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中外文学导读自考真题及答案网盘

中外文学导读自考真题及答案网盘

发布时间:

中外文学导读自考真题及答案网盘

2021年自考备考已经开始,自考历年真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真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网给大家整理了 2020年10月自考《中外文学作品导读》真题及答案 ,一起来试试吧!

A.王维

B.李白

C.柳宗元

D.白居易

【正确答案】

D

2015年10月自考试卷及答案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2015年10月自考试卷及答案 2016年10月自考复习攻略 16年4月考试试题和答案 外国文学史00540.docx 全国2016年04月网络工程.docx 全国2016年04月混凝土结构设计02440和答案.docx 全国2016年04月05678《金融法》.docx 全国2016年04月05677《法理学》.docx 全国2016年04月03350《社会研究方法》.docx 全国2016年04月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docx 全国2016年04月00662《新闻事业管理》.docx 全国2016年04月00642《传播学概论》.docx 全国2016年04月00541《语言学概论》.docx 全国2016年04月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docx 全国2016年04月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docx

一共有五种题型:一是“单项选择题”(10分);二是“填空题”(10分);三是“名词解释”(15分);四是“简答题”(25或35分);五是“论述题”(30或20分)。 试题的覆盖面很广,五编均有涉及;重点突出,由重到轻分别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其中“论述题”不考“儿童文学”的内容,“简答题”偶尔有一题涉及“儿童文学”。

八闽教育在线

中外文学导读自考真题及答案

自考题库及答案可以登录查找。作为专门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备考指导栏目就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还有备考的知识点指导。点击底部咨询官网。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难考吗?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不算很难,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每年自学考试的热门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考试简单,通过率高,就业率好,最重要的是该专业不需要考数学,主要考试内容为中外古代和近现代的文学史以及语言文化方面的一些知识点,只要认真看书自学,坚持做习题,考前复习,是可以正常通过自考考试的。学好自考汉语言文学,主要是要把教材吃透,多看历年的试卷。 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考试科目必考课程只有12门,而本科段必考课程也只有11门,总的来说自考科目相对其它专业来说不算多,这就为通过考试大大减少了难度。 汉语言文学的就业方向 1、教育类 包括公办、私立学校的语文老师、历史老师、政治老师,以及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全职老师等。像从幼儿园小学到高中,都需要语文老师,语文老师一般要求汉语言文学类等专业。 2、新媒体类 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中,无论什么类型的公司,对于专业优秀的文案岗人才求贤若渴,而学汉语言专业出身的,更加是各个公司聘请人员的首选。类似文案专员、策划专员,新媒体运营等岗位,大都是考虑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先。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一、我读鲁迅《野草。影的告别》(70分)答题要点:在《野草》里,有一些作品的思想内容交织着积极斗争的一面和苦闷彷徨的一面,有些作品更表露了空虚寂寞的情绪,艺术表现上也更隐晦曲折。《影的告别》就是这类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影的告别》写于1924年9月24日,在《野草》里,是列于《秋夜》之后的第二篇作品。它与《秋夜》不同,《秋夜》固然是内心抒发,但是抒发的是作家对客观世界,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的感触和思索,而《影的告别》则转向了解剖自己,是对主观世界,对作家自身思想矛盾的严肃剖析。可以说《秋夜》和《影的告别》代表了《野草》这部散文诗集思想内容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向客观世界的黑暗势力作顽强的“坚韧的战斗”,二是同样解决地排除主观世界里的“毒气和鬼气”。在艺术表现上。这两篇作品在《野草》里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影的告别》新奇独特的艺术构思,显示了作家丰富的想象力。作品全篇写的是在熟睡中,他的“影”来向他的“形”告别的情景。在这里“影”就是作家内心彷徨空虚情绪的象征。“影”向人的告别,反映的是人要将自己“灵魂里”的“毒气和鬼气”的兵器、脾气摒弃和排除。“影”的主动告别,折射了人的自觉摒弃,“影”的主动来自人的自觉。“影”告别时的无私,表现的正是人要弃绝自身“黑暗和虚无”思想的坚决和彻底。二艾青诗歌《鱼化石》品读(30分)要点提示:1、艾青的哲理小诗,咏物言志,是诗人将现实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加以艺术熔炼后产生出来的闪耀着思想与智慧的迷人火花。2、《鱼化石》是艾青哲理小诗的代表作,具有历史和哲学深度。作品以一快“过多少亿年”的鱼化石为艺术意象,揭示出一种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哲理。3、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溶进了对世界变幻的感悟中,透视出诗人特殊的人生际遇。4、鱼化石形成过程,蕴涵着人类历史与人生的一种发展规律,包含着人生的无奈与苍凉,表达了一种诗人的人生观、哲学观。

