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2019年1月自考本科唐宋词研究真题

2019年1月自考本科唐宋词研究真题

发布时间:

2019年1月自考本科唐宋词研究真题

直接网购一套辅导试卷,里头肯定有,历年试题加答案的。你可以去自考图书馆看看 百度51zkbook,祝好运

第一是,买好教材,任何考试以教材为准,教材永远比真题重要。你要知道,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带“研究”俩字的专业,表明这个专学的是文学理论,所以理论内容一定是考试的重点。吃透教材,你才能知道哪些理论才是重点。第二,掌握好重点篇目。《唐宋词研究》其实跟《唐宋散文研究》一样,你们所学习的篇目,肯定都是代表性篇目。这门科目的目的就是从通过篇目提炼写作特点,目的还是掌握写作特点。【篇目只是论述写作特点的一个工具而已,它是帮助你理解唐宋诗词理论的。但是,如果你对篇目不熟悉,比如:不会背诵篇目吧,你就根本无从谈论理论。因为考试题目中是不会给你原文的,晓得吧。】你只要掌握这些重点篇目的文学理论,在其他情况下遇到,你就会加以运用了。第三,大量翻阅参考书籍。

我也想找呢 今年我也报名了,互相联系沟通一下吧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唐宋词研究教材,唐宋词研究自考太难了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急!宋词研究自学考,上海考的试卷有么?我在上海,是今年选修《宋词研究》,去浙江自考网查了下,用的都是上海古籍出版的吴熊和的《唐宋词通论》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浙江大学07409宋词研究的大纲要到哪找呢?如果有配套的辅导教材就更好啦~~这门配套的辅导教材是没有的,网上有历年试卷可作练习之用。考试大纲在浙江教育考试院网上有。[07409]《宋词研究》自学考试大纲2010年12月自学用书:《唐宋词通论》,吴熊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版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宋词研究》是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断代分体专题研究的课程,现被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的选修课之一。宋词与唐诗、元曲并称。它继唐诗之后代表了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宋代文学的一个杰出成就。千余年来,词与诗并行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主要体式。词学也从宋至清,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专门之学。本课程涵盖从晚唐、五代至南宋末年的词史发展,而以宋词为主要对象,同时也旁及词学研究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以现代意识观照历史文化,熟悉词体特征及其发展,掌握唐宋词流变的基本脉络,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状况和目前进展为,以丰富知识,拓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与研究能力。学习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了解与掌握词的体制以及小令、长调等词调类别;领会词的艺术特质,探讨词与诗在内容风格以及艺术手法上的若干重要差异;了解唐宋词的发展过程和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阅读与熟悉宋词中的一些名家名作,并能够进行分析与鉴赏。本课程以吴熊和著《唐宋词通论》为主要教材。具体作品可阅读有关宋词选集,如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胡云翼《宋词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可择便任选一种。二、考核目标第一章词源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词体与词乐的关系,对词体的起源有正确的认识。考核知识点:词在唐五代时称为曲子或曲子词。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它的本义就是配合燕乐乐曲用以歌唱的歌词。词是随着隋唐燕乐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文艺。燕乐是唐代各种俗乐的总称,是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域胡乐与中原本土的俗乐融汇而成的一种新乐。它继先秦雅乐、汉魏六朝清乐之后,开辟了一个新的音乐时代。由于燕乐兼容胡汉,在乐律、乐器、乐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风行于唐代宫廷及南北各大都市。公私宴会与娱乐场所,大都有燕乐乐曲的演奏。唐崔令钦《教坊记》有一张《曲名表》,记载了开元、天宝间唐玄宗建立教坊后所演奏的乐曲,有大曲与杂曲共324曲。这些教坊曲后来有很多被配上歌词传唱开来。它们就成了有声有辞、声辞相配的最早一部分词调。唐教坊曲和中晚唐的民间俗曲,都是词调的重要来源。有乐始有曲,有曲始有词。因此,要谈论词的起源,必须从词与燕乐的关系入手。不从词乐说起,词的起源以及词的体制、律调、作法等问题,将无从得到确切说明。但是词作为一种音乐文艺,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词的产生不但需要燕乐风行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环境,它同时还关涉到当时的社会风习,人们的社交方式,以歌舞伴酒的歌伎制度,以及文人同乐工歌伎交往中的特殊心态等一系列问题。词的社交功能与娱乐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同它的抒情功能相伴而行的。不妨说,词是在综合这些复杂因素在内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文化现象。应该广泛地从文学的、音乐的、文化的各种角度,观照词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于词起于何时,从宋代起,就有三种不同说法:一是起于隋唐之际。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张炎《词源序》谓:“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一是起于盛唐。李清照《词论》:“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她就以开元、天宝年间李衮“歌擅天下”说起,历数自唐至宋的词坛流变。一是起于中唐。沈括《梦溪笔谈》卷五说:“唐人乃以词填入曲中,不复用和声。此格虽云自王涯始,然贞元、元和之间,为之者已多。亦有在涯之前者。”这三种说法当然各有所据,然亦不免各有所偏。根据现有资料,这三种说法其实可以统一起来,它们实际指的是词依燕乐而兴的三个阶段。隋唐之际为燕乐的传入和兴起之始;盛唐曲调繁衍,流变日烦,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乐曲条件;中唐则文人填词的风气渐开,“依曲拍为句”的填词方式至此方始确立。9世纪初白居易、刘禹锡依曲拍为句作《忆江南》词,可以作为词体确立的一个标志。其特点是以乐定词,由齐言转向杂言。此后就在按谱填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整套词的体制与格律。旧说李白曾作《菩萨蛮》两首词,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推为“百代词曲之祖”。但这两首词是否李白所作,明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成为词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从现有资料来看,怀疑的理由比较充分,足以论定它们为李白所作的证据则颇感薄弱。词起于中唐之说,较之认为词起于盛唐,似乎更符合历史事实。考核要求:探讨词的起源须从它所依附的音乐背景入手第一节燕乐与词——我国诗、乐结合的新传统先秦以来诗、乐结合的三个阶段燕乐的形成、特点与运用燕乐定律的依据第二节唐教坊曲——唐五代词调的渊薮唐代教坊曲的兴起与《教坊记》唐代教坊曲与唐五代词兴起之间的关系第三节从选词以配乐到由乐以定词——词体的形成过程声诗与曲子词的异同《唐声诗》声诗入乐带来的矛盾宋人关于声诗演变为曲子词的几种不同解释词体确立的标志与大致的时间相传为李白二词的真伪问题1、什么叫燕乐?词的产生与燕乐有什么关系?研究词的起源,为什么必须从词乐入手?2、为什么说词起于中唐,其根据是什么?3、围绕托名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两首词,有过哪些争论?4、唐曲子与宋词的关系如何?