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小学科学教育笔记整理归纳

自考小学科学教育笔记整理归纳

发布时间:

自考小学科学教育笔记归纳整理

自学考试之小学科学教育复习资料1 [ 2007-6-9 13:54:00 | By: 举杯邀月 ] 一、填空1、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知识体系、创造活动、社会结构、社会生产力、文化形态。2、科学知识包括:客观事实;规律。3、科学的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探索、解释、考验。4、科学的社会结构,是由科学研究体系、科学后勤部门和科学管理机构等共同组成的。5、科学劳动软件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学科、本领域的历史资料,前人认识的成果,各种实验资料、科技情报、图书期刊等。它是科学研究的原材料。硬件是指各种科学工具、物质技术手段。6、60年代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科学家。196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明确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7、80年代的科学教育目标是,为培养科学家转向面向全体学生而无论他今后是否从事科学工作。1985年,美国开始了以提高全美国人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科学技术教育计划。提出了“为全美国人的科学”称为“2061计划”。1988年英国提出科学为大众的观点。8、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特殊研究方法等。9、大脑有神经细胞140——150亿。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中间以“胼胝体”相连。左半球是以线性方式处理输入信息的,而右半球则以视觉空间的非线性方式处理输入信息的。右脑开发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医学生理学家斯佩里博士。10、斯佩里博士于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是脑——意识关系的论述,其中包括修改意识概念的学说。11、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主要分管思考、语言、书写、计算、判断、推理。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负责操纵感觉领域如认识形体、鉴赏绘画、欣赏音乐。左右脑平衡发展,是智力良好的基础。人的显意识功能主要集中在左半球,潜意识功能主要表现在右半球。12、绝大多数的创造性工作都需要直觉和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13、操作能力这一概念包括除了实验能力外,还包括科技活动的制作能力和生产劳动基本技能的操作能力。14、神经科学是60年代末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研究人和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目的在于揭示人脑的奥秘。15、在建构哲学中,有两个概念,一是“神经网络封闭性”,另一个是“认知结构封闭耦合”。16、神经网络封闭性可用如下三个方框表示:人接受外来信息,产生行动的过程简化为三个框框组成的路线。第一个是感受器接受信息,然后感受器传递给中枢神经,最后中枢经过加工传送给效应器,效应器产生行动。17、感受器除了接受外来信息(I)以外,还要接受效应器反馈的信息(S)。由于新信息占的比例太少,所以系统论就把它看作是封闭系统。18、认知结构封闭耦合也用两个方框表示。第一方框表示客体,就是我们认识的对象。第二个方框表示人。19、我们把神经网络封闭性和认知结构封闭耦合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得到两个结论:一、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所感受的信息中绝大部分是自身把馈的信息(I:S=1:10万)。二、即使来自外来客体的新信息也是经过主观操作过的信息。于是,人对事物的认识有赖于人自身的认知结构,也就是说人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因此,从小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们的认知结构是教育成败的关键。20、20世纪中叶的“会合论”认为,知识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复合的结果”。21、皮亚杰强调知识的发生过程是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不断建构的过程。22、教育的目的要求,措施都是外在东西如何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变化才是关键,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内化,内化的好坏是教育效果的大小成正相关的。23、STS教育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中的“科学”,不只是静态的科学结论,而且包含动态的科学过程。技术是客观的物质手段与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结合的产物。24、自然课和知识内容由4个系统和8个单元组成。4个系统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宇宙和空间科学。8个单元是:生物、人体、水和空气、地球、力和机械、声光热、电和磁、宇宙。25、科学教育评价的特征:一是方向性和教育性。二是整体性和综合性。三是动态性和主体性。四是科学性和可行性。26、所谓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认知领域: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创造能力,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等。二是情感领域:兴趣爱好,合作精神,自我发展倾向,态度,价值观,社会性等。三是操作技能:口头语言表达,实验操作,劳动、美术创作,表演(语言与动作协调)等。27、80年代我国生物学家把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与生态学列为当前生物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无疑是正确地反映了现代生命科学的总趋势。28、遗传学(主要是分子遗传学)不仅是20世纪下半叶生物科学的带头学科。促进生育生特学的蓬勃发展。29、构成生物体的物质种类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蛋白质和核酸。3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而构成新陈代谢的所有化学变化,都是在酶的催化之下进行的,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以肽连接而成的。3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承担者,核酸分子是由许许多多核苷酸相连接的长链。根据核酸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叫脱氧核糖核酸,英文缩写为DNA,另一种是核糖核酸,英文缩写是RNA。32、遗传信息由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过程,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通常称之为中心法则。33、一些著名的遗传学把遗传学概括称为基因学,因为现代遗传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学科。34、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在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叫染色体,它由一些叫做脱氧核酸(DNA)的物质组成,DNA带有生命的遗传信息,它由两条很长的以螺旋形式相互结合的“链”构成,“链”上带有密码。人约有10万个基因,而每个基因是由密码来决定的。人的DNA中共有30亿个分子密码,排列组成10万个基因。35、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细胞的结构、细胞遗传、细胞的繁殖与分化、细胞信息的传递与细胞的通讯等是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6、一个单一的受精卵细胞怎样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分化成为一个由千千万万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成熟个体,一直是细胞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发育生物学的中心内容。37、发育生物学当今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细胞的基因如何按一定的时空关系选择性地表达专一性的蛋白质,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个体发育。38、神经科学是研究人与动物神经系统(主要是脑)的结构和功能,在分子水平、神经网络水平、整体水平及行为水平阐明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活动规律的学科群。39、生物技术的核心支柱是基因工程(乃至蛋白质工程),与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一起构成生物技术。40、70年代,Berg首次利用内切酶把分属两个不同种属的DNA蛋组到一起,创建了重组体DNA技术,即俗称遗传工程或基因工程。41、1997年2月27日,英国刊登了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威尔穆特等人利用克隆方法培养出一只基因性状与提供细胞的成年羊完全一致的绵羊“多利”。“克隆”是英文单词“Clone”的音译,其含义是无性繁殖。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中称为“生物放大技术”。多利就是利用一头母羊的体细胞复制出来的。42、未来农业发展主要靠基因工程。转基因植物从1986年进入大田试验。43、氢能有“新一代绿色能源”之称。可再生能源,有“液体黄金”之称的乙醇。44、物质结构研究的当代进展总结出如下规律:所有的粒子的运动遵循四种基本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夸克、轻子和传播子(即传递力的粒子)是更为基本的粒子。四种基本力即:引力、电磁力和强力的相互间作用规律。45、根据作用力的特点:粒子分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大类。粒子物理研究的工具是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器,自60年代出现高能粒子加速器。46、材料、能源和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按大的类别来说,材料可以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的使用性能来看,可以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47、激光的性质:一、定向发光。二、亮度极高。三、颜色极纯。四、闪光时间可以极短。48、激光器的结构基本上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工作物质、泵浦源、谐振腔。49、目前利用和将来可望利用的能源:水力、地热能、核能、岩石圈以外的其他能源包括风能、海洋的潮汐能和波浪能以及太阳能等。50、水力发电具有很多优点:无污染、运行费用很低、水库寿命一般比火电站和核电站长,而且水库还有多方面的效益等等。51、地热能指地下热岩和热液中所储存的能量,通常以三种形式存在:干蒸气、湿蒸气和热水。52、空间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大阳系、银河系、局部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和演化这些空间客体为对象,用新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传统的科学前沿难题,并不断取得关键性进展的学科。53、直到20世纪,以众多观测事实为依据的科学的宇宙起源和演化理论才正式宣告诞生。一是现代宇宙学的诞生,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二是宇宙膨胀的发现,1924年,弗里德曼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从理论上论证了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决不会保持静止状态。三是宇宙的年龄。四是轻元素的起源。五是微波背景辐射。六是宇宙的物理演化史。54、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55、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光、热、土、水、气、动植物、以及这些自然要素与人类长期共处所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56、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二是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57、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及其运动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新兴的横断科学。58、微电子技术是微小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最主要的就是集成电路技术。59、集成电路是指以半导体晶体材料为基片,采用专门的工艺技术将组成电路的元器件和互连线集成的基片内部、表面或基片之上的微小型化电路或系统。60、一般将集成100个晶体管以下的集成电路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100~1000个晶体的集成电路称为中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集成电路已经进入1000个以上元器件的大规模集成时代。80年代可以看作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61、1946年冯·诺依曼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62、计算机软件:构成计算机基本部件的集成电路以及处部设备等部分,称作计算机的硬件。为了完成管理计算机本身,或针对不同的信息处理任务而编制的程序,称做计算机软件。63、软件根据其所起的作用分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就是指一种特殊的管理计算机系统或为计算机系统服务的程序。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称为应用软件,它是使用通用计算机解决特定任务的程序。64、科技活动的方式:个人活动。科技社团活动。群众活动。班级活动。

