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外国教育史重点

自考外国教育史重点

发布时间:

外国教育史自考重点

必考科目:毛概、马经、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教育简史、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毕业实习选考科目:英语、认知心理、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加考科目:教育学(B)、心理学(A)、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校管理史

上海自考教育学专业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教育简史、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教育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英语(二)、认知心理、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育学导论、数学教育学、教育学(二)、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校管理学。 自考学习步骤 第一步:全面预习,熟悉材料。(光看) 快速浏览教材一遍,有个全面的印象。重点注意前言、目录、每章节的导言,这些内容帮助你理清思路。教材里有很多实例,能够帮助你建立联想性记忆,考试答题时能多编些费话。看完一章后,乘热打铁,马上看这一章的习题集(最好在同一天)。选择题有把握的凭印象做,做不出就看书,不要瞎选,浪费时间想而且错误的答案也会在你脑子里形成印象,混淆记忆。简答和论述也像看小说一样看一遍。 第二步:全面学习,理解材料。(看看划划) 接着就只看习题集了。把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圈出来,同时把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圈出来,两者联系起来加深记忆。遇到定义多读几遍,理解了基本定义,才能理解其他问题,而理解就是背诵的关键中的关键。 简答题和论述题看几遍。首先,把答案有几个要点圈出来,记住这个数字很重要,比如在多选题中,你就知道正确答案最多是几个,做简答题的话要编出几个要点。 其次,把每个要点划下来之后,找出每句话的关键词,必须是有识别性的。也就是说,一个题目的答案可能有三个要点,而这三句话的句式很可能是相同的,其中有很多话是一样的,圈出区别于其他两点的关键词,作为背诵用。 第三步:找重点,明确范围。(看看找找) 再从头开始看习题集,单选每道都重点。凭直觉,圈出重点的多选题,就是那些概括的很好的,可以当简答题用的。 找出重点的简答、论述题,用三种颜色或符号: 1,最基本的,关键的,就算考不到,也对你理解这门课很有用的题,可以参考那些章和节的标题。 2,答案一条一条编的有模有样的,批考卷的时候比较好算分数的。 3,到处都能套的费话,比如政治大方向啊,表决心啊,这门理论的精髓啊,学习它后的现实指导意义啊,一般第一章就出现了,以后每章都反复。搞定它对填满考卷很有好处。 按照记号的多少,题目的重点程度就分出来了。 还有习题集中帮你概括好的每章重点与难点很管用,概括的很精练。 但必须是有具体内容的,像考纲那样的看了等于没看,考纲就没什么范围也没具体内容,用六个字概括考纲就是:“整本书全要背。” 接着,把习题集最后复习题中的选择题闭卷做了, 看看准确率,培养做题感觉。 第四步:背出重点(只背重点) 考试前几天开始认真的背书,前面三步都是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这很重要,输出一遍印象会深很多,考试时更有信心! 把选择题答案遮住,看题目反映出答案。 背那些重点的简答和论述时,光背本题有哪几个要点和每个要点的关键词。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教育学统考考研科目为: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科目。

外国语:英语、日语等外语(任选一门)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这个是河南的教育学自考本科科目,参考下:

好像现在只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和全日制一样,都是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根据和报考学校要求确定