第二章词体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词体在形式体制上的基本特征,理解词与曲的关系。考核知识点:词在形式体制上的特点,源于它同燕乐之间“诗乐相生”的亲缘关系,由它作为燕乐曲辞的性质所决定。词曲相依,其方式就是由乐以定词,依曲以定体。曲调是一首歌曲的音乐形式,词调则是符合某一曲调的歌词形式。词调的长短、分段、韵位、句法以及字声,主要取决于曲调。这是词调对曲调的依从性。但词调一经成体,它就可以脱离曲调,作为一种新的格律诗体而被运用。这是词调对曲调的独立性。唐宋词人,在依曲定体的基础上,借鉴前代诗歌主要是唐代近体诗的声律,创制了千百个词调,使这种独具风度声响、有着严整而完备格律的词体得到了充分发展。词与诗在形式体制上的区别,主要有下列五点:一、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调名本是曲名,除了表明其音乐内容,有时还表示曲调的性质和令、引、近、慢等乐曲类别。词调就依曲为名,不而另外据词意立题。二、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居多。唐宋曲调的结构,大都分为两段,即由两个乐段组成一曲。初期的短词小令,乐止一段,少数长调慢曲,则多至三段、四段。词调的分片,就是依照乐曲的分段而来。片又称为“遍”或“阕”。词仅一片的为“单调”,两片的为“双调”,三片、四片的则称为“三叠”、“四叠”。三、词的押韵位置各调不同。乐曲有“均”,一均就是一个乐句。若干乐句组成一个乐段,若干乐段组成一个乐曲。词中一韵,就是乐曲中的一个乐句,若干乐段组成一个乐曲。词中一韵,就是乐曲中的一个乐句。词调《八声甘州》,即由八韵组成一曲。元夏庭芝《青楼集》记歌妓李定奴于勾阑中曾唱《八声甘州》,喝彩八声。四、词采用长短句,句法参差多变。诗也有长短句,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词的分句,则与曲拍有关。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就依曲调的节拍而定。词有了长短错综的句式与和谐的声调,即使不付之歌唱,吟诵起来也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五、词的字声配合更为严密。词的字声组合基本上和诗律相似,但变化甚多。有些词调除了分平仄,还要严辨四声阴阳。作词有“审音用字”之说,以文字声调与乐曲的音调相谐合。象周邦彦、姜夔等号称“知音”的词人,审音用字则更为讲究。了解词体的特点,词对曲的依从性,不能不首先予以注意。无视这一点,将无从说明词体的由来。但不能由此而把词看作曲的附属物,抹煞唐宋词人在创建这种新诗体方面的重要创造,词与燕乐既有“诗乐相生”的一面,同时又有“诗乐相妨”的一面。在唐宋词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词、乐相合与词、乐相离,这两种倾向就始终存在,互为消长。后面一种倾向后来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摆脱了词对曲的依从,词才取得了独立的文学生命,充分发挥其抒情功能。词与音乐这种始合而终离的关系,是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的。考核要求:词的性质与多种异名第一节词的创作——按谱填词按谱填词及其两种形式:音谱与词谱唐宋曲谱的基本状况:官谱、自度曲谱与通俗曲谱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保存了曲调最多而又最完整的宋词乐谱唐宋词在声、辞配合形式上,为何不可能是一字配一音?词谱取代音谱的原因宋代名家词起代词谱的作用词谱取代音谱后,按谱填词的含义有何变化?词谱的代表性著作按谱填词的双重影响第二节词体的形成——依曲定体词调与曲调的双重关系:依从性与独立性词调与近体诗的主要区别词依曲定体的主要表现片的含义词调的分段单调双调及相关的名词,如阕、重头曲、大头曲、换头、过遍三叠及相关的名词,如双拽头四叠词的依腔押韵词押韵与近体诗押韵有什么区别?唐宋人关于“依曲拍为句”的不同理解词的一调多体现象词律对近体诗声律的继承与发展词协律的一般原则词中重视去声字词律发展的趋势词律中为何重视去声字的运用宋词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倾向:乐律化与诗化1、为什么诗词的形式体制主要是由它作为燕乐歌辞的性质决定的?2、词在形式体制上有哪些特点?3、举宋词数首加以标点、分片和标明韵位。第三章词调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词调的来源、分类及其发展沿革的趋势。考核知识点:词调大都是从曲调转化而来的。唐宋词调,据清代万树《词律》、王奕清等《词谱》著录,总数在1000以上,其组成情况相当复杂。就它们的来源与作者说,有来自民间的,有创自唐教坊、宋大晟府等音乐机构的,也有一些是词人的自度曲。就它们的音乐成分说,有接近传统的清乐的,有属于来自西域的胡部诸乐的;出于燕乐系统的,唐代燕乐与宋代燕乐也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部分是金元音乐。就它们的句式说,固然以长短句为主,但也有部分词调保持五言、六言、七言等整齐句式。就它们的运用方式说,词调绝大多数是单独运用、单谱单唱的,但它同时还用于歌舞、说唱、杂剧等其他艺术形式,其运用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用于转踏、鼓子词的,是同一曲调的联章;用于大曲、法曲的,是同一宫调的多种曲调的联套;用于诸宫调的,则是不同宫调的多种曲调的联套等等。唐宋词调,主要有大曲、杂曲两类。大曲是唐宋时代的大型歌舞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奏成,一套大曲往往多至十余段甚至三十余段,全部演奏不易。通常是采用其中美听而能独立流传的一遍用作词调,称为“摘遍”。杂曲有令、引、近、慢诸体。令又称为小令、歌令、令曲、令章。词曲称令,盖出于唐人宴席间所行的酒令。歌令一般调短字少,因此凡小调曲也可概称为令。引又称为引子,常用作一套乐曲中的序曲。近又称为引拍。引与近两类词调,其长短、字数大都介于小令与慢词之间,后来被视为中调。慢是慢曲子的简称,与急曲子相对而言,一般字多调长,以一曲8韵的居多。令、引、近、慢各有其不同的节奏与唱法,在作法上也有所不同。乐曲有其时代性与地域性。唐宋两代乐曲的变动很大,词调的演变也就反映着乐曲的因革与兴衰。大体说来,唐五代词调以小令为主,齐言、杂言并存。北宋新声竞繁,众体兼备,词调大盛。柳永、苏轼、周邦彦等在慢词的创制与运用上分别作出重要贡献。南宋时除姜夔、吴文英等词人自度曲外,词调发展呈现停滞状态,最后趋于衰落。音乐文艺的重心遂由词而转向金元曲子与南戏。考核要求:第一节词调的来源词调多种形式的来源与作者第二节曲类与词调大曲、法曲、曲破令、引、近、慢的含义与特点令、引、近、慢的均拍词调分小令、中调、长调的来源、依据与缺陷唐宋其他曲体形式:品、中腔、踏歌、三台、促拍、序破子、木笪、诸宫调第三节词调的异体变格——乐曲移调变奏转调的含义与多种形式犯调的含义、宫调相犯与词调相犯、柳永与周邦彦等人的犯调之作偷声、减字的含义与常见词调添声、添字、摊声、摊破的含义与常见词调叠韵、改韵第四节选声择调择声情的含义常见词调的声情特点柳永、苏轼、辛弃疾等人选声择调的差异择新声的含义与原因新声与词的流传之间的关系唐宋词人择调的偏好择曲名的含义择调时须注意调名的常见几种类型词与调名的由合到分择调须咏调名本意的几种类型第五节词调的演变词调不断演变的原因唐五代词调的特征北宋词调的特征南宋词调的特征1、何谓令、引、近、慢?2、柳永、苏轼、周邦彦对丰富与发展北宋词调有过什么贡献?3、什么叫自度曲?姜夔十七首自度曲的价值何在?第四章词派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宋代若干重要词派的特征,理解宋词发展流变的过程。考核知识点:宋词承唐五代曲子词发展而来。结集于西蜀的《花间集》和李煜、冯延巳代表的南唐词,对两宋词坛有着重大影响。宋初西蜀欧阳炯、荆南孙光宪、南唐李煜先后入宋,为易代之际传递词风脉络。北宋前期词人,大都出于江南,主要继承了南唐词风。来自江西的晏殊和欧阳修,就使南唐词风入宋后又复炽转盛。清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中说:“文忠家庐陵,而元献家临川,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其词与元献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晏殊之子晏几道,他的《小山词》自序,亦自谓“续南部诸贤绪馀”,即承继南唐词风。不过晏几道又渐染花间的秾丽,与晏、欧的疏隽闲雅,又有不同。花间词、南唐词所用的体调,概为小令。敦煌词与《尊前集》虽有长调慢曲,但不过偶见,未成风气。自中唐词之初起,下及北宋的2个多世纪中,以短章小词配合令曲的局面,基本上相沿未改,这个局面要直到柳永词的推开,始得改观。柳永以仁宗时代都市流行的新声慢曲,填词传唱,从而取代了唐五代旧有的小令,形成了长调为主、小令为辅的宋词格局。柳永的《乐章集》中,慢词长调多达100余首,使词调获得了新的重要来源。两宋慢词的兴盛,就是柳永开始的。柳永的歌词还远传到宋以外的西夏,据说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西北游牧地区也唱开了以汴梁的“京乐”为主的声调谐美的柳永词。