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国际金融重点难点总结

自考国际金融重点难点总结

发布时间:

自考国际金融重点难点总结

《国际金融》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和外汇制度、有关汇率的计算、汇率的决定理论、国际银行业务、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金融危机等等,都是重点。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就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国际金融由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投资和国际货币体系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譬如,国际收支必然产生国际汇兑和国际结算;国际汇兑中的货币汇率对国际收支又有重大影响;国际收支的许多重要项目同国际信用和国际投资直接相关,等等。

实际上自考试题本身并不难,都是基础性知识内容,根据自考大纲和教材出题的,一般考生只要在考前进行周密的复习计划或者进行针对性地学习,通过考试是非常轻松的。试题难度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来确定的,而不是主考学校或考试部门可以任意拔高或降低的。你是考本科的,就得用本科标准的试题来考试。你是考专科的,就得用专科标准的试题来考试。

FRM考试是依据现代金融风险建立起来的全新知识体系;金融风险的知识体系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增加,加上所涉及到的行业也越来越多,这时风险管理的知识得到飞速发展,并且一直随着现代金融系统和金融管理体系的变化而变化。风险管理向来是金融工作的核心,而FRM就是金融风险管理最为权威、要求最严格、最受认可的资格认证证书,所以我们如果自学但是没有一定的知识打底的话,那么学习起来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1、FRM考试的内容是从实际操作业务出发的FRM考试更重视专业方向和专业能力,针对金融风险方向的知识,考试较多检验风控实务经验,对于金融知识的宽度要求不多,但是对深度有极高的要求。FRM的备考资料多达9000多页就可以看出。正常来说,一个人看完9000多页的资料就要2个月,自学不仅耗时长,学习效果打折,更严重的情况是,考生看懂考题都有难度,更别提如何正确解答了。2、FRM考试随每年的金融动态变化而变化FRM考试成绩计算没有确切的百分比,取考试中成绩最好的前5%左右的人,取答对题数的平均数,然后乘以一个百分比,得出来一个数字,你答对的数目超过这个数,就表示通过。FRM考题每年考试题目由全球最佳的FRM持证人共同决定,这些人每年会关注国际大事和金融大事,每年的考试重点与难点自由把控,甚至题目的风格均有较大起伏。自学只能通过做真题、模拟题来备战FRM。既学不到应试技能,又对考试内容没有参考价值。3、FRM备考期间承受不了压力而放弃自学的压力很大,许多人因为是新手,但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学起来没有系统的方法套路,部分人只能看着英文教材发愣,时间长了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放弃考试,另外加上科技的发展,现在几乎是人人一部手机,很多备考生都有同样的经验。刚刚拿起资料学习,然后手机就响了,再然后拿起手机点啊点,一天就这么过去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让你头疼的问题,都在不断地影响着你的学习进度,自学并不是合适每个人的,有的人就是需要那种有人在后面不断地督促着,一旦失去监督,就会放浪形骸,迷失自我,虽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但是真的能管住自己的人真不多。

1金融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商业或投资银行的集中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从而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原因:管制放松;创新发展;处理技术提高;重新安排债权。给经济、金融机构带来的影响:有利:投资的新选择;改善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转换呆账和债权;增加金融机构的收入。不利:原有资产固有的风险影响新政策的实施;涉及发起人、还本付息者、担保人、受托人及投资者,风险复杂,可能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监管在信贷扩张上面各种问题。2国际货币体系的存在与发展,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对各国及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世界贸易支付清算和国际金融活动提供统一和规范的运行规则。(2.)稳定汇率。(3.)调节国际收支。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保证世界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是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木目的和主要作用之一。(4.)监督与协调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与运作,需要有相应的权威性协调或组织管理机构。3在现行货币制度下,国际储备的作用是广泛的,而且是多层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二、支持本国货币汇率。三、提高本币地位。4,金融全球化(市场交易国家化和市场参与者国际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工程化,金融证券化5,1.外贸依存度逐年增加提高了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与物价的影响力2.人民币升值缓解了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但效果有限3,人民币升值只是目前出口减缓原因之一,出口减少缓解了国内物价上涨4.人民币升值未能有效减小贸易顺差,反而吸引大量“热钱”流入,导致外汇占款过高,为国内通货膨胀提供了宽松的货币条件

