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大学语文多少分钟过

自考大学语文多少分钟过

发布时间:

自考大学语文多少分钟过

先写作文,尽量多写点,四十分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可以的,现在在申请专\本科毕业证啦,你快点去申请吧. 以后你要记住,自学考试是以课程单科成绩为元素而组成的一个专业,只要课程相同\代码相同,你考试通过后,能套上哪个专业即可取得哪个专业的毕业证,如果你考了法律专业后,假如你还想考英语专业,那么你考试的公共课程相同的都可以不考了,只要考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考试通过后即可申请毕业证.我有一朋友,他在读书期间,取得了三个本科毕业证. 祝你早日取得毕业证.

自考要多少分才能过 1 自考学分 0、自考为什么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根据各门课程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时数等给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专科、本科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与普通高校同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基本相同,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各门课程的学分数为考试机构掌握命题难易程度提供了依据,也便于各类助学单位的辅导教师和自学者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对各门课程的要求来安排课时和掌握授课、自学进度。其次,实行学分制为自学考试专业设定选修课提供了前提,只要学分相同,应考者可根据自己的自学能力选考课程,满足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特点,为培养学以致用人才提供了充分余地。再次,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自学考试是没有学年的。应考者每次考试及格一门课程,即取得相应的学分,以后逐年积累,直到学完规定的课程总学分即能毕业,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1、什么是学分制?学分与考试成绩是一回事吗? 所谓学分,是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学生读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的学分,其计算办法统一规定为:参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课程的授课时数,以及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和各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来确定的,凡一学期每周授课1学时,并需课外作业约2学时的课程,定为1学分;也就是17周(或18周)授课学时的内容份量为1学分。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少于2学时的,学分数适当地减少。在此基础上再视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对学分数酌量增减。 按照上述计算办法,自学考试规定: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70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定为125至140学分。一门课程规定多少学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所要求的教学时数计算出来的。 自学考试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分计算方法,来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多少,因此,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的学分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计算机资讯管理(本科)专业,中国革命史和哲学都是4学分,而高等数学二)是 *** 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政治经济学在会计学专业是8学分,而在英语和行政管理专业中则为4学分。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分直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的比重及其教学时数相关,与考试成绩不是同一概念。但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络,考试成绩说明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教学要求所达到的程度,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和教学时数并无关系,这是它与学分的区别。 以百分制来衡量这一程度,60分以上为合格,一门课程考试只要取得60分以上成绩,就可以得到该课程所规定的学分,学分与考试成绩在这里又有着一定的联络。 2、自学考试是否限制及格率? 关于这个问题,社会上历来传闻很多。尤其当某门课程报名人数增幅较大时,一些考生,包括一些民办学校的办学者便会担心自考办会对及格率做某种限制。其实这种担心不仅毫无根据,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自学考试自建立之日起,对及格率始终没有任何限制。 作为学历检验考试,自学考试在课程考试命题上,以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为参照标准。每次考试,考生无论人数多少,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获得合格成绩。如果达不到,自然也就不能及格。至于各年考试及格率的不同,则是由于每一期考生原有的文化基础,对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灵活运用的能力...... 自考本科要修多少学分才能申请毕业 自考本科主要看每科目是否及格过关,只要所有科目及格就可以申请毕业证书了 自考中的学分是什么意思 0、自考为什么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根据各门课程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时数等给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专科、本科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与普通高校同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基本相同,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各门课程的学分数为考试机构掌握命题难易程度提供了依据,也便于各类助学单位的辅导教师和自学者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对各门课程的要求来安排课时和掌握授课、自学进度。其次,实行学分制为自学考试专业设定选修课提供了前提,只要学分相同,应考者可根据自己的自学能力选考课程,满足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特点,为培养学以致用人才提供了充分余地。再次,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自学考试是没有学年的。应考者每次考试及格一门课程,即取得相应的学分,以后逐年积累,直到学完规定的课程总学分即能毕业,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1、什么是学分制?学分与考试成绩是一回事吗? 所谓学分,是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学生读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的学分,其计算办法统一规定为:参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课程的授课时数,以及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和各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来确定的,凡一学期每周授课1学时,并需课外作业约2学时的课程,定为1学分;也就是17周(或18周)授课学时的内容份量为1学分。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少于2学时的,学分数适当地减少。在此基础上再视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对学分数酌量增减。 按照上述计算办法,自学考试规定: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70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定为125至140学分。一门课程规定多少学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所要求的教学时数计算出来的。 自学考试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分计算方法,来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多少,因此,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的学分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计算机资讯管理(本科)专业,中国革命史和哲学都是4学分,而高等数学二)是 *** 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政治经济学在会计学专业是8学分,而在英语和行政管理专业中则为4学分。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分直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的比重及其教学时数相关,与考试成绩不是同一概念。