柳永词从词调到作法,都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他除了发展慢词,还采用了适合慢词的赋体的作法,善于铺叙,形容北宋承平气象和羁旅行役。柳永词的另一特色,就是近于俚俗,因此盛行于市井巷陌。但他的一些名作,俗中有雅,不乏风致。柳永词还下开金元曲子,在敦煌曲与金元曲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苏轼鉴于柳永等耽于风情、有失雅正的弊病,对宋词进行了全面改革。苏轼对词的全面革新,集中到一点,就是陈师道《后山诗话》所说的“以诗入词。”苏轼在唐宋词史上的作用,在于提高词品,扩大词境,改变词风,推进词律。这几个方面的成就,都与他的“以诗入词”有关。不过“以诗入词”也是有限度的,决不等于诗词混一或诗词合流,苏诗与苏词,不仅体调不同,而且风味、情趣也各有所擅。苏轼一面大胆革新词风,一面又悉心尊重和维护词体的特点。他十分注意发挥词体音律谐美、句式参差、用韵错落等优长,创造了其古、近体诗所未能达到的独特的词的境界。因此,苏轼既“以诗入词”,正其本原;又“以词还词”,完其本色。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苏轼对词的革新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明张綖《诗余图谱》提出词有二体:“一体婉约,一体豪放。”清王士祯《花草蒙拾》就把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二派。苏轼的词,被认为是开了豪放一派。在苏轼之前,范仲淹《渔家傲》写边塞秋思,王安石《桂枝香》写金陵怀古,可算是豪放派的先声。不过分宋词为婉约、豪放两派,并不全合宋词实际,已招致众多的异议。秦观的词,过去被尊为婉约派的正宗。李清照《词论》说秦观词的特点是“专主情致”。他是李煜之后最为本色的抒情词人。他的小令,兼有李煜的淡雅深婉和晏几道的妍丽俊逸,使南唐以来的抒情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周邦彦是北宋末的大词人。他精于乐律,知音识曲。对审定古调尤其是创制新调有重要贡献。周邦彦的词融化唐诗如己出,多取李贺、李商隐、温庭筠、杜牧等清辞丽句入词,所以缜密典丽,富艳精工。他的词精研词法,讲究布局结构,可以示人以作词门径。周邦彦的《片玉集》在南宋被奉为典范。南宋后期,“远祧清真,近师白石”,几乎成了一般词人的共趋的风尚。北宋著名词人,还有张先、贺铸等。张先与柳永大体同时,小令、长调俱工。他仍以小令的作法作长调,词风介乎晏、欧与柳永之间,正处于这两种词风的中间状态。贺铸曾任武职,刚直有侠气。他以《青玉案》一词著名。但除了这些哀怨之音,值得称道的还有《六州歌头》等慷慨豪迈之作,在北宋词中别创一格。赵鼎作于建炎元年的《满江红》,是现今可考的第一首南渡词。北宋沦亡之痛冲刷了原先弥漫词坛的笙萧细响,使一向远离政治的词,在这次空前的民族灾难中获得新的机运。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收有赵鼎、李光、李纲、胡铨四人的《南宋四名臣词》一卷,加上岳飞的《小重山》诸词,表明南宋词有个很好的开端。老词人张元干南渡时已60岁,他一变原来婉丽妩秀之体,他的《芦川词》以《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新州”、“寄李伯纪丞相”二词压卷,慷慨悲凉,郁塞不平,更为日后的辛弃疾爱国词派导夫先路。李清照对两宋词的发展有其特殊贡献。南宋以来的抒情词,经过二晏、欧阳修到秦观,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但有时不免令人感到缺乏时代气息。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宋之际的沧桑巨变,她的前期词以空灵飞动的女性笔触自写闺阁心情,为传统的抒情词吹进了清新的空气;她的后期词则突出抒写苦难的时代中一个饱经忧患者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这些词就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在李清照的词中,时代悲剧和她个人的独特感受与艺术独创性完全融合在一起,使传统抒情词又一次得到充实和改造。在南宋时期,有继承大晟乐、专门作词应制的康与之、曹勋、曾觌等一派,有潇洒飘逸又颓唐自放的朱敦儒一派,但代表民族正气的辛弃疾爱国词派是这时期的主流。辛弃疾爱国词派,阵容甚壮,贯穿于整个南宋时期。它上承苏轼,南渡初一些“中兴名臣”为之前驱,陆游、陈亮等爱国志士为之羽翼,之后犹不乏有力的后继者,如刘过,刘克庄,黄机等。它的余波,直至宋末元初的刘辰翁等人。有了辛弃疾词派,南宋词坛才出现了雄视一世的“虎虎有生气”的局面。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有620首,是宋代词人中创作数量传世最多的。辛弃疾以炽热的爱国热情和饱满的斗争精神倾注于词,使词里跳动着国家民族的脉搏。词的艺术容量和抒情功能在他手中达到了新的高度。辛弃疾的词显然受到苏轼的影响,但辛词的风格主要来源于他的时代和他的思想性格。苏、辛并称,二家词风实有同有异。认真说来,他们的不同之处,也许并不小于他们的相同之处。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就注意到苏、辛之间的重要区别。稼轩词的风格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化,在两宋词人中也较为突出。张孝祥亦是南渡大家。他仰慕苏轼,“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他的《于湖词》220余首,词风即介乎苏、辛之间。姜夔与辛弃疾的创作年代相若,他于稼轩词酣畅淋漓之外,另立一宗,向风慕义者,一时蜂起,形成了南宋中后期左右词坛的一个重要派别,其影响还一直下及于清初的浙派词。他的《白石道人歌曲》84首,辞语尔雅,韵度高绝,为宋词带来了新的意境和格调。清空和骚雅,便是姜夔词的主要特点,也是这一派词人追求的主要目标。姜夔词中有《扬州慢》等17首自度曲,都旁注音谱,是现存宋人词集中仅有的完整的宋词乐谱,是研究南宋词乐的珍贵艺术文献。吴文英词,其源流承自周邦彦。不少人说吴文英的词象七宝楼台一样眩人耳目,但终不免晦涩。其实他于周邦彦的“明秀”之外,另创一种“隐秀”的风格。他的《梦窗词》330余首,即以绵密研炼见称。宋末词人大都近于江湖派人物,但宋亡之后,志士词和遗民词又有不少佳作。文天祥、刘辰翁等发扬苏、辛词风,周密、王沂孙、张炎、蒋捷等谨持周、姜衣钵,宋元之际词坛,主要就是这样两派。前者悲歌慷慨,后者凄断苦咽,这两种音色,虽有高低强弱的不同,但起协奏了宋词的尾声。考核要求:第一节唐宋词分派的由来宋代词论中析派、辨体之说的萌芽明清词论家以婉约、豪放论词的得与失清人论唐宋词派的多元化趋势第二节倚声椎轮大辂——敦煌曲子词敦煌曲子词的发现与整理《云谣集杂曲子》敦煌曲子词的作者与题材敦煌曲子词的特点第三节齐梁诗风下的《花间集》《花间集》的编者《花间集》的性质——“诗客曲子词”《花间集》的作者与选量温庭筠在花间词人中的地位与贡献温庭筠词的特点温庭筠词的代表作韦庄为何与温庭筠并称韦词与温词的差别《花间集》中的风土之作第四节南唐君臣与宋初词坛五代词的两个创作中心冯延巳在词史上的特殊地位冯延巳《阳春集》所收作品的真伪问题冯延巳词中的“寄托”问题冯延巳词的特点南唐君臣与西蜀君臣艺术修养及词风的差异李璟的创作李煜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李煜词的分期、变化与代表作南唐词风对宋初词人的影响第五节有井水处皆歌柳词柳永的生平与柳词的创作时代柳词的分期与变化柳永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柳词的创调之功柳词多用赋体柳词雅俗并存的特色柳词的代表作柳词的影响第六节苏轼指出向上一路,全面改革词风苏轼“以诗为词”的含义苏轼革新宋词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苏轼词风的特点苏词的代表作苏词的影响第七节从秦观到周邦彦元祐词坛的主要作家秦观词的贡献与特点秦观词的代表作秦观词的影响贺铸词的特点贺铸词的代表作周邦彦词的逐渐流行及其原因周邦彦词的地位、特点与贡献周邦彦词的代表作周邦彦词的影响自考会计有哪些教材?不同个省份,安排的科目是不一样的,但没有多大的差别,可以去省自考网官网去看看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么?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内容差不多,统招的深度要难一些,自考的略微简单点。1.自考相对来宽进严出,而国家统招的本科需要参加高考并且分数上线才能被录取~!2.自考本科要通过大约33门功课才能拿毕业证!统招生是在学校上学,得上课,有老师教学,统招生的试卷通常都是学校出卷,相对来说好考一些,;3.自考生是大都是自己边工作边自学,不用上课,没有老师教,自考的话基本上都是全国统一卷,比较难考.我想请问一下 自考书的出版社不一样是不是内容也是不一样的?那如果买错了出版社的话最自考影响大么?自考唐宋词研究,有网友提供给你吗,我也想要一份你需要的资料“唐宋词研究”,我有24份历年自考试题,部分是带答案的,有的试题跟答案是连在一起的,有的是分开的,要你自己从文件夹里面找,这个专业逝江省好像基本每年都有考,不知道怎样才能给你……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19年唐宋词研究自考真题

