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大学生当兵政策文件

自考大学生当兵政策文件

发布时间:

自考大学生当兵政策文件

应该可以,因为国家承认自考学历的。

可以的。征兵条件如下:

征集的青年为高中(含职业高中、中专、技校) 毕业以上文化程度,企业单位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含工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企事 业单位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非学历教育民办大学的在校生、高等院校接受的无学籍学生及 在各类高考补习班学习的青年也应当征集。

对女青年的征集只限当年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征集的年龄, 男青年为年满18至20岁;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和企业单位职工,21岁的也可征集,根据本人自愿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最高可放宽到23岁。

直接成为士官的条件: 招收士官的对象,必须是经过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院)培训合格且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初(中)级 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具有相应专业的男性公民。其基本条件是:

1、政治审查、身体检查符合应征公民服现役的政治和身体条件;

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必须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且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一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的,必须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可以招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企业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3、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部队特别需要并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可放宽至27周岁。比原规定缩小了年龄段,原规定是年龄一般不超过28周岁,部队特殊专业需要或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年龄可放宽至30周岁。

征兵体格检查

1、征兵开始时,县、市征兵办公室应当根据征兵任务,有计划地安排应征公民的体格检查工作。

2、应征公民的体格检查,由县、市征兵办公室统一组织,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可以指定体检医院,也可以统一抽调医务人员组成体检组,设立体检站。

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应征公民按时到指定医院或者体检站进行体格检查。送检人数,由县、市征兵办公室根据上级赋予的征兵任务和当地应征公民的体质情况确定。

4、负责体格检查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国防部颁发的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和有关规定,切实保证新兵的身体质量。

5、县、市征兵办公室应当组织对准备批准服现役的应征公民进行体格抽查,抽查人数一般不少于征兵人数的三分之一;经抽查,发现不合格人数比较多的,应当全部进行复查。潜艇人员、水面舰艇人员、坦克乘员、空降兵以及其他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由县、市征兵办公室统一组织,对全部人员进行体格复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征兵

应届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征集对象包括:普通本科、高职等全日制公办和民办学校当年毕业的学生。往届毕业生和成人教育、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类学校及自考类学校学生不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应届毕业生范围之内。对应征者的年龄要求,高职应届毕业生可以放宽到23岁,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放宽到24岁。 \Q7Nz2X 国家给予五大政策照顾 B.vg2N 对应征入伍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国家将给予5个方面的政策照顾。 + VE }c 应届毕业生优先报名应征、体检、政审,合格的农业户口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未全部批准入伍前,不得批准往届毕业生和初中学历青年入伍;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符合规定的可直接选拔为基层干部;由中央财政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退役后,享受政法招录优先、考研初试总分加10分等优待政策,立二等功及以上的,免试入读硕士研究生;退役后,由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按照国家有关安置政策接收安置。 kFZw"5hb 6月底前组织政审初检 DksSD 据了解,4月到6月,符合征集条件的学生登录学信网进行实名注册,然后进行预征网上报名;6月底前,网报通过的学生参加当地县级兵役机关会同高校组织的政治初审和身体初检,合格的确定为预征对象;10月底前,确定为预征对象的学生到生源地县兵役机关报名应征;12月底前,优先批准体检、政审合格的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入伍。2011年2月后,学校将入伍毕业生补偿学费和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款项汇至指定银行账户或贷款银行。 h

自考需要多少费用,当兵的能提高学历吗,自考本科有用吗

自考生当兵政策文件

可以的。征兵条件如下:征集的青年为高中(含职业高中、中专、技校) 毕业以上文化程度,企业单位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含工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企事 业单位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非学历教育民办大学的在校生、高等院校接受的无学籍学生及 在各类高考补习班学习的青年也应当征集。对女青年的征集只限当年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征集的年龄, 男青年为年满18至20岁;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和企业单位职工,21岁的也可征集,根据本人自愿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最高可放宽到23岁。

可以的,不过是以自考本科生的身份报名参军入伍的,不是本科,普通本科和自考本科还是有区别的。

自考专科的学生可以去当兵的,根据国家政策,自考后也可以当兵。自考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贯彻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有关规定,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制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自考生也属于征集对象范围,是可以参加应征的。征兵征集对象:征集对象以高中(含职高、中专、技校,下同)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为主,重点做好大学生征集工作,优先批准学历高的青年入伍,优先批准应届毕业生入伍。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及正在高校就学的学生和机关、团体、事业企业单位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也应当征集。征集的女青年,为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及在校生。优先征集在抢险救灾和灾区恢复重建中表现突出的青年入伍。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现役军人子女符合条件的,应当优先批准入伍。少数民族居住集中地区应当多征集懂双语言、文化程度较高、有专业特长特别是部队建设需要的优秀少数民族青年入伍,革命老区应当多征集老红军、老复员军人后代入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贯彻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有关规定,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自考本科生当兵政策文件

