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中国饮食文化自考重点

中国饮食文化自考重点

发布时间:

中国饮食文化自考重点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之地,饮食文化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第二,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构成了许多风味。第三,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必须的要求。第四,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就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

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总和。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饮食文化主要研究:一、饮食文化的内涵及现阶段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现状二、文化人类学与饮食文化研究的关系三、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品质与饮食文化研究的特点四、用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饮食文化可丰富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内容 从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中国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养、补”的特点。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菜式越来越丰富,吃法也是越来越多样。吃还是人们联系感情、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交际应酬活动多在餐桌上完成。

饮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饮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说起吃每个人都不陌生,人人都会吃,人们每天都离不开饮食,但是说起饮食文化却很少人知道,我为大家整理好了饮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饮食文化包括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中国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养、补”的特点。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菜式越来越丰富,吃法也是越来越多样。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饮食理论、饮食审美、饮食神髓、饮食风俗、饮食流通以及烹食历史、风味流派、传统特色、筵席文化、筷子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内容,此外对我国独特的饮食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梳理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像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中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中原菜是八大菜系的根源。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结束语】饮食理论、饮食审美、饮食神髓、饮食风俗、饮食流通以及烹食历史、风味流派、传统特色、筵席文化、筷子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都属于饮食的中心。

古代宫廷饮食文化常识

史料显示,先秦时期中国的饮食礼政已经相当完备了。从肴馔品类到烹饪品位,从进食方式到筵席宴飨等等,都对等级之别有着严格的'规定。周代盛行的青铜饮食器具——鼎便是衡量社会身份等级的标志物:国君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一鼎或三鼎。豆也是如此,《礼记.礼运》载天子之豆三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食品的消费十有严格限制的,《国语。楚语下》载观射父语: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这种等分出自古代的记载。《尚书.洪范》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礼记.王制》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直至清代,这种等级上的饮食规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皇家宴为例,皇帝宴桌有菜肴40品;皇后的头等宴桌膳品减少为32品;妃嫔的二等宴桌每桌2人,三等宴桌每桌3人,每桌菜肴则递减为15品。而皇帝皇后吃不完的菜则往往赐给大臣们吃。

礼仪虽在不断改变,但总的精神是不变的:我的官做得比你大,我的权力比你大,吃得也要比你好。中国的食文化悠久与精美也在皇帝那张嘴巴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当年齐桓公吃厌了珍馐美食,就想换个口味——直接说吧,他齐桓公想吃人肉了。他手下有个臣子叫易牙,此人的厨艺非常出色,齐桓公就把自己的这个意思对易牙说了,易牙就马上回家把自己的儿子给杀了,做成汤给齐桓公喝了。在饮食发展史上,帝王与权臣贵族起了最大的推动作用。而最好的美食总是首先出现在帝王与贵族的豪华筵席上。中国的宫廷御膳,称为天厨,代表了不同时期饮食文化的高峰。

中国古代宫廷贵族饮食文化

任何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作为统治阶级,封建帝王不仅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于其统治下的臣民,以示自己的至高无上,而且同时还要将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标新立异,以示自己的绝对权威。这样作为饮食行为,也就无不渗透着统治者的思想和意识,表现出其修养和爱好,这样,就形成了具有独特特点的宫廷饮食。

首先,宫廷饮食的特点是选料严格,用料严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王权力的无限扩大,使其荟萃了天下技艺高超的厨师,也拥有了人间所有的珍稀原料。如早在周代,帝王宫廷就已有职责分得细密而又繁琐的专人负责皇帝的饮食,《周礼注疏·天官冢宰》中主有“膳夫、庖人、外饔、亨人、甸师、兽人、渔人、腊人、食医、疾医、疡医、酒正、酒人、凌人、笾人、醯人、盐人”等条目,目下分述职掌范围。这么多的专职人员,可以想见当时饮食选材备料的严格。不仅选料严格,而且用料精细。早在周代,统治者就食用“八珍”,而越到后来,统治者的饮食越精细、珍贵。如信修明在《宫廷琐记》中记录的慈禧太后的一个食单,其中仅燕窝的菜肴就有六味:燕窝鸡皮鱼丸子、燕窝万字全银鸭子、燕窝寿字五柳鸡丝、燕窝无字白鸭丝、燕窝疆字口蘑鸭汤、燕窝炒炉鸡丝。

