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微观经济学真题答案及解析

自考微观经济学真题答案及解析

发布时间:

自考微观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选择:C经济租金相当于生产者剩余,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情况下,经济租金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除非供给曲线水平。可见,经济租金和经济利润没有关系。

你好,自考一般是全国卷的 不分什么学校,你直接在百度找就可以了

华农大学自考学历,你是参加全国统考的吗?建议你去我给你的网址,可以找到很多真题,还有答案。 但是如果你不是统考的,是华农相沟通自考班,有些科目是委考的,学校老师在帮你画重点的时候,就是透漏题目给你啊,你要留心听啊!这个委考的,一般都很容易过的。就是统考比较难,不容易过,也不知道他出什么题目。

我来也要糊弄微观经济学的真题

自考微观经济学真题答案及解析

你好,自考一般是全国卷的 不分什么学校,你直接在百度找就可以了

一、 单项选择

1. 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 c)

A 平均产量

B 边际成本

C 边际产量

D 平均成本

2. 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 a)

A 生产函数

B 生产可能性曲线

C 平均成本曲线

D 总成本曲线

3.使用50个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个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b)

A 3

B 30

C 35

D 36

4.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 b)

A 收益保持不变

B 收益递减

C 成本递减

D 收益递增

5.我们知道,在生产过程中一种要素的收益递增发生在:( b)

A 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产量增加。

B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C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平均产量增加。

D在其他要素也相应增加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6.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d)

A MRTSLK = w/r

B MPL/w = MPk/r

C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 上述都正确

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d)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减少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降低了

8.当雇佣第7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10单位,当雇佣第8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10单位增加到118单位。这种情况是:( a)

A 边际成本递减

B 边际成本递增

C 规模收益递增

D 劳动密集型生产

9.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为:( b)

A 1/3

B 3

C -3

D 6

10.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d)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

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

D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有是相等的

11.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b)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12.等成本线围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c)

A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13.如果确定了生产要素组合,( d)

A 在生产函数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B 就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C 在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D 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总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

14.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d)

A 时间长短

B 可否调整产量

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二、 多项选择

1.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帮助生产的各种手段,它包括:( abce)

A 资本

B 劳动

C 土地

D 大海

E 企业家的才能

2.平均产量是( ad)的函数:

A 总产量

B 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C 边际产量

D 可变要素的数量

E 不变要素的数量

3. 产量曲线具有如下性质:( abcde)

A 凸向原点

B 斜率为负

C 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D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越大

E 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4. 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有:( abc)

A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可能会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专业化分工程度,进而提高效率

B 某些技术和投入只有在足够大的产量规模时才可使用

C规模收益递增还有可能由于增强了技术创新能力

D 企业规模扩大后更易于管理

E 企业规模越大,产量就越大从而收益递增

5. 在短期内,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征如下:( acd)

A 生产第一阶段的特征是MPL>APL>0

B生产第一阶段的特征是MPL

C生产第二阶段的特征是APL> MPL

D生产第三阶段的`特征是APL> MPL;MPL≤0

E生产第二阶段的特征是APL< MPL<0

三、 概念题

生产函数 劳动边际产量 劳动平均产量 等产量曲线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成本线 生产者均衡 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递减

四、 问答题

1.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2. 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

3. 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出现递减?

五、 计算题

1. 已知生产函数为Q=KL—0.5L病0.32K玻琎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令上式的K=10。

(1) 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边际产量(MPL)函数。

(2) 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

(3) 证明当APL达到极大时APL=MPL=2。

2. 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 –0.1L+6L+12L。求解:

(1) 劳动的平均产量(APL)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2) 劳动的边际产量(MPL)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3) 假如每个工人工资W=360元,产品价格P=30元,求利润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参考答案:

四、1.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和边际产量中他将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我们知道,厂商的理性决策在劳动的第二阶段,在这个区域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极大化的点,劳动的第二阶段的右界点是使用权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因此,只要增雇的这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即能够总产量的增加,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

2. 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一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这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也会使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三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用权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同样,厂商了不会在生产的第一、三阶段经营,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递减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1-5 BCCAC 6-10 DACCC 1-5 12212 6-10 11122 这是我自己做的,我刚学完微观经济学,刚考完,准确率百分之70左右,请见谅。

