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小学教育学真题答案

自考小学教育学真题答案

发布时间:

小学教育自考真题答案

考试辅导频道检索。

专家编写·紧扣大纲·命中率高!本系列试卷由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百名命题专家,根据最新教材及最新《自考大纲》精心编写,具有以下特点: 标准性:试卷题型、题量、难度与正式考卷一致,并附最新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面性:10套标准预测试卷,全面覆盖《大纲》规定考查的知识及能力,并突出重点。 预测性:每套试卷均由命题专家根据历年试题对命题规律进行总结和预测后,题题精选而成,命中率高。

对不起,这个没有。因为国家已经不公布自学考试的答案了。谢谢。

我明晰,严燕生,但愿说对了有``

试题有,答案没有。国家并没有公布过自考的答案,网路中的答案都是网友自己从书上找来的,还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找前几年出的辅导书,后面一般都有前两年的试题和答案。

稍微用点心吧同学,连书都不想翻,你不想学没人会帮你。因为答案可能分布在书的任何一页,怎么可能就考那么几页呢是不

自己动脑筋,就会发现题目其实很简单,加油哦!相信你一定能行!~_~ *_*

网上是找不到的,就算找到有人提供也不一定正确,建议你到自考书店购买一考通,里面会有历年的试题及答案。祝你顺利!

你好,自考历次真题和答案可以网上看看有没有,一般自考辅导试卷有专门的历次考试试题的。自考书籍主要是教材、大纲和辅导书模拟题历次考试真题,可以网上试试,或是有卖那种历次考试真题的试卷的辅导资料的可以,或是模拟试题都是可以的。

只能上网找找看了

自考本学前教育原理历年真题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学前教育是指(B)

A、幼儿园的教育

B、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C、托儿所的教育

D、对3至6、7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2.被誉为“儿童的发现者”,提出“大自然希望也童在成为成人之前应该像个儿童”的哲学家是(B)

A、百杜威

B、卢梭

C、柏拉图

D、皮亚杰

3.第一次提出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著作是(C)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理想国》

D、《普通教育学》

4.研究晋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这种研究方法是(A)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行动研究法

5.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属于(B)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神话起源说

6.关于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正确的说法是(A)

A、采用公养、公育方式

B、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C、具有阶级性

D、具有等级性

7.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是(B)

A、 《学记》

B、《颜氏家训》

C、《三字经》

D、《礼记》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2020)》提出学前教育的发展自标是到2020年学前二年的毛入园率达到(B)

A、60%

B、70%

C、80%

D、90%

9.把学前教育思想建立在促进和谐发展的爱的教育理论基础上,著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这位教育家是(D)

A、蒙台梭利

B、洛克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10.美国在1965年实行了“开端计划”,实行免费的学前教育计划,这一计划针对(A)

A、贫困家庭儿童

B、所有儿童

C、非洲儿童

D、上层阶层家庭的儿童

11.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章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2-6、7岁幼儿的认知发展处于(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艾里克森认为学前期(3-6、 7岁)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C)

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B、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C、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B、培养独立感,体验情感的实现

13.维果斯基提出的理论是(A)

A、“ 最近发展区”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实用主义理论

D、泛智教育理论

14.“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提出,幼稚园的课程要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菜用(C)

A、高难度教学

B、教学做合一

C、整个教学法

D、艺友制

15.第一次工业革命,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说明了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受制于(A)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

D、人口

16.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主要证明了下面哪一因素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影响(A)

A、生理成熟

B、环境因素

C、个人主观努力

D、心理状态

17.点点三岁了,刚入幼儿园,陌生的环境使她整天哭闹着要回家。持续一段时间后, 家人发现原来体质很好的点点三天两头生病,后来点点慢慢喜欢幼园生活了,生病的现象又没有了。这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协调统一的过程,体现了儿童发展的(D)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体差异性

D、整体性

18.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 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C)

A、智育范畴

B、体育范畴

C、德育范畴

D、美育范畴

19.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等方面应逐步提高标准与要求,整体教学内容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这种做法体现了(D)

A、经常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多样性原则

D、渐进性原则

20.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教养方式属于(A)

A、***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忽视型

21.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各说各的,个扮黑脸, 一个演红脸,这种现象违背了(D)

A、全面发展原则

B、严慈相济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一贯一致原则

22. 20世纪20年代立足农村社区发展教育,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实验的教育家是(B)

A、陶行知

B、梁漱淇

C、晏阳初

D、陈鹤琴

23.社区教育起源于(C)

A、美国

B、日本.