其次,烹饪精细。一统天下的政治势力,为统治者提供了享用各种珍美饮食的可能性,也要求宫廷饮食在烹饪上要尽量精细;而单调无聊的宫廷生活,又使历代帝王多数都比较体弱,这就又要求其在饮食的加工制作上更加精细。如清宫中的“清汤虎丹”一个菜,原料要求选用小兴安岭雄虎的睾丸,其状有小碗口大小,制作时先在微开不沸的鸡汤中煮三个小时,然后小心地剥皮去膜,将其放入调有佐料的汁水中腌渍透彻,再用专门特制的钢刀、银刀平片成纸一样的薄片,在盘中摆成牡丹花的形状,佐以蒜泥、香菜末而食。由此可见烹饪的精细。

再次,花色品种繁杂多样。慈禧的“女官”德龄所著的《御香飘渺录》中说,慈禧仅在从北京至奉天的火车上,临时的“御膳房”就占四节车箱,上有“炉灶五十座”,“厨子下手五十人”,每餐总“共备正菜一百种”,同时还要供“糕点、水果、粮食、干果等亦一百种”,因为“太后或皇后每一次正餐必须齐齐整整的端上一百碗不同的菜来”。除了正餐,“还有两次小吃”,“每次小吃,至少也有二十碗菜,平常总在四五十碗左右”,而所有这些菜肴,都是不能重复的,由此可以想象宫廷饮食花色品种的繁多。 宫廷饮食规模的庞大、种类的繁杂、选料的珍贵及厨役的众多,必然带来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极大的铺张浪费。

官府贵族饮食,虽没有宫廷饮食的铺张、刻板和奢侈,但也是竞相斗富,多有讲究“芳饪标奇”,“庖膳穷水陆之珍”的特点。

贵族饮食以孔府菜和谭家菜最为著名。孔府历代都设有专门的内厨和外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形成了饮食精美、注重营养、风味独特的饮食菜肴。这无异是孔老夫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祖训的影响。

孔府宴的另一个特点,是无论菜名,还是食器,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如“玉带虾仁”表明了孔府地位的尊荣。在食器上,除了特意制作了一些富于艺术造型的食具外,还镌刻了与器形相应的古诗句,如在琵琶形碗上镌有“碧纱待月春调珍,红袖添香夜读书”。所有这些,都传达了天下第一食府饮食的文化品位。

另一久负盛名、保存完整的贵族饮食,当属谭家菜。谭家祖籍广东,又久居北京,故其肴馔集南北烹饪之大成,既属广东系列,又有浓郁的北京风味,在清末民初的北京享有很高声誉。谭家菜的主要特点是选材用料范围广泛,制作技艺奇异巧妙,而尤以烹饪各种海味为著。谭家菜的主要制作要领是调味讲究原料的原汁原味,以甜提鲜,以咸引香;讲究下料狠,火候足,故菜肴烹时易于软烂,入口口感好,易于消化;选料加工比较精细,烹饪方法上常用烧、火靠、烩、焖、蒸、扒、煎、烤诸法。贵族饮食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极具个性化的制作方法。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1、风味多样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2、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3、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4、注重情趣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5、食医结合

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小结:我们都喜欢吃,吃好像是人的本能,不需要别人来教。但是,我们也要懂得吃,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这么丰富,我们要做一个很能吃,也很会吃的中国人。

中国饮食文化自考重点内容

饮食文化主要研究:一、饮食文化的内涵及现阶段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现状二、文化人类学与饮食文化研究的关系三、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品质与饮食文化研究的特点四、用文化人类学理论研究饮食文化可丰富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内容 从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中国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养、补”的特点。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菜式越来越丰富,吃法也是越来越多样。吃还是人们联系感情、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交际应酬活动多在餐桌上完成。

1、按饮食者类型可分为三种:宫廷、贵族饮食,市井、百姓饮食,民族、宗教饮食;

