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小学教育原理重点笔记归纳

自考小学教育原理重点笔记归纳

发布时间:

自考小学教育原理重点笔记归纳

跪求《教育原理》(陈桂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读书心得 《教育原理》读书笔记一、 出版信息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二、 读书笔记第一版序 “教育原理”,顾名思义,是探求教育事理的学科。 ……其理论框架应与偏重于应用的“教育学”有别。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很长时间里,……“教育学”既探讨理论问题,又涉及具体问题。 教育学背上了沉重的翅膀,产生理论体系上的难题。干脆说,致使教育学形成不成严密的理论体系。 近十年见,教育学研究领域呈现中兴的态势。到1991年7月,……新编各种名目的《教育学》为数已达165种。然而,舆论界……有“雷同”之叹。 教育原理,可算是理论教育学。 理论的基本要素,按照一种分析,包括:(1)概念,(2)变量(指明现象程度差异的概念),(3)陈述(概念之间的联结构成理论陈述),(4)格式(由理论陈述的组合所构成),即通常所谓“理论框架”。 ◇概念,……通常以定义揭示概念的内涵……以往在界说各种教育基本概念时,往往夹杂许多涉及价值取向的规定,导致概念的内涵失之过深,概念的外延过于狭窄,遂使一般概念失去一般性,而这似乎又未妨碍人们用已经赋予特定含义的概念指称与其外延不相称的事物。 ◇已往教育学中也不免包含许多指明教育现象程度差异的概念,惟对于变量的意义估计不足、分析不够。 ◇已往教育学的陈述,似存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混淆,特别是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的现象……罗列事实而缺乏逻辑论证、陈述当然的规范而不顾可行性之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这里关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分析,将尽可能地把客观存在的事实、逻辑上可能存在的事实、应有的事态(价值取向)与可行的抉择这样四个层面分清,并兼顾这四个层面。 ◇(关于格式)……这里的尝试……可谓由内而外、由小到大,也算是由此及彼、从具体到抽象。 因为“内”与“小”是教育自身的历史的与逻辑的起点。由此出发展开的论证,最终求得关于教育的系统认识。 基于这种构想的教育原理框架是:从教育要素到教育过程(微观),从简单教育过程到复杂教育过程,从教育过程到教育实体(中观),从教育实体到教育系统(宏观)(第Ⅰ编);从教育的内部联系到教育的外部联系,从教育的外部联系对教育内部联系的影响到教育系统自身的特性(第Ⅱ编);由教育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所决定的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的构成、学校职能以及家庭的教育职能(第Ⅲ编);从一般教育原理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第Ⅳ编)。 从古至今,人类教育的组织形态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如何揭示教育组织演变的内在逻辑? 这里的尝试是: ◇从分解直接教育过程的要素入手,揭示教育形态发生、教育过程从简单到复杂演变的根据。 ◇把复杂的教育组织体系分解为三级(三个层面),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直接教育过程”;以各种各样直接教育过程为基础的“教育实体”;由各级各类教育实体构成的“教育系统”。 ◇揭示“直接教育过程”、“教育实体”与“教育系统”发生与演变的过程,也就是从偶然发生的无组织的教育现象,到教育组织形态的出现,这是教育“形式化”的过程;形式化教育从不定型到定型,这是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这是教育的“制度化”的过程。 ——第1-4页教育的简单要素 把一定客体作为系统加以分解,直到分析出构成该系统的简单要素(元素),然后再对各个简单要素分别考察的基础上加以综合,从而建立较严密的理论体系;现代系统论对所分析的客体的诸要素的描述,不是从这些要素本身入手,而从这些要素“在整体中的地位”入手,更丰富了人们的认识,使理论研究方法更加完善。 ……这里首先要研究的是,教育的“细胞”由哪些要素构成。 ……作为教育活动的必要成分的要素,称为“教育的简单要素”。1 前人考察“教育简单要素”的尝试 梳理卢梭(法,近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18世纪)、赫尔巴特(德,教育学家,19世纪初)、格雷戈里(美,教育学家,19世纪80年代)、涂尔干(法,教育社会学奠基者,20世纪初)、德国文化教育学派(20世纪初)、《中国教育辞典》(1928年)等关于教育简单要素的分析。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从整个劳动过程的结果来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而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①这是“简单劳动过程”的含义。 如果把教育过程同劳动过程类比,其简单要素当包括:教育者的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对象(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联系中介的“教育资料”(相当于“劳动资料”,不相当于“生产资料”)(按:以“教育资料”代替“教育材料”,可避免与“教材”混同,亦可把教育方式方法等成分包括在内) ①: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5页。 (宽容按:将教育过程类比劳动过程,或作为劳动过程的一个所属,。 教育学考研专业课报哪个班好呢? 教育学考研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1、 第一类教育学最基础的二级学科,即教育学原理、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 这些专业适用面广,而且是几乎所有开设教育学专业的师范院校都有的.在这三个专业当中,希望继续在教育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同学可以选择教育学原理,而这个专业也是各个学校录取分数比较高的;比较教育学这个专业的优势是出国机会比较多。 2、 第二类就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教育领域或受教育群体进行研究,例如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以及一些相对冷门的二级学科。 3、 第三类是最为实用的二级学科即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属于各个学科学院下的,比如物理学院下的物理课教论、文学院下的语文课教论、数学院下的数学课教论等等,第二类是归属于教育学院下,主要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校本改革、学业评价等等。这个学科最符合一些“考教育学研究生是想去教书”想法的同学。 向TA提问官方电话。 谁知道教师招聘考试怎样复习更有效?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理论性强,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 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论述题最显著的特色。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的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学区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 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这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当然这就要求能对基本的教育学理论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理解必须要多读,多看,多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一般教育理论中出论述概率较高的知识块在于教育与人的发展(如请用教育学原理论述“有志者事竟成”),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素养,师生关系,教学,德育,班主任工作等,新课程改革,当然地区不同侧重不一样。2、能用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生知识程度的又一个方面。 这一点对于在职教师是一个优势,但对于新毕业的学生,难度就较大。但毕业生不要灰心,任何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新毕业的同学有个很大优势就是记忆能力较好,识记与掌握理论知识速度快。 而且,我们有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与老师的接触,这可为解答这类论述题提供一些素材。必要时,还可以把阅读得来的实例(甚至是虚构的,有说服力的)写出来,增强自己在论述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去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当然,所有这些必须符合现实,符合理论要求。具体来说,论述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首看题目,迅速搜索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理论的识记很有必要,大家一定不要怕为难,尤其前文讲到的那几块知识,一定要记,否则就是理到用时方恨少)。 对核心概念解释。把题目中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尤其是含有材料的论述),把题目中核心概念进行解释,这一点类似于名词解释,这一点有时非常必要和重要,而又是不少同学容易忽视的地方,所以复习的时候对于重要的名词要记住里面的关键词,即使你记不得原话,也可以达到点子上。 2、对号入座,具体分析,理论+例子。论点要分开写(如1、2、3等)。 一般,每个论点的开头第一句话写理论上关于问题的解释或者思想,然后简单阐述,后面加入简明例子:可以是题中原话,可以是自己概括总结,可以是自己积累的实际事例。3、总结,能简明的回顾这个题目。 例:《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行为作分析论述。 一、带着题目要求“现代教育理论”去读题干,搜索出理论范围:新课改下教育观,学生观,师生观,核心概念解释:(1)教育观:新课改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的,独特的,发展的人。 是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3)师生要平等相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二、对号入座,具体分析,理论加实际:(1)“听蚂蚁唱歌呢。” 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 (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4) 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三、总结回顾:教师只有树立起符合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学生观,教学观和师生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考研专业课要做笔记吗 一、框架很重要不论你多么理解你的知识,整体的框架性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备考的最后2周,尤其是最后一周,你需要几小时回忆出一门课的内容,那么,框架极其重要。 下面以【中国教育史】-古代史为例,展示我当时准备的框架框架能解决的问题:1.看过书后,不知道都说了些什么2.背诵的时候,记了前面忘后面,不成体系3.为什么别人背书越背越快,而我总是停滞不前4.看到题目的时候 ,如何提取知识点,我怎么知道它要考我什么5.对于自主命题的院校,我如何能将题目答的深入有逻辑,且思维角度新颖众多彼此联系二、难以理解的问题如何处理——画图下面以赫尔巴特的“统觉”为例在课本中,你看到的统觉的解释是这样的: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⑴当新的 *** 发生作用时,表象就会通过感观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阀中;⑵①如果它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唤醒意识阀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结合,②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就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在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③新的感觉表现与已有观念的结合,形成统觉团。(即认识活动的结果)(类似于顺应,就是改组了原来的图式)⑶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经在意识阀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 此刻,你应该离崩溃不远了,那么,如果用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一目了然三、表格是万能的,多用多受益教育学背诵的东西繁多,如果没有表格的梳理,归类、再进行记忆,那么,是十分困难的,况且,对于自主命题的院校,记忆是你的基本功,如何答好题,才是真正的得分利器下面以部分科难背的内容为例1.教育学原理:课程部分:课程流派教学中要处理好的五对关系德育模式2.中国教育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及其思想3.外国教育史19世纪的教育思潮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4.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四、背诵时逻辑尽量简单背诵的时候,不要一个部分用一个逻辑去记,你会疯掉。大逻辑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具体到各科,尽量几章或者至少一章只用一个逻辑去记。 因涉及内容砸碎且多,需要的可以提问五、三遍都没记住,请及时返回书本在我自己背诵的时候,如果背了三遍,我依然记不住,(三遍的时间域是一周内),我就会放弃因为,不是自己记忆力出了问题,是理解出了问题!然后,请你回到书本进行理解,一本书理解不了,两本,两本不行三本,超过三本以上,请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者老师以上是我备考的时候, 浏览过的书,并没有都看,我会一个科目以一本书为主,然后碰到实在无法理解的,才会再看第二本。所以,实际上,很多书,我只看了部分内容,并没有全看。 ps.考教师教育学院的同学,如果时间充裕, 同样建议你们去看教育看教育科学学院推荐的书目。具体,请手动登录到南京师范大学的招生简章中,里面有具体的书目,请自行购买与参考。 六、如何答的有新意得高分毋庸置疑,自主命题,题目不一定出的很偏,但需要在答题的时候更加深入,那么如何做到深入呢?需要你多思考。那如何思考呢?下面以几个教育学原理中常常出现的题目作为例子,供大家参考,当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例1:师生观师生观的整个的答题思路一、师生观历史的嬗变 (4)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1.以教师为中心。①知识;②学生从属、统治、服从;③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均丧失。 2.以学生为中心。①学生;②教师从属;③从一种不平等滑向另一种不平等。 3.教师主导学生主体。①what;②没有跳出“主体与客体”的思维模式。 4.双主体。①教师是“教”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②都以完整的人格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从而实现教育意义的共享共创。总之,师生观,由过去的“我与他”的关系,向“我与你”的关系转变,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具体来说一学生观二教师观(教师的职业特点:5)三师生观良好师生观的关键就是——民主、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公正、宽容、友善、鼓励、帮助的关系。1.特点 ⑴在人格上:平等 ⑵在教学上: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主体。 ⑶在社会层面上:相互影响2.标准 ⑴社会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基本要求 ⑵人际关系: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⑶教育关系:教学相长、共享共创; ⑷心理关系:宽容理解。3.途径方法:(3)包括了课堂、课外、校外活动 ⑴转变观念(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①正确的学生观;②平等的师生观;③正确的人才观。 ⑵尊重与理解是创新性师生关系的关键 ①主动接近学生,研究学生;②尊重和理解学生,主动沟通学生,做到“移情体验”;③充分了解学生;④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⑤以自身形象影响学生。⑶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4.意义:建立新型师生观,对于当今的教学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意义。 ⑴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⑵教师作为教育要素中的施教者,承担着多种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 ⑶只有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素质的人,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总之,新型的师生观,就是要去建立一种民主、。 教育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如何复习 我 教育学综合239分,自己的经验是买本大纲解析,然后再买到相关书,以大纲解析为重点,对照着课本看。 因为文科的东西信息量大,但是信息量大的好处就是好记。同一个知识点,如果只看大纲解析那么简短的两句话,肯定是难以理解,因为感性材料不够,导致对大脑的 *** 不够深刻,记忆不牢固。 而书上对于该知识点的诠释却是全面的,有很多实例支撑,看过一遍是很有效的。书的作用除了丰富知识点,加深记忆以外,就是捡到一些冷僻的知识点。 因为现在教育学综合的出题范围虽然是以大纲解析为核心,但是考试的规律就是越考越偏,因为练习题太多了,猜题押题太多,为了体现出区分度,选拔出一定量的考生,必然导致出题老师出一些冷僻的知识点,所以看书的时候可以捡到一些知识点,这对于90分的选择题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总之以大纲解析为依据,结合书本反复看,大纲解析是指路标,书本就是基石,不要急,慢慢看。 急着看完如果没印象就是浪费时间,所以一步一个脚印,做笔记是好方法,但是我当时只做了3本书的笔记,这个因人而异吧,你可以试试,如果感觉不好就停下来。 习题都是看完一本书后再做的,做题是为了巩固知识到时候推荐做所有的真题,以及一些模拟题。 教育学统考的参考书要全看吗 从2007年起,教育学专业课实行全国统考《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 以下推荐几本教材,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外教育史: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针对你的情况,提供几点复习建议:一、从现在开始着手了解教育学的四部分内容,熟读教材,对这几部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二、考纲出来后,结合考纲重点看教材,标重点,加强记忆,做好读书笔记。 基本概念和原理,在这个阶段记忆和理解。另外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阅读一些论文著述。 三、突出重点,强化记忆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历年真题,补充遗漏的知识点。这个阶段复习后,应该清楚认识教育学的整个知识框架体系。 四、最后阶段复习,主要是对以前的笔记、标记的重点等再次理解和记忆,并配合习题。 303教育学考试重点 绪论1.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什么?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应算中国的《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担它们尚不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3、教育学的地 位、作用; 地位:教育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基础学科和必修学科之一。作用:①、是学习者掌握教育基本理论,知道教育实践 ②、使学习者树立真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 ③、使学习者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4、怎样学习教育学?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③、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④、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第一章1.