自考本科生,可以去当兵的。具体准确的政策,解决办法:自行登录“全国征兵网”。那里有具体的政策和标准,可以直接登录报名和查询。

不可以。

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入伍后现实表现好,年龄不超过26周岁,入伍一年半以上且在推荐的旅(团)级单位工作半年以上,可以按程序提拔为干部。

全日制专科学历的毕业生士兵,可以参加全军统一组织的本科层次招生考试,录入有关军队院校培训。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按照本科和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12000元的标准,实行一次性补偿代偿;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含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高等学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国家实行学费减免。

凡从四川省应征入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生(含在校生),在部队服役期满且表现良好、退役复学后本科以上毕业、落实就业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可直接在工作单位所在地办理落户手续,并享受当地大学生入伍的其他优抚安置政策。

扩展资料:

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学业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享受同样优惠。

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含新生)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专项计划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内单列下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多

可以的,学历是符合条件的

自考本科去当兵按本科算。知识扩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作为国家考试制度,它由国家建立,由政府考试机构代表国家行使考试权,按照国家规定的目标和标准,面向全体自学考生实施严格的国家考试。其考试结果是国家承认的,所取得的毕业证书,是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自考生与统招生相比,知识的系统性相对差一些。但是,自考的考试不见得就比统招考试轻松,相反会更严一些。自考生大多是边工作边学习,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完全自由地选择专业,因为他们了解自身缺少什么,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经验远远超过统招生。自考是一种过程,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善于自主学习的人才是自考的胜出者,同时也是职场的胜出者。因为他们懂得怎样把握机会,怎样筛选机会,怎样创造机会。

自考生当兵政策最新文件

应届毕业生:大专应届毕业之后入伍当兵,2021年(含)以后退役的(含入伍期间取得了大专毕业)。

在校生:专科就读期间入伍(入伍前保留专科学籍),退役之后继续完成专科(高职)学业,在2022年(含)后取得毕业证书的。专科毕业证+退役证明,必须同时具备。需要注意的是,免试不等于无入学门槛。此前,各地施行的大多是“立功士兵免试入学”:义务兵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以上(含三等功)奖励的,免试入学。

国家对大学生参军入伍的优待政策

1、 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实际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内单列下达,不得挪用。

2、将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服兵役情况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鼓励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高校在制定本校推免生遴选办法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将在校期间服兵役情况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人员,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自考免考政策

1,2022年退伍军人专升本新政策是:日前,退役军人事务部印发《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政策摘要二十三条》其中涉及了退役士兵22年免试政策要求。

2,从2022年招生起,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申请专升本,免于参加文化课考试。有关高校组织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或职业技能综合考查,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3,按照教育部2020年6月2日的通知,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成人本科,所以都可以报考,具体再看各地的政策和自己所学的专业。

4,大专就读期间入伍(保留学籍),退役后复学,刚好在22年毕业的,可以免试。本科读研方面的优待有: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退役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

凭身份证、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士兵退役证,可申请免试就读所在省(区、市)的成人高校专升本。条件如下:

1、将高校在校生服兵役情况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鼓励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高校在制定本校推免生遴选办法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将在校期间服兵役情况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人员,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2、将考研加分范围扩大至高校在校生。退役人员在继续实行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退役后按规定享受加分政策的基础上,允许普通高校在校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学业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升本实行招生计划单列。高职(专科)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高职学业后参加普通本科专升本考试,实行计划单列,录取比例在现行30%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具体比例由各省份根据本地实际和报名情况确定。

4、高校新生录取通知书中附寄应征入伍优惠政策。高校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附寄应征入伍宣传单,宣传单主要内容包括优惠政策概要、报名流程指南、学籍注册要求等。

5、放宽退役大学生士兵复学转专业限制。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复学,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6、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后,免试入读普通本科;

7、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后报考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招生时,教育考试笔试成绩总分加10分。

扩展资料: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享受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的年限,按照国家对本科、专科(高职)、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规定的相应修业年限据实计算。以入伍时间为准,入伍前已达到的修业规定年限,即为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年限。

退役复学后应完成的国家规定的修业年限的剩余期限,即为学费减免的年限;复学后攻读更高层次学历不在减免学费范围之内。专升本、本硕连读、中职高职连读、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的年限,分别按照完成本科、硕士、高职和第二学士学位阶段学习任务规定的学习时间计算。