自考外国教育史重点

1、古希腊教育分为三个时期:荷马时代的教育、希腊城邦时代的教育(斯巴达军事教育、雅典品质教育)和希腊化时代的教育。2、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19世纪末至20 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1.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1)概况:“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①1889 年,英国人 C.雷迪在英格兰创办了欧洲第一所新学校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始1898 年,法国德莫林开办了法国第一所新学校罗歇斯学校教育家利茨也在同年开办了德国第一所新学校,称为“乡村教育之家”②1912 年在瑞士教育家费里埃尔倡议下于瑞士成立国际新教育联盟1922 年正式颁布协会章程,提出新教育的 7 项原则(尊重儿童的个性各种学习和为了生活的训练都应给予儿童的天赋兴趣以自由的施展每一个年龄都有其特殊性质用合作来教儿童为社会献身、服务要进行共同的教育与教学使儿童不仅能成为对自己的邻里、本民族和一般人类的公民尊重,而且还能意识到自己个人尊严的人),提出“生活教育”、“尊重个性”、“自发学习”等为主的教育纲领推行儿童中心的教育目标③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世界教育联谊会”,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2)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英国雷迪的阿博茨霍尔姆学校(推行自由教育,但是“自由服从于法律”)、尼尔的夏山学校(自我约束下的民主和民主制度下的自由)法国德莫林的罗什学校德国利茨的乡村教育之家瑞士克拉裴雷德的日内瓦卢梭学院意大利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的亚斯纳亚·波良纳学校2.梅伊曼、 拉伊的实验教育学3.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1)公民教育理论:关于国家职能思想的思想是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政治基础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是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是一切教育的目的。公民教育的中心内容是经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在他看来,所谓“有用的公民”具备三样品质①具有关于国家任务的知识②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③具有热爱祖国、愿意效力于祖国的品质关于公民教育的对象是所有阶级,特别强调对农民和女子的公民教育,认为忽视对这两者的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两大缺点(2)劳作学校理论:将德国的国民学校由“书本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并强调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目的、手段、和机构的关系,它们是“三位一体”的任务为①“职业陶冶的准备”,这是劳作学校的基本任务②“职业陶冶的伦理化” ③“团体的伦理化”要完成以上任务,要对人进行性格陶冶,具体措施是:①把“劳作教学”列为独立科目②改革传统科目教学,摒除灌输,重逻辑思维的训练③以团体工作为原则,发展利他主义,关注社会利益4.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1)关于幼儿发展:认为幼儿心理发展具有节律性、规律性和阶段性,幼儿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其内在生命力的冲动在遗传(天性)为中心的前提下将遗传和环境、教育等因素结合起来蒙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创造期(从出生到 6 岁,可细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出生到 3 岁,称为胚胎期3~6 岁为第二个时期,称为个性形成期)②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阶段(6 岁到 12 岁)③青春期(从 12 岁到 18 岁)(2)关于自由、纪律和工作: 儿童生命潜力的自发冲动表现为自由活动,自由是蒙台梭利方法的最基本原则真正的纪律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但并非任何自由活动都能导致良好的纪律,只有身心协调的活动才能导致纪律。蒙台梭利把这种活动称作工作。自由、工作和纪律,它们经过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①工作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因而能促进纪律的形成②工作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有助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③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3)幼儿教育的内容:①感觉教育(分成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训练每种感觉又可按其性质和形式分别进行练习最注重的是触觉)②读写算的练习③实际生活练习(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园艺活动手工作业体操节奏动作)5.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始末––(1)兴起(19 世纪末至1918 年):昆西教学法(帕克,“进步教育之父”)(2)成型(1918至1929 年):这一时期杜威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成为进步教育运动中心1919 年,建立进步教育发展协会,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原则(有自由发展的自由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教师是指导者,而不是布置作业的监工注重学生发展的科学研究对于儿童身体发展给予更大关注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进步学校在教育运动中的领导作用)1924 年,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3)转折(1929至1943年):这一时期,进步教育本身日益专业化,。然而由于运动专业化失去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分化,以拉格为代表强调“儿童中心”,以康茨为代表强调 “社会中心”(4)衰落(1944至1957年):1944 年进步教育协会更名“美国教育联谊会”成为欧洲新教育联谊会的一个分会1955年协会解散1957 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结束(5)失败原因:①其理论本身固有的缺陷②理论和时间的自相矛盾③内部出现了分化,受到改造主义的攻击④理论不能与进步中的美国社会保持同步更新6.进步主义教育实验––(1)昆西教学法(帕克):主要特征①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②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③学校课程应与实际相联系④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精神(2)有机教育学校(约翰逊,1907年):“有机教育”即教育遵循人的自然生长目的在于发展人的整个机体,培养感觉、体力、智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以改善生活和文化课程以活动为主(3)葛雷制(沃特,1907年):亦称“双校制”、“二部制”或分团学制。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和“做中学”为依据,把学校分为四个部分(体育运动场、教室、工厂和商店、礼堂),在教学中采用二重编法即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是进步教育运动中最卓越的例子(4)道尔顿制(赫克帕斯特,1920年):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①学校废除课堂教学、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②教室改为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性质陈列参考书和实验仪器,作业室中配有该科教师负责指导学生③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进度该制度原则是自由和合作(5)文纳特卡计划(华虚朋,1919年):在道尔顿制的基础上提出,同样重视学校的功课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将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起来课程分为共同知识和创造性作业,前者按学科进行,后者分小组开展(6)设计教学法(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之父”):有目的的活动是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自发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取消课程制、分科教学和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设计的学习单元优点在于①充分发挥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②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③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④注意学习内容与儿童的经验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多详情请点击:2015考研:教育学知识点之教育史部分汇总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外国教育史重点01282