一、填空 1、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知识体系、创造活动、社会结构、社会生产力、文化形态。 2、科学知识包括:客观事实;规律。 3、科学的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探索、解释、考验。 4、科学的社会结构,是由科学研究体系、科学后勤部门和科学管理机构等共同组成的。 5、科学劳动软件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学科、本领域的历史资料,前人认识的成果,各种实验资料、科技情报、图书期刊等。它是科学研究的原材料。硬件是指各种科学工具、物质技术手段。 6、60年代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科学家。196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明确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7、80年代的科学教育目标是,为培养科学家转向面向全体学生而无论他今后是否从事科学工作。1985年,美国开始了以提高全美国人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科学技术教育计划。提出了“为全美国人的科学”称为“2061计划”。1988年英国提出科学为大众的观点。 8、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特殊研究方法等。 9、大脑有神经细胞140——150亿。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中间以“胼胝体”相连。左半球是以线性方式处理输入信息的,而右半球则以视觉空间的非线性方式处理输入信息的。右脑开发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医学生理学家斯佩里博士。 10、斯佩里博士于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是脑——意识关系的论述,其中包括修改意识概念的学说。 11、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主要分管思考、语言、书写、计算、判断、推理。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负责操纵感觉领域如认识形体、鉴赏绘画、欣赏音乐。左右脑平衡发展,是智力良好的基础。人的显意识功能主要集中在左半球,潜意识功能主要表现在右半球。 12、绝大多数的创造性工作都需要直觉和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 13、操作能力这一概念包括除了实验能力外,还包括科技活动的制作能力和生产劳动基本技能的操作能力。 14、神经科学是60年代末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研究人和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目的在于揭示人脑的奥秘。 15、在建构哲学中,有两个概念,一是“神经网络封闭性”,另一个是“认知结构封闭耦合”。 16、神经网络封闭性可用如下三个方框表示:人接受外来信息,产生行动的过程简化为三个框框组成的路线。第一个是感受器接受信息,然后感受器传递给中枢神经,最后中枢经过加工传送给效应器,效应器产生行动。 17、感受器除了接受外来信息(I)以外,还要接受效应器反馈的信息(S)。由于新信息占的比例太少,所以系统论就把它看作是封闭系统。 18、认知结构封闭耦合也用两个方框表示。第一方框表示客体,就是我们认识的对象。第二个方框表示人。 19、我们把神经网络封闭性和认知结构封闭耦合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得到两个结论:一、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所感受的信息中绝大部分是自身把馈的信息(I:S=1:10万)。二、即使来自外来客体的新信息也是经过主观操作过的信息。于是,人对事物的认识有赖于人自身的认知结构,也就是说人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因此,从小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们的认知结构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20、20世纪中叶的“会合论”认为,知识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复合的结果”。 21、皮亚杰强调知识的发生过程是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不断建构的过程。 22、教育的目的要求,措施都是外在东西如何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变化才是关键,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内化,内化的好坏是教育效果的大小成正相关的。 23、STS教育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中的“科学”,不只是静态的科学结论,而且包含动态的科学过程。技术是客观的物质手段与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结合的产物。 24、自然课和知识内容由4个系统和8个单元组成。4个系统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宇宙和空间科学。8个单元是:生物、人体、水和空气、地球、力和机械、声光热、电和磁、宇宙。 25、科学教育评价的特征:一是方向性和教育性。二是整体性和综合性。三是动态性和主体性。四是科学性和可行性。 26、所谓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认知领域: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创造能力,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等。二是情感领域:兴趣爱好,合作精神,自我发展倾向,态度,价值观,社会性等。三是操作技能:口头语言表达,实验操作,劳动、美术创作,表演(语言与动作协调)等。 27、80年代我国生物学家把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与生态学列为当前生物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无疑是正确地反映了现代生命科学的总趋势。 28、遗传学(主要是分子遗传学)不仅是20世纪下半叶生物科学的带头学科。促进生育生特学的蓬勃发展。 29、构成生物体的物质种类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蛋白质和核酸。 3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而构成新陈代谢的所有化学变化,都是在酶的催化之下进行的,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以肽连接而成的。 3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承担者,核酸分子是由许许多多核苷酸相连接的长链。根据核酸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叫脱氧核糖核酸,英文缩写为DNA,另一种是核糖核酸,英文缩写是RNA。 32、遗传信息由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过程,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通常称之为中心法则。 33、一些著名的遗传学把遗传学概括称为基因学,因为现代遗传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学科。 34、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在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叫染色体,它由一些叫做脱氧核酸(DNA)的物质组成,DNA带有生命的遗传信息,它由两条很长的以螺旋形式相互结合的“链”构成,“链”上带有密码。人约有10万个基因,而每个基因是由密码来决定的。人的DNA中共有30亿个分子密码,排列组成10万个基因。 35、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细胞的结构、细胞遗传、细胞的繁殖与分化、细胞信息的传递与细胞的通讯等是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6、一个单一的受精卵细胞怎样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分化成为一个由千千万万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成熟个体,一直是细胞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发育生物学的中心内容。 37、发育生物学当今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细胞的基因如何按一定的时空关系选择性地表达专一性的蛋白质,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个体发育。 38、神经科学是研究人与动物神经系统(主要是脑)的结构和功能,在分子水平、神经网络水平、整体水平及行为水平阐明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活动规律的学科群。 