唐宋词研究173、杨万里。宋末年出生。江西为当时朝廷贡献了近一半的诗人、政客、包括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曾巩,朱熹,当然还有杨万里,那时候的江西可是人杰地灵。 72、苏轼仁宗英宗神字哲宗徽宗。 71、晏殊蝶恋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用虚字构成好对。换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健笔写柔情,兼刚柔之美。生活态度类似存在主义。 平山栏槛倚晴空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不离婉约又超越婉约。罗幕句带有感情色彩的词。燕子飞去由室内近景扩展到室外广阔的远景 70、晁补之,错而补之,无咎。 69、王安石。谥号文。神宗朝新法旧党司马光。王文公。拗相公。囚首丧面。推行过猛百姓苦 33、曹组徽宗末年去世,儿子曹勋,受徽宗半臂绢书逃回。 32、晏殊小小径红稀,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愁泣刻画痕迹较重。怨月。欲寄彩笺兼尺素,两句一纵一收对照来写 踏莎行又柳长青喜朝天踏云行潇潇雨。炉香静逐游丝转表面写动实际反衬出整个室内的寂静。逐上看一静字境界顿出。 山亭柳家住西秦上片每句自负的叙说后面,都反衬出如今的失意悲慨。语本杜甫《赠韦左丞》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若有知音见采若有而实无。重掩罗巾因缕次落泪又不愿让人看到。形式上以叙事为主直陈其事,但看似客观叙事但字行间无不包涵着很深的身世之慨。 31、寇准寇老西儿,陕西人戏称。澶渊退辽,澶渊之盟。两朝。太宗神宗,皇后刘娥贬死。宋不杀大臣,大多贬死。 30、张先。通判,宋朝朝官制,州府掌官。上告怀远及时穷,爱上小尼姑,反对而终。八十岁娶十八岁妾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在她与张先共同生活的八年里,为他生了两男两女,而张先的长子和小女的年龄,竟相差了60岁。倒履相迎。 染翰 一丛花登高怀远几时穷。开头略去许多情事也概括许多情事。离愁正引千丝乱运用移情手法。诗情风景来自登高临水。中侣仙侣调水调。把晚年的意思通过伤流景三字表现出来。放在上片末用反缴的手法写出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龙头舴猛吴儿竞。已放笙歌池院静。无数杨花过无影。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下句紧承上句意脉 29、范仲淹。九全之才的大宋第一人范仲淹。富弼(后来是他的女婿,干过宰相N多年)讲课;另一个就是思考人生。庆历二年,晏殊官拜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枢密使,就是身兼文武宰相,实实在在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剔银灯。一岁死父,母两岁改嫁朱文翰,改朱说,破庙读书,冷粥四块。谥号文正,文官最高成为。郭皇后和皇帝吵架,不小心打到仁宗的脖子。范吕之争又景祐党争。仁宗嘉祐二年千年科举第一榜。史书常把她与吕后、武则天并列,极具传奇色彩。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之音译。宋代词家 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际天极地。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作者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其他声都随它而起。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李攀龙夜光如昼情深于酒情景两到。 28、刘永。定风波柳永以前,词坛基本是小令的天下,它要求含蓄、文雅。到了柳永,他创制了大量的慢词长调。 雨霖铃寒蝉凄切。念去去,念以后为想象之景,去去,越去越远,不忍离去而不得不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景写情。残月难全。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唐教坊曲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双调60字,上下片各四仄韵。只首句叙事,其余抒情。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定风波自春来,关汉卿谢天香。女子把丈夫锁家里大胆反叛。民歌风味。感情的热烈奔放带有赤裸无遗的特点,明显的市民行。 迷仙引才过笄年。叫人见了我早上行云晚上行雨。蕣华:木槿花。感情越强烈,越反衬出希望的渺茫。辞浅情真。 戚氏晚秋天 仅次于吴文英莺啼序的慢词。井梧:井旁挺拔的梧桐古树。绛河:银河。绛霄:天空。画角:上有彩绘。笔锋转向宋玉又自然转回来。正蝉吟败叶又转却与开头晚秋天相契合。心丶绪烦乱间结结束上阕为后文抒情作足铺垫。柳永式的矛盾。 八声甘州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8、寇准。太宗真宗澶渊之盟。丁谓刘皇后贬雷州。寇准背靴。死雷州,回途经费用完葬洛阳。刚直足智。踏莎行春色将阑,将阑、渐老、落尽,春光易逝人何以堪。 27、林逋。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成气十几岁父母去世。放鹤报信卖梅。隐居孤山,谥号和靖先生。西湖三贤堂。墓中玉簪。长相思。点绛唇金谷年年,有分别之意。 26、潘阆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王继恩扮鬼吓柳开扮僧扮箍桶匠,两次脱离朝廷纷争。酒泉子长忆观潮,唐教坊曲,以酒泉郡地名为曲名。为高平调。有两体,温庭筠体为正体,二潘阆体。现浙江海宁,前浙江杭州。 25、李煜 夏历夏历,又称阴历、农历等。它与黄帝历、颛顼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宋太祖赵匡胤临终前,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摊破浣溪沙: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突破原来词调谱式,故称摊破。 摊增加破破裂 捣练子令庭院深运用电影推摄手法,运用远近景跳切手法,全景到近景,逐渐推迟主人公特写,深院”是世家豪族的深宅大院,所谓“侯门一入深如海”、“庭院深深深几许”是也。这是着眼于全景。“小庭”则是这整体中的一个单元,借大宅院之“静”,当不仅仅是客观外在的安静、清静,在词语的深层结构中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避巧就拙,崇尚朴素。寒砧声作为一种情感的形式或象征,逐渐抽象化、符号化,已经凝固到文学传统之中。甚或是实际并无具体对象而纯属某种心理感觉的类似情绪 梦江南多少恨。起笔陡起,直且显。花月正春风象征他生活最好时刻。 乌夜啼林华谢了春红。胭脂泪:女子的眼泪。胭脂泪以血着书。林花着雨胭脂湿。相留醉,悲伤凄切之甚而迷醉。作于被俘后待罪被囚之际。着雨的林花好似女儿的胭脂泪,花与怜花人相留醉。明白如话,看似易晓,实涵蕴万千。林花象征家国,本是谢了,又太匆匆,意思加重一重,悲伤也更进一层。三字三叠句,前二暗换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春红为胭脂作根。二四三式,叠字弦连发,与歇拍同。 无言独上西楼。宋词婉约派的开山之做锁清秋,锁住梧桐人思念恨意。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一桁:一列,一挂heng 。秦淮:即秦淮河。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据说是秦始皇为疏通淮水而开凿的,故名秦淮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两阙,两仄转两平。有枉杀谏臣的悔意。 24、李璟。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徐知诰恢复本名,又因自称是唐宪宗之子李恪的四世孙,故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南唐的疆域达到巅峰,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北、湖南等省,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人。后周三征南唐。李璟从金陵迁都洪州即南昌府。李煜迁回金陵,七夕生日。 23、李珣婉约词和抒怀词。归路近上篇动笔,下篇静笔。除了一个“过”字可以看出船在行进外,画面简直是寂静无声。 22、冯延巳。如冯延巳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 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中夜起,起为词眼。最后出主旨。 拈,NIAN用手指夹捏。 庭院深深深几许。宋初词风承南唐。雨横风狂三月暮:点季节点气候点时刻,三层渲染。 六曲阑干偎碧树。海燕传说燕从海上来。偎:自然景物和人工景物的和谐。 花前失却游春侣具有民歌风味。 同时“萧索清秋”象征着南唐王朝衰败的时局,抒情主人公的“珠泪坠”也暗示词人因忧心国事而难过。 清平乐雨晴烟晚 砌下落花风起 落花风暮春特有现象。做于李璟铲除党争之时。 谒金门风乍起有认为斗鸭为一种栏杆上的装饰。 砌下:台阶下。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用镜子照鸾鸟,鸾鸟见影便翩翩起舞,所以把镜子叫做鸾镜。 22、孙光宪。“忆潇湘”常用来比喻分别在天涯的亲人,相互在殷切地思念着。峨眉山四座大峨到四峨。 留不得顿起之后,继以缓承,行文摇曳生姿。。印象如此鲜明,标志着对行者之犹存眷恋,就意脉言,暗承“留不得” 21、和凝。背疽,喜作艳词,曲子相公。梦五色笔、法医学家。竹里风声月上门:有外到内,由景到人,由动作到内心。 20、欧阳炯。 统观欧阳词,如一人而有二面。其艳情词艳得近于淫靡,轻佻俳狎,几乎难以卒读 省文 木槿花。槿花:木槿花落叶灌木,有红、白、紫等色花。南方民间经常在院子四周种植,长大一些后即可作为篱笆,称为篱槿 19、牛希济生渣子。这种联想,在古诗词中常见,如:见桃花而思人面,见春山而思眉黛,见彩云而思佳人,其好处在于能巧妙而形象地刻划出人物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清新自然,无雕琢气。 18、薛昭蕴。红泪薛灵芸美人泪。 17、李存勖:三矢之志、伶人治国、英雄气帝王气、一定程度上复国唐朝、灭朱温、耶律阿保机、弟李嗣源反、第一次军乐。 精通音乐。怕老婆刘玉娘。舞凤”,即凤舞,为叶韵,乃倒用, 16、韦庄江南好垆边人似月:卓文君典故。这抒情体现了花间词特点,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中原故乡,现在蜀中,借思念江南思念故乡。未老莫还乡到白头誓不归。古今词话》称韦庄有一个宠爱的姬妾被王建假托教导宫女召入宫而终未放回,韦词牵涉此事者甚多 15、皇甫松牛僧儒外甥。梦江南二首兰烬落。楼上寝。秣陵惆怅事,女子莫愁愁深似海。 采莲子此词和声既传,则应欣赏其作为有和声之歌词而不是无和声之绝句的全幅境界。 14、韦庄女冠子二首 13、定陵发掘的悲剧 12、席慕容悲喜剧8、温庭筠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于诗词方面。温庭筠诗的影响主要在艺术方面。温庭筠的乐府诗。温庭筠的近体诗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声律上。由于擅长音乐,温庭筠有意识地对唐代诗歌最普遍采用的形式近体诗的声律进行了改造,对诗歌声律以及词体创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鱼玄机四大才女: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 7、简而言之:“器乐声腔化”是指将器乐音乐的旋律、音乐形象,进行人声歌唱性的艺术处理方式,以追求乐器人声嗓子般的美感,追求器乐音乐声腔化的艺术境界。闵惠芬 6、尊前集:北宋,比花间集广泛。花间集》是中国的一部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后蜀赵崇祚编,从温庭筠到韦庄等18位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艺术成就。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其余15人皆后蜀人,这批后蜀词人刻意模仿温庭筠艳丽香软的词风,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特点,互相唱和,形成了花间词派。 5、鹧鸪:嘶哑悲戚。象征离愁 4、梦江南千万恨。此词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天涯到山月和水风。无情衬有情。 3、望江南梳洗罢。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从起床已含愁,不是第一次登楼隅望。 2、更漏子.柳丝长。子是曲子简称。画屏金鹧鸪:连金线绣成的鹧鸪好像也被惊起。香雾薄:同迫 1、眉翠薄,鬓云残:眉黛颜色已褪去。

