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真题及答案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1月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2、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3、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4、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5、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二、单项选择1、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2、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追求商业利润C、满足官僚享受D、维护阶级统治3、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C)。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4、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D)。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5、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是(B)。A、公平与效率兼顾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6、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C)。A、道路B、教育C、皮衣D、医疗卫生服务7、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A)。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D、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8、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A)。A、免费搭车的问题B、逆向选择问题C、委托代理问题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9、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A)。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10、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C)。A、征税B、财政补贴C、排污权交易D、排污收费三、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BC)。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C、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D、矛盾的分析方法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AB )。A、消费的非竞争性B、消费的非排他性C、消费的竞争性D、消费的排他性3、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BCD)。A、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B、物价稳定C、充分就业D、国际收支平衡4、下列项目中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有( ABC)。A、公共安全B、医疗卫生C、法律秩序D、个人计算机5、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AB)。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B、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C、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安全性D、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满意性6、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 ABCD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C、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D、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7、混合物品具体包括(ABCD)。A、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的竞争性的物品B、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C、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D、无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物品8、下列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ABD)。A、兴修水利 B、治理环境污染C、沿街居民在自家阳台上养花 D、安装路灯9、非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ABC)。A、罚款或收税B、财政补贴C、公共管制D、产权界定和保护10、公共资源的特征有(AB)。A、稀缺性B、使用不受限制C、充足性D、使用受到限制四、简述题1、简述科斯定理的含义、意义及局限性。科斯定理的含义是: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科斯定理”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界定和保护产权。科斯定理”的结论,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基础上的。然而,市场交易中存在成本,这是不容忽略的事实。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2、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供给吗?当公共物品满足下列条件的时候,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1)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2)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3)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4)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3、什么是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公共资源有着如下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一是其使用上不受限制。由于使用上不受限制,没有人对新加入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应负责,使得公共资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小于个人收益,进而造成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产权归属不够明确。五、论述题1、怎样认识收入差距与公平、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描述了收入的分布情况。对于收入差距有个量的问题,一方面市场的效率要求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另一面,出于对人们有关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又要求政府将这个差距维持在人们意愿的范围之内。即基于对公平和效率的综合考虑,收入差距既要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对公平带来的冲击。政府决策时可形成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如我国目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2、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1)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割,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税收制度,税收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各项税收特别是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收入调节功能很强,是各国政府实施分配政策的主要工具;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成员在丧失劳动能力、失业、疾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保障其生存需要。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内容。而这种制度保障应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与其所缴纳税的多少不完全对等;工资制度,政府公务人员和政府直接举办的公共事业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等工资性支出,由政府财政支出安排,其支出总额和支出标准,直接关系到这部分社员成员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全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工资制度构成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其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属转移性支出,其目的是为了执行政府政策的需要,对企业、个人的某些特定行为给予资金支持,以影响相关产品和劳务价格结构,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而政府财政补贴数额、补贴对象,则直接影响有关企业、个人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和份额。(2)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政府稳定经济职能,还意味着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属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可用经济增长率或增长额来表示。而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医疗教育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即经济的增长,最终要有利于人民福利水平的改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为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需要运用相应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主要有: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运用财政制度的自动调节功能,实现经济稳定与增长(3)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级差地租(differential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 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真题答案

级差地租(differential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 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

网上这些是没有的,主管部门也不公布的,我也找了很久,也咨询过很多人,得出结论就是:自己看书吧,好好努力考试!祝你好运!自考的孩子伤不起啊!!!