2、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

3、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扩展资料:

饮食文化介绍:

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中国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养、补”的特点。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食文化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之地,饮食文化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第二,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构成了许多风味。第三,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必须的要求。第四,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就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

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饮食理论、饮食审美、饮食神髓、饮食风俗、饮食流通以及烹食历史、风味流派、传统特色、筵席文化、筷子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内容,此外对我国独特的饮食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梳理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饮食文化自考重点总结

(一)“以脏补脏”说(以形补形)唐代医学家兼养生学家孙思邈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以脏补脏”和“以脏治脏”的理论。例如,肾主骨,他就利用羊骨粥来治疗肾虚怕冷。肝开窍明目,他又发明了以羊肝来治疗夜盲雀目,这些方法都大大增强了中国饮食中菜肴的科学性。发展到现在,“以脏补脏”理论和现代饮食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已成为菜肴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二)“发物”忌口说这一学说为中国饮食中“用料广泛”这一特点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使其在选料中做到了“博中有精、宽中有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辨证性。所谓“发物”,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晶,其容易诱发旧病,加重新病。常见的有鹅肉、鹅蛋、猪头肉、鲤鱼、杏子、李子以及葱蒜之类辛辣刺激性的调味品等。特别是患有疮疡肿毒或慢性湿疹皮炎之类皮肤病人以及过敏性疾病患者,发物忌口更显重要。 (三)既注重食物的基本用途,又重视其价值。如药用价值。(四)注重食物名称带来的意思。如:春节吃发菜,取“发财”的意思。(五)主张团圆、团聚,即大家围在一起进餐。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据2001年5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汉族人口为115 940万人,占总人口的 91.59 %;中国少数民族共有10 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为全国人口的8.41 %,但其聚居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左右,大都分布在边疆和西部地区,并形成大分散、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状况。 各少数民族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历史进程、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的差异,因此,其饮食来源、制作、器具、礼俗、饮食观念和思想等也迥然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饮食文化模式。即使同一民族,因居住地不同也存在明显的差别。自古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法。 中国少数民族饮食史是中国饮食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不仅多姿多彩,而且大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在璀璨绚丽的中国饮食文化中,他们和汉族一样有着自己辉煌灿烂的篇章,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繁荣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纳西族的饮食习俗 纳西族现有27.8万多人,主要聚居云南西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云南的中甸、维西、宁蒗、永胜、德钦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及西藏的芒康等县。