39、生物技术的核心支柱是基因工程(乃至蛋白质工程),与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一起构成生物技术。 40、70年代,Berg首次利用内切酶把分属两个不同种属的DNA蛋组到一起,创建了重组体DNA技术,即俗称遗传工程或基因工程。 41、1997年2月27日,英国刊登了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威尔穆特等人利用克隆方法培养出一只基因性状与提供细胞的成年羊完全一致的绵羊“多利”。“克隆”是英文单词“Clone”的音译,其含义是无性繁殖。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中称为“生物放大技术”。多利就是利用一头母羊的体细胞复制出来的。 42、未来农业发展主要靠基因工程。转基因植物从1986年进入大田试验。 43、氢能有“新一代绿色能源”之称。可再生能源,有“液体黄金”之称的乙醇。 44、物质结构研究的当代进展总结出如下规律:所有的粒子的运动遵循四种基本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夸克、轻子和传播子(即传递力的粒子)是更为基本的粒子。四种基本力即:引力、电磁力和强力的相互间作用规律。 45、根据作用力的特点:粒子分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大类。粒子物理研究的工具是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器,自60年代出现高能粒子加速器。 46、材料、能源和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按大的类别来说,材料可以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的使用性能来看,可以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 47、激光的性质:一、定向发光。二、亮度极高。三、颜色极纯。四、闪光时间可以极短。 48、激光器的结构基本上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工作物质、泵浦源、谐振腔。 49、目前利用和将来可望利用的能源:水力、地热能、核能、岩石圈以外的其他能源包括风能、海洋的潮汐能和波浪能以及太阳能等。 50、水力发电具有很多优点:无污染、运行费用很低、水库寿命一般比火电站和核电站长,而且水库还有多方面的效益等等。 51、地热能指地下热岩和热液中所储存的能量,通常以三种形式存在:干蒸气、湿蒸气和热水。 52、空间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大阳系、银河系、局部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和演化这些空间客体为对象,用新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传统的科学前沿难题,并不断取得关键性进展的学科。 53、直到20世纪,以众多观测事实为依据的科学的宇宙起源和演化理论才正式宣告诞生。一是现代宇宙学的诞生,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二是宇宙膨胀的发现,1924年,弗里德曼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从理论上论证了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决不会保持静止状态。三是宇宙的年龄。四是轻元素的起源。五是微波背景辐射。六是宇宙的物理演化史。 54、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55、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光、热、土、水、气、动植物、以及这些自然要素与人类长期共处所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 56、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二是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 57、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及其运动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新兴的横断科学。 58、微电子技术是微小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最主要的就是集成电路技术。 59、集成电路是指以半导体晶体材料为基片,采用专门的工艺技术将组成电路的元器件和互连线集成的基片内部、表面或基片之上的微小型化电路或系统。 60、一般将集成100个晶体管以下的集成电路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100~1000个晶体的集成电路称为中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集成电路已经进入1000个以上元器件的大规模集成时代。80年代可以看作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 61、1946年冯·诺依曼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62、计算机软件:构成计算机基本部件的集成电路以及处部设备等部分,称作计算机的硬件。为了完成管理计算机本身,或针对不同的信息处理任务而编制的程序,称做计算机软件。 63、软件根据其所起的作用分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就是指一种特殊的管理计算机系统或为计算机系统服务的程序。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称为应用软件,它是使用通用计算机解决特定任务的程序。 64、科技活动的方式:个人活动。科技社团活动。群众活动。班级活动。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定义:学与教 二、核心:学习心理 三、学科范畴:心理学分支,应用心理学范畴 四、学习性质界定: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五、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六、五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物质、社会环境)、教学媒体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的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 ④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⑤教育经验总结法 ⑥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⑦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从而了解心理特点的方法 二、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发展概况: 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1、 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2、1877年、俄罗斯、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 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教育心理学之父、奠基人 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 方东岳《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60年代至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成熟) 80年代末(深化拓展)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定义:指个体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二、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表现:①同一方面发展速度;②不同方面发展速度 关键期: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几个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 4~5岁书面语言 4岁形状知觉 5岁儿童智力发展 四、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决定论①、高尔顿 ②、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 ③、格赛尔:成熟论 2、环境决定论①、洛克(白板说)②、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3、影响身心因素 1、遗传(可能性)①遗传素质②成熟;2、环境(现实性)社会、家庭、学校(主导)、早期 3、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 五、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童年期:1、语言发展从口头到书面的过渡时期;

