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大学学分学费制是什么

自考大学学分学费制是什么

发布时间:

自考大学学分学费制是什么

实行学分制收费,对补考后仍不及格、需重新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学校可进行这科目的学分收费

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例如,凡需要课外自习的课程,以每周上课一课时,读满一学期并经考试及格者为一学分;不需要课外自习的课程,如实验、实习,以每周上课二、三课时为一学分。学生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

按学分算学费是指学生修一个学分交多少钱,例如,一年里设制的大学必须修够的学分为30学分,则乘以每一学分的费用,就是今年整年的学费。但是如果学生有挂科的,则需要重新再按某一科的学分进行交纳重修费,或者是补考费。因此,学生如果一次性过考试科目,则正常交学费,而挂科的话,则需要额外交学费。

学分制收费成学业所缴年学费改按专业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计收的教育收费制度。学生完成学业所缴纳的专业注册学费、学分学费之和不高于原规定的学年学费。

扩展资料:

湖南省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出台了《普通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按照这一新规定,我省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并按学分制收费的本科、高职、专科学校,学生缴纳的学费分为两部分:专业学费、学分学费。

我省规定,学生按学分制正常完成学业所缴纳的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之和,不得高于之前省里规定的学年制学费总额。

实行学分制改革并按学分制收费的高校,应保证基本的教育教学标准:每学分不少于16学时;毕业总学分每学年平均不少于40个学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分学费

学分是你每门课修完后的一个分数,一般是1至3分以内,只要及格即可拿到。学费是你上大学需要交的钱,也有人学分没修够需要补学费的。

自考学分制是什么

所以有很多同学对自己不满意,就想通过自考来提升自己的学历,但是在选择了自考后,还是应该多做做功课,毕竟自考的难度是在那里的、考绩效就成了很多同学的首选,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自考学分的知识吧!1、什么是自考学分制?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作为计算考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即根据各门课程的授课时数或实验时数给予一定的学分,考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自考学分是自考生完成一门课程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了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的学习量。2、为什么要实行自考学分制(1)课程学分的设置,能让考试机构更好地掌握命题的难易程度,也方便了助学单位针对不同课程要求安排课时,调整授课和自学的进度。(2)学分制的实行,为自考生选修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前提。自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自学条件或者工作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只要满足相应的学分即可。这充分满足了自考的开放性和适应性。(3)自考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自考是没有学年的,只要考生有一门课程的考试及格,他就能取得相应的学分,各门课程逐渐积累,达到规定总学分就能毕业,这是其它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3、各专业学分如何计算的根据规定: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70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定为125至140学分。一门课程的学分多少,是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的占比进行计算的。因此,一个专业不同课程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具体每个科目的学分,都能在当地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查询得到。4、学分互认是什么意思学分互认就是除学习原来学校课程之外,还可以学习其他院校的相关课程。所得学分可以转换为本校学分,同时本校学分也为其他院校所承认。比如说:自考英语(二)的学分高达14分,很多人觉得太难、不想考,那么就可以考其他课程来代替。那么选择的其他课程的学分,需要加起来要大于等于14分及以上,才能代替英语(二)。总的来说,自考有了学分会降低些许难度,但是这也不是说我们就能放松稳过了,同学们还是应该好好的复习,争取早日拿证!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

通过学分可以评判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学生获得的学分越多,说明学生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在某些大学中,学分也变成了评价学生优秀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扩展资料:

学分制计算方法。一般以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和实习时数以及课外指定自习时数为学分的计算依据,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规定各种专业课程的不同的学分总数,作为学生毕业的总学分。

每一学年和学期修习的学分并不平均分配,以 4年制大学为例,一、二年级主要修习基础课程,每学期规定修习课程的学分较多。三、四年级修习专门课程,每学期规定修习课程的学分较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分

