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工作分析与评价真题

自考工作分析与评价真题

发布时间:

自考工作分析与评价真题

2010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84人力资源管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源于其劳动能力的( D )P7 A.价格 B.价值 C.稀缺性D.有用性 2.人力资源属于有主观能动性的( A )P16 A.员工个人 B.管理者 C.组织D.政策 3.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确定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处理原则的是( A )P20 A.企业高层管理者 B.人力资源职能人员C.一线主管 D.全体员工 4.在劳动契约中,不属于劳动力收益条款内容的是( B )P35 A.劳动报酬 B.工作任务 C.工作时间 D.带薪休假 5.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被称为( C )P42 A.岗位规范 B.管理程序 C.劳动纪律D.劳动条件 6.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在于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但不包括( B )P62 A.企业战略 B.利润目标 C.未来计划D.员工发展 7.通过岗位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不同工作的危害程度,有利于组织开展( B )P78 A.薪资管理 B.劳动保护 C.人员招聘D.培训开发 8.岗位分析的成果通过岗位说明书体现,具体由两方面内容构成,一方面是岗位描述,另一方面是( A )P85 A.任职规范 B.权利规范 C.行为规范D.关系规范 9.在工作说明书中,能够为企业的招聘、培训、选拔、任用提供依据的是( C )P88 A.岗位分析 B.岗位描述 C.工作规范 D.权力规范 10.以岗位工作的要素分析为基础,结合不同人员能力特点,确定该岗位的任职资格条件,称为( D )P97 A.岗位分析量表法 B.能力描述问卷法C.岗位价值评估法 D.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11.企业人力资源赖以形成的最终途径是( A )P125 A.外部招聘 B.内部招聘 C.内部培养 D.猎头招聘 12.模拟演讲作为一项人事测评技术,主要考察应聘者分析综合能力和( C )P153 A.工作领导能力 B.沟通协调能力 C.表达能力D.分析问题的能力 13.为促进员工的学习与成长,企业需要通过培训从不同角度对员工施加影响,其中四个基本方面是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引导态度和( C )P159 A.职业发展 B.强化动机 C.塑造习惯D.规章制度 14.培训计划一般应当涵盖6个w和一个H,其中的H既指培训的方式方法还指培训的 ( D )P170 A.目标 B.内容 C.时间 D.费用 15.属于在职培训的形式的是( C )P183 A.授课法 B.案例分析法 C.学徒培训法D.工作模拟法 16.绩效考评工作中的明确公开原则,是指绩效考评标准、考评程序和考评责任都应当有明确规定,并向( B )P194 A.考评人员公开 B.全体员工公开 C.上级领导公开 D.社会公开 17.绩效考评结果要及时反馈给( B )P194 A.直接上司 B.被考评者 C.工作团队D.全体员工 18.考核员工态度类的指标包括纪律性、协作性、积极性与( C )P212 A.群众满意度 B.领导满意度 C.工作责任心 D.工作能力 19.劳动报酬分为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具有内在报酬性质的是( B )P229A.绩效奖金 B.挑战性工作 C.股票期权 D.住房补贴 20.在企业中,组织激励计划可分为短期现金计划和长期股权计划,每类计划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C )P256 A.事件相关计划 B.项目现金计划C.员工持股计划 D.绩效重叠期计划 21.作为员工分享企业利润的激励方式,利润分享额的计算有三种方式,其中有固定比例法、利润界限法以及( C )P256 A.等级定额法 B.平均分配法 C.比例递增法 D.平均加权法 22.根据福利的不同性质,分为法定福利和( B )P264 A.集体福利 B.自愿福利 C.全员性福利 D.特种福利 23.工作津贴是一种( C )P279 A.正常劳动消耗的补偿 B.福利的表现形式 C.补充性工作报酬 D.奖励性工作报酬 24.职业是分工协作的直接结果,具有经济性、稳定性和( A )P287 A.专业性 B.地域性 C.继承性 D.民族性 25.职业生涯的目的是( B )P297 A.培养和实现职业兴趣 B.实现和提升职业价值C.实现和完成职业过程 D.获得生活的基本手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6.人力资源依附于人体而存在,是人们 劳动能力 的体现。P5 27.劳动契约明确了管理者对于劳动者工作 能力 的支配权,以此为依据组织劳动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P34 28.岗位评价的关键在于建立岗位评价 标准 。P102 29.通过宣传,让潜在的合格人员对本企业相关岗位产生兴趣,前来应聘这些岗位,是招聘的任务。P120 30.按作用区分,津贴大体可分为三种:岗位性津贴、地区性津贴和 生活性津贴 。P280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人力资本P23 32.劳动契约P47 33.工作模拟法P185 34.行为锚定法P219 35.企业年金P266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劳动力需求的含义。P27 37.简述劳动契约的性质。P34 38.简述岗位评价与岗位分析的关系。P100 39.简述内部招聘的优缺点。P128 40.如何理解绩效的含义?P191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企业高层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承担的任务。P19 42.试述公平理论对奖金数量的指导意义。P258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人力资源教材推荐,自考人力资源太难考了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想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师,要先学哪几本书要根据你的学历和工作年限来确定的。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基础知识)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常用法律手册)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四级)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三级)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二级)广东中大职业培训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做得蛮专业的!你可以上他们学院的官网详细了解。有点远,考这个是先从管理员,然后管理师,管理经理,管理总监四个步骤吧,能不能跳级考,我是大专专科学历,没有人力资源的工作经验,能不能帮我推荐六本六大模块的书籍实用的哦,可以考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资格证书先,这是进入人力资源领域的敲门砖。书籍:《管理手记》;《人力资源经理管理笔记》;《老hr手把手教你搞定hr管理》;《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专科的科目教材 求推荐!!!1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课2笔试2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政治课4笔试300012英语文化基础课7笔试是41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文化基础课4非笔试500042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专业课7笔试600043经济法概论专业课4笔试7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专业课6笔试804758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5笔试900054管理学原理专业课6笔试是10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专业课6笔试是1106092工作分析专业课4笔试是1240096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专业课6笔试是1341754人力资源开发专业课4笔试是1441755人员测评技术专业课4笔试是1541756绩效考评技术专业课4笔试是1641757人力资源管理初级实验专业课6非笔试1741758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专业课5非笔试那自考通这本书能代替所有教材吗?不能,那个是复习资料,自考都以教材为主北京人力资源自考专科教材怎么买呢?从哪买?有谁知道2、自考用书根据报考的科目查询教材信息在购买,查询是在报名的网站查询,买书的话在北京就是中关村图书大厦或是海淀图书大厦,网上买也可以。我们上有,北京海淀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也有,要按照教材信息购买,教材信息和专业考试计划公布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谁参加了人力资源本科的自考啊?谁参加了人力资源本科的自考啊,所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笔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刘瑞复 李毅红 国家统编教材 有 在用 2008-11-01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 论笔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钱淦荣 罗正楷 国家统编教材 有 在用 2008-11-013 00012 英语 笔试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高远国家统编教材 有 在用 2000-01-014 1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非笔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年版 赵鸿德 唐小毅 王鲁滨北京市指定教材 有 在用 2008-11-015 00042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笔试 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6年版 张小斐 等 国家统编教材 有 在用 2008-11-016 00043 经济法概论笔试经济法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李仁玉国家统编教材有 在用 2010-01-017 03312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笔试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禇福灵 宋连辉 国家统编教材 有 在用 2008-11-018 04758 人力资源管理 笔试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科学出版社 2009年版 萧鸣政 北京市指定教材 无 在用 2011-01-019 00054 管理学原理 笔试 管理学原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李晓光 国家统编教材 有 在用 2008-11-0110 00341 公文写作与处理 笔试 公文写作与处理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饶士奇 国家统编教材 有 在用 2008-11-0111 06092 工作分析笔试 工作分析与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萧鸣政 主编 北京市指定教材 无 在用 2011-01-0112 40096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 笔试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11年版 吴克隆 主编 北京市指定教材 无 在用 2011-01-0113 41754 人力资源开发 笔试 人力资源开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萧鸣政 主编 北京市指定教材 无 在用 2011-01-0114 41755 人员测评技术笔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萧鸣政 主编北京市指定教材无 在用 2011-01-01。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我邮箱串讲资料,历年试题也有,需要给我电邮,尽快 一、基本概念 1、人力资源 ⑴ 人力资源:是指储存在人体内的、能按一定要求完成一定工作的体能和智能资源。[名] 这些体能和智能由人的感知、气质、性格、兴趣、动机、态度、能力等个人素质和知识、技能而综合构成,它们通过先天遗传和环境教育过程而形成,也包括由人构成团队乃至整个组织时所产生的整体特性和效力,它们构成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的基础,决定了完成工作或活动的质量和速度。[简] ⑵ 人力资源的特性[简] ① 物质性,以人为载体。 ② 内涵结构特性。 ③ 功能意义:价值特性。 ④ 时效特性。 ⑤ 整合性,即人力资源是一个统合的概念。一方面,人力资源是人所具备的所有素质、知识、技能的综合体现,而不是限定于局部的特征;另一方面,它既是存在于具体的个体,也会体现出由个体组成的群体而产生的整体资源价值。(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人力资源管理[名] ⑴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宏观管理:指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对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目的在于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微观管理:也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指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促成人际协调、人事匹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人的各种工作活动,实现组织目标。 ⑵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本任务:是吸引、保留、开发、激励组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⑶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目的:维系和提高生产力,促成组织目标的实现,使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 ⑷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功能:[简] ① 促使员工将组织的成功当做自己的义务,进而提高员工个人和组织整体的业绩。 ② 确保各种人事政策和制度与组织绩效密切联系,维护人事政策和制度的适当的连续性。 ③ 确保各种人事政策与组织经营目标的统一。 ④ 支持合理的组织文化,改善组织文化中不合理的地方。 ⑤ 创造理想的组织氛围,鼓励创造性,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作风,并为合作、创新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完善提供支持。 ⑥ 创造灵活的组织体系,确保组织反应的灵敏性和适应性,从而协助组织实现竞争环境下的具体目标。 ⑦ 确保并提高组织结构和工作分工的合理性、灵活性。 ⑧ 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员工充分发挥潜力。 ⑨ 维护并改造员工队伍的素质,维护并完善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论] ⑴ 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和大机器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它基本上是以管理机器的理念和方法来管理人。 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有根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它的资源的观点、以人为本的观点、整体的或系统的观点、权变的观点。 ① 资源的观点:承认人是一种资源,一种特殊的和重要的资源,而且在现代市场经济与竞争中是决定性的资源。 ② 以人为本的观点。 ③ 系统的观点。 ④ 权变的观点。根据人的工作任务的风险和结果分布特征可以把工作分为明星型、护卫型、步兵型。 二、现代人力资源概念的产生(两方面因素) 1、社会文化与人文精神 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缺失性需求(生理、安全、爱的需求);成长需求(自尊、自我实现的需求)。 麦克利兰提出了人的工作动机的三重需要理论:人际亲和关系的满足(亲和动机)、个人成就的实现(成就动机)、权力的获取和运用(权力动机)。 2、产业变革 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基础 1、心理学 2、经济学 3、社会学与人类学 4、法律 四、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关系[简] 1、特有的竞争优势 有研究显示,在市场份额、资本密集度、资产规模、有效管理员工的能力四个因素中,第四个因素对公司财务成功的贡献是前三个因素总和的三倍。 2、战略支持 五、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内容框架(可根据以后各章归纳)[论] 1、规划 2、职务分析 3、薪酬管理 4、招聘甄选 5、评估 6、考核管理 7、培训开发 8、激励 六、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职能部门与行业 1、人力资源部:执行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事务的直接功能部门。 人力资源部的从业人员大多可划分为两类:人力资源多面手和人力资源专才。 2、人力资源咨询业 就该行业的具体构成成分来说,一般分通用型和专一型。 通用型服务机构:主要是一些咨询公司,它们能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各个功能提供咨询。 专一型服务机构:包括猎头公司、测验公司、评价中心、培训中心(公司),以及一些自由咨询师、培训师或评估师,他(它)们一般只就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领域某一个或若干方面提供专业服务。 ① 猎头公司;② 测验公司;③ 评价中心:常用的情境模拟评价技术有文件筐测验,角色扮演测验,工作样本测验等。 七、现代理念 1、以人为本,双重目标 2、普遍性职能 3、开发为主 4、系统观念 5、功能的战略转移 八、影响人力资源实务的因素[简] 1、外部环境:包括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 2、劳动力 3、组织文化 ① 导向的作用;② 协调的作用;③ 影响人力资源实务的一致性;④ 影响着人力资源策略的效力。 4、组织战略 ① 营销战略与人力资源策略 ② 财务战略与人力资源策略:终生雇佣制 ③ 经营战略与人力资源策略 5、生产技术 九、人力资源实务一致性 1、人力资源实务一致性的含义 人力资源实务一致性包括三个方面: ① 个体员工的一致性:组织中人力资源体系不同元素间的一致性。 ② 员工之间的一致性:在相似的情况下实施于组织内不同员工的人力资源政策的一致性。 ③ 时间一致性:组织的人力资源理念跨时间的一致性。 2、人力资源实务一致性的益处 ① 具有一些明显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上的优势,并可以有效地促进激励的效果。 ② 有助于员工个人在组织中的学习过程。 ③ 有助于员工群体的学习过程。 ④ 可以提高招聘和录用的效率。 ⑤ 有助于消除不公平的社会比较和分配不公的感觉。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意义与目标 1、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使企业稳定地拥有一定质量和必要数量的人力,为实现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组织目标而拟订的一套措施,从而求得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的相互匹配。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① 从组织的目标与任务出发,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数量和结构符合其特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的要求。 ② 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要满足个人的利益。 ③ 保证人力资源与未来组织发展各阶段的动态适应。 2、人力资源规划是为了确保组织实现下列目标: ① 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② 能够预测企业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 ③ 建设一支训练有素、运作灵活的劳动力队伍,增强企业适应未知环境的能力。 ④ 减少企业在关键技术环节对外部招聘的依赖性。 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动态性 第三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运作(7个步骤) 一、企业战略规划 二、现有人力资源核查 核查现有人力资源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况。这一部分工作需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职务分析的有关信息来进行。 三、人力需求预测 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本企业的内外部条件选择预测技术,然后对人力需求的结果和数量、质量进行预测。 1、预测因素 2、资料准备 收集资料的方法可考虑使用文献调查、询问调查、个人面谈、专家咨询等方法。 3、人力需求预测的程序和技术方法 ⑴ 人力需求预测程序(在实践应用中采用自上而下的预测程序) ① 预测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状况 ② 估算各职能工作活动的总量 ③ 确定各职能及各职能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工作负荷 ④ 确定各职能活动及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要求量 ⑵ 人力需求的预测技术方法 ① 知觉预测法——定性预测 上级估算法:主要适用于短期预测。 ▲德尔菲法 岗位分析法 替换单法:是通过职位空缺来预测人力需求的方法。可用与企业短期乃至中长期的人力需求预测。 ② 数学预测法——定量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法 回归分析 四、人力供给预测 1、内部拥有量预测 常用的技术: ① 人员核查法 ② 替换单法 ③ 马尔科夫模型:是用来预测具有等时间隔(如一年)的时刻点上各类人员的分布状况。 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 ④ 计算机模拟 2、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五、起草计划匹配供需 1、确定纯人员需求量 2、制订匹配政策以确保需求与供给的一致 ① 晋升规划 ② 补充规划 ③ 培训开发规划 ④ 配备规划 ⑤ 职业生涯规划 ⑥ 继任规划:指公司指定的用来填补最重要的管理决策职位的计划。 六、执行计划和监控 七、评估和反馈 评估要客观、公正和准确;同时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审核规划的有效性。 第四节 人力资源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协调 第二章 职务分析 第一节 职务分析的定义 一、职务分析:包括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两部分内容。 工作分析:是借助于一定的分析手段,确定工作的性质、结构、要求等基本因素的活动。 工作评价:是依据工作分析的结果,按照一定标准,对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的程度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 工作信息收集是基础,工作分析是中介,工作评价是目的。 二、职务分析的基本术语 ⑴ 要素 ⑵ 任务 ⑶ 职责 ⑷ 职位:指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职位数量与员工数量相等。 ⑸ 职务: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职务实际上与工作是同义的。 ⑹ 职业 ⑺ 职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职系与工作族同义。 ⑻ 职组 ⑼ 职门 ⑽ 职级: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 ⑾ 职等: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要求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 ⑿ 职业生涯:指一个人在某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工作或职业。 第二节 职务分析的作用 职务分析是整个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 7W:用谁(Who)、做什么(What)、何时(When)、在哪(Where)、如何(How)、为什么(Why)、为谁(For Whom)。 第三节 职务分析的实施 一、程序内容及主要解决的问题 1、管理方面 2、设计方面 3、收集分析方面 对工作信息的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⑴ 工作名称分析 ⑵ 工作规范分析 ① 工作任务分析 ② 工作责任分析 ③ 工作关系分析 ④ 劳动强度分析 ⑶ 工作环境分析 ① 工作的物理环境 ② 工作的安全环境 ③ 社会环境 ⑷ 工作执行人员必备条件分析 ① 必备知识分析 ② 必备经验分析 ③ 必备操作能力分析 ④ 必备的心理素质分析 4、结果表达方面 分析结果的表达形式主要是职务说明书,它综合了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两部分内容,顾及工作性质和人员特性两个方面。 5、运用方面 6、控制方面 二、职务分析的实施 职务分析一般由以下四个要素组成: ① 明确的分析方法 ② 职务分析所要分析评价的职务 ③ 可以清晰描述整个职务分析过程的操作程序 ④ 有效的沟通体系 职务分析实施的步骤[简] 1、确定职务分析的目的 ① 工作描述 ② 工作设计和再设计 ③ 工作比较及薪酬设定 ④ 人员甄选录用 ⑤ 制订培训计划 ⑥ 工作绩效评价 ⑦ 人力资源开发 ⑧ 进行组织内部分析 2、确定职务分析的程序[简] ① 职务分析活动开展前的决策 ② 确定职务分析的调查问卷和问题 ③ 与工作者进行面谈 ④ 分析信息并编写职务说明书 ⑤ 职务说明书的反馈 ⑥ 进行职务评价 ⑦ 对职务分析的成果进行反馈 3、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 4、调查组织特性 5、收集分析工作信息进行职务描述、编写职务说明书 职务说明书:是用文件形式来表达职务分析的结果,主要内容是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 工作描述一般用来表达工作内容、任务、职责、环境等;任职者说明则用来表达任职者所需要的资格要求,如技能、学历、训练、经验、体能等。[名] ⑴ 职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 ① 基本资料 ② 工作描述 ③ 任务资格说明 ④ 工作环境 ⑵ 职务说明书编制的注意事项: ① 职务说明书的内容可依据职务分析的目的加以调整,内容可简可繁。 ② 职务说明书可以用表格形式表示,也可以采用叙述型。 ③ 职务说明书中,如有需个人填写的部分,应运用规范用语,字迹要清晰。 ④ 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用语要明确,不要摸棱两可。 ⑤ 职务说明书应运用统一的格式书写。 ⑥ 职务说明书的编写最好由组织高层主管、典型任职者、人力资源部门代表、职务分析人员共同组成工作小组,协同工作,共同完成。 6、进行工作评价 工作评价:是依据职务分析的结果(职务说明书),按照一定标准,对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任、复杂性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的程度差异,进行综合评估的活动。[名] 工作评价的方法: ⑴ 经验排序法 ⑵ 职位分类法:是以职位为对象、事为中心的人事分类方法,它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个职位的性质、任务、要求及完成该工作的人员所需条件进行系统地研究。[名] 职位分类法的基础是职位设置。 考