1.级差地租(differential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 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贸易顺差问题3.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而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1.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年诶资源培植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消极作用;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第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要去试卷网上面找的呀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真题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4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考前模拟试题》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 ) A.威廉·配第 B.马尔萨斯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2.生产力所体现出的关系是( ) A.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B.产品交换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C.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产品消费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 D.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4.商品经济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 )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小商品经济 6.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 )(2011.07真题) A.市场中介组织 B.微观经济主体 C.中央政府 D.地方政府 7.商品的二因素是 ( ) A.价值与价值量 B.使用价值与效用 C.价值与交换价值 D.使用价值与价值 8.一般情况下,对空气、阳光而言,( ) A.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 B.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价值 C.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 D.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9.政治经济学中劳动的二重性是 ( ) A .两次劳动 B.两种劳动 C.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D.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 10.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2012.4 真题) A.必须是金属货币 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A.工人劳动的报酬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2.因生产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本贬值称为 ( ) A.有形磨损 B.无形磨损 C.物质磨损 D.自然磨损 13.利润在本质上是 (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14.下列不属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是 ( ) A.I(v+△v+m/x)=II(c+△c) B.I(c+v+m)=I(c+△c)+II(c+△c) C.II(c+v+m)=I(v+m)+II(v+m) D.II(c+v+m)= I(v+△v+m/x)+ II(v+△v+m/x) 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大量货币 16.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买到商品 B.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C.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17.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 )(2012.4 真题) A.各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 C.各企业都能得到相同的利润率 D.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18.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 (2012.1 真题) A.工业资本的统治 B.金融资本的统治 C.产业资本的统治 D.商业资本的统治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2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个人分配制度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平均主义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1.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2011.7 真题) A.股份制经济 B.外资经济 C.个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2. 下列行业属于第一产业的是( ) A.建筑业 B.服装业 C.畜牧业 D.制造业 23.下列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济增长等于经济发展 B.经济增长包含了经济发展 C.经济增长未必会带来经济发展 D.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 24.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消除收入差距 B.刺激消费需求 C.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D.提高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2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主要运用 (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 2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不包括下列那个选项 ( ) A.商业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2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95年 B.1997年 C.2000年 D.2001年 28.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关于这一问题的表述,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无利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9.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争夺世界霸权 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 30.实行对外开放是 ( )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 二、多选题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 ( ) A.人的劳动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经济基础 E.生产关系 2.一般情况下,制约经济体制的因素主要包括( ) A.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历史文化传统 D.执政党意志 E.现实国情 3.商品的价值是 (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B.是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表现 C.体现在物上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D.商品的自然属性 E.商品的社会属性 4.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有( )。 A.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B.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 C.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D.货币是以观念的形式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 E.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总公式,主要是因为它()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E.概括了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关系是 ( )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B.个别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可能不一致 C.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 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E.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8.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 )(2012.4 真题) 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 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 9.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包括 ( ) A.增加了经济波动的可能性 B.扩大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C.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D.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能力 E.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10.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有( ) A.对外贸易 B.利用外资 C.引进技术 D.发展国际旅游业 E.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 三、简答题 1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2.简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3.简述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5.简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 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 3.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知识点:导论 难度:2 2、答案:C 知识点:导论 难度:4 3、答案:B 知识点:导论 难度:3 4、答案:A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5、答案:C 知识点:第1章 难度:4 6、答案:B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7、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2 8、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 9、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 10、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难度:4 11、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3 12、答案:B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 13、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 14、答案:C 知识点:第5章 难度:3 15、答案:C 知识点:第4章 难度:2 16、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2 17、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18、答案:B 知识点:第6章 难度:3 19、答案:C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20、答案:B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21、答案:D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22、答案:C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23、答案:C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24、答案:C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 25、答案:D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 26、答案:A 知识点:第9章 难度:2 27、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2 28、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3 29、答案:A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2 30、答案:A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2 二、多选题 1、答案:ABC 知识点:导论 难度:2 2、答案:ABCE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3、答案:ACE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 4、答案:BCE 知识点:第3章 难度:4 5、答案:C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4 6、答案:ABCE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7、答案:AB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8、答案:ABCDE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9、答案:ABCD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3 10、答案:ABCDE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3 三、简答题 1、答案:商品是劳动过程生产出来的。