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政治经济学真题2021题

自考政治经济学真题2021题

发布时间:

自考政治经济学真题2021题

当然可以 都是中文 不可能改版后变英文了 再说政治经济学 本来就是外国的东西

1、换版后,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历年试卷,基本不能用了。2、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教材推出了2012年的新版本,内容与之前不一样,真题基本不能用了,因为接下来的命题都会有所变化,历年试卷的题目丧失了针对考试的练习题库的作用了。但作为知识拓展,参考性质的做做题目是可以的,但也不建议去这样做了,因为实际意义不大。3、网校中,不是“历年试卷里有某一部分可以看看”的意思,因为历年试卷的确是这些,教学形式上不能少这个“历年试卷”的。但已经失去练习的价值了。网校其实应该退出新教材对应的练习题,而关闭这个“历年试卷”练习题的功能。4、换版后,是没有历年试卷参考了,只能自己多看教材,多理解为主了。将教材内容全面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这样就能考出好的成绩。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0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是( )A.劳动产品 B.生产工具C.劳动技能 D.劳动对象2.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的正确论断是( )A.阶级性和科学性是对立的,两者不可能统一B.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两者不可能对立C.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能做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能做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3.在1只绵羊=2把石斧的公式中,绵羊处于( )A.简单价值形式地位 B.相对价值形式地位C.等价形式地位 D.一般价值形式地位4.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B.复杂劳动为尺度的C.平均劳动为尺度的 D.熟练劳动为尺度的5.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盈利,必须使其商品的( )A.个别价值等同于社会价值 B.社会价值提升为个别价值C.个别价值降到社会价值之下 D.个别价值提升到社会价值之上6.市场机制的内容不包括( )A.价格机制 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 D.保障机制7.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首先表现在( )A.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上B.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区别上C.资本流通公式和简单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上D.资本流通公式和货币流通量公式的区别上8.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是( )A.不变资本价值cB.可变资本价值vC.剩余价值mD.不变资本价值c与可变资本价值v之和9.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工人的( )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实现的B.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实现的C.工作日不变,延长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1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 )A.进行资本积累的简单再生产 B.不进行资本积累的简单再生产C.进行资本积累的扩大再生产 D.不进行资本积累的扩大再生产11.公式W'-G'•G-W…P…W'表示的是( )A.货币资本的循环 B.生产资本的循环C.商品资本的循环 D.商业资本的循环12.固定资本更新是( )A.资本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B.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根本原因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D.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 (v+m)=IIcB.I (v+m)>IIcC.I (c+v+m)=Ic+IIcD.II (c+v+m)=I(v+m)+II(v+m)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急剧下降 B.大批企业倒闭C.大量工人失业 D.生产相对过剩15.资本主义生产成本的计算依据是( )A.活劳动耗费 B.物化劳动耗费C.全部劳动耗费 D.资本耗费16.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 )A.一切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C.所有企业都能得到超额利润D.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仍能获得超额利润17.平均利润的形成说明( )A.等量资本可以获得等量利润 B.等量资本可以获得等量剩余价值C.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剩余价值 D.资本与利润没有任何关系18.在一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时,决定利息率的实际是( )A.历史和道德因素 B.习惯和法律传统C.国家的政策法令 D.市场的自发作用19.资本主义银行是专门经营( )A.货币资本的企业 B.生产资本的企业C.商品资本的企业 D.职能资本的企业20.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存款利息率C.股息和股票的供求关系 D.股息和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21.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A.农业中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D.土地的等级差别和数量限制22.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 )A.垄断企业工人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垄断企业工人所创造的劳动力价值C.非垄断企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23.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 )A.垄断能创造价值 B.垄断能增加价值总量C.价值规律作用内容发生了变化 D.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24.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归根结底起因于(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化C.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 D.国家经济职能的变化2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A.货币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生产资本输出和流通资本输出26.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表现为( )A.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C.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到借贷资本的国际化D.从私人资本、国家资本到社会资本的国际化27.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是( )A.生产力水平低 B.科技教育落后C.经济结构的二元性 D.经济发展的依附性28.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C.货币全球化 D.资本社会化29.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生产资料 B.消费资料C.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D.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和发展资料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中,注重公平主要体现在( )A.初次分配中 B.再分配中C.按劳分配中 D.按要素分配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C.劳动产品 D.生产者的劳动E.生产者的生活消费32.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地位商品的特点是( )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成为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C.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D.复杂劳动成为简单劳动的表现形式E.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33.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 )A.名义工资不断提高,实际工资不断下降B.名义工资一般呈上升趋势C.实际工资不断提高,名义工资不断下降D.从长期看,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也呈上升趋势E.从长期看,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按相同比例上升34.下列各项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有( )A.以机器、厂房等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C.以设备、工具等形式存在的资本 D.以燃料、辅助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E.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35.从本质上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需要作几点假设,包括( )A.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B.没有对外经济关系C.不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之中D.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与价值一致E.剩余价值率为100%36.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关系是(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B.个别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可能不一致C.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着商品价值上下波动E.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37.下列有关商业利润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B.获得途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其购买价格的差额C.来源于流通领域中的单纯商品买卖活动D.来源于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E.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38.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 )A.绝对地租 B.垄断地租C.级差地租 D.矿山地租E.租金39.资本主义国家中垄断组织的形式有( )A.卡特尔 B.辛迪加C.托拉斯 D.康采恩E.混合联合公司40.19世纪后期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表现在( )A.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B.垄断的产生和发展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国际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E.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运用商品二因素理论,分析“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这句话。42.简述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区别。43.简述商业流通费用及其分类。44.为什么说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45.简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47.试分析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48.马克思运用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分析和说明了哪些主要的经济理论或经济问题?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0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奶牛和肉牛在畜牧场劳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是( )A.二者都是劳动对象B.二者都是劳动资料C.奶牛是劳动资料,肉牛是劳动对象D.肉牛是劳动资料,奶牛是劳动对象2.下列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状况B.生产力自身具有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C.生产力的发展完全依靠新生产关系的推动D.