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2)心里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概念:概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凡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从狭义而言,专指学校教育【指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全面发展】。 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1)生产性(体现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民主性(体现在世俗化、普及性和公平性上) 3)科学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4)革新性(不断创新推动者教育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4、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1)贯彻“三个面向” 2)实施科教兴国 3)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章1.学校及学制的产生学校的产生: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不需要幼年个体进行产品的生产),体脑分工(需要有些人做领导工作)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政治上,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进行经验和观念的传递) 3、文化上,文化的发展(文艺作品的产生),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制的产生: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饮锭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但并未全面实行。1904年1月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通常称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 2.学校的公益性特点1]学校与企业的区别【设置目的的不同、调节手段不同、与 *** 关系不同、产出不同】2}学校公益性的两个具体表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3、 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的存在时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受到规范及影响4.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内容:①、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②、教务行政管理 ③、总务工作管理 ④、教学工作管理 途径:①、沟通的内涵 ②、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③、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 ④、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 ⑤、客服沟通障碍的方法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方法 (3)思想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5.教育活动中如何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配合?(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第三章1.儿童发展的内涵、特点内涵: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特点: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2: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1)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 影响:1)使课程内容8变得简化和简单,贴近生活而且新颖有趣 2)强调了学校学习与学生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原则 3)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勤于探索、敢于想象与创造的实践性学习和发展过程第四章1.教师的劳动特点;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特点: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 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职业道德素质2.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心理相容 4)教学相长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结合起来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第五章1.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功能含义: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2.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1)、主观依据①、从客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②、收到思想家们或制度教育目的者的任性假设的影响③、收到主体有关理想人格之观念的影响2)客观依据: 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②、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③、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④、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3.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1)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客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自学考试之小学科学教育复习资料1 [ 2007-6-9 13:54:00 | By: 举杯邀月 ] 一、填空1、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知识体系、创造活动、社会结构、社会生产力、文化形态。2、科学知识包括:客观事实;规律。3、科学的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探索、解释、考验。4、科学的社会结构,是由科学研究体系、科学后勤部门和科学管理机构等共同组成的。5、科学劳动软件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学科、本领域的历史资料,前人认识的成果,各种实验资料、科技情报、图书期刊等。它是科学研究的原材料。硬件是指各种科学工具、物质技术手段。6、60年代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科学家。196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明确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7、80年代的科学教育目标是,为培养科学家转向面向全体学生而无论他今后是否从事科学工作。1985年,美国开始了以提高全美国人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科学技术教育计划。提出了“为全美国人的科学”称为“2061计划”。1988年英国提出科学为大众的观点。8、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特殊研究方法等。9、大脑有神经细胞140——150亿。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中间以“胼胝体”相连。左半球是以线性方式处理输入信息的,而右半球则以视觉空间的非线性方式处理输入信息的。右脑开发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医学生理学家斯佩里博士。10、斯佩里博士于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是脑——意识关系的论述,其中包括修改意识概念的学说。11、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主要分管思考、语言、书写、计算、判断、推理。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负责操纵感觉领域如认识形体、鉴赏绘画、欣赏音乐。左右脑平衡发展,是智力良好的基础。人的显意识功能主要集中在左半球,潜意识功能主要表现在右半球。12、绝大多数的创造性工作都需要直觉和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13、操作能力这一概念包括除了实验能力外,还包括科技活动的制作能力和生产劳动基本技能的操作能力。14、神经科学是60年代末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研究人和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目的在于揭示人脑的奥秘。15、在建构哲学中,有两个概念,一是“神经网络封闭性”,另一个是“认知结构封闭耦合”。16、神经网络封闭性可用如下三个方框表示:人接受外来信息,产生行动的过程简化为三个框框组成的路线。第一个是感受器接受信息,然后感受器传递给中枢神经,最后中枢经过加工传送给效应器,效应器产生行动。17、感受器除了接受外来信息(I)以外,还要接受效应器反馈的信息(S)。由于新信息占的比例太少,所以系统论就把它看作是封闭系统。18、认知结构封闭耦合也用两个方框表示。第一方框表示客体,就是我们认识的对象。第二个方框表示人。19、我们把神经网络封闭性和认知结构封闭耦合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得到两个结论:一、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所感受的信息中绝大部分是自身把馈的信息(I:S=1:10万)。二、即使来自外来客体的新信息也是经过主观操作过的信息。于是,人对事物的认识有赖于人自身的认知结构,也就是说人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因此,从小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们的认知结构是教育成败的关键。20、20世纪中叶的“会合论”认为,知识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复合的结果”。21、皮亚杰强调知识的发生过程是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不断建构的过程。22、教育的目的要求,措施都是外在东西如何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变化才是关键,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内化,内化的好坏是教育效果的大小成正相关的。23、STS教育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中的“科学”,不只是静态的科学结论,而且包含动态的科学过程。技术是客观的物质手段与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结合的产物。24、自然课和知识内容由4个系统和8个单元组成。4个系统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宇宙和空间科学。8个单元是:生物、人体、水和空气、地球、力和机械、声光热、电和磁、宇宙。25、科学教育评价的特征:一是方向性和教育性。二是整体性和综合性。三是动态性和主体性。四是科学性和可行性。26、所谓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认知领域: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创造能力,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等。二是情感领域:兴趣爱好,合作精神,自我发展倾向,态度,价值观,社会性等。三是操作技能:口头语言表达,实验操作,劳动、美术创作,表演(语言与动作协调)等。27、80年代我国生物学家把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与生态学列为当前生物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无疑是正确地反映了现代生命科学的总趋势。28、遗传学(主要是分子遗传学)不仅是20世纪下半叶生物科学的带头学科。促进生育生特学的蓬勃发展。29、构成生物体的物质种类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蛋白质和核酸。3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而构成新陈代谢的所有化学变化,都是在酶的催化之下进行的,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以肽连接而成的。3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承担者,核酸分子是由许许多多核苷酸相连接的长链。根据核酸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叫脱氧核糖核酸,英文缩写为DNA,另一种是核糖核酸,英文缩写是RNA。32、遗传信息由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过程,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通常称之为中心法则。33、一些著名的遗传学把遗传学概括称为基因学,因为现代遗传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学科。34、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在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叫染色体,它由一些叫做脱氧核酸(DNA)的物质组成,DNA带有生命的遗传信息,它由两条很长的以螺旋形式相互结合的“链”构成,“链”上带有密码。人约有10万个基因,而每个基因是由密码来决定的。人的DNA中共有30亿个分子密码,排列组成10万个基因。35、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细胞的结构、细胞遗传、细胞的繁殖与分化、细胞信息的传递与细胞的通讯等是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6、一个单一的受精卵细胞怎样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分化成为一个由千千万万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成熟个体,一直是细胞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发育生物学的中心内容。37、发育生物学当今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细胞的基因如何按一定的时空关系选择性地表达专一性的蛋白质,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个体发育。38、神经科学是研究人与动物神经系统(主要是脑)的结构和功能,在分子水平、神经网络水平、整体水平及行为水平阐明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活动规律的学科群。39、生物技术的核心支柱是基因工程(乃至蛋白质工程),与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一起构成生物技术。40、70年代,Berg首次利用内切酶把分属两个不同种属的DNA蛋组到一起,创建了重组体DNA技术,即俗称遗传工程或基因工程。41、1997年2月27日,英国刊登了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威尔穆特等人利用克隆方法培养出一只基因性状与提供细胞的成年羊完全一致的绵羊“多利”。“克隆”是英文单词“Clone”的音译,其含义是无性繁殖。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中称为“生物放大技术”。多利就是利用一头母羊的体细胞复制出来的。42、未来农业发展主要靠基因工程。转基因植物从1986年进入大田试验。43、氢能有“新一代绿色能源”之称。可再生能源,有“液体黄金”之称的乙醇。44、物质结构研究的当代进展总结出如下规律:所有的粒子的运动遵循四种基本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夸克、轻子和传播子(即传递力的粒子)是更为基本的粒子。四种基本力即:引力、电磁力和强力的相互间作用规律。45、根据作用力的特点:粒子分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大类。粒子物理研究的工具是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器,自60年代出现高能粒子加速器。46、材料、能源和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按大的类别来说,材料可以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的使用性能来看,可以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47、激光的性质:一、定向发光。二、亮度极高。三、颜色极纯。四、闪光时间可以极短。48、激光器的结构基本上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工作物质、泵浦源、谐振腔。49、目前利用和将来可望利用的能源:水力、地热能、核能、岩石圈以外的其他能源包括风能、海洋的潮汐能和波浪能以及太阳能等。50、水力发电具有很多优点:无污染、运行费用很低、水库寿命一般比火电站和核电站长,而且水库还有多方面的效益等等。51、地热能指地下热岩和热液中所储存的能量,通常以三种形式存在:干蒸气、湿蒸气和热水。52、空间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大阳系、银河系、局部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和演化这些空间客体为对象,用新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传统的科学前沿难题,并不断取得关键性进展的学科。53、直到20世纪,以众多观测事实为依据的科学的宇宙起源和演化理论才正式宣告诞生。一是现代宇宙学的诞生,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二是宇宙膨胀的发现,1924年,弗里德曼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从理论上论证了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决不会保持静止状态。三是宇宙的年龄。四是轻元素的起源。五是微波背景辐射。六是宇宙的物理演化史。54、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55、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光、热、土、水、气、动植物、以及这些自然要素与人类长期共处所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56、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二是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57、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及其运动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新兴的横断科学。58、微电子技术是微小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最主要的就是集成电路技术。59、集成电路是指以半导体晶体材料为基片,采用专门的工艺技术将组成电路的元器件和互连线集成的基片内部、表面或基片之上的微小型化电路或系统。60、一般将集成100个晶体管以下的集成电路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100~1000个晶体的集成电路称为中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集成电路已经进入1000个以上元器件的大规模集成时代。80年代可以看作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61、1946年冯·诺依曼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62、计算机软件:构成计算机基本部件的集成电路以及处部设备等部分,称作计算机的硬件。为了完成管理计算机本身,或针对不同的信息处理任务而编制的程序,称做计算机软件。63、软件根据其所起的作用分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就是指一种特殊的管理计算机系统或为计算机系统服务的程序。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称为应用软件,它是使用通用计算机解决特定任务的程序。64、科技活动的方式:个人活动。科技社团活动。群众活动。班级活动。