2021 年 4 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权威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题干】1840 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选项】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1840 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中国从夏商时期进入奴隶制社会,从战国末期进入封建社会,从 1840 年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 1949 年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从 1956 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考点】2.【题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选项】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答案】C【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注意题干中的“最主要”。【考点】3.【题干】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选项】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虎门条约》D.《望厦条约》【答案】D【解析】1840 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与美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考点】4.【题干】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选项】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有个致命弱点是通篇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5.【题干】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选项】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答案】A【解析】1841 年广州三元里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B 项为 19 世纪五十年代,C 项为 1895 年马关条约之后,D 项为 1900 年前后。【考点】6.【题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选项】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C.思想文化保守D.军事装备落后【答案】A【解析】自 1840 年至 1919 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B 项为主要易错选项,注意是重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考点】7.【题干】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选项】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答案】A【解析】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8.【题干】1918 年 5 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选项】A.《阿 Q 正传》B.《狂人日记》C.《药》D.《祝福》【答案】B【解析】1918 年 5 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其他选项均为鲁迅小说,但不是第一篇。【考点】9.【题干】1951 年底至 1952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运动是( )。【选项】A.肃反运动B.整风、整党运动C.“三反”运动D.“五反”运动【答案】C【解析】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的严重发展,1951 年底到 1952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现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一批党政干部。【考点】10.【题干】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选项】A.优先发展轻工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C.重点发展农村经济D.重点发展城市经济【答案】B【解析】1953 年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大力发展钢铁、煤、电力、石油机器制造、飞机、坦克等。【考点】11.【题干】1922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选项】A.香港海员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考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D.省港工人罢工【答案】A【解析】1922 年 1 月,香港海员大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成为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B 项为 1922 年 9 月 14 日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人指挥下举行的罢工,C 项为 1923 年 2 月 4 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的全路总罢工,D 项为 1925 年 6 月发生的事界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考点】12.【题干】八七会议提出的总方针( )。【选项】A.***B.***C.***D.***【答案】【解析】【考点】13.【题干】1933 年 11 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鼐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是( )。【选项】A.宁都起义B.福建事变C.西安事变D.二二八起义【答案】B【解析】1933 年 11 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又称“福建事变”。A 项为 1931 年二十六路军发动的反蒋起义,C 项为 1936 年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的事件,D 项为 1947 年台湾人民发动的起义。【考点】14.【题干】1938 年 3 月,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选项】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D.中条山战役【答案】A【解析】1938 年 3 月,李宗仁领导的第五战区在台儿庄战役中,歼灭日军 1 万余人,取得大捷。其他选项为迷惑性选项,重点把握台儿庄战役即可。【考点】15.【题干】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地是( )。【选项】A.四川懋功地区B.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C.西藏甘孜地区D.陕北吴起镇【答案】B【解析】1936 年 10 月,红二、红四、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长征。16.【题干】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是( )。【选项】A.1964 年 10 月B.1966 年 10 月C.1967 年 10 月D.1970 年 4 月【答案】D【解析】科学技术成果:1964 年 10 月,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 年 10 月,装有核弹头的导弹发射成功 1967 年 6 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 年 4 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考点】17.【题干】1962 年初中共中央为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和明确工作方向而召开的会议是( )。【选项】A.南宁会议B.武昌会议C.庐山会议D.“七千人大会”【答案】D【解析】为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和明确工作方向,1962 年 1、2 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后被称为“七千人大会”。A 项为迷惑性选项,是 1958 年初召开的一次会议,B 项为迷惑性选项,是第一次郑州会议后,1958 年底召开的一次会议,C 项为 1959 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考点】18.【题干】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选项】A.双重监督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C.健全法制D.“两条腿”走路【答案】B【解析】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个思想为大会所采纳,并写入决议,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考点】19.【题干】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选项】A.1997 年 7 月 1 日B.1997 年 12 月 20 日C.1999 年 7 月 1 日D.1999 年 12 月 20 日【答案】A【解析】考察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 年 12 月 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题干】1988 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选项】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D.海南经济特区公【答案】D【解析】1983 年 4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1988 年 4 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建立海南省,将海南岛辟为沿海经济特区。【考点】21.【题干】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重要文献是( )。【选项】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告台湾同胞书》C.《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九项方针》D.《反国家分裂法》【答案】B【解析】1979 年 1 月 1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其他为迷惑性选项。【考点】22.【题干】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是()。【选项】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答案】A【解析】【考点】23.【题干】1971 年 10 月,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选项】A.恢复了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B.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D.实现了中法关系正常化【答案】B【解析】1971 年 10 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争取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中坚力量。A 项时间为1972 年 5 月 10 日,C 项时间为 1972 年,D 项时间为 1964 年。【考点】24.【题干】2004 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 )。【选项】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答案】B【解析】2004 年 9 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考点】25.暂缺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26.【题干】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答案】(1)向皇帝上书:康有为在 1895 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2)著书立说: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②梁启超:《变法通义》。③谭嗣同:《仁学》。④严复:《天演论》(3)介绍外国的变法。(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①上海:梁启超《时务报》;②天津:严复《国闻报》;③湖南:《湘报》。27.【题干】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答案】(1)中共二大在中共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2)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3)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8.【题干】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答案】(1)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2)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29.【题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以及中国共产党与其斗争的政策和原则【答案】(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2)共产党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3)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30.【题干】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答案】和平赎买的特点是:(1)有偿地、逐步地改变资产阶级地所有制;(2)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3)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2)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3)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33.【题干】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答案】(1)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如何实现:①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③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更多真题及答案解析可以关注我们!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自考真题及答案