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或最重要的社会条件3.在一切社会里,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A.价值 B.使用价值C.货币 D.变换价值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相互关系是( )A.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B.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C.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D.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5.下述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或两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D.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6.甲国购买乙国的先进技术用黄金支付,这里黄金执行的是( )A.流通手段职能 B.价格标准职能C.世界货币职能 D.价值尺度职能7.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的三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依次是( )A.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B.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C.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D.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8.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C.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D.只有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9.资本主义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是由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 )A.剩余价值构成的B.劳动力价值构成的C.劳动力价值与剩余价值构成的D.创造出来的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构成的10.利用工作日变化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时,工作日( )A.延长不受任何限制 B.只有最低限,没有最高限C.只有最高限,没有最低限 D.既有最低限,又有最高限11.P…W′— G′•G—W…P表示的是( )A.商业资本的循环 B.货币资本的循环C.生产资本的循环 D.商品资本的循环12.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和流通资本 D.所费资本和垫付资本13.固定资本更新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前提,是因为它能够( )A.推动生产资料部门的恢复和发展,增加社会需求B.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回升,刺激生产发展C.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缓解供给和需求的矛盾D.促进生产力急剧增长,会加剧生产扩大与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14.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中,通过第一部类的内部交换可以使( )A.I (c+v+m)的价值补偿得以实现B.I (c+v+m)的实物替换得以实现C.I (c+△c)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D.I (c+△c)+ Ⅱ (c+△c)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严重不足 B.消费严重不足C.生产相对过剩 D.消费严重超前16.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可表示为( )A.c+m B.c+vC.v+m D.c+v+m1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构成公式变成了( )A.w=c+v+m B.w=k+mC.w=k+P D.w=k+ 18.平均利润形成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A.大于平均利润 B.小于平均利润C.等于平均利润 D.等于垄断利润19.商业利润是( )A.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B.商业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C.产业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D.产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20.资本主义借贷资本的本质是( )A.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B.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融合的金融资本C.为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服务的职能资本D.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21.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银行利润是银行雇员在( )A.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B.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C.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D.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22.资本主义农业中的租金是指( )A.完全由土地的使用所引起的费用B.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C.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超额利润D.农业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全部货币额23.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24.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属于( )A.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B.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C.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自觉的调节D.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有经济进行的计划管理25.以下不属于财政收入政策手段的是( )A.设置税种 B.调节税率C.发行国债 D.政府采购26.二战后,资本流向的突出变化是( )A.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资本B.经济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资本C.发达国家相互间投资的大幅度增加D.落后国家相互间投资的大幅度增加27.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 )A.生产、资本、贸易的全球化B.生产、交换、消费的全球化C.资源、要素、资金的全球化D.资金、技术、人才的全球化28.当代的欧洲联盟已发展成为(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C.经济联盟 D.经济政治联合体2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持有少量企业股票( )A.意味着工人掌握了生产资料所有权B.意味着工人改变了雇佣劳动者地位C.从根本上解决了劳资矛盾D.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劳资双方的经济关系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中注重效率主要是在( )A.初次分配中 B.再分配中C.按劳分配中 D.按要素分配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有关社会生产力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标志着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B.构成中既有人和物的因素,也有管理等因素C.反映其发展水平与状况的最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D.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E.它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32.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具有使用价值B.是以市场交换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C.是能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D.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物品E.具有交换的价值33.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A.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B.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C.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D.所使用的资本和所耗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E.预付资本量的大小34.资本家减少非劳动时间以加快资本周转的主要途径包括( )A.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性库存B.尽可能缩短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C.尽力减少停工时间,提高劳动资料的利用率D.尽量缩短商品的销售时间E.尽量缩短商品的运输时间3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包括( )A.I (v+m)=ⅡcB.I (c+v+m)=ⅡcC.I (c+v+m)= Ic+Ⅱc D.Ⅱ (c+m)= I(v+m)+Ⅱ(v+m)E.Ⅱ (c+m)= Ic+Ⅱc36.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 )A.各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B.各部门内部各个企业的利润率完全相等C.各部门商品的价值和它们的生产价格完全一致D.各部门的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不一定完全一致E.各部门投入的等量资本会获得等量利润37.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 )A.是银行利润与银行全部资本的比率B.是银行利润与银行借入资本的比率C.是银行利润与银行自有资本的比率D.是通过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实现的E.一般相当于平均利润率38.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包括(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C.土地的经营垄断 D.土地的私人所有权E.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3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方式包括( )A.国家与私人共同投资建立企业B.国家收购私人企业,即国有化C.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定资本D.国有企业吸收一定私人资本入股E.国有企业改制为私人企业40.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经济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是( )A.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 B.国内竞争的存在与发展C.国际竞争的存在与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E.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改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为什么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重视生产力的状况?42.什么是商品经济?它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43.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什么?这种变动是否说明工人受剥削程度减轻了?44.什么是利润率?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45.简述商业资本的作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46.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47.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是什么?48.试述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呵呵 这个难回答。。。。因为自考有十来门科目,每科题目都不一样,说起来就麻烦了。。。。。很宽泛 一般有专业课和公共课程, 公共课有2门近代史还有毛概 和马经中一门 专业课 日语听说(口语) 基础日语(二) 高级日语(二) 英语(一) 日语阅读(二) 日语句法篇章法 日语听说(听力) 日语翻译(二)