专升本、本硕连读学制在校生,在专科或本科学习阶段应征入伍的,以实际学习时间实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在本科或硕士学习阶段应征入伍的,以本科已学习时间或硕士已学习时间计算,实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其以前专科学习时间或本科学习时间不计入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中职高职连读学生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年限,按照高职阶段实际学习时间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退役军人免试专升本

全日制自考大学生当兵政策文件

自考生也属于征集对象范围,是可以参加应征的。大专以上学历参军,年龄可以放宽到22周岁。普通大学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军,年龄可以放宽到24周岁。自考生不享受任何大学生参军的优惠政策,必须是统招生,也就是参加全国普通高考考上大学的。

法律依据:《征兵工作条例》第三条 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根据军队需要,可以按前款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现役。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的原则,可以征集当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7岁未满18岁的男女公民服现役。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公民,免征。应征公民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唯一劳动力或者是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征集。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公民,不征集。

2022年大学生入伍新政策稿仿如下:

在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补偿和学费减免方面,本专科生每人每年享受最高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入伍大学生按规定享受优待政策,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由批准入伍地发放,其家庭享受军属待遇。

退役大学生士兵升学时,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完成本科学业3年内参加考研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大学生服役期间学籍和入学资格被保留,退役后两年内允许复学或入学,复学后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退役后可享受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政策。

乡镇补充干部、基层专职武装干部配备时,注重从退役大学生士兵纤乱中招录;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士兵可以报考面向服役基层项目人员定向考录的职位。

2022年起,高职或专科学生应征入伍,新增一项优惠政策:在毁敬档完成高职或专科学业的前提下,学生退役后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根据意愿入读成人本科,自2022年专升本招生起执行。

在部队选拔培养政策方面,符合条件的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含毕业学年入伍,服役期间取得的),入伍1年半以上,可选拔为提干对象;参加全军统一考试,录取到有关军队院校学习。

1、服役津贴补贴

由部队发放,义务兵津贴第一年约1000元/月、第二年约1100元/月,两年可领到约2.5万元。在艰苦偏远和高原地区服役的还有额外的地区补贴。

2、公共设施免费或优惠

参观游览博物馆、名胜古迹以及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等享受免费或价格优惠。

3、优惠医疗

《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医疗待遇保障暂行规定》自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除了军人免费医疗外,军人配偶、未满18周岁的子女免费医疗,军官、军士双方父母到具有医保资质的军队医疗机构就医的,在医保结算并扣除完全自费部分后,门急诊费用减免20%,住院费用减免50%。

4、家庭优待金

参军后,家庭可享优待金,通常以上年度家庭优待金标准为基数,按照当地公布的上年度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浮动比例同步调整。

5、大学生优待金

入伍大学生义务兵培梁,为其家庭一次性增发家庭优待金。

6、进疆进藏优待金

参军入伍且由各区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征集到西藏、新疆两地服役的义务兵,按批准入伍当年家庭优待金标准的一定比例一次性增发。

7、学费补偿代偿

按照《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全日制研究生、大学毕业生、在校生和大学新生均可享受应征入伍兵役国家资助资金,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

8、退役金

义务兵退役时,由部队发给一次性退役金。

9、士兵考学

具有普通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同等学历,年龄不超过22周岁,义务兵服现役满1年,士官满两年升乱,不超过3年,且在本军级单位工作满半年(截止当年6月30日)的未婚士兵通过参加全军统一组织的干部选拔考试,入军校学习并毕业即成为军官,入伍前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毕业生的,或者是少数民族的,年龄可以放宽 1 岁(截至当年 1 月 1 日)。

10、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

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同等学历,年龄不超过26周岁,入伍1年半以上(服役期间取得学历和学位的应当入伍2年以上,截止当年6月30日),且在推荐的旅(团)级单位工作半年以上,学籍信息在教育部高校学生信息数据中心注册的士兵,可参加提干考试,经过任职培训后即成为军官。

11、选取军士

服役两年期满,选择继续留队的士兵可选取军士,大学毕业生优先选取,在地方高校学习时配笑运间视同服役时间。其中,全日制大专毕业生可以直接转改为中士第一年,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转改为中士第二年,非全日制学历和高中以下学历转改为下士第一年。下士每月工资5600元起,中士每月工资7000元起。

12、培养使用

大学生士兵优先安排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可竞选担任班长骨干,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士兵可以免试进入士官学校学习一年。

  • 索引序列
  • 自考大学生当兵政策文件
  • 自考生当兵政策文件
  • 自考本科生当兵政策文件
  • 自考生当兵政策最新文件
  • 全日制自考大学生当兵政策文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