C、丹麦

D、英国

24.天津、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相继出现的玩具图书馆性质上属于(A)

A、社区学前教育

B、玩具商场

C、玩具咨询公司

D、居委会活动中心

25.最有利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互动的活动组织方式是(B)

A、集体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体活动

D、亲子活动

26.我国学前教育目标中放在首位的是(C)

A、德

B、智

C、体

D、美

27.《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健康概念的界发起正确的说法是

A、身体健康

B、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C、心理健康

D、个体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8.把某幼儿学期初和学期末的语言发展测试成绩相比较,评价其获得进步的程度,这种评价称为(C)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29、大班孩子浩浩快要上小学了,妈妈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让浩浩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这种做法(D)

A、有利于培养幼儿独立性

B、能培养幼儿的入学适应性

C、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D、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30.中班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陈老师让违反纪律打打闹闹的小宇站到活动室外面去,陈老师的行为(C)

A、侵犯了小宇的生存权

B、侵犯了小宇的名誉权

C、侵犯了小宇的受教育权

D、侵犯了小宇的隐私权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恩物

电福禄贝尔为促进儿童游戏而设计的系列玩具。意思是神恩赐给儿童的玩具。通过“恩物”的操作,儿童可以认识颜色、数量、几何形体、空间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等。

32."白板说"

是英国洛克的理论, 认为人的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人心只是一块“白板”,儿童观念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教育在形成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3.《母育学校》

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的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34.亲子活动

是指对幼儿及其家长实施的亲子体验、家庭游戏等亲子互动的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简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

答:

(1)办学性质不同:小学是义务教育而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

(2)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所学的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浅显知识而小学抽象水平相对较高;

(3)教学方法不同:幼儿园多用归纳法而小学多用演绎法;

(4)儿童主导活动不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对幼几园要求本高顶对小学要求相对较高。

36.简述学前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

(1)学前教育为再生产劳动力打下基础;

(2)学前教育为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奠基;

(3)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37.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答:

(1)家长的素质:

(2)家长的教育观念;

(3)家庭结构类型; .

(4)家庭物质环境。

38.简述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

答:

(1)鉴定功能:

(2)诊断功能;

(3)改进功能;

(4)激励功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试述学前儿童美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

(1)尊重学前儿童审美兴趣,注意个体差异;

(2)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形象性;

(3)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情感性:

(4)重视培泰学前儿童健全的人格;

(5)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0.举例分析家庭与幼儿园衔接工作中幼儿园需要做的工作。

(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本领; .

(2)邀请家长及幼儿到幼儿园参观: .

(3)提早进行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

(4)为初入园的幼儿进行环境布置;

(5)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6)幼儿园要做好卫生工作。

(以上要点每写对一点得1分,联系实际占4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

41.材料:一次,大班章老师倒了一大杯水,可水太烫喝不了。细心的峰峰看见了,说:“老师,我有办法让这杯水快快变冷!”峰峰的话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很多孩子好奇地围了上来,于是,“ 让热水快点变冷”的科学探索活动应运而生了。.

(1)猜想让热水变冷的办法:围绕着“有什么办法让热水变冷”,章老师让孩子们充分猜想、讨论,然后章老师以伙伴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对不同意见提出质疑。孩子们的办法可多了:放冰箱、放在窗上、拿筷子搅拌、用扇子扇、加冷水等等。老师鼓励他们用绘画的形式把猜想的办法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实验。

(2)怎样证明热水变冷了:实验开始前,章老师提问网“ 怎样证明你的办法使热水变冷了呢?”有的幼儿说用手摸,有的说用嘴尝,也有的说着杯子上是不是有热气,或用温度计插到水里测量

(3)怎样让热水冷得更快:热水变冷实验后,章老师为了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怎样让水冷得更快?孩子们通过交流、探索,反复实验,得到了多种方法。

问题:联系材料分析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

答:

(1)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2)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3)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以上每个要点各占3分,联系材料说明共占3分,条理清楚占2分)

自考小学教育学真题答案

答案一:(1)该案例突出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表现在:该老师在教学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从而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③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答案二:(1)该案例突出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数学原则.表现往:该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兼颐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了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相结合。(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充分了解学生,②尊重学生的差异。③面向每一个学生。