国际金融自考重点内容总结

实际上自考试题本身并不难,都是基础性知识内容,根据自考大纲和教材出题的,一般考生只要在考前进行周密的复习计划或者进行针对性地学习,通过考试是非常轻松的。试题难度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来确定的,而不是主考学校或考试部门可以任意拔高或降低的。你是考本科的,就得用本科标准的试题来考试。你是考专科的,就得用专科标准的试题来考试。

金融自考本科都考什么? 1、必考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财务报表分析(一)、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学、国际金融、金融理论与实务、银行会计学、保险学原理。 2、选考课程:英语(二)、日语(二)、俄语(二),三科任选一科,一般都是考英语(二)。 自考本科几年内考完有效 部分地区规定自考单科成绩8年有效,自考生如果在8年内没有获得所报考自考专业的毕业文凭的话,其超过八年期限的单科成绩就会作废,目前陕西、江西、河南、辽宁、黑龙江地区已经实行该规定。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地区来说,自考是没有成绩有效期规定的,不限制参加考试的次数,如果考生某个科目通过了,但对该科目的成绩不满意,或者没能通过该科考试,也是可以重新报名考试的,考生需要将各门考试均达到及格分数60分及以上才可以申请毕业。 自学考试应该怎么复习 1、专业课 如果,考生们复习的已经差不多了,可以利用这段的时间再看看教材,回顾知识点,并通过练习题、模拟训练题等等检测自己的复习成果,进行查漏补缺。 2、公共课 公共课的复习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可能要容易一点,但是考生们主要还是要注意英语科目的复习。如果你的英语还没有考,或者之前没有通过考试,那么,趁着还有很长时间,就好好攻克一下单词、语法、专项练习。其它的公共课注意适当做题巩固,平时可以以理解记忆知识点为主,做题为辅,帮助自己加深知识点的记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金融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商业或投资银行的集中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从而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原因:管制放松;创新发展;处理技术提高;重新安排债权。给经济、金融机构带来的影响:有利:投资的新选择;改善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转换呆账和债权;增加金融机构的收入。不利:原有资产固有的风险影响新政策的实施;涉及发起人、还本付息者、担保人、受托人及投资者,风险复杂,可能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监管在信贷扩张上面各种问题。2国际货币体系的存在与发展,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对各国及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世界贸易支付清算和国际金融活动提供统一和规范的运行规则。(2.)稳定汇率。(3.)调节国际收支。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保证世界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是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木目的和主要作用之一。(4.)监督与协调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与运作,需要有相应的权威性协调或组织管理机构。3在现行货币制度下,国际储备的作用是广泛的,而且是多层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二、支持本国货币汇率。三、提高本币地位。4,金融全球化(市场交易国家化和市场参与者国际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工程化,金融证券化5,1.外贸依存度逐年增加提高了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与物价的影响力2.人民币升值缓解了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但效果有限3,人民币升值只是目前出口减缓原因之一,出口减少缓解了国内物价上涨4.人民币升值未能有效减小贸易顺差,反而吸引大量“热钱”流入,导致外汇占款过高,为国内通货膨胀提供了宽松的货币条件