你需要什么科目的?我帮你找下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自然主义文学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蜕变的产物,也是生物学、遗传学等科学理论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自然主义思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成就基本只局限于文学领域,尽管“自然主义”一词本身来自绘画艺术领域。是指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而盛行于50年代的,以废除奴隶制度,揭露和控诉奴隶主罪行为目的的美国资产阶级进步文学潮流。 19世纪30年代之后,美国北部进步人士掀起越来越高涨的废除黑奴运动。黑人的处境激起许多作家的同情,从爱默生、朗费罗到惠特曼都写过反对蓄奴的诗篇。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林肯称她为“发动了一次战争的小妇人”。诗人惠蒂埃抗议蓄奴制的诗篇数量最多,反映了19世纪废奴运动历次重大的斗争。废奴文学虽限于道义上的谴责,却推动了废奴斗争,在文学史上,也是19世纪现实主义创作的先声。狂飙突进运动,又称“狂飙运动”(德语Sturm und Drang),发生在十八世纪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的德国,历时十五年。它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全国性的一次文学运动,也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延长与继续。启蒙运动的主要倾向,都在狂飘突进运动中得到发展与加强。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是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20世纪20年代起,意识流技巧在小说领域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意识流小说理论》封面就,但是并未形成一个文学流派。这是因为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也没有发表宣言,而是一些不同国家的作者,如爱尔兰的詹姆士·乔伊斯,法国的马赛尔·普鲁斯特,英国的弗吉利亚·伍尔芙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等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运用新的概念与方法创作小说。他们的作品着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采用迥异于传统文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这些作品在当时虽然受到某些责难,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承认和广为流传。20世纪60年代以后,创作这类小说的作家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传统创作手法。 骑士文学就是一切关于骑士的文学作品,大致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艺术特色:(一)美丑对照 雨果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运用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照的艺术原则,编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塑造异乎寻常的人物,展现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画面。主要体现为: 情节场景的对照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由爱斯梅拉达先后五次遇险与得救、最后被害的曲折过程构成,情节体现鲜明、强烈的美丑、悲喜对照。 爱斯梅拉达被抢(悲)——被救(喜); 爱情幽会(喜)—— 被诬告判刑(悲) ; 被救入圣母院(喜)—— 被出卖杀害(悲) ; 愚人节歌舞、喜剧性的开场——被害徇情、悲剧性结局遥相呼应,随着情节发展而形成的场景的尖锐对照,又使小说增添了反映历史、概括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两种节日、演出场景的对照: 主显节——封建宗教节日,上演宗教神秘剧,呆板僵化,千篇一律,演员甚多,观众极少。 ——死气沉沉 愚人节——贫民的狂欢节,爱斯梅拉达的街头演出,一人歌舞,观众云集,掌声不绝,欢呼雀跃。——生气勃勃 接着,是两个“王朝”,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 封建王朝——以路易十一为代表的封建王朝,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人民为敌,血腥镇压百姓,致使爱斯梅拉达遭尽凌辱与迫害。——专制残暴,草菅人命,任意诬陷 “奇迹王朝”——以克罗班为首的乞丐“王朝”,虽衣衫褴褛,却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对爱斯梅拉达倍加爱护和尊重。——平等人道,尊重人权,公正廉明 作者安排了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种法庭、两种审判的对照。一个是历史上确实有的法兰西路易十一的封建专制王朝,另一个是作者虚构的乞丐王国。在封建王国里,他们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人民为敌,血腥镇压百姓,冤狱遍布国内,致使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遭受凌辱和迫害。而在乞丐王国里,尽管那些平民、乞丐、流浪者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但心地善良、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团结一致与封建王朝、天主教会做斗争,对爱斯梅拉达倍加爱护和尊重。这里,有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封建王朝的法庭是貌似尊严,实则残酷卑鄙,随心所欲,罗织罪名,故意制造冤案,那是“法官吃人肉”的行径。而与之对照的乞丐王国对甘果瓦的审判,看似森严恐怖,实则公正合理,既不诬陷无辜,也不刑讯逼供,虽然法律和过程简单了些,但却给人辩解的权利。小说借着这两个王国、国王、法庭和审判的强烈对照,揭示了爱斯梅拉达悲剧的社会根源,增加了作品反映历史、批判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增加了情节的起伏变化,更加富于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 情节场景的强烈对照,不仅使小说的布局结构显得紧凑、匀称,还有利于揭示社会斗争的复杂性,使小说富有紧张的戏剧性,扣人心弦。 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对比 巴黎城市和圣母院的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在作品第三卷,作者撇开情节的主线,插入相当的篇幅,专门介绍圣母院的建筑史和巴黎城市的鸟瞰图。这似在中心情节之外,却又是必不可少的环境和背景。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了圣母院的崇高和圣洁:和谐而壮丽,庄严而伟大,这是一部用石头砌成的历史,是永恒的见证者。而当时的巴黎简直就是一个艺术之宫,赏心悦目,圣洁而美丽。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所在,到处布置着绞架、刑台、地下牢房、存尸墓场,发生着诸如爱斯梅拉达这样无辜的人们遭受摧残迫害的耸人听闻的悲惨事件。这三者之间的对照,显而易见地表明了作者对造成巴黎和圣母院成为人间地狱的社会的愤慨。 3、人物形象的对照 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 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巴黎圣母院》的清洁,就是以美的代表爱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与丑的代表副主教克罗德的矛盾冲突及鲜明对照中展开的。