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群居,你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氏族,社会公寓成为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产生了名为“庠”的教育机构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1.社会公育是实施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实施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4.原始社会教育方法法简单,主要是观察模仿,口传身授,在实际活动中进行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包括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 夏出现:序,校 《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作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 宫廷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为了加强对太子实施有效的教育,在奴隶社会时,建立了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 子师,慈母,保母合成“三母” 太保,太傅,太师合成“三公” 少师,少傅,少保合成“三少” 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奴隶社会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是1.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家庭承担教育学前期儿童的任务2.学前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宗法性3.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你有了证明确的年龄划分,初步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4.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不仅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还提出了实施胎教的要求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教育的目的 1.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2.齐家治国    3.光耀门楣 二,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1.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培养 2.初步的道德教育 ①孝悌 孝悌之道更是成为古代道德的根本,在封建社会中,培养幼儿的孝悌观念,也就成为学前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②重俭    ③诚信    ④为善 三,文化知识教育 史游《急就篇》,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无名氏的《百家姓》 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三字经》 古代家庭教育重视对幼儿进行诗赋知识的培养。最常用的教材有《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北宋汪洙的《神童诗》唐人李瀚《蒙求》 四,幼儿身体保健教育《黄帝内经》是古中国古代最早的医学著作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提出了“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 一,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1.提倡尽早施教    2.提倡威严有慈    3.重视语言教育    4.强调真才实学    5.重视风化熏陶 一,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朱熹《小学》朱熹还亲自制定了儿童学规,其中《童蒙须知》影响最大 1.重视蒙养教育 2.强调学“眼前事”养成行为习惯 3.在内容上,提倡“歌诗”“习礼”和“读书”的全面教育 4.在教育方法上,提倡“诱”“导”“讽”的教学方法 他提倡把知识,礼仪等的传授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相结合,同时把儿童的身体锻炼和道德涵养联系在一起,传授全面的教育,使儿童得到全面的发展。   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奉命草拟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此学制虽经颁布,并未实施。   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确定了更为详备的近代学制系统 《学校系统改革》“壬戌学制”才有美国的“633”学制,确定了学前教育在学制体系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这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设蒙养院为学前教育机构 1903年秋,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办了幼稚园,这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机构有两种 1.日本式的  2.宗教式的 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思想的首倡者 《大同书》论述了儿童公育的方法。育儿之法和育幼之法以“开儿知识”为目的,旨在“养儿体,乐而魂”。 《大同书》中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对人的约束,以及传统的封建家庭教育不合理的教养方法,对儿童的影响,强调环境对儿童的重要性。 蔡元培制定和颁布了“任子癸丑学制”将学堂更名为学校,蒙养院改称蒙养园,收未满六岁的儿童。 1928年10月,有陈鹤琴和胡叔异负责,着手进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拟定工作。 《幼稚园课程标准》分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三方面内容。 一,私立民办幼稚园 1.厦门集美幼稚园有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 2.熊希龄在北京香山创办北京香山慈幼院 3.南京鼓楼幼稚园是陈鹤琴先生在1923年创办 4.南京燕子矶乡村幼稚园是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创立于1927年11月,陶行知主办,办园宗旨是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 5.上海大同幼稚园,在1929年,周恩来 6.上海劳工幼儿团,是1934年在陶行知的领导下建立 是没幼稚师范学校于1927年9月1日创立,他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独立的幼稚师范学校 一,公立幼儿师范学校的诞生 1.1940年十10月,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公立幼儿师范学校_-----江西省立实验幼儿师范学校,校长是陈鹤琴 一,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学 陶行知,三种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具体做法如下 1.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园    2.建设省钱的幼儿园    3.建设平民化的幼儿园 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是创造教育首创者 1.解放儿童的头脑    2.解放儿童的双手    3.解放儿童的嘴巴    4.解放儿童的空间    5.解放儿童的时间    6.解放儿童的眼睛 一,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1.需要充分的营养    2.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    3.需要因材施教采用“艺友制”的方法培养幼稚教育师资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和论述了“生活知教育”“社会级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基本观点。 毛泽东赞誉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张雪门提出行为课程概念 一,幼稚师范教育的实习和见习 张雪门认为,主要有四种实习基地,中心幼稚园,平民幼稚园,婴儿教保园和小学。 陈鹤琴《家庭教育》 针对幼儿园发展提出了15条主张 1,幼稚园要适合国情2.幼稚园要和家庭合作3.凡是儿童能学的而又应该学的,我们都应教他们4.幼稚园的课程应该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5.课程设置应该做到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统一6.课程首先应该考虑到小儿童的健康7.幼儿园应特别注意音乐8.幼稚园应有充分适应的设备10.幼稚园应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方法11.幼稚生的户外活动要多12.幼稚园应多采用小团体式的教学法13.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14.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15.幼稚园应当有种种标准,以随时考察儿童的成绩 陈鹤琴指出,课程结构以“五指活动”为基本成分。五指活动包括1.健康活动2.社会活动3.科学活动4.艺术活动5.语文活动 一,“活教育”理论 1.“活教育”的目的论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活教育”的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3.“活教育”的方法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张宗麟,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位男性幼稚园教师 张宗麟提出幼稚园课程概念,他认为幼稚园课程可以有两种划分方法:1.以儿童活动分类2.以学科分类 幼稚园课程内容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1.学习者本身2.学习者与社会的关系 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学制,即《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改“幼稚园”为“幼儿园”。 1952年7月颁布的《师范学校暂行归程》规定:师范学校得附属幼儿师范科,师范速成班,短期师资训练班等,同时还规定“应设附属小学或幼儿园为实习场所”。 由于政府对幼儿园师资培养的重视和制定了切合实际需要的多种政策,是正规幼儿师范学校与各种培训相结合的手段,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造就了一批中等和高级的幼儿教育的生力军。 1996年3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该规程确定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幼儿教师资格,应该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一,古埃及的学前教育 1.宫廷学校2.僧侣学校3.职官学校4.文士学校 一,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 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培养幼儿的宗教意识,并不是为了继承传统或是振兴民族。 古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1.婆罗门2.刹帝利3.吠舍4,首陀罗 1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 2.佛教的幼儿教育 一,斯巴达的幼儿教育 培养军人 斯巴达教育的总特征为单纯的军事体育训练和性格训练其教育,目的是培养性格坚强,英勇善战的军人。 一,雅典的幼儿教育 提倡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并且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一,古希腊的幼儿教育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公元前387年,他创办了一个学园,取名阿卡德米学园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优婚优育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首次论述“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教育家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译为《演说家的教育》这是西方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系统著作,在教育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一,英国的学前教育 欧文是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于1816年创办的新兰纳克幼儿学校,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怀尔德斯平1820年怀尔德斯平在伦敦斯平脱地区开设了一所幼儿学校 怀尔德斯平提出了“开发教育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五个方面1.激发好奇心2.通过感觉教学3.从已知到未知4.让孩子们独立思考5.把教学和娱乐结合起来 怀尔德斯平还设计了“游戏场”“阶梯教室”“旋转秋千”“教学柱”“置换价”等教具 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1.引进福禄贝尔幼儿园后,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存在着两种并立的制度:一种是原来以收容工人阶级和贫困阶级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学校,另一种是以中上层阶级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园。2.幼儿园学校自身的发展也受到福禄贝尔运动的影响,福禄贝尔精神渗透到幼儿学校中,如开始减少读,写,算训练的时间,从而增加游戏的时间,突出学前教育的特点。 一,法国的学前教育 奥柏尔林的“编制学校”1770年创设的 法国的幼教机构开始向双轨制方向发展 最早将福禄贝尔幼儿园引进法国的是别劳夫人,他是福禄贝尔的得力助手 1881年,法国通过《费里教育法》,这个法令中确立了国民教育的“免费”“义务”“世俗化”三条原则。同年8月,将托儿所等要叫机构统一改称“母育学校”并将其并入公共教育系统。1881年的教育法令基本上确立了法国的近代幼儿教育制度。“母育学校”作为法国统一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一,德国的学前教育 巴乌利勒保育所 福禄贝尔把这所学校命名为“幼儿园”。创制出一套称作“恩物”的教学用品 一,俄国的学前教育 别茨考伊无“莫斯科教养院” 1866年在彼得堡发行了俄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杂志——《幼儿园》。 乌申斯基“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俄国教师的教师” 乌申斯基的教育代表作是《人事教育的对象》 主要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民族性原则    2教学论思想 一,美国的学前教育 1855年,德国移民玛格丽特•舒尔茨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瓦特镇创办了一所幼儿园,德语幼儿园 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是美国妇女伊丽莎白•皮博迪创立的,他是美国的学前教育,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因此,它被美国人尊为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 1873年,美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是建立,这实际上是在一所公立小学里附设的幼儿园,创立者是当时的圣路易斯市教育局长威廉•哈里斯。 一,日本学前教育 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国立幼儿园是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1893年,民族人士赤泽钟美夫妇在新泻市创立了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托儿所,专门为看管平民的子女而开设的 1899年颁布了《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这是日本政府制定的第一个有关幼儿园的综合而详细的法规 除了中村正值外,日本的关信三,饭岛半十狼等在传播福禄贝尔教育思想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世界图解》这是历史上第一部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性原则,是他提出的教育主导原则,这原则贯穿于夸美纽斯整个教学思想之中 在《大教学论》中构筑了一个适用于一切男女儿童四级单轨学制 论进入公共学校的准备,正确的准备应该是1.在儿童接近入学的时候,父母,家庭教师和监护人应当以快乐的心情尽力鼓舞儿童,消除儿童对学校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唤起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2.要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换起儿童学习的兴趣。3.激发儿童对于未来教师的信任感和爱戴。 洛克《教育漫话》洛克受培根思想的影响,反对“天赋观念论”,提出“白板说”,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 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要“归于自然”《爱弥尔》 卢梭指出,人要接受的教育有三个,即“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的复习建议您分为三条线索:1.思想史:不同时期教育家的核心思想2.制度史:教育制度改革等3.实践史:教育家们的教育实践,例如不同时期的学校历史的发展都是分为不同的时期,复习也要以时期为基础,将历史进行分段,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以上提到的三条线。复习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和对比,将每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对比不同时期的差异性。总而言之,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学好教育史