国际金融自考重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基本知识点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1、货币的出现与商品交换紧密相连,是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2、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使人们的劳动有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分。 3、所有的私人劳动者的劳动构成了整个社会总劳动,从而使劳动具有了社会劳动的属性。 4、私人劳动要求得到社会承认它具有社会意义并转化为社会劳动。解决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唯一途径是交换。 5、交换解决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6、一切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耗费了人类的劳动——体力或脑力。 7、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8、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9、金属货币的优点:易于分割;易于保管;价值高,易携带。 10、金属货币最初是以条块形态流通的,每次交易都要鉴定金属条块的成色。 11、我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铜铸币,银铸币是清朝末期才开始铸造。金铸币在我国较少铸造。 12、西方金属铸币的典型形式是银元。 13、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都属于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 14、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主要形式有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15、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北宋——交子。 16、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也是一种纸制货币。 17、能够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发挥着与银行券同样的购买功能,称为“存款货币”。 18、电子货币是指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19、1986年中国银行发行了长城卡,1989年中国工商银行发行了牡丹卡,1990年之后,各家银行相继推出推出自己的银行卡。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1、货币的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 2、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实际包括计价单位、交易媒介、支付手段三个相辅相成的功能。 3、货币的贮藏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4、以货币形式贮藏的最大缺点就是收益较低。 第三节 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 3、国家对货币单位的规定通常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4、流通中的货币有主币和辅币。主币又称本位币。主币的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5、无限法偿货币具有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主币为无限法偿货币。辅币为有限法偿。 6、在欧美,足值的本币基本上实行“自由铸造”制度。 7、国家货币制度类型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前三类统称为金属货币制度。8、银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法律规定白银为货币币材,用白银铸造的银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溶化;与银币同时流通的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银币或等量白银;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9、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英国。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 10、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 11、纯粹的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是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起来的。 1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13、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开始发行人民币。 14、目前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2005年7月21日后,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5、二次大战后主要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两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1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又挂钩”是指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2)实行固定汇率制。(3)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17、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18、特里芬难题: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需要,美元供应必须不断增长;而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将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难以维持。这种矛盾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19、1974年4月1日,货币与黄金完全脱钩,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20、牙买加体系的核心内容:一是将业已形成的浮动汇率和其他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政策进行监督,并且尽量缩小汇率波动幅度;二是黄金非货币化;三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四是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和贷款活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21、1991年1月1日,欧元诞生,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成功范例。 22、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理论依据是蒙代尔提出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二、主要概念 1、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2、铸币: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国家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 3、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 4、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也是一种纸制货币。 5、存款货币:在商业银行开立的活期存款账户中存入的用于转账结算的货币 6、电子货币: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形式的信用货币。即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7、足值货币: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8、不足值货币: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也是信用货币。 9、计价单位:是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 10、交易媒介: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交易媒介,马克思称其为流通手段。11、支付手段:在商品赊购赊销现象中,用于支付赊购商品款项的货币即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12、财富贮藏: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13、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14、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 15、无限法偿:是指法律保护取得支付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收。 16、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17、主币:指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又称本位币。 18、辅币:是指1个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19、特里芬难题: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需要,美元供应必须不断增长;而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将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难以维持。这种矛盾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20、区域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建立的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三、要点领会 1、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 (1)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他从商品和商品交换入手,用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富有逻辑地论证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须性。 (2)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 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使人们的劳动有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分:一方面,私有制使私人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了私有属性,是他个人的私人劳动,由此劳动生产出来的物品归他个人所有;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又使每个私人生产者只能生产一种或有限几种产品,而整个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是由所有的私人生产者的劳动来满足的。因此,所有的私人劳动者的劳动构成了整个社会总劳动,从而使劳动具有了社会劳动的属性。于是,产生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要求得到社会承认它具有社会意义并转化为社会劳动。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途径是交换。 交换解决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3)商品价值论 确定商品的价值,马克思提出了价值的概念。即一切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耗费了人类的劳动——体力或脑力。