请问是专科还是本科?

自考工作分析与评价历年真题

请问是专科还是本科?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5.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生活 D.信息交流 1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0.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 B.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 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外来势力侵犯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 C.它继承了人类的先进文化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国家政权的不同性质 C.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社会形态的发展( ) A.与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完全相同 B.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不受人的自觉活动的影响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B.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 26.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2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人们的思想动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D.剥削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8.下列关于人性的看法,属于正确观点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初,性本恶 C.人性无善无恶 D.人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29.在价值关系中,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 )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D.只能是价值客体 30.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 ) A.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B.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C.他们的个人意志 D.他们的天赋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诡辩论 E.科学主义 32.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 ) 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是不可分割的 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3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 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 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 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36.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 A.文学艺术等知识因素 B.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C.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D.渗透性因素 E.准备性因素 37.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38.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下列各项属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有( )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自由职业人员 E.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3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 ) A.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B.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自然资源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场所 E.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4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 A.人的本质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D.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E.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不是超阶级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7分) 42.简要说明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7分) 43.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6分) 44.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2分) 46.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12分) 47.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2分)

多做自考历年真题,可以上一些自考题库看看

全国2009年1月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课程代码:001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20世纪80—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是(  D    )A.产业模式       B.参与模式C.投资模式       D.高灵活性模式2.现代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    B  )A.英国       B.美国C.法国       D.德国3.在工作分析中,集中于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和任职资格等方面的问卷称为(   C )A.人员定向问卷      B.职位定向问卷C.结构式问卷   D.开放式问卷4.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职业规划一般指(   C  )A.个人层次的职业规划  B.家庭层次的职业规划C.组织层次的职业规划  D.国家层次的职业规划5.人力资源战略职能在今天所扮演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是组织的(   A   )A.战略伙伴       B.协助角色C.参谋助手       D.执行部门6.在招聘广告中不出现企业名称的广告,称为( B  )A.简易广告       B.遮蔽广告C.匿名广告       D.隐藏广告7.最终决定雇佣应聘者,并分配给他们职位的过程是(   D   )A.人员招募       B.人员甄选C.人员测评       D.人员录用8.人才测评最直接、最基础的功能是(   A   )A.甄别和评定功能  B.反馈功能C.诊断功能       D.预测功能9.把测评内容转化为可以测量的指标的过程是指测评内容的( C )A.具体化   B.操作化C.定量化    D.定性化10.绩效管理的重心在于(  A    )A.绩效提升       B.绩效总结C.绩效考核       D.绩效反馈11.绩效反馈最主要的方式是(   B   )A.书面通知       B.绩效面谈C.口头通知       D.工作告示12.美国哈佛商学院卡普兰和诺顿教授提出的一种建立在客户基础上的计划和程序提升系统是( D   )A.流程改造       B.全方位反馈评价C.六个西格玛   D.平衡计分卡13.影响薪酬中基本工资部分设计的因素主要是(   B   )A.战略       B.职位C.绩效       D.资质14.如果一个企业有雄厚的财力、完善的管理、过硬的产品,这个企业希望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和留住人才,那么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中,它可以采取(   D   )A.0分位策略    B.25分位策略C.50分位策略   D.75分位策略15.为了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职业教育的权利,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定于(  )A.1994年   B.1995年C.1996年   D.1997年16.人员培训中采取角色扮演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员工(  C    )A.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  B.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C.提高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D.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17.职业生涯表示的是一个(   B   )A.静态过程       B.动态过程C.价值体系       D.生活方式18.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阶段是(  C  )A.成长阶段       B.探索阶段C.确立阶段       D.维持阶段19.从1929年至1975年,美国企业的福利支出占劳动成本的比重上升了(  )A.五倍       B.十倍C.十五倍    D.二十倍20.基本医疗保险费中,个人缴纳额约为其工资收入的(    B  )A.1%  B.2%C.3%  D.4%21.以企业因职工离职、管理混乱、人员怠工等所蒙受的经济损失作为人力资源的计价依据计算人力资源成本的方法是( C  )A.历史成本法   B.重置成本法C.机会成本法   D.作业成本法22.人们对于人力资源进行的投资是一种( D  )A.消费性投资   B.创业性投资C.支出性投资   D.资本性投资23.在组织人才测评中,以了解员工素质现状为目的的测评是(  D    )A.选拔性测评   B.配置性测评C.开发性测评   D.诊断性测评24.在创业阶段,组织的薪酬体系应该是( B     )A.基本工资和福利所占的比重大,绩效工资所占的比重小B.基本工资和福利所占的比重小,绩效工资所占的比重大C.基本薪资处于平均水平,资金所占比例较高,福利处于中等水平D.较低的基本工资之上,将奖金发放与成本控制相结合25.将培训重点放在培养管理技能和有效工作的方法适用于(   B   )A.上层管理者   B.基层管理人员C.专业人员       D.一般员工26.福利应以全体员工为对象,这体现了员工福利管理的 (  D    )A.合理原则       B.量力而行原则C.统筹规划原则      D.公平的群众性原则27.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人们通过学习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逃避他们不想要的东西的理论是(   B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      D.经验积累理论28.企业文化是一种在企业中调节人际关系和人本身的人伦文化,这反映的企业文化特征是(   C )A.时代性   B.独特性C.人本性    D.可塑性29.用一个能够在既定的职务上提供一组同等服务的人来替代该职务上的人员而必须招致的牺牲是(   C   )A.原始成本       B.机会成本C.重置成本       D.实际成本30.下列适应科层制组织需要的薪酬模式是(   A   )A.职位工资制   B.技能工资制C.绩效工资制   D.计件工资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  ABCDE    )A.获取       B.整合C.保持       D.评估E.控制与调整32.以下属于外部招聘渠道的有(  ABCD    )A.猎头公司       B.校园招聘C.报纸招募       D.人才交流会E.工作告示33.影响组织薪酬体系设计的因素包括(   ABCE   )A.战略       B.职位C.资质       D.能力E.市场34.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又可细分为(  ABCD    )A.招聘成本       B.选拔成本C.录用成本       D.安置成本E.培训成本35.我国企业年金的特点包括(   BCE  )A.单方缴纳       B.双方缴纳C.个人账户       D.单位账户E.成本列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37.简述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38.什么是管理评价中心?39.简述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步骤。40.简述如何理解学习的含义。41.企业文化维系与传承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15分)42.试述制定弹性人力资源规划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43.案例:        制样师杨军在深圳市某运动鞋企业工作五年了,月工资固定3500元,他技术水平高,工作努力,深得领导重用。考虑到领导对自己不错,几次5000元月薪的跳槽机会他都放弃了。最近得知,另外一个新来的同事的工资竟然有5800元,杨军呆不下去了,马上找公司领导递交了辞职报告书。杨军很快在另外一家运动鞋企业找到了工作,月薪6000元,还有月奖、年终奖。杨军走后,又有一批骨干员工辞职,其中几个人到了杨军所在的企业。问题:(1)试分析该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2)试述薪酬管理的作用。