你需要的资料“唐宋词研究”,我有24份历年自考试题,部分是带答案的(不低于3份),有的试题跟答案是连在一起的,有的是分开的,要你自己从文件夹里面找,这个专业逝江省好像基本每年都有考,不知道怎样才能给你……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唐宋词研究教材,唐宋词研究自考太难了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急!宋词研究自学考,上海考的试卷有么?我在上海,是今年选修《宋词研究》,去浙江自考网查了下,用的都是上海古籍出版的吴熊和的《唐宋词通论》浙江自考汉语言文学浙江大学07409宋词研究的大纲要到哪找呢?如果有配套的辅导教材就更好啦~~这门配套的辅导教材是没有的,网上有历年试卷可作练习之用。考试大纲在浙江教育考试院网上有。[07409]《宋词研究》自学考试大纲2010年12月自学用书:《唐宋词通论》,吴熊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版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宋词研究》是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断代分体专题研究的课程,现被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的选修课之一。宋词与唐诗、元曲并称。它继唐诗之后代表了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宋代文学的一个杰出成就。千余年来,词与诗并行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主要体式。词学也从宋至清,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专门之学。本课程涵盖从晚唐、五代至南宋末年的词史发展,而以宋词为主要对象,同时也旁及词学研究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以现代意识观照历史文化,熟悉词体特征及其发展,掌握唐宋词流变的基本脉络,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状况和目前进展为,以丰富知识,拓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与研究能力。学习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了解与掌握词的体制以及小令、长调等词调类别;领会词的艺术特质,探讨词与诗在内容风格以及艺术手法上的若干重要差异;了解唐宋词的发展过程和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阅读与熟悉宋词中的一些名家名作,并能够进行分析与鉴赏。本课程以吴熊和著《唐宋词通论》为主要教材。具体作品可阅读有关宋词选集,如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胡云翼《宋词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可择便任选一种。二、考核目标第一章词源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词体与词乐的关系,对词体的起源有正确的认识。考核知识点:词在唐五代时称为曲子或曲子词。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它的本义就是配合燕乐乐曲用以歌唱的歌词。词是随着隋唐燕乐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文艺。燕乐是唐代各种俗乐的总称,是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域胡乐与中原本土的俗乐融汇而成的一种新乐。它继先秦雅乐、汉魏六朝清乐之后,开辟了一个新的音乐时代。由于燕乐兼容胡汉,在乐律、乐器、乐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风行于唐代宫廷及南北各大都市。公私宴会与娱乐场所,大都有燕乐乐曲的演奏。唐崔令钦《教坊记》有一张《曲名表》,记载了开元、天宝间唐玄宗建立教坊后所演奏的乐曲,有大曲与杂曲共324曲。这些教坊曲后来有很多被配上歌词传唱开来。它们就成了有声有辞、声辞相配的最早一部分词调。唐教坊曲和中晚唐的民间俗曲,都是词调的重要来源。有乐始有曲,有曲始有词。因此,要谈论词的起源,必须从词与燕乐的关系入手。不从词乐说起,词的起源以及词的体制、律调、作法等问题,将无从得到确切说明。但是词作为一种音乐文艺,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词的产生不但需要燕乐风行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环境,它同时还关涉到当时的社会风习,人们的社交方式,以歌舞伴酒的歌伎制度,以及文人同乐工歌伎交往中的特殊心态等一系列问题。词的社交功能与娱乐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同它的抒情功能相伴而行的。不妨说,词是在综合这些复杂因素在内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文化现象。应该广泛地从文学的、音乐的、文化的各种角度,观照词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于词起于何时,从宋代起,就有三种不同说法:一是起于隋唐之际。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张炎《词源序》谓:“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一是起于盛唐。李清照《词论》:“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她就以开元、天宝年间李衮“歌擅天下”说起,历数自唐至宋的词坛流变。一是起于中唐。沈括《梦溪笔谈》卷五说:“唐人乃以词填入曲中,不复用和声。此格虽云自王涯始,然贞元、元和之间,为之者已多。亦有在涯之前者。”这三种说法当然各有所据,然亦不免各有所偏。根据现有资料,这三种说法其实可以统一起来,它们实际指的是词依燕乐而兴的三个阶段。隋唐之际为燕乐的传入和兴起之始;盛唐曲调繁衍,流变日烦,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乐曲条件;中唐则文人填词的风气渐开,“依曲拍为句”的填词方式至此方始确立。9世纪初白居易、刘禹锡依曲拍为句作《忆江南》词,可以作为词体确立的一个标志。其特点是以乐定词,由齐言转向杂言。此后就在按谱填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整套词的体制与格律。旧说李白曾作《菩萨蛮》两首词,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推为“百代词曲之祖”。但这两首词是否李白所作,明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成为词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从现有资料来看,怀疑的理由比较充分,足以论定它们为李白所作的证据则颇感薄弱。词起于中唐之说,较之认为词起于盛唐,似乎更符合历史事实。考核要求:探讨词的起源须从它所依附的音乐背景入手第一节燕乐与词——我国诗、乐结合的新传统先秦以来诗、乐结合的三个阶段燕乐的形成、特点与运用燕乐定律的依据第二节唐教坊曲——唐五代词调的渊薮唐代教坊曲的兴起与《教坊记》唐代教坊曲与唐五代词兴起之间的关系第三节从选词以配乐到由乐以定词——词体的形成过程声诗与曲子词的异同《唐声诗》声诗入乐带来的矛盾宋人关于声诗演变为曲子词的几种不同解释词体确立的标志与大致的时间相传为李白二词的真伪问题1、什么叫燕乐?词的产生与燕乐有什么关系?研究词的起源,为什么必须从词乐入手?2、为什么说词起于中唐,其根据是什么?3、围绕托名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两首词,有过哪些争论?4、唐曲子与宋词的关系如何?第二章词体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词体在形式体制上的基本特征,理解词与曲的关系。考核知识点:词在形式体制上的特点,源于它同燕乐之间“诗乐相生”的亲缘关系,由它作为燕乐曲辞的性质所决定。词曲相依,其方式就是由乐以定词,依曲以定体。曲调是一首歌曲的音乐形式,词调则是符合某一曲调的歌词形式。词调的长短、分段、韵位、句法以及字声,主要取决于曲调。这是词调对曲调的依从性。但词调一经成体,它就可以脱离曲调,作为一种新的格律诗体而被运用。这是词调对曲调的独立性。唐宋词人,在依曲定体的基础上,借鉴前代诗歌主要是唐代近体诗的声律,创制了千百个词调,使这种独具风度声响、有着严整而完备格律的词体得到了充分发展。词与诗在形式体制上的区别,主要有下列五点:一、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调名本是曲名,除了表明其音乐内容,有时还表示曲调的性质和令、引、近、慢等乐曲类别。词调就依曲为名,不而另外据词意立题。二、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居多。唐宋曲调的结构,大都分为两段,即由两个乐段组成一曲。初期的短词小令,乐止一段,少数长调慢曲,则多至三段、四段。词调的分片,就是依照乐曲的分段而来。片又称为“遍”或“阕”。词仅一片的为“单调”,两片的为“双调”,三片、四片的则称为“三叠”、“四叠”。三、词的押韵位置各调不同。乐曲有“均”,一均就是一个乐句。若干乐句组成一个乐段,若干乐段组成一个乐曲。词中一韵,就是乐曲中的一个乐句,若干乐段组成一个乐曲。词中一韵,就是乐曲中的一个乐句。词调《八声甘州》,即由八韵组成一曲。元夏庭芝《青楼集》记歌妓李定奴于勾阑中曾唱《八声甘州》,喝彩八声。四、词采用长短句,句法参差多变。诗也有长短句,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词的分句,则与曲拍有关。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就依曲调的节拍而定。词有了长短错综的句式与和谐的声调,即使不付之歌唱,吟诵起来也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五、词的字声配合更为严密。词的字声组合基本上和诗律相似,但变化甚多。有些词调除了分平仄,还要严辨四声阴阳。作词有“审音用字”之说,以文字声调与乐曲的音调相谐合。象周邦彦、姜夔等号称“知音”的词人,审音用字则更为讲究。了解词体的特点,词对曲的依从性,不能不首先予以注意。无视这一点,将无从说明词体的由来。但不能由此而把词看作曲的附属物,抹煞唐宋词人在创建这种新诗体方面的重要创造,词与燕乐既有“诗乐相生”的一面,同时又有“诗乐相妨”的一面。在唐宋词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词、乐相合与词、乐相离,这两种倾向就始终存在,互为消长。后面一种倾向后来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摆脱了词对曲的依从,词才取得了独立的文学生命,充分发挥其抒情功能。词与音乐这种始合而终离的关系,是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的。考核要求:词的性质与多种异名第一节词的创作——按谱填词按谱填词及其两种形式:音谱与词谱唐宋曲谱的基本状况:官谱、自度曲谱与通俗曲谱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保存了曲调最多而又最完整的宋词乐谱唐宋词在声、辞配合形式上,为何不可能是一字配一音?词谱取代音谱的原因宋代名家词起代词谱的作用词谱取代音谱后,按谱填词的含义有何变化?词谱的代表性著作按谱填词的双重影响第二节词体的形成——依曲定体词调与曲调的双重关系:依从性与独立性词调与近体诗的主要区别词依曲定体的主要表现片的含义词调的分段单调双调及相关的名词,如阕、重头曲、大头曲、换头、过遍三叠及相关的名词,如双拽头四叠词的依腔押韵词押韵与近体诗押韵有什么区别?唐宋人关于“依曲拍为句”的不同理解词的一调多体现象词律对近体诗声律的继承与发展词协律的一般原则词中重视去声字词律发展的趋势词律中为何重视去声字的运用宋词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倾向:乐律化与诗化1、为什么诗词的形式体制主要是由它作为燕乐歌辞的性质决定的?2、词在形式体制上有哪些特点?3、举宋词数首加以标点、分片和标明韵位。第三章词调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词调的来源、分类及其发展沿革的趋势。考核知识点:词调大都是从曲调转化而来的。唐宋词调,据清代万树《词律》、王奕清等《词谱》著录,总数在1000以上,其组成情况相当复杂。就它们的来源与作者说,有来自民间的,有创自唐教坊、宋大晟府等音乐机构的,也有一些是词人的自度曲。就它们的音乐成分说,有接近传统的清乐的,有属于来自西域的胡部诸乐的;出于燕乐系统的,唐代燕乐与宋代燕乐也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部分是金元音乐。就它们的句式说,固然以长短句为主,但也有部分词调保持五言、六言、七言等整齐句式。