纳西族是一个善于接受先进文化的民族,但无论是它们的生活方式,还是它们的饮食习惯都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 纳西族喜欢喝酒、喝茶、抽烟叶,爱吃辣、酸、甜味。一般每日三餐多为干饭,有米饭或大米、玉米混合饭,有2~3个菜及汤。冬春时爱吃热气腾腾的火锅菜;夏季农忙期间,多数农家皆以米酒拌凉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吃炒面和酥油茶。城镇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麦面,一般量少而精,蔬菜全靠郊区菜农供应。丽江的酱菜有独特的风味,豆豉、卤腐都是传统的咸菜,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会腌制;丽江白醋,酸中有甜;调凉粉加辣椒,酸辣可口,凉透肺腑。 纳西族的风味食品很多,尤以火腿粑粑驰名,另外还有纳西火锅、鸡豆凉粉、鸡炖豆腐、酥油茶等。“丽江粑粑"以丽江麦面为主要原料,配上辣椒、火腿、苹果、糖、猪油、葱花,用小苏打发酵后做成。其制法是:冬天以热水,夏天以凉水和面,然后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下燃一盆炭火加温,把已经揉好的面团整平,擀得薄薄的,涂一层猪油,上铺火腿肉丁和其他配料,烤熟以后,香脆爽口,油而不腻。因层薄如纸,故又称“千层饼”。锣锅饭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煮饭用的锅及盖是用黄铜打制成的,有一个提把,煮时米饭飘香。丽江的铜锅、铜火锅闻名滇西。纳西族的特色食品还有一种琵琶肉,琵琶肉是用整条猪腌制的猪膘肉,与汉族的腊肉很相似,但腌制的方法有异。把猪宰杀以后,去毛剖腹,剔除内脏和猪骨,剜掉四蹄,然后,在猪肚内塞进盐巴和配制好的香料,再以麻线把猪体缝合,缝成琵琶状,平放于高处晾干即可。在冬季腌制,肉味清香,能保存数年不发霉。 纳西族现代常饮的酒,有白酒、黄酒、窨酒,尤以窨酒出名,曾获中国首届黄酒节二等奖、全国旅游饮品优质奖。窨酒呈琥珀色,透明,味甘醇清香,含酒精 20°、葡萄糖15 %及多种脂肪酸化合物、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有良好的滋补作用。窨酒用大麦、小麦、高粱等粮食和特殊的丽江酒曲、玉龙山下的泉水酿造,酿好后入窨一定时间才算珍品。 稗子是纳西族人民的主要粮食,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稗子一般是煮饭吃。小麦多烤粑粑(饼)。也常将粮食磨成细糁,炒后煮成半稀半干的饭,或者将粮食炒成炒面 (糌粑)。炒面是主要的食品,纳西族习惯吃炒面喝茶,经济条件好的喝酥油茶,用餐前必须先喝茶。几种粮食调剂着吃,例如早晚吃稗饭,中午吃其他杂粮。但也具有季节性,这与各种作物成熟期有关,如6月吃小麦,7月吃燕麦,8月吃玉米,10月以后吃稗。 侗族主要居住在湘、黔、桂毗邻地区,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天柱、和铜仁地区的玉屏、铜仁、江口等县及万山特区。湖南的新晃、靖州、通道、芷江侗族自治县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侗族共有人口297万。 侗族饮食文化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保留着浓厚的民族传统,如“侗不离酸”、“侗不离鱼”的饮食习惯,食油茶、黑糯米饭和“腊也”(合拢饭)的食风,无不反映出侗族饮食文化的民族特点。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观念主要表现在(一)“以脏补脏”说(以形补形) 唐代医学家兼养生学家孙思邈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以脏补脏”和“以脏治脏”的理论。例如,肾主骨,他就利用羊骨粥来治疗肾虚怕冷。肝开窍明目,他又发明了以羊肝来治疗夜盲雀目,这些方法都大大增强了中国饮食中菜肴的科学性。发展到现在,“以脏补脏”理论和现代饮食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已成为菜肴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发物”忌口说 这一学说为中国饮食中“用料广泛”这一特点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使其在选料中做到了“博中有精、宽中有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辨证性。所谓“发物”,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晶,其容易诱发旧病,加重新病。常见的有鹅肉、鹅蛋、猪头肉、鲤鱼、杏子、李子以及葱蒜之类辛辣刺激性的调味品等。特别是患有疮疡肿毒或慢性湿疹皮炎之类皮肤病人以及过敏性疾病患者,发物忌口更显重要。 (三)既注重食物的基本用途,又重视其价值。如药用价值。(四)注重食物名称带来的意思。如:春节吃发菜,取“发财”的意思。(五)主张团圆、团聚,即大家围在一起进餐。