2021政治经济学自考真题

3.13 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为何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答:①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构成应从两方面来考察。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看,资本又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有机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动通常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动。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②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原因。其原因一是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二是迫于竞争的外在压力。这两个原因使得资本家必然会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并导致资本的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14 单个资本的增大有哪些形式? 答:单个资本的增大,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①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指由资本积累而引起的生产资料、社会劳动的增加,而更侧重于生产资料的扩大。所以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②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股份公司的形式,这是借助于竞争和借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3.15 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为什么揭露了资本积累过程的对抗性矛盾? 答: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无产阶级却生活极不安定,工作和生活没有保障,许多人陷于失业和等待救济的贫困境地。②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积累过程的对抗性矛盾。这个规律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同无产阶级失业、贫困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它表明,由于资本积累的增长,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由此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以,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尖锐地揭露了资本积累过程的对抗性矛盾。 3.16 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积累有何历史作用? 答:①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作用。资本原始积累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初期,用暴力手段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并使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沦为雇佣工人的过程。经过资本原始积累,迅速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②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及期确立后的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列宁曾深刻指出:“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可以用两个简单的论点来概括: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 3.17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答: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进行,使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这样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矛盾。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同它的资本主义外壳相矛盾并日益深化,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②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的形成。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不仅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即社会化大生产;而且还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③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客观上要求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4.1 什么是产业资本?产业资本的功能是什么? 答:①产业资本的内涵。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接着又放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种形式中完成着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②产业资本的功能。产业资本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剩余价值,二是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剩余价值。所以,产业资本决定着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 4.2 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采取的各种职能形式的职能是什么? 答:①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②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职能。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分别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 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3 怎样理解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答:①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过程中,经历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可见产业资本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②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产业资本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产业资本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中,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而在产业资本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就同时存在着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4.4 什么是资本循环? 答:资本循环的内涵。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做资本循环。 4.5 什么是资本周转?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是什么关系? 答:①资本周转的内涵。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或者说,把资本循环作为一个连续不断地周期性的运动过程来考察,就是资本周转。②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关系。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是,它们都是资本流通运动的形式,都包含着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二者的区别是,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的一次循环运动,着重考察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说明剩余价值如何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生产出来,并揭示资本正常循环所需具备的条件。而资本周转是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过程,着重考察资本运动的速度,揭示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4.6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什么? 答: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①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价值是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出售而一部分一部分收回,并经过多次生产过程,其价值才全部周转回来。按照其价值周转方式的这种特点,把它称之为固定资本。②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用于这些方面的资本价值,都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商品的销售,全部周转回来,按照其价值周转方式的这种特点,把它称之为流动资本。 4.7 怎样考察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答:①考察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方法。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即预付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在计算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时,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总额,除以预付资本总额,就可计算出预付资本的年平均周转速度。②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 预付资本总额。 4.8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重要影响。①影响年剩余价值量。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一般来说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数量即年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②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则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4.9 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率有什么区别? 答: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率有两方面的区别: ①二者所表示的含义不同。剩余价值率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资本家对雇拥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同预付可变资本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②二者的数量一般不相同。一般来说,年剩余价值率要高于剩余价值率,因为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周转次数通常要大于一次。只有当可变资本每年周转一次时,年剩余价值率才与剩余价值率相等。 4.10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为什么必须从社会总产品出发? 答:①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必须从社会总产品出发的原因。社会资本再生产即社会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一方面包括生产性消费,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又包括个人生活消费,即资本家和工人对生活消费品的消费。与此相适应,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与生产消费相适应的资本流通,又包括与个人生活消费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正因为社会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又包括个人生活消费,因而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从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因为只有社会总产品才既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生活资料。②社会总产品的内涵。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11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第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及社会生产划分成两大部类。从实物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便分为两大部类,一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又称第I部类,二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又称第II部类。第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可分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三个组成部分。②两个基本原理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它为考察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1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什么是周期性地爆发? 答:①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并非时刻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经济危机是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出现。②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当这一矛盾达到尖锐激化程度时,使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导致经济危机爆发。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生产大大下降,企业纷纷倒闭,从而使供大于求的矛盾得到缓解,同时消费并不会停止,积压商品会逐渐减少,这样,便会逐步渡过经济危机,社会生产又得以恢复和发展。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而随着经济的恢复和高涨,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时,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再一次爆发。