就它们的运用方式说,词调绝大多数是单独运用、单谱单唱的,但它同时还用于歌舞、说唱、杂剧等其他艺术形式,其运用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用于转踏、鼓子词的,是同一曲调的联章;用于大曲、法曲的,是同一宫调的多种曲调的联套;用于诸宫调的,则是不同宫调的多种曲调的联套等等。唐宋词调,主要有大曲、杂曲两类。大曲是唐宋时代的大型歌舞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奏成,一套大曲往往多至十余段甚至三十余段,全部演奏不易。通常是采用其中美听而能独立流传的一遍用作词调,称为“摘遍”。杂曲有令、引、近、慢诸体。令又称为小令、歌令、令曲、令章。词曲称令,盖出于唐人宴席间所行的酒令。歌令一般调短字少,因此凡小调曲也可概称为令。引又称为引子,常用作一套乐曲中的序曲。近又称为引拍。引与近两类词调,其长短、字数大都介于小令与慢词之间,后来被视为中调。慢是慢曲子的简称,与急曲子相对而言,一般字多调长,以一曲8韵的居多。令、引、近、慢各有其不同的节奏与唱法,在作法上也有所不同。乐曲有其时代性与地域性。唐宋两代乐曲的变动很大,词调的演变也就反映着乐曲的因革与兴衰。大体说来,唐五代词调以小令为主,齐言、杂言并存。北宋新声竞繁,众体兼备,词调大盛。柳永、苏轼、周邦彦等在慢词的创制与运用上分别作出重要贡献。南宋时除姜夔、吴文英等词人自度曲外,词调发展呈现停滞状态,最后趋于衰落。音乐文艺的重心遂由词而转向金元曲子与南戏。考核要求:第一节词调的来源词调多种形式的来源与作者第二节曲类与词调大曲、法曲、曲破令、引、近、慢的含义与特点令、引、近、慢的均拍词调分小令、中调、长调的来源、依据与缺陷唐宋其他曲体形式:品、中腔、踏歌、三台、促拍、序破子、木笪、诸宫调第三节词调的异体变格——乐曲移调变奏转调的含义与多种形式犯调的含义、宫调相犯与词调相犯、柳永与周邦彦等人的犯调之作偷声、减字的含义与常见词调添声、添字、摊声、摊破的含义与常见词调叠韵、改韵第四节选声择调择声情的含义常见词调的声情特点柳永、苏轼、辛弃疾等人选声择调的差异择新声的含义与原因新声与词的流传之间的关系唐宋词人择调的偏好择曲名的含义择调时须注意调名的常见几种类型词与调名的由合到分择调须咏调名本意的几种类型第五节词调的演变词调不断演变的原因唐五代词调的特征北宋词调的特征南宋词调的特征1、何谓令、引、近、慢?2、柳永、苏轼、周邦彦对丰富与发展北宋词调有过什么贡献?3、什么叫自度曲?姜夔十七首自度曲的价值何在?第四章词派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宋代若干重要词派的特征,理解宋词发展流变的过程。考核知识点:宋词承唐五代曲子词发展而来。结集于西蜀的《花间集》和李煜、冯延巳代表的南唐词,对两宋词坛有着重大影响。宋初西蜀欧阳炯、荆南孙光宪、南唐李煜先后入宋,为易代之际传递词风脉络。北宋前期词人,大都出于江南,主要继承了南唐词风。来自江西的晏殊和欧阳修,就使南唐词风入宋后又复炽转盛。清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中说:“文忠家庐陵,而元献家临川,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其词与元献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晏殊之子晏几道,他的《小山词》自序,亦自谓“续南部诸贤绪馀”,即承继南唐词风。不过晏几道又渐染花间的秾丽,与晏、欧的疏隽闲雅,又有不同。花间词、南唐词所用的体调,概为小令。敦煌词与《尊前集》虽有长调慢曲,但不过偶见,未成风气。自中唐词之初起,下及北宋的2个多世纪中,以短章小词配合令曲的局面,基本上相沿未改,这个局面要直到柳永词的推开,始得改观。柳永以仁宗时代都市流行的新声慢曲,填词传唱,从而取代了唐五代旧有的小令,形成了长调为主、小令为辅的宋词格局。柳永的《乐章集》中,慢词长调多达100余首,使词调获得了新的重要来源。两宋慢词的兴盛,就是柳永开始的。柳永的歌词还远传到宋以外的西夏,据说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西北游牧地区也唱开了以汴梁的“京乐”为主的声调谐美的柳永词。柳永词从词调到作法,都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他除了发展慢词,还采用了适合慢词的赋体的作法,善于铺叙,形容北宋承平气象和羁旅行役。柳永词的另一特色,就是近于俚俗,因此盛行于市井巷陌。但他的一些名作,俗中有雅,不乏风致。柳永词还下开金元曲子,在敦煌曲与金元曲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苏轼鉴于柳永等耽于风情、有失雅正的弊病,对宋词进行了全面改革。苏轼对词的全面革新,集中到一点,就是陈师道《后山诗话》所说的“以诗入词。”苏轼在唐宋词史上的作用,在于提高词品,扩大词境,改变词风,推进词律。这几个方面的成就,都与他的“以诗入词”有关。不过“以诗入词”也是有限度的,决不等于诗词混一或诗词合流,苏诗与苏词,不仅体调不同,而且风味、情趣也各有所擅。苏轼一面大胆革新词风,一面又悉心尊重和维护词体的特点。他十分注意发挥词体音律谐美、句式参差、用韵错落等优长,创造了其古、近体诗所未能达到的独特的词的境界。因此,苏轼既“以诗入词”,正其本原;又“以词还词”,完其本色。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苏轼对词的革新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明张綖《诗余图谱》提出词有二体:“一体婉约,一体豪放。”清王士祯《花草蒙拾》就把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二派。苏轼的词,被认为是开了豪放一派。在苏轼之前,范仲淹《渔家傲》写边塞秋思,王安石《桂枝香》写金陵怀古,可算是豪放派的先声。不过分宋词为婉约、豪放两派,并不全合宋词实际,已招致众多的异议。秦观的词,过去被尊为婉约派的正宗。李清照《词论》说秦观词的特点是“专主情致”。他是李煜之后最为本色的抒情词人。他的小令,兼有李煜的淡雅深婉和晏几道的妍丽俊逸,使南唐以来的抒情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周邦彦是北宋末的大词人。他精于乐律,知音识曲。对审定古调尤其是创制新调有重要贡献。周邦彦的词融化唐诗如己出,多取李贺、李商隐、温庭筠、杜牧等清辞丽句入词,所以缜密典丽,富艳精工。他的词精研词法,讲究布局结构,可以示人以作词门径。周邦彦的《片玉集》在南宋被奉为典范。南宋后期,“远祧清真,近师白石”,几乎成了一般词人的共趋的风尚。北宋著名词人,还有张先、贺铸等。张先与柳永大体同时,小令、长调俱工。他仍以小令的作法作长调,词风介乎晏、欧与柳永之间,正处于这两种词风的中间状态。贺铸曾任武职,刚直有侠气。他以《青玉案》一词著名。但除了这些哀怨之音,值得称道的还有《六州歌头》等慷慨豪迈之作,在北宋词中别创一格。赵鼎作于建炎元年的《满江红》,是现今可考的第一首南渡词。北宋沦亡之痛冲刷了原先弥漫词坛的笙萧细响,使一向远离政治的词,在这次空前的民族灾难中获得新的机运。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收有赵鼎、李光、李纲、胡铨四人的《南宋四名臣词》一卷,加上岳飞的《小重山》诸词,表明南宋词有个很好的开端。老词人张元干南渡时已60岁,他一变原来婉丽妩秀之体,他的《芦川词》以《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新州”、“寄李伯纪丞相”二词压卷,慷慨悲凉,郁塞不平,更为日后的辛弃疾爱国词派导夫先路。李清照对两宋词的发展有其特殊贡献。南宋以来的抒情词,经过二晏、欧阳修到秦观,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但有时不免令人感到缺乏时代气息。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宋之际的沧桑巨变,她的前期词以空灵飞动的女性笔触自写闺阁心情,为传统的抒情词吹进了清新的空气;她的后期词则突出抒写苦难的时代中一个饱经忧患者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这些词就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在李清照的词中,时代悲剧和她个人的独特感受与艺术独创性完全融合在一起,使传统抒情词又一次得到充实和改造。在南宋时期,有继承大晟乐、专门作词应制的康与之、曹勋、曾觌等一派,有潇洒飘逸又颓唐自放的朱敦儒一派,但代表民族正气的辛弃疾爱国词派是这时期的主流。辛弃疾爱国词派,阵容甚壮,贯穿于整个南宋时期。它上承苏轼,南渡初一些“中兴名臣”为之前驱,陆游、陈亮等爱国志士为之羽翼,之后犹不乏有力的后继者,如刘过,刘克庄,黄机等。它的余波,直至宋末元初的刘辰翁等人。有了辛弃疾词派,南宋词坛才出现了雄视一世的“虎虎有生气”的局面。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有620首,是宋代词人中创作数量传世最多的。辛弃疾以炽热的爱国热情和饱满的斗争精神倾注于词,使词里跳动着国家民族的脉搏。词的艺术容量和抒情功能在他手中达到了新的高度。辛弃疾的词显然受到苏轼的影响,但辛词的风格主要来源于他的时代和他的思想性格。苏、辛并称,二家词风实有同有异。认真说来,他们的不同之处,也许并不小于他们的相同之处。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就注意到苏、辛之间的重要区别。稼轩词的风格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化,在两宋词人中也较为突出。张孝祥亦是南渡大家。他仰慕苏轼,“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他的《于湖词》220余首,词风即介乎苏、辛之间。姜夔与辛弃疾的创作年代相若,他于稼轩词酣畅淋漓之外,另立一宗,向风慕义者,一时蜂起,形成了南宋中后期左右词坛的一个重要派别,其影响还一直下及于清初的浙派词。他的《白石道人歌曲》84首,辞语尔雅,韵度高绝,为宋词带来了新的意境和格调。清空和骚雅,便是姜夔词的主要特点,也是这一派词人追求的主要目标。姜夔词中有《扬州慢》等17首自度曲,都旁注音谱,是现存宋人词集中仅有的完整的宋词乐谱,是研究南宋词乐的珍贵艺术文献。吴文英词,其源流承自周邦彦。不少人说吴文英的词象七宝楼台一样眩人耳目,但终不免晦涩。其实他于周邦彦的“明秀”之外,另创一种“隐秀”的风格。他的《梦窗词》330余首,即以绵密研炼见称。宋末词人大都近于江湖派人物,但宋亡之后,志士词和遗民词又有不少佳作。文天祥、刘辰翁等发扬苏、辛词风,周密、王沂孙、张炎、蒋捷等谨持周、姜衣钵,宋元之际词坛,主要就是这样两派。前者悲歌慷慨,后者凄断苦咽,这两种音色,虽有高低强弱的不同,但起协奏了宋词的尾声。考核要求:第一节唐宋词分派的由来宋代词论中析派、辨体之说的萌芽明清词论家以婉约、豪放论词的得与失清人论唐宋词派的多元化趋势第二节倚声椎轮大辂——敦煌曲子词敦煌曲子词的发现与整理《云谣集杂曲子》敦煌曲子词的作者与题材敦煌曲子词的特点第三节齐梁诗风下的《花间集》《花间集》的编者《花间集》的性质——“诗客曲子词”《花间集》的作者与选量温庭筠在花间词人中的地位与贡献温庭筠词的特点温庭筠词的代表作韦庄为何与温庭筠并称韦词与温词的差别《花间集》中的风土之作第四节南唐君臣与宋初词坛五代词的两个创作中心冯延巳在词史上的特殊地位冯延巳《阳春集》所收作品的真伪问题冯延巳词中的“寄托”问题冯延巳词的特点南唐君臣与西蜀君臣艺术修养及词风的差异李璟的创作李煜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李煜词的分期、变化与代表作南唐词风对宋初词人的影响第五节有井水处皆歌柳词柳永的生平与柳词的创作时代柳词的分期与变化柳永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柳词的创调之功柳词多用赋体柳词雅俗并存的特色柳词的代表作柳词的影响第六节苏轼指出向上一路,全面改革词风苏轼“以诗为词”的含义苏轼革新宋词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苏轼词风的特点苏词的代表作苏词的影响第七节从秦观到周邦彦元祐词坛的主要作家秦观词的贡献与特点秦观词的代表作秦观词的影响贺铸词的特点贺铸词的代表作周邦彦词的逐渐流行及其原因周邦彦词的地位、特点与贡献周邦彦词的代表作周邦彦词的影响自考会计有哪些教材?不同个省份,安排的科目是不一样的,但没有多大的差别,可以去省自考网官网去看看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么?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内容差不多,统招的深度要难一些,自考的略微简单点。1.自考相对来宽进严出,而国家统招的本科需要参加高考并且分数上线才能被录取~!2.自考本科要通过大约33门功课才能拿毕业证!统招生是在学校上学,得上课,有老师教学,统招生的试卷通常都是学校出卷,相对来说好考一些,;3.自考生是大都是自己边工作边自学,不用上课,没有老师教,自考的话基本上都是全国统一卷,比较难考.我想请问一下 自考书的出版社不一样是不是内容也是不一样的?那如果买错了出版社的话最自考影响大么?自考唐宋词研究,有网友提供给你吗,我也想要一份你需要的资料“唐宋词研究”,我有24份历年自考试题,部分是带答案的,有的试题跟答案是连在一起的,有的是分开的,要你自己从文件夹里面找,这个专业逝江省好像基本每年都有考,不知道怎样才能给你……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我也想要~ 搞到的朋友请给我发一份