1. 利润最大化pai=pq-pl*l-pk*k=p*0.5L^(1/3)K^(2/3)-5l-500k (p为产品价格), 利润最大化求一阶导数,pail'=0, paik'=0, 两式移项后相除得到:L=50K, p=30*2500^(1/3)2.TC= 500K+5L=500K+5*50K=750K AC=TC/Q, Q=0.5*(50K)^(1/3)*K^(2/3)=50^(1/3)*K/2, AC=750K/[50^(1/3)*K/2]=1500/[50^(1/3)] MC=dTC'=7503. PI=100*Q-500K-5L, 一阶偏倒数最优化求解得到:K=3*50^(2/3)/10, L=15*50^(2/3)得到产量Q=0.5*[15*50^(2/3)]^(1/3)*[3*50^(2/3)/10]^(2/3)=0.5*15=7.5 利润 PAI=PQ-PL*L-PK*K=750-5* [15*50^(2/3)]-500*[3*50^(2/3)/10]=750-200=550

自考微观经济学真题答案解析

1 经济学研究的是配置稀缺资源达到最大效用,全局的而不是某一用途2 规模经济一般指厂商,不指行业.,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长期供给曲线是水平的。3 经济利润就是正常利润-机会成本利润,所以经济利润不包含正常利润,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以厂商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反过来是不对的4 财产税针对建筑物,船舶及航空器等固定资产的税收,所以最可能是不变成本,也就是和企业生产产品多少无关5 MR>MC,增加产量知道MR=MC,这是最大利润点。

一、 单项选择

1. 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 c)

A 平均产量

B 边际成本

C 边际产量

D 平均成本

2. 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 a)

A 生产函数

B 生产可能性曲线

C 平均成本曲线

D 总成本曲线

3.使用50个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个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b)

A 3

B 30

C 35

D 36

4.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 b)

A 收益保持不变

B 收益递减

C 成本递减

D 收益递增

5.我们知道,在生产过程中一种要素的收益递增发生在:( b)

A 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产量增加。

B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C在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平均产量增加。

D在其他要素也相应增加时,多使用这各要素,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

6.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d)

A MRTSLK = w/r

B MPL/w = MPk/r

C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 上述都正确

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d)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减少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降低了

8.当雇佣第7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10单位,当雇佣第8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10单位增加到118单位。这种情况是:( a)

A 边际成本递减

B 边际成本递增

C 规模收益递增

D 劳动密集型生产

9.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为:( b)

A 1/3

B 3

C -3

D 6

10.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d)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

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

D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有是相等的

11.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b)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了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12.等成本线围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c)

A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13.如果确定了生产要素组合,( d)

A 在生产函数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B 就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C 在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D 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确定总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

14.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d)

A 时间长短

B 可否调整产量

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二、 多项选择

1.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帮助生产的各种手段,它包括:( abce)

A 资本

B 劳动

C 土地

D 大海

E 企业家的才能

2.平均产量是( ad)的函数:

A 总产量

B 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C 边际产量

D 可变要素的数量

E 不变要素的数量

3. 产量曲线具有如下性质:( abcde)

A 凸向原点

B 斜率为负

C 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D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越大

E 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4. 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有:( abc)

A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可能会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专业化分工程度,进而提高效率

B 某些技术和投入只有在足够大的产量规模时才可使用

C规模收益递增还有可能由于增强了技术创新能力

D 企业规模扩大后更易于管理

E 企业规模越大,产量就越大从而收益递增

5. 在短期内,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征如下:( acd)

A 生产第一阶段的特征是MPL>APL>0

B生产第一阶段的特征是MPL

C生产第二阶段的特征是APL> MPL

D生产第三阶段的`特征是APL> MPL;MPL≤0

E生产第二阶段的特征是APL< MPL<0

三、 概念题

生产函数 劳动边际产量 劳动平均产量 等产量曲线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成本线 生产者均衡 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递减

四、 问答题

1.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2. 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

3. 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出现递减?

五、 计算题

1. 已知生产函数为Q=KL—0.5L病0.32K玻琎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令上式的K=10。

(1) 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边际产量(MPL)函数。

(2) 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

(3) 证明当APL达到极大时APL=MPL=2。

2. 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 –0.1L+6L+12L。求解:

(1) 劳动的平均产量(APL)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2) 劳动的边际产量(MPL)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3) 假如每个工人工资W=360元,产品价格P=30元,求利润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参考答案:

四、1.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和边际产量中他将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我们知道,厂商的理性决策在劳动的第二阶段,在这个区域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极大化的点,劳动的第二阶段的右界点是使用权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因此,只要增雇的这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即能够总产量的增加,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