我弟弟在这住了两个多月了,药都还没有配好,每天吃不同的药,弄的跟试验品一样,请问精神分裂的药可以乱吃么,不但没好还更加严重了,两个多月,每天就发两顿药,就花了快2万,乱要钱就算了,病也没好转,还加重了,坑爹的医院!

教育原理自考重点笔记归纳

跪求《教育原理》(陈桂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读书心得 《教育原理》读书笔记一、 出版信息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二、 读书笔记第一版序 “教育原理”,顾名思义,是探求教育事理的学科。 ……其理论框架应与偏重于应用的“教育学”有别。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很长时间里,……“教育学”既探讨理论问题,又涉及具体问题。 教育学背上了沉重的翅膀,产生理论体系上的难题。干脆说,致使教育学形成不成严密的理论体系。 近十年见,教育学研究领域呈现中兴的态势。到1991年7月,……新编各种名目的《教育学》为数已达165种。然而,舆论界……有“雷同”之叹。 教育原理,可算是理论教育学。 理论的基本要素,按照一种分析,包括:(1)概念,(2)变量(指明现象程度差异的概念),(3)陈述(概念之间的联结构成理论陈述),(4)格式(由理论陈述的组合所构成),即通常所谓“理论框架”。 ◇概念,……通常以定义揭示概念的内涵……以往在界说各种教育基本概念时,往往夹杂许多涉及价值取向的规定,导致概念的内涵失之过深,概念的外延过于狭窄,遂使一般概念失去一般性,而这似乎又未妨碍人们用已经赋予特定含义的概念指称与其外延不相称的事物。 ◇已往教育学中也不免包含许多指明教育现象程度差异的概念,惟对于变量的意义估计不足、分析不够。 ◇已往教育学的陈述,似存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混淆,特别是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的现象……罗列事实而缺乏逻辑论证、陈述当然的规范而不顾可行性之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这里关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分析,将尽可能地把客观存在的事实、逻辑上可能存在的事实、应有的事态(价值取向)与可行的抉择这样四个层面分清,并兼顾这四个层面。 ◇(关于格式)……这里的尝试……可谓由内而外、由小到大,也算是由此及彼、从具体到抽象。 因为“内”与“小”是教育自身的历史的与逻辑的起点。由此出发展开的论证,最终求得关于教育的系统认识。 基于这种构想的教育原理框架是:从教育要素到教育过程(微观),从简单教育过程到复杂教育过程,从教育过程到教育实体(中观),从教育实体到教育系统(宏观)(第Ⅰ编);从教育的内部联系到教育的外部联系,从教育的外部联系对教育内部联系的影响到教育系统自身的特性(第Ⅱ编);由教育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所决定的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的构成、学校职能以及家庭的教育职能(第Ⅲ编);从一般教育原理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第Ⅳ编)。 从古至今,人类教育的组织形态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如何揭示教育组织演变的内在逻辑? 这里的尝试是: ◇从分解直接教育过程的要素入手,揭示教育形态发生、教育过程从简单到复杂演变的根据。 ◇把复杂的教育组织体系分解为三级(三个层面),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直接教育过程”;以各种各样直接教育过程为基础的“教育实体”;由各级各类教育实体构成的“教育系统”。 ◇揭示“直接教育过程”、“教育实体”与“教育系统”发生与演变的过程,也就是从偶然发生的无组织的教育现象,到教育组织形态的出现,这是教育“形式化”的过程;形式化教育从不定型到定型,这是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这是教育的“制度化”的过程。 ——第1-4页教育的简单要素 把一定客体作为系统加以分解,直到分析出构成该系统的简单要素(元素),然后再对各个简单要素分别考察的基础上加以综合,从而建立较严密的理论体系;现代系统论对所分析的客体的诸要素的描述,不是从这些要素本身入手,而从这些要素“在整体中的地位”入手,更丰富了人们的认识,使理论研究方法更加完善。 ……这里首先要研究的是,教育的“细胞”由哪些要素构成。 ……作为教育活动的必要成分的要素,称为“教育的简单要素”。1 前人考察“教育简单要素”的尝试 梳理卢梭(法,近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18世纪)、赫尔巴特(德,教育学家,19世纪初)、格雷戈里(美,教育学家,19世纪80年代)、涂尔干(法,教育社会学奠基者,20世纪初)、德国文化教育学派(20世纪初)、《中国教育辞典》(1928年)等关于教育简单要素的分析。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从整个劳动过程的结果来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而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①这是“简单劳动过程”的含义。 如果把教育过程同劳动过程类比,其简单要素当包括:教育者的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对象(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联系中介的“教育资料”(相当于“劳动资料”,不相当于“生产资料”)(按:以“教育资料”代替“教育材料”,可避免与“教材”混同,亦可把教育方式方法等成分包括在内) ①: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5页。 (宽容按:将教育过程类比劳动过程,或作为劳动过程的一个所属,。 教育学考研专业课报哪个班好呢? 教育学考研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1、 第一类教育学最基础的二级学科,即教育学原理、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 这些专业适用面广,而且是几乎所有开设教育学专业的师范院校都有的.在这三个专业当中,希望继续在教育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同学可以选择教育学原理,而这个专业也是各个学校录取分数比较高的;比较教育学这个专业的优势是出国机会比较多。 2、 第二类就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教育领域或受教育群体进行研究,例如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以及一些相对冷门的二级学科。 3、 第三类是最为实用的二级学科即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属于各个学科学院下的,比如物理学院下的物理课教论、文学院下的语文课教论、数学院下的数学课教论等等,第二类是归属于教育学院下,主要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校本改革、学业评价等等。这个学科最符合一些“考教育学研究生是想去教书”想法的同学。 向TA提问官方电话。 谁知道教师招聘考试怎样复习更有效?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理论性强,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 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论述题最显著的特色。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的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学区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 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这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当然这就要求能对基本的教育学理论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理解必须要多读,多看,多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一般教育理论中出论述概率较高的知识块在于教育与人的发展(如请用教育学原理论述“有志者事竟成”),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素养,师生关系,教学,德育,班主任工作等,新课程改革,当然地区不同侧重不一样。2、能用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生知识程度的又一个方面。 这一点对于在职教师是一个优势,但对于新毕业的学生,难度就较大。但毕业生不要灰心,任何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新毕业的同学有个很大优势就是记忆能力较好,识记与掌握理论知识速度快。 而且,我们有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与老师的接触,这可为解答这类论述题提供一些素材。必要时,还可以把阅读得来的实例(甚至是虚构的,有说服力的)写出来,增强自己在论述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去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当然,所有这些必须符合现实,符合理论要求。具体来说,论述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首看题目,迅速搜索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理论的识记很有必要,大家一定不要怕为难,尤其前文讲到的那几块知识,一定要记,否则就是理到用时方恨少)。 对核心概念解释。把题目中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尤其是含有材料的论述),把题目中核心概念进行解释,这一点类似于名词解释,这一点有时非常必要和重要,而又是不少同学容易忽视的地方,所以复习的时候对于重要的名词要记住里面的关键词,即使你记不得原话,也可以达到点子上。 2、对号入座,具体分析,理论+例子。论点要分开写(如1、2、3等)。 一般,每个论点的开头第一句话写理论上关于问题的解释或者思想,然后简单阐述,后面加入简明例子:可以是题中原话,可以是自己概括总结,可以是自己积累的实际事例。3、总结,能简明的回顾这个题目。 例:《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行为作分析论述。 一、带着题目要求“现代教育理论”去读题干,搜索出理论范围:新课改下教育观,学生观,师生观,核心概念解释:(1)教育观:新课改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的,独特的,发展的人。 是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3)师生要平等相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二、对号入座,具体分析,理论加实际:(1)“听蚂蚁唱歌呢。” 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 (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4) 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三、总结回顾:教师只有树立起符合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学生观,教学观和师生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考研专业课要做笔记吗 一、框架很重要不论你多么理解你的知识,整体的框架性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备考的最后2周,尤其是最后一周,你需要几小时回忆出一门课的内容,那么,框架极其重要。 下面以【中国教育史】-古代史为例,展示我当时准备的框架框架能解决的问题:1.看过书后,不知道都说了些什么2.背诵的时候,记了前面忘后面,不成体系3.为什么别人背书越背越快,而我总是停滞不前4.看到题目的时候 ,如何提取知识点,我怎么知道它要考我什么5.对于自主命题的院校,我如何能将题目答的深入有逻辑,且思维角度新颖众多彼此联系二、难以理解的问题如何处理——画图下面以赫尔巴特的“统觉”为例在课本中,你看到的统觉的解释是这样的: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⑴当新的 *** 发生作用时,表象就会通过感观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阀中;⑵①如果它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唤醒意识阀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结合,②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就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在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③新的感觉表现与已有观念的结合,形成统觉团。(即认识活动的结果)(类似于顺应,就是改组了原来的图式)⑶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经在意识阀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 此刻,你应该离崩溃不远了,那么,如果用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一目了然三、表格是万能的,多用多受益教育学背诵的东西繁多,如果没有表格的梳理,归类、再进行记忆,那么,是十分困难的,况且,对于自主命题的院校,记忆是你的基本功,如何答好题,才是真正的得分利器下面以部分科难背的内容为例1.教育学原理:课程部分:课程流派教学中要处理好的五对关系德育模式2.中国教育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及其思想3.外国教育史19世纪的教育思潮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4.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四、背诵时逻辑尽量简单背诵的时候,不要一个部分用一个逻辑去记,你会疯掉。大逻辑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具体到各科,尽量几章或者至少一章只用一个逻辑去记。 因涉及内容砸碎且多,需要的可以提问五、三遍都没记住,请及时返回书本在我自己背诵的时候,如果背了三遍,我依然记不住,(三遍的时间域是一周内),我就会放弃因为,不是自己记忆力出了问题,是理解出了问题!然后,请你回到书本进行理解,一本书理解不了,两本,两本不行三本,超过三本以上,请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者老师以上是我备考的时候, 浏览过的书,并没有都看,我会一个科目以一本书为主,然后碰到实在无法理解的,才会再看第二本。所以,实际上,很多书,我只看了部分内容,并没有全看。 ps.考教师教育学院的同学,如果时间充裕, 同样建议你们去看教育看教育科学学院推荐的书目。具体,请手动登录到南京师范大学的招生简章中,里面有具体的书目,请自行购买与参考。 六、如何答的有新意得高分毋庸置疑,自主命题,题目不一定出的很偏,但需要在答题的时候更加深入,那么如何做到深入呢?需要你多思考。那如何思考呢?下面以几个教育学原理中常常出现的题目作为例子,供大家参考,当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例1:师生观师生观的整个的答题思路一、师生观历史的嬗变 (4)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1.以教师为中心。①知识;②学生从属、统治、服从;③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均丧失。 2.以学生为中心。①学生;②教师从属;③从一种不平等滑向另一种不平等。 3.教师主导学生主体。①what;②没有跳出“主体与客体”的思维模式。 4.双主体。①教师是“教”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②都以完整的人格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从而实现教育意义的共享共创。总之,师生观,由过去的“我与他”的关系,向“我与你”的关系转变,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具体来说一学生观二教师观(教师的职业特点:5)三师生观良好师生观的关键就是——民主、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公正、宽容、友善、鼓励、帮助的关系。1.特点 ⑴在人格上:平等 ⑵在教学上: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主体。 ⑶在社会层面上:相互影响2.标准 ⑴社会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基本要求 ⑵人际关系: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⑶教育关系:教学相长、共享共创; ⑷心理关系:宽容理解。3.途径方法:(3)包括了课堂、课外、校外活动 ⑴转变观念(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①正确的学生观;②平等的师生观;③正确的人才观。 ⑵尊重与理解是创新性师生关系的关键 ①主动接近学生,研究学生;②尊重和理解学生,主动沟通学生,做到“移情体验”;③充分了解学生;④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⑤以自身形象影响学生。⑶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4.意义:建立新型师生观,对于当今的教学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意义。 ⑴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⑵教师作为教育要素中的施教者,承担着多种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 ⑶只有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素质的人,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总之,新型的师生观,就是要去建立一种民主、。 教育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如何复习 我 教育学综合239分,自己的经验是买本大纲解析,然后再买到相关书,以大纲解析为重点,对照着课本看。 因为文科的东西信息量大,但是信息量大的好处就是好记。同一个知识点,如果只看大纲解析那么简短的两句话,肯定是难以理解,因为感性材料不够,导致对大脑的 *** 不够深刻,记忆不牢固。 而书上对于该知识点的诠释却是全面的,有很多实例支撑,看过一遍是很有效的。书的作用除了丰富知识点,加深记忆以外,就是捡到一些冷僻的知识点。 因为现在教育学综合的出题范围虽然是以大纲解析为核心,但是考试的规律就是越考越偏,因为练习题太多了,猜题押题太多,为了体现出区分度,选拔出一定量的考生,必然导致出题老师出一些冷僻的知识点,所以看书的时候可以捡到一些知识点,这对于90分的选择题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总之以大纲解析为依据,结合书本反复看,大纲解析是指路标,书本就是基石,不要急,慢慢看。 急着看完如果没印象就是浪费时间,所以一步一个脚印,做笔记是好方法,但是我当时只做了3本书的笔记,这个因人而异吧,你可以试试,如果感觉不好就停下来。 习题都是看完一本书后再做的,做题是为了巩固知识到时候推荐做所有的真题,以及一些模拟题。 教育学统考的参考书要全看吗 从2007年起,教育学专业课实行全国统考《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 以下推荐几本教材,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外教育史: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针对你的情况,提供几点复习建议:一、从现在开始着手了解教育学的四部分内容,熟读教材,对这几部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二、考纲出来后,结合考纲重点看教材,标重点,加强记忆,做好读书笔记。 基本概念和原理,在这个阶段记忆和理解。另外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阅读一些论文著述。 三、突出重点,强化记忆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历年真题,补充遗漏的知识点。这个阶段复习后,应该清楚认识教育学的整个知识框架体系。 四、最后阶段复习,主要是对以前的笔记、标记的重点等再次理解和记忆,并配合习题。 303教育学考试重点 绪论1.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什么?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应算中国的《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担它们尚不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3、教育学的地 位、作用; 地位:教育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基础学科和必修学科之一。作用:①、是学习者掌握教育基本理论,知道教育实践 ②、使学习者树立真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 ③、使学习者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4、怎样学习教育学?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③、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④、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第一章1.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2)心里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概念:概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凡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从狭义而言,专指学校教育【指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全面发展】。 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1)生产性(体现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民主性(体现在世俗化、普及性和公平性上) 3)科学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4)革新性(不断创新推动者教育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4、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1)贯彻“三个面向” 2)实施科教兴国 3)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章1.学校及学制的产生学校的产生: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不需要幼年个体进行产品的生产),体脑分工(需要有些人做领导工作)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政治上,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进行经验和观念的传递) 3、文化上,文化的发展(文艺作品的产生),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制的产生: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饮锭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但并未全面实行。1904年1月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通常称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 2.学校的公益性特点1]学校与企业的区别【设置目的的不同、调节手段不同、与 *** 关系不同、产出不同】2}学校公益性的两个具体表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3、 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的存在时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受到规范及影响4.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内容:①、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②、教务行政管理 ③、总务工作管理 ④、教学工作管理 途径:①、沟通的内涵 ②、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③、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 ④、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 ⑤、客服沟通障碍的方法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方法 (3)思想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5.教育活动中如何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配合?(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第三章1.儿童发展的内涵、特点内涵: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特点: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2: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1)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 影响:1)使课程内容8变得简化和简单,贴近生活而且新颖有趣 2)强调了学校学习与学生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原则 3)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勤于探索、敢于想象与创造的实践性学习和发展过程第四章1.教师的劳动特点;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特点: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 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职业道德素质2.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心理相容 4)教学相长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结合起来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第五章1.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功能含义: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2.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1)、主观依据①、从客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②、收到思想家们或制度教育目的者的任性假设的影响③、收到主体有关理想人格之观念的影响2)客观依据: 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②、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③、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④、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3.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1)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客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重点知识如下:

1、语文:主要考察考生的语文水平,包括汉字认读、阅读理解、语法概念、作文等。

2、教育学原理: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包括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教育思想、教育法律法规等。

3、幼儿发展心理学:主要考察考生对幼儿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包括幼儿发展的规律、发展阶段、心理发展特点等。

拓展:

1、教育类研究生专业。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史,学前教育学,小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学,体育教学,教育,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体育,应用心理,学科教学(分学科),教育管理,运动训练,学前教育,教育法学,各类师范专业。

2、教育类本科专业。

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学,艺术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言语听觉科学,华文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运动康复与健康,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科学,农艺教育,园艺教育,特用作物教育,畜禽生产教育,水产养殖教育,应用生物教育,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教育,农业经营管理教育。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机电技术教育,电气技术教育,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食品工艺教育,建筑工程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教育学原理自考重点笔记归纳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重点如下: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2、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3、预成论。4、欧文学校和福禄贝尔幼儿园。5、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福禄贝尔。6、现代学前教育思想:杜威、蒙台梭利、陶行知、陈鹤琴。7、艺友制。8、“活教育”理论。9、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0-1、5岁、1、5-3岁阶段)。10、最近发展区。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1、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2、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3、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4、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5、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1、儿童发展的概念。2、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3、遗传素质对学前教育的影响。4、社会环境对学前教育的影响。5、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观因素。6、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7、儿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2、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3、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原则。4、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5、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原则。6、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7、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8、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原则。9、学前儿童美育的概念。10、学前儿童美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育学原理重点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1、教育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系统。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2、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结构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事实性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3、教育也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活动系统。人们在建构和参与教育活动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和对人生意义与社会理想的选择与追求作为出发点,形成教育价值观念,引领和规范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因此,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又是一门探讨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应然状态的学科。诸多教育学流派的林立,是由于所持方法论立场和教育价值观念的不同所致。4、教育学研究的重点往往在于讨论教育活动系统的多种可能与价值选择、实然与应然、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地创造历史的具体的统一。5、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者有自己的经历、经验、人生体验、教育风格,受教育者也是社会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有他们的现实基础和主观意愿、当下心态,而且他们的成长还要经过他们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努力。这样,教育活动是充满灵性、情感、自由创造的活动。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是一种艺术。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1、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体现在教育活动是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其专门职能就是影响人的发展。

2、学校教育诞生于奴隶社会。

3、西周时期,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4、19世纪60年代起,德、英、美、法、日等国纷纷建立工科大学,标志近代大学教育的产生。

5、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

6、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的科学。

7、《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它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章。

8、意大利卓越的文人主义者、教育家维多利诺被人们称赞为“第一个新式学堂的教师”。

9、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完成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

10、德国教育界赫尔巴特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最早提出涉及教育思想并论证班级授课制,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11、从教育作用的性质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2、教育功能的特征有:客观性、整体性、层次性、迟效性。

13、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14、教育目的体系有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的、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等构成。