(具体内容见第三讲讲义) 雨果相信,运用对照艺术,能透过表象,揭示出美丑、善恶的本质。在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对照中,心灵美胜于一切。人心是艺术的基础,就像大地是自然的基础一样。 (二)史诗气质 《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为背景,全面再现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 场景宏阔——修道院、王宫、贵族府邸、贫民街区、监狱、刑场; 事件重大——狂欢节、丐帮夜生活、法庭审判、教会阴谋、人民起义; 人物众多——国王、主教、大法官、军官、士兵、神甫、诗人、乞丐头目、流浪汉; 画面丰富——有对巴黎城市沿革、教堂建筑历史的全景式描绘、雄奇浩瀚;有对家庭、宗教、王公、贫民流浪汉生活及社会风俗的工笔描写,色彩斑斓;有对母女生离死别、爱情悲欢离合的深情刻画,丝丝入扣。 全书是一幅包罗万象的中世纪法国社会全景图。显示了雨果深邃的历史视野、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描绘宏大场面的高超艺术。 (三)情节传奇,描写夸张 小说以情节离奇曲折、惊心动魄为特色,强烈震撼人心。 夸张的描写是这部书的特色之一。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种夸张并不是“无病呻吟”的做作,而是一种铺垫。雨果通过夸张为后文的强烈对比做好了准备。 卡西莫多力大无比,当街抢人,烈日下受鞭刑暴晒示众;劫法场;一人保卫圣母院;摔死克罗德;殉情。 爱斯梅拉达倾城的舞蹈,一句话救甘果瓦,给卡西莫多水喝;受审受刑;对弗比斯的思念;对克罗德淫威的拒绝;死难;两人死后死骨一分开化为灰烬,乞丐王国攻打圣母院等等。 充分运用夸张、巧合、悬念等艺术手法,情节大起大落,出人意表,描写浓墨重彩,强烈感人。 显示了雨果奇特的构思和想象力。 (四)心理描写 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的曲折过程,揭示行为的内在原因。 克罗德对爱斯梅拉达的种种念头:在宗教与现实、教规与情欲、灵魂与肉体之间苦苦挣扎的痛苦;对美的渴望,得不到美的嫉恨,占有美的邪恶,摧残美的凶残。(第九卷P435) 爱斯梅拉达:单纯、善良、直观、略带孩子气、爱憎分明、强烈、表里如一的心理(对弗比斯的爱、克罗德的憎恶、对受难者的同情) 卡西莫多受感化后的心理:正直人的感恩、爱美、为爱牺牲自己的痛苦;摧毁邪恶的义无反顾,显示英雄气、壮烈美。 人物性格的强烈性,很大程度来源于心理变化的强烈起伏。 (五)景物叙事 善于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庄重神奇、动人心魄,仿佛使富有灵性的活物。 第三卷:巴黎圣母院-前墙、神龛、阶梯、塑像、祭坛、玻璃窗、钟楼、历史上遭受的种种伤害(时间、宗教改革、艺术改造)、教堂建筑的历史沿革-古代多种艺术风格的融合。 “既永恒又多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 “是民族的宝芷,世纪的积累,人类才华升华的产物 ”“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 “人类的智慧在哪里凝聚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人民就是泥瓦匠。” 再通过伽西莫多有如神助的敲奏的美妙的钟声,激活这座建筑,使之有声有色(第四卷)更为神秘庄严。 又如对巴黎城的描写(第三卷)是一部伟大城市的编年史“一个中世纪建筑学与历史学的产物,一部石头的编年史。” 小说在景物描写中,往往都穿插激越的议论,通过这种直抒胸臆式的、政论式的议论,加深景物的历史内涵,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使之接受自己的观点。 最后以巴黎“晨钟齐鸣”的诗一般的描写感受《巴黎圣母院》深沉的诗意。 总之,《巴黎圣母院》以其丰富的想像,奇特的情节,鲜明的对照,浓烈的色彩描绘了具有中世纪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凝结成一部浪漫主义巨著,为浪漫主义奠定了一座丰伟的文学纪念碑。这部名著塑造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钟楼怪人卡西莫多,是世界艺术长廊中不朽的人物形象。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古希腊神话中,爱神的名字是(C )P15A.雅典娜 B.维纳斯C.阿弗洛狄忒 D.阿耳忒弥斯2.《伊利昂纪》的主题是(A )P18A.战争 B.和平C.自由 D.平等3.莎士比亚悲剧中的麦克白杀死国王,目的是( C )P63A.报杀父之仇 B.伸张正义C.满足权欲和野心 D.雪夺妻之恨4.但丁将《新生》献给了他钟爱的少女,这个少女是( A )P41A.贝亚特丽齐 B.绿蒂C.劳拉 D.玛加蕾特5.“大学才子派”指的是( A )P53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戏剧家 B.法国贵族派人文主义团体C.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团体 D.意大利中世纪后期诗歌流派6.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B)P72A.人文主义 B.唯理主义C.现实主义 D.民族主义7.弥尔顿在长诗《复乐园》中叙述的主要故事是( D )P70A.亚当、夏娃被撒旦诱惑 B.耶稣被撒旦诱惑C.亚当、夏娃不为撒旦所诱惑 D.耶稣不为撒旦所诱惑8.18世纪法国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是( C )A.《爱弥儿》教育小说 B.《忏悔录》自传体小说C.《新爱洛绮丝》书信小说 D.《波斯人信札》9.海涅全面抨击德国浪漫派的著作是( B )P101A.《儿童的奇异号角》 B.《论浪漫派》C.《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D.《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0.霍桑创作的被称为“心理罗曼史”的小说是( B )P108A.《古屋青苔》 B.《红字》C.《福谷传奇》 D.《玉石雕像》11.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通过一个人性善的代表人物为人类指出了上帝安排的道路,这个人物是( D )p168A.德米特里 B.伊凡C.斯麦尔佳科夫 D.阿辽沙12.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塑造了一个追求自由的黑奴形象,他的名字是( B )P201-202A.汤姆 B.吉姆C.哈克 D.山姆13.左拉最著名的描写劳资矛盾的小说是( D )P179A.《金钱》 B.《娜娜》C.《小酒店》 D.《萌芽》14.唯美主义悲剧《莎乐美》的作者是( C )A.戈蒂耶 B.佩特C.王尔德 D.兰波15.被称为“美国的莫泊桑”的著名作家是( D )P216A.伯尔 B.杰克•伦敦C.厄普顿•辛克莱 D.欧•亨利16.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翻译为英语的美国作家是( C )P218A.福克纳 B.塞林格C.赛珍珠 D.伍尔夫17.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新纪元的作品是( C )P224A.《海燕》 B.《我的大学》C.《母亲》 D.《鹰之歌》18.有“欧洲的良心”之称的作家是( B )P231-233A.亨利希•曼 B.罗曼•罗兰C.高尔基 D.托尔斯泰19.以“一个家族的没落”为副标题,直接点出“崩溃”主题的作品是( B )P214A.《福尔赛世家》 B.《布登勃洛克一家》C.《美国的悲剧》 D.《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20.《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所属的故事集是( B )P337A.《十日谈》 B.《一千零一夜》C.《坎特伯雷故事集》 D.《惩恶扬善故事集》21.下列四部希伯来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是( A )P315A.《圣经》 B.《次经》C.《伪经》 D.《死海古卷》22.波斯文学史上被称为“诗歌之父”的是( B )p325A.菲尔多西 B.鲁达基C.萨迪 D.哈菲兹23.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是( A )P352A.《我是猫》 B.《门》C.《三四郎》 D.《其后》24.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埃及当代作家是( D )P393A.索因卡 B.泰戈尔C.戈迪默 D.马哈福兹