(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自然之间的关系。(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3)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就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这二重属性。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 2、答案:(1)由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各个生产部门不同,所以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这就必然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2)竞争的手段通过资本的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或是原有企业转产利润率高的产品。竞争的结果是使各部门的利润率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3)平均利润的形成不是各部门利润的简单平均,它只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3、答案: ⑴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若干年发生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⑵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这一基本矛盾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经济表现:A.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B.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知识点:第6章 难度:4 4、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表现为:(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5、答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第一,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第二,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要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切实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依靠物质要素的增加。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四、论述题 1、答案:(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只是笼统地讲劳动创造价值,既无法解释为什么同一劳动既制造使用价值又形成价值,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生产商品的各种不同劳动可以进行比较。马克思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学说中的正确部分,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把劳动价值学说置于科学的、牢固的基础之上。(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进而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从劳动二重性出发,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理论等。 知识点:第2章 难度:5 2、答案:(1)三种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第一,绝对剩余价值是靠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用这种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二,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三,超额剩余价值是在个别企业率先提高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但仍然按照社会价值出售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⑵ 三种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剥削剩余劳动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反过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排斥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还可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供新的可能。第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依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形成的途径或方式。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因为相对剩余价值正是在各个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个别企业首先提高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在竞争中生产率普遍得到提高后,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变成为一般生产条件,其个别价值已等于社会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部门的所有企业都能够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第三,超额剩余价值可通过相对剩余价值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的增加。 知识点:第4章 难度:5 3、答案:(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这为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有效解决了自身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拓宽了发展的空间。第三,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更加便利地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第四,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动力。(3)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波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第二,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享尽了经济全球化的红利,而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不多,甚至造成原有发展的破坏。第三,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由于发达国家控制着协调国际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损害。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快速扩张,也使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受到冲击和挑战。第四,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但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发展中国家资源开采过度、浪费严重、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这些不利于发展中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4

一、单选题 1.在经济学说发展,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是( ) A.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 D.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 C.物质资料生产 D.劳动力的支出 3.要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 ( ) A.保持长期稳定不变 B.落后于生产力状况 C.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 D.超越生产力状况 4.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是 ( )。(2012.1 真题) A.社会方式和自然方式 B.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C.自然方式和市场方式 D.计划方式和行政方式 5.人类社会进入铁器时代是在( ) A.原始公社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早期 C.奴隶社会中期 D.奴隶社会末期 6.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根据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经济制度 C.历史文化传统 D.现实国情 7.商品是 ( )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任何社会的劳动产品 C.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D.不要求等价补偿的物品 8. 形成商品二因素的原因是 ( ) A.生产商品的劳动需要人和工具 B.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C.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9. 通货膨胀是指 ( ) A.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 B.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 C.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 D.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 10.一般价值形式是指( )。(2012.7 真题) 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B.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C.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 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11.工作日绝对延长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 (2011.7 真题)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12.I(v+△v+m/x)=II(c+△c)是 ( ) A.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D.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13.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 ) 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商品的生产价格 D.商品的垄断价格 1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2012.4 真题)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的等级差别 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D.土地的稀缺 15.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 ) A.C+V B.C+V+M C.V+M D.C+M 16.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一般情况下 ( ) A.低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B.高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C.等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D.与商品价值总额无关 1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A.金融资本 B.银行资本 C.工业资本 D.商业资本 18.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 A.垄断消灭竞争 B.垄断缓和竞争 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D.