15、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的。

自考教育学原理重点笔记归纳

跪求《教育原理》(陈桂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读书心得 《教育原理》读书笔记一、 出版信息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二、 读书笔记第一版序 “教育原理”,顾名思义,是探求教育事理的学科。 ……其理论框架应与偏重于应用的“教育学”有别。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很长时间里,……“教育学”既探讨理论问题,又涉及具体问题。 教育学背上了沉重的翅膀,产生理论体系上的难题。干脆说,致使教育学形成不成严密的理论体系。 近十年见,教育学研究领域呈现中兴的态势。到1991年7月,……新编各种名目的《教育学》为数已达165种。然而,舆论界……有“雷同”之叹。 教育原理,可算是理论教育学。 理论的基本要素,按照一种分析,包括:(1)概念,(2)变量(指明现象程度差异的概念),(3)陈述(概念之间的联结构成理论陈述),(4)格式(由理论陈述的组合所构成),即通常所谓“理论框架”。 ◇概念,……通常以定义揭示概念的内涵……以往在界说各种教育基本概念时,往往夹杂许多涉及价值取向的规定,导致概念的内涵失之过深,概念的外延过于狭窄,遂使一般概念失去一般性,而这似乎又未妨碍人们用已经赋予特定含义的概念指称与其外延不相称的事物。 ◇已往教育学中也不免包含许多指明教育现象程度差异的概念,惟对于变量的意义估计不足、分析不够。 ◇已往教育学的陈述,似存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混淆,特别是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的现象……罗列事实而缺乏逻辑论证、陈述当然的规范而不顾可行性之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这里关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分析,将尽可能地把客观存在的事实、逻辑上可能存在的事实、应有的事态(价值取向)与可行的抉择这样四个层面分清,并兼顾这四个层面。 ◇(关于格式)……这里的尝试……可谓由内而外、由小到大,也算是由此及彼、从具体到抽象。 因为“内”与“小”是教育自身的历史的与逻辑的起点。由此出发展开的论证,最终求得关于教育的系统认识。 基于这种构想的教育原理框架是:从教育要素到教育过程(微观),从简单教育过程到复杂教育过程,从教育过程到教育实体(中观),从教育实体到教育系统(宏观)(第Ⅰ编);从教育的内部联系到教育的外部联系,从教育的外部联系对教育内部联系的影响到教育系统自身的特性(第Ⅱ编);由教育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所决定的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的构成、学校职能以及家庭的教育职能(第Ⅲ编);从一般教育原理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第Ⅳ编)。 从古至今,人类教育的组织形态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如何揭示教育组织演变的内在逻辑? 这里的尝试是: ◇从分解直接教育过程的要素入手,揭示教育形态发生、教育过程从简单到复杂演变的根据。 ◇把复杂的教育组织体系分解为三级(三个层面),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直接教育过程”;以各种各样直接教育过程为基础的“教育实体”;由各级各类教育实体构成的“教育系统”。 ◇揭示“直接教育过程”、“教育实体”与“教育系统”发生与演变的过程,也就是从偶然发生的无组织的教育现象,到教育组织形态的出现,这是教育“形式化”的过程;形式化教育从不定型到定型,这是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这是教育的“制度化”的过程。 ——第1-4页教育的简单要素 把一定客体作为系统加以分解,直到分析出构成该系统的简单要素(元素),然后再对各个简单要素分别考察的基础上加以综合,从而建立较严密的理论体系;现代系统论对所分析的客体的诸要素的描述,不是从这些要素本身入手,而从这些要素“在整体中的地位”入手,更丰富了人们的认识,使理论研究方法更加完善。 ……这里首先要研究的是,教育的“细胞”由哪些要素构成。 ……作为教育活动的必要成分的要素,称为“教育的简单要素”。1 前人考察“教育简单要素”的尝试 梳理卢梭(法,近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18世纪)、赫尔巴特(德,教育学家,19世纪初)、格雷戈里(美,教育学家,19世纪80年代)、涂尔干(法,教育社会学奠基者,20世纪初)、德国文化教育学派(20世纪初)、《中国教育辞典》(1928年)等关于教育简单要素的分析。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从整个劳动过程的结果来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而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①这是“简单劳动过程”的含义。 如果把教育过程同劳动过程类比,其简单要素当包括:教育者的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对象(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联系中介的“教育资料”(相当于“劳动资料”,不相当于“生产资料”)(按:以“教育资料”代替“教育材料”,可避免与“教材”混同,亦可把教育方式方法等成分包括在内) ①: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5页。 (宽容按:将教育过程类比劳动过程,或作为劳动过程的一个所属,。 教育学考研专业课报哪个班好呢? 教育学考研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1、 第一类教育学最基础的二级学科,即教育学原理、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 这些专业适用面广,而且是几乎所有开设教育学专业的师范院校都有的.在这三个专业当中,希望继续在教育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同学可以选择教育学原理,而这个专业也是各个学校录取分数比较高的;比较教育学这个专业的优势是出国机会比较多。 2、 第二类就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教育领域或受教育群体进行研究,例如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以及一些相对冷门的二级学科。 3、 第三类是最为实用的二级学科即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属于各个学科学院下的,比如物理学院下的物理课教论、文学院下的语文课教论、数学院下的数学课教论等等,第二类是归属于教育学院下,主要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校本改革、学业评价等等。这个学科最符合一些“考教育学研究生是想去教书”想法的同学。 向TA提问官方电话。 谁知道教师招聘考试怎样复习更有效?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理论性强,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 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论述题最显著的特色。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的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学区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 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这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当然这就要求能对基本的教育学理论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理解必须要多读,多看,多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一般教育理论中出论述概率较高的知识块在于教育与人的发展(如请用教育学原理论述“有志者事竟成”),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素养,师生关系,教学,德育,班主任工作等,新课程改革,当然地区不同侧重不一样。2、能用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生知识程度的又一个方面。 这一点对于在职教师是一个优势,但对于新毕业的学生,难度就较大。但毕业生不要灰心,任何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新毕业的同学有个很大优势就是记忆能力较好,识记与掌握理论知识速度快。 而且,我们有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与老师的接触,这可为解答这类论述题提供一些素材。必要时,还可以把阅读得来的实例(甚至是虚构的,有说服力的)写出来,增强自己在论述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去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当然,所有这些必须符合现实,符合理论要求。具体来说,论述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首看题目,迅速搜索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理论的识记很有必要,大家一定不要怕为难,尤其前文讲到的那几块知识,一定要记,否则就是理到用时方恨少)。 对核心概念解释。把题目中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尤其是含有材料的论述),把题目中核心概念进行解释,这一点类似于名词解释,这一点有时非常必要和重要,而又是不少同学容易忽视的地方,所以复习的时候对于重要的名词要记住里面的关键词,即使你记不得原话,也可以达到点子上。 2、对号入座,具体分析,理论+例子。论点要分开写(如1、2、3等)。 一般,每个论点的开头第一句话写理论上关于问题的解释或者思想,然后简单阐述,后面加入简明例子:可以是题中原话,可以是自己概括总结,可以是自己积累的实际事例。3、总结,能简明的回顾这个题目。 例:《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行为作分析论述。 一、带着题目要求“现代教育理论”去读题干,搜索出理论范围:新课改下教育观,学生观,师生观,核心概念解释:(1)教育观:新课改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的,独特的,发展的人。 是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3)师生要平等相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二、对号入座,具体分析,理论加实际:(1)“听蚂蚁唱歌呢。” 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 (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4) 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三、总结回顾:教师只有树立起符合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学生观,教学观和师生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考研专业课要做笔记吗 一、框架很重要不论你多么理解你的知识,整体的框架性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备考的最后2周,尤其是最后一周,你需要几小时回忆出一门课的内容,那么,框架极其重要。 下面以【中国教育史】-古代史为例,展示我当时准备的框架框架能解决的问题:1.看过书后,不知道都说了些什么2.背诵的时候,记了前面忘后面,不成体系3.为什么别人背书越背越快,而我总是停滞不前4.看到题目的时候 ,如何提取知识点,我怎么知道它要考我什么5.对于自主命题的院校,我如何能将题目答的深入有逻辑,且思维角度新颖众多彼此联系二、难以理解的问题如何处理——画图下面以赫尔巴特的“统觉”为例在课本中,你看到的统觉的解释是这样的: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⑴当新的 *** 发生作用时,表象就会通过感观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阀中;⑵①如果它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唤醒意识阀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结合,②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就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在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③新的感觉表现与已有观念的结合,形成统觉团。(即认识活动的结果)(类似于顺应,就是改组了原来的图式)⑶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经在意识阀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 此刻,你应该离崩溃不远了,那么,如果用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一目了然三、表格是万能的,多用多受益教育学背诵的东西繁多,如果没有表格的梳理,归类、再进行记忆,那么,是十分困难的,况且,对于自主命题的院校,记忆是你的基本功,如何答好题,才是真正的得分利器下面以部分科难背的内容为例1.教育学原理:课程部分:课程流派教学中要处理好的五对关系德育模式2.中国教育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及其思想3.外国教育史19世纪的教育思潮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4.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四、背诵时逻辑尽量简单背诵的时候,不要一个部分用一个逻辑去记,你会疯掉。大逻辑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具体到各科,尽量几章或者至少一章只用一个逻辑去记。 因涉及内容砸碎且多,需要的可以提问五、三遍都没记住,请及时返回书本在我自己背诵的时候,如果背了三遍,我依然记不住,(三遍的时间域是一周内),我就会放弃因为,不是自己记忆力出了问题,是理解出了问题!然后,请你回到书本进行理解,一本书理解不了,两本,两本不行三本,超过三本以上,请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者老师以上是我备考的时候, 浏览过的书,并没有都看,我会一个科目以一本书为主,然后碰到实在无法理解的,才会再看第二本。所以,实际上,很多书,我只看了部分内容,并没有全看。 ps.考教师教育学院的同学,如果时间充裕, 同样建议你们去看教育看教育科学学院推荐的书目。具体,请手动登录到南京师范大学的招生简章中,里面有具体的书目,请自行购买与参考。 六、如何答的有新意得高分毋庸置疑,自主命题,题目不一定出的很偏,但需要在答题的时候更加深入,那么如何做到深入呢?需要你多思考。那如何思考呢?下面以几个教育学原理中常常出现的题目作为例子,供大家参考,当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例1:师生观师生观的整个的答题思路一、师生观历史的嬗变 (4)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1.以教师为中心。①知识;②学生从属、统治、服从;③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均丧失。 2.以学生为中心。①学生;②教师从属;③从一种不平等滑向另一种不平等。 3.教师主导学生主体。①what;②没有跳出“主体与客体”的思维模式。 4.双主体。①教师是“教”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②都以完整的人格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从而实现教育意义的共享共创。总之,师生观,由过去的“我与他”的关系,向“我与你”的关系转变,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具体来说一学生观二教师观(教师的职业特点:5)三师生观良好师生观的关键就是——民主、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公正、宽容、友善、鼓励、帮助的关系。1.特点 ⑴在人格上:平等 ⑵在教学上: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主体。 ⑶在社会层面上:相互影响2.标准 ⑴社会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基本要求 ⑵人际关系: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⑶教育关系:教学相长、共享共创; ⑷心理关系:宽容理解。3.途径方法:(3)包括了课堂、课外、校外活动 ⑴转变观念(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①正确的学生观;②平等的师生观;③正确的人才观。 ⑵尊重与理解是创新性师生关系的关键 ①主动接近学生,研究学生;②尊重和理解学生,主动沟通学生,做到“移情体验”;③充分了解学生;④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⑤以自身形象影响学生。⑶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4.意义:建立新型师生观,对于当今的教学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意义。 ⑴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⑵教师作为教育要素中的施教者,承担着多种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 ⑶只有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素质的人,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总之,新型的师生观,就是要去建立一种民主、。 教育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如何复习 我 教育学综合239分,自己的经验是买本大纲解析,然后再买到相关书,以大纲解析为重点,对照着课本看。 因为文科的东西信息量大,但是信息量大的好处就是好记。同一个知识点,如果只看大纲解析那么简短的两句话,肯定是难以理解,因为感性材料不够,导致对大脑的 *** 不够深刻,记忆不牢固。 而书上对于该知识点的诠释却是全面的,有很多实例支撑,看过一遍是很有效的。书的作用除了丰富知识点,加深记忆以外,就是捡到一些冷僻的知识点。 因为现在教育学综合的出题范围虽然是以大纲解析为核心,但是考试的规律就是越考越偏,因为练习题太多了,猜题押题太多,为了体现出区分度,选拔出一定量的考生,必然导致出题老师出一些冷僻的知识点,所以看书的时候可以捡到一些知识点,这对于90分的选择题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总之以大纲解析为依据,结合书本反复看,大纲解析是指路标,书本就是基石,不要急,慢慢看。 急着看完如果没印象就是浪费时间,所以一步一个脚印,做笔记是好方法,但是我当时只做了3本书的笔记,这个因人而异吧,你可以试试,如果感觉不好就停下来。 习题都是看完一本书后再做的,做题是为了巩固知识到时候推荐做所有的真题,以及一些模拟题。 教育学统考的参考书要全看吗 从2007年起,教育学专业课实行全国统考《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 以下推荐几本教材,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外教育史: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针对你的情况,提供几点复习建议:一、从现在开始着手了解教育学的四部分内容,熟读教材,对这几部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二、考纲出来后,结合考纲重点看教材,标重点,加强记忆,做好读书笔记。 基本概念和原理,在这个阶段记忆和理解。另外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阅读一些论文著述。 三、突出重点,强化记忆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历年真题,补充遗漏的知识点。这个阶段复习后,应该清楚认识教育学的整个知识框架体系。 四、最后阶段复习,主要是对以前的笔记、标记的重点等再次理解和记忆,并配合习题。 303教育学考试重点 绪论1.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什么?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应算中国的《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担它们尚不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3、教育学的地 位、作用; 地位:教育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基础学科和必修学科之一。作用:①、是学习者掌握教育基本理论,知道教育实践 ②、使学习者树立真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 ③、使学习者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4、怎样学习教育学?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③、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④、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第一章1.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2)心里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概念:概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凡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从狭义而言,专指学校教育【指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全面发展】。 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1)生产性(体现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民主性(体现在世俗化、普及性和公平性上) 3)科学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4)革新性(不断创新推动者教育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4、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1)贯彻“三个面向” 2)实施科教兴国 3)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章1.学校及学制的产生学校的产生: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不需要幼年个体进行产品的生产),体脑分工(需要有些人做领导工作)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政治上,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进行经验和观念的传递) 3、文化上,文化的发展(文艺作品的产生),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制的产生: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饮锭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但并未全面实行。1904年1月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通常称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 2.学校的公益性特点1]学校与企业的区别【设置目的的不同、调节手段不同、与 *** 关系不同、产出不同】2}学校公益性的两个具体表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3、 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的存在时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受到规范及影响4.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内容:①、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②、教务行政管理 ③、总务工作管理 ④、教学工作管理 途径:①、沟通的内涵 ②、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③、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 ④、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 ⑤、客服沟通障碍的方法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方法 (3)思想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5.教育活动中如何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配合?(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第三章1.儿童发展的内涵、特点内涵: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特点: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2: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1)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 影响:1)使课程内容8变得简化和简单,贴近生活而且新颖有趣 2)强调了学校学习与学生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原则 3)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勤于探索、敢于想象与创造的实践性学习和发展过程第四章1.教师的劳动特点;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特点: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 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职业道德素质2.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心理相容 4)教学相长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结合起来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第五章1.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功能含义: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2.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1)、主观依据①、从客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②、收到思想家们或制度教育目的者的任性假设的影响③、收到主体有关理想人格之观念的影响2)客观依据: 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②、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③、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④、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3.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1)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客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有关于教育学原理必背考点,详细介绍如下:

1、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多种选择,可以是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艺术,也可以兼及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及其统一。

2、教育学独立的条件:前人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教育知识的丰富积淀。17到19世纪,教育实践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近代以来科学分类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确立。近代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不懈努力。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等经验学科逐渐兴起。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中吸取有关的研究成果,还利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向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学,并形成了许多门类。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1、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体现在教育活动是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其专门职能就是影响人的发展。

2、学校教育诞生于奴隶社会。

3、西周时期,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4、19世纪60年代起,德、英、美、法、日等国纷纷建立工科大学,标志近代大学教育的产生。

5、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

6、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的科学。

7、《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它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章。

8、意大利卓越的文人主义者、教育家维多利诺被人们称赞为“第一个新式学堂的教师”。

9、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完成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

10、德国教育界赫尔巴特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最早提出涉及教育思想并论证班级授课制,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11、从教育作用的性质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2、教育功能的特征有:客观性、整体性、层次性、迟效性。

13、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14、教育目的体系有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的、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等构成。

15、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的。

教育原理自考重点笔记归纳图

教育学原理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学统考中的重点部分,因为没有一个学科能够缺少或者看轻原理学科的重要性。因此,勤思考研提醒同学们在备考中首要要掌握好的必然是教育学原理的内容。依据近三年的考试试卷来分析,教育学原理科目的内容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重要的层次。第一重要的内容是课程、教学和德育三个章节的内容;第二重要的是教育制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师生关系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三重要的是教育学概述、教育及其产生于发展、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三个章节的内容。对这个重要度层次有一个大致了解之后,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和复习策略上就可以做相应的调整。

关于复习方法,这里给你一些思路:1、章节复习,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因为既然是一个章节的知识,所有的课时之前一定有联系,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采用联系记忆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线串起来,更方便我们记忆。2、轮番复习,虽然我们学习的科目不止一项,但是有些学生就喜欢单一的复习,例如语文不好,就一直在复习语文上下功夫,其他科目一概不问,其实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当人在长时间重复的做某一件事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疲劳,进而产生倦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做复习的时候不要单一复习一门科目,应该使它们轮番上阵,看语文看烦了,就换换数学,在烦了就换换英语,这样可以把单调的复习变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提高复习效果。3、纠错整理:考试的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习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因此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4、思维导图复习:思维导图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将知识用思维导图画出来进行整理记忆,可以很快分析出知识的脉络和重点,并且记得牢固。复习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学习资料,想让阅读更有效率的同学,可以通过《精英特全脑快速阅读软件》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坚持就会有收获,祝你成功!