四川2011年4月教师资格(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B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B )。A.巩固性谈话B.自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接交性谈话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C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 C )。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 B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D.重要手段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D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 苏格拉底B.孔子 亚里斯多德C.孟子 柏拉图D.朱喜 苏格拉底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20.“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4.道尔顿制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答: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研讨法;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5)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6)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B.测验C.访谈D.实验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比较性组织者28.过度学习29.创造性思维30.学习动机31.直观教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听说教学目标的是(      ) A.听说普通话方面 B.理解和表达方面 C.态度、习惯方面 D.读写能力方面 2.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组织语言能力、应变能力和(      ) A.辨析能力 B.记忆能力 C.表情达意能力 D.理解能力 3.构成听话能力的前提是(      ) A.观察力 B.理解力 C.记忆力 D.注意力 4.日本语言教育学家西尾实把语言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叫做语言文化,又称(      ) A.“发展”领域 B.“超越”领域 C.“地盘”领域 D.“完成”领域 5.于1964年提出“听说读写宜并重”这一科学论断的是(      ) A.张志公 B.吕叔湘 C.朱德熙 D.叶圣陶 6.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主要包括四项:观察、理解、思维和(      ) A.表达 B.记忆 C.想象 D.创造力 7.早在1978年就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提出批评的是(      ) A.叶圣陶 B.张志公 C.吕叔湘 D.赵元任 8.________是基本的表达能力。(      ) A.构思 B.思维 C.审题 D.遣词造句9.阅读能力的基础是(      ) A.一定的阅读速度 B.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 C.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 D.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10.“国文”科的名称正式见诸法令始于______年。(      ) A.1907 B.1906 C.1912 D.1920 11.我国模仿美国六三三制而颁布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癸卯学制 12.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是(      ) A.《千字文》 B.《百家姓》 C.《三字经》 D.《急就篇》 13.将课程定义为是儿童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全部经验的学者是(      ) A.杜威 B.斯宾塞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4.对小学生语文成绩的评估提倡采用的方法是(      ) A.记分 B.等级 C.评语 D.等级+激励性评语 15.在__________中识字,是形、音、义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 A.写字 B.作文 C.训练 D.语言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听说教学与发展思维之间的关系是(          ) A.思维是听话、说话的基础 B.思维对听话、说话起组织调控作用 C.听说训练能促进思维发展 D.思维与听说没有明显关系 E.听说训练不能促进思维发展 17.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的原则是指(          ) A.二者是辨证统一关系 B.语文教学要加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浙00410#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C.在认识事物的训练中要密切联系语言文字 D.自觉地进行思想教育 E.采用启发式教学 18.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原则提出的依据是(          ) A.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 B.小学语文学科的任务 C.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 D.家长的要求 E.学生的要求 19.听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 A.注意力 B.记忆力 C.理解力 D.联想力 E.辨析力 20.对于处理评估信息的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 A.应有定性分析 B.应有定量分析 C.定性定量分析应有机结合 D.语文学科应以定性分析为主 E.语文学科应以定量分析为主 21.课外阅读的意义主要有(          ) A.是课内阅读的延伸 B.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C.有利于完成作业 D.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 E.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22.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特点主要有(          ) A.调整了大纲结构 B.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C.面向全体学生,适当降低了语文教学要求 D.各年级教学要求目的明确、具体 E.首次提出素质教育 23.识字的质量标准是(          ) A.会读 B.会写 C.会讲 D.会用 E.识字能力 24.1907年公布的《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 A.学堂所教授的科目中设有了国文科 B.科目中设有了读经科 C.动摇了儒家经典在学校课程中的统治地位浙00410#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D.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开始进入课程 E.学校科目里取消了读经科 25.国语运动提出的主要主张是(          ) A.提倡白话文 B.提倡言文一致 C.提倡学习语文 D.提倡国语统一 E.提倡学习古典文言文 26.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的主要特点有(          ) A.把识字教学作为主要任务 B.重视多读 C.重视多背 D.加强练习 E.增强应用文的比例 27.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应当从_______方面来拟定。(          ) A.语言文字训练 B.思想教育 C.非智力因素 D.一般发展 E.智力因素 28.“三、千、百”是我国古代识字课本的统称,包括(          ) A.《幼学琼林》 B.《三字经》 C.《百家姓》 D.《千字文》 E.《弟子规》 29.以下属于教学结构“变式”的例子是(          ) A.导读——扶读——自读 B.讲——练——讲 C.变序阅读 D.常序阅读 E.看图作文的教学结构 30.对作文要写真实的生活的认识,可以从_______方面进行。(          ) A.有助于很好地生活 B.有助于丰富生活积累 C.有助于打好作文的基本功 D.培养学生做人的品德 E.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称为________。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______年。33.实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且取得可喜成果的主要形式有集中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和 “________”。 34.________是智力的核心,是形成各种语文能力的关键。 35.为了帮助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和教学有困难的教师掌握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的听课形式叫做________。 36.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进行听说训练的方式叫做__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7.审定制 38.教学大纲 39.阅读能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41.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42.如何克服阅读教学的种种弊端? 43.如何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评估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意思? 45.优化阅读教学结构应注意哪些问题? 七、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15分) 46.阅读下面《桂林山水》的教学片断,分析该片段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什么原则?是如何体现的? …… 师:假如我们现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看到这儿山清水秀,我们想说一句什么话? 生:这儿的山水真美呀! 生: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是这样。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我们的祖国很大,像桂林这样的山水各地都有。我们 看到桂林山水,就会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山水”又可以怎样说? 生:山河。浙00410#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 生:河山。 生:江山。 师:谁能从中选一个词组,说一句话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祖国的河山多壮美。 ……  师:改成感叹句会吗? 生:祖国河山多壮丽啊! 师:再加重语气,改成反问句,会吗? 生:祖国的河山这么美,我能不爱吗? 师:学习了桂林山水,我们知道祖国山河秀丽,更加深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

