型的结构为“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如: (1)卒为天下笑。《鲁仲连义不帝秦》 (2)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3)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4)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5)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6)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上述六例中,前二例主语没有出现,中二例主语为人,后二例主语为非生物,可以看出,在主语出现时,主语如果是非生物,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句子被动的性质没有改变,只是变成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已,主语如果是人,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则句子就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如例(3)变为“身笑”。 上述被动结构中,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如: (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 (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9)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齐晋鞌之战》 上述含“为”的被动句,无论施事者是否出现,其结构都跟现代汉语的“被”字句相同,只要简单地把“为”释成“被”就可以了。 “为”字表被动时后来还发展出“为……所”式,“为字后面的施事者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据王力先进研究,“为……所”式出现于汉代。如: (10)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11)卫太子所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12)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 (13)复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 (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15)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亡。《史记•李将军列传》 上述六例,前四例施事者出现了,后二例施事者没有出现,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省略,出现的频率远没有前者多。相对而言,“为……所”式只比原来的句式多了一个“所”字,但被动的意味更明显,且没有歧义,故它出现后便成了一种比“於”字还要常用的句式,直到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在使用,如“为风雪所阻”,“为事实所证明”。而原来那种不用“所”的句式,由于“为”字还有其他意义,有时候会产生歧义,故后来比较少用了,现代汉语中基本没有看到。容易产生歧义的例子如: (16)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17)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例(16)的“为”可以是介词“替”,可以是介词“被”,还可以是动词“成为”,分别译为“后代一定替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被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们的忧患”。例(17)的“为”可以理解为动词“成为”,也可以理解为介词“被”,前者可译为“像我韩信也已成为俘虏了”,后者可译成“像我韩信已经被俘虏了”。正因为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后来被“为……所”所取代。 3、“见”字句 单纯用“见”作被动的被动句结构比较简单,其结构为“见+动词”,施事者不出现。如: (1)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韩非子•说林上》 (3)汝可疾去矣,且见禽。《史记•商君列传》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5)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只用“见”的被动句,“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上述后二例“见疑”、“被谤”对举,“为戮”、“见疑”对举。 “见”字句如果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需要与“於”字句配合使用,组成“见+动词+於+施事者”的结构。如: (5)臣诚恐见斯於上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韩非子说难》 上述只用“见”的“见+动词”结构,后来产生了另一种新用法,“见”不再表被动,而是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有人把这种用法的“见”称为副词)。如: (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8)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例(7)的“慈父见背”意为慈祥的父亲背我而去,例(8)的“或见恕”意为“或许原谅我”。现代汉语的“见谅”、“见怪”、“见笑”还保存了这种用法。由于同一结构可表达两种意思,容易产生歧义,故“见+动词”这种句式后来很少使用。 4、“被”字句 “被”用于被动句是最后起的,大致出现于战国末期,“被”用于被动句是从“被”的动词义“遭受”发展而来的。如: (1)而民不被其泽。《孟子•离娄上》 (2)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末期,“被”字由遭受义发展为表示被动,如: (3)今兄弟被侵,必攻也,廉也;知已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4)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以上“被”字还有明显的动词义,汉以后“被”逐渐虚化,纯粹表示被动,但开始只有“被+动词”的形式,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5)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稍后,才出现了行为的主动者,魏骨之后逐渐得到推行。如: (6)臣被尚书召向。(蔡邕《被收时表》) (7)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被”字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后,“被”字句的基本格式得以完成。由于“被”字句没有歧义,尽管它是最后起的句式,却得到广泛运用,一直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句式。 从上面我们看到被动句的整个发展情况:开始是主动被动同形,没有形式标志,接着出现了“於”字句,再接着出现了“为”字句和“见”字句,最后出现了“被”字句。由于“於”字句、“见”字句和“为”字句都可能产生歧义,而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表意明确,于是这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式终于被被动意味较强且无歧义的“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这是语言发展中优胜劣败的结果。 这知识古代汉语中的一个细节知识,因版面有限,你可登入 ,这可是个专门学习汉语的网站,其中中文专业课和中文考研栏目就有很多古代汉语的复习资料。