但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络,考试成绩说明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教学要求所达到的程度,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和教学时数并无关系,这是它与学分的区别。 以百分制来衡量这一程度,60分以上为合格,一门课程考试只要取得60分以上成绩,就可以得到该课程所规定的学分,学分与考试成绩在这里又有着一定的联络。 2、自学考试是否限制及格率? 关于这个问题,社会上历来传闻很多。尤其当某门课程报名人数增幅较大时,一些考生,包括一些民办学校的办学者便会担心自考办会对及格率做某种限制。其实这种担心不仅毫无根据,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自学考试自建立之日起,对及格率始终没有任何限制。 作为学历检验考试,自学考试在课程考试命题上,以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为参照标准。每次考试,考生无论人数多少,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获得合格成绩。如果达不到,自然也就不能及格。至于各年考试及格率的不同,则是由于每一期考生原有的文化基础,对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耿灵活运用的能力等不同而自然形...... 自考一门课程大概要多少分才能拿到学分 自考虽然也有学分制,但实际上只要你考及格了就有学分的,没有合格就没学分,你专业的开考计划上所有科目考及格了你的学分就修满了就能申请毕业证了。当然,这个及格就是要你叮非学位课每门至少达到60分,而学位课各地区各专业规定也不一样,一般的在70分以上即可。 以上的这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是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有兴趣可以网上聊。我的QQ280302731。 参考资料:呵呵!偶的工作经验! 自考本科公共关系学的学分是多少? 每个地区的专业计划都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建议您还是去您当地的自考办上看看您选择的专业的考试计划,下图作为参考。 关于自考毕业问题,修多少学分才算毕业? 会计专科段通常要考16门课程,会计专科段考试科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数学(一),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中国税制,经济法概论(财经类),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一),企业管理概论 每个科目100分制,你只需要考到60分,及格即可通过单科课程。考完所有16门课程即可申请会计专科毕业证书。 自考本科美育基础学分是多少? 原则上自考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不超过8年),建议最好在2年考完,自考专科一般有16门,本科有14门,只要你一门一门全部通过就能办理毕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报班。 自考学分如何计算? 这个专业的所有课程,后面有明确的单科课程学分,考过一们就算那个学分,一共就是77学分! 序号 课程程式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2 0002 *** 理论概论 3 3 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 4 4729 大学语文 4 5 0012 英语(一) 7 6 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含上机2学分 7 0022 高等数学(工专) 7 8 2159 工程力学(一) 5 丁 9 2183 机械制图(一) 7 含实践1学分 10 2185 机械设计基础 7 含课程设计2学分 11 2187 电工与电子技术 6 含实践2学分 12 2189 机械制造基础 5 含实践1学分 13 2191 机械制造技术 7 含实践1学分 14 2194 工程经济 4 15 2195 数控技术及应用 4 含实践1学分 汉语言文学,自考多少学分毕业 学分没什么大的意义。 其实是按60及格分。 举例:古代汉语 8学分。只要考试60及格分,就有8学分。 说什么这个专业必须满多少学分才能拿证,其实意思就是所有要考的科目都及格,就可以拿证。 至于没有考的科目比如英语二或者计算机应用类,只要拿出能免考的英语三级证书计算机类证书,就可以免考,就算拿到了这个科目的学分了 自考不要在意学分,没啥意思! 自考是 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专业课为必考的,公共课简单有可能免考的科目,选修课是三选一或者二选一等等。 我不懂你最后那句话的意思,如果你们那边是六门里面选两门,就是六选二,剩下4门可以不考! 自考的学分是怎么回事? 1 自考学分 0、自考为什么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根据各门课程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时数等给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专科、本科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与普通高校同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基本相同,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各门课程的学分数为考试机构掌握命题难易程度提供了依据,也便于各类助学单位的辅导教师和自学者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对各门课程的要求来安排课时和掌握授课、自学进度。其次,实行学分制为自学考试专业设定选修课提供了前提,只要学分相同,应考者可根据自己的自学能力选考课程,满足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特点,为培养学以致用人才提供了充分余地。再次,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自学考试是没有学年的。应考者每次考试及格一门课程,即取得相应的学分,以后逐年积累,直到学完规定的课程总学分即能毕业,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1、什么是学分制?学分与考试成绩是一回事吗? 所谓学分,是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学生读够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的学分,其计算办法统一规定为:参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课程的授课时数,以及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和各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来确定的,凡一学期每周授课1学时,并需课外作业约2学时的课程,定为1学分;也就是17周(或18周)授课学时的内容份量为1学分。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少于2学时的,学分数适当地减少。在此基础上再视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对学分数酌量增减。 按照上述计算办法,自学考试规定:专科(基础科)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低于70学分,本科总学分(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定为125至140学分。一门课程规定多少学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所要求的教学时数计算出来的。 自学考试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分计算方法,来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多少,因此,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的学分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计算机资讯管理(本科)专业,中国革命史和哲学都是4学分,而高等数学二)是 *** 分。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政治经济学在会计学专业是8学分,而在英语和行政管理专业中则为4学分。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分直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的比重及其教学时数相关,与考试成绩不是同一概念。但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络,考试成绩说明学生对某一课程的教学要求所达到的程度,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和教学时数并无关系,这是它与学分的区别。 以百分制来衡量这一程度,60分以上为合格,一门课程考试只要取得60分以上成绩,就可以得到该课程所规定的学分,学分与考试成绩在这里又有着一定的联络。 2、自学考试是否限制及格率? 关于这个问题,社会上历来传闻很多。尤其当某门课程报名人数增幅较大时,一些考生,包括一些民办学校的办学者便会担心自考办会对及格率做某种限制。其实这种担心不仅毫无根据,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自学考试自建立之日起,对及格率始终没有任何限制。 作为学历检验考试,自学考试在课程考试命题上,以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为参照标准。每次考试,考生无论人数多少,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获得合格成绩。如果达不到,自然也就不能及格。至于各年考试及格率的不同,则是由于每一期考生原有的文化基础,对新学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灵活运用的能力等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因此,考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成人自考大专语文总分为100分,及格分数为60分,一般来说,自考大学语文的学分为4分。自考学分是自考生成功地完成某项科目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