自然主义文学 您的答案: 自然主义文学是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自然主义文学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蜕变的产物,也是生物学、遗传学等科学理论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自然主义思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成就基本只局限于文学领域,尽管“自然主义”一词本身来自绘画艺术领域。 题目分数:6.0 此题得分:3.0 22.第17题 废奴文学 您的答案:废奴文学是指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而盛行于50年代的,以废除奴隶制度,揭露和控诉奴隶主罪行为目的的美国资产阶级进步文学潮流。 题目分数:6.0 此题得分:3.0 23.第24题 狂飙突进运动 您的答案:狂飙突进运动 是德国启蒙运动深入发展,是德国文学史上一次反封建的高潮,有力地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纲领的制订者,青年席勒和歌德则是这一运动的代表作家。席勒的作品“洋溢着对整个德国社会挑战的叛逆精神”(恩格斯语),代表作有《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歌德的剧作《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深刻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时代精神。 题目分数:6.0 此题得分:5.0 24.第25题 意识流小说 您的答案: 意识流小说 是20世纪初叶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用与传统的写法不同的创作方法写成的小说。它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一种小说流派。这种意识流小说既没有划一的规格,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 题目分数:6.0 此题得分:2.0 25.第26题 骑士文学 您的答案: 骑士文学 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产物,表现骑士“忠君、护教、行侠” 的信条以及效忠贵妇人的行为。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前者以普罗旺斯诗歌为代表,如《破晓歌》;后者按题材分为不列颠系统、拜占庭系统和古代系统,尤以不列颠系统的《特里斯丹与伊瑟》最为著名。骑士文学的抒情技巧、心理描写、情节离奇的浪漫风格对欧洲近代抒情诗和长篇小说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题目分数:6.0 此题得分:6.0 26.第18题 论述《巴黎圣母院》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您的答案:论述: 一、《巴黎圣母院》的主题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富洛娄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名声更加远扬。 二、《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 (一)美丑对照 雨果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运用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照的艺术原则,编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塑造异乎寻常的人物,展现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画面。主要体现为: 1、 情节场景的对照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由爱斯梅拉达先后五次遇险与得救、最后被害的曲折过程构成,情节体现鲜明、强烈的美丑、悲喜对照。 爱斯梅拉达被抢(悲)——被救(喜); 爱情幽会(喜)—— 被诬告判刑(悲) ; 被救入圣母院(喜)—— 被出卖杀害(悲) ; 愚人节歌舞、喜剧性的开场——被害徇情、悲剧性结局遥相呼应,随着情节发展而形成的场景的尖锐对照,又使小说增添了反映历史、概括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两种节日、演出场景的对照: 主显节——封建宗教节日,上演宗教神秘剧,呆板僵化,千篇一律,演员甚多,观众极少。 ——死气沉沉 人节——贫民的狂欢节,爱斯梅拉达的街头演出,一人歌舞,观众云集,掌声不绝,欢呼雀跃。——生气勃勃 接着,是两个“王朝”,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 封建王朝——以路易十一为代表的封建王朝,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人民为敌,血腥镇压百姓,致使爱斯梅拉达遭尽凌辱与迫害。——专制残暴,草菅人命,任意诬陷 “奇迹王朝”——以克罗班为首的乞丐“王朝”,虽衣衫褴褛,却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对爱斯梅拉达倍加爱护和尊重。——平等人道,尊重人权,公正廉明 作者安排了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种法庭、两种审判的对照。一个是历史上确实有的法兰西路易十一的封建专制王朝,另一个是作者虚构的乞丐王国。在封建王国里,他们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人民为敌,血腥镇压百姓,冤狱遍布国内,致使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遭受凌辱和迫害。而在乞丐王国里,尽管那些平民、乞丐、流浪者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但心地善良、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团结一致与封建王朝、天主教会做斗争,对爱斯梅拉达倍加爱护和尊重。这里,有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封建王朝的法庭是貌似尊严,实则残酷卑鄙,随心所欲,罗织罪名,故意制造冤案,那是“法官吃人肉”的行径。而与之对照的乞丐王国对甘果瓦的审判,看似森严恐怖,实则公正合理,既不诬陷无辜,也不刑讯逼供,虽然法律和过程简单了些,但却给人辩解的权利。小说借着这两个王国、国王、法庭和审判的强烈对照,揭示了爱斯梅拉达悲剧的社会根源,增加了作品反映历史、批判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增加了情节的起伏变化,更加富于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 情节场景的强烈对照,不仅使小说的布局结构显得紧凑、匀称,还有利于揭示社会斗争的复杂性,使小说富有紧张的戏剧性,扣人心弦。 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对比 巴黎城市和圣母院的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在作品第三卷,作者撇开情节的主线,插入相当的篇幅,专门介绍圣母院的建筑史和巴黎城市的鸟瞰图。这似在中心情节之外,却又是必不可少的环境和背景。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了圣母院的崇高和圣洁:和谐而壮丽,庄严而伟大,这是一部用石头砌成的历史,是永恒的见证者。而当时的巴黎简直就是一个艺术之宫,赏心悦目,圣洁而美丽。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所在,到处布置着绞架、刑台、地下牢房、存尸墓场,发生着诸如爱斯梅拉达这样无辜的人们遭受摧残迫害的耸人听闻的悲惨事件。这三者之间的对照,显而易见地表明了作者对造成巴黎和圣母院成为人间地狱的社会的愤慨。 3、人物形象的对照 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 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巴黎圣母院》的清洁,就是以美的代表爱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与丑的代表副主教克罗德的矛盾冲突及鲜明对照中展开的。(具体内容见第三讲讲义) 雨果相信,运用对照艺术,能透过表象,揭示出美丑、善恶的本质。在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对照中,心灵美胜于一切。人心是艺术的基础,就像大地是自然的基础一样。 (二)史诗气质 《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为背景,全面再现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 场景宏阔——修道院、王宫、贵族府邸、贫民街区、监狱、刑场; 事件重大——狂欢节、丐帮夜生活、法庭审判、教会阴谋、人民起义; 人物众多——国王、主教、大法官、军官、士兵、神甫、诗人、乞丐头目、流浪汉; 画面丰富——有对巴黎城市沿革、教堂建筑历史的全景式描绘、雄奇浩瀚;有对家庭、宗教、王公、贫民流浪汉生活及社会风俗的工笔描写,色彩斑斓;有对母女生离死别、爱情悲欢离合的深情刻画,丝丝入扣。 全书是一幅包罗万象的中世纪法国社会全景图。显示了雨果深邃的历史视野、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描绘宏大场面的高超艺术。 (三)情节传奇,描写夸张 小说以情节离奇曲折、惊心动魄为特色,强烈震撼人心。 夸张的描写是这部书的特色之一。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种夸张并不是“无病呻吟”的做作,而是一种铺垫。雨果通过夸张为后文的强烈对比做好了准备。 卡西莫多力大无比,当街抢人,烈日下受鞭刑暴晒示众;劫法场;一人保卫圣母院;摔死克罗德;殉情。 爱斯梅拉达倾城的舞蹈,一句话救甘果瓦,给卡西莫多水喝;受审受刑;对弗比斯的思念;对克罗德淫威的拒绝;死难;两人死后死骨一分开化为灰烬,乞丐王国攻打圣母院等等。 充分运用夸张、巧合、悬念等艺术手法,情节大起大落,出人意表,描写浓墨重彩,强烈感人。 显示了雨果奇特的构思和想象力。 (四)心理描写 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的曲折过程,揭示行为的内在原因。 克罗德对爱斯梅拉达的种种念头:在宗教与现实、教规与情欲、灵魂与肉体之间苦苦挣扎的痛苦;对美的渴望,得不到美的嫉恨,占有美的邪恶,摧残美的凶残。(第九卷P435) 爱斯梅拉达:单纯、善良、直观、略带孩子气、爱憎分明、强烈、表里如一的心理(对弗比斯的爱、克罗德的憎恶、对受难者的同情) 卡西莫多受感化后的心理:正直人的感恩、爱美、为爱牺牲自己的痛苦;摧毁邪恶的义无反顾,显示英雄气、壮烈美。 人物性格的强烈性,很大程度来源于心理变化的强烈起伏。 (五)景物叙事 善于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庄重神奇、动人心魄,仿佛使富有灵性的活物。 第三卷:巴黎圣母院-前墙、神龛、阶梯、塑像、祭坛、玻璃窗、钟楼、历史上遭受的种种伤害(时间、宗教改革、艺术改造)、教堂建筑的历史沿革-古代多种艺术风格的融合。 “既永恒又多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 “是民族的宝芷,世纪的积累,人类才华升华的产物 ”“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 “人类的智慧在哪里凝聚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人民就是泥瓦匠。” 再通过伽西莫多有如神助的敲奏的美妙的钟声,激活这座建筑,使之有声有色(第四卷)更为神秘庄严。 又如对巴黎城的描写(第三卷)是一部伟大城市的编年史“一个中世纪建筑学与历史学的产物,一部石头的编年史。” 小说在景物描写中,往往都穿插激越的议论,通过这种直抒胸臆式的、政论式的议论,加深景物的历史内涵,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使之接受自己的观点。 最后以巴黎“晨钟齐鸣”的诗一般的描写感受《巴黎圣母院》深沉的诗意。 总之,《巴黎圣母院》以其丰富的想像,奇特的情节,鲜明的对照,浓烈的色彩描绘了具有中世纪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凝结成一部浪漫主义巨著,为浪漫主义奠定了一座丰伟的文学纪念碑。这部名著塑造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钟楼怪人卡西莫多,是世界艺术长廊中不朽的人物形象。