自考工作分析与评价真题汇总

最简单的,关键是要花时间背,买一些真题试卷,网上要用钱才能买到,江苏省历年试卷不对外公布的

你好,你留下QQ或联系方式,我加你进我的群,群里有1/3的人力资源专业考生;群共享有人力资源的各科资料,一起交流学习、共同上进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你好,自考历次试题可以网上找找 或是有辅导书里面有历次试题普通自考学习要教材大纲、练习题、历年真题、网上一些学习资料综合复习才可以。自考制定学习计划要根据你的时间考试计划来安排你的考试,时间多学习就快一些,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资料学习,按照教材与考试大纲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毕竟自考需要靠自己的真实力才可以。此外就是多做一些历次的真题。自考学习以自己学习为主,主要参考教材和考试大纲加上一些网上学习资料,此外就是历年的考试真题。重点就是吃透考试大纲,用好教材,这是出题的根本,最好是在买一套模拟题做做,巩固学习成果,要制定计划花时间好好学习的。自考要靠真知识才能通过的,多努力吧总体上讲自考课程考试安排要先易后难,基础课程简单,专业课程难一些,一次考试最多报考4科,所以一次考试选择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有难有易,提高备考效率与考试信心。此外,有自考免考的课程不需要再考。

全国2009年1月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课程代码:001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20世纪80—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是(  D    )A.产业模式       B.参与模式C.投资模式       D.高灵活性模式2.现代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    B  )A.英国       B.美国C.法国       D.德国3.在工作分析中,集中于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和任职资格等方面的问卷称为(   C )A.人员定向问卷      B.职位定向问卷C.结构式问卷   D.开放式问卷4.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职业规划一般指(   C  )A.个人层次的职业规划  B.家庭层次的职业规划C.组织层次的职业规划  D.国家层次的职业规划5.人力资源战略职能在今天所扮演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是组织的(   A   )A.战略伙伴       B.协助角色C.参谋助手       D.执行部门6.在招聘广告中不出现企业名称的广告,称为( B  )A.简易广告       B.遮蔽广告C.匿名广告       D.隐藏广告7.最终决定雇佣应聘者,并分配给他们职位的过程是(   D   )A.人员招募       B.人员甄选C.人员测评       D.人员录用8.人才测评最直接、最基础的功能是(   A   )A.甄别和评定功能  B.反馈功能C.诊断功能       D.预测功能9.把测评内容转化为可以测量的指标的过程是指测评内容的( C )A.具体化   B.操作化C.定量化    D.定性化10.绩效管理的重心在于(  A    )A.绩效提升       B.绩效总结C.绩效考核       D.绩效反馈11.绩效反馈最主要的方式是(   B   )A.书面通知       B.绩效面谈C.口头通知       D.工作告示12.美国哈佛商学院卡普兰和诺顿教授提出的一种建立在客户基础上的计划和程序提升系统是( D   )A.流程改造       B.全方位反馈评价C.六个西格玛   D.平衡计分卡13.影响薪酬中基本工资部分设计的因素主要是(   B   )A.战略       B.职位C.绩效       D.资质14.如果一个企业有雄厚的财力、完善的管理、过硬的产品,这个企业希望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和留住人才,那么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中,它可以采取(   D   )A.0分位策略    B.25分位策略C.50分位策略   D.75分位策略15.为了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职业教育的权利,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定于(  )A.1994年   B.1995年C.1996年   D.1997年16.人员培训中采取角色扮演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员工(  C    )A.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  B.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C.提高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D.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17.职业生涯表示的是一个(   B   )A.静态过程       B.动态过程C.价值体系       D.生活方式18.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阶段是(  C  )A.成长阶段       B.探索阶段C.确立阶段       D.维持阶段19.从1929年至1975年,美国企业的福利支出占劳动成本的比重上升了(  )A.五倍       B.十倍C.十五倍    D.二十倍20.基本医疗保险费中,个人缴纳额约为其工资收入的(    B  )A.1%  B.2%C.3%  D.4%21.以企业因职工离职、管理混乱、人员怠工等所蒙受的经济损失作为人力资源的计价依据计算人力资源成本的方法是( C  )A.历史成本法   B.重置成本法C.机会成本法   D.作业成本法22.人们对于人力资源进行的投资是一种( D  )A.消费性投资   B.创业性投资C.支出性投资   D.资本性投资23.在组织人才测评中,以了解员工素质现状为目的的测评是(  D    )A.选拔性测评   B.配置性测评C.开发性测评   D.诊断性测评24.在创业阶段,组织的薪酬体系应该是( B     )A.基本工资和福利所占的比重大,绩效工资所占的比重小B.基本工资和福利所占的比重小,绩效工资所占的比重大C.基本薪资处于平均水平,资金所占比例较高,福利处于中等水平D.较低的基本工资之上,将奖金发放与成本控制相结合25.将培训重点放在培养管理技能和有效工作的方法适用于(   B   )A.上层管理者   B.基层管理人员C.专业人员       D.一般员工26.福利应以全体员工为对象,这体现了员工福利管理的 (  D    )A.合理原则       B.量力而行原则C.统筹规划原则      D.公平的群众性原则27.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人们通过学习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逃避他们不想要的东西的理论是(   B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      D.经验积累理论28.企业文化是一种在企业中调节人际关系和人本身的人伦文化,这反映的企业文化特征是(   C )A.时代性   B.独特性C.人本性    D.可塑性29.用一个能够在既定的职务上提供一组同等服务的人来替代该职务上的人员而必须招致的牺牲是(   C   )A.原始成本       B.机会成本C.重置成本       D.实际成本30.下列适应科层制组织需要的薪酬模式是(   A   )A.职位工资制   B.技能工资制C.绩效工资制   D.计件工资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  ABCDE    )A.获取       B.整合C.保持       D.评估E.控制与调整32.以下属于外部招聘渠道的有(  ABCD    )A.猎头公司       B.校园招聘C.报纸招募       D.人才交流会E.工作告示33.影响组织薪酬体系设计的因素包括(   ABCE   )A.战略       B.职位C.资质       D.能力E.市场34.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又可细分为(  ABCD    )A.招聘成本       B.选拔成本C.录用成本       D.安置成本E.培训成本35.我国企业年金的特点包括(   BCE  )A.单方缴纳       B.双方缴纳C.个人账户       D.单位账户E.成本列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37.简述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38.什么是管理评价中心?39.简述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步骤。40.简述如何理解学习的含义。41.企业文化维系与传承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15分)42.试述制定弹性人力资源规划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43.案例:        制样师杨军在深圳市某运动鞋企业工作五年了,月工资固定3500元,他技术水平高,工作努力,深得领导重用。考虑到领导对自己不错,几次5000元月薪的跳槽机会他都放弃了。最近得知,另外一个新来的同事的工资竟然有5800元,杨军呆不下去了,马上找公司领导递交了辞职报告书。杨军很快在另外一家运动鞋企业找到了工作,月薪6000元,还有月奖、年终奖。杨军走后,又有一批骨干员工辞职,其中几个人到了杨军所在的企业。问题:(1)试分析该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2)试述薪酬管理的作用。