唐宋词研究自考真题2019

直接网购一套辅导试卷,里头肯定有,历年试题加答案的。你可以去自考图书馆看看 百度51zkbook,祝好运

我也想找呢 今年我也报名了,互相联系沟通一下吧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唐宋诗词鉴赏自考教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大连哪里可以买到这几本自考的练习册1,大连可以去黑石礁考试书店,大连长兴电子图书城,大连新华书店等地。2,如果上面书店没有,可以提前和书店人员说明你要的书。可以预定。3,还有就是如是全国统考课,你弄清楚书的出版社和作者,可以去淘宝上搜,价格便宜,量又足。自考学习《唐宋词研究》第一是,买好教材,任何考试以教材为准,教材永远比真题重要。你要知道,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带“研究”俩字的专业,表明这个专学的是文学理论,所以理论内容一定是考试的重点。吃透教材,你才能知道哪些理论才是重点。第二,掌握好重点篇目。《唐宋词研究》其实跟《唐宋散文研究》一样,你们所学习的篇目,肯定都是代表性篇目。这门科目的目的就是从通过篇目提炼写作特点,目的还是掌握写作特点。【篇目只是论述写作特点的一个工具而已,它是帮助你理解唐宋诗词理论的。但是,如果你对篇目不熟悉,比如:不会背诵篇目吧,你就根本无从谈论理论。因为考试题目中是不会给你原文的,晓得吧。】你只要掌握这些重点篇目的文学理论,在其他情况下遇到,你就会加以运用了。第三,大量翻阅参考书籍。你最喜欢哪首唐宋诗词?为什么?【作品名称】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作品作者】纳兰性德【创作年代】清【作品体裁】词编辑本段作品原文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有一种痛彻心扉的凄绝之美,大爱我是人间惆怅客欣赏唐宋诗词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平时写作什么的很有用对文学素养有好处以后给女生写**用得到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第一是,买好教材,任何考试以教材为准,教材永远比真题重要。你要知道,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带“研究”俩字的专业,表明这个专学的是文学理论,所以理论内容一定是考试的重点。吃透教材,你才能知道哪些理论才是重点。第二,掌握好重点篇目。《唐宋词研究》其实跟《唐宋散文研究》一样,你们所学习的篇目,肯定都是代表性篇目。这门科目的目的就是从通过篇目提炼写作特点,目的还是掌握写作特点。【篇目只是论述写作特点的一个工具而已,它是帮助你理解唐宋诗词理论的。但是,如果你对篇目不熟悉,比如:不会背诵篇目吧,你就根本无从谈论理论。因为考试题目中是不会给你原文的,晓得吧。】你只要掌握这些重点篇目的文学理论,在其他情况下遇到,你就会加以运用了。第三,大量翻阅参考书籍。

2019年自考本科唐宋词研究真题

第一是,买好教材,任何考试以教材为准,教材永远比真题重要。你要知道,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带“研究”俩字的专业,表明这个专学的是文学理论,所以理论内容一定是考试的重点。吃透教材,你才能知道哪些理论才是重点。第二,掌握好重点篇目。《唐宋词研究》其实跟《唐宋散文研究》一样,你们所学习的篇目,肯定都是代表性篇目。这门科目的目的就是从通过篇目提炼写作特点,目的还是掌握写作特点。【篇目只是论述写作特点的一个工具而已,它是帮助你理解唐宋诗词理论的。但是,如果你对篇目不熟悉,比如:不会背诵篇目吧,你就根本无从谈论理论。因为考试题目中是不会给你原文的,晓得吧。】你只要掌握这些重点篇目的文学理论,在其他情况下遇到,你就会加以运用了。第三,大量翻阅参考书籍。