自考小学科学教育笔记整理归纳

小学教育专业自考科目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学语文、科学·技术·社会、美育基础、英语(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实践)、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科学教育、小学班主任、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原理、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汉语基础、高等数学基础、数论初步、教育实习。 自考报名条件 1、凡具有本省正式户籍的公民,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的限制,均可就近报名并参加考试。外省在我省工作学习的人员,也可就近报名参加考试。 2、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各类高等学校的专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报考本科段(独立本科段)。 3、考生专科(基础科段)、本科段(独立本科段)可同时兼报,但在领取本科毕业证书前必须先获取专科毕业证书。 4、实践性学习环节考核、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考核等,须按规定在本专业涉及实践课程理论考试全部合格后才能报考。 5、提倡在职人员按照学用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报考专业。对某些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如公安管理、医学类专业等)将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限制报考对象。 自考网上报名流程 1、登录各地自考网上报名网站(新生需注册并填写相关资料,老生根据自己之前的账号进行登陆)。 2、到自考办网站规定的指定银行办理一张缴费用银行卡。 3、办理银行卡后的新生,和有银行卡的老考生按照报名网站规定的报名流程完成网上报名。 4、网上报名成功后的新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到自考办指定的地点进行摄像制作准考证。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之小学科学教育复习资料1 [ 2007-6-9 13:54:00 | By: 举杯邀月 ] 一、填空1、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知识体系、创造活动、社会结构、社会生产力、文化形态。2、科学知识包括:客观事实;规律。3、科学的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探索、解释、考验。4、科学的社会结构,是由科学研究体系、科学后勤部门和科学管理机构等共同组成的。5、科学劳动软件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学科、本领域的历史资料,前人认识的成果,各种实验资料、科技情报、图书期刊等。它是科学研究的原材料。硬件是指各种科学工具、物质技术手段。6、60年代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科学家。196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明确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7、80年代的科学教育目标是,为培养科学家转向面向全体学生而无论他今后是否从事科学工作。1985年,美国开始了以提高全美国人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科学技术教育计划。提出了“为全美国人的科学”称为“2061计划”。1988年英国提出科学为大众的观点。8、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特殊研究方法等。9、大脑有神经细胞140——150亿。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中间以“胼胝体”相连。左半球是以线性方式处理输入信息的,而右半球则以视觉空间的非线性方式处理输入信息的。右脑开发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医学生理学家斯佩里博士。10、斯佩里博士于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是脑——意识关系的论述,其中包括修改意识概念的学说。11、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主要分管思考、语言、书写、计算、判断、推理。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负责操纵感觉领域如认识形体、鉴赏绘画、欣赏音乐。左右脑平衡发展,是智力良好的基础。人的显意识功能主要集中在左半球,潜意识功能主要表现在右半球。12、绝大多数的创造性工作都需要直觉和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13、操作能力这一概念包括除了实验能力外,还包括科技活动的制作能力和生产劳动基本技能的操作能力。14、神经科学是60年代末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研究人和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目的在于揭示人脑的奥秘。15、在建构哲学中,有两个概念,一是“神经网络封闭性”,另一个是“认知结构封闭耦合”。16、神经网络封闭性可用如下三个方框表示:人接受外来信息,产生行动的过程简化为三个框框组成的路线。第一个是感受器接受信息,然后感受器传递给中枢神经,最后中枢经过加工传送给效应器,效应器产生行动。17、感受器除了接受外来信息(I)以外,还要接受效应器反馈的信息(S)。由于新信息占的比例太少,所以系统论就把它看作是封闭系统。18、认知结构封闭耦合也用两个方框表示。第一方框表示客体,就是我们认识的对象。第二个方框表示人。19、我们把神经网络封闭性和认知结构封闭耦合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得到两个结论:一、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所感受的信息中绝大部分是自身把馈的信息(I:S=1:10万)。二、即使来自外来客体的新信息也是经过主观操作过的信息。于是,人对事物的认识有赖于人自身的认知结构,也就是说人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因此,从小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们的认知结构是教育成败的关键。20、20世纪中叶的“会合论”认为,知识的发生、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复合的结果”。21、皮亚杰强调知识的发生过程是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不断建构的过程。22、教育的目的要求,措施都是外在东西如何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变化才是关键,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内化,内化的好坏是教育效果的大小成正相关的。23、STS教育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中的“科学”,不只是静态的科学结论,而且包含动态的科学过程。技术是客观的物质手段与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结合的产物。24、自然课和知识内容由4个系统和8个单元组成。4个系统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宇宙和空间科学。8个单元是:生物、人体、水和空气、地球、力和机械、声光热、电和磁、宇宙。25、科学教育评价的特征:一是方向性和教育性。二是整体性和综合性。三是动态性和主体性。四是科学性和可行性。26、所谓学习情况的全面评价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认知领域: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创造能力,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等。二是情感领域:兴趣爱好,合作精神,自我发展倾向,态度,价值观,社会性等。三是操作技能:口头语言表达,实验操作,劳动、美术创作,表演(语言与动作协调)等。27、80年代我国生物学家把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与生态学列为当前生物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无疑是正确地反映了现代生命科学的总趋势。