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抽象的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各种商品的价值质上相同,因而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 (4)一般等价物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是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得到表现的。通过交换,价值取得了可以捉摸的外在表现形式,这就是价值形式。当某一种商品从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时,货币就产生了。 由此可看出,货币本身是一种商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这种商品也由此而具有了双重使用价值 因而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2、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 4 推动货币形式演变的真正动力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对货币产生的需求。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伴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的商品交换对充当媒介的货币产生更高的要求,不仅货币的数量要能够伴随着不断增长的商品数量而保持同步的增长,而且还要使得到交换更加便利、安全和快速。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货币对自身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不断的扬弃,从低级逐渐走向高级。 3、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易媒介时发挥交易媒介的职能。商品所有者将其商品卖出,挽回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他所需要的商品。货币作交易的媒介为交易服务,这就是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 4、货币为什么具有财富贮藏职能 货币的财富贮藏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当货币成为能够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媒介时,它便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人们愿意将货币作为贮藏财富的一种形式。 5、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规定货币材料 (2)规定货币单位 (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5)规定货币的铸造与发行 6、自由铸造的意义 可以使铸币的市场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或者说,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保持货币币值、物价的稳定。 7、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8、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的区别 (1)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特点是:黄金为法定币材,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溶化;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2)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不能铸造金币,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但银行券只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 (3)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与金块本位制相同之处在于,也不铸造金币,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要想兑换黄金,只能先兑换成本国在该国存有黄金并与该国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国家的外汇,然后再用外汇在该国兑换黄金。 9、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 (1)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2)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5 (3)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10、我国人民币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主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有“角”和“分”两种,分角、元均为十进制。 (2)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人民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存在,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存款货币由银行体系通过业务活动进入流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实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总量和结构进行管理和调控。 (3)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1、为什么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1)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政府保证以1934年1月确定的35美元盎司黄金的官价向其他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随时兑换其持有的美元,其他各国政府则规定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根据本国货币法定含金量与美元含金量之比确定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兑换比率。 (2)实行固定汇率制。 (3)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对货币事项进行国际磋商,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12、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1)美国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和美元危机的不断爆发; (2)“双挂钩”的规定使美元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状况中,即“特里芬难题”; (3)20世纪60年代以后,德国、日本等国经济迅速发展,突破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垄断和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外汇收支出现大量逆差,黄金储备外流。 13、牙买加体系的核心内容 (1)将业已形成的浮动汇率和其他汇率制度合法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政策进行监督,并且尽量缩小汇率波动幅度; (2)黄金非货币; (3)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4)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和贷款活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和外汇制度、有关汇率的计算、汇率的决定理论、国际银行业务、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金融危机等等都是重点。 自考怎么复习? 第一步肯定是通读教材,自考的题总是围绕教材出的,不会脱离教材之外,通篇看一遍,大概要知道这门课讲的是什么,难度怎么样,边看可以边根据自己的理解做记号,哪些是不好理解的可以先划下线,另外目录是个好东西,可以很快的帮你了解整本教材的结构。 第二步就是边看视频课程边翻教材,这一步就是在划重点了,各种记号笔准备起来,概念、名词解释这样的要重点理解记忆下的, 第三步开始刷题,多刷真题,不要以为考过了就不会再考了,有可能下次就有前几年考过的原题,闭卷做一次模拟演练就能很清楚的知道哪些知识点没掌握,再巩固复习。如果拿起试卷无从下手,那就是你前两步没做好。 自考题型 1、选择题,一般占20——30分,比较好拿分的一部分。考的就是书本上基础内容。不确定的选项,用排除法。 2、名词解释,专业解释,尽量按书里的原话写,所以要好好看教材呀。 3、简答题,注意分段叙述,标明1,2,3。可以只写重点。言简意赅,不会的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分段写,总之不要空着。 4、论述题,一般在10——15分左右,这种一般会有开放性题目,多写点,多写点,能用上背过的知识点就更好了。不要嫌麻烦。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金融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法律体系中相对独立的部门法。学员学习金融法课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以经济法理论为基础学习金融法。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与税法、环保法、企业法、破产法、会计法、审计法等共同组成了经济法的内容。因此,作为经济法的组成部分,有关经济法的理论、原则、方法等对学习金融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把握金融法的结构体系,全面系统地学习其内容。金融法的结构体系包括金融机构与监管法律制度、金融服务市场法律制度、货币市场法律制度、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既有相对独立性,又相互联系。第一部分实际上是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第二部分是金融组织从事金融业务范围法律制度;第三部分是金融监管中对货币及利率、汇率进行监管的法律制度;第四部分是资本筹集、转让及监管法律制度。三、在全面把握金融法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强化记忆和理解。金融法课程内容较多,违背教材的方法是不足取的,更主要的是能够理解教材内容并在实际中运用。因此,学员学习此内容时,应注意把握教材中各章节的重点。尽管自学考试出题范围较广,各种题型纷繁复杂,但亦有规律可循。其基本要求就是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这里的重点突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制度、商业银行法律制度、贷款法律制度、信贷担保法律制度等等。(二)是各章重点。每章的具体内容较多,但各章有各章的重点问题。如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制度一章中,其重点是第一节中国人民银行法概述,第二节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第三节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第四节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等。再如第七章储蓄管理法制制度,重点是第三节储蓄存款的有关规定,第四节《储蓄管理条例》。(三)是具体的重点问题。如担保的方式、中国人民银行的负债业务及资产运用业务的基本内容、外汇管理的基本内容等等。(四)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金融本身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起到加速或抑缓的作用。制订金融法的目的就在于使金融活动纳人法制的轨道,学习金融法的目的。则是通过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加上金融体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就要学员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好金融法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自学考试的一个重要出题点。但由于自学考试测试的实际问题是不固定的,这就要求学员更全面地了解有关具体规定。为帮助大家学习金融法课程,下面就各章重点及难点问题作一简单提示。