基础知识,字词解释,翻译

古代汉语自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常用词 1 、逐:(1 )本义:追赶、追捕、竞逐。如“夸父与日逐走。”(2 )引申义:A、追击 B、赶跑、驱逐 C、放逐(古诗文中常见的逐客、逐臣:被放逐的官)。 2 、干:(1 )本义:一种防身的作战武器,即盾牌。如“操干戚以舞”(2 )引申义:“干戈”连用泛指作战武器、代称兵事、战争。A、冲撞、触犯、冒犯B、追求、求取(“干谒”二字连用,即指谋求禄位而谒见当权者)C、干预。 3 、极:(1 )本义:房屋的正梁。(2 )引申义:A、北极星B、的地位C、准则、标准D、极点、边际、尽头,如本篇:“四极废” E、达到极点、穷尽(动词) F、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形容词) H、非常、最(副词)。 4 、济:(1 )常用义:渡过水流。(2 )引申义:A、过河的地方B、帮助、给济、拯救之类,如本课:“杀黑龙以济冀州” C、受益,得到好处 D、成功、成就事业。(3 )济济(请三声):形容众多、美好的样子。 5 、天:(1 )本义:人的头顶,如:“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2 )引申义:A、天帝、上天 B、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C、头等大事 D、头顶上刺凿涂黑的黥刑 E、把头发剃掉。 6 、道:(1 )(本义):供行走的道路。如:“道渴而死”(2 )引申义:A、为达到某一目的或完成某一件事所采取的途径、方法 B、规律、道理 C、思想学说、政治主张 D、理想、志向 E、美好的道德 F、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所谓好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措施 H、引导、疏导(后写作“导”)G、遵循 J、称道、述说。 7、过:(2 )本义:走过、经过(2 )引申义:A超过、胜过 B、过分、太甚C、犯错误(动词)如本课“微二人,寡人几过D、责备、批评E、过访、拜访F、过失、错误。 8、责:(1 )本义:债款、债务(zhai四声)A、收取债款、讨债(动),如本课“往责于东邑”B、索取、要求、责令(ze) C、责问、责备、审问、责罚 D、责任、职责。 9、诛:(1 )本义:以言语批评、谴责人(2 )引申义:A、要求、索取B、声讨、讨伐C、治罪、惩处D、杀戮、消灭,如本课“不诛之则为乱”。 10 、相:(1 )常用义:仔细看、审察,如“九方皋相马”“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2 )引申义:A、相貌;观测命运B、扶助、辅佐;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官吏;1、作某国或某人的相2、使作相(名词);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以上各义均读xiang 四声)(3 )用作副词读xiang(一声):互相;。表示动作一方施而另一方受,不是互相施、受,属偏指一方用法。“杂然相许” 11 、饭:(1 )本义:动词,吃(饭),如本课:“饭疏食,饮水。”(2 )引申义:A、给人饭吃或喂牲口B、-谷类熟食(名词) 注意:1、“饭”用于吃义只限于吃饭;吃其他食物如肉、鱼、水果叫“食”不叫“饭”。 2、“饭”用于名词,起初只指谷类熟食,泛指饭食是后起义。3、“饭”本来是动词,上古也一般用作动词,名词“饭”是由动词“饭”派生出来的。不能倒因为果,把名词“饭”看作本用,把动词“饭”看作活用。 12 、食:(1 )动词,读shi (二声),吃。(2 )动词,读si(四声),给……吃。本课“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也”引申义为:养活,喂养。喂养此义后写作“饲”。(3 )名词,读shi (二声),泛指吃的东西。(4 )名词,旧读si(四声),特指饭。如本课:“饭疏食,饮水。” 13 、启:会意字,从户从又。(1 )本义:开门。词义扩张后,泛之一般的张开,开启(2 )引申义:A、开导、启发。如本课:“不愤不启”B、兴起C、发生、萌生、萌发D、开拓、开僻E、陈述、禀告F、开始。 14 、发:(1 )本义:把箭发出去。(2 )引申义:A、发出、产生;兴起B、出发;使出发、派遣C、打开、开掘;开导、启发;揭示、阐发(用于“开导、启发”义的如本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显露、表现出;暴露、败露、揭露F、表达、抒发、传布。 15 、国:(1 )古义:A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诸侯的封地叫“国”如本课“有国有家。”;西汉,诸侯王的封地也叫“国”。B 、“国”在上古的另一个常用义是诸侯国的国都。(2 )今义:国家。 16 、家:(1 )古代常用义:A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与“国”相对。B 家或家庭(指住所或指人)(2 )今义:家庭。