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自考大学语文多少分钟能过

40分钟比较好,最好先写作文。

20分钟左右最适当了。

先写作文,尽量多写点,四十分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时间越少越好,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做剩下的题

自考大学语文多少分钟

自考大学语文题型介绍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4.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5.作文题:本大题30分,一般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考大学语文有哪些答题技巧(1)做选择题的时候,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采取比较法、排除法、别的方法,选较有把握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多选题的时候,对于不确定的答案,切勿填写,因为多选错选是不得分的。(2)做词语解释题的时候,需要全面理解整句话的意思,着重表达某个词的意思,准确、简洁的答案,是更有可能拿到满分的。(3)做简析题的时候,需要结合文章出发,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回答,答题采取还原课文,段不离句的思维方法,简明、准确即可。(4)作文题,需要考生投入更大的精力,一定要搞清题目,摸清方向,切勿出现离题的现象。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要注意书写美观、主题突出、逻辑清晰、语句通顺等属性。

20分钟左右最适当了。

大专自考《大学语文》作文一般是60分制,作文一般都能得及格分以上,也就是36分以上。大学语文自考都是写议论文,要着重训练。

36-42属于一般作文;43-49属于中等偏上;50-56属于上等作文;满分是优等。影响“打分”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心明确”与“书写工整、行文规范”。

扩展资料

考前集中进行作文训练应主要抓以下几方面:

1、注意审题,千万不要跑题。题目不跑,切题,就能保证基本分数。

2、作文选材注意要有新意.

3、满足作文文字量。一般来说,要求写作600~700字。

4、书写工整。这方面对判卷者的心理、感情影响极大。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作文题:本大题30分,一般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多少分钟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作文题:本大题30分,一般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专自考《大学语文》作文一般是60分制,作文一般都能得及格分以上,也就是36分以上。大学语文自考都是写议论文,要着重训练。

36-42属于一般作文;43-49属于中等偏上;50-56属于上等作文;满分是优等。影响“打分”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心明确”与“书写工整、行文规范”。

扩展资料

考前集中进行作文训练应主要抓以下几方面:

1、注意审题,千万不要跑题。题目不跑,切题,就能保证基本分数。

2、作文选材注意要有新意.