学分制,是指以选课为核心,以地位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与学年制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是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则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自考需要的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均可报考(可不考虑户口在异地报名)。 2、只要有学历方面的需求,都是可以参加自考的,自考是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模式,对于考生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是没有限制要求的,自考报考条件比较宽松,适合社会人员选择,只要按照当地教育考试院的所规定好的时间以及地点去报名就可以。 3、报考人员可在本地区的开考专业范围内,自愿选择考试专业,但报考对象有职业上限制的专业只接受部门委培统一招生(如公安系统、医疗机构等)。 自考注意事项 一.目标的定位 目标的选择和定位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始然每个参加自学开始的考生出发点不同。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的目标详细的规划出具体实施过程、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二.学习方法 1.点线面法 “点”是指,每一个学科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中的每一知识点; “线”是指,各个上面所说的点象串珍珠项链一样串起来成为一条线; “面”是指,把线通过排列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知识面结构。 2.影射法 第一快速的把教科书测览一遍,主要目的是要掌握这门课大的框架,即看树干有多少个分枝; 第二是从分枝到树叶的过程,即第二精读过程,要求掌握本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必须要弄懂弄透; 第三遍时先作辅导试题,看那里作错了,再有针对性的看教科书的相应部分。到考试前夕,只要列出这门课的大纲,联想记忆,看着大纲搜索一下知识点就可以轻松上考场。 3.围攻法 “围攻”是指针对一门比较难的课可以先找来一些与之相关的较浅的书浏览一下,进入这种学习环境,即轻松的广泛吸收过程;然后翻一遍教科书后直接做题,做题时遇到的重点难点再看书,即重点突击。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什么是自考学分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考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即根据各门课程每一学期的授课时数或实验时数给予一定的学分,考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因为: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的专科、本科学历层次的总学分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基本相同,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各门课程的学分数为考试机构掌握命题难易程度提供了依据,也便于各类助学单位的辅导教师和考生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对各门课程的要求来安排课时和掌握授课、自学进度。 (2)实行学分制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选修课提供了前提,只要学分相同,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自学条件和工作需要选择考试的课程,这就满足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特点,为培养实用型专门人才提供了充分余地。 (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没有学年的,只要考生考试及格一门课程,即取得相应的学分,以后各门课程逐渐积累,达到规定课程总学分就能毕业,这是其它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的学分怎样计算 自学考试学分计算办法规定: 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70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定为125至140学分。一门课程规定多少学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所要求的教学时数计算出来的。 自学考试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分计算方法,来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多少,因此,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的学分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中国革命史和哲学都是4学分,而高等数学(二)是9学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政治经济学在会计学专业是6学分,而在英语和行政管理专业中则为3学分。 具体每个科目的学分可以登录当地自学考试管理系统进行查询,多数省份都是以某某省教育考试院为官网名称,如湖南的考生需要进入查询自考学分,那么可登录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查询。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学分制,是指以选课为核心,以地位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与学年制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是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则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自考需要的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均可报考(可不考虑户口在异地报名)。 2、只要有学历方面的需求,都是可以参加自考的,自考是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模式,对于考生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是没有限制要求的,自考报考条件比较宽松,适合社会人员选择,只要按照当地教育考试院的所规定好的时间以及地点去报名就可以。 3、报考人员可在本地区的开考专业范围内,自愿选择考试专业,但报考对象有职业上限制的专业只接受部门委培统一招生(如公安系统、医疗机构等)。 自考注意事项 一.目标的定位 目标的选择和定位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始然每个参加自学开始的考生出发点不同。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目标,根据自己的目标详细的规划出具体实施过程、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二.学习方法 1.点线面法 “点”是指,每一个学科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中的每一知识点; “线”是指,各个上面所说的点象串珍珠项链一样串起来成为一条线; “面”是指,把线通过排列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知识面结构。 2.影射法 第一快速的把教科书测览一遍,主要目的是要掌握这门课大的框架,即看树干有多少个分枝; 第二是从分枝到树叶的过程,即第二精读过程,要求掌握本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必须要弄懂弄透; 第三遍时先作辅导试题,看那里作错了,再有针对性的看教科书的相应部分。到考试前夕,只要列出这门课的大纲,联想记忆,看着大纲搜索一下知识点就可以轻松上考场。 3.围攻法 “围攻”是指针对一门比较难的课可以先找来一些与之相关的较浅的书浏览一下,进入这种学习环境,即轻松的广泛吸收过程;然后翻一遍教科书后直接做题,做题时遇到的重点难点再看书,即重点突击。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0、自考为什么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根据各门课程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时数等给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专科、本科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与普通高校同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基本相同,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各门课程的学分数为考试机构掌握命题难易程度提供了依据,也便于各类助学单位的辅导教师和自学者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对各门课程的要求来安排课时和掌握授课、自学进度。其次,实行学分制为自学考试专业设置选修课提供了前提,只要学分相同,应考者可根据自己的自学能力选考课程,满足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特点,为培养学以致用人才提供了充分余地。再次,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自学考试是没有学年的。应考者每次考试及格一门课程,即取得相应的学分,以后逐年积累,直到学完规定的课程总学分即能毕业,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1、什么是学分制?学分与考试成绩是一回事吗? 所谓学分,是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学生读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的学分,其计算办法统一规定为:参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课程的授课时数,以及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和各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来确定的,凡一学期每周授课1学时,并需课外作业约2学时的课程,定为1学分;也就是17周(或18周)授课学时的内容份量为1学分。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少于2学时的,学分数适当地减少。在此基础上再视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对学分数酌量增减。 按照上述计算办法,自学考试规定: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70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定为125至140学分。一门课程规定多少学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所要求的教学时数计算出来的。 自学考试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分计算方法,来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多少,因此,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的学分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中国革命史和哲学都是4学分,而高等数学二)是9学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政治经济学在会计学专业是8学分,而在英语和行政管理专业中则为4学分。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分直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的比重及其教学时数相关,与考试成绩不是同一概念。但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考试成绩说明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教学要求所达到的程度,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和教学时数并无关系,这是它与学分的区别。 以百分制来衡量这一程度,60分以上为合格,一门课程考试只要取得60分以上成绩,就可以得到该课程所规定的学分,学分与考试成绩在这里又有着一定的联系。 2、自学考试是否限制及格率? 关于这个问题,社会上历来传闻很多。尤其当某门课程报名人数增幅较大时,一些考生,包括一些民办学校的办学者便会担心自考办会对及格率做某种限制。其实这种担心不仅毫无根据,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自学考试自创建之日起,对及格率始终没有任何限制。 作为学历检验考试,自学考试在课程考试命题上,以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为参照标准。每次考试,考生无论人数多少,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获得合格成绩。如果达不到,自然也就不能及格。至于各年考试及格率的不同,则是由于每一期考生原有的文化基础,对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灵活运用的能力等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因此,考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唯一的捷径就是认真读书,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系统的掌握并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切忌猜题押题和临时突击。