自考工作分析与评价真题答案

2010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84人力资源管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源于其劳动能力的( D )P7 A.价格 B.价值 C.稀缺性D.有用性 2.人力资源属于有主观能动性的( A )P16 A.员工个人 B.管理者 C.组织D.政策 3.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确定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处理原则的是( A )P20 A.企业高层管理者 B.人力资源职能人员C.一线主管 D.全体员工 4.在劳动契约中,不属于劳动力收益条款内容的是( B )P35 A.劳动报酬 B.工作任务 C.工作时间 D.带薪休假 5.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被称为( C )P42 A.岗位规范 B.管理程序 C.劳动纪律D.劳动条件 6.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在于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但不包括( B )P62 A.企业战略 B.利润目标 C.未来计划D.员工发展 7.通过岗位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不同工作的危害程度,有利于组织开展( B )P78 A.薪资管理 B.劳动保护 C.人员招聘D.培训开发 8.岗位分析的成果通过岗位说明书体现,具体由两方面内容构成,一方面是岗位描述,另一方面是( A )P85 A.任职规范 B.权利规范 C.行为规范D.关系规范 9.在工作说明书中,能够为企业的招聘、培训、选拔、任用提供依据的是( C )P88 A.岗位分析 B.岗位描述 C.工作规范 D.权力规范 10.以岗位工作的要素分析为基础,结合不同人员能力特点,确定该岗位的任职资格条件,称为( D )P97 A.岗位分析量表法 B.能力描述问卷法C.岗位价值评估法 D.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11.企业人力资源赖以形成的最终途径是( A )P125 A.外部招聘 B.内部招聘 C.内部培养 D.猎头招聘 12.模拟演讲作为一项人事测评技术,主要考察应聘者分析综合能力和( C )P153 A.工作领导能力 B.沟通协调能力 C.表达能力D.分析问题的能力 13.为促进员工的学习与成长,企业需要通过培训从不同角度对员工施加影响,其中四个基本方面是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引导态度和( C )P159 A.职业发展 B.强化动机 C.塑造习惯D.规章制度 14.培训计划一般应当涵盖6个w和一个H,其中的H既指培训的方式方法还指培训的 ( D )P170 A.目标 B.内容 C.时间 D.费用 15.属于在职培训的形式的是( C )P183 A.授课法 B.案例分析法 C.学徒培训法D.工作模拟法 16.绩效考评工作中的明确公开原则,是指绩效考评标准、考评程序和考评责任都应当有明确规定,并向( B )P194 A.考评人员公开 B.全体员工公开 C.上级领导公开 D.社会公开 17.绩效考评结果要及时反馈给( B )P194 A.直接上司 B.被考评者 C.工作团队D.全体员工 18.考核员工态度类的指标包括纪律性、协作性、积极性与( C )P212 A.群众满意度 B.领导满意度 C.工作责任心 D.工作能力 19.劳动报酬分为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具有内在报酬性质的是( B )P229A.绩效奖金 B.挑战性工作 C.股票期权 D.住房补贴 20.在企业中,组织激励计划可分为短期现金计划和长期股权计划,每类计划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C )P256 A.事件相关计划 B.项目现金计划C.员工持股计划 D.绩效重叠期计划 21.作为员工分享企业利润的激励方式,利润分享额的计算有三种方式,其中有固定比例法、利润界限法以及( C )P256 A.等级定额法 B.平均分配法 C.比例递增法 D.平均加权法 22.根据福利的不同性质,分为法定福利和( B )P264 A.集体福利 B.自愿福利 C.全员性福利 D.特种福利 23.工作津贴是一种( C )P279 A.正常劳动消耗的补偿 B.福利的表现形式 C.补充性工作报酬 D.奖励性工作报酬 24.职业是分工协作的直接结果,具有经济性、稳定性和( A )P287 A.专业性 B.地域性 C.继承性 D.民族性 25.职业生涯的目的是( B )P297 A.培养和实现职业兴趣 B.实现和提升职业价值C.实现和完成职业过程 D.获得生活的基本手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6.人力资源依附于人体而存在,是人们 劳动能力 的体现。P5 27.劳动契约明确了管理者对于劳动者工作 能力 的支配权,以此为依据组织劳动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P34 28.岗位评价的关键在于建立岗位评价 标准 。P102 29.通过宣传,让潜在的合格人员对本企业相关岗位产生兴趣,前来应聘这些岗位,是招聘的任务。P120 30.按作用区分,津贴大体可分为三种:岗位性津贴、地区性津贴和 生活性津贴 。P280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人力资本P23 32.劳动契约P47 33.工作模拟法P185 34.行为锚定法P219 35.企业年金P266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劳动力需求的含义。P27 37.简述劳动契约的性质。P34 38.简述岗位评价与岗位分析的关系。P100 39.简述内部招聘的优缺点。P128 40.如何理解绩效的含义?P191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企业高层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承担的任务。P19 42.试述公平理论对奖金数量的指导意义。P258

请问是专科还是本科?

最简单的,关键是要花时间背,买一些真题试卷,网上要用钱才能买到,江苏省历年试卷不对外公布的

全国2009年1月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课程代码:001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20世纪80—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是(  D    )A.产业模式       B.参与模式C.投资模式       D.高灵活性模式2.现代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    B  )A.英国       B.美国C.法国       D.德国3.在工作分析中,集中于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和任职资格等方面的问卷称为(   C )A.人员定向问卷      B.职位定向问卷C.结构式问卷   D.开放式问卷4.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职业规划一般指(   C  )A.个人层次的职业规划  B.家庭层次的职业规划C.组织层次的职业规划  D.国家层次的职业规划5.人力资源战略职能在今天所扮演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是组织的(   A   )A.战略伙伴       B.协助角色C.参谋助手       D.执行部门6.在招聘广告中不出现企业名称的广告,称为( B  )A.简易广告       B.遮蔽广告C.匿名广告       D.隐藏广告7.最终决定雇佣应聘者,并分配给他们职位的过程是(   D   )A.人员招募       B.人员甄选C.人员测评       D.人员录用8.人才测评最直接、最基础的功能是(   A   )A.甄别和评定功能  B.反馈功能C.诊断功能       D.预测功能9.把测评内容转化为可以测量的指标的过程是指测评内容的( C )A.具体化   B.操作化C.定量化    D.定性化10.绩效管理的重心在于(  A    )A.绩效提升       B.绩效总结C.绩效考核       D.绩效反馈11.绩效反馈最主要的方式是(   B   )A.书面通知       B.绩效面谈C.口头通知       D.工作告示12.美国哈佛商学院卡普兰和诺顿教授提出的一种建立在客户基础上的计划和程序提升系统是( D   )A.流程改造       B.全方位反馈评价C.六个西格玛   D.平衡计分卡13.影响薪酬中基本工资部分设计的因素主要是(   B   )A.战略       B.职位C.绩效       D.资质14.如果一个企业有雄厚的财力、完善的管理、过硬的产品,这个企业希望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和留住人才,那么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中,它可以采取(   D   )A.0分位策略    B.25分位策略C.50分位策略   D.75分位策略15.为了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职业教育的权利,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定于(  )A.1994年   B.1995年C.1996年   D.1997年16.人员培训中采取角色扮演法的主要目的是使员工(  C    )A.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  B.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C.提高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D.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17.职业生涯表示的是一个(   B   )A.静态过程       B.动态过程C.价值体系       D.生活方式18.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阶段是(  C  )A.成长阶段       B.探索阶段C.确立阶段       D.维持阶段19.从1929年至1975年,美国企业的福利支出占劳动成本的比重上升了(  )A.五倍       B.十倍C.十五倍    D.二十倍20.基本医疗保险费中,个人缴纳额约为其工资收入的(    B  )A.1%  B.2%C.3%  D.4%21.以企业因职工离职、管理混乱、人员怠工等所蒙受的经济损失作为人力资源的计价依据计算人力资源成本的方法是( C  )A.历史成本法   B.重置成本法C.机会成本法   D.作业成本法22.人们对于人力资源进行的投资是一种( D  )A.消费性投资   B.创业性投资C.支出性投资   D.资本性投资23.在组织人才测评中,以了解员工素质现状为目的的测评是(  D    )A.选拔性测评   B.配置性测评C.开发性测评   D.诊断性测评24.在创业阶段,组织的薪酬体系应该是( B     )A.基本工资和福利所占的比重大,绩效工资所占的比重小B.基本工资和福利所占的比重小,绩效工资所占的比重大C.基本薪资处于平均水平,资金所占比例较高,福利处于中等水平D.较低的基本工资之上,将奖金发放与成本控制相结合25.将培训重点放在培养管理技能和有效工作的方法适用于(   B   )A.上层管理者   B.基层管理人员C.专业人员       D.一般员工26.福利应以全体员工为对象,这体现了员工福利管理的 (  D    )A.合理原则       B.量力而行原则C.统筹规划原则      D.公平的群众性原则27.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人们通过学习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而逃避他们不想要的东西的理论是(   B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      D.经验积累理论28.企业文化是一种在企业中调节人际关系和人本身的人伦文化,这反映的企业文化特征是(   C )A.时代性   B.独特性C.人本性    D.可塑性29.用一个能够在既定的职务上提供一组同等服务的人来替代该职务上的人员而必须招致的牺牲是(   C   )A.原始成本       B.机会成本C.重置成本       D.实际成本30.下列适应科层制组织需要的薪酬模式是(   A   )A.职位工资制   B.技能工资制C.绩效工资制   D.计件工资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  ABCDE    )A.获取       B.整合C.保持       D.评估E.控制与调整32.以下属于外部招聘渠道的有(  ABCD    )A.猎头公司       B.校园招聘C.报纸招募       D.人才交流会E.工作告示33.影响组织薪酬体系设计的因素包括(   ABCE   )A.战略       B.职位C.资质       D.能力E.市场34.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又可细分为(  ABCD    )A.招聘成本       B.选拔成本C.录用成本       D.安置成本E.培训成本35.我国企业年金的特点包括(   BCE  )A.单方缴纳       B.双方缴纳C.个人账户       D.单位账户E.成本列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37.简述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38.什么是管理评价中心?39.简述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步骤。40.简述如何理解学习的含义。41.企业文化维系与传承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15分)42.试述制定弹性人力资源规划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43.案例:        制样师杨军在深圳市某运动鞋企业工作五年了,月工资固定3500元,他技术水平高,工作努力,深得领导重用。考虑到领导对自己不错,几次5000元月薪的跳槽机会他都放弃了。最近得知,另外一个新来的同事的工资竟然有5800元,杨军呆不下去了,马上找公司领导递交了辞职报告书。杨军很快在另外一家运动鞋企业找到了工作,月薪6000元,还有月奖、年终奖。杨军走后,又有一批骨干员工辞职,其中几个人到了杨军所在的企业。问题:(1)试分析该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2)试述薪酬管理的作用。