垄断和竞争并存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 ) A.1978年改革开放 B.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1954年宪法的颁布 2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原则是( ) A.按资分配 B.平均分配 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2.一般来说,第二产业是( )(2011.7 真题) A.农业和畜牧业 B.工业和建筑业 C.信息业和房地产业 D.商业和金融业 23.关于农业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起着关键作用 C.农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 D.农业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24.我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 ) A.保证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25.2012年,国务院决定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这种调节经济的手段属于 ( )手段 A.行政 B.财政 C.经济 D.法律 26.下列各项,不属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有 ( ) A.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B.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C.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27.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争夺世界霸权 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 28.发达国家之间在商品出口上发生冲突属于( )(2011.7 真题) A.生产领域的矛盾 B.贸易领域的矛盾 C.投资领域的矛盾 D.金融领域的矛盾 29.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 )(2012.7 真题) A.从质量型向数量型转变 B.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从内涵型向外延型转变 D.从效益型向速度型转变 3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二、多选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说明,人们是可以( ) A.认识它 B.利用它 C.消灭它 D.发现它 E.创造它 2.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是( ) A.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特点 B.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C.经济体制可以脱离经济制度独立地存在和运转 D.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体制可以发生变化 E.不同的经济制度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E.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 4.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有() A.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B.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 C.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D.货币是以观念的形式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 E.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 ( ) A.延长劳动日 B.增加劳动强度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E.提高商品的价格 6.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所表示的经济关系的差别在于( ) A.利润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D.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E.利润率模糊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社会资本是 7.金融寡头在政治上建立统治的途径有( )(2011.7 真题) A.“个人联合” B.金融寡头亲自担任政府要职 C.聘请过去的军政要员到企业任职 D.建立各种咨询机构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 E.使自己的代理人担任政府机关要职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 ) 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是指被市场承认的劳动量 E.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9.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变动的总趋势是 ( ) A、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 B.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C.第三产业的结构逐渐下降 D.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E、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数量迅速增加 10. 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关系的特征是 ( ) A.敌对的 B.具有相互依赖性 C.仍具有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性质 D.融合的性质 E.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 三、简答题 1.简述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 2.简述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作用的二重性。 3.价值是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的? 4.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5.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1.论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含义及其关系。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个人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3.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有何影响?应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知识点:导论难度:22、答案:C知识点:导论难度:33、答案:C知识点:导论难度:34、答案:B知识点:第1章难度:35、答案:D知识点:第1章难度:36、答案:A知识点:第1章难度:37、答案:A知识点:第2章难度:28、答案:C知识点:第2章难度:49、答案:D知识点:第3章难度:310、答案:C知识点:第3章难度:311、答案:A知识点:第4章难度:312、答案:C知识点:第5章难度:313、答案:C知识点:第5章难度:3解析: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社会平均利润,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价值也就转变为生产价格。故答案为C。 14、答案:B知识点:第5章难度:215、答案:C知识点:第4章难度:316、答案:B知识点:第5章难度:517、答案:A知识点:第6章难度:418、答案:D知识点:第6章难度:219、答案:A知识点:第7章难度:220、答案:C知识点:第7章难度:321、答案:C知识点:第7章难度:322、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323、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324、答案:A知识点:第9章难度:225、答案:C知识点:第9章难度:326、答案:D知识点:第10章难度:227、答案:A知识点:第11章难度:228、答案:B知识点:第11章难度:229、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230、答案:B知识点:第12章难度 二、多选题 1、答案:ABD知识点:导论难度:22、答案:ABDE知识点:第1章论难度:53、答案:ABD知识点:第2章难度:34、答案:BCE知识点:第3章难度:35、答案:AB知识点:第4章难度:36、答案:BCE知识点:第5章难度:47、答案:ABCDE知识点:第6章难度:48、答案:ABCD知识点:第7章难度:49、答案:ABD知识点:第8章难度:310、答案:BCE知识点:第11章难度:3 三、简答题 1、答案:⑴ 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⑵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另一方面,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⑶ 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作用实现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的。 知识点:第2章难度:32、答案: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1)信用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信用可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信用可以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促进企业规模扩大;信用可以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约流通费用;可以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国家可以通过信用工具调控国民经济运行。(2)信用也加深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在: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出发生产过剩危机;还会引发信用危机,如果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不能得到偿还,就会导致商业信用减少,从而银行无法收回贷款,造成信用危机;信用刺激投机,引发经济秩序混乱。 知识点:第3章难度:43、答案:(1)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出现了差别,有的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剩余价值,有些部门的利润低于剩余价值。这样,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便与其价值不一致。现在,商品不再以价值为标准出售,而是以生产成本加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出售。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3)生产价格的形成,实际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不同生产部门平均分配的结果。 知识点:第5章难度:54、答案:(1)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比上年总量的增长比例,反映的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只要经济总量增加了,也就实现了经济增长。(2)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质量的提高。(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发展包含着比经济增长更广泛的内容。经济发展包含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能等同于经济发展,如果只有经济增长但是没有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发展。 知识点:第8章难度:45、答案: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非歧视性原则。非歧视性原则主要体现为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等条款。(2)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缔约国可以保护本国某些产业,但保护的手段必须是透明的;二是各缔约国的贸易法规、政策、措施应是充分透明的。(3)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单方面优惠原则(4)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各成员的贸易条款,在特定情况下成员可以采取例外和保障措施,即不承担或不履行已的义务。 知识点:第10章难度:3四、论述题1、答案:(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而个别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方式来实现的。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积聚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也受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因此,资本积聚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发展,被资本集中突破。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存在的若干规模较小的资本,通过吞并或联合,合并为较大的资本。(2)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关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有着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资本积聚的增长能够促进资本集中的发展,而资本集中也能加速资本积聚。