自学考试学分制是什么

问题一:自考学分是什么意思? 自考中每门课程后面都有学分如 数学:5分 语文:4分 所谓学分,是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学生读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学分直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的比重及其教学时数相关,与考试成绩不是同一概念。但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考试成绩说明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教学要求所达到的程度,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和教学时数并无关系,这是它与学分的区别。 基础科段的学分数不得低于70学分 是指把你所考过的基础科段的学分加起来的分数, 和成绩没有一点关,而且自考的每一个科目都是有学分,比如有一科是4个学分的,你考过了60及格就有4个学分,没及格就没学分,但是就算你考100分,也是4个学分,说白了学分就是一个形式,所以实际是你只要及格就OK了 问题二:自考学分如何计算? 这个专业的所有课程,后面有明确的单科课程学分,考过一们就算那个学分,一共就是77学分!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2 0002 *** 理论概论 3 3 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 4 4729 大学语文 4 5 0012 英语(一) 7 6 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含上机2学分 7 0022 高等数学(工专) 7 8 2159 工程力学(一) 5 丁 9 2183 机械制图(一) 7 含实践1学分 10 2185 机械设计基础 7 含课程设计2学分 11 2187 电工与电子技术 6 含实践2学分 12 2189 机械制造基础 5 含实践1学分 13 2191 机械制造技术 7 含实践1学分 14 2194 工程经济 4 15 2195 数控技术及应用 4 含实践1学分 问题三:自考中的学分是什么意思 0、自考为什么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根据各门课程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时数等给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专科、本科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与普通高校同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基本相同,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各门课程的学分数为考试机构掌握命题难易程度提供了依据,也便于各类助学单位的辅导教师和自学者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对各门课程的要求来安排课时和掌握授课、自学进度。其次,实行学分制为自学考试专业设置选修课提供了前提,只要学分相同,应考者可根据自己的自学能力选考课程,满足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特点,为培养学以致用人才提供了充分余地。再次,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自学考试是没有学年的。应考者每次考试及格一门课程,即取得相应的学分,以后逐年积累,直到学完规定的课程总学分即能毕业,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1、什么是学分制?学分与考试成绩是一回事吗? 所谓学分,是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学生读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的学分,其计算办法统一规定为:参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课程的授课时数,以及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和各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来确定的,凡一学期每周授课1学时,并需课外作业约2学时的课程,定为1学分;也就是17周(或18周)授课学时的内容份量为1学分。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少于2学时的,学分数适当地减少。在此基础上再视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对学分数酌量增减。 按照上述计算办法,自学考试规定: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70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定为125至140学分。一门课程规定多少学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所要求的教学时数计算出来的。 自学考试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分计算方法,来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多少,因此,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的学分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中国革命史和哲学都是4学分,而高等数学二)是 *** 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政治经济学在会计学专业是8学分,而在英语和行政管理专业中则为4学分。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分直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的比重及其教学时数相关,与考试成绩不是同一概念。但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考试成绩说明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教学要求所达到的程度,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和教学时数并无关系,这是它与学分的区别。 以百分制来衡量这一程度,60分以上为合格,一门课程考试只要取得60分以上成绩,就可以得到该课程所规定的学分,学分与考试成绩在这里又有着一定的联系。 2、自学考试是否限制及格率? 关于这个问题,社会上历来传闻很多。尤其当某门课程报名人数增幅较大时,一些考生,包括一些民办学校的办学者便会担心自考办会对及格率做某种限制。其实这种担心不仅毫无根据,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自学考试自创建之日起,对及格率始终没有任何限制。 作为学历检验考试,自学考试在课程考试命题上,以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为参照标准。