2. 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一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这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也会使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三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用权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同样,厂商了不会在生产的第一、三阶段经营,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递减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答1:否。需求曲线永远向右下倾斜(请忽视吉芬商品这种至今仍存有争议的情形)。题目描述的这种情形是因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供给曲线是移动无法判断,如果认为供给曲线也向右移动了,则只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距离大于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距离即可)。答2:这一题目从经济学来说,属于定义不清晰类型。经营未必是短期,计划未必是长期,建议参考该校指定的教科书。坦率地说,出此题的人有些脑残。

自考微观经济学真题解析答案

《2021年武汉大学819宏微观经济学真题答案》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你好,自考一般是全国卷的 不分什么学校,你直接在百度找就可以了

华农大学自考学历,你是参加全国统考的吗?建议你去我给你的网址,可以找到很多真题,还有答案。 但是如果你不是统考的,是华农相沟通自考班,有些科目是委考的,学校老师在帮你画重点的时候,就是透漏题目给你啊,你要留心听啊!这个委考的,一般都很容易过的。就是统考比较难,不容易过,也不知道他出什么题目。

华南经济的发展在于中国华南地区,我国居民政府提出:电子来于我国经济华南地区,原料来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大玉口镇。

微观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2第一、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超额利润为零是说资本得到资本租金、劳动力得到w。不存在超额利润而已。但是存在可以让各种要素取得最大收益的经济利润。具体参见欧拉定理严格证明。 第二、规模报酬不变是对该厂商所处行业的假设,在长期,厂商可以选择生产规模,但是不同规模的相同要素配比状态下单位要素产量由于这个假设条件而固定,市场价P又是固定的,那么能调的就只有成本,因为完全竞争厂商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第三、如何调平均成本?说白了就是调要素配比。 在短期,K固定,那么厂商不同规模的平均成本SAC先降后增。而LAC线又是SAC线的包络线,厂商达到规模经济,即是对两种要素最充分利用(可以由扩展线推出),达到LAC最低点处,这是平均成本的节省,因而可以提高利润的。这是任何行业中的厂商都必须经历的,也即是说一个厂商可以选择规模达到LAC最低点处;但是之后再增加就是规模不经济,会导致LAC的上升,即某种要素单位平均利润的下降。但是整体仍可能是盈利的,直到LMC=P处。(这是一个生产必经阶段,因而我们对什么都可以说注重规模经济) 第四、规模报酬递增是一种行业性质。比如电力,业务量越大,他的平均成本越低,因为成本中有90%以上是固定成本(发电厂建设、电网),而非与业务量相关的变动成本(煤炭)。也就是说这种可以形成自然垄断的行业的LAC曲线是不可能由降转升的,也就理论上不存在可预见的最佳的规模经济点。它的MC一定在AC之下,因为MC要穿过AC最低点,但是AC此时没有最低点,那么MC就一定在AC之下。这也导致了自然垄断行业绝不会让P=MC(那样P

1、市场需求函数的求法就是把该商品市场中所有(也就是A,B)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加总即可。 Qd = (200-2P) + (150-P) 市场供给函数同样的求法,把I和J两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加总得到Qs即可。 2、均衡是指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时市场出清,所有把上面(1)得到的Qd和Qs联立方程,解出Q和P就是答案。3、当P=10时,求A的需求价格弹性,那意思就是求点弹性咯~ Ed= (▷Q/Q)/(▷P/P)=dQ/dP * (P/Q) A的需求函数 Q=200-2P,所以dQ/dP=-2,当P=10,有Qd=200-2*10=180,所以 A的需求价格弹性 Ed=-2 * (10 / 180)= -1/9 B以及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I、J以及市场的供给价格弹性,都是类似的方法啦~