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也有重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不同,限制二者增长的因素不同,二者增长速度不同。 知识点:第4章难度:32、答案:(1)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是指通过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指权利和机会平等。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个人所得到的收入的多少应以所依据的分配尺度来确定,收入应与决定收入的尺度相对应。(2)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既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又存在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实行,打破了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但也造成了个人收入差距。任个人收入差距发展逐步扩大,会使公平和效率走向极度失衡,影响经济的发展。允许适度差距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3)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再次分配要更加重视公平,避免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知识点:第4章难度:33、答案:(1)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在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从外部给各国的经济安全带来了威胁和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引进外资不当,可能会使本国产业政策受到冲击。而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失去了主动权。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贸易安全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使一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受到损害。第三,经济全球化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资本市场更加统一、开放,但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又会使金融危机在国际间迅速传播和扩大。第四,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扩散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使各国经济运行的困难增加。第五,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加强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协调,而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协调是以各主权国家让渡部分经济权力为前提的,这又会使各国政府调控本国经济的能力因此而弱化。(2)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做到:第一,增强经济实力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保证。第二,加强国际合作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要加强各国政府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区域性的国家间经济合作。第三,建立预警机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建立国家层次的经济安全预警及重大冲突处置机制,就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

要去试卷网上面找的呀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2、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3、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4、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5、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二、单项选择1、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2、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追求商业利润C、满足官僚享受D、维护阶级统治3、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C)。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4、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D)。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5、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是(B)。A、公平与效率兼顾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6、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C)。A、道路B、教育C、皮衣D、医疗卫生服务7、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A)。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D、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8、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A)。A、免费搭车的问题B、逆向选择问题C、委托代理问题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9、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A)。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10、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C)。A、征税B、财政补贴C、排污权交易D、排污收费三、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BC)。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C、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D、矛盾的分析方法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AB )。A、消费的非竞争性B、消费的非排他性C、消费的竞争性D、消费的排他性3、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BCD)。A、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B、物价稳定C、充分就业D、国际收支平衡4、下列项目中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有( ABC)。A、公共安全B、医疗卫生C、法律秩序D、个人计算机5、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AB)。A、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B、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C、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安全性D、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满意性6、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 ABCD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C、对政府机构控制的有限性D、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7、混合物品具体包括(ABCD)。A、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的竞争性的物品B、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C、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D、无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物品8、下列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ABD)。A、兴修水利 B、治理环境污染C、沿街居民在自家阳台上养花 D、安装路灯9、非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ABC)。A、罚款或收税B、财政补贴C、公共管制D、产权界定和保护10、公共资源的特征有(AB)。A、稀缺性B、使用不受限制C、充足性D、使用受到限制四、简述题1、简述科斯定理的含义、意义及局限性。科斯定理的含义是: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科斯定理”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界定和保护产权。科斯定理”的结论,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基础上的。然而,市场交易中存在成本,这是不容忽略的事实。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2、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供给吗?当公共物品满足下列条件的时候,由私人供给公共物品便存在可能:(1)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2)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3)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4)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3、什么是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公共资源有着如下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一是其使用上不受限制。由于使用上不受限制,没有人对新加入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应负责,使得公共资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小于个人收益,进而造成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产权归属不够明确。五、论述题1、怎样认识收入差距与公平、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描述了收入的分布情况。对于收入差距有个量的问题,一方面市场的效率要求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另一面,出于对人们有关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又要求政府将这个差距维持在人们意愿的范围之内。即基于对公平和效率的综合考虑,收入差距既要满足效率的要求,又要防止差距过大对公平带来的冲击。政府决策时可形成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组合,如我国目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2、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1)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割,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税收制度,税收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各项税收特别是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收入调节功能很强,是各国政府实施分配政策的主要工具;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成员在丧失劳动能力、失业、疾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保障其生存需要。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内容。而这种制度保障应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与其所缴纳税的多少不完全对等;工资制度,政府公务人员和政府直接举办的公共事业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等工资性支出,由政府财政支出安排,其支出总额和支出标准,直接关系到这部分社员成员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全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工资制度构成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其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属转移性支出,其目的是为了执行政府政策的需要,对企业、个人的某些特定行为给予资金支持,以影响相关产品和劳务价格结构,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而政府财政补贴数额、补贴对象,则直接影响有关企业、个人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和份额。(2)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是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政府稳定经济职能,还意味着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属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可用经济增长率或增长额来表示。