每次考试,考生无论人数多少,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获得合格成绩。如果达不到,自然也就不能及格。至于各年考试及格率的不同,则是由于每一期考生原有的文化基础,对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耿灵活运用的能力等不同而自然形......>> 问题四:自考的学分是怎么回事? 1 自考学分 0、自考为什么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根据各门课程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时数等给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专科、本科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与普通高校同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基本相同,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各门课程的学分数为考试机构掌握命题难易程度提供了依据,也便于各类助学单位的辅导教师和自学者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对各门课程的要求来安排课时和掌握授课、自学进度。其次,实行学分制为自学考试专业设置选修课提供了前提,只要学分相同,应考者可根据自己的自学能力选考课程,满足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特点,为培养学以致用人才提供了充分余地。再次,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自学考试是没有学年的。应考者每次考试及格一门课程,即取得相应的学分,以后逐年积累,直到学完规定的课程总学分即能毕业,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1、什么是学分制?学分与考试成绩是一回事吗? 所谓学分,是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学生读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的学分,其计算办法统一规定为:参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课程的授课时数,以及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和各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来确定的,凡一学期每周授课1学时,并需课外作业约2学时的课程,定为1学分;也就是17周(或18周)授课学时的内容份量为1学分。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少于2学时的,学分数适当地减少。在此基础上再视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对学分数酌量增减。 按照上述计算办法,自学考试规定: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70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定为125至140学分。一门课程规定多少学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所要求的教学时数计算出来的。 自学考试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分计算方法,来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多少,因此,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的学分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中国革命史和哲学都是4学分,而高等数学二)是 *** 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政治经济学在会计学专业是8学分,而在英语和行政管理专业中则为4学分。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分直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的比重及其教学时数相关,与考试成绩不是同一概念。但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考试成绩说明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教学要求所达到的程度,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和教学时数并无关系,这是它与学分的区别。 以百分制来衡量这一程度,60分以上为合格,一门课程考试只要取得60分以上成绩,就可以得到该课程所规定的学分,学分与考试成绩在这里又有着一定的联系。 2、自学考试是否限制及格率? 关于这个问题,社会上历来传闻很多。尤其当某门课程报名人数增幅较大时,一些考生,包括一些民办学校的办学者便会担心自考办会对及格率做某种限制。其实这种担心不仅毫无根据,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自学考试自创建之日起,对及格率始终没有任何限制。 作为学历检验考试,自学考试在课程考试命题上,以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为参照标准。每次考试,考生无论人数多少,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获得合格成绩。如果达不到,自然也就不能及格。至于各年考试及格率的不同,则是由于每一期考生原有的文化基础,对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灵活运用的能力等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因此,考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问题五:自学考试中说的“学分”指的是什么 累计70个学分的意思是说你的所有合格成绩的学分相加大于或等于70. 以公共课为例,英语一学分12分,你考了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就取得12个学分。 法律基础,学分为2分,成绩在60或60以上,就可以取得2个学分。 以此相加,70个学分。 问题六:自考学分是什么意思 每一门科目有对应的学分,考过了就有,考不过就没有。申请毕业到达到相应的学分,否则不能毕业。 问题七:自考学分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每科及格就可以拿到满分 是的,只要的所有的科目都考完通过,就可以去申请毕业的了。本科的话你要提供你的大专或大专以上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如果不清楚你可以到深圳继续教育招生办公室的官网了解,咨询等等。 问题八:自考的学分和分数如何换算? 只要及格了,就能拿到相应课目的全部学分。 比如你法理学考了60分,及格了。那就是7学分~ 问题九:在自考中提到的学分是怎么一回事