这个是哪一年的自考题

中国饮食文化自考重点笔记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之地,饮食文化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第二,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构成了许多风味。第三,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必须的要求。第四,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就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内容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扩展资料:

中国饮食文化意义:

中国文化讲究“体味”“体察”“体觉”“体证”,它说明要把你的整个身心投入才能吸取。也许这就是食物媒介独特的传播魅力,它既是物质的,又是文化的,更是情感的、道德的、美学的、心理的。

因为食物已融入血脉,留在心底,它不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舌尖的味道,而更多的是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以及弥漫在心头的乡愁的味道。

无疑,每种饮食传统都代表了某地人们看问题的特定角度、思维的方法、生活的方式、态度及其世界观。通过美食文化的传播,感受到大家处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而文化本身是共享它的一群人的行为模式或风格。在这一点上,饮食习惯可以当作一个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标准来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饮食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从《舌尖上的中国》谈饮食文化的传播意义

中式点心的品种有:京式糕点、苏式糕点、广式糕点、扬式糕点、闽式糕点等。1、京式糕点京式糕点,以北京地区为代表,具有重油、轻糖、酥松绵软、口味纯甜、纯咸等特点。代表品种有京八件和红、白月饼等。2、苏式糕点苏式糕点,以苏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果仁、猪板油丁,以桂花、玫瑰调香,口味重甜。代表品种有苏式月饼和猪油年糕等。3、广式糕点广式糕点,以广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榄仁、椰丝、莲蓉、糖渍肥膘,重糖、重油,具有皮薄馅多、油润软滑、口味甜中带咸等特点。代表品种有广式月饼等。4、扬式糕点扬式糕点,以扬州和镇江地区为代表,馅料以黑麻、蜜饯、芝麻油为主,麻香风味突出。代表品种有维扬八件和黑麻椒盐月饼等。5、闽式糕点闽式糕点,以福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虾干、紫菜、桂圆、香菇、糖腌肉丁等,口味甜酥油润、海鲜风味突出。代表品种有福建礼饼和猪油糕等。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鼓励吃五谷杂粮,多吃菜果,豆腐,辅之肉蛋,讲究食补,食疗,营养比较全面,但饮食结构中钙,铁,蛋白质略显不足,可通过加奶补钙和蛋白质,适当加些瘦肉,并多用铁锅少用不沾锅补铁。而西式饮食则以肉,乳酪,蛋,奶为主,蔬菜和水果较少,杂食几乎没有,因而不缺钙铁但缺少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常需大把大把的补。而肥胖症和心血管病就是这种饮食结构的直接恶果。美国有非常好的医疗救助体系,象克林顿这样心脏病发作,在美国对一般百姓也能做到5分钟左右就可以得到紧急救助,并且可以做心脏搭桥手术。所以心脏病致死率并不太高。如果换作不发达国家,这样的病不是死了好几回就是等死。提前预防就显得更加重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糟粕,也有一些由于技术进步和时代变迁不太适用,但大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华。比如食品方面,西餐有乳酪,我们有豆腐,西方有咖啡,我们有茶,我们还有千千万万种食疗,食补,地方风味小吃,美国都没有。但我们也有许多饮食方式是在长期食物短缺或医疗知识不发达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在营养短缺的情况下,脂肪是重要的热量来源。比如,我们的许多菜系还保留着用猪油炒菜香的传统,就急需改进。观念的改进尤其重要,两年前我看CCTV夕阳红节目介绍怎样做回锅肉,主持人现场发挥说,煮肉的油汤还可以做另一道菜,就是用油汤□萝卜。这是介绍给老年观众的节目。脂肪胆固醇对多数老年人来说无异是毒药,但大部分家庭仍然舍不得扔掉肥肉。想想当年为了几斤几两的肥肉,凭票,走后门,巴结售货员,甚至大动干戈,今天却要把买回的东西扔掉,实在可惜。可不曾想过没有,把这些东西吃进肚子里会有任何好处吗?没有。除了增加体重长大肚子,再就是高血脂,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发病率。等发了病再用成百上千倍舍不得扔的那点肥肉的钱来看病吃药或等死,核算吗? 我也曾劝说自家人,几年前就跟我姐姐说了这个道理,她说没事,你看我公公婆婆,四川人,60多的人了还不是每天大鱼大肉的吃,冬天凉台上挂满了一多半肥膘的腊肉够吃一年,没事。我说虽然他们血脂不高,他们的基因好,你有那个基因吗?更何况他们胖的走路都不方便,生活质量高吗?说一千到一万,她还是舍不得扔了那一口,当然她也觉得肥肉香。其实这是个习惯问题,当你习惯不吃肥肉后,再吃就会觉得腻,甚至闻猪油都腥气。几年过去了,国内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她自己查出高血脂,公公婆婆查出血压,尿糖不正常,这才开始忌口了。 我写这篇短文是出于一种中国人对健康饮食认识不足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现在许多国产影视作品都在把带孩子吃麦当劳肯德基喝可乐看成一种时尚或对孩子的一种奖赏。这除了美式快餐高脂高糖高盐吃着香加上附赠玩具,容易抓住孩子们的胃的成功外,再就是弥漫全社会的盲目崇洋媚外的心态。美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美国的饮食文化,特别是美国人自己都称之为“垃圾食品”的快餐是断断不可在中国发扬光大,它将会遗害下一代、遗害千秋的。希望采纳。