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1.2、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1.3、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1.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1.5、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1.6、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1.7、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1.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1.9、生产关系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10、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1.1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1.12、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1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4、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2.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2、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2.3、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买卖。 2.4、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5、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2.6、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2.7、价值:是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2.8、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9、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11、个别劳动时间:是生产某种商品的各个商品生产者各自花费的劳动时间。 2.12、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 2.13、个别价值: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 2.14、劳动熟练程度:是指劳动经验的丰富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的高低程度。 2.15、劳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 2.16、简单劳动:是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2.17、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2.18、劳动生产率:指劳动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时间来表示。 2.19、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提供给社会的,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其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2.20、私人劳动: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所进行的,其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2.21、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 2.22、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23、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24、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2.25、货币流通:是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 2.26、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2.27、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 2.28、铸币:是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 2.29、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代表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30、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现象。 2.31、价值规律: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 2.32、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 2.33、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配置的—种方式,它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2.34、市场机制: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有机联系。 2.35、价格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动与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2.36、供求机制:是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2.37、竞争机制:是市场竞争与价格、供求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2.38、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即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最终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3.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在进行生产劳动时运用的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3.2、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 3.3、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过程。 3.4、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3.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3.6、必要劳动时间:是雇佣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3.7、剩余劳动时间:是雇佣工人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3.8、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3.9、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3.10、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3.1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其公式为m‘=m/v. 3.12、绝对剩余价值:是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级差地租(differential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 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贸易顺差问题3.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而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1.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年诶资源培植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消极作用;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第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答案 1.1 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答:①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16世纪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当时由于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重商主义。从17世纪中叶起,工场手工业逐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代表产业资本家利益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应运而生。进入19世纪 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开始尖锐化,产生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并逐步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占据统治地位。②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开始形成的同时,还产生了代表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利益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在抨击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矛盾方面虽然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它把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开明之士,终究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9世纪中叶,产生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当时时代的客观要求,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解决了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和发展的? 答: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条件和理论来源。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逐渐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政治舞台并进行强大的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它们当中的科学因素。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它第一次指明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第一次指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关系。马克思创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实践的科学和发展的科学,它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不能用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需要有大的发展,需要科学地回答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需要有新的经济思想与理论,特别是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3 为什么政治经济学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 答:①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这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上弄清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以及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的必然性。②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结合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认识生产关系变化和变革所需要的社会条件,才能适时地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的需要。 1.4 怎样理解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 答:①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即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②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的原因。这是因为它们是劳动过程最一般、最抽象、最基本的,从而有普遍性的要素。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否则根本不可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③劳动过程的其他新要素。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的发展,会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逐步加入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它们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过程必不可少的要素。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以上诸要素在一定形式下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1.5 怎样认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答:①生产力具有内在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就在于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以及矛盾的不断解决。这些矛盾如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不适应劳动者的新需要的矛盾、劳动者未能掌握新的科技新的工具的矛盾、新旧生产资料之间不配套和不协调的矛盾、劳动者之间由于在技术和知识等素质上的差异而在生产过程中互不适应不协调的矛盾,等等。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这些内在矛盾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是推动整个生产力系统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推动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反作用只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或重要的社会条件,而不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内因。正因为生产力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动力,因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生产力并非完全停滞不前,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依靠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1.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它们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对立统一关系。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决定有什么样或要求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各种生产关系的更替和发展,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即一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会在某些环节或方面,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情况。这就要求调整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现有状况而发展变化,若人为过早地变革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状况,反而不利于甚至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的变革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若生产关系滞后或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归根结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7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答: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来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就是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看做是客观必然的历史过程。对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变革的评价,要遵循生产力标准。②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③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④借鉴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政治经济学研究应运用和借鉴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如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以及运用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方法论。同时还可借鉴和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方法,如实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总量与个量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等。 1.8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何重要意义? 答: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代替和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旦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教育了人民,掌握了群众,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它揭示了有关社会化大生产的某些一般规律,特别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运行机制,它还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利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而且有利于我们在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制定和执行反映经济规律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保证经济体制改革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和发展。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改造世界观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使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世界观。

自考政治经济学真题2021

2022年江西专升本考试7月3日即将举行,本文整理了2021年江西专升本政治科目真题,需要答案的同学可以关注点赞评论区留言。

呵呵 这个难回答。。。。因为自考有十来门科目,每科题目都不一样,说起来就麻烦了。。。。。很宽泛 一般有专业课和公共课程, 公共课有2门近代史还有毛概 和马经中一门 专业课 日语听说(口语) 基础日语(二) 高级日语(二) 英语(一) 日语阅读(二) 日语句法篇章法 日语听说(听力) 日语翻译(二)