自学考试学分是自考生成功地完成某项科目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自学考试中每门课程后面都有学分,如数学:5分,语文:4分等。实行学分制为自学考试专业设置选修课提供了前提,只要学分相同,应考者可根据自己的自学能力选考课程,满足了自学考试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特点,再次,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自学考试是没有学年的。应考者每次考试及格一门课程,即取得相应的学分,以后逐年积累,直到学完规定的课程总学分即能毕业,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由于自考没有入学考试,所以学分的获得办法就是通过该专业的每一个课程考试,那么就能得到相应的学分,而这个学分在自学考试报名前的考试课程表上已经规定好学分了,各个专业的学分一般是4到8分左右。所以由于这个自考学分制,我们也能更好的解释为什么选择一个专业要考那么多科目,主要就是要满足自考毕业70学分的标准。自考/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自考/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专升本考试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所以有很多同学对自己不满意,就想通过自考来提升自己的学历,但是在选择了自考后,还是应该多做做功课,毕竟自考的难度是在那里的、考绩效就成了很多同学的首选,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自考学分的知识吧!1、什么是自考学分制?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作为计算考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即根据各门课程的授课时数或实验时数给予一定的学分,考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自考学分是自考生完成一门课程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了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的学习量。2、为什么要实行自考学分制(1)课程学分的设置,能让考试机构更好地掌握命题的难易程度,也方便了助学单位针对不同课程要求安排课时,调整授课和自学的进度。(2)学分制的实行,为自考生选修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前提。自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自学条件或者工作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只要满足相应的学分即可。这充分满足了自考的开放性和适应性。(3)自考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自考是没有学年的,只要考生有一门课程的考试及格,他就能取得相应的学分,各门课程逐渐积累,达到规定总学分就能毕业,这是其它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3、各专业学分如何计算的根据规定: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70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定为125至140学分。一门课程的学分多少,是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的占比进行计算的。因此,一个专业不同课程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具体每个科目的学分,都能在当地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查询得到。4、学分互认是什么意思学分互认就是除学习原来学校课程之外,还可以学习其他院校的相关课程。所得学分可以转换为本校学分,同时本校学分也为其他院校所承认。比如说:自考英语(二)的学分高达14分,很多人觉得太难、不想考,那么就可以考其他课程来代替。那么选择的其他课程的学分,需要加起来要大于等于14分及以上,才能代替英语(二)。总的来说,自考有了学分会降低些许难度,但是这也不是说我们就能放松稳过了,同学们还是应该好好的复习,争取早日拿证!