我也想要~ 搞到的朋友请给我发一份

唐宋词研究173、杨万里。宋末年出生。江西为当时朝廷贡献了近一半的诗人、政客、包括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曾巩,朱熹,当然还有杨万里,那时候的江西可是人杰地灵。 72、苏轼仁宗英宗神字哲宗徽宗。 71、晏殊蝶恋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用虚字构成好对。换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健笔写柔情,兼刚柔之美。生活态度类似存在主义。 平山栏槛倚晴空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不离婉约又超越婉约。罗幕句带有感情色彩的词。燕子飞去由室内近景扩展到室外广阔的远景 70、晁补之,错而补之,无咎。 69、王安石。谥号文。神宗朝新法旧党司马光。王文公。拗相公。囚首丧面。推行过猛百姓苦 33、曹组徽宗末年去世,儿子曹勋,受徽宗半臂绢书逃回。 32、晏殊小小径红稀,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愁泣刻画痕迹较重。怨月。欲寄彩笺兼尺素,两句一纵一收对照来写 踏莎行又柳长青喜朝天踏云行潇潇雨。炉香静逐游丝转表面写动实际反衬出整个室内的寂静。逐上看一静字境界顿出。 山亭柳家住西秦上片每句自负的叙说后面,都反衬出如今的失意悲慨。语本杜甫《赠韦左丞》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若有知音见采若有而实无。重掩罗巾因缕次落泪又不愿让人看到。形式上以叙事为主直陈其事,但看似客观叙事但字行间无不包涵着很深的身世之慨。 31、寇准寇老西儿,陕西人戏称。澶渊退辽,澶渊之盟。两朝。太宗神宗,皇后刘娥贬死。宋不杀大臣,大多贬死。 30、张先。通判,宋朝朝官制,州府掌官。上告怀远及时穷,爱上小尼姑,反对而终。八十岁娶十八岁妾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在她与张先共同生活的八年里,为他生了两男两女,而张先的长子和小女的年龄,竟相差了60岁。倒履相迎。 染翰 一丛花登高怀远几时穷。开头略去许多情事也概括许多情事。离愁正引千丝乱运用移情手法。诗情风景来自登高临水。中侣仙侣调水调。把晚年的意思通过伤流景三字表现出来。放在上片末用反缴的手法写出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龙头舴猛吴儿竞。已放笙歌池院静。无数杨花过无影。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下句紧承上句意脉 29、范仲淹。九全之才的大宋第一人范仲淹。富弼(后来是他的女婿,干过宰相N多年)讲课;另一个就是思考人生。庆历二年,晏殊官拜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枢密使,就是身兼文武宰相,实实在在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剔银灯。一岁死父,母两岁改嫁朱文翰,改朱说,破庙读书,冷粥四块。谥号文正,文官最高成为。郭皇后和皇帝吵架,不小心打到仁宗的脖子。范吕之争又景祐党争。仁宗嘉祐二年千年科举第一榜。史书常把她与吕后、武则天并列,极具传奇色彩。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之音译。宋代词家 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际天极地。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作者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其他声都随它而起。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李攀龙夜光如昼情深于酒情景两到。 28、刘永。定风波柳永以前,词坛基本是小令的天下,它要求含蓄、文雅。到了柳永,他创制了大量的慢词长调。 雨霖铃寒蝉凄切。念去去,念以后为想象之景,去去,越去越远,不忍离去而不得不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景写情。残月难全。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唐教坊曲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双调60字,上下片各四仄韵。只首句叙事,其余抒情。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定风波自春来,关汉卿谢天香。女子把丈夫锁家里大胆反叛。民歌风味。感情的热烈奔放带有赤裸无遗的特点,明显的市民行。 迷仙引才过笄年。叫人见了我早上行云晚上行雨。蕣华:木槿花。感情越强烈,越反衬出希望的渺茫。辞浅情真。 戚氏晚秋天 仅次于吴文英莺啼序的慢词。井梧:井旁挺拔的梧桐古树。绛河:银河。绛霄:天空。画角:上有彩绘。笔锋转向宋玉又自然转回来。正蝉吟败叶又转却与开头晚秋天相契合。心丶绪烦乱间结结束上阕为后文抒情作足铺垫。柳永式的矛盾。 八声甘州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8、寇准。太宗真宗澶渊之盟。丁谓刘皇后贬雷州。寇准背靴。死雷州,回途经费用完葬洛阳。刚直足智。踏莎行春色将阑,将阑、渐老、落尽,春光易逝人何以堪。 27、林逋。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成气十几岁父母去世。放鹤报信卖梅。隐居孤山,谥号和靖先生。西湖三贤堂。墓中玉簪。长相思。点绛唇金谷年年,有分别之意。 26、潘阆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王继恩扮鬼吓柳开扮僧扮箍桶匠,两次脱离朝廷纷争。酒泉子长忆观潮,唐教坊曲,以酒泉郡地名为曲名。为高平调。有两体,温庭筠体为正体,二潘阆体。现浙江海宁,前浙江杭州。 25、李煜 夏历夏历,又称阴历、农历等。它与黄帝历、颛顼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宋太祖赵匡胤临终前,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摊破浣溪沙: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突破原来词调谱式,故称摊破。 摊增加破破裂 捣练子令庭院深运用电影推摄手法,运用远近景跳切手法,全景到近景,逐渐推迟主人公特写,深院”是世家豪族的深宅大院,所谓“侯门一入深如海”、“庭院深深深几许”是也。这是着眼于全景。“小庭”则是这整体中的一个单元,借大宅院之“静”,当不仅仅是客观外在的安静、清静,在词语的深层结构中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避巧就拙,崇尚朴素。寒砧声作为一种情感的形式或象征,逐渐抽象化、符号化,已经凝固到文学传统之中。甚或是实际并无具体对象而纯属某种心理感觉的类似情绪 梦江南多少恨。起笔陡起,直且显。花月正春风象征他生活最好时刻。 乌夜啼林华谢了春红。胭脂泪:女子的眼泪。胭脂泪以血着书。林花着雨胭脂湿。相留醉,悲伤凄切之甚而迷醉。作于被俘后待罪被囚之际。着雨的林花好似女儿的胭脂泪,花与怜花人相留醉。明白如话,看似易晓,实涵蕴万千。林花象征家国,本是谢了,又太匆匆,意思加重一重,悲伤也更进一层。三字三叠句,前二暗换韵仄韵,后一句归原韵。春红为胭脂作根。二四三式,叠字弦连发,与歇拍同。 无言独上西楼。宋词婉约派的开山之做锁清秋,锁住梧桐人思念恨意。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一桁:一列,一挂heng 。秦淮:即秦淮河。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据说是秦始皇为疏通淮水而开凿的,故名秦淮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两阙,两仄转两平。有枉杀谏臣的悔意。 24、李璟。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徐知诰恢复本名,又因自称是唐宪宗之子李恪的四世孙,故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南唐的疆域达到巅峰,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北、湖南等省,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人。后周三征南唐。李璟从金陵迁都洪州即南昌府。李煜迁回金陵,七夕生日。 23、李珣婉约词和抒怀词。归路近上篇动笔,下篇静笔。除了一个“过”字可以看出船在行进外,画面简直是寂静无声。 22、冯延巳。如冯延巳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 冯词写愁的最大特点,是忧愁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中夜起,起为词眼。最后出主旨。 拈,NIAN用手指夹捏。 庭院深深深几许。宋初词风承南唐。雨横风狂三月暮:点季节点气候点时刻,三层渲染。 六曲阑干偎碧树。海燕传说燕从海上来。偎:自然景物和人工景物的和谐。 花前失却游春侣具有民歌风味。 同时“萧索清秋”象征着南唐王朝衰败的时局,抒情主人公的“珠泪坠”也暗示词人因忧心国事而难过。 清平乐雨晴烟晚 砌下落花风起 落花风暮春特有现象。做于李璟铲除党争之时。 谒金门风乍起有认为斗鸭为一种栏杆上的装饰。 砌下:台阶下。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用镜子照鸾鸟,鸾鸟见影便翩翩起舞,所以把镜子叫做鸾镜。 22、孙光宪。“忆潇湘”常用来比喻分别在天涯的亲人,相互在殷切地思念着。峨眉山四座大峨到四峨。 留不得顿起之后,继以缓承,行文摇曳生姿。。印象如此鲜明,标志着对行者之犹存眷恋,就意脉言,暗承“留不得” 21、和凝。背疽,喜作艳词,曲子相公。梦五色笔、法医学家。竹里风声月上门:有外到内,由景到人,由动作到内心。 20、欧阳炯。 统观欧阳词,如一人而有二面。其艳情词艳得近于淫靡,轻佻俳狎,几乎难以卒读 省文 木槿花。槿花:木槿花落叶灌木,有红、白、紫等色花。南方民间经常在院子四周种植,长大一些后即可作为篱笆,称为篱槿 19、牛希济生渣子。这种联想,在古诗词中常见,如:见桃花而思人面,见春山而思眉黛,见彩云而思佳人,其好处在于能巧妙而形象地刻划出人物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清新自然,无雕琢气。 18、薛昭蕴。红泪薛灵芸美人泪。 17、李存勖:三矢之志、伶人治国、英雄气帝王气、一定程度上复国唐朝、灭朱温、耶律阿保机、弟李嗣源反、第一次军乐。 精通音乐。怕老婆刘玉娘。舞凤”,即凤舞,为叶韵,乃倒用, 16、韦庄江南好垆边人似月:卓文君典故。这抒情体现了花间词特点,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中原故乡,现在蜀中,借思念江南思念故乡。未老莫还乡到白头誓不归。古今词话》称韦庄有一个宠爱的姬妾被王建假托教导宫女召入宫而终未放回,韦词牵涉此事者甚多 15、皇甫松牛僧儒外甥。梦江南二首兰烬落。楼上寝。秣陵惆怅事,女子莫愁愁深似海。 采莲子此词和声既传,则应欣赏其作为有和声之歌词而不是无和声之绝句的全幅境界。 14、韦庄女冠子二首 13、定陵发掘的悲剧 12、席慕容悲喜剧8、温庭筠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于诗词方面。温庭筠诗的影响主要在艺术方面。温庭筠的乐府诗。温庭筠的近体诗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声律上。由于擅长音乐,温庭筠有意识地对唐代诗歌最普遍采用的形式近体诗的声律进行了改造,对诗歌声律以及词体创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鱼玄机四大才女: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 7、简而言之:“器乐声腔化”是指将器乐音乐的旋律、音乐形象,进行人声歌唱性的艺术处理方式,以追求乐器人声嗓子般的美感,追求器乐音乐声腔化的艺术境界。闵惠芬 6、尊前集:北宋,比花间集广泛。花间集》是中国的一部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后蜀赵崇祚编,从温庭筠到韦庄等18位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艺术成就。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其余15人皆后蜀人,这批后蜀词人刻意模仿温庭筠艳丽香软的词风,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特点,互相唱和,形成了花间词派。 5、鹧鸪:嘶哑悲戚。象征离愁 4、梦江南千万恨。此词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天涯到山月和水风。无情衬有情。 3、望江南梳洗罢。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从起床已含愁,不是第一次登楼隅望。 2、更漏子.柳丝长。子是曲子简称。画屏金鹧鸪:连金线绣成的鹧鸪好像也被惊起。香雾薄:同迫 1、眉翠薄,鬓云残:眉黛颜色已褪去。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唐宋词研究教材pdf,唐宋词研究自考重点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谁有07564《唐宋词研究》2010年10月份的自考试题? 只有主观题也可以去书店买一本吧浙江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用什么教材当初报名《唐诗研究》,书里只有李白和长恨歌的内容,结果考试居然都没有考到,幸好当时一起报名了古代文学史一所以教材只是参考一下而已不如买下试卷看看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19年唐诗宋词研究自考真题

第一是,买好教材,任何考试以教材为准,教材永远比真题重要。你要知道,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带“研究”俩字的专业,表明这个专学的是文学理论,所以理论内容一定是考试的重点。吃透教材,你才能知道哪些理论才是重点。第二,掌握好重点篇目。《唐宋词研究》其实跟《唐宋散文研究》一样,你们所学习的篇目,肯定都是代表性篇目。这门科目的目的就是从通过篇目提炼写作特点,目的还是掌握写作特点。【篇目只是论述写作特点的一个工具而已,它是帮助你理解唐宋诗词理论的。但是,如果你对篇目不熟悉,比如:不会背诵篇目吧,你就根本无从谈论理论。因为考试题目中是不会给你原文的,晓得吧。】你只要掌握这些重点篇目的文学理论,在其他情况下遇到,你就会加以运用了。第三,大量翻阅参考书籍。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诗中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亮别称集锦 桂魄:苏轼《念奴娇·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侵一天秋碧。” 玉轮:李贺《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玉蟾:方千《中秋月》:“良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云复团》。” 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冰镜:孔平仲《玩月》:“团团冰镜叶清辉。” 冰鉴: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冰轮: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桂宫: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玉兔:辛弃疾《满江红·中秋》:“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有?”

请问有广东2010年10月份《唐宋词研究》(07564)的试卷吗?只记得主观题部分(简答和论述)也可以,谢谢了!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诗中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诗中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亮别称集锦 桂魄:苏轼《念奴娇·中秋》:“桂魄飞来光射处,冷侵一天秋碧。” 玉轮:李贺《梦天》:“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玉蟾:方千《中秋月》:“良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蟾蜍:贾岛《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云复团》。” 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冰镜:孔平仲《玩月》:“团团冰镜叶清辉。” 冰鉴:元稹《月》:“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冰轮: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桂宫: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玉兔:辛弃疾《满江红·中秋》:“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夜光: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有?”

  • 索引序列
  • 2019年1月自考本科唐宋词研究真题
  • 2019年唐宋词研究自考真题
  • 唐宋词研究自考真题2019
  • 2019年自考本科唐宋词研究真题
  • 2019年唐诗宋词研究自考真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