28、遗传学(主要是分子遗传学)不仅是20世纪下半叶生物科学的带头学科。促进生育生特学的蓬勃发展。29、构成生物体的物质种类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蛋白质和核酸。3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而构成新陈代谢的所有化学变化,都是在酶的催化之下进行的,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以肽连接而成的。3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承担者,核酸分子是由许许多多核苷酸相连接的长链。根据核酸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叫脱氧核糖核酸,英文缩写为DNA,另一种是核糖核酸,英文缩写是RNA。32、遗传信息由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过程,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通常称之为中心法则。33、一些著名的遗传学把遗传学概括称为基因学,因为现代遗传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学科。34、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在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叫染色体,它由一些叫做脱氧核酸(DNA)的物质组成,DNA带有生命的遗传信息,它由两条很长的以螺旋形式相互结合的“链”构成,“链”上带有密码。人约有10万个基因,而每个基因是由密码来决定的。人的DNA中共有30亿个分子密码,排列组成10万个基因。35、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细胞的结构、细胞遗传、细胞的繁殖与分化、细胞信息的传递与细胞的通讯等是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6、一个单一的受精卵细胞怎样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分化成为一个由千千万万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成熟个体,一直是细胞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发育生物学的中心内容。37、发育生物学当今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细胞的基因如何按一定的时空关系选择性地表达专一性的蛋白质,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个体发育。38、神经科学是研究人与动物神经系统(主要是脑)的结构和功能,在分子水平、神经网络水平、整体水平及行为水平阐明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活动规律的学科群。39、生物技术的核心支柱是基因工程(乃至蛋白质工程),与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一起构成生物技术。40、70年代,Berg首次利用内切酶把分属两个不同种属的DNA蛋组到一起,创建了重组体DNA技术,即俗称遗传工程或基因工程。41、1997年2月27日,英国刊登了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威尔穆特等人利用克隆方法培养出一只基因性状与提供细胞的成年羊完全一致的绵羊“多利”。“克隆”是英文单词“Clone”的音译,其含义是无性繁殖。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中称为“生物放大技术”。多利就是利用一头母羊的体细胞复制出来的。42、未来农业发展主要靠基因工程。转基因植物从1986年进入大田试验。43、氢能有“新一代绿色能源”之称。可再生能源,有“液体黄金”之称的乙醇。44、物质结构研究的当代进展总结出如下规律:所有的粒子的运动遵循四种基本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夸克、轻子和传播子(即传递力的粒子)是更为基本的粒子。四种基本力即:引力、电磁力和强力的相互间作用规律。45、根据作用力的特点:粒子分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大类。粒子物理研究的工具是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器,自60年代出现高能粒子加速器。46、材料、能源和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按大的类别来说,材料可以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的使用性能来看,可以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47、激光的性质:一、定向发光。二、亮度极高。三、颜色极纯。四、闪光时间可以极短。48、激光器的结构基本上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工作物质、泵浦源、谐振腔。49、目前利用和将来可望利用的能源:水力、地热能、核能、岩石圈以外的其他能源包括风能、海洋的潮汐能和波浪能以及太阳能等。50、水力发电具有很多优点:无污染、运行费用很低、水库寿命一般比火电站和核电站长,而且水库还有多方面的效益等等。51、地热能指地下热岩和热液中所储存的能量,通常以三种形式存在:干蒸气、湿蒸气和热水。52、空间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大阳系、银河系、局部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和演化这些空间客体为对象,用新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传统的科学前沿难题,并不断取得关键性进展的学科。53、直到20世纪,以众多观测事实为依据的科学的宇宙起源和演化理论才正式宣告诞生。一是现代宇宙学的诞生,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二是宇宙膨胀的发现,1924年,弗里德曼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从理论上论证了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决不会保持静止状态。三是宇宙的年龄。四是轻元素的起源。五是微波背景辐射。六是宇宙的物理演化史。54、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55、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光、热、土、水、气、动植物、以及这些自然要素与人类长期共处所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56、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二是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57、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及其运动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新兴的横断科学。58、微电子技术是微小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最主要的就是集成电路技术。59、集成电路是指以半导体晶体材料为基片,采用专门的工艺技术将组成电路的元器件和互连线集成的基片内部、表面或基片之上的微小型化电路或系统。60、一般将集成100个晶体管以下的集成电路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100~1000个晶体的集成电路称为中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集成电路已经进入1000个以上元器件的大规模集成时代。80年代可以看作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61、1946年冯·诺依曼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62、计算机软件:构成计算机基本部件的集成电路以及处部设备等部分,称作计算机的硬件。为了完成管理计算机本身,或针对不同的信息处理任务而编制的程序,称做计算机软件。63、软件根据其所起的作用分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就是指一种特殊的管理计算机系统或为计算机系统服务的程序。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称为应用软件,它是使用通用计算机解决特定任务的程序。64、科技活动的方式:个人活动。科技社团活动。群众活动。班级活动。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重点知识如下:

1、语文:主要考察考生的语文水平,包括汉字认读、阅读理解、语法概念、作文等。

2、教育学原理: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包括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教育思想、教育法律法规等。

3、幼儿发展心理学:主要考察考生对幼儿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包括幼儿发展的规律、发展阶段、心理发展特点等。

拓展:

1、教育类研究生专业。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史,学前教育学,小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学,体育教学,教育,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体育,应用心理,学科教学(分学科),教育管理,运动训练,学前教育,教育法学,各类师范专业。

2、教育类本科专业。

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学,艺术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言语听觉科学,华文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运动康复与健康,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科学,农艺教育,园艺教育,特用作物教育,畜禽生产教育,水产养殖教育,应用生物教育,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教育,农业经营管理教育。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机电技术教育,电气技术教育,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食品工艺教育,建筑工程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笔记整理归纳

第二章 学校 一、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考点较多,所占分值较高,建议学员加强理解,重点掌握。从题型来讲以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为主。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 学校概说 「识记」 (一)学校的定义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有与学生数量相适合的校舍、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2、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 3、有按规定标准配置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领会」 (一)学校制度的发展 现代学制受限产生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后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是学术型的现代学校系统,后者是普及性的现代学校系统。这一发展的结果导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了所谓的双轨制。当然,双轨学制并不是惟一的学校发展模式,在美国,群众性学校由初级中学继续上延到高中,形成了所谓的单轨学制。总之,在统一学校系统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学校从纵横两个方面开始逐步衔接和贯通,形成了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即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 (二)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1、设置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手段: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3、与政府关系:国家对学校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 4、产出: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 具体体现: (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2)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 第二节 学校文化 「识记」 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领会」 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影响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是学校组织对组织内部各类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制度文化。学校传统是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学校传统的形成受学生文化的影响较大,一般不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实现的。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中每一个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管理人员都会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独特的学校制度会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三节 学校管理 「识记」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为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所必须的一套规章制度,对该组织机构内的人、财、物等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以有效地实现该系统的预期目标的过程。 1、管理是一种理性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对象化的行为。 2、管理必须有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3、管理必须有其自己独特的手段,亦即管理手段。 4、管理必须要有效果,亦即管理效果。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这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 2、法律方法 这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3、思想教育方法 这是指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教育,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4、经济方法 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 5、学术方法 这是对学校中的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对这类工作的管理不应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三)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学工作管理 3、教务行政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领会」 (一)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1、沟通的内涵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务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可以这样认为,学校目标的实现、学校气氛的营建、职权职责的明晰以及学校效能的发挥等几乎都取决于组织的沟通,因此,沟通在管理活动中应占有中心地位。 2、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信息传递 这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的。 (2)控制 (3)激励 (4)情感交流 3、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 (1)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一般可以分为下行、上行、平行、斜向几种渠道。 (2)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之外的信息传递,一般有三种渠道,即个人之间的自发交往、非正式的接触或聚会、社会传闻(即小道消息)。 4、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 (1)主观方面的障碍 这是指信息的发送者或接收者(沟通行为的主体)由于个性或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而对信息沟通产生影响。这些主观方面的原因一般有:学识、个性、知觉选择性等。 (2)客观方面的障碍 这是指接受信息的条件和可能与实际的信息量不对称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如果信息量过大,超过了接收者的能力,许多信息就会被搁置,从而影响沟通。 (3)沟通渠道方面的障碍 沟通媒体(如电讯、电脑网络、各种教具等)技术上的问题,有可能使沟通受到障碍。沟通的主要工具是语言符号。 5、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1)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 (2)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 (3)选择沟通媒体。 (4)注意信息的时效性。 (5)重视对信息的反馈。 (二)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所小学的绩效一般包括学校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同时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以上诸方面所反映的学校组织及其人员的素质、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 我们如何来评价一所小学的绩效呢?国内外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论观点。 1、目标模式。这是一种分析学校绩效的较普遍和传统的方法,由教育主管机关制订一套学校绩效的指标体系,通过学校工作的最后结果来检验学校的绩效,达到标准就是绩效高,反之就是绩效低。 2、投入—产出模式。这种模式注重效率,认为绩效应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人才为标志。因此把社会各方对学校的投入(包括资金、师资水平、学生原有水平、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学校领导能力和作风等)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后作为基础,预测学生未来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并把它与学生的实际成绩相比较,其结果就是学校绩效的标度。 3、需求满足模式。这种模式注重需求的满足程度,认为学校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各主要的相关群体的正当需求,如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因为学校的活动要受到这些群体的支配或影响。 4、环境适应模式。它强调学校应不断变换自己,适应环境,主动迎接环境的挑战,获得外界的认可,并求得功能的有效发挥。这一模式注重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要求,注重学校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并以此为依据来衡量学校的绩效。 5、学校内质优化模式。它侧重学校本身的因素对于学校绩效的影响,认为学校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学校的办学思想、组织的健全程度、制度的完备程度以及领导机构的决策领导能力等。 以上几种不同的模式代表了对于学校绩效的不同价值取向,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把这些模式的合理方面加以综合,就能对学校绩效产生更全面的理解。 学校的绩效只有经过评估才能量化并加以比较,才能成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尺度。因此绩效评估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估的总体目的在于提高绩效。具体地说,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对教职员工的工作绩效做出评定,并据此决定工资报酬的级别,决定工作岗位以及升迁等;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使学校更确切地掌握教职员工的基本素质及其他情况,以便按其特点进行培训,更合理地开发他们的潜能。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为学校的人力资源规划、财务预算、教学工作安排等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同时也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最后,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增强学校教职员工的公平感和成就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他们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工作。 (三)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在我国,中小学是国家教育行政的重要对象,其内容之广泛远胜于其他教育领域。由于中小学是各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工作不能不考虑其所在地方的需要。同时由于教育工作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一种教与学的精神活动,很难以划一的标准来加以规范,国家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就具有某些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特点,主要通过宏观的政策、法律、经费、督导等方法来进行控制和监督。 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 中小学课程计划是国家根据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内容的文件。课程计划的行政作用就在于为中小学规定基本的内容要求和法定的质量标准,以达到对学校教育事实上的控制。 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管理制度 教科书是根据规定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和审定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学校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法定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也是学校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标准,因此具有法定拘束力。 3、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中小学的学籍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等项内容,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中小学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纳入国家干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因此,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属于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部分,其任用、晋升、工资福利、退休、奖惩等方面的管理适用国家工作人员管理的法规、制度。 「例题·单选题」中小学学籍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教师的任用、晋升、工资福利、退休、奖惩 B.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 C.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 D.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 「答案」D 「解析」此题目考查了中小学管理中学籍管理的内容。 第四节 学校、家庭和社会 「领会」 (一)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首先,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学校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再次,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2、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对一个中小学生来说,对他的发展影响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等。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配合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类情况: (1)一般性指导(2)针对性指导(3)分类指导(4)个别指导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1)互访。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问教师。 (2)家长会。这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较为普通的方式。 (3)家长委员会。这是学校与家长相互联系和配合的经常性组织。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 (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3)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重点有: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教育新一轮的改革即将来临变化