一、课程简介《中外教育简史》是教育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师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思想。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师范生初步了解中外教育发展史中影响较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从而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的教育遗产,并通过知古识今,更好地认识我国今天的教育现状,增强教育的革新意识和能力。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外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初步认识中外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认识中外教育史上一批著名的教育家,了解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历史贡献,每个同学重点研究一到两位教育家的教育著作,掌握其主要思想观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与研究性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与研究精神;通过课外的浏览泛读与深度阅读相结合的阅读形式,对中外教育史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并能对某本教育著作或某个教育名家有独到的研究和心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教育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初步养成古为今用、以史鉴今的能力。三、课程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指导原则要注意古为今用、以史鉴今。同学们在学习中应注意运用已学习过的教育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中外教育史的教育史实和教育思想,又要注意运用中外教育史实和教育思想丰富和印证教育学的理论和知识。针对课时少,内容多的特点,本课程讲授要求重点突出、要点明确。同时鼓励同学们预习自学。本课程教学提倡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地探究问题,综合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外国教育史自考笔记重点

你是自考么?我怎么给你呢?留你邮箱吧!我发给你!

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何在?①剪裁得当,布局巧妙,结构完整;②鲜明的人物形象;③生动的比喻,语言质朴、自然。

简答题1.怎样理解世界文学这个口号?①世界文学是世界五大洲文学的总汇;②世界文学是一种要把世界各民族的文学聚合起来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体的宏伟理想;③世界文学是指那些文豪巨匠的伟大宝库。2.谈谈世界文学的认识价值和教育作用。①反映了各自时代的社会生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研究人类历史和现状;②蕴藏着人民的战斗精神和生活智慧;③人道主义的深厚传统。3.学习世界文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①洋为中用;②古为今有;③批判继承。4.上古文学为什么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①高度的、令人惊讶的艺术成就;②永不复返的艺术阶段。5.为什么说,古希腊文学和古希伯莱文学是世界文学发展的两大源头?①思想上、艺术上的首创性质;②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各种艺术体裁;③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④巨大的文化哲学影响。6.综述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①荷马时代的神话和英雄史诗;②古典时期的戏剧、抒情诗、艺术散文和文艺理论;③希腊化时期的新喜剧。7.简析《伊利亚特》的战争观。①没有道义是非;②歌颂战争双方的氏族英雄;③描写战争,但并不鼓吹战争。8.为什么说,阿喀琉斯的愤怒是《伊利亚特》的主题?①阿是史诗刻画的主要英雄人物,全诗以他的愤怒始、息怒终;②他的怒而罢战、怒而参战有着巨大的主题和结构意义。9.谈谈阿喀琉斯的形象与古代人性格描绘的特点。①阿在史诗中有着鲜明的个性;②人物毕肖;③风格崇高。10.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何在?①剪裁得当,布局巧妙,结构完整;②鲜明的人物形象;③生动的比喻,语言质朴、自然。11.综述古希腊戏剧艺术的起源。①从酒神祭祀到“春之歌”;②从春之歌到羊人剧;③从羊人剧到雅典诗人特斯庇斯设计第一个演员。12.埃斯库罗斯为什么被恩格斯推崇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①高昂的战斗激情;②宣扬了奴隶主民主派反对专制统治的民主思想;③嫉恶如仇的崇高精神。13.为什么说,索福克勒斯是“戏剧艺术中的荷马”。①作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戏剧诗人,他在戏剧比赛中共得头奖24次,从未失败过;②作为雅典民主制全盛时期的诗人,他史诗般地反映了伯里克理斯时代;③他对戏剧艺术作了大胆的革新,其创作被公认为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14.简析《俄狄浦斯王》的戏剧技巧。①巧妙的布局;②突转与发现;③人物性格对剧情的推动作用。15.柏拉图的主要文艺观点是什么?①文艺只是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两层;②文艺伤风败俗,毒害青年;③宣扬灵感说。16.亚里斯多德在美学理论上有什么贡献?①摹仿就是创造;②文艺有益于理想性格的形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③悲剧具有净化作用,其动作要整一,时间要紧凑,情节要一以贯之。17.谈谈索福克勒斯对悲剧艺术的贡献。①突破三联剧的传统,使每一部悲剧成为独立而完整的艺术作品;②增加了第三个演员,使悲剧基本定形;③首创倒叙、悬念、突转等手法,布局严谨,结构紧凑,使希腊悲剧在艺术形式上高度成熟。18.《圣经.创世纪》有那些著名的神话传说?①上帝创世;②人失乐园;③诺亚方舟。19.综述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创作。①蛮族史诗中著者为《贝奥武甫》、《埃达》、《萨加》、《卡列瓦0371拉》、《布尔德布兰特之歌》;②在欧洲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如《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伊戈尔远征记》这样的作品。20.谈谈中古骑士文学的特点。①反映骑士阶层的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否定封建道德和禁欲主义;②热爱民族、扶危救困、保护妇女、尊敬老人的思想倾向;③曲折丰富的情节和细致的心理分析以及精炼优美的语言。21.简述中古欧洲城市文学的特点。①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②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③讽刺风格22.谈谈《罗兰之歌》的思想意义。①张扬英雄主义;②歌颂爱国主义思想。23.为什么说,但丁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①其创作最早透露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曙光;②在艺术上具有继往开来的特质。24.谈谈《神曲》的人文主义思想。①表现人的思想感情;②宣扬个性解放;③歌颂知识的力量;④推崇古代文化。25.《神曲》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①严密的框架式;②严整的漫游式。③连锁韵的运用。26.《神曲》是怎样运用梦幻和象征手法的?①整个情节乃一个大梦,其中还有三个小梦;②铺天盖地的象征手法的运用。27.谈谈文艺复兴的产生。①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②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革命精神;③古代文化艺术成就的发现。