2020小学教育自考真题答案

学前教育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 )2)调查法(3)实验法; )4)案例研究法)5)行动研究法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1)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一天生活中的各种活动。)2)幼儿教师在实现教育目标中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目标,对照和反思自己对幼儿的态度和言行,自觉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幼儿教师应自觉抵制社会的消极影响。)3)贯彻落实幼儿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人施教相结合。2 .学前教育体育的实施原则(1)定型原则;(2)科学原则【适度适量】;(3)多样性原则(4)渐进性原则;5 )兴趣和实效性原则;6 )全面发展原则3 .学前儿童益智的实施原则(1)专业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2)教师指导与幼儿探索相结合(3)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相结合;(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4 .学前儿童学习德育的实施原则(1)“规范”与“尊重”相结合原则;(2)坚持正面教育原则(3)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5 .学前儿童美育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尊重学前儿童审美兴趣,注意个体差异。)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形象性。)3)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情感性。(4)重视学前儿童健全人格。)5)重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21年自考备考已经开始,自考历年真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真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网给大家整理了2020年10月自考《 教育原理 》真题及答案,一起来试试吧! 简述发现式教育方法的主要思想。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1)学生观上,学生是一个主动发现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2分) (2)教师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手。(2分) (3)教育目的和效果上,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2分)

自考本学前教育原理历年真题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学前教育是指(B)

A、幼儿园的教育

B、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C、托儿所的教育

D、对3至6、7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2.被誉为“儿童的发现者”,提出“大自然希望也童在成为成人之前应该像个儿童”的哲学家是(B)

A、百杜威

B、卢梭

C、柏拉图

D、皮亚杰

3.第一次提出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著作是(C)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理想国》

D、《普通教育学》

4.研究晋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这种研究方法是(A)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行动研究法

5.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属于(B)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神话起源说

6.关于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正确的说法是(A)

A、采用公养、公育方式

B、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C、具有阶级性

D、具有等级性

7.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是(B)

A、 《学记》

B、《颜氏家训》

C、《三字经》

D、《礼记》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2020)》提出学前教育的发展自标是到2020年学前二年的毛入园率达到(B)

A、60%

B、70%

C、80%

D、90%

9.把学前教育思想建立在促进和谐发展的爱的教育理论基础上,著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这位教育家是(D)

A、蒙台梭利

B、洛克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10.美国在1965年实行了“开端计划”,实行免费的学前教育计划,这一计划针对(A)

A、贫困家庭儿童

B、所有儿童

C、非洲儿童

D、上层阶层家庭的儿童

11.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章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2-6、7岁幼儿的认知发展处于(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艾里克森认为学前期(3-6、 7岁)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C)

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B、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C、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B、培养独立感,体验情感的实现

13.维果斯基提出的理论是(A)

A、“ 最近发展区”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实用主义理论

D、泛智教育理论

14.“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提出,幼稚园的课程要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菜用(C)