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3.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4.经济规律:是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5.商品: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6.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确良内在的、特有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它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8.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效率。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9.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0.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1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A.物质资料生产B.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C.生产资料D.生产力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D)A.生产力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生产关系D.物质资料生产3.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D)A.产品归谁所有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生产力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D)A.人们不能认识它B.人们不能利用它C.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D)A.社会运动的规律B.生产力运动的规律C.自然规律D.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7.商品是(A)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B.直接满足生产者需要的劳动产品C.不进入商品流通而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直接以税收形式上缴的劳动产品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B)A.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B.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B)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10.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B)A.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B.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C.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D.生产两种商品的劳动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B)A.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剩余劳动时间决定的1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A.成正比B.成反比B.没有关系C.在一定条件下按相同方向变化13.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A)A.使用价值量越多B.商品价值总量越小C.商品价值总量越大D.使用价值量越少14.货币的本质是(D)A.纸币B.铸币C.特殊商品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B)A.价格等于价值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高于价值D.价格低于价值16.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C)A.人们的自觉调节来实现的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C.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D.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17.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B)A.商品按价值量进行交换B.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18.社会分工是指(A)A.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B.同一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D.企业内部的分工四、多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BC)A.分配决定生产、消费、交换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D.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E.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E.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决定3.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B)A.生产资料B.劳动力C.经济基础D.生产关系E.生产方式4.商品的二因素是指(AC)A.使用价值B.生产价格C.价值D.交换价值E.价格5.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C)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E.价值与交换价值互为内容和形式6.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BD)A.个别劳动B.具体劳动C.复杂劳动D.抽象劳动E.社会劳动7.商品的价值量与(BC)A.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B.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劳动生产率成正比E.劳动生产率无关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BC)A.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D.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E.商品价格始终成反比9.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ABDE)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等价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10.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DE)A.待售商品总量成正比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D.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E.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11.货币的职能有(ABCDE)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12.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AD)A.社会的需求结构B.社会的产业结构C.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E.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13.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ABC)A.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B.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C.产品的社会化D.生产资料占用的社会化E.消费资料使用的社会化14.从历史上看,分工有三种,即(ABC)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个别分工D.家庭分工E.集体分工六、简答题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如何?答:(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4)经济规律的特点: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4.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哪些?答:(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和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也可以说是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两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待售的商品价格水平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一货币单位流通的平均速度这一公式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5.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答:(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2)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2)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而支配这些规律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全过程的是价值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因此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3)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的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七、论述题1.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那么,单个企业为什么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呢?答:(1)商品的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劳动生产率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由于总价值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变小。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面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3)个别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4)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2.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有何影响?3.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如何防止通货膨胀。4.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和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2009年04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C)A.奴隶社会经济 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 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A.劳动技术 B.生产工具C.容器 D.生产场所3.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能够执行(A)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 D.贮藏手段的职能4.根据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是(C)A.农业和工业 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 D.工业和服务业[color=Red]说明: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color][color=Red]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color][color=Red]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color]5.商品的二因素是(B)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剩余价值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B)A.私人劳动 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B)A.供求均衡 B.公平竞争C.价格稳定 D.自由买卖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B)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 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旧价值的时间 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10.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D)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 D.平均利润11.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的转化是(C)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1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C)A.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 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 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1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A.社会总产品 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消费资料之和 D.全部生产资料之和1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量的关系表现在(B)A.二者相等 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D.二者没有关系15.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C)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 B.流通中创造的价值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6.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A)A.利润率和零之间 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 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1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A)A.竞争目的相同 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C.竞争范围扩展 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被称为“万能的垄断者”的机构是(B)A.工业企业 B.银行C.商业企业 D.政府部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A)A.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C.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二次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D)A.国际卡特尔 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 D.跨国公司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D)A.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联合国的专门机构C.有着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 D.各国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联合23.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时期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一战、二战期间C.20世纪50—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以来24.股份公司的出现是()A.对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否定 B.直接触动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5.劳动收入包括(C)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B.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C.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D.以上三个方面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D)A.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 B.是以企业为单位的C.只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 D.不受市场机制的制约27.宏观调控的经济总量平衡是指(B)A.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 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平衡 D.三大产业之间的平衡28.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是(A)A.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借贷、国家债务 B.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利率、国家债务C.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投资、国家债务D.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国家债务29.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D)A.人均GDP达到相当高程度 B.劳动生产率达到相当高程度C.城市化率达到相当高程度 D.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科技教育水平都达到相当高程度30.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有(D)A.财政信贷、商业信贷 B.财政信贷、直接投资C.商业信贷、直接投资 D.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在经济学说史上出现过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A.西斯蒙第 B.普鲁东C.马尔萨斯 D.萨伊E.巴师夏32.任何社会再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是()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 D.价值再生产E.生产关系再生产3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其特点是()A.雇佣工人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过程 B.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 D.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E.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34.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 D.固定资本E.生产资本35.职能资本包括()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 D.银行资本E.虚拟资本36.国家直接投资兴建的国有企业所具有的特征是()A.投资额巨大 B.资本投入周期短C.风险大 D.风险小E.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十分必要37.战后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包括()A.各种国际经济组织 B.国际经济协议C.地区性经济集团 D.八国首脑会议E.经济政治联合体38.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主要有()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C.对外经济政策 D.收入政策E.产业政策39.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A.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B.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C.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D.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E.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4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答案:(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3)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各种表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是各种社会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共性。(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所以,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42.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答案:(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二者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43.简述生产成本对资本家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响。答案:(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2)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赢利或亏本的标志。(3)生产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44.简述资本全球化的根源。答案:其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45.简述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答案: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b]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b]的关系。两者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所必需的。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挖掘本国的一切潜力;离开本国人民的努力,一味依赖外国,是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我国是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更有必要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这样可以激发全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但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关起门来搞建设,盲目地排斥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恰恰相反,只有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冲锋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本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当然如果片面地夸大对外经济的作用,不把立足点放在依靠本国力量的基础上,单纯以来外力,迷信外国,是十分有害的。只有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本国的法律和政策为依据,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总体小康的特征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答案: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可以网上搜索历年真题及答案多做多背一定能考好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