学分制小自考是什么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考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即根据各门课程每一学期的授课时数或实验时数给予一定的学分,考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因为: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的专科、本科学历层次的总学分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基本相同,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各门课程的学分数为考试机构掌握命题难易程度提供了依据,也便于各类助学单位的辅导教师和考生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对各门课程的要求来安排课时和掌握授课、自学进度。 (2)实行学分制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选修课提供了前提,只要学分相同,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自学条件和工作需要选择考试的课程,这就满足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特点,为培养实用型专门人才提供了充分余地。 (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没有学年的,只要考生考试及格一门课程,即取得相应的学分,以后各门课程逐渐积累,达到规定课程总学分就能毕业,这是其它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的学分怎样计算 自学考试学分计算办法规定: 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70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定为125至140学分。一门课程规定多少学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所要求的教学时数计算出来的。 自学考试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分计算方法,来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多少,因此,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的学分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中国革命史和哲学都是4学分,而高等数学(二)是9学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政治经济学在会计学专业是6学分,而在英语和行政管理专业中则为3学分。 具体每个科目的学分可以登录当地自学考试管理系统进行查询,多数省份都是以某某省教育考试院为官网名称,如湖南的考生需要进入查询自考学分,那么可登录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查询。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为了提升学历,很多人都会选择自考,因为自考报名条件宽松,时间自由,那么,小自考是什么意思?

小自考是相对自学考试(俗称"大自考"或"社会自考")而言的,是社会上对从普通高教自考中衍生出来的几种学历认定形式的俗称;是对"两沟通"、"三沟通"、"学历文凭试点考试"、"短线专业考试"、"高校在校生自学考试"等形式的统称。其中,"两沟通"即电大与高教自考"沟通",其毕业证书加盖省自考委与省电大两章,并要注明"两沟通"字样;"三沟通"即夜大、函授与高教自考"沟通",其毕业证书加盖省自考委与主办学校两章,并要注明"三沟通"字样。

小自考有什么优势?

1、学习形式的优势。小自考一般要在经四川省考委评审通过的高等院校报读相关专业,学习时间地点相对集中。

2、学籍管理优势。小自考在报名后,在报名院校会有学籍和学制,学籍在四川省教委备案。

3、考试及命题优势。小自考科目设置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类,统考科目由自考委组织命题和考试,校考科目由主考学校自行命题考试。

4、招生对象及条件优势。专科及以上学历均可报考,学校实行与国际接轨,宽进严出的教育方式,学生免试入学。

5、毕业时间优势。小自考一年有四次考试,分为统考(时间:4月和10月)和校考(6月和12月)学制为两年,最快可一年半毕业。

6、通过率高。历年考试结果证明,考试过关率高达90%以上,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和毕业专科生、本科生符合规定的可申请免考部分科目,如英语(二)

7、权威证书。凡是学完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并考试合格的学生,可获得四川省考委和大学联合签章颁发的毕业证书,大学建档,学信网可查,全国通用,世界认可文凭,每年1月和7月可以申请办理文凭,学生可凭此毕业证书报考公务员、考研、评职称等。各项条件和各可申请学士学位证。

小自考也就是助学自考,就是部分专业对口的科目,可以以大专成绩单进行学分互认,就不用参加统考,由主考院校或助学机构组织校考,那么就可以少考接近一半的科目,所以取得本科学历就要容易很多。但最终取得的毕业证书,社会自考(大自考)和助学自考没区别,都是一样的,学历主要就分全日制和成人学历,只要是学信网可查就是国家承认的。

"短线专业考试"即部门委托省自考委代其开考的针对本系统在职职工的学历认定考试.由委托部门组织集体报名,辅导,原则上也只限本系统职工参加;面向社会,一般每次考试收费较高.类似"职工大学"的变形。

  • 索引序列
  • 自考大学学分学费制是什么
  • 自考学分制是什么
  • 什么是自考学分制
  • 自学考试学分制是什么
  • 学分制小自考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