自考中国饮食文化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西安财经学院,一共需要考19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日语(二)、俄语(二)、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餐饮经济学导论、中国饮食文化、餐饮美学、食品营养学、国外饮食文化、宴会设计、宴会设计(实践)、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餐饮企业财务管理、餐饮企业信息管理、餐饮企业战略管理、毕业论文。自考本科专业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6年10月自考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508.53KB 2012年07月自考00744美术鉴赏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23.91KB 2015年10月自考00097外贸英语写作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79.61KB 2019年04月自考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356.97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你是要考独立本科段的不 去当地或者学校的自考办报名 然后买教材 给自己做好考试学习安排 我刚考完 可以拿证了 尽管问我 呵呵 下面是考试计划专业代码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实践学分 020119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0 020119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0 020119 3 00015 英语(二) 14 0 020119 4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4 1 020119 5 00985 餐饮经济学导论 6 0 020119 6 00986 中国饮食文化 6 0 020119 7 00706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6 0 020119 8 09008 餐饮企业信息管理 6 0 020119 9 09007 餐饮企业财务管理 6 0 020119 10 09009 餐饮企业战略管理 6 0 020119 11 00987 餐饮美学 4 0 020119 12 00988 食品营养学 4 0 020119 13 00989 国外饮食文化 4 0 020119 14 00990 宴会设计 4 1 020119 15 09577 毕业论文 0 0 餐饮管理独立本科 专业代码(020119)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在总体上与一般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相应专业的水平相一致。同时,为体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放、灵活的特点,在专业设置上突出了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注重考核应考者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培养从事餐饮行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其基本要求是: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掌握餐饮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在实践中熟练、灵活应用,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三、学历层次和规格 在专科毕业的基础上,凡取得本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的12门课程的合格成绩,学分总数达到67学分以上,通过论文答辩,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并根据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暂行规定》及主考院校关于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由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院校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论文经答辩未通过的,必须补做,不补做者不予毕业,补做合格的,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书,但不授予学位。 五、考试方式 1、 除实践课外,其他课程均采用笔试办法,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2、 实践课由主考学校统一安排,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制记分。 3、 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通过全部笔试及实践课后,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主考学校提出撰写毕业论文的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主考学校根据考生的论文选题方向为其指定论文指导教师。考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写作并进行论文答辩,答辩小组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评定论文成绩。 六、专科接考本科的规定 凡取得教育部认可的各类高等院校(含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毕业证书的专科毕业生,应执行以下规定: 1、烹饪类、经济管理类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 2、其他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参加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需加考专科段三门课程。 ⑴餐饮管理与实务 ⑵现代厨房管理(含实践) ⑶食品卫生与安全 3、年龄超过35岁(含)的考生,可以不考英语(二)课程,但必须加考该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二门选修课及专科的一门选修课,方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凡不考英语(二)的考生,不能申请学士学位。 七、课程说明 1、毛泽东思想概论(略) 2、政治经济学(略) 3、英语(二)(略)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略)5、餐饮经济学导论 该课程是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基础课。 餐饮业是我国第三产业中传统的服务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餐饮经济学以餐饮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交往关系及其运用规律为研究对象。课程主要讲述餐饮业的功能及特征、餐饮业劳动力的性质、餐饮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分析、餐饮业的业态、餐饮业与现代零售业的关系、餐饮业的发展方向。 通过宏观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餐饮经济的基本内容和常见规律。 