28.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巨人时代?①哲学的解放;②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③以人文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文学繁荣;④一大批人文巨子的出现。29.综述文艺复兴文学代表作家的创作。①卜迦丘的《十日谈》;②拉伯雷的《巨人传》;③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④莎士比亚的诗剧创作。30.谈谈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①赞美人的尊严和力量;②提倡个性解放;③歌颂理性,崇尚科学;④拥护中央集权。31.为什么说,“大学才子派”是莎士比亚的先驱?①他们所宣扬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莎士比亚;②他们将素体诗与戏剧结合起来,首创出诗剧;③他们的有些剧作成为莎士比亚创作的蓝本。32.《十日谈》为什么被人誉之为“人曲”?①幸福在现世.在人间的思想倾向,完全不同于但丁笔下神圣的喜剧;②占全作三分之二的爱情故事描写。33.怎样理解《巨人传》中的巨人形象?①巨人身躯伟岸,膂力惊人,象征着人的无穷无尽的力量;②巨人智慧超群,乃知识的无底深渊,为当时新人的典型代表。34.谈谈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基本内容。①1─126首乃献给一位美丽的朋友;②127─152首献给一位黑肤女郎;③讴歌纯洁的爱情、真挚的友谊、欢乐的青春和常绿的生命,向往光明的未来,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35.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基本主题何在?①揭露封建暴君的昏庸无道和残暴不仁;②歌颂人文主义心目中的开明君主;③突出地表现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必然战胜诸侯割剧和封建暴君的思想。36.谈谈夏洛克。①嗜财如命的性格,著名的吝啬鬼典型;②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又有遭受歧视的一面。37.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有什么特色?①从中古的传奇中独创出的浪漫喜剧;②中心主题为爱情和友谊战胜一切;③生气勃勃的乐观精神和浓烈的浪漫气息。38.莎士比亚是如何扩充传统题材的容量的?①赋予历史题材以现实性;②赋予宫廷题材以人民性;③赋予爱情题材以社会性。39.为什么说,莎士比亚是一个点铁成金的作家?①莎士比亚的绝大部分剧作都是写的传统题材;②作为一个伟大的戏剧革新家,他极善于推陈出新,点铁成金,赋予传统题材以深刻的时代精神。40.概述莎士比亚的中期创作。①莎士比亚中期一共创作了11个剧本,其代表作为四大悲剧;②这些剧作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生活;③这些剧本刻画了形形色色的野心家的形象;④这些剧本塑造了一批人文主义者的形象。41.谈谈奥瑟罗悲剧的成因。①嫉妒说、轻信说、骄傲说、文化身份说等任取一种。42.麦克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①从民族英雄到专制暴君;②人性的沦丧:一个具有深刻而强健的心灵的坏蛋。43.简评李尔王的形象①裂土封侯的专制君王;②漂泊生涯中的人性复苏;③完善道德:作者对于在位君主们的希望。44.谈谈“莎士比亚化”。①宏大的艺术场景;②生动.丰富的情节;③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④丰富有力的语言。45.《哈姆莱特》的思想意义何在?①集中反映了16世纪英国广阔的社会生活;②揭露了时代的阴暗残酷的一面;③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危机;④提出了反抗封建暴政、改造社会的重大问题。46.哈姆莱特为什么不能完成“重整乾坤”的任务?①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②哈姆莱特本人的思想局限;③作者的理想化。47.流浪汉小说在文学史上有什么意义?①独创出一个具有重大文学意义的小说流派;②将漫游式情节小说传统推向成熟阶段;③对后世欧洲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48.《堂吉诃德》的创作动因是什么?①扫荡封建文化;②史诗般地反映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社会生活。49.简析桑丘的形象。①西班牙农民的典型形象;②纯朴善良、光明磊落与狭隘自私、胆小怕事;③性格在发展中逐步放射出了理想的光辉。50.《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①敲响了骑士文化的丧钟;②以史诗的规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③描写人民的苦难,讴歌人文主义的理想。51.《堂吉诃德》的艺术特色。①化平凡为神奇的叙事风格;②鲜明的对比;③讽刺和戏拟。52.谈谈《堂吉诃德》中对比手法的运用。①主仆对比;②人物幻想与客观现实的对比;53.谈谈17世纪英国文学的概况。①弥尔顿的《失乐园》;②班扬的《天路历程》。54.简析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①拥护中央集权;②崇尚理性原则;③恪守文学法规;④推崇古典文化。55.为什么说,高乃依是法国政治悲剧的巨匠?①多写国家大事、政治斗争,着意展示天职与欲望之间的斗争、感情与理智的冲突;②歌颂公民为国家利益献身的艰苦卓绝的时代精神;③赞美合理的、以仁政治国的君主。56.简析《熙德》的矛盾冲突。①主要描写个人爱情与封建义务之间的冲突;②剧作展示了理性和义务战胜个人感情的全过程;③开明君主在解决剧中矛盾冲突中起着重大作用。57.谈谈《安德洛玛刻》的思想意义。①谴责了情欲横流.丧失理智的贵族人物;②歌颂了忠于祖国.敢于反叛暴君的思想。58.为什么说,拉辛是古典主义的正宗诗人?①三一律是他施展自己创作才华的最好形式;②精于心理分析;③语言晓畅如行云流水,成为后人学写悲剧的楷模。59.《伪君子》的思想意义何在?①揭露宗教的伪善;②批判封建贵族的没落。60.谈谈《伪君子》讽刺艺术的特点。①幽默诙谐的笔调;②生动鲜明的对比。③适度的夸张。61.《堂璜》是怎样批判封建贵族的?①作者对传统题材作了改造,赋予他法国没落贵族的特征;②作品中的堂璜是一个不受任何道德观念束缚的.无恶不作的坏蛋。62.《悭吝人》是怎样讽刺资产阶级的。①着意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的拜金狂热;②作者以笑为武器对资产阶级被金钱物化后的种种可悲可笑的行为,作了淋漓尽致的嘲弄。63.综述莫里哀的性格喜剧创作。①莫里哀的文学地位,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喜剧奠定的;②《伪君子》、《堂璜》、《悭吝人》、《吝啬鬼》可谓他的四大性格喜剧;③这些剧作指斥时弊,探讨问题,批判封建道德,挟击天主教会,鞭挞资产阶级,充满着强烈的战斗精神。64.谈谈古典主义诗学法则的二重性。①它对于规范当时的法国文学创作,起过积极的作用;②随着时代的发展,它越来越成为文学创作的桎梏,终于被赶下历史舞台。65.启蒙文学的特点是什么?①强烈鲜明的政治倾向;②浓郁深邃的哲理意味;③尖锐深刻的讽刺精神;④新颖多样的文学形式。66.谈谈启蒙文学的产生。①启蒙运动的狂飙突进;②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③理性思潮的涌动。67.简析鲁滨逊的形象。①文学史上第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的典型;②他的冒险精神、坚强毅力、和进取雄心,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风貌;③作为一个真正的资产者,在他的身上又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个人占有观念和殖民主义思想。68.谈谈菲尔丁的创作成就。①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三大奠基人之一;②他的代表作《汤姆.琼斯》是18世纪英国小说的最高成就;③《汤姆.琼斯》创立了近代欧洲小说的完备形式,开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写社会风俗史的先河。69.综述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成就。①笛福与《鲁滨逊飘流记》;②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③理查生与《克拉丽莎》;④菲尔丁与《汤姆.琼斯》。70.简述感伤主义文学。