引申义:私家的,个人的,与“公”相对17 、至:(1 )本义:到。如本课“至则行矣”(2 )引申义:A、抽象义,到某时B、达到的职位C、极、非常(副)D、最完美的(形) “至”与“到”在“抵达”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至”往往不带宾语,而“到”往往带宾语。 18 、遇:(1 )本义:碰到,不期而遇。如本课“遇诸涂”。(2 )引申义:A、接触B、知遇、遇合。“遇”可与“接”合成同义复词,这只是二者在“接待”意义上相合。这两个词也都有接触的意思,但“遇”带有一些偶然的因素,而“接”有主动的意味。 19、乘:象形字,象人站在树上。(1 )本义:升登,上。(2 )引申义:A、上车、乘车、驾车B、驱马驾车C、乘船、驾船。如本课“虽有舟舆,无所乘之”。C、借助、利用、趁机会。(3 )另一个常用义:兵车,读sheng(四声)B、兵车单位—出使C、畋猎等用车也以“乘”为单位。 2 0、先、后“先”甲骨文形体从止从人,止就是脚,本义是前进,走在前面。如成语“身先士卒”、“争先恐后”。常用的引早义有:A、先做某事。B、带头,做出表率。C、动作行为发生在他人他事之前,多作状语。D、表示时间,在……之前。E、形容词,表示先前的、先代的,用于人时常表示已故的。F、名词,祖先、先辈。 “後”甲骨文左边是彳,右边上面是古“玄”字,表示系,右下象足形,“足有所系,故後不得前。”本义是走在后面,落在后面。引申为位置、时间、次序等在后的。主要用法有:1、动词。A、位置或次序排在后面。B、延后,推后。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他人他事之后。常作状语。如成语“先斩后奏”。3、形容词,位置、时间或次序在后的。4、表时间,在……之后。5、名词,后代。注意:“后”、“後”是两个不同的字,“后”表示君主或帝王之妻。除个别书以“后”代“後”外,上述意义都不写作“后。”汉字简化以后“後”简化为“后”,二者才混用了。 21、与:“与”从舁牙[篆文“牙”讹作“与”],本义是赐与、施予,经常和“取”组成反义连用。常用的引申义:A、附和、新附。B、赞许、称道,读yu(四声)。C、参预,读yu(四声)。D、在其中,读yu(四声)。E、介词,跟,同。F、连词,和。 22、解解:是个会意字,从刀从牛从角,本义是分解动物的骨肉肢体。常用引申义有:A、把纠结的东西解开,解脱。特指解脱对犯人的囚禁,解除罪罚;还特指解除军事包围,解除战争。B、打开,开放。C、破碎,离散。D、松弛,懈怠。读xie(四声),后来写“懈”。E、对事情的分析,解释。F、理解,知晓。 23、读读:阅读,诵读。本义是解释、阐发文字语句的意义,常用的引申义有:A、阅读,诵读。B、文章里一句话的中间在诵读时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即“句读”的“读”,读dou(四声) 24、去“去”在古汉语中最常用的意义是离开,常用引申义有:A、距离(空间或时间)。B、除去,废除。C、死亡。 25、徒“徒”本义是指徒步而行,常用的引申义有:A、步兵。“师徒”连用,泛指军队。B、同一学派、同一政治主张的人,或同一集团、同一类的人,徒党。C、特指门徒,弟子。D、泛指同伴,手下人。E、服劳役的人,仆隶。F、空,白白地,徒然而无效果。在这个意义上,“徒”和“特”是同义词。G、仅仅,只不过。在这个意义上“徒”和“特”、“但”、“直”是同义词。 26、保保:甲骨文和金文的“保”字象大人抱着、背着或领着孩子的形状,表示“保”的本义是护送幼儿。泛指保护,保全。常用的引申义有:A、依靠。B、固守,防守。C、保有,具有。E、安,安定。F、保育幼儿的妇女。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褓”。G、护卫用的城堡。 27、造“造”本义是往,到……去。常用的引申义有:A、造访,拜访。B、达到某一境界,如“造诣”。 28、旅旅:古代指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旅。常用的引申义有:A、军队。B、一同,俱。C、在外的人。D、在外,在异乡。E、野生的。 29、达、理“达”的基本意义是到达,通达。常见的引申义有:A、通达事理。B、胸襟宽阔,豁达。C、特指仕途通达,政治上得志,与“穷”相对。D、通行的,共同的。“达”和“通”的意义相近,了有差别:“通”重在强调通往、通向的意思,侧重于过程:“达”重在强调到达,达到的意思,侧重于结果。 “理”是形声字,从玉里声,本义是治玉,即把玉从石中加工出来。常见的引申义有:A、对国家、事物的治理,管理,与“治”同义。B、治理狱讼的法官。C、纹理。D、条理,情理,道理,规律。E、治理得很好,有条理秩序,天下太平,与“乱”相对。“理”和“治”是同义词,作动词,表治理;作形容词,表示治理得很好,但是它们的本义不同,“理”为治玉,“治”为治水。“治”的使用范围较广,凡可以修理完善的东西都可以用“治”,“理”的使用范围相对地要窄,主要功能是用于对纷乱凌杂的事物的治理。 30、坐坐:“坐”字在上古是指一种两膝接触于铺在地上的席子、臀部压在脚跟上的姿势,和现代的“坐”有所不同。常见意见有:A、坐的位置,后来写作“座”。B、因……犯罪,触犯法律。C、判罪,定……罪。D、在中古用作介词,表示原因。 31、特“特”从牛寺声,本义指雄性的牛马。常、引申义有:A、突出、特别。B、单独,单单。C、副词,仅仅,只不过。