而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医疗教育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即经济的增长,最终要有利于人民福利水平的改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为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需要运用相应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主要有: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运用财政制度的自动调节功能,实现经济稳定与增长(3)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政府经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1.级差地租(differential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 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贸易顺差问题3.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而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1.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年诶资源培植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消极作用;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第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网上这些是没有的,主管部门也不公布的,我也找了很久,也咨询过很多人,得出结论就是:自己看书吧,好好努力考试!祝你好运!自考的孩子伤不起啊!!!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4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考前模拟试题》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 ) A.威廉·配第 B.马尔萨斯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2.生产力所体现出的关系是( ) A.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B.产品交换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C.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产品消费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 D.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4.商品经济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 )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小商品经济 6.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 )(2011.07真题) A.市场中介组织 B.微观经济主体 C.中央政府 D.地方政府 7.商品的二因素是 ( ) A.价值与价值量 B.使用价值与效用 C.价值与交换价值 D.使用价值与价值 8.一般情况下,对空气、阳光而言,( ) A.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 B.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价值 C.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 D.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9.政治经济学中劳动的二重性是 ( ) A .两次劳动 B.两种劳动 C.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D.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 10.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2012.4 真题) A.必须是金属货币 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A.工人劳动的报酬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2.因生产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本贬值称为 ( ) A.有形磨损 B.无形磨损 C.物质磨损 D.自然磨损 13.利润在本质上是 (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14.下列不属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是 ( ) A.I(v+△v+m/x)=II(c+△c) B.I(c+v+m)=I(c+△c)+II(c+△c) C.II(c+v+m)=I(v+m)+II(v+m) D.II(c+v+m)= I(v+△v+m/x)+ II(v+△v+m/x) 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大量货币 16.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买到商品 B.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C.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17.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 )(2012.4 真题) A.各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 C.各企业都能得到相同的利润率 D.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18.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 (2012.1 真题) A.工业资本的统治 B.金融资本的统治 C.产业资本的统治 D.商业资本的统治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2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个人分配制度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平均主义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1.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2011.7 真题) A.股份制经济 B.外资经济 C.个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2. 下列行业属于第一产业的是( ) A.建筑业 B.服装业 C.畜牧业 D.制造业 23.下列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济增长等于经济发展 B.经济增长包含了经济发展 C.经济增长未必会带来经济发展 D.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 24.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消除收入差距 B.刺激消费需求 C.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D.提高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2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主要运用 (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 2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不包括下列那个选项 ( ) A.商业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2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95年 B.1997年 C.2000年 D.2001年 28.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关于这一问题的表述,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无利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9.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争夺世界霸权 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 30.实行对外开放是 ( )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 二、多选题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 ( ) A.人的劳动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经济基础 E.生产关系 2.一般情况下,制约经济体制的因素主要包括( ) A.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历史文化传统 D.执政党意志 E.现实国情 3.商品的价值是 (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B.是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表现 C.体现在物上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D.商品的自然属性 E.商品的社会属性 4.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有( )。 A.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B.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 C.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D.货币是以观念的形式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 E.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总公式,主要是因为它()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E.概括了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关系是 ( )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B.个别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可能不一致 C.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 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E.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8.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 )(2012.4 真题) 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 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 9.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包括 ( ) A.增加了经济波动的可能性 B.扩大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C.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D.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能力 E.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10.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有( ) A.对外贸易 B.利用外资 C.引进技术 D.发展国际旅游业 E.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 三、简答题 1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2.简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3.简述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5.简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 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 3.