①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的一个文学派别。它夸大感情的作用,格调悲凉,语言灰暗;②感伤主义在理查生的创作中已经初见端倪,其代表作为斯泰恩的《感伤旅行》;③感伤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有汤姆生的《四季歌》.杨格的《控诉或关于生死.永生的夜》.葛雷的《墓畔哀吟》等。71.谈谈18世纪法国哲理小说的特点.①浓郁的哲理韵味;②传奇般的故事情节;③鲜明的讽刺风格。④犀利的批判锋芒。72.《老实人》的创作意义何在?①提出社会亟待改革的问题:地球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灾祸啊!②描绘了启蒙主义者心目中的理想王国─黄金国;③宣扬工作伦理:种自己的园地要紧。73.简析孟德斯鸠创作的意义。①从主题、题材、体裁、风格诸方面草创出哲理小说;②提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国家学说。74.简析卢梭创作的意义。①充分阐述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理论,提出了民主共和这个最激进的革命主张;②提出了自然人的理论;③发现并描写人的内在激情,从而开文学风气之庑。75.玛甘泪悲剧的根源是什么?①封建势力的残酷迫害;②宗教势力的迫害;③德国资产阶级性格的软弱性。76.简析靡非斯特的形象。①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②推动浮士德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恶能造善;③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极端个人主义者的典型。77.《浮士德》创作的思想意义何在?①建立和表达了一套完整世界观体系──以性善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泛神论世界观;②再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③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78.谈谈《阴谋与爱情》的思想意义。①抨击公侯专制,痛斥封建阶级的残暴.腐朽与堕落;②赞扬了市民阶级的道德和尊严;③曲折地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79.维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①德国青年个性解放的代表人物;②爱情至上的自戕者;③影响深远的艺术典型。80.《浮士德》的艺术特色简析。①独特的艺术结构;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替使用;③矛盾对比的手法。81.谈谈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产生。①反击资本主义现实的时代潮流;②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③发轫于中古的浪漫传奇传统;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82.浅析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①强烈的主观性与抒情性;②崇尚自然;③重视民间文学传统;④主张创作自由,崇尚天才,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84.简述湖畔派诗人的创作。①他们的创作在英国诗史上开创了一代诗风;②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与《抒情歌谣集.序》;③柯勒律支与《古舟子咏》。85.谈谈夏多布里安对法国消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意义。①重新在文学中树立了基督教的权威;②最早地发现并表现了萧条之美.废墟之美;③最早以巨型景物入诗;④创出富丽的文体,为文学打开了巨大的音乐泉源。86.为什么说,雪莱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急先锋”?①欧洲诗史上第一个用崭新的社会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创作的诗人;②他的创作中充满了一种生气勃勃乐观主义精神,尤以《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为著。87.简述雨果社会性长篇小说的特质。①他以博大的胸怀,提出了人类生活中巨大的课题:专制与人权,法律与公理,革命与人道,贫穷与富裕;②他以清醒的社会意识,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浪漫主义的灵感与诗情,塑造出非凡的人物来表达他的强烈的爱憎与理想。88.谈谈“东方诗篇”的主要特色。①反对封建暴君,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和压迫;②歌颂孤独高傲的个人英雄;③浓随的东方色彩和异国情调。89.试析《恰尔德.哈罗尔德》的抒情性。①抒情在全作中占据压倒一切.统治一切的地位;②两个抒情主人公的格局;③热情拥抱大自然。90.《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思想意义何在?①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和压迫,尤其是战争和奴役;②自由的颂歌:对于人类未来的乐观展望;③世界悲哀的思想倾向。91.《巴黎圣母院》是怎样运用对照手法的?①人物之间的对照;②人的外形与内心世界的对照;③社会场景的对照,即乞丐王朝与路易十一王朝之间的全面对照。92.谈谈《悲惨世界》的思想意义。①深刻批判19世纪法国以法律为主要标志的社会黑暗;②集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和高贵品格;③以人道主义为指导,探讨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出路:以仁爱代替压迫,大兴慈善事业,在一定的程度上肯定革命暴力的积极作用。93.简析芳汀的形象。①圣女原型:浪漫主义文学中伟大母亲的形象;②19世纪法国文学中被侮辱.受压迫妇女的悲剧形象。94.谈谈雨果创作中的人道主义。①批判、揭露现实的犀利武器;②在一定的程度上肯定革命暴力的正义性和进步性;③“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95.浅析《悲惨世界》中小说情节的戏剧性。① 情节的离奇性;②人物的传奇性;96.谈谈“易卜生主义”。①易卜生主义,指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它体现了自由农民之子的精神传统和时代要求;②它首先表现为一种绝对否定的精神;③其次,它是一种易卜生式的精神乌托邦;④其三,它是一种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自人主义。97.简析《玩偶之家》的思想意义。①通过娜拉的反叛,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婚姻制度以及法律.宗教的不合理性;②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自私和虚伪;③提出了妇女解放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98.谈谈易卜生剧作的艺术特色。①“讨论问题”的独创性;②精巧的戏剧结构;③晚期创作的象征主义色彩。99.为什么说,马克.吐温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真正奠基人?①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对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方面都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创出了典范的作品;②他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意味隽永的幽默.辛辣的讽刺为美国文学贡献了成熟的风格。99.简析吉姆的形象。①在美国文学史上,吉姆是一个崭新的.具有叛逆精神的黑人形象;②吉姆身上有着劳动人民所特的优秀品格;③通过这一形象,作者一方面表现了黑人也是具有独立的人格的真正的人,另一方面表达了黑人应与白人携手为自身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100.《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思想意义何在?①广泛揭露和批判了美国19世纪中期的诸如教育、蓄奴、仇杀等社会现实;②肯定了不满足于现状、厌恶庸俗保守生活的开掘精神。