22、解 解:是个会意字,从刀从牛从角,本义是分解动物的骨肉肢体。常用引申义有:A、把纠结的东西解开,解脱。特指解脱对犯人的囚禁,解除罪罚;还特指解除军事包围,解除战争。B、打开,开放。C、破碎,离散。D、松弛,懈怠。读xie(四声),后来写“懈”。E、对事情的分析,解释。F、理解,知晓。 23、读 读:阅读,诵读。本义是解释、阐发文字语句的意义,常用的引申义有:A、阅读,诵读。B、文章里一句话的中间在诵读时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即“句读”的“读”,读dou(四声) 24、去 “去”在古汉语中最常用的意义是离开,常用引申义有:A、距离(空间或时间)。B、除去,废除。C、死亡。 25、徒 “徒”本义是指徒步而行,常用的引申义有:A、步兵。“师徒”连用,泛指军队。B、同一学派、同一政治主张的人,或同一集团、同一类的人,徒党。C、特指门徒,弟子。D、泛指同伴,手下人。E、服劳役的人,仆隶。F、空,白白地,徒然而无效果。在这个意义上,“徒”和“特”是同义词。G、仅仅,只不过。在这个意义上“徒”和“特”、“但”、“直”是同义词。 26、保 保:甲骨文和金文的“保”字象大人抱着、背着或领着孩子的形状,表示“保”的本义是护送幼儿。泛指保护,保全。常用的引申义有:A、依靠。B、固守,防守。C、保有,具有。E、安,安定。F、保育幼儿的妇女。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褓”。G、护卫用的城堡。 27、造 “造”本义是往,到……去。常用的引申义有:A、造访,拜访。B、达到某一境界,如“造诣”。 28、旅 旅:古代指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旅。常用的引申义有:A、军队。B、一同,俱。C、在外的人。D、在外,在异乡。E、野生的。 29、达、理 “达”的基本意义是到达,通达。常见的引申义有:A、通达事理。B、胸襟宽阔,豁达。C、特指仕途通达,政治上得志,与“穷”相对。D、通行的,共同的。“达”和“通”的意义相近,了有差别:“通”重在强调通往、通向的意思,侧重于过程:“达”重在强调到达,达到的意思,侧重于结果。 “理”是形声字,从玉里声,本义是治玉,即把玉从石中加工出来。常见的引申义有:A、对国家、事物的治理,管理,与“治”同义。B、治理狱讼的法官。C、纹理。D、条理,情理,道理,规律。E、治理得很好,有条理秩序,天下太平,与“乱”相对。“理”和“治”是同义词,作动词,表治理;作形容词,表示治理得很好,但是它们的本义不同,“理”为治玉,“治”为治水。“治”的使用范围较广,凡可以修理完善的东西都可以用“治”,“理”的使用范围相对地要窄,主要功能是用于对纷乱凌杂的事物的治理。 30、坐 坐:“坐”字在上古是指一种两膝接触于铺在地上的席子、臀部压在脚跟上的姿势,和现代的“坐”有所不同。常见意见有:A、坐的位置,后来写作“座”。B、因……犯罪,触犯法律。C、判罪,定……罪。D、在中古用作介词,表示原因。 31、特 “特”从牛寺声,本义指雄性的牛马。常、引申义有:A、突出、特别。B、单独,单单。C、副词,仅仅,只不过。 32、适 “适”是形声字,本义是到……去。在这个意义上,“适”和和“之”、“如”是同义词,使用上也没什么明显的分别。