面对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垄断不断在加剧,国家将出台教育体系大整顿,首先是教育培训机构大量调整和取缔,禁止贷款和政策扶持在教育培训机构的投入。

其次加强学校管理,不让学生参与校外培训机构。这样有利于我国农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逐步减少,多余的教育培训老师要不面临淘汰,要不将会赶到乡下支教或者技术学校任教。

【自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笔记要简洁在一些虽简短但是有意义的短语下划线,而不要在完整的句子下面划线,页边空白处的笔记要简明扼要。它们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你背诵和复习的时候用起来更可得心应手。整理要快速你不可能一整天的时间都用来做记号。你先要阅读,再回过头来大略地复习一遍,并迅速做下记号,然后学习这一章的下一部分内容。字迹要整齐你作的符号要尽量整齐,而不要胡写乱画,否则会影响你以后的复习和应运。因为整齐的记号便于你迅速回忆当初学习时的情景,能使你容易而清楚地领悟书中的思想。以上就是小编为小伙伴们总结的“整理笔记”相关要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小伙伴们能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那么自考也就不是难事啦。自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教育学重点笔记归纳整理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15、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24、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3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3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32、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3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34、班主任——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35、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36、课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7、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8、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39、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40、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41、管理——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4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43、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44、决策——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行为。45、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46、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47、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48、学校整体改革——指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9、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50、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5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5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小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重点有哪些? 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绪论考试内容:教育学的概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为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主要观点;主要的研究教育方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的概念及在实际中的运用。 考核要求:(1)识记:教育学的概念;《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德国著名哲学家康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被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实验教育学”的代表是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美国哲学家杜威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他在1916年出版了《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著名观点;1939年出版了以凯洛夫为主编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1930年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1956年,美国教育家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1963年,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1975年,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强 *** 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的概念。(2)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意义;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 教育学: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4、教学的原则,常用的教学方法5、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基本程序,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方法6、德育的意义,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德育的原则,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的主要方法7、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8、教师的人格特征9、我过现行小学课程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2、心理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3、学习的定义,学习的主要理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当今建构注意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5、迁移的概念及种类,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6、知识与知识学习的类型,7、心智技能形成有关理论8、学习策略构成,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9、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0、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11、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2、教学目标的分类及表述方法13、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课堂管理的策略,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14、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教师期望的效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是什么? 教育学: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4、教学的原则,常用的教学方法5、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基本程序,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方法6、德育的意义,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德育的原则,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的主要方法7、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8、教师的人格特征9、我过现行小学课程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2、心理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3、学习的定义,学习的主要理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当今建构注意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5、迁移的概念及种类,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6、知识与知识学习的类型,7、心智技能形成有关理论8、学习策略构成,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9、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0、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11、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2、教学目标的分类及表述方法13、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课堂管理的策略,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14、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教师期望的效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求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并不是一般的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根据学习规律而产生的教学规律,因此,它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比如,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与条件、学习动机、学习的监控、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形成等,这些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 一是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全面复习,但又要有所侧重。教育学统考涉及多个学科,这就要求要全面复习,使得复习工作量加大了。但各门学科的比值又有所不同,所以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 三是知识掌握要扎实、熟练,不能似是而非。大纲规定考核题型多,题量大,时间短,考试时间仍然是3个小时,只有具备扎实熟练的基础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另外每小题的分值高,因此任何一题都不能放弃。辨析题的设置又要求考生复习时要精确,决不能似是而非。 例如: 吴庆麟,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冯中良、武新春,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希望帮到你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什么 1.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集中在: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 2.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3.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14.课程内容