中外文学导读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古希腊神话中,爱神的名字是(C )P15A.雅典娜 B.维纳斯C.阿弗洛狄忒 D.阿耳忒弥斯2.《伊利昂纪》的主题是(A )P18A.战争 B.和平C.自由 D.平等3.莎士比亚悲剧中的麦克白杀死国王,目的是( C )P63A.报杀父之仇 B.伸张正义C.满足权欲和野心 D.雪夺妻之恨4.但丁将《新生》献给了他钟爱的少女,这个少女是( A )P41A.贝亚特丽齐 B.绿蒂C.劳拉 D.玛加蕾特5.“大学才子派”指的是( A )P53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戏剧家 B.法国贵族派人文主义团体C.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团体 D.意大利中世纪后期诗歌流派6.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B)P72A.人文主义 B.唯理主义C.现实主义 D.民族主义7.弥尔顿在长诗《复乐园》中叙述的主要故事是( D )P70A.亚当、夏娃被撒旦诱惑 B.耶稣被撒旦诱惑C.亚当、夏娃不为撒旦所诱惑 D.耶稣不为撒旦所诱惑8.18世纪法国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是( C )A.《爱弥儿》教育小说 B.《忏悔录》自传体小说C.《新爱洛绮丝》书信小说 D.《波斯人信札》9.海涅全面抨击德国浪漫派的著作是( B )P101A.《儿童的奇异号角》 B.《论浪漫派》C.《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D.《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0.霍桑创作的被称为“心理罗曼史”的小说是( B )P108A.《古屋青苔》 B.《红字》C.《福谷传奇》 D.《玉石雕像》11.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通过一个人性善的代表人物为人类指出了上帝安排的道路,这个人物是( D )p168A.德米特里 B.伊凡C.斯麦尔佳科夫 D.阿辽沙12.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塑造了一个追求自由的黑奴形象,他的名字是( B )P201-202A.汤姆 B.吉姆C.哈克 D.山姆13.左拉最著名的描写劳资矛盾的小说是( D )P179A.《金钱》 B.《娜娜》C.《小酒店》 D.《萌芽》14.唯美主义悲剧《莎乐美》的作者是( C )A.戈蒂耶 B.佩特C.王尔德 D.兰波15.被称为“美国的莫泊桑”的著名作家是( D )P216A.伯尔 B.杰克•伦敦C.厄普顿•辛克莱 D.欧•亨利16.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翻译为英语的美国作家是( C )P218A.福克纳 B.塞林格C.赛珍珠 D.伍尔夫17.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新纪元的作品是( C )P224A.《海燕》 B.《我的大学》C.《母亲》 D.《鹰之歌》18.有“欧洲的良心”之称的作家是( B )P231-233A.亨利希•曼 B.罗曼•罗兰C.高尔基 D.托尔斯泰19.以“一个家族的没落”为副标题,直接点出“崩溃”主题的作品是( B )P214A.《福尔赛世家》 B.《布登勃洛克一家》C.《美国的悲剧》 D.《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20.《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所属的故事集是( B )P337A.《十日谈》 B.《一千零一夜》C.《坎特伯雷故事集》 D.《惩恶扬善故事集》21.下列四部希伯来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是( A )P315A.《圣经》 B.《次经》C.《伪经》 D.《死海古卷》22.波斯文学史上被称为“诗歌之父”的是( B )p325A.菲尔多西 B.鲁达基C.萨迪 D.哈菲兹23.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是( A )P352A.《我是猫》 B.《门》C.《三四郎》 D.《其后》24.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埃及当代作家是( D )P393A.索因卡 B.泰戈尔C.戈迪默 D.马哈福兹