而国际金融则属于国际经济学范畴(国际金融学从宏微观上分可分为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两块,这里的International Finance主要是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货币、资本给一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涉及到的内容有汇率、汇率体系、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及财政政策、国际资本及人口流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国际金融、证券市场一体化等内容,是金融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国际金融自考重点章节总结

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重点章节是: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和第十四章货币政策。 重点知识点:国家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单利和复利的计算、利率的种类、汇率及标价方法、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金融工具的特征、金融市场的功能、国库券发行价格的计算、债券交易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金融衍生工具特点与功能、金融期权的种类、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贷款的种类、商业银行监管资本的含义与构成、投资银行业务的内容、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派生存款及其影响因素、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影响、货币政策四大目标的关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复习注意事项 1、基本原则就是以自考本科考试大纲为本。严格按大纲复习,提高自身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 2、对于某些机构的押题、猜题不要轻信,避免上当浪费金钱又耽误时间。 3、自考重在平常积累,集中复习是冲刺阶段的必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历年真题很重要,临考前也可以找来历年的自考本科考试题看一看,掌握一下各科命题原则,随时关注自考方面的信息,了解题型变动情况。 5、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调整临考的紧张心理,早睡早起,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金融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法律体系中相对独立的部门法。学员学习金融法课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以经济法理论为基础学习金融法。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与税法、环保法、企业法、破产法、会计法、审计法等共同组成了经济法的内容。因此,作为经济法的组成部分,有关经济法的理论、原则、方法等对学习金融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把握金融法的结构体系,全面系统地学习其内容。金融法的结构体系包括金融机构与监管法律制度、金融服务市场法律制度、货币市场法律制度、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既有相对独立性,又相互联系。第一部分实际上是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第二部分是金融组织从事金融业务范围法律制度;第三部分是金融监管中对货币及利率、汇率进行监管的法律制度;第四部分是资本筹集、转让及监管法律制度。三、在全面把握金融法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强化记忆和理解。金融法课程内容较多,违背教材的方法是不足取的,更主要的是能够理解教材内容并在实际中运用。因此,学员学习此内容时,应注意把握教材中各章节的重点。尽管自学考试出题范围较广,各种题型纷繁复杂,但亦有规律可循。其基本要求就是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这里的重点突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制度、商业银行法律制度、贷款法律制度、信贷担保法律制度等等。(二)是各章重点。每章的具体内容较多,但各章有各章的重点问题。如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制度一章中,其重点是第一节中国人民银行法概述,第二节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第三节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第四节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等。再如第七章储蓄管理法制制度,重点是第三节储蓄存款的有关规定,第四节《储蓄管理条例》。(三)是具体的重点问题。如担保的方式、中国人民银行的负债业务及资产运用业务的基本内容、外汇管理的基本内容等等。(四)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金融本身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起到加速或抑缓的作用。制订金融法的目的就在于使金融活动纳人法制的轨道,学习金融法的目的。则是通过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加上金融体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就要学员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好金融法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自学考试的一个重要出题点。但由于自学考试测试的实际问题是不固定的,这就要求学员更全面地了解有关具体规定。为帮助大家学习金融法课程,下面就各章重点及难点问题作一简单提示。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基本知识点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1、货币的出现与商品交换紧密相连,是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2、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使人们的劳动有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分。 3、所有的私人劳动者的劳动构成了整个社会总劳动,从而使劳动具有了社会劳动的属性。 4、私人劳动要求得到社会承认它具有社会意义并转化为社会劳动。解决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唯一途径是交换。 5、交换解决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6、一切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耗费了人类的劳动——体力或脑力。 7、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8、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9、金属货币的优点:易于分割;易于保管;价值高,易携带。 10、金属货币最初是以条块形态流通的,每次交易都要鉴定金属条块的成色。 11、我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铜铸币,银铸币是清朝末期才开始铸造。金铸币在我国较少铸造。 12、西方金属铸币的典型形式是银元。 13、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都属于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 14、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主要形式有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15、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北宋——交子。 16、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也是一种纸制货币。 17、能够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发挥着与银行券同样的购买功能,称为“存款货币”。 18、电子货币是指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19、1986年中国银行发行了长城卡,1989年中国工商银行发行了牡丹卡,1990年之后,各家银行相继推出推出自己的银行卡。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1、货币的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 2、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实际包括计价单位、交易媒介、支付手段三个相辅相成的功能。 3、货币的贮藏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4、以货币形式贮藏的最大缺点就是收益较低。 第三节 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 3、国家对货币单位的规定通常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4、流通中的货币有主币和辅币。主币又称本位币。主币的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5、无限法偿货币具有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主币为无限法偿货币。辅币为有限法偿。 6、在欧美,足值的本币基本上实行“自由铸造”制度。 