给你一套题 微观经济学试题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项外均保持不变( ) 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保持所有其它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 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 ) 两者是替代品 B、两者是正常品 C、两者是劣质品 D、两者是互补品 5、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为: S=3P-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 ) A、等于10 B、小于10 C、大于10 D、小于或对于10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 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7、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 A、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 C、没有购买的部分 D、消费剩余的部分 8、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 A、固定成本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D、生产成本 9、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 )有关 A、规模报酬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C、要素的边际生产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 10、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 ) 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 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注:对的打“√”,错的打“×” ) 经济物品是稀缺的物品( ) 经济学是研究怎样优化配置资源的科学( ) 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消费者收入( ) 5、无差异曲线有可能相交( ) 6、消费者均衡点处于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处( ) 7、劳动的总产量在平均劳动量最大处达到最大( ) 8、边际收益递减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 9、经济地租属于长期分析,而准地租属于短期分析( ) 10、什均衡属于优势策略均衡(占优均衡)( )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哪三个概念?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简述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形成机理。 简述外部影响的几个方面。计算说明题(30分) 若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b的直线,价格为Px,Py,收入为M,最优商品组合是什么?(15分) 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4,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Y上?(15分) 分析讨论题(15分) 为什么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才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结合图形分析说明。 试题答案及标准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A 3、A 4、D 5、B 6、A 7、B 8、B 9、C 10、B 二、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哪三个概念? 答案要点: 这三个概念是:资源的有限性、选择、机会成本。(2分) 边界以外无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1分) 边界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1分) 边界线向下意味着机会成本(1分)。 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①可替代性。可替代程度大 Ed大;可替代程度小 Ed小 (1分) ②本身用途的广泛性。用途广泛 Ed大 ;用途小 Ed小 (1分) ③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需求程度大 Ed小;需求程度小 Ed大(1分) ④在支出中所占比例。所占的比例大 Ed大;所占的比例小 Ed小(1分) ⑤调节需求量时间或使用时间的长短。时间长 Ed大;时间短 Ed小(1分) 3、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答案要点: 机会成本是指: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2分) 含义: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东西。—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3分) 简述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形成机理。 答案要点: 当工资率较低时,随着工资率的上升,劳动供给量增加(2分),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工资率上升(2分),劳动供给量反而减少。因此,我们有一条向后弯回的劳动供给线。(1分) 5、简述外部影响的几个方面。 答案要点: 外部性是指:人们的经济行为有一部分的利益不能归自己享受,或有部分成本不必自行负担。(1分) 外部影响一般分为四类: 生产的外部经济: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1分)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1分) 消费的外部经济:消费者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1分)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消费者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1分) 计算说明题(30分) 解:预算方程为:,其斜率为:由于无差异曲线是直线,所以这时有角解。(3分) 画出图1图2得6分 ⑴当时,角解是预算线与横轴的交点见图1 这时,Y=0,由预算方程得:X=最优商品组合为(,0)(2分) ⑵时,角解是预算线与纵轴的交点。见图2 这时,X=0,由预算方程得:Y= 最优商品组合为(0,)。(2分) ⑶当时,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重合,预算线上任何一点都为最佳的商品组合点。(2分) 解:设消费者的收入为M,两种商品的价格为:则: (2分) 他的最佳消费应该符合: (3分) (3分) (2分) ∴(1分) (3分) 所以,消费者把收入的用于商品X,用于商品Y(1分)。 五、分析讨论题(15分) 为什么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才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结合图形分析说明。 画出上图得5分: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成本曲线的包络线。SAC曲线(所对应的固定成本代表一定规模)所代表的规模对应一定产量下的最佳规模。 LAC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与SAC曲线的切点。一般说来,并不是SAC曲线的最低点。(3分) 原因; 只有LAC的最低点与SAC相切之点才是LAC和SAC的最低点,这时,该点切线的斜率为0。(2分) 在LAC 的左边,LAC处于递减阶段。LAC与SAC的切点的斜率一定为负值。所以LAC与SAC的切点不在SAC的最低点(斜率为0),而在SAC的左边。见SAC1、SAC2。(2分) 在LAC 的右边,LAC处于递增阶段。LAC与SAC的切点的斜率一定为正值。所以LAC与SAC的切点也不在SAC的最低点(斜率为0),而在SAC 的右边。见SAC4、SAC5。(2分) 所以,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才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1分)

从u的表达式可以看出,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组合(x,y)=(50,40),这时候总消费75元,在消费约束中。那么,A,错误,始终为负就不对,当然错误主要是消费者的消费条件是效用最大化,并非是效用函数的正值。B,错误,边际效用MU=-2(x-50)-2(y-40),在x大于50和y大于40后它们都没有单调递增的情况。C,正确,因为本来钱就没用完,最大化的消费组合已经确认为(50,40),加钱也没用。D,错误,由于最优数量是确定的唯一值,只要最终总消费在收入范围内,价格没有相应影响。E,错误,只有C是正确的。

  • 索引序列
  • 自考微观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 自考微观经济学真题答案及解析
  • 自考微观经济学真题答案解析
  • 自考微观经济学真题解析答案
  • 微观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