自考工作分析与评价真题及答案

2010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84人力资源管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源于其劳动能力的( D )P7 A.价格 B.价值 C.稀缺性D.有用性 2.人力资源属于有主观能动性的( A )P16 A.员工个人 B.管理者 C.组织D.政策 3.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确定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处理原则的是( A )P20 A.企业高层管理者 B.人力资源职能人员C.一线主管 D.全体员工 4.在劳动契约中,不属于劳动力收益条款内容的是( B )P35 A.劳动报酬 B.工作任务 C.工作时间 D.带薪休假 5.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被称为( C )P42 A.岗位规范 B.管理程序 C.劳动纪律D.劳动条件 6.人力资源规划的关键在于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但不包括( B )P62 A.企业战略 B.利润目标 C.未来计划D.员工发展 7.通过岗位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不同工作的危害程度,有利于组织开展( B )P78 A.薪资管理 B.劳动保护 C.人员招聘D.培训开发 8.岗位分析的成果通过岗位说明书体现,具体由两方面内容构成,一方面是岗位描述,另一方面是( A )P85 A.任职规范 B.权利规范 C.行为规范D.关系规范 9.在工作说明书中,能够为企业的招聘、培训、选拔、任用提供依据的是( C )P88 A.岗位分析 B.岗位描述 C.工作规范 D.权力规范 10.以岗位工作的要素分析为基础,结合不同人员能力特点,确定该岗位的任职资格条件,称为( D )P97 A.岗位分析量表法 B.能力描述问卷法C.岗位价值评估法 D.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11.企业人力资源赖以形成的最终途径是( A )P125 A.外部招聘 B.内部招聘 C.内部培养 D.猎头招聘 12.模拟演讲作为一项人事测评技术,主要考察应聘者分析综合能力和( C )P153 A.工作领导能力 B.沟通协调能力 C.表达能力D.分析问题的能力 13.为促进员工的学习与成长,企业需要通过培训从不同角度对员工施加影响,其中四个基本方面是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引导态度和( C )P159 A.职业发展 B.强化动机 C.塑造习惯D.规章制度 14.培训计划一般应当涵盖6个w和一个H,其中的H既指培训的方式方法还指培训的 ( D )P170 A.目标 B.内容 C.时间 D.费用 15.属于在职培训的形式的是( C )P183 A.授课法 B.案例分析法 C.学徒培训法D.工作模拟法 16.绩效考评工作中的明确公开原则,是指绩效考评标准、考评程序和考评责任都应当有明确规定,并向( B )P194 A.考评人员公开 B.全体员工公开 C.上级领导公开 D.社会公开 17.绩效考评结果要及时反馈给( B )P194 A.直接上司 B.被考评者 C.工作团队D.全体员工 18.考核员工态度类的指标包括纪律性、协作性、积极性与( C )P212 A.群众满意度 B.领导满意度 C.工作责任心 D.工作能力 19.劳动报酬分为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具有内在报酬性质的是( B )P229A.绩效奖金 B.挑战性工作 C.股票期权 D.住房补贴 20.在企业中,组织激励计划可分为短期现金计划和长期股权计划,每类计划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C )P256 A.事件相关计划 B.项目现金计划C.员工持股计划 D.绩效重叠期计划 21.作为员工分享企业利润的激励方式,利润分享额的计算有三种方式,其中有固定比例法、利润界限法以及( C )P256 A.等级定额法 B.平均分配法 C.比例递增法 D.平均加权法 22.根据福利的不同性质,分为法定福利和( B )P264 A.集体福利 B.自愿福利 C.全员性福利 D.特种福利 23.工作津贴是一种( C )P279 A.正常劳动消耗的补偿 B.福利的表现形式 C.补充性工作报酬 D.奖励性工作报酬 24.职业是分工协作的直接结果,具有经济性、稳定性和( A )P287 A.专业性 B.地域性 C.继承性 D.民族性 25.职业生涯的目的是( B )P297 A.培养和实现职业兴趣 B.实现和提升职业价值C.实现和完成职业过程 D.获得生活的基本手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6.人力资源依附于人体而存在,是人们 劳动能力 的体现。P5 27.劳动契约明确了管理者对于劳动者工作 能力 的支配权,以此为依据组织劳动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P34 28.岗位评价的关键在于建立岗位评价 标准 。P102 29.通过宣传,让潜在的合格人员对本企业相关岗位产生兴趣,前来应聘这些岗位,是招聘的任务。P120 30.按作用区分,津贴大体可分为三种:岗位性津贴、地区性津贴和 生活性津贴 。P280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人力资本P23 32.劳动契约P47 33.工作模拟法P185 34.行为锚定法P219 35.企业年金P266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劳动力需求的含义。P27 37.简述劳动契约的性质。P34 38.简述岗位评价与岗位分析的关系。P100 39.简述内部招聘的优缺点。P128 40.如何理解绩效的含义?P191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企业高层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承担的任务。P19 42.试述公平理论对奖金数量的指导意义。P258

请问是专科还是本科?