7、国家货币制度类型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前三类统称为金属货币制度。8、银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法律规定白银为货币币材,用白银铸造的银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溶化;与银币同时流通的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银币或等量白银;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9、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英国。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 10、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 11、纯粹的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是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起来的。 1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13、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开始发行人民币。 14、目前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2005年7月21日后,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5、二次大战后主要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两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1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又挂钩”是指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2)实行固定汇率制。(3)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17、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18、特里芬难题: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需要,美元供应必须不断增长;而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将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难以维持。这种矛盾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19、1974年4月1日,货币与黄金完全脱钩,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20、牙买加体系的核心内容:一是将业已形成的浮动汇率和其他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政策进行监督,并且尽量缩小汇率波动幅度;二是黄金非货币化;三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四是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和贷款活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21、1991年1月1日,欧元诞生,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成功范例。 22、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理论依据是蒙代尔提出的“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二、主要概念 1、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2、铸币: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国家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 3、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 4、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也是一种纸制货币。 5、存款货币:在商业银行开立的活期存款账户中存入的用于转账结算的货币 6、电子货币: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形式的信用货币。即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7、足值货币: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8、不足值货币: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也是信用货币。 9、计价单位:是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 10、交易媒介: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交易媒介,马克思称其为流通手段。11、支付手段:在商品赊购赊销现象中,用于支付赊购商品款项的货币即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12、财富贮藏: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13、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14、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 15、无限法偿:是指法律保护取得支付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收。 16、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17、主币:指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又称本位币。 18、辅币:是指1个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19、特里芬难题: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需要,美元供应必须不断增长;而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将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难以维持。这种矛盾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20、区域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建立的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三、要点领会 1、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 (1)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他从商品和商品交换入手,用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富有逻辑地论证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须性。 (2)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 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使人们的劳动有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分:一方面,私有制使私人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了私有属性,是他个人的私人劳动,由此劳动生产出来的物品归他个人所有;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又使每个私人生产者只能生产一种或有限几种产品,而整个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是由所有的私人生产者的劳动来满足的。因此,所有的私人劳动者的劳动构成了整个社会总劳动,从而使劳动具有了社会劳动的属性。于是,产生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要求得到社会承认它具有社会意义并转化为社会劳动。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途径是交换。 交换解决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 (3)商品价值论 确定商品的价值,马克思提出了价值的概念。即一切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耗费了人类的劳动——体力或脑力。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抽象的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各种商品的价值质上相同,因而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 (4)一般等价物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是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得到表现的。通过交换,价值取得了可以捉摸的外在表现形式,这就是价值形式。当某一种商品从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时,货币就产生了。 由此可看出,货币本身是一种商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这种商品也由此而具有了双重使用价值 因而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2、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 4 推动货币形式演变的真正动力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对货币产生的需求。