6、中国饮食文化 该课程是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课。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国饮食文化概说,饮食文化发展历程,饮食消费文化,菜点文化,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与礼仪及民俗,饮食文化与语言文学,饮食文化与政治及饮食哲学,饮食文化与科学养生,饮食文化与现代餐饮业发展,未来饮食文化的特点与地位等。 该课程在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程的同时,侧重传授中国饮食文化对现阶段中国餐饮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向自学者介绍在餐饮管理过程中运用饮食文化基本理论树立餐饮企业形象、打造餐饮文化品牌的各种方法。 7、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该课程是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课,也是中国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人才发现与培养的方法、激励机制的建立等,使企业管理者掌握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8、餐饮企业信息管理 该课程是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课,也是中国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餐饮企业内部、外部信息的获取和研究,餐饮企业信息的利用与经营策略的制定,信息扩散和餐饮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建立等。该课程通过对大型餐饮企业成功案例的介绍,体现信息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信息管理手段和工具进行有效的管理。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如何建立餐饮企业的信息系统,掌握常见的信息采集方法,以及合理有效的分析利用。 9、餐饮企业财务管理 该课程是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课,也是中国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餐饮企业筹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长期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营业收入税金和利润管理、财务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等。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并重,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餐饮企业从筹措资金到利润分配全部财务活动的管理。 10、餐饮企业战略管理 该课程是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课,也是中国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餐饮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及战略管理层次;餐饮企业内部和外部战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餐饮企业战略的分类和战略选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餐饮业基本竞争战略的原理及主要内容;战略评价的内容、标准、工具、方法,以及战略选择方法;餐饮企业战略实施活动的内容和组织过程;市场营销、财务、研究开发、餐饮营运等职能性战略的制定和协调的基本内容、方法;餐饮企业战略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业绩测定的标准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课程内容贯彻理论性、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11、餐饮美学 该课程是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课。 课程以美学为基础,介绍饮食活动中美学规律的理论性、实用性。主要内容包括:餐饮美学运用法则、餐饮空间和色彩设计、餐饮环境的美化和布置、饮食器具的选择和利用、食品造型艺术规律、筵席设计与展台策划、餐饮风格与审美。 通过学习,增长自学者的餐饮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开拓饮食活动中的美和美的创造 12、食品营养学 该课程是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专业课。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各种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各种营养素在烹饪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合理配膳的原则;营养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概况。通过学习,使学生和餐饮经理人员在餐饮管理实践中,具备判别和控制企业依照营养学的原理和知识提供符合人体合理营养的各种美味可口的餐饮产品的能力。 课程内容贯彻理论性、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13、国外饮食文化 该课程是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选修课。 课程通过介绍世界各主要民族的饮食文化特点与生成背景、中外饮食文化与观念习俗的差别,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自身的饮食文化修养和餐饮管理质量。 课程主要内容:国外饮食文化概况,亚洲饮食文化发展历程,欧美饮食文化发展历程,非洲饮食文化发展历程,澳洲饮食文化发展历程,国外食文化,国外茶文化,国外酒文化,各主要民族饮食习俗与礼仪,各主要民族饮食文化与科学艺术成果,国外饮食文化与国外餐饮业发展,未来国外饮食文化发展趋势等。 14、宴会设计 该课程是餐饮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选修课。 课程以宴会的组织安排、布局设计、成本预算、菜单设计和餐桌服务为基本框架,阐述宴会设计作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自学者既能从总体上把握宴会设计的框架,又能掌握宴会设计的操作要领。主要内容包括:宴会基础理论、宴会厅布局设计、宴会成本控制、宴会作业流程、宴会菜单设计、宴会餐桌服务、宴会组织促销等。 说明:本专业各门课程自学教材以每年自考办公布的书目为准。

那本《考生手册》上都有的,很详细,我没带回来,我也不能告诉你。浙江自考网上也有的,你自己去找下,顺便熟悉下那个网站。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英语(二)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5.餐饮经济学导论 6.中国饮食文化 7.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8.餐饮企业财务管理 9.餐饮企业信息管理10.餐饮企业战略管理11.(选修课程2/4)餐饮美学 食品营养学 国外饮食文化 宴会设计 宴会设计试验12.(加考)餐饮管理与实务 现代厨房管理 现代厨房管理实践 食品卫生与安全 13.餐饮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不知道这样满不满意,全是手打的哦!

  • 索引序列
  • 中国饮食文化自考重点
  • 中国饮食文化自考重点内容
  • 中国饮食文化自考重点总结
  • 中国饮食文化自考重点笔记
  • 自考中国饮食文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