史前社会或称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文明社会的前身,也是人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一、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何在? 教育的起源探讨教育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它是教育学和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一探讨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教育起源于生物进化的哪一个阶段,二是教育根植于何种基础。科学地解释教育的起源,对于把握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把握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简析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对此问题所持观点。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其倡导者有法国哲学家利托尔诺、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等。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力图证明教育乃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一种现象。他根据对动物生活的观察得出结论,他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并在《动物之教育》的书中进一步提出:非但在脊椎动物中,而且在非脊椎动物中,也存在教育现象。在他看来,人出生之后便继承了业已形成的现成的教育形式,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只是不断改变和演进,只是获得某些新的性质,但本质上和动物界毫无两样。他断言,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 沛西·能在20世纪20年代则断言:“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相应的种族生活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他又说:“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上述从生物学观点说明教育起源,乃是19世纪下半叶出现并一度流行的观点,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 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孟禄批评了利托尔诺的观点,认为其弊是未揭示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孟禄在其名著《教育史教科书》的第一章“原始的教育”中,从人类学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人类教育的起源和发生过程做了专门和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孟禄根据原始社会中系统知识、教材、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尚未形成的事实,断定原始人的教育过程从未表现出是有意识的过程,儿童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学习如何使用弓箭与射击,如何拾掇杀死的野兽,如何烹调,如何编织,如何制陶,其技巧几乎全部是通过失败越来越少的重复模仿的方式学到的。孟禄根据上述观点,将教育的起源归之为心理现象。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据此认为:人类社会活动开始于“正在形成中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繁衍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群体劳动,这种劳动活动将他们改造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动等生理结构进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故教育起源于劳动。从时间上来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童年”时期,即“正在形成中的人”这个发展阶段。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最早提出“需要起源论”的人。他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起源“是与社会的生活过程、物质的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而且是以这种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她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由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由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学者继续探讨教育的起源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几种较新的提法是:“教育起源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教育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经验,即非本能的条件反射所获得的经验,包括在社会中生存的经验和使用、制造工具,改造世界的经验的传递和交流”;等等。 上述两类教育起源论反映出对教育本质的不同看法。第一类中,不管是将教育解释成生物学现象还是心理学现象,实际上都视教育为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活动。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强调人与动物的联系,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但进而否认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则失之偏颇。教育心理学起源论注意到了模仿在儿童学习中的意义,有其合理性,现代心理学理论仍在强调这一观点;但这一理论又进而否认了成人在儿童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同样失之偏颇。 第二类教育起源论则将教育看作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在其原始阶段乃是与物质生产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浑然一体的,其目的在于传递社会生活经验,促进个体的形成、发展、完善及社会关系的形成,教育乃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我们认为这类观点总的来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然而关于教育起源的确切提法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史前指原始社会。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文明社会的前身,也是人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起点。目前,人们主要从三个途径了解这一社会的概况(包括教育的概况);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科研成果;二、民族学的资料;三、古代典籍中的有关记载。 我国史学界一般将原始社会划分为前氏族社会(血缘家族的原始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以及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制社会四个阶段。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的教育大致具有以下特征。一、和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相对应,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共育。二、教育与产生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三、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在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在原始社会末期,教育开始分化,性质发生变化,并产生文字及学校的萌芽。