跪求《教育原理》(陈桂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读书心得 《教育原理》读书笔记一、 出版信息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二、 读书笔记第一版序 “教育原理”,顾名思义,是探求教育事理的学科。 ……其理论框架应与偏重于应用的“教育学”有别。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很长时间里,……“教育学”既探讨理论问题,又涉及具体问题。 教育学背上了沉重的翅膀,产生理论体系上的难题。干脆说,致使教育学形成不成严密的理论体系。 近十年见,教育学研究领域呈现中兴的态势。到1991年7月,……新编各种名目的《教育学》为数已达165种。然而,舆论界……有“雷同”之叹。 教育原理,可算是理论教育学。 理论的基本要素,按照一种分析,包括:(1)概念,(2)变量(指明现象程度差异的概念),(3)陈述(概念之间的联结构成理论陈述),(4)格式(由理论陈述的组合所构成),即通常所谓“理论框架”。 ◇概念,……通常以定义揭示概念的内涵……以往在界说各种教育基本概念时,往往夹杂许多涉及价值取向的规定,导致概念的内涵失之过深,概念的外延过于狭窄,遂使一般概念失去一般性,而这似乎又未妨碍人们用已经赋予特定含义的概念指称与其外延不相称的事物。 ◇已往教育学中也不免包含许多指明教育现象程度差异的概念,惟对于变量的意义估计不足、分析不够。 ◇已往教育学的陈述,似存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混淆,特别是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的现象……罗列事实而缺乏逻辑论证、陈述当然的规范而不顾可行性之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这里关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分析,将尽可能地把客观存在的事实、逻辑上可能存在的事实、应有的事态(价值取向)与可行的抉择这样四个层面分清,并兼顾这四个层面。 ◇(关于格式)……这里的尝试……可谓由内而外、由小到大,也算是由此及彼、从具体到抽象。 因为“内”与“小”是教育自身的历史的与逻辑的起点。由此出发展开的论证,最终求得关于教育的系统认识。 基于这种构想的教育原理框架是:从教育要素到教育过程(微观),从简单教育过程到复杂教育过程,从教育过程到教育实体(中观),从教育实体到教育系统(宏观)(第Ⅰ编);从教育的内部联系到教育的外部联系,从教育的外部联系对教育内部联系的影响到教育系统自身的特性(第Ⅱ编);由教育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所决定的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的构成、学校职能以及家庭的教育职能(第Ⅲ编);从一般教育原理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第Ⅳ编)。 从古至今,人类教育的组织形态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如何揭示教育组织演变的内在逻辑? 这里的尝试是: ◇从分解直接教育过程的要素入手,揭示教育形态发生、教育过程从简单到复杂演变的根据。 ◇把复杂的教育组织体系分解为三级(三个层面),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直接教育过程”;以各种各样直接教育过程为基础的“教育实体”;由各级各类教育实体构成的“教育系统”。 ◇揭示“直接教育过程”、“教育实体”与“教育系统”发生与演变的过程,也就是从偶然发生的无组织的教育现象,到教育组织形态的出现,这是教育“形式化”的过程;形式化教育从不定型到定型,这是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这是教育的“制度化”的过程。 ——第1-4页教育的简单要素 把一定客体作为系统加以分解,直到分析出构成该系统的简单要素(元素),然后再对各个简单要素分别考察的基础上加以综合,从而建立较严密的理论体系;现代系统论对所分析的客体的诸要素的描述,不是从这些要素本身入手,而从这些要素“在整体中的地位”入手,更丰富了人们的认识,使理论研究方法更加完善。 ……这里首先要研究的是,教育的“细胞”由哪些要素构成。 ……作为教育活动的必要成分的要素,称为“教育的简单要素”。1 前人考察“教育简单要素”的尝试 梳理卢梭(法,近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18世纪)、赫尔巴特(德,教育学家,19世纪初)、格雷戈里(美,教育学家,19世纪80年代)、涂尔干(法,教育社会学奠基者,20世纪初)、德国文化教育学派(20世纪初)、《中国教育辞典》(1928年)等关于教育简单要素的分析。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从整个劳动过程的结果来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而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①这是“简单劳动过程”的含义。 如果把教育过程同劳动过程类比,其简单要素当包括:教育者的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对象(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联系中介的“教育资料”(相当于“劳动资料”,不相当于“生产资料”)(按:以“教育资料”代替“教育材料”,可避免与“教材”混同,亦可把教育方式方法等成分包括在内) ①: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5页。 (宽容按:将教育过程类比劳动过程,或作为劳动过程的一个所属,。 教育学考研专业课报哪个班好呢? 教育学考研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1、 第一类教育学最基础的二级学科,即教育学原理、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 这些专业适用面广,而且是几乎所有开设教育学专业的师范院校都有的.在这三个专业当中,希望继续在教育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同学可以选择教育学原理,而这个专业也是各个学校录取分数比较高的;比较教育学这个专业的优势是出国机会比较多。 2、 第二类就是针对某个特定的教育领域或受教育群体进行研究,例如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以及一些相对冷门的二级学科。 3、 第三类是最为实用的二级学科即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属于各个学科学院下的,比如物理学院下的物理课教论、文学院下的语文课教论、数学院下的数学课教论等等,第二类是归属于教育学院下,主要研究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校本改革、学业评价等等。这个学科最符合一些“考教育学研究生是想去教书”想法的同学。 向TA提问官方电话。 谁知道教师招聘考试怎样复习更有效?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理论性强,是论述题最突出的特点。 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论述题最显著的特色。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的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学区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 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这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当然这就要求能对基本的教育学理论有扎实的基本功,能较好的理解必须要多读,多看,多学,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不变应万变。 一般教育理论中出论述概率较高的知识块在于教育与人的发展(如请用教育学原理论述“有志者事竟成”),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素养,师生关系,教学,德育,班主任工作等,新课程改革,当然地区不同侧重不一样。2、能用教育学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生知识程度的又一个方面。 这一点对于在职教师是一个优势,但对于新毕业的学生,难度就较大。但毕业生不要灰心,任何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新毕业的同学有个很大优势就是记忆能力较好,识记与掌握理论知识速度快。 而且,我们有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与老师的接触,这可为解答这类论述题提供一些素材。必要时,还可以把阅读得来的实例(甚至是虚构的,有说服力的)写出来,增强自己在论述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去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当然,所有这些必须符合现实,符合理论要求。具体来说,论述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首看题目,迅速搜索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理论的识记很有必要,大家一定不要怕为难,尤其前文讲到的那几块知识,一定要记,否则就是理到用时方恨少)。 对核心概念解释。把题目中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尤其是含有材料的论述),把题目中核心概念进行解释,这一点类似于名词解释,这一点有时非常必要和重要,而又是不少同学容易忽视的地方,所以复习的时候对于重要的名词要记住里面的关键词,即使你记不得原话,也可以达到点子上。 2、对号入座,具体分析,理论+例子。论点要分开写(如1、2、3等)。 一般,每个论点的开头第一句话写理论上关于问题的解释或者思想,然后简单阐述,后面加入简明例子:可以是题中原话,可以是自己概括总结,可以是自己积累的实际事例。3、总结,能简明的回顾这个题目。 例:《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行为作分析论述。 一、带着题目要求“现代教育理论”去读题干,搜索出理论范围:新课改下教育观,学生观,师生观,核心概念解释:(1)教育观:新课改要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的,独特的,发展的人。 是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3)师生要平等相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二、对号入座,具体分析,理论加实际:(1)“听蚂蚁唱歌呢。” 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 (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4) 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三、总结回顾:教师只有树立起符合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学生观,教学观和师生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考研专业课要做笔记吗 一、框架很重要不论你多么理解你的知识,整体的框架性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备考的最后2周,尤其是最后一周,你需要几小时回忆出一门课的内容,那么,框架极其重要。 下面以【中国教育史】-古代史为例,展示我当时准备的框架框架能解决的问题:1.看过书后,不知道都说了些什么2.背诵的时候,记了前面忘后面,不成体系3.为什么别人背书越背越快,而我总是停滞不前4.看到题目的时候 ,如何提取知识点,我怎么知道它要考我什么5.对于自主命题的院校,我如何能将题目答的深入有逻辑,且思维角度新颖众多彼此联系二、难以理解的问题如何处理——画图下面以赫尔巴特的“统觉”为例在课本中,你看到的统觉的解释是这样的: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⑴当新的 *** 发生作用时,表象就会通过感观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阀中;⑵①如果它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唤醒意识阀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结合,②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就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在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③新的感觉表现与已有观念的结合,形成统觉团。(即认识活动的结果)(类似于顺应,就是改组了原来的图式)⑶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经在意识阀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 此刻,你应该离崩溃不远了,那么,如果用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一目了然三、表格是万能的,多用多受益教育学背诵的东西繁多,如果没有表格的梳理,归类、再进行记忆,那么,是十分困难的,况且,对于自主命题的院校,记忆是你的基本功,如何答好题,才是真正的得分利器下面以部分科难背的内容为例1.教育学原理:课程部分:课程流派教学中要处理好的五对关系德育模式2.中国教育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及其思想3.外国教育史19世纪的教育思潮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4.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四、背诵时逻辑尽量简单背诵的时候,不要一个部分用一个逻辑去记,你会疯掉。大逻辑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具体到各科,尽量几章或者至少一章只用一个逻辑去记。 因涉及内容砸碎且多,需要的可以提问五、三遍都没记住,请及时返回书本在我自己背诵的时候,如果背了三遍,我依然记不住,(三遍的时间域是一周内),我就会放弃因为,不是自己记忆力出了问题,是理解出了问题!