3、满足作文文字量。一般来说,要求写作600~700字。

4、书写工整。这方面对判卷者的心理、感情影响极大。

从2001年开始,全国统考课程《大学语文(专、本科)》的试题结构和内容作了部分调整。调整后的考题更强调对考生能力的测试,特别是应用能力的测试。《大学语文(专、本科)》作文试题由过去的40分改为30分。部分解析题所提供的阅读材料取自指定教材以外的作品,《大学语文(专科)》选取与课文难易度相当的现代文,文体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大学语文(本科)》选取与课文难易度相当的现代文,文体包括议论文、古今记叙文、古今诗歌。考核内容限定在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另外,作文分数下降后,适当增加阅读的比重,还增加了形式灵活的小题。可见,这次调整,加强了对学生知识运用、迁移能力的测试,学生只有认真复习,巩固知识才能顺利过关。本文拟就《大学语文》总复习提供一些思路,并就每类题型谈谈答题技巧,供考生参考。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命题是自学考试的核心,是实现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标准的关键。对考生而言,首先就要了解命题的原则与要求、题型、试卷的难易等等相关考试信息。在些基础上把握考试重难点,确定考试对策,这样复习才会有针对性的进行,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行总复习前,最关键的就是明白《大学语文》考什么,围绕目标才能针对性制定复习策略。依据大纲,《大学语文(本、专)》题型共有五种类型:即单项选择(20分),多项选择(10分)、词语解释(10分)、简析题(30分)、作文(30分)。可见,复习的重点可放在作文和简析题上,这两项分数的高低,关系到考试的成败,但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其次,考生如有可能应取得历次考试试卷。这既可熟悉题型,了解试题难易度,又可作为自测、练习之用,找出差距,尽快补缺补漏。由于自学考试试题大都来源于试题库,试题一般都覆盖到考试大纲的各章,题量也比较大。根据考试经验,历次考试的试题,大都出自试题库或者与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考生了解试题库的题型,可以大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熟悉题型。寻找策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复习时了解考试题型,并辅之以有效的练习,才能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收到最好的效果。 1.单项选择 这部分20分,共20个小题,是考试中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了。因此考生应尽量做到不失分。单项选择主要考文学史知识,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论点、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等,四选一,无论知不知道,都有25%的机率选到正确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9题: 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反托B、对比反托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答案:C) 这道题考的是迁移能力。考生并不一定要熟悉原文,只须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 2.多项选择 这部分共5题10分,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考试内容与单项选择题差不多,只是在答案的设置上更多一些,主要是看考生掌握知识是否全面,这是平时是否用功的最直接证明。答题只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凭感觉来猜题、押题是行不通的。以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为例:第21题“下列文章,总体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达主旨的有()”、22题“下列作品中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有()”、第23题“下列诗篇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第24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有()”第25题“鲁迅《风波》的主要艺术特点有()”,这五道题都有一定的难度。21、22、23题考艺术手法,23题考文体知识,第25题考艺术特点。根据这些考试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重点课文。 3.词语解释 这部分共5题10分,以古文中的词语为主,兼考现代文的疑难词语。答题必须在理解全句的基础上,对应直译,然后落实某一个词的意义,务必准确、简洁、切不可写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鱼目混珠。如200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专)第29题要求考生解释“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中的“用以兴”的意思,要求考生复习时比较细致。总体而言,这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 4.简析题 这部分约3至5题,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的出题方式是先给出一段文字(字数一般不会超过200字),然后根据文段来设计问题。2001年起考试的文段不再局限于教材。考试文段主要是现代文(包括现代小说、戏剧、散文、科技说明文等)片段,古文片段,古典小说、戏剧片段、古体诗现代诗等等。主要是考文段主题、内容、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等,出题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答题应采取还原课文,句不离段的思维方法,结合课文的“提示”启发思路。一定要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针对性回答。答案总的要求是越简明准确越好,而不是内容答得越多越好。 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共考5题,第36、39题是古文片断(庄子的《秋水》和郧道元《三峡》);第37题是古典小说片断(《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第38题是现代文片断(《刁槛》);第40题是古体诗(李白《度荆门送别》),考试内容相当全面,要求考生对各种文体都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5.作文 作文30分,占分比例大。若出现大的失误,将导致考试不及格,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文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作文总的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写作时要注意把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综合材料和典型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结合起来,搭配使用。这样既可避免角度单一,缺少变化,又可满足作文的字数要求。历届考生作文失分的主要原因:文体混淆、文不对题、论点和论据脱节、字数不足、内容未写完、字迹潦草等,这些应引起重视,加以避免。根据历次阅卷经验,考生要拿高分有几条必须注意: 一是要书写工整。字迹对阅卷老师的影响是潜在的,但却异常重要,无论你写得多好,如果字迹潦草,你的作文成绩必将大打折扣。 二是要注意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分段,每段开头最好采用段落中心句的写法,这样可以做到层次分明,老师一看就明白你的意思。作文最忌全文混乱,尤其是不习惯分段的考生必将失去很多分。 三是一般而言,除诗歌外,考试时不限文体,考生一定要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如果是写议论文,开篇一定要鲜明地提出论点,文中不妨多用一些名言警句;如果是写记叙文,切忌平铺直叙,结尾要有意味。 三、对症下药,把握要点 上面把《大学语文》的基本题型和考试内容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便于考生把握考试重难点,以便加强复习的针对性。