“适”和“往意义接近,用法不同:”适、之、如“都可以带宾语,而”往“在上古汉语中不带宾语。”适“与”嫡、敌、谪“上古时读音相同相近,所以常常互相通假。古书中”适“和”适“是不同的两个字,”适“读kuo(四声),主要用作人名。现在以”适“为”适“的简化字。 33、信 “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本义是言语真实,不虚伪。引申义有:A、忠诚,诚实。B、真实,确凿可信。C、副词,表示果真,的确。D、守信用。E、相信,信任,信奉。F、信约,盟约。G、信物,符信。H、外交使臣,传送书信的人。J、信件,书信。K、假借为屈的“伸”。 34、举 “举”本义是两手把东西举起来。引申义:A、捧着、提起。B、特指鸟抬起翅膀起飞,飞动。C、举出,提出。D、特指把优秀人才提拔出来,推举。E、把坏人坏事揭发出来,检举,举报。F、做,举动,发动。如“在此一举”。H、拔取,占领。J、包举,穷尽。K、形容词,整个。 35、谢 “谢”是个形声字,从言高射声,本义是向人认错道歉。引申义:A、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B、告辞。C、告诉。D、以言辞相问候。E、对别人的赠予或帮助表示感谢。F、衰退,消亡。 36、实 “实”的本义是财物粮食充足,富有。引申义:A、财货,物资,实利。B、充实,充满。C、实,谷物。D、实际内容,实际情况,E、忠实。F、副词,实在,确实。 37、直 “直”的基本意义是不弯曲,跟“曲”或“枉”相对,引申义:A、首先品质的正直,忠直。B、径直,直接。C、副词,简直。D、当着,迎对。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值”。E、价值,工值。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值”。F、“直”与“特”古间相近,所以做副词也有“仅仅,只不过”之类的意思。H、特意,故意。 38、利 “利”本义是刀剑锐利,刀口快。引申义有:A、迅速,敏捷。B、顺利,方便。C、利益,好处。D、特指财利。E、特指功名利禄。F、重要的,精良的,要害的。H、富有,丰饶。 39、受 “受”是形声字,上古汉语里“受”包含“给予”和“接纳”两方面的动作,从施事方面而言,“受”具有“给予”义;从受事方面而言,“受”具有“接纳”义。“受”从“接纳又绰为”遭受“。”授“是”受“的后起分化字,也就是说,在表示”给予“的意义上,”受、授“是古今字。 40、诚 “诚”的本义是指心意真挚,诚恳的思想感情,引申义有:A、真实可信。B、副词,实在,的确。注意:“诚、实、信”三个词在诚实,真实的意义是同义词,区别在于:“诚、信”用得较多而“实”用得较少,在词义色彩上,“诚、实”较为接近,都侧重于内心的真实,强调表里如一;而“信”侧重于言语的真实,强调言行一致。在用作副词上,表示果直、的确的意义上,三者没有显著区别。 41、毙 “毙”《说文》作“ ”,表示向前倒下。引申指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毙”。先秦古书中表示扑倒义的“ ”在流传过程中往往被改成“毙”,所以现在见到的先秦古书中的“毙”通常仍应解释为仆倒,不能理解为死亡。