A、高难度教学

B、教学做合一

C、整个教学法

D、艺友制

15.第一次工业革命,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说明了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受制于(A)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

D、人口

16.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主要证明了下面哪一因素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影响(A)

A、生理成熟

B、环境因素

C、个人主观努力

D、心理状态

17.点点三岁了,刚入幼儿园,陌生的环境使她整天哭闹着要回家。持续一段时间后, 家人发现原来体质很好的点点三天两头生病,后来点点慢慢喜欢幼园生活了,生病的现象又没有了。这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协调统一的过程,体现了儿童发展的(D)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体差异性

D、整体性

18.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 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C)

A、智育范畴

B、体育范畴

C、德育范畴

D、美育范畴

19.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等方面应逐步提高标准与要求,整体教学内容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这种做法体现了(D)

A、经常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多样性原则

D、渐进性原则

20.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教养方式属于(A)

A、***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忽视型

21.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各说各的,个扮黑脸, 一个演红脸,这种现象违背了(D)

A、全面发展原则

B、严慈相济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一贯一致原则

22. 20世纪20年代立足农村社区发展教育,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实验的教育家是(B)

A、陶行知

B、梁漱淇

C、晏阳初

D、陈鹤琴

23.社区教育起源于(C)

A、美国

B、日本.

C、丹麦

D、英国

24.天津、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相继出现的玩具图书馆性质上属于(A)

A、社区学前教育

B、玩具商场

C、玩具咨询公司

D、居委会活动中心

25.最有利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互动的活动组织方式是(B)

A、集体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体活动

D、亲子活动

26.我国学前教育目标中放在首位的是(C)

A、德

B、智

C、体

D、美

27.《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健康概念的界发起正确的说法是

A、身体健康

B、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C、心理健康

D、个体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8.把某幼儿学期初和学期末的语言发展测试成绩相比较,评价其获得进步的程度,这种评价称为(C)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29、大班孩子浩浩快要上小学了,妈妈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让浩浩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这种做法(D)

A、有利于培养幼儿独立性

B、能培养幼儿的入学适应性

C、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D、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30.中班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陈老师让违反纪律打打闹闹的小宇站到活动室外面去,陈老师的行为(C)

A、侵犯了小宇的生存权

B、侵犯了小宇的名誉权

C、侵犯了小宇的受教育权

D、侵犯了小宇的隐私权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恩物

电福禄贝尔为促进儿童游戏而设计的系列玩具。意思是神恩赐给儿童的玩具。通过“恩物”的操作,儿童可以认识颜色、数量、几何形体、空间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等。

32."白板说"

是英国洛克的理论, 认为人的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人心只是一块“白板”,儿童观念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教育在形成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3.《母育学校》

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的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34.亲子活动

是指对幼儿及其家长实施的亲子体验、家庭游戏等亲子互动的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简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

答:

(1)办学性质不同:小学是义务教育而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

(2)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所学的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浅显知识而小学抽象水平相对较高;

(3)教学方法不同:幼儿园多用归纳法而小学多用演绎法;

(4)儿童主导活动不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对幼几园要求本高顶对小学要求相对较高。

36.简述学前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

(1)学前教育为再生产劳动力打下基础;

(2)学前教育为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奠基;

(3)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37.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答:

(1)家长的素质:

(2)家长的教育观念;

(3)家庭结构类型; .

(4)家庭物质环境。

38.简述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

答:

(1)鉴定功能:

(2)诊断功能;

(3)改进功能;

(4)激励功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试述学前儿童美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

(1)尊重学前儿童审美兴趣,注意个体差异;

(2)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形象性;

(3)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情感性:

(4)重视培泰学前儿童健全的人格;

(5)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0.举例分析家庭与幼儿园衔接工作中幼儿园需要做的工作。

(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本领; .

(2)邀请家长及幼儿到幼儿园参观: .

(3)提早进行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

(4)为初入园的幼儿进行环境布置;

(5)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6)幼儿园要做好卫生工作。

(以上要点每写对一点得1分,联系实际占4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

41.材料:一次,大班章老师倒了一大杯水,可水太烫喝不了。细心的峰峰看见了,说:“老师,我有办法让这杯水快快变冷!”峰峰的话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很多孩子好奇地围了上来,于是,“ 让热水快点变冷”的科学探索活动应运而生了。.