一、单选题 1、工作分析的思想来源已久,其系统研究最早产生于(美国 )的工业企业中 2、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社会分工 )思想。 3、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4、被称为美国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 )。 4、1950 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 )”理论 5、工作分析系统的研究开发始于 20 世纪(40~50 年代)在 20 世纪(70~80 年代 )年代趋于成熟,获得了广泛应用。 6、(工作分析 )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 7、(任务 )是指一系列为了不同的目的所担负完成的不同的工作活动,即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 8、(职位 ),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负担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9、(职业 ):是指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工作要求相似或职责平行的职位集合。 10、(职系 ):又被成为工作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 及所需资格条件的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 11、( 职组)是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也叫职群。 12、( 工作分析的主体)是工作分析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是工作分析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 13、( 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的主体,也是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 14、工作分析的客体就是( 工作岗位)。(P26) 15、( 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它是工作分析人员进行工作分析的依据。(P26) 16、工作信息分析从管理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七个问题,即(6W1H )。(P27) 17、工作分析是以(岗位 )为基本出发点的。 18、在对职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某个职位的特征和任职资格,还应分析这个职位在组织中的位置,以及同其他职位的工作联系,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把握这个职位的全部特征。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系统原则 )(P30) 19、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不能把这项工作看成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 工作分析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它需要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广泛参与,工作分析需要高层领导的重视、所有业务部门及员工的大力支持才能成功。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参与原则 )。 20、在作分析是一项非常费心费力费钱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因此,应本着节约、 经济的原则来选择工作分析方法就显得很重要。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经济性原则 )。(p31) 21、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及分析完成这个职位工作的从业人员需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与条件,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否则会产生防御心理等不利于工作分析结果的问题。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 岗位原则)。(P31) 22、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工作分析 )是最为基础的工作。(p32) 23、(访谈法 )既适用于短时间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征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才能把握的心理特征的分析。(P40) 24、( 管理职位描述法)是专门针对管理人员而设计的定量化的工作系统,是所有工作分析系统中最有针对性的一种系统,它涉及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所承担的责任、所受的限制以及管理者的所有具备的各种特征。(P82) 25、( 职能工作分析法)是以工作者应发挥的职能为核心,对工作的每项任务进行详细分析,对工作内容的描述非常全面具体,一般能覆盖工作全部内容的 95%以上。(p90) 26、适用于比较常见、正规且有一定历史的工作,一般不能单独使用,要与其他工作分析方法结合使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资料分析法 )。(p94) 27、用于收集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体力要求等相关信息;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周期短、 有标准化工序的工作;不适用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周期长且主观性强的工作的工作分析法 是( 观察法)。(P94) 28、适用于确定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使用与周期较短、 状态稳定、繁杂琐碎的工作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工作日志法)(P94) 29、 30、适用于对目标职位的功能性要素分析的工作分析方法是(职能工作分析法 )。(p95) 31、(社会文化环境 )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P104) 32、(技术环境 )是指组织所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以及与该要素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结合,它包括国家的科技体质、科技政策、现有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发展速度等。(p104) 33、( 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P105) 34、(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的对称。(p107) 35、非正式组织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P107) 36、( 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最低要求,它常常是对胜任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水平、工作经验、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描述。(p114) 37、(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 目。(p117) 38、( 活动)是构成业务流程的最基本要素。(P120) 39、( 活动间)的逻辑关系是决定流程的关键因素。(P120) 40、按照(输入输出对象 )划分是指根据输入输出对象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有形的实物流程和无形的信 息流程。(P121) 41、按照( 跨组织的范围)划分,是指根据业务流程的各活动承担者层级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个人间流程、部门间流程和组织间流程。(P121) 42、按照( 组织活动性质)划分是指根据组织活动性质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营运流程(基本流程)和 管理流程(辅助流程)。(P121) 43、根据( 业务流程实现功能)的不同,可将业务流程划分为战略流程、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P122) 44、( 现场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人员在工作现场运用感官或其他工具,对调查对象的实际工作动作和工作方式进行观察,并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P132) 45、( 问卷调查法)即工作分析人员直接约见任职人员,并了解其所在岗位的有关情况的方法。 46、( 岗位设置):是指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及岗位任职人员需要,配合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 按照一定的原则将组织内性质相同的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合并设为一个岗位,最后通过组织总的岗位数量来进行定员编制的动态过程。(P132) 47、( 岗等)是指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轻重程度相近的岗位群。(P133) 48、( 管理岗位)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协调组织中各项工作的实施,确保顺利完成。 49、( 专业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例如工程师、 会计师等。技术岗位的设置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明确专业岗位的任务。 50、(执行岗位 )是根据工作需要依据工作要求而设置的操作性岗位,具体是指专门从事行政或服务性工作的岗位。由于执行岗位是组织的基础性岗位,主要根据领导安排执行任务,因此,它的自主性较弱,灵活性较差,带有较强的程序性和操作性。(p134) 51、(生产岗位 )主要是指直接从事制造、安装、维护及为制造做辅助工作的岗位。 52、岗位设置应以组织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中心。在岗位设置过程中,应将组织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为部门、岗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岗位的职责,使各岗位能有效配合,确保组织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体现的是岗位设置的(有效配合原则 )。 53、在岗位设置时应坚持(有效管理幅度原则),即确保上级岗位与下级岗位的数量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比例。 54、岗位设置应给予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情况,这体现的是岗位设置的(一般性原则)C 55、( 定编定员)是在组织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科学程序和方法,根据对组织的结构设计及职能的分解,对岗位数量和结构等进行合理设置,从而确定组织编制和配置岗位执行人员的系统过程。(P138) 56、以工作为中心所强调的是( 人与工作的融合)。(P138) 57、( 效率定编定员法)是指组织根据其生产任务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出勤率等因素来计算定编定员人数的方法。(P140) 58、(设备定编定员法 )是指根据组织任务确定必须看管的设备数量,再依据设备条件、岗位区域、劳动负荷量及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等来确定定编定员的方法,是效率定编定员的方法。 59、( 比例定编定员法)主要适用于组织内部各种辅助生产或服务性部门的定编定员。(P140) 60、( 职责分工定编定员法)是指组织根据经营规模、管理方式、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因素,按照组织机构、 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来确定的定编定员方法。(P140) 61、(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的目的是工作分析的首要问题。(p148) 62、(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环节。(P149) 63、( 必备的心里素质)是指工作执行人员的职业倾向、运动心理能力、气质取向等。(p151) 64、企业的劳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经营者和员工代表的关系 )的关系。(p154) 65、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为大类(8 个)、中类(66 个)、小类(413个)和细类 (1838个)四个层次,依次体现由粗到细的职业类型。 66、( 工作关系分析)是对工作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协作关系、升迁与调换关系等进行分析。 67、( 工作描述)是指用书面形式对组织中岗位的工作名称、工作目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使用的物品和材料以及工作环境等所做的描述。(p172) 68、(工作标识)是指某一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基本标识。(p173) 69、(工作名称)是工作标识中最重要的项目,是一组在重要职责上相同的岗位的总称。(p174) 70、在编写工作关系时要遵循两个原则:(经常性和重要性)原则。(P176) 71、( 工作职责)是指任职者所从事的工作在组织中承担的责任、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 72、( )是工作描述的主体,是在前面工作标识与工作概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职位的内容加以细化的部分。(p176)C 73、( 工作权限)是指根据该职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组织赋予该职位的权限范围、层级和控制力度。 74、SMART 原则(S代表具体(Specific),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R代表相关性(Relevant)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中 S 是(具体 ) 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概括。 75、SMART 原则中 M 是(可量度) 指绩效考核指标是数量花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 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76、SMART 原则中 A 是( 可实现) 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 的目标。 77、SMART 原则中 R 是(现实性) 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78、SMART 原则中 T 是(有时限 ) 指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P179) 79、( 岗位名称)是区分某一岗位与其他岗位的首要因素。(P209) 80、(排序法 )是使用较早同时也是操作最简单,非定量的岗位分析方法。 81、一股来说,( )是指由评价人员按照自己的判断,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例加工作复杂程度、对组织贡献的大小等)进行整体比较,从而将岗位按照相对价值进行排列的一种方法。