2021年自考政治经济学真题

2022年江西专升本考试7月3日即将举行,本文整理了2021年江西专升本政治科目真题,需要答案的同学可以关注点赞评论区留言。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专本连读是指学完专科的学业后直接升本科,继续完成本科的学业,最后是本科毕业证书。是在取得专科学籍的基础上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试点本科学习,考试成绩合格后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将授予学士学位。专本连读一般是与成人高考或者自考本科挂钩的,就是说念完专科一般要参加成考或者自考再获得本科学历。毕业证书由省自考委员会与各个专业的主考院校联合验印盖章,学历是国家承认的,也就是自考本科学历。专本连读有两种意思:1.专科和本科同时参加自学考试,也就是说专科和本科都是自考。2.专科全日制专科学校的,或者专科读的是远程教育即网络专科,而本科是参加自学考试,读的是自考。专本连读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8年10月自考02110心理统计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07.25KB 2020年10月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77.23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1.简述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形成条件? 答:⑴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⑵形成这一矛盾的条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⑶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忏属性,社会分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属性。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 答: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 ⑵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客观的必然性? 答:一、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 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A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B资本主义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动力。 4.简述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 答:一、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二、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三、这两个条件是互相联系和互为条件的。 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 答:一、价值轧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二、因为A生产价格是以人价值为基础的,并没有脱离价值。B全社会商品的生产价格和价值总额是相同的。C生产价格的确定及其变动归属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动。 6.试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答:一、商品经济作为一种劳动交换经济联系的经济形式,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相对应的。市场经济是市场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它是与计划配置社会资源的计划经济相对应的。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有内在的一致性。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商品经民就没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基本规律,对市场经济同样起作用。三、市场经济不能与商品经济简单等同。市场经济出现于商品经济己普遍化和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当价值规律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成为市场经济。 7.试述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一、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二、具体说A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需要依靠国家规划安排和筹集巨额资金。B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需要国家投资支持。C市场产品过剩严重,必须信靠国家力量开拓国内、国际市场。D对社会化在生产中出现的波动入危机和干预和调节,以及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都必须借助国家力量。 8.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原因? 答:一、平均利润是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二、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三、为获得更多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须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四、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产品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五、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全部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资本的比率,一定量的资本按平均利润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9.简述商品二因素的相互关系? 答:一、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前者4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后者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二、商品二因素具有统一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三、商品二因素又具有矛盾性,是互相排斥的。商品生产者为占有价值必有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持价值。 10.简述价值规律为什么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一、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必须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二、个别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他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会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销售商品,可获得更多利润。 三、商品生产者为得到更多盈利,便都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 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呵呵 这个难回答。。。。因为自考有十来门科目,每科题目都不一样,说起来就麻烦了。。。。。很宽泛 一般有专业课和公共课程, 公共课有2门近代史还有毛概 和马经中一门 专业课 日语听说(口语) 基础日语(二) 高级日语(二) 英语(一) 日语阅读(二) 日语句法篇章法 日语听说(听力) 日语翻译(二)