外国教育史自考重点总结

1、古希腊教育分为三个时期:荷马时代的教育、希腊城邦时代的教育(斯巴达军事教育、雅典品质教育)和希腊化时代的教育。2、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史前社会或称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文明社会的前身,也是人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一、研究教育起源的意义何在? 教育的起源探讨教育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它是教育学和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一探讨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教育起源于生物进化的哪一个阶段,二是教育根植于何种基础。科学地解释教育的起源,对于把握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把握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简析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对此问题所持观点。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其倡导者有法国哲学家利托尔诺、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等。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力图证明教育乃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一种现象。他根据对动物生活的观察得出结论,他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并在《动物之教育》的书中进一步提出:非但在脊椎动物中,而且在非脊椎动物中,也存在教育现象。在他看来,人出生之后便继承了业已形成的现成的教育形式,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只是不断改变和演进,只是获得某些新的性质,但本质上和动物界毫无两样。他断言,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 沛西·能在20世纪20年代则断言:“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相应的种族生活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他又说:“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上述从生物学观点说明教育起源,乃是19世纪下半叶出现并一度流行的观点,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 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孟禄批评了利托尔诺的观点,认为其弊是未揭示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孟禄在其名著《教育史教科书》的第一章“原始的教育”中,从人类学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人类教育的起源和发生过程做了专门和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孟禄根据原始社会中系统知识、教材、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尚未形成的事实,断定原始人的教育过程从未表现出是有意识的过程,儿童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学习如何使用弓箭与射击,如何拾掇杀死的野兽,如何烹调,如何编织,如何制陶,其技巧几乎全部是通过失败越来越少的重复模仿的方式学到的。孟禄根据上述观点,将教育的起源归之为心理现象。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者据此认为:人类社会活动开始于“正在形成中的人”为满足其生存繁衍的自然需要而进行的群体劳动,这种劳动活动将他们改造成为“完全形成的人”,形成了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主要源泉,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手动等生理结构进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代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并延续原始公社的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经验,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故教育起源于劳动。从时间上来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童年”时期,即“正在形成中的人”这个发展阶段。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最早提出“需要起源论”的人。他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起源“是与社会的生活过程、物质的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而且是以这种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教育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她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由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由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学者继续探讨教育的起源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几种较新的提法是:“教育起源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教育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经验,即非本能的条件反射所获得的经验,包括在社会中生存的经验和使用、制造工具,改造世界的经验的传递和交流”;等等。 上述两类教育起源论反映出对教育本质的不同看法。第一类中,不管是将教育解释成生物学现象还是心理学现象,实际上都视教育为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活动。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强调人与动物的联系,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但进而否认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则失之偏颇。教育心理学起源论注意到了模仿在儿童学习中的意义,有其合理性,现代心理学理论仍在强调这一观点;但这一理论又进而否认了成人在儿童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同样失之偏颇。 第二类教育起源论则将教育看作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在其原始阶段乃是与物质生产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浑然一体的,其目的在于传递社会生活经验,促进个体的形成、发展、完善及社会关系的形成,教育乃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我们认为这类观点总的来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然而关于教育起源的确切提法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史前指原始社会。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文明社会的前身,也是人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起点。目前,人们主要从三个途径了解这一社会的概况(包括教育的概况);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科研成果;二、民族学的资料;三、古代典籍中的有关记载。 我国史学界一般将原始社会划分为前氏族社会(血缘家族的原始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以及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制社会四个阶段。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的教育大致具有以下特征。一、和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相对应,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养共育。二、教育与产生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同时也传授社会意识。三、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在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在原始社会末期,教育开始分化,性质发生变化,并产生文字及学校的萌芽。

教育学考研中对外国教育史的部分大家也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复习,不过相对国内教育史来说,外国教育史还是比较轻松明快的,通过仔细品味,就能发现外国教育史其实也就是不折不扣的一部唯美的文化教育史。在复习的具体步骤上,我们可以分三个阶段来拆分整理。1、外国古代教育该部分从东方文明古国、古希腊、古罗马、西欧中世纪、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五部分呈现了古代外国教育的轮廓,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重点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识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的特点、斯巴达、雅典教育的不同、宫廷学校与骑士教育、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等内容。该部分内容多以选择题来进行考查,因此在看书的过程中一定要细致,特别要注意古埃及和古印度教育的比较,古希腊教育中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比较,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比较,不同时期罗马教育的比较等。同时建议将此部分的复习和中国古代教育放在一起,还可以进行将中外古代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对比复习。由于外国古代教育对考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更应重视。2、外国近代教育该部分内容很多,但是结构比较清楚。大纲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的教育、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近代教育、西欧近代教育思想三个部分划分考试范围。此部分考点非常多且是大题容易考察的范围,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西欧近代教育思想等部分都是简答和分析论述题考查的重镇,因此考生不仅要细致地看,而且还要多进行理解和对比,如果能将西欧近代教育思想与现实教育问题一起进行思考是最好的,如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卢梭的自然教育主张的现实可行性,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主张对当今的启示等等。总体来说,思想史是外国近代教育的重点内容。3、外国现代教育该部分主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欧美和日本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欧美教育思想三部分内容圈定考查范围。主要内容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制度史的内容。第一节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要简单了解他们的背景和始末,理解他们的意义。重点要准确记忆其中的典型人物和实践,比如梅伊曼、蒙台梭利、葛雷制、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出简答题的;第二节主要介绍的是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这里需要掌握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改革运动和教育法案,如英国的《1944 年教育法》、《雷沃休姆报告》、《1988 年教育改革法》;法国的《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美国的“八年研究”计划、初级学院运动等;日本的《教育救语》、《大学令》;苏联的《统一劳动学校规程》;1958 年的教育改革、1966 年的教育改革等,这些都是复习的重点,容易出简答题,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和如今该国的教育现状联系。第三节重点是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这部分考查也是教育史得重点内容,同学们要做好整理分析工作。总而言之,在复习外国教育史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善于重新分类整理相关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结合当时的背景去理解、不能死记硬背。同时还需要适当做些练习题,充分利用经典教材,不要只拘泥于大纲中的知识点,拓展阅读相关资料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复习的效果会更佳。本文来源:猎考考研 网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外国教育史自考重点
  • 自考外国教育史重点
  • 自考外国教育史重点01282
  • 外国教育史自考笔记重点
  • 外国教育史自考重点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