古代汉语自考必背如下:

《老子二章》

《郑伯克段于焉》

《子产说范宣子轻弊》

《冯媛客孟尝君》

《田单列传》

汉语言文学自考不好考。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在制定、修订具体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时,应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既考虑到基础学科的特点,又关注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注意创业就业的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的新机制。

总体框架

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教育课程三部分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该学科基础性课程、相关专业的专业性课程以及专业实习实践。综合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活动、文体活动以及其他自选活动。

自考专科古代汉语重点知识点总结

语法,字词解释与翻译是相当的多.像语法一般是出选择题,问你,打点的字什么意思,或用了什么手法,或有什么作用.解释题也是.默写有一道,挖空形式.然后诗词格律一般涉及一道...

古代汉语专科自考重点,按照汉字、词汇、语法的顺序分列如下:

1、汉字。许慎对“六书”的阐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常见的通假字(叛—畔,拒—距,修—脩,早—蚤,伸—信,飞—蜚,等等),假借字与古今字的异同。

2、词汇。说明一个词的词性和意义,古今异义(指同一个词中的某一个义项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只有细微差别),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分析。

3、语法。词类中的副词特别是程度副词、范围副词,词类活用中的名词用作动词以及动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特殊句式中的倒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

总之,重点就是重要的知识点,就是要求考生准确理解、熟练掌握、正确分析的知识,也是考试中的难点,需要下苦功夫才能突破。

基础知识,字词解释,翻译

古代汉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於”(“于”)字句,“为”字句,“见”字,“被”字句。下面逐一分析。 1、“於”字句 上面讲过,被动句的施事者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於”的作用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於”字的这种用法出现得比较早,据研究材料,西周金文中已经出现。如: (1)矢乍(作)册麦易(赐)金于辟矢。《麦尊》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侯作册,麦被辟候赏赐了金(铜)。 引出行为的主动者“於”的出现,使被动句在表意上明显凸现,因而可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甲骨文中,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只有意念上的被动句,全文中出现了有“於”作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但仍有不少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当无形式标志时,主动句与被动句是同形的,容易发生混淆。甲金文意念上的被动句如: (2)鹿禽(擒)。 (3)麦易(赐)赤金。《麦方鼎》 例(2)不会产生歧义,译为现代汉语是“鹿被捉住了”,例(3)就费踌躇了,因为主语为人,既可能是动作的施事者也可能是动词的受事者,根据文意,应是后者,译成现代汉语是“麦被赐予赤金”。不难看出,“於”字对识别主动句被动句起看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主语为人而容易引起混淆时,“於”的有与否就成了主动被动的标志。如: (4)夫破人之与破於人也,臣人与臣於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5)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荀子•修身》 (6)物物而不拘於物。《荀子•天论》 (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沿人者食於人。《许行》 (8)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项羽传》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於”字句中被动的意义是由及物动词来表示的,而不是“於”本身能表示被动,“於”的作用只是引出施事者即行为的主动者。由于“於”字的功用,它一出现之后,后代在容易发生混淆的地方都用“於”了,但还有个别地方仍然主动被动同形,要予以充分注意。如: (9)西域诸国大率士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汉书•西城传》师古注——“服属于匈奴,为其所投使也。” (10)行可百余日,乃至条支。国临西海,暑湿,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同上)师古注——“安息以条支为外国,如言蕃国也。” 二例都有“某役属某”,但前例为被动句,后例为主动句,颜师古担心读者理解错,故加以注解。 还应该指出来的是,介词“於”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有时不容易确定。 (11)屈原放逐於楚国。《盐铁论•相刺》 (12)昔司马喜膑脚於宋,卒相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例(11)的“放逐於楚国”可以理解为“被楚国放逐”也,可以理解为“在楚国被放逐”。例(12)的“膑脚於宋”可以理解为“被宋人挖去膝盖”,也可以理解为“在宋国被挖脚膝盖骨”。正因为“於”虽然使主动被动有识别的标志,但也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和引出处所纠缠不清,所以,当有更好的被动句式产生之后,它就让位于新的更好的形式了。 2、“为”字句 “为”字表示被动时是介词,读作wei(其它介词读wei)。“为”字句最典型的结构为“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如: (1)卒为天下笑。《鲁仲连义不帝秦》 (2)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3)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4)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5)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6)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上述六例中,前二例主语没有出现,中二例主语为人,后二例主语为非生物,可以看出,在主语出现时,主语如果是非生物,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句子被动的性质没有改变,只是变成意念上的被动句而已,主语如果是人,去掉“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则句子就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如例(3)变为“身笑”。 