一、课程计划(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二、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三、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15.教科书的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1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1.转变课程功能

2.体现课程结构均衡综合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时代生活的联系

4.改善学习方式

5.施行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发展性评价观

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1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教育

2.研究性学习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劳动与信息技术教育

18.简述教科书编排要求:

1.形式上有利于学生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的要求。

2.内容上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篇幅要详略得当。

3.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字体和符号标出,封面、图表要清晰美观。

4.字体大小要适宜。

19.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小学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2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21.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发学习动机

2.领会如识(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2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1)有严格地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不足:

(1)难以因材施教

(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缺乏灵活性

2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24.一节好课的标准

(1)目的明确:一是目标制定得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二是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

(2)内容正确: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方法得当: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较好的效果。

(4)结构合理: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语言艺述:讲普通话,要清楚、注意抑扬顿挫等等

(6)气氛热烈: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7)板书有序:形式上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宜;内容上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8)态度从容:充满自信,适当应用肢体语言。

25.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一是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二是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度

三是布置作业要想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四是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26.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以上就是关于教育学简答重点汇总的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备考攻略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美学自考笔记整理归纳

自考美学知识重点的整理与归纳1荣格的原型理论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将个体无意识转化为集体无意识。原型是人类早期生存环境中产生的一种集体无意识,通过遗传机制被人类群体遗传。2艺术美是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中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是人类创造和提炼的结果,高于自然,是人类精神和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表现和确认。3美学是—1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4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萌生并具有某种模糊的审美追求的意识。5审美思维是指基于审美意识对审美现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理性认识。6美学学科是以审美意识和审美思维为基础,以审美现象为一门特殊学科,独立、系统地看待审美现象的理论体系。7审美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本体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关系,是人类通过感性形式对世界建构的一种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8美是指通过审美活动所建构的能够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是人与世界和谐统一、 有限无限的自由生活境界的吝观化和感性表现。9美感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客体同时建构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它体现在对实践功利、伦理与认知之外的自由生命状态的主观感知,以及体验人与世界存在意义所产生的自由、幸福与愉悦感。10审美形式是指对美的不同形式,即审美对象的分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产生的自由生命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和具体存在状态。11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生活的、自觉的社会存在,在客观活动中渴望实现和肯定自己,并根.据自己的人生理想自由、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要。它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新丰富和新表现。1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灵中完美美的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心灵中建构的理想形态美。13审美趣味是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兴趣和趣味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14审美活动没有功利性,也就是说,审美活动不是针对某-特定的有限目的,相反,它也必须以摆脱直接的功利目的为前提。美活动指向的是一种整体的、 根本的功利主义,即促进人走向一种完全的自由存在状态。15自律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它不是一种手段,而是目的本身。16审美体验是主体在特定的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所吸引,不由得去理解、欣赏咀嚼,从而陶醉于其中,使灵魂受到震撼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17系统地提出了席勒博弈论。在他看来,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而且是人从动物状态.向人性的主要标志。它是在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桎梏和道德必然性的强迫之后的一种真正的自由活动。它突出的特点是它只关心事物的纯粹外表,也就是说,它只对事物的形象无所事事,供地面观看和玩耍,他基本上是一种想象的游戏,因此,所谓的游戏也是一种审美活动。18审美意识是指人的审美需要与外在吝体之间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欲望、渼趣味、美观念和审美理想。19审美形式是指以复杂的生活方式和自由的生活境界为核心,以以们对不同形式进行逻辑分类的感性表现形式,如审美趣味、审美风格等。20审美活动的二重性主要是指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美学自考重点和教材分析,自考美学考试重点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是什么?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1、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科学名称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于此同时还发表了,即美学。2、日本的中江肇民用汉字“美学”来翻译Aesthetics,为汉语界所接受。3、审美理想包括:个体化的审美理想和群体化的审美理想。4、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美在理念”,他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的一篇系统地论美的著作,他是在欧洲美学史上最早对美的文体作深入的哲学思考的人。5、康德的美学是建立在先验论的基础上,其美学著作有《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求真《实践理性批判》求善。6、黑格尔以哥特式建筑艺术为例,在《美学》里面具体说明了美是一种精神的外化,即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7、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8、《日出印象》直接描绘景物,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阵阵相因的灰褐色调,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9、毕达哥拉斯定理—百牛定理,美在和谐。10、狄德罗提出“美是关系”,其中包括实在美和相对美。自考本科中,美学有什么具体内容百度文库有这么一片美学的笔记,自己去看看就知道要学一些什么。美学笔记(自考本科)?url=QFIAhWZsTKO_c1bRt7CyIMh9uFmAtCtD5Se2NhwBkZQ6_Q8ECWib1WANi604SXHH0yHwJYaypoadm6YF6RPL_8AsRN54Kffywg8BG4C_gCW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自考小学科学教育笔记归纳整理
  • 自考小学科学教育笔记整理归纳
  • 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笔记整理归纳
  • 自考教育学重点笔记归纳整理
  • 美学自考笔记整理归纳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