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知识点:导论 难度:2 2、答案:C 知识点:导论 难度:4 3、答案:B 知识点:导论 难度:3 4、答案:A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5、答案:C 知识点:第1章 难度:4 6、答案:B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7、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2 8、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 9、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 10、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难度:4 11、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3 12、答案:B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 13、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 14、答案:C 知识点:第5章 难度:3 15、答案:C 知识点:第4章 难度:2 16、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2 17、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18、答案:B 知识点:第6章 难度:3 19、答案:C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20、答案:B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21、答案:D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22、答案:C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23、答案:C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24、答案:C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 25、答案:D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 26、答案:A 知识点:第9章 难度:2 27、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2 28、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3 29、答案:A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2 30、答案:A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2 二、多选题 1、答案:ABC 知识点:导论 难度:2 2、答案:ABCE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3、答案:ACE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 4、答案:BCE 知识点:第3章 难度:4 5、答案:C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4 6、答案:ABCE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7、答案:AB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8、答案:ABCDE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9、答案:ABCD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3 10、答案:ABCDE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3 三、简答题 1、答案:商品是劳动过程生产出来的。(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自然之间的关系。(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3)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就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这二重属性。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 2、答案:(1)由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各个生产部门不同,所以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这就必然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2)竞争的手段通过资本的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或是原有企业转产利润率高的产品。竞争的结果是使各部门的利润率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3)平均利润的形成不是各部门利润的简单平均,它只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3、答案: ⑴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若干年发生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⑵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这一基本矛盾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经济表现:A.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B.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知识点:第6章 难度:4 4、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表现为:(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5、答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第一,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第二,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要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切实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依靠物质要素的增加。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四、论述题 1、答案:(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只是笼统地讲劳动创造价值,既无法解释为什么同一劳动既制造使用价值又形成价值,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生产商品的各种不同劳动可以进行比较。马克思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学说中的正确部分,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把劳动价值学说置于科学的、牢固的基础之上。(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进而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从劳动二重性出发,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理论等。 知识点:第2章 难度:5 2、答案:(1)三种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第一,绝对剩余价值是靠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用这种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二,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三,超额剩余价值是在个别企业率先提高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但仍然按照社会价值出售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⑵ 三种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剥削剩余劳动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反过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排斥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还可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供新的可能。第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依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形成的途径或方式。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因为相对剩余价值正是在各个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个别企业首先提高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在竞争中生产率普遍得到提高后,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变成为一般生产条件,其个别价值已等于社会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部门的所有企业都能够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第三,超额剩余价值可通过相对剩余价值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的增加。 知识点:第4章 难度:5 3、答案:(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这为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有效解决了自身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拓宽了发展的空间。第三,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更加便利地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第四,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动力。(3)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波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第二,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享尽了经济全球化的红利,而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不多,甚至造成原有发展的破坏。第三,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由于发达国家控制着协调国际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损害。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快速扩张,也使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受到冲击和挑战。第四,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但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发展中国家资源开采过度、浪费严重、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这些不利于发展中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4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决定了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我国应当怎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3、我国现阶段有的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营企业所有制、外资企业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 (2)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中,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与集体成分,形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它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通过引导、监督和管理,使之健康发展。 4、为什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者作为主人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第一,它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第二,它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必然要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服务,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 三,它决定了生产成果必然按照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分配,即从兼顾劳动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原则出发,进行国民收人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从而保证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第四,它决定着劳动着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5、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 第二,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增长。 第四,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6、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第二,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第三,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第四,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并存的必然性是什么? 8、怎样正确评价和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评价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具有优越性,要以这种所有制结构是否适应生产力的现实水平,不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标准。 (2)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最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能够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具有优越性的所有制结构。 (3)评价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抽象地以“一大二公”为标准,即并非所有制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具有优越性,否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9、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什么?