现在再谈谈复习的重点和方法。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复习。 1.梳理文学史,掌握文学基础知识。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内容广泛,篇目繁多,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学各个阶段的作品。考生在总复习时应通晓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熟悉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流变,以文学发展为经线,以作家作品为纬线,识记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在头脑中构建清晰的中国文学发展轮廓。这样考试时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梳理文学史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注意关键性句子。考试所涉及内容一般都在课文前的作家、作品介绍中出现过。因此考生在阅读课文时,不能轻易放过这部分的介绍,应该用心阅读,认真记忆。其中一些关键性句子正是要掌握的文学史常识。如“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狂人日记》、《阿Q正传》是他小说的代表作”。又如“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唐宋人大家’之一”等。 二是要掌握有关辨析作品文体,掌握文体基本知识。《大学语文》按文体分为四个单元,即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每一单元后都附有文体特点介绍。考生应认真研读,着重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如议论文的“三要素”、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立论和驳论;记叙文的“六要素”、线索、叙述方式、描写方式;说明文的种类、顺序、结构和八种说明方法;诗词的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古体诗、近体诗格式等。掌握这些文体特征不仅有利考试答卷,而且对作文的审题和写作都有很大帮助。 2.熟悉作品内容,读懂作品。 根据考试大纲,考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不会超过课本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因此,仔细阅读课文是异常重要的。在阅读作品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熟悉作品,弄清作品主要内容。 对现代文来说复习时,复习要围绕提示,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结构包括文体、段落、层次、线索、顺序、开头、结尾等;内容包括写作意图、时代背景、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对文言文来说,复习要紧扣注释,读懂课文,尤其是文言文,一定要一字一句地抠,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意动和使动用法、词类活用及被动句、倒序句、判断句等每课都读懂弄通。只有这样,考试时就能成竹在胸,迎刃而解。 在考试中,经常围绕着作品的主要内容来出题。例如2000年4月《大学语文(专)》其中一题是: 下列对《廉颇两相如列传》情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渑池之会、完壁归赵、将相和欢; B.渑池之会、将相和欢、完壁归赵; C.完壁归赵、将相和欢、渑池之会; D.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欢。 又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本)第2题: 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新法是“生事,王安石在《答司马谏义书》中驳斥这一指责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 A、新法是“受命于人”;B、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 C、新法是“为天下理财”;D、新法是“举先生之政”, 这都是考学生对作品主要内容的把握。 第二,理解课后“提示”和课后习题,注意作品的艺术手法。 这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作品艺术特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论证方法、说明方法等等。考试中的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功,要求考生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要做好这类题,考生要特别注意课后的“提示”对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的归纳。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专)》第1题: 《科学的春天》中,作者论证“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时,用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顺”作为根据,这里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 又如2001年4月份大学语文(本)第10题: 《张中亟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A、抒情和议论并重B、议论和叙事并重 C、叙事和抒情并重D、叙事和描写并重 这些题的设计,就是考课后“提示”和习题的内容。 3.诗词的背诵和诗词名句的理解。 根据考试大纲,考生在获得大学学历前必须掌握并背诵一定量的古代优秀诗词作品。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每年的考试也必然会考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18题:下列诗句中,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的是 A.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蟹洲;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19题:下列词句具有哲理意味的是 A、今夕是何年 B、起舞弄清影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D、月有阴晴圆缺。 这些都是古典诗词的名篇佳作,考生在复习时要千万注意,不可似是而非。 4.写作基础知识。 写作基础知识既是前面选择题考试的直接内容,而且间接影响作文的写作。这些知识,主要集中在课文单元结束后的文体知识及写作知识的介绍上,如《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等。历年来的考试针对文体知识出题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直接考文体知识;其二是要求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从这几年的试卷看,第二种情况出现较多。如2000年上半年有一题: 下列文章中,属于说明实体事物的科学小品是 A.《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C.《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D.《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考生只要弄清哪几篇是实体事物说明文,哪几篇是抽象事理说明文,考试时就可胸有成竹。当然,如果考生对文体的理解比较深刻,作文自然就不会离题,易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相对而言,只要考生认真地系统地复习,理解和掌握自学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就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大专自考《大学语文》作文一般都能得30分左右。影响“打分”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心明确”与“书写工整、行文规范”。考前集中进行作文训练应主要抓以下几方面:一、注意审题,千万不要跑题。题目不跑,切题,就能保证基本分数二、作文选材注意要有新意三、满足作文文字量。一般来说,要求写作600~700字。四、书写工整。这方面对判卷者的心理、感情影响极大。