上述被动结构中,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现,如: (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 (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9)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齐晋鞌之战》 上述含“为”的被动句,无论施事者是否出现,其结构都跟现代汉语的“被”字句相同,只要简单地把“为”释成“被”就可以了。 “为”字表被动时后来还发展出“为……所”式,“为字后面的施事者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据王力先进研究,“为……所”式出现于汉代。如: (10)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11)卫太子所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12)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 (13)复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 (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15)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亡。《史记•李将军列传》 上述六例,前四例施事者出现了,后二例施事者没有出现,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省略,出现的频率远没有前者多。相对而言,“为……所”式只比原来的句式多了一个“所”字,但被动的意味更明显,且没有歧义,故它出现后便成了一种比“於”字还要常用的句式,直到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在使用,如“为风雪所阻”,“为事实所证明”。而原来那种不用“所”的句式,由于“为”字还有其他意义,有时候会产生歧义,故后来比较少用了,现代汉语中基本没有看到。容易产生歧义的例子如: (16)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17)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例(16)的“为”可以是介词“替”,可以是介词“被”,还可以是动词“成为”,分别译为“后代一定替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被子孙们担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们的忧患”。例(17)的“为”可以理解为动词“成为”,也可以理解为介词“被”,前者可译为“像我韩信也已成为俘虏了”,后者可译成“像我韩信已经被俘虏了”。正因为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后来被“为……所”所取代。 3、“见”字句 单纯用“见”作被动的被动句结构比较简单,其结构为“见+动词”,施事者不出现。如: (1)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韩非子•说林上》 (3)汝可疾去矣,且见禽。《史记•商君列传》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5)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只用“见”的被动句,“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上述后二例“见疑”、“被谤”对举,“为戮”、“见疑”对举。 “见”字句如果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需要与“於”字句配合使用,组成“见+动词+於+施事者”的结构。如: (5)臣诚恐见斯於上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韩非子说难》 上述只用“见”的“见+动词”结构,后来产生了另一种新用法,“见”不再表被动,而是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有人把这种用法的“见”称为副词)。如: (7)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8)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例(7)的“慈父见背”意为慈祥的父亲背我而去,例(8)的“或见恕”意为“或许原谅我”。现代汉语的“见谅”、“见怪”、“见笑”还保存了这种用法。由于同一结构可表达两种意思,容易产生歧义,故“见+动词”这种句式后来很少使用。 4、“被”字句 “被”用于被动句是最后起的,大致出现于战国末期,“被”用于被动句是从“被”的动词义“遭受”发展而来的。如: (1)而民不被其泽。《孟子•离娄上》 (2)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末期,“被”字由遭受义发展为表示被动,如: (3)今兄弟被侵,必攻也,廉也;知已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4)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以上“被”字还有明显的动词义,汉以后“被”逐渐虚化,纯粹表示被动,但开始只有“被+动词”的形式,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5)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稍后,才出现了行为的主动者,魏骨之后逐渐得到推行。如: (6)臣被尚书召向。(蔡邕《被收时表》) (7)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被”字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后,“被”字句的基本格式得以完成。由于“被”字句没有歧义,尽管它是最后起的句式,却得到广泛运用,一直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句式。 从上面我们看到被动句的整个发展情况:开始是主动被动同形,没有形式标志,接着出现了“於”字句,再接着出现了“为”字句和“见”字句,最后出现了“被”字句。由于“於”字句、“见”字句和“为”字句都可能产生歧义,而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表意明确,于是这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式终于被被动意味较强且无歧义的“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这是语言发展中优胜劣败的结果。 这知识古代汉语中的一个细节知识,因版面有限,你可登入 ,这可是个专门学习汉语的网站,其中中文专业课和中文考研栏目就有很多古代汉语的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自考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知识总结
  •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 古代汉语自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 自考专科古代汉语重点知识点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