一共有五种题型:一是“单项选择题”(10分);二是“填空题”(10分);三是“名词解释”(15分);四是“简答题”(25或35分);五是“论述题”(30或20分)。 试题的覆盖面很广,五编均有涉及;重点突出,由重到轻分别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其中“论述题”不考“儿童文学”的内容,“简答题”偶尔有一题涉及“儿童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A.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倡“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校风是( )A.求学为升官发财 B.读书为混取文凭C.不正当娱乐泛滥 D.不敬爱师长学友3.《咬文嚼字》中,运用“推敲”这个典故,是为了说明( )A.文字的运用不可粗枝大叶 B.斟酌文字是调整思想感情C.文学的文字注重联想意义 D.文字运用必须有创造精神4.《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 )A.失去齐王信任,罢官归去 B.衣锦荣归故里,光宗耀祖C.得到百姓拥护,奉迎返乡 D.领受齐王派遣,出使薛国5.下列作品中,主要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是( )A.《张中丞传后叙》 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 D.《先妣事略》6.《前赤壁赋》中引起“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是( )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B.“饮酒乐甚,扣舷而歌”C.“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D.曹孟德“横槊赋诗”7.在《香市》的情景描写中,反衬重兴香市结果很冷落的是( )A.单调的锣鼓声 B.依然如昔的一泓清水C.坍塌的戏台 D.“南洋武术班”的表演8.《爱尔克的灯光》所写的“灯光”中,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 )A.“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B.“哈立希岛上的灯光”、C.“在窗前发亮的灯,……灯光在呼唤我”、D.“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9.《我与地坛》:“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C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10.被王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歌是( )A.《蒹葭》 B.《湘夫人》C.《陌上桑》 D.《秋兴八首》(其一)11.《饮酒》(其五)中,包含“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 )AA.心远地自偏 B.悠然见南山C.飞鸟相与还 D.欲辩已忘言12.《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的象征意义是( )A.仕途受阻 B.前程绝望C.行役之苦 D.岁月蹉跎l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借比喻抒情的是( )A.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开B.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D.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14.下列诗篇中,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行路难》(其一) B.《长恨歌》C.《早雁》 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5.《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最后导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 )A.晚来风急 B.旧时相识C.黄花堆积 D.梧桐细雨16.《一句话》中,“青天霹雳”的隐喻意义是( )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 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C.民众革命运动的声威和力量 D.诗人对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17.《再别康桥》中,隐喻美好理想的是( )A.西天的云彩 B.河畔的金柳C.康河的柔波 D.彩虹似的梦18.《雨巷》中,“独自彷徨”的象征意义是( )A.孤独当中的苦闷 B.迷茫之中的寻求C.访人不遇的怅惘 D.周围环境的冷寂19.“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行为描写 B.语言描写C.细节描写 D.心理描写20.《苦恼》中,车夫姚纳的主要苦恼是( )A.天黑雪大无人乘车 B.儿子死了无依无靠C.诉说苦恼无人肯听 D.收入微薄生活艰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文章,采用寓言形式的有( )A.《秋水》 B.《吃饭》 C.《蚂蚁大战》 D.《婴宁》 E.《种树郭橐驼传》22.《秋夜》一文的写作特点有( )A.隐喻象征,意在言外 B.拟人拟物,生动传神 C.语言冷峻,意境幽深D.借助对比,突出主题 E.感情复杂,褒贬分明23.《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 )A.对报国无门的悲愤 B.对妥协政策的怨刺 C.对羁旅行役的愁苦 D.对国势危殆的忧虑 E.对权奸当道的怒斥2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贫穷落后沉重负载的意象有( )A.熏黑的矿灯 B.古莲的胚芽 C.干瘪的稻穗 D.失修的路基 E.挂泪的笑涡25.下列作品中,具有悲剧色彩的有( )A.《婴宁》 B.《断魂枪》 C.《哦,香雪》 D.《苦恼》 E.《金鲤鱼的百裥裙》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仅,只27.号物之数谓之万号:称28.何其衰也何其:.多么29.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判:区别30.项王军壁垓下壁:营垒,在。。。。。。扎营31.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出己上:超过自己32.虽驱世以笑我驱世:意为世上所有的人33.知不可乎骤得骤:迅速、轻易34.峨冠盛筵峨冠:高帽35.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落寞:寂寞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A.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是什么?答:所依据的理念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答:归纳法和类比法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排比、对偶、反问37.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A.写出这段文字中引出的两个成语。答:霸王别姬、四面楚歌B.项羽的诗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答:自以为天下第一,但承认自己失败了,无可奈何的心情;面对战马、虞姬即无可奈何又含情脉脉。C.文中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答:语言描写、行为描写38.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实非夸张。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这一辈子,也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和施展。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他不甘心!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A.举例说明文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答:正面描写“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侧面描写“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 B.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答: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C.联系全文,“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一句有何深意?答:由“哭小弟”到“哭一代知识分子”,深化主题。39.阅读《湘夫人》中的一段,回答问题: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A.前两句为全诗设定了怎样的情景?答:期约不遇、充满忧伤B.这一情景与《蒹葭》中的什么情景相近?答:在水一方,渴望难极。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情景交融方式?答:融情入景。40.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在西北一带,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A.举例说明这段文字中对沙子龙的描写所运用的三种人物描写方法。答:肖像描写: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行为描写: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心理描写: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B.沙子龙“镖局改了客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答:时代变化,在西方坚船利炮前,以刀枪棍棒为代表的国术无用了,不得不谋求改变。C.沙子龙夜间练枪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答:仍沉湎于“神枪沙子龙”的旧梦,珍爱在“快枪”面前无用的断魂枪。五、作文题(30分)41.以“我的财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1-20 ACBAD CDDCA AACCD CDBDC二、 多选题21-25 AE ABCE ABDE ACD ABDE