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有什么意义? (1)产权制度就是有关产权的归属、权责、保护、流转和监管的制度。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特点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2)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②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④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10、怎样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 (1)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4)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突破了仅仅是国有国营和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实现形式,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如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等等。 11、怎样理解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是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公有化程度比较高的公的制形式。 (2)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所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3)全民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表现为: 第一,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全民所有制经济拥有现代化的大工业、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它的巩固和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 第四,它的生产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大量的消费品。 第五,它在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实现宏观调控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 12、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什么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第一,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彼此依赖的密切联系,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社会中心来统一指挥和协调,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而迅速地发展。 第二,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全民本身是个整体概念,全民所有意味着全体劳动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生产资料实行共同的占有,而不是每个劳动者个别占有的简单相加,更不意味着每个劳动者都单独占有一份生产资料。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的根本的利益的代表者,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掌握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才能把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真正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服务。 13、为什么国有经济要实行两权分离?(为什么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应当分离?) (1)社会需求复杂多变,国家不可能及时了解和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必然造成浪费、效益低下。因而所有权和经营权应当分离。 (2)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从历看,资本主义借贷资本和股份资本的产生,使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同样要求两权分离。 14、我国集体所有制经济有哪些特点?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有经济相比较,集体经济具有如下特点: (1)一般来说它规模较小,资金较少,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不需要国家投资。 (2)它自主经营,比较灵活,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3)它自负盈亏,其经营状况同劳动者的利益密切相连,能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4)它能容纳手工劳动、半机械化劳动、机械化劳动等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有利于发挥广大劳动者和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发展城乡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 15、怎样认识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1)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由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一般来说,它是与较低程度的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我国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集体所有制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16、怎样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 (1)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我国逐步出现了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以及劳动者个人共同投资所组成的采取股份制组织形式的企业,还产生了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组成企业集团,它们都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2)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的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3)我国为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17、如何正确认识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用。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控股,便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可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 18、我国为什么要调整和如何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1)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原因。我国国有经济存在分布过宽、摊子过大、资金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竞争力差、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为了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劳动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2)如何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还需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 19、我国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的原因和途径是什么? (1)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的原因。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理顺国有经济的产权关系,实现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需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体制。 (2)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要在坚持国家所有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20、为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市场主体,其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它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市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建设资金、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培养经济管理与技术人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我国要大力发展并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 (4)非公有制经济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国家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 21、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 (1)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形式。 (2)私营经济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3)私营经济的作用。它在我国现阶段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增加建设资金、培养管理和技术人员。 (4)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保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经济的发展。 22、三资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三资企业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独营企业的统称。三资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是: (1)它可以使我国得到适合我国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有助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2)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提高我国的经营管理水平。 (3)有助于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 (4)可以培养和提高我国经济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队伍的素质。此外,它对于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增加产品出口,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各方面的需要等等,也是具有重要作用。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真题试卷

要去试卷网上面找的呀

级差地租(differential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 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

1.级差地租(differential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 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贸易顺差问题3.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而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1.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年诶资源培植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消极作用;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第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网上这些是没有的,主管部门也不公布的,我也找了很久,也咨询过很多人,得出结论就是:自己看书吧,好好努力考试!祝你好运!自考的孩子伤不起啊!!!

  • 索引序列
  •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真题及答案
  •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真题答案
  •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真题
  • 政府经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 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真题试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