(p220)C 82、在选择和确定标杆岗位时,通常可选取总岗位的( 10%~15% )作为标杆岗位。 83、( 分类法)又称等级描述法,是指建立一个具有不同级别标准的岗位级别体系,然后将每一个岗位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将其纳入合适登记的岗位评价方法。(P222) 84、(上山型)岗位的应负责任比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P227) 85、( 平路型)岗位中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类岗位终于应负责任并重。(P227) 86、( 下山型 )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应付责任重要。(P228) 87、岗位评价的(准备阶段 )是整个岗位评估活动的基础性环节。(P230) 88、岗位评价的( 评价阶段)是整个岗位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P232) 89、(工作设计 )又称岗位设计,是指为了有效的达到组织目标并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工作内容、 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P240) 90、工作设计的( 工作专业化)时期是从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 40 年代。 91、工作设计的工作轮换和( 工作扩大化)时期是从 20 世纪 40 年代到 60 年代 在这一时期的工作设计 表现为为解决个人对工作的不满而采取的一些临时性管理措施。 92、工作设计的 (工作丰富化 )及其特征再设计时期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这一时期的工作设计主要采取降低工作专业化程度,改变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反馈形式等措施来提高工人工作的满意感。这个时期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工作丰富化和工作特征再设计。(p242) 93、工作设计的 (运用社会技术系统 )方法时期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工作设计主要是在系统理论指导下, 运用工作特征模型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对工作进行再设计。(P242) 94、(工作内容的设计 )是工作设计的重点,它确定了工作的一般性质。(p244) 95、( 工作特征模型理论 )理论,强调对任职者的心理意义以及激励产生影响的那些工作特征,同时,把一些态度变量视为工作设计的最重要结果。 96、工作设计原理中,(科学管理原理 )强调功能效果,提高岗位工作效率,效益优先。(P252) 97、工作设计原理中,( 人际关系理论)和( 工作特征模型理论)强调人本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和岗位满意度。 98、工作设计方法中,( 机械型工作设计法)强调按照任务专门化、技能简单化以及重复性的基本思路来进行工作设计,从而使得工作本身不再具有任何显著的意义。(P253) 99、工作设计方法中,( 生物学型工作设计法)通过使设施、工具、环境等与人的工作相协调,从而减少个人的 生理压力和紧张感,提高员工的舒适度。(p253) 100、工作设计方法中,(知识运动型工作设计法 )是在设计工作时,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来确保工作的要求控制在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界限之内,从而降低工作对信息加工的要求来改善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使用者的反应性。 101、(工作专业化)是最传统的一种工作设计方法,它是指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进行基本改变,向工人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这种工作设计方法在流水线生产上应用最为广泛。 102、(工作扩大化)是指通过增加工作内容,是工作本身变得更加多样化,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103、扩大岗位的工作内容,增加其工作职责、权利、裁量权和自主性的是(纵向工作扩大化 ) 104、增加属干同阶层责任的工作内容,扩展工作范围和自主性的是(横向工作 扩大化) 105、试图避免过度专业化造成的缺乏多样性,但这种工作设计方法只是简单地增加员工所从事的同类任务数目,并没有给员工的活动提供多少挑战性和意义的是(工作扩大化) 106、(多功能型)工作团队:一系列的任务被分派给个小组,小组然后决定给每个成员务派什么具体的任务,并在任务需要时负责在成员之间轮换工作。 107、(自我管理型)工作团队:具有更强的纵向一体化特征,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给自我管理工作团队确定了要完成的目标以后,它就有权自主地决定工作分派、工间休息和质量检验方法等。这些团队甚至常常可以挑选自己的成员,并让成员相互评价工作成绩,其结果是团队主管的职位变得很不重要,甚至有时被取消。 108、在设计组织系统结构时,(扁平式结构)适合于注重研究与开发、灵活型的组织 109、在设计组织系统结构时,( 锥形结构)适合与传统行业的组织。锥形结构组织层次较多,管理幅度小。 110、管理层次的设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和限制,通常情况下,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与管理幅度成(反比)。(P262) 111、在工作设计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设计的(工作量不足)。 112、工作设计的错误中,(缺乏实质性工作内容)在中小型企业中很少出现,但它是大型企业的一种流行病。 (A缺乏实质性工作内容  B 缺乏工作内容 C 设计的工作量不足 D 工作量过大) 113、(内容效度)是衡量某工作说明书所列举的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要项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该工作岗位的程度。 114、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应与工作分析的目的和主客体的特点保持一致,这是我们在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时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这个原则是(目标一致性原则)。 115、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的明确性是指不同评估主体对工作分析质量的认定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致性, 也就是说评估标准要清楚明了,能够让评估人员明白其含义,达成一致理解 ,实现不同评估者根据相同评估标准对工作分析质量做出基本一致的认定结果。这体现的是(明确性原则)。 116、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评估的人员一定要认真调查分析,真实地反映工作分析的客观效果和工作说明书的质量程度,切记主观臆断。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里的(实事求是原则)。 117、(历史研究法)就是通过查阅企业各种已有相关数据资料来获取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 118、(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为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 119、(调查法)是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某种工具从随机选出的或非随机认定的对象那里获取效果评估所需的资料。 120、(试验法)是将研究客体置于一种人为控制的情境中,通过测试或了解研究客体在特定情境中的有关情况,为效果评估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料。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会计(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缺乏历史数据可供参考时,混合成本分解通常选择的方法是( ) A.高低点法 B.工程分析法 C.合同认定法 D.最小平方法 2.某产品保本点为l,000台,实际销售1,500台,每台单位贡献毛益为10元,则实际获利额为( ) A.5,000元 B.10,000元 C.15,000元 D.25,000元 3.某公司每年可能需要用A产品500件,外购价格为13元,现在公司有剩余生产能力可用来生产A产品,但需要增加专属成本2,000元,自制时单位变动成本5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实际需要量大于500件时选自制方案 B.当实际需要量大于500件时选外购方案 C.当实际需要量小于150件时选自制方案 D.当实际需要量小于250件时选自制方案 4.某产品销售款的回收情况是:销售当月收款60%,次月收款40%,201X年1-3月的销售额估计为7,000元、9,000元、6,000元。由此可预测201X年2月的现金收入为( ) A.7,200元 B.7,800元 C.8,200元 D.9,000元 5.下列项目中属于现金流入量的是( ) A.固定资产投资 B.营运资金垫支 C.原有固定资产出售收入 D.与投资项目相关的筹建费用 6.根据企业正常的开工情况、正常的工作效率以及正常的价格水平来确定的成本是( ) A.理想的标准成本 B.正常的标准成本 C.现行的标准成本 D.预计的标准成本 7.成本差异分析中属于价格差异的是( ) 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C.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D.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8.从作业成本计算的角度看,基于一定的目的、以人力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的工作是( ) A.资源 B.作业 C.作业中心 D.制造中心 9.下列属于外部故障成本的是( ) A.客户支持成本 B.新材料使用成本 C.质量监督成本 D.次品成本 10.在初始投资额不相等的多个互斥方案决策时,不能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 A.净现值法 B.获利指数法 C.内部报酬率法 D.净现值率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成本构成包括(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 E.变动管理费用 12.判断企业处于保本状态的标志包括( ) A.收支平衡 B.保本作业率等于百分百 C.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 D.安全边际率等于零 E.安全边际量等于零 13.联合成本包括( ) A.专门生产某产品的专用设备折旧费 B.专门生产某产品的专用设备保险费 C.几种产品共同使用的设备折旧费 D.辅助车间成本 E.几种产品共同使用的设备保险费 14.财务预算的内容包括( ) A.营业预算 B.资本支出预算 C.预计资产负债表 D.预计损益表 E.现金预算 15.作业改进的措施有( ) A.作业消除 B.作业选择 C.作业量减少 D.作业共享 E.作业合并 16.投资中心工作成绩评价与考核的主要指标有( ) A.投资报酬率 B.销售利润率 C.剩余收益 D.边际贡献 E.责任成本 17.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可以划分为( ) A.效率差异 B.数量差异 C.支出差异 D.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E.价格差异 18.下列属于质量鉴定成本的有( ) A.在线程序检验成本 B.材料检验成本 C.质量保证成本 D.产品实验和测试成本 E.质量监督成本 19.采纳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有( ) A.有潜在的生产经营能力 B.占用资金少,资金周转速度快 C.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D.总成本的增长速度低于总销售量的增长速度 E.总成本的增长速度高于总销售量的增长速度 20.评价长期投资方案的方法中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方法有( ) A.平均报酬率法 B.内部报酬率法 C.净现值法 D.回收期法 E.获利指数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1.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为什么? 22.简述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的涵义与意义。 23.简述责任成本和产品成本的区别和联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10分) 24.试述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主要表现。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产品单价分别为:甲产品6元/件,乙产品3元/件。边际贡献率分别为:甲产品40%,乙产品30%。全月固定成本为72,000元。本月甲产品预计销售量为30,000件,乙产品40,000件。要求:计算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是多少? 26.某公司l、2月销售额分别为20万元,自3月起月销售额增长至30万元。公司当月收款30%,次月收款70%。公司在销售前一个月购买材料,并且在购买后的下一个月支付货款,原材料成本占销售额的60%,其他费用如下: 若该公司2月底的现金余额为50,000元,且每月现金余额不少于50,000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3、4月份的现金预算(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六、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7小题13分,第28小题12分,共25分) 27.某企业准备购入一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需投资36,000元。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5年,期满预计有净残值6,000元。该项目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增加销售收入17,000元,增加付现成本第一年为6,000元,以后随着设备陈旧,逐年将增加修理费300元,另需垫支营运资金3,000元。假定企业所得税率为40%,资金成本为10%。要求: (1)计算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2)计算净现值; (3)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该项目投资是否可行。 附: 一元复利现值系数表 一元年金现值系数表 28.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10,000件,市场销售单价60元,单位产品成本总额50元,具体资料如下:直接材料18元,直接人工14元,变动制造费用8元,固定制造费用10元。该企业现在每年有35%的生产能力未被利用。 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情况作出应否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假设当追加特殊订货超过企业剩余生产能力时,企业以减少正常销售量满足客户特殊订货要求,而不购置设备增加生产能力。 (1)现有一客户提出以35元/件的价格订货3,000件,企业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2)现有一客户提出以46元/件的价格订货3,500件,但该订货还有些特殊要求,需购置一台专用设备,增加固定成本2,000元。 (3)现有一客户提出以56元/件的价格订货5,000件,接受该订货需追加专属成本3,800元。若不接受订货可将设备出租,可获得租金1,300元

  • 索引序列
  • 自考工作分析与评价真题
  • 自考工作分析与评价历年真题
  • 自考工作分析与评价真题汇总
  • 自考工作分析与评价真题答案
  • 自考工作分析与评价真题及答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