中外文学导读自考真题及答案详解

我百度空间有

最好与自考办联系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英语二教材答案详解,自考英语二教材解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09年01月份广东省自考《英语二》试题答案09年1月自考《英语二》答案1.孩子看电视时最好有家长在身边指导。It’sagoodideaforparentstodirectbesidethechildwhileheorshewatchesTV.2.越来越多的人类关注着周围的环境。Moreandmorepeopleareconcernedabouttheenvironmentaround.3.他现在正面临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Heisfacingaveryimportantproblemnow.4.进一步的研究使我们确信这个结果是对的。Furtherresearchconvincedusthatthisresultisright.词性转换write→writtenplay→toplaythemore→themosthappy→thehappierwatch→watcheduse→beingusedpropose→proposalquestion→wasquestioned1.rather…than2.neither…nor3.mustbewriting4.ondoing5.didn’t6.enablesbtodosth7.becriticalof8.takeafter长得像Over接管完形填空:BADBCACBDA9单词拼写:环境:environment发明:invention潜在:potential可以接受:acceptable业余爱好:hobby质量:quality冷漠:indifferent相对:relative生涯:career信号:signal预算:calculate风俗:custom征服:conquer恢复:recovery受害者:victim记得给分!本回答由网友推荐急求:2011年10月23日自考科目《英语二》的试题和答案!英语二1、Elderly……A2、Itis……A3、Unexpectedly……C4、Agoodmanager……C5、Everything……C6、Besides……B7、Thebiologist……B8、Scientists……A9、——,janeis……D10、——Iadmire……DCourageisanessentialattributein、learningaforeignlanguage。……11—–20DABCB,ABDCB段落一Karenwas14,depressedandnotdoingwellatschool。……21——25CDBDD段落二theamountoftimekidsspendonlineisasourceoffrustrationformanyparents。……26——30AABCD段落三Americanscientisthavefoundthatsomebirdsaremoreintelligentthanbelieved。……31—–35AAABD四、单词翻译36、古代的、古老的ancient37、生涯、经历career38、毁坏、损伤damage39、特别、尤其especially40、渐渐的、逐步的gradually41、车库garage42、诚实的、正直的honest43、保险、保险金insurance44、汁、液juice45、商人merchant46、谈判、协商negotiate47、发生、出现occur48、停止、放弃quit49、包围、环绕surround50、薪金、薪水salary51、治疗、对待treatment52、技术、技巧technique53、美德virtue54、值得做的worth55、屈服、屈从yield五、变换格式56、become57、curiosity58、watching59、is60、expectation61、agreeable62、crowded63、Enrich64、(praise)hasbeenpraised65、(appear)appeared66、我们都被大自然的美深深的吸引住了wearedeeplyimpressedwiththebeautyofnature67、如果想省钱,你就不要买那块昂贵的表。Ifyouwanttosavemoney,donotbuytheexpensivewatch68、那篇小说是她创作时心情的真实反映。Thenovelreallyreflectshismoodwhenhewroteit69、应歌迷要求,年轻歌手又唱了一首民歌。Theyoungsingersangafolksongagainatthefansrequest70、一些科学家认为需要有更多的数据才能证明这一事实。Somescientistsbelievethatmoredatacarprovethereality.六、翻译短文每种文化都有自已的理想行为,美国也不例外。在那里,孩子们被鼓励要开放、直接。美国人认为开放是诚实的表现,他们对于沉默和保守提出怀疑。他们觉得你一定在隐藏什么如果你没说出来。他们觉得由于沉默而受威胁,这一点他们不相信也不理解。然而,许多其它文化并不看重开放和直接。事实上,他们不喜欢这些品质因为对它们而言,开放和直接孩子好像很粗鲁。在它信眼里不像成人的行为。那么并不令人吃惊的是许多种文化的误解也由于开放和直接所致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A.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倡“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校风是( )A.求学为升官发财 B.读书为混取文凭C.不正当娱乐泛滥 D.不敬爱师长学友3.《咬文嚼字》中,运用“推敲”这个典故,是为了说明( )A.文字的运用不可粗枝大叶 B.斟酌文字是调整思想感情C.文学的文字注重联想意义 D.文字运用必须有创造精神4.《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 )A.失去齐王信任,罢官归去 B.衣锦荣归故里,光宗耀祖C.得到百姓拥护,奉迎返乡 D.领受齐王派遣,出使薛国5.下列作品中,主要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是( )A.《张中丞传后叙》 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 D.《先妣事略》6.《前赤壁赋》中引起“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是( )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B.“饮酒乐甚,扣舷而歌”C.“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D.曹孟德“横槊赋诗”7.在《香市》的情景描写中,反衬重兴香市结果很冷落的是( )A.单调的锣鼓声 B.依然如昔的一泓清水C.坍塌的戏台 D.“南洋武术班”的表演8.《爱尔克的灯光》所写的“灯光”中,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 )A.“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B.“哈立希岛上的灯光”、C.“在窗前发亮的灯,……灯光在呼唤我”、D.“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9.《我与地坛》:“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C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10.被王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歌是( )A.《蒹葭》 B.《湘夫人》C.《陌上桑》 D.《秋兴八首》(其一)11.《饮酒》(其五)中,包含“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 )AA.心远地自偏 B.悠然见南山C.飞鸟相与还 D.欲辩已忘言12.《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的象征意义是( )A.仕途受阻 B.前程绝望C.行役之苦 D.岁月蹉跎l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借比喻抒情的是( )A.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开B.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D.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14.下列诗篇中,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行路难》(其一) B.《长恨歌》C.《早雁》 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5.《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最后导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 )A.晚来风急 B.旧时相识C.黄花堆积 D.梧桐细雨16.《一句话》中,“青天霹雳”的隐喻意义是( )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 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C.民众革命运动的声威和力量 D.诗人对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17.《再别康桥》中,隐喻美好理想的是( )A.西天的云彩 B.河畔的金柳C.康河的柔波 D.彩虹似的梦18.《雨巷》中,“独自彷徨”的象征意义是( )A.孤独当中的苦闷 B.迷茫之中的寻求C.访人不遇的怅惘 D.周围环境的冷寂19.“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行为描写 B.语言描写C.细节描写 D.心理描写20.《苦恼》中,车夫姚纳的主要苦恼是( )A.天黑雪大无人乘车 B.儿子死了无依无靠C.诉说苦恼无人肯听 D.收入微薄生活艰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文章,采用寓言形式的有( )A.《秋水》 B.《吃饭》 C.《蚂蚁大战》 D.《婴宁》 E.《种树郭橐驼传》22.《秋夜》一文的写作特点有( )A.隐喻象征,意在言外 B.拟人拟物,生动传神 C.语言冷峻,意境幽深D.借助对比,突出主题 E.感情复杂,褒贬分明23.《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 )A.对报国无门的悲愤 B.对妥协政策的怨刺 C.对羁旅行役的愁苦 D.对国势危殆的忧虑 E.对权奸当道的怒斥2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贫穷落后沉重负载的意象有( )A.熏黑的矿灯 B.古莲的胚芽 C.干瘪的稻穗 D.失修的路基 E.挂泪的笑涡25.下列作品中,具有悲剧色彩的有( )A.《婴宁》 B.《断魂枪》 C.《哦,香雪》 D.《苦恼》 E.《金鲤鱼的百裥裙》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仅,只27.号物之数谓之万号:称28.何其衰也何其:.多么29.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判:区别30.项王军壁垓下壁:营垒,在。。。。。。扎营31.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出己上:超过自己32.虽驱世以笑我驱世:意为世上所有的人33.知不可乎骤得骤:迅速、轻易34.峨冠盛筵峨冠:高帽35.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落寞:寂寞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A.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是什么?答:所依据的理念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答:归纳法和类比法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排比、对偶、反问37.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A.写出这段文字中引出的两个成语。答:霸王别姬、四面楚歌B.项羽的诗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答:自以为天下第一,但承认自己失败了,无可奈何的心情;面对战马、虞姬即无可奈何又含情脉脉。C.文中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答:语言描写、行为描写38.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实非夸张。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这一辈子,也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和施展。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他不甘心!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A.举例说明文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答:正面描写“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侧面描写“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 B.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答: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C.联系全文,“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一句有何深意?答:由“哭小弟”到“哭一代知识分子”,深化主题。39.阅读《湘夫人》中的一段,回答问题: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A.前两句为全诗设定了怎样的情景?答:期约不遇、充满忧伤B.这一情景与《蒹葭》中的什么情景相近?答:在水一方,渴望难极。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情景交融方式?答:融情入景。40.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在西北一带,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A.举例说明这段文字中对沙子龙的描写所运用的三种人物描写方法。答:肖像描写: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行为描写: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心理描写: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B.沙子龙“镖局改了客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答:时代变化,在西方坚船利炮前,以刀枪棍棒为代表的国术无用了,不得不谋求改变。C.沙子龙夜间练枪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答:仍沉湎于“神枪沙子龙”的旧梦,珍爱在“快枪”面前无用的断魂枪。五、作文题(30分)41.以“我的财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1-20 ACBAD CDDCA AACCD CDBDC二、 多选题21-25 AE ABCE ABDE ACD ABDE

  • 索引序列
  • 中外文学导读自考真题及答案网盘
  • 中外文学导读自考真题及答案
  •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自考真题及答案
  • 中外文学导读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中外文学导读自考真题及答案详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