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中医学本科自考考哪些科目及分数

中医学本科自考考哪些科目及分数

发布时间:

中医自考科目有哪些科目及分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001)生理学(2899)病理学(2901邓小平理论概论(0002)中药学(一)(2974)正常人体解剖学(2921)医古文(一)(2976)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0003)中医诊断学(一)(2973)诊断学基础(2838)中医基础理论(一)(2972)中医妇科学(2939)中医内科学(一)(2977)中医儿科学(2941)针灸学(2942)西医内科学(3171)方剂学(一)(2975)

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本科段)考试科目主考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 (2100804 中药学)序号 课程代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1 0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2 0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3 00015 英语(二) 144 03049 数理统计 45 03046 中药药理学(含实践) 4+26 05081 中药文献学(含实践) 4+27 03038 中药化学(含实践) 6+28 03034 药事管理学 39 03053 中药制剂分析(含实践) 4+2 10 03035 有机化学(四) 加考课程 7 03047 分析化学(二) 6 02974 中药学(一) 6 03050 药理学(三) 5 03040 中药鉴定学 711 06999 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基础科段)考试科目主考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 (1100803 中药学)序号 课程代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1 0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2 0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33 0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4 02976 医古文(一) 65 02930 中医学基础(一) 86 02974 中药学(一) 67 02975 方剂学(一) 78 03050 药理学(三)(含实践) 5+19 03035 有机化学(四)(含实践) 7+110 03047 分析化学(二)(含实践) 8+211 03037 药用植物学 612 03040 中药鉴定学(含实践) 7+213 03044 中药药剂学(含实践) 7+214 03042 中药炮制学(含实践) 3+1

自学考试,主干学科:中医学、临床医学。主要课程: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现代医学基础、西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中国已经取消自考好几年啦中医,哎。今年好像中医药改革,不知道能不能有机会。期待吧。

中医学本科自考考哪些科目及分数

中医药学自考本科专业的考试科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数理统计、中药药理学、中成药学、中成药学实践、中药化学、中药化学实践、药事管理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分析实践、医药市场营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国医药史、中医诊断学(一)。仅供参考,具体以考试大纲为准

对统考专业而言,一般情况下,自学考试公共课每年至少安排两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年至少安排一次。考虑到专业课程的学习规律,每门课程的考试安排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由于安排考试的时间有限,在每个考试时间单元,重叠安排课程是不可避免的,请考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课程考试安排情况选报课程考试,科学地做好学习计划和应考准备。

2002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举办高等医学教育的若干意见》,自2002年10月31日起,停止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的远程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举办医学类专业学历教育。自学考试举办的相关医学类、药学类专业的学历教育,只能招收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人员,停止招收非在职人员。

是专科还是本科呢?专科要学的课程是: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2976 医古文(一)02930 中医学基础(一)02974 中药学(一)02975 方剂学(一)03050 药理学(三)(含实践)03035 有机化学(四)(含实践)03047 分析化学(二)(含实践)03037 药用植物学03040 中药鉴定学(含实践)03044 中药药剂学(含实践)03042 中药炮制学(含实践)本科不是很清楚

中医本科自考考哪些科目及分数

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一般专科专业的考试课程不少于15门,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本科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20门,独立本科段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10门。

扩展资料:

对统考专业而言,一般情况下,自学考试公共课每年至少安排两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年至少安排一次。考虑到专业课程的学习规律,每门课程的考试安排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由于安排考试的时间有限,在每个考试时间单元,重叠安排课程是不可避免的,请考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课程考试安排情况选报课程考试,科学地做好学习计划和应考准备。

自考的考籍近似于学籍。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在取得一门以上(含一门)课程合格证书后,所在市(县)考办即要为其建立考籍管理档案。已建立有考籍管理档案的考生就取得了考籍。

参考资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常见问题

中医专科自考考哪些科目及分数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北京中医药大学,一共需要考13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古文(一)、中医基础理论(一)、中药学(一)、方剂学(二)、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有机化学(四)。自考考试计划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9年10月自考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真题与答案 格式:PDF大小:1770.18KB 201710自考00506写作一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23.56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中医药学自考本科专业的考试科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数理统计、中药药理学、中成药学、中成药学实践、中药化学、中药化学实践、药事管理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分析实践、医药市场营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国医药史、中医诊断学(一)。仅供参考,具体以考试大纲为准

中医药学自考本科专业的考试科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数理统计、中药药理学、中成药学、中成药学实践、中药化学、中药化学实践、药事管理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分析实践、医药市场营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国医药史、中医诊断学(一)。

中医学自考本科专业的考试科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数理统计、中药药理学、中成药学、中成药学实践、中药化学、中药化学实践、药事管理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分析实践、医药市场营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中国医药史、中医诊断学(一)。希望解决了你的问题,望采纳。

中医自考科目有哪些内容及分数

对统考专业而言,一般情况下,自学考试公共课每年至少安排两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年至少安排一次。考虑到专业课程的学习规律,每门课程的考试安排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由于安排考试的时间有限,在每个考试时间单元,重叠安排课程是不可避免的,请考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课程考试安排情况选报课程考试,科学地做好学习计划和应考准备。

中国已经取消自考好几年啦中医,哎。今年好像中医药改革,不知道能不能有机会。期待吧。

中医自考要考哪些科目? 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现代医学基础、西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具体课程请查看报考院校简章。 自学考试中医学需要怎么复习 1、看书要仔细,因为药学职称考试内容多而复杂,一不小心可能某个知识点就没注意而没复习到,所以在备考药学职称考试时,看书一定要仔细。 2、根据大纲复习,要求识记和掌握的重点背下来。 3、基础要打扎实,基础知识是重点,只有熟练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复习。 4、买指定的教学书,看教学大纲,把不考的知识点筛掉,并且熟悉题型。 5、多做题,在百度文库上找找本科或者考研的习题集,以及知识点总结。 中医学一般要读几年 中医学基本修业年限:五年,含中医学专业长学制本科阶段,毕业授予医学学位。该专业培养适应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的高层次研究应用型中医学人才。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一般专科专业的考试课程不少于15门,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本科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20门,独立本科段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10门。

学科和课程:

主干学科:中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现代医学基础、西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业务培养要求:

① 掌握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 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方药理论及中医药学的现代应用技术;具备熟练、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对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掌握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知识和中医康复知识;了解中医药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③运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处理临床各科疾病的初步能力;具备对急危重病症进行初步处理的能力。

④ 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具备与他人交流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具备自主获取知识、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并有分析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方向)

  • 索引序列
  • 中医自考科目有哪些科目及分数
  • 中医学本科自考考哪些科目及分数
  • 中医本科自考考哪些科目及分数
  • 中医专科自考考哪些科目及分数
  • 中医自考科目有哪些内容及分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