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伴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的商品交换对充当媒介的货币产生更高的要求,不仅货币的数量要能够伴随着不断增长的商品数量而保持同步的增长,而且还要使得到交换更加便利、安全和快速。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货币对自身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不断的扬弃,从低级逐渐走向高级。 3、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易媒介时发挥交易媒介的职能。商品所有者将其商品卖出,挽回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他所需要的商品。货币作交易的媒介为交易服务,这就是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 4、货币为什么具有财富贮藏职能 货币的财富贮藏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当货币成为能够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媒介时,它便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人们愿意将货币作为贮藏财富的一种形式。 5、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规定货币材料 (2)规定货币单位 (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5)规定货币的铸造与发行 6、自由铸造的意义 可以使铸币的市场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或者说,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保持货币币值、物价的稳定。 7、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8、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的区别 (1)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其特点是:黄金为法定币材,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溶化;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2)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不能铸造金币,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但银行券只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 (3)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与金块本位制相同之处在于,也不铸造金币,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要想兑换黄金,只能先兑换成本国在该国存有黄金并与该国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国家的外汇,然后再用外汇在该国兑换黄金。 9、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 (1)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2)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5 (3)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10、我国人民币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主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有“角”和“分”两种,分角、元均为十进制。 (2)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人民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存在,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存款货币由银行体系通过业务活动进入流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实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总量和结构进行管理和调控。 (3)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1、为什么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1)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政府保证以1934年1月确定的35美元盎司黄金的官价向其他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随时兑换其持有的美元,其他各国政府则规定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根据本国货币法定含金量与美元含金量之比确定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兑换比率。 (2)实行固定汇率制。 (3)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对货币事项进行国际磋商,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12、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1)美国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和美元危机的不断爆发; (2)“双挂钩”的规定使美元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状况中,即“特里芬难题”; (3)20世纪60年代以后,德国、日本等国经济迅速发展,突破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垄断和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外汇收支出现大量逆差,黄金储备外流。 13、牙买加体系的核心内容 (1)将业已形成的浮动汇率和其他汇率制度合法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政策进行监督,并且尽量缩小汇率波动幅度; (2)黄金非货币; (3)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4)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和贷款活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金融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一门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国际间货币与资本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大量金融信息的基本含义,重点掌握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国际货币流通和国际资金融通方面的知识,并对国际货币制度与国际金融机构有基本的了解;进而能运用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解释各种金融现象,理解国际金融政策,并能初步进行国际金融实务操作;能把握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前沿走势,对国际金融的理论、政策和实务能有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解,作为将来深入研究国际金融问题的基础。 国际金融学的主体教学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协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外汇交易业务、国际金融风险管理业务的知识和技能;国际收支调节、汇率决定、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现代国际金融理论的最新进展。

而国际金融则属于国际经济学范畴(国际金融学从宏微观上分可分为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两块,这里的International Finance主要是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货币、资本给一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涉及到的内容有汇率、汇率体系、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及财政政策、国际资本及人口流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国际金融、证券市场一体化等内容,是金融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A、 对B、不清楚 C、错D、错 E、错 F、不清楚G、错 H、错 I、错K、对L、错M、对。 N、对 O、对 P、对 Q、错

实际上自考试题本身并不难,都是基础性知识内容,根据自考大纲和教材出题的,一般考生只要在考前进行周密的复习计划或者进行针对性地学习,通过考试是非常轻松的。试题难度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来确定的,而不是主考学校或考试部门可以任意拔高或降低的。你是考本科的,就得用本科标准的试题来考试。你是考专科的,就得用专科标准的试题来考试。

  • 索引序列
  • 自考国际金融重点难点总结
  • 国际金融自考重点内容总结
  • 国际金融自考重点归纳总结
  • 国际金融自考重点章节总结
  • 国际金融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