然后,请你回到书本进行理解,一本书理解不了,两本,两本不行三本,超过三本以上,请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者老师以上是我备考的时候, 浏览过的书,并没有都看,我会一个科目以一本书为主,然后碰到实在无法理解的,才会再看第二本。所以,实际上,很多书,我只看了部分内容,并没有全看。 ps.考教师教育学院的同学,如果时间充裕, 同样建议你们去看教育看教育科学学院推荐的书目。具体,请手动登录到南京师范大学的招生简章中,里面有具体的书目,请自行购买与参考。 六、如何答的有新意得高分毋庸置疑,自主命题,题目不一定出的很偏,但需要在答题的时候更加深入,那么如何做到深入呢?需要你多思考。那如何思考呢?下面以几个教育学原理中常常出现的题目作为例子,供大家参考,当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例1:师生观师生观的整个的答题思路一、师生观历史的嬗变 (4)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1.以教师为中心。①知识;②学生从属、统治、服从;③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均丧失。 2.以学生为中心。①学生;②教师从属;③从一种不平等滑向另一种不平等。 3.教师主导学生主体。①what;②没有跳出“主体与客体”的思维模式。 4.双主体。①教师是“教”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②都以完整的人格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从而实现教育意义的共享共创。总之,师生观,由过去的“我与他”的关系,向“我与你”的关系转变,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具体来说一学生观二教师观(教师的职业特点:5)三师生观良好师生观的关键就是——民主、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公正、宽容、友善、鼓励、帮助的关系。1.特点 ⑴在人格上:平等 ⑵在教学上: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主体。 ⑶在社会层面上:相互影响2.标准 ⑴社会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基本要求 ⑵人际关系: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⑶教育关系:教学相长、共享共创; ⑷心理关系:宽容理解。3.途径方法:(3)包括了课堂、课外、校外活动 ⑴转变观念(转变传统的角色心理):①正确的学生观;②平等的师生观;③正确的人才观。 ⑵尊重与理解是创新性师生关系的关键 ①主动接近学生,研究学生;②尊重和理解学生,主动沟通学生,做到“移情体验”;③充分了解学生;④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⑤以自身形象影响学生。⑶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4.意义:建立新型师生观,对于当今的教学和国家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意义。 ⑴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⑵教师作为教育要素中的施教者,承担着多种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 ⑶只有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素质的人,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总之,新型的师生观,就是要去建立一种民主、。 教育学综合研究生考试如何复习 我 教育学综合239分,自己的经验是买本大纲解析,然后再买到相关书,以大纲解析为重点,对照着课本看。 因为文科的东西信息量大,但是信息量大的好处就是好记。同一个知识点,如果只看大纲解析那么简短的两句话,肯定是难以理解,因为感性材料不够,导致对大脑的 *** 不够深刻,记忆不牢固。 而书上对于该知识点的诠释却是全面的,有很多实例支撑,看过一遍是很有效的。书的作用除了丰富知识点,加深记忆以外,就是捡到一些冷僻的知识点。 因为现在教育学综合的出题范围虽然是以大纲解析为核心,但是考试的规律就是越考越偏,因为练习题太多了,猜题押题太多,为了体现出区分度,选拔出一定量的考生,必然导致出题老师出一些冷僻的知识点,所以看书的时候可以捡到一些知识点,这对于90分的选择题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总之以大纲解析为依据,结合书本反复看,大纲解析是指路标,书本就是基石,不要急,慢慢看。 急着看完如果没印象就是浪费时间,所以一步一个脚印,做笔记是好方法,但是我当时只做了3本书的笔记,这个因人而异吧,你可以试试,如果感觉不好就停下来。 习题都是看完一本书后再做的,做题是为了巩固知识到时候推荐做所有的真题,以及一些模拟题。 教育学统考的参考书要全看吗 从2007年起,教育学专业课实行全国统考《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科目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 以下推荐几本教材,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外教育史: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针对你的情况,提供几点复习建议:一、从现在开始着手了解教育学的四部分内容,熟读教材,对这几部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二、考纲出来后,结合考纲重点看教材,标重点,加强记忆,做好读书笔记。 基本概念和原理,在这个阶段记忆和理解。另外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阅读一些论文著述。 三、突出重点,强化记忆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历年真题,补充遗漏的知识点。这个阶段复习后,应该清楚认识教育学的整个知识框架体系。 四、最后阶段复习,主要是对以前的笔记、标记的重点等再次理解和记忆,并配合习题。 303教育学考试重点 绪论1.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什么?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应算中国的《学记》;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担它们尚不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3、教育学的地 位、作用; 地位:教育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基础学科和必修学科之一。作用:①、是学习者掌握教育基本理论,知道教育实践 ②、使学习者树立真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 ③、使学习者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4、怎样学习教育学?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③、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④、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第一章1.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2)心里起源说3)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概念:概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凡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从狭义而言,专指学校教育【指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全面发展】。 3、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1)生产性(体现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民主性(体现在世俗化、普及性和公平性上) 3)科学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4)革新性(不断创新推动者教育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4、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1)贯彻“三个面向” 2)实施科教兴国 3)推进素质教育 第二章1.学校及学制的产生学校的产生: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不需要幼年个体进行产品的生产),体脑分工(需要有些人做领导工作)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政治上,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进行经验和观念的传递) 3、文化上,文化的发展(文艺作品的产生),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制的产生: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饮锭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但并未全面实行。1904年1月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通常称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 2.学校的公益性特点1]学校与企业的区别【设置目的的不同、调节手段不同、与 *** 关系不同、产出不同】2}学校公益性的两个具体表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3、 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的存在时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受到规范及影响4.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内容:①、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②、教务行政管理 ③、总务工作管理 ④、教学工作管理 途径:①、沟通的内涵 ②、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③、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 ④、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 ⑤、客服沟通障碍的方法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方法 (3)思想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5.教育活动中如何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配合?(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第三章1.儿童发展的内涵、特点内涵: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特点: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2: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1)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 影响:1)使课程内容8变得简化和简单,贴近生活而且新颖有趣 2)强调了学校学习与学生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原则 3)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勤于探索、敢于想象与创造的实践性学习和发展过程第四章1.教师的劳动特点;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特点: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 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职业道德素质2.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心理相容 4)教学相长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结合起来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第五章1.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功能含义: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2.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1)、主观依据①、从客观方面来看,教育目的首先是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②、收到思想家们或制度教育目的者的任性假设的影响③、收到主体有关理想人格之观念的影响2)客观依据: 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②、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③、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④、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3.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1)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客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 索引序列
  • 自考小学教育原理重点笔记归纳
  • 教育原理自考重点笔记归纳
  • 教育学原理自考重点笔记归纳
  • 自考教育学原理重点笔记归纳
  • 教育原理自考重点笔记归纳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