(1)猜想让热水变冷的办法:围绕着“有什么办法让热水变冷”,章老师让孩子们充分猜想、讨论,然后章老师以伙伴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对不同意见提出质疑。孩子们的办法可多了:放冰箱、放在窗上、拿筷子搅拌、用扇子扇、加冷水等等。老师鼓励他们用绘画的形式把猜想的办法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实验。

(2)怎样证明热水变冷了:实验开始前,章老师提问网“ 怎样证明你的办法使热水变冷了呢?”有的幼儿说用手摸,有的说用嘴尝,也有的说着杯子上是不是有热气,或用温度计插到水里测量

(3)怎样让热水冷得更快:热水变冷实验后,章老师为了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怎样让水冷得更快?孩子们通过交流、探索,反复实验,得到了多种方法。

问题:联系材料分析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

答:

(1)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2)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3)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以上每个要点各占3分,联系材料说明共占3分,条理清楚占2分)

自考小学科学教育真题答案

自学考试之小学科学教育复习资料1 [ 2007-6-9 13:54:00 | By: 举杯邀月 ] 一、填空1、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知识体系、创造活动、社会结构、社会生产力、文化形态。2、科学知识包括:客观事实;规律。3、科学的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探索、解释、考验。4、科学的社会结构,是由科学研究体系、科学后勤部门和科学管理机构等共同组成的。5、科学劳动软件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学科、本领域的历史资料,前人认识的成果,各种实验资料、科技情报、图书期刊等。它是科学研究的原材料。硬件是指各种科学工具、物质技术手段。6、60年代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科学家。196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明确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7、80年代的科学教育目标是,为培养科学家转向面向全体学生而无论他今后是否从事科学工作。1985年,美国开始了以提高全美国人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科学技术教育计划。提出了“为全美国人的科学”称为“2061计划”。1988年英国提出科学为大众的观点。8、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特殊研究方法等。9、大脑有神经细胞140——150亿。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中间以“胼胝体”相连。左半球是以线性方式处理输入信息的,而右半球则以视觉空间的非线性方式处理输入信息的。右脑开发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医学生理学家斯佩里博士。10、斯佩里博士于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是脑——意识关系的论述,其中包括修改意识概念的学说。11、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主要分管思考、语言、书写、计算、判断、推理。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负责操纵感觉领域如认识形体、鉴赏绘画、欣赏音乐。左右脑平衡发展,是智力良好的基础。人的显意识功能主要集中在左半球,潜意识功能主要表现在右半球。12、绝大多数的创造性工作都需要直觉和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13、操作能力这一概念包括除了实验能力外,还包括科技活动的制作能力和生产劳动基本技能的操作能力。14、神经科学是60年代末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研究人和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目的在于揭示人脑的奥秘。15、在建构哲学中,有两个概念,一是“神经网络封闭性”,另一个是“认知结构封闭耦合”。16、神经网络封闭性可用如下三个方框表示:人接受外来信息,产生行动的过程简化为三个框框组成的路线。第一个是感受器接受信息,然后感受器传递给中枢神经,最后中枢经过加工传送给效应器,效应器产生行动。17、感受器除了接受外来信息(I)以外,还要接受效应器反馈的信息(S)。由于新信息占的比例太少,所以系统论就把它看作是封闭系统。18、认知结构封闭耦合也用两个方框表示。第一方框表示客体,就是我们认识的对象。第二个方框表示人。19、我们把神经网络封闭性和认知结构封闭耦合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得到两个结论:一、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所感受的信息中绝大部分是自身把馈的信息(I:S=1:10万)。二、即使来自外来客体的新信息也是经过主观操作过的信息。于是,人对事物的认识有赖于人自身的认知结构,也就是说人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因此,从小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们的认知结构是教育成败的关键。20、20世纪中叶的“会合论”认为,知识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复合的结果”。21、皮亚杰强调知识的发生过程是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不断建构的过程。22、教育的目的要求,措施都是外在东西如何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变化才是关键,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内化,内化的好坏是教育效果的大小成正相关的。23、STS教育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中的“科学”,不只是静态的科学结论,而且包含动态的科学过程。技术是客观的物质手段与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结合的产物。24、自然课和知识内容由4个系统和8个单元组成。4个系统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宇宙和空间科学。8个单元是:生物、人体、水和空气、地球、力和机械、声光热、电和磁、宇宙。25、科学教育评价的特征:一是方向性和教育性。二是整体性和综合性。三是动态性和主体性。四是科学性和可行性。26、所谓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认知领域: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创造能力,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等。二是情感领域:兴趣爱好,合作精神,自我发展倾向,态度,价值观,社会性等。三是操作技能:口头语言表达,实验操作,劳动、美术创作,表演(语言与动作协调)等。27、80年代我国生物学家把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与生态学列为当前生物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无疑是正确地反映了现代生命科学的总趋势。28、遗传学(主要是分子遗传学)不仅是20世纪下半叶生物科学的带头学科。促进生育生特学的蓬勃发展。29、构成生物体的物质种类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蛋白质和核酸。3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而构成新陈代谢的所有化学变化,都是在酶的催化之下进行的,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以肽连接而成的。