2021政治经济学自考真题答案

呵呵 这个难回答。。。。因为自考有十来门科目,每科题目都不一样,说起来就麻烦了。。。。。很宽泛 一般有专业课和公共课程, 公共课有2门近代史还有毛概 和马经中一门 专业课 日语听说(口语) 基础日语(二) 高级日语(二) 英语(一) 日语阅读(二) 日语句法篇章法 日语听说(听力) 日语翻译(二)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00020高数教材,00020高数2022年4月真题答案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会计大专自考用的书选什么样的版本好?以下是官方对自考会计专业指定的专科教材,含作者与出版社专业代码:01A0203专业名称:会计00009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卫兴华顾学荣00012英语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高远00020高等数学高等数学微积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章学诚00041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李相志00043经济法概论经济法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李仁玉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黄书田00067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王庆成李相国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林万祥曹钟候00144企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刘仲康00146中国税制中国税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郝如玉00155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杨金观00156成本会计成本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林莉00157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余恕莲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刘瑞复李毅红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钱淦荣罗正楷04729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徐中玉陶型传1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赵鸿德唐小毅王鲁滨请问自考工商企业管理需要哪些教材?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本作者教材类型考试大纲教材使用状态教材开始使用日期教材结束使用日期1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刘瑞复李毅红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2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笔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钱淦荣罗正楷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300009政治经济学笔试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卫兴华顾学荣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400020高等数学笔试高等数学微积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章学诚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504729大学语文笔试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徐中玉陶型传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61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非笔试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赵鸿德唐小毅王鲁滨北京市指定教材有在用2008-01-01700041基础会计学笔试基础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王俊生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8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笔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黄书田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900043经济法概论笔试经济法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刘文华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000144企业管理概论笔试企业管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刘仲康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100012英语笔试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高远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2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试生产与作业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张仁侠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300058市场营销学笔试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郭国庆李先国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400055企业会计学笔试企业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方正生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500146中国税制笔试中国税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郝如玉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600147人力资源管理笔试人力资源管理(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孙建敏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1700148国际企业管理笔试国际企业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徐子健国家统编教材有在用2008-11-01?zydm=01A0103&title=zyjs我大学没有开设高数。但我想自考注会 。需要有什么教材什么练习需要什么准备 ?恩对 高中基础就可以自学,就个微积分,互为逆运算,没什么,多加练习就行自学高数用什么教材溜,网上淘宝,高等数学,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0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是( )A.劳动产品 B.生产工具C.劳动技能 D.劳动对象2.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的正确论断是( )A.阶级性和科学性是对立的,两者不可能统一B.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两者不可能对立C.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能做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能做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3.在1只绵羊=2把石斧的公式中,绵羊处于( )A.简单价值形式地位 B.相对价值形式地位C.等价形式地位 D.一般价值形式地位4.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B.复杂劳动为尺度的C.平均劳动为尺度的 D.熟练劳动为尺度的5.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盈利,必须使其商品的( )A.个别价值等同于社会价值 B.社会价值提升为个别价值C.个别价值降到社会价值之下 D.个别价值提升到社会价值之上6.市场机制的内容不包括( )A.价格机制 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 D.保障机制7.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首先表现在( )A.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上B.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区别上C.资本流通公式和简单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上D.资本流通公式和货币流通量公式的区别上8.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是( )A.不变资本价值cB.可变资本价值vC.剩余价值mD.不变资本价值c与可变资本价值v之和9.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工人的( )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实现的B.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实现的C.工作日不变,延长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1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 )A.进行资本积累的简单再生产 B.不进行资本积累的简单再生产C.进行资本积累的扩大再生产 D.不进行资本积累的扩大再生产11.公式W'-G'•G-W…P…W'表示的是( )A.货币资本的循环 B.生产资本的循环C.商品资本的循环 D.商业资本的循环12.固定资本更新是( )A.资本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B.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根本原因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D.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 (v+m)=IIcB.I (v+m)>IIcC.I (c+v+m)=Ic+IIcD.II (c+v+m)=I(v+m)+II(v+m)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急剧下降 B.大批企业倒闭C.大量工人失业 D.生产相对过剩15.资本主义生产成本的计算依据是( )A.活劳动耗费 B.物化劳动耗费C.全部劳动耗费 D.资本耗费16.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 )A.一切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C.所有企业都能得到超额利润D.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仍能获得超额利润17.平均利润的形成说明( )A.等量资本可以获得等量利润 B.等量资本可以获得等量剩余价值C.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剩余价值 D.资本与利润没有任何关系18.在一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时,决定利息率的实际是( )A.历史和道德因素 B.习惯和法律传统C.国家的政策法令 D.市场的自发作用19.资本主义银行是专门经营( )A.货币资本的企业 B.生产资本的企业C.商品资本的企业 D.职能资本的企业20.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存款利息率C.股息和股票的供求关系 D.股息和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21.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A.农业中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D.土地的等级差别和数量限制22.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 )A.垄断企业工人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垄断企业工人所创造的劳动力价值C.非垄断企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23.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 )A.垄断能创造价值 B.垄断能增加价值总量C.价值规律作用内容发生了变化 D.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24.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归根结底起因于(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化C.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 D.国家经济职能的变化2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A.货币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生产资本输出和流通资本输出26.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表现为( )A.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C.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到借贷资本的国际化D.从私人资本、国家资本到社会资本的国际化27.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是( )A.生产力水平低 B.科技教育落后C.经济结构的二元性 D.经济发展的依附性28.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C.货币全球化 D.资本社会化29.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生产资料 B.消费资料C.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D.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和发展资料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中,注重公平主要体现在( )A.初次分配中 B.再分配中C.按劳分配中 D.按要素分配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C.劳动产品 D.生产者的劳动E.生产者的生活消费32.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地位商品的特点是( )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成为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C.