自考英语2作文多少分钟过

考研英语的传统阅读理解(40分)和作文(30分)共70分,是重中之重,要求我们为其留足时间。一般来说,四篇阅读理解文章,做题时间在60分钟到70分钟之间。

建议每篇文章花费15分钟时间,如果有个别较难的文章,可以多花点时间,但是不要超过20分钟,作文时间则应该严格控制在40分钟之内,小作文15分钟,大作文25分钟足矣,其关键是要紧扣题目、层次清晰、思路明确,并辅以标准的语言表达。

英语二考试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自考英语二是自考本科考试中公共科目的必考课程,课程学分为14分,是所有科目里学分最高的科目。使用的教材仍然是全国版教材。考核形式为笔试,包含题型有:阅读判断、阅读选择等。

落大意及补全句子、填句补文、填词补文、完形补文和短文写作。满分为100分,60分即为合格。需要学生拥有大约3500-4000词汇量。

1、背单词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不管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词汇、汉译英等题目如何变化,只要考生你积累的单词足够多,那你就可以看懂文章,只有看懂了文章和题目,那做起题来,我们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做真题

考试考什么,考的就是题,所以考生可以采用题海战术,多做题。尤其是真题,考生要边做边思考,同时边积累和归纳。但做题时,也不能一味的做题,要善于整理自己常常做错的题,同时看看有些题是常考的,把它们都整理归纳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了解试卷规则,同时还可以熟悉老师的出题风格,当你做得题足够多的时候,就熟能生巧,可以适应各种题型。考生在做题的也要归纳整理自己易做错的题,并观察有哪些题型是爱考的。这样坚持下来,想要通过自考英语是很简单的。

自考英语二作文第一档是25-30分:圆满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清楚地表达了全部内容要点。运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要求语言运用较为准确、恰当。第二档是19-24分: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清楚地表达了全部或关键内容要点。运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基本要求。语言运用基本正确,虽有小错,但不影响理解。

自考英语二一年可以考四次,分别在1月、4月、7月、10月份。但并不是每个地区都考四次,绝大部分地区现在只考4月和10月两次,只有广东开考三次,江苏开考四次。各地区的报名时间也不相同,具体详见各省考试院的安排及通知。报考之初,首先要查看当年自己所在省市都在什么时间考哪些课程,来确定自己要报考的科目。 怎么复习自考英语二 1、把大纲词汇简单的过一遍,这一遍主要是把你会的单词划掉。 2、高频重点单词全都复习一遍,确定自己不会出任何问题了,再找平时积累的单词看。 3、本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课后注释、课后练习和语法专题。可以重点看这部分。 4、在时间上进行合理安排,每次间隔的时间则逐渐延长,可分别安排为3天、6天、10天、1月这样不断深化,就可做到永久记忆而不致遗忘。 5、选择英语(二)历年真题,因为真题的含金量最大,考生可以通过历年真题官网报道,考试重点和题型分布。 自考英语二考试题型如下: 1、阅读判断10题,10分 该项实则为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没有提及选C,所以永远没有D选项哦 2、阅读理解5题,10分 该项大家都很熟悉,但较之以往考试,分值大大降低 3、概况段落大意和补全句子10题,10分 4、填句补文5题,10分 5、填词补文10题,15分 6、完型补文10题,15分,相当于之前的完形填空 7、作文30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自考大学语文多少分钟过
  • 自考大学语文多少分钟能过
  • 自考大学语文多少分钟
  •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多少分钟
  • 自考英语2作文多少分钟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