3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承担者,核酸分子是由许许多多核苷酸相连接的长链。根据核酸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叫脱氧核糖核酸,英文缩写为DNA,另一种是核糖核酸,英文缩写是RNA。32、遗传信息由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过程,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通常称之为中心法则。33、一些著名的遗传学把遗传学概括称为基因学,因为现代遗传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学科。34、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在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叫染色体,它由一些叫做脱氧核酸(DNA)的物质组成,DNA带有生命的遗传信息,它由两条很长的以螺旋形式相互结合的“链”构成,“链”上带有密码。人约有10万个基因,而每个基因是由密码来决定的。人的DNA中共有30亿个分子密码,排列组成10万个基因。35、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细胞的结构、细胞遗传、细胞的繁殖与分化、细胞信息的传递与细胞的通讯等是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6、一个单一的受精卵细胞怎样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分化成为一个由千千万万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成熟个体,一直是细胞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发育生物学的中心内容。37、发育生物学当今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细胞的基因如何按一定的时空关系选择性地表达专一性的蛋白质,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个体发育。38、神经科学是研究人与动物神经系统(主要是脑)的结构和功能,在分子水平、神经网络水平、整体水平及行为水平阐明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活动规律的学科群。39、生物技术的核心支柱是基因工程(乃至蛋白质工程),与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一起构成生物技术。40、70年代,Berg首次利用内切酶把分属两个不同种属的DNA蛋组到一起,创建了重组体DNA技术,即俗称遗传工程或基因工程。41、1997年2月27日,英国刊登了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威尔穆特等人利用克隆方法培养出一只基因性状与提供细胞的成年羊完全一致的绵羊“多利”。“克隆”是英文单词“Clone”的音译,其含义是无性繁殖。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中称为“生物放大技术”。多利就是利用一头母羊的体细胞复制出来的。42、未来农业发展主要靠基因工程。转基因植物从1986年进入大田试验。43、氢能有“新一代绿色能源”之称。可再生能源,有“液体黄金”之称的乙醇。44、物质结构研究的当代进展总结出如下规律:所有的粒子的运动遵循四种基本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夸克、轻子和传播子(即传递力的粒子)是更为基本的粒子。四种基本力即:引力、电磁力和强力的相互间作用规律。45、根据作用力的特点:粒子分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大类。粒子物理研究的工具是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器,自60年代出现高能粒子加速器。46、材料、能源和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按大的类别来说,材料可以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的使用性能来看,可以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47、激光的性质:一、定向发光。二、亮度极高。三、颜色极纯。四、闪光时间可以极短。48、激光器的结构基本上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工作物质、泵浦源、谐振腔。49、目前利用和将来可望利用的能源:水力、地热能、核能、岩石圈以外的其他能源包括风能、海洋的潮汐能和波浪能以及太阳能等。50、水力发电具有很多优点:无污染、运行费用很低、水库寿命一般比火电站和核电站长,而且水库还有多方面的效益等等。51、地热能指地下热岩和热液中所储存的能量,通常以三种形式存在:干蒸气、湿蒸气和热水。52、空间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大阳系、银河系、局部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和演化这些空间客体为对象,用新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传统的科学前沿难题,并不断取得关键性进展的学科。53、直到20世纪,以众多观测事实为依据的科学的宇宙起源和演化理论才正式宣告诞生。一是现代宇宙学的诞生,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二是宇宙膨胀的发现,1924年,弗里德曼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从理论上论证了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决不会保持静止状态。三是宇宙的年龄。四是轻元素的起源。五是微波背景辐射。六是宇宙的物理演化史。54、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55、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光、热、土、水、气、动植物、以及这些自然要素与人类长期共处所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56、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二是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57、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及其运动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新兴的横断科学。58、微电子技术是微小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最主要的就是集成电路技术。59、集成电路是指以半导体晶体材料为基片,采用专门的工艺技术将组成电路的元器件和互连线集成的基片内部、表面或基片之上的微小型化电路或系统。60、一般将集成100个晶体管以下的集成电路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100~1000个晶体的集成电路称为中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集成电路已经进入1000个以上元器件的大规模集成时代。80年代可以看作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61、1946年冯·诺依曼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62、计算机软件:构成计算机基本部件的集成电路以及处部设备等部分,称作计算机的硬件。为了完成管理计算机本身,或针对不同的信息处理任务而编制的程序,称做计算机软件。63、软件根据其所起的作用分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就是指一种特殊的管理计算机系统或为计算机系统服务的程序。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称为应用软件,它是使用通用计算机解决特定任务的程序。64、科技活动的方式:个人活动。科技社团活动。群众活动。班级活动。

1、A,2.A,3.B,4.A,5,D,6,B,7.A。8.D。9.B。10,A。11,A。12.A、13.D.14。B。15,D。1特征是启发式教学,体现在实验教学,图片教学,提问教学等几个方面。2主导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多元性原则艺术性原则1STS课程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一是在讲述科学事实、概念和原理时,渗透有关的技术、成果及其相关的社会知识,使科学的学习渗透与之相关的技术应用和社会影响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时,了解这些知识分别在实际生活的什么地方得到应用(科学与技术、社会)。 二是在讲述技术内容时,阐述这一技术中所蕴涵或应用到的科学原理、这一技术主要的应用领域,并指出科技发展史上这一技术的出现对科学进步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正负影响(技术与科学、社会)。 三是讲述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时,指出社会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分别用到哪些学科知识和技术,社会生活中哪些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哪些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如何转化(如把某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或转化为科学问题)。同时,指出在科技发展史上,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出现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如何成为根本动力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社会与科学、技术)。2一、主动性原则主动性原则是指学生在科学教育过程中,通过主体意识的培养与确立,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自己自主学习与掌握知识的过程,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达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二、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指学生在科学教育的学习活动中能坚持独立性,以自主学习为主,不依赖别人。在行为上表现出能独立地进行思考,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地承担并完成科学调查、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三、参与体验原则参与体验原则,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生在科学教育中,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并表现为在发现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从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一种积极倾向和主动行为。参与体验包括参与意愿、参与动机和参与能力三大要素。四、实践性原则科学教育的实践性原则要求学生从读科学变为做科学,通过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探索、实际操作,亲自获取知识和经验,并且运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解决周围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锻炼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山西中医药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Sh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山西省重点建设高校。山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为1978年创办的山西医学院中医大学班,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山西中医学院,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7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211工程介绍:211工程(Project 211或者211 Project)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200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2003年8月25日,“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下发了《“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同时为了注重学科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了“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对非“211”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予以支持。2016年06月7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已失效的规范性文件不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211学校名单:军事系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华南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地区: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地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华中地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东北地区: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北地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太原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地区: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福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大学。985工程介绍:985工程(Project 985),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共9所(即:九校联盟),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总计39所。2016年06月7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已失效的规范性文件不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985学校名单:全国985大学共有39所,其中一期名单共有34所大学,二期名单共有5所大学。第一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第二期: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985、211大学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6年04月自考07759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470.23KB 2018年10月自考00408小学科学教育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39.8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自考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本科》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_x000D_小学教育本科|02111教育心理学|00467课程与教学论|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00442教育学(二)|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历年真题及答案|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件|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视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章03.flv|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章02.flv|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章01.flv|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五章.flv|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四章.flv

3edu教育网就不错,北京四中网校也还可以,另外,还有清华大学附属中小学网校、天津一中网校等等很好找的,自己去试试。

四川2011年4月教师资格(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B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B )。A.巩固性谈话B.自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接交性谈话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C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 C )。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 B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D.重要手段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D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 苏格拉底B.孔子 亚里斯多德C.孟子 柏拉图D.朱喜 苏格拉底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20.“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4.道尔顿制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答: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研讨法;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5)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6)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B.测验C.访谈D.实验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比较性组织者28.过度学习29.创造性思维30.学习动机31.直观教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09282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 索引序列
  • 小学教育自考真题答案
  • 自考小学教育学真题答案
  • 2020小学教育自考真题答案
  • 自考小学科学教育真题答案
  • 自考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