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D.复杂劳动成为简单劳动的表现形式E.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33.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 )A.名义工资不断提高,实际工资不断下降B.名义工资一般呈上升趋势C.实际工资不断提高,名义工资不断下降D.从长期看,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也呈上升趋势E.从长期看,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按相同比例上升34.下列各项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有( )A.以机器、厂房等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C.以设备、工具等形式存在的资本 D.以燃料、辅助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E.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35.从本质上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需要作几点假设,包括( )A.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B.没有对外经济关系C.不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之中D.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与价值一致E.剩余价值率为100%36.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关系是(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B.个别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可能不一致C.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着商品价值上下波动E.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37.下列有关商业利润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B.获得途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其购买价格的差额C.来源于流通领域中的单纯商品买卖活动D.来源于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E.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38.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 )A.绝对地租 B.垄断地租C.级差地租 D.矿山地租E.租金39.资本主义国家中垄断组织的形式有( )A.卡特尔 B.辛迪加C.托拉斯 D.康采恩E.混合联合公司40.19世纪后期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表现在( )A.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B.垄断的产生和发展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国际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E.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运用商品二因素理论,分析“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这句话。42.简述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区别。43.简述商业流通费用及其分类。44.为什么说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45.简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47.试分析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48.马克思运用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分析和说明了哪些主要的经济理论或经济问题?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0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奶牛和肉牛在畜牧场劳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是( )A.二者都是劳动对象B.二者都是劳动资料C.奶牛是劳动资料,肉牛是劳动对象D.肉牛是劳动资料,奶牛是劳动对象2.下列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状况B.生产力自身具有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C.生产力的发展完全依靠新生产关系的推动D.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或最重要的社会条件3.在一切社会里,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A.价值 B.使用价值C.货币 D.变换价值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相互关系是( )A.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B.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C.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D.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5.下述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或两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D.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6.甲国购买乙国的先进技术用黄金支付,这里黄金执行的是( )A.流通手段职能 B.价格标准职能C.世界货币职能 D.价值尺度职能7.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的三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依次是( )A.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B.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C.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D.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8.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C.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D.只有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9.资本主义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是由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 )A.剩余价值构成的B.劳动力价值构成的C.劳动力价值与剩余价值构成的D.创造出来的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构成的10.利用工作日变化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时,工作日( )A.延长不受任何限制 B.只有最低限,没有最高限C.只有最高限,没有最低限 D.既有最低限,又有最高限11.P…W′— G′•G—W…P表示的是( )A.商业资本的循环 B.货币资本的循环C.生产资本的循环 D.商品资本的循环12.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和流通资本 D.所费资本和垫付资本13.固定资本更新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前提,是因为它能够( )A.推动生产资料部门的恢复和发展,增加社会需求B.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回升,刺激生产发展C.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缓解供给和需求的矛盾D.促进生产力急剧增长,会加剧生产扩大与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14.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中,通过第一部类的内部交换可以使( )A.I (c+v+m)的价值补偿得以实现B.I (c+v+m)的实物替换得以实现C.I (c+△c)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D.I (c+△c)+ Ⅱ (c+△c)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严重不足 B.消费严重不足C.生产相对过剩 D.消费严重超前16.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可表示为( )A.c+m B.c+vC.v+m D.c+v+m1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构成公式变成了( )A.w=c+v+m B.w=k+mC.w=k+P D.w=k+ 18.平均利润形成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A.大于平均利润 B.小于平均利润C.等于平均利润 D.等于垄断利润19.商业利润是( )A.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B.商业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C.产业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D.产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20.资本主义借贷资本的本质是( )A.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B.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融合的金融资本C.为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服务的职能资本D.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21.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银行利润是银行雇员在( )A.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B.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C.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D.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22.资本主义农业中的租金是指( )A.完全由土地的使用所引起的费用B.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C.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超额利润D.农业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全部货币额23.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24.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属于( )A.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B.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C.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自觉的调节D.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有经济进行的计划管理25.以下不属于财政收入政策手段的是( )A.设置税种 B.调节税率C.发行国债 D.政府采购26.二战后,资本流向的突出变化是( )A.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资本B.经济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资本C.发达国家相互间投资的大幅度增加D.落后国家相互间投资的大幅度增加27.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 )A.生产、资本、贸易的全球化B.生产、交换、消费的全球化C.资源、要素、资金的全球化D.资金、技术、人才的全球化28.当代的欧洲联盟已发展成为(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C.经济联盟 D.经济政治联合体2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持有少量企业股票( )A.意味着工人掌握了生产资料所有权B.意味着工人改变了雇佣劳动者地位C.从根本上解决了劳资矛盾D.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劳资双方的经济关系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中注重效率主要是在( )A.初次分配中 B.再分配中C.按劳分配中 D.按要素分配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有关社会生产力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标志着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B.构成中既有人和物的因素,也有管理等因素C.反映其发展水平与状况的最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D.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E.它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32.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具有使用价值B.是以市场交换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C.是能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D.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物品E.具有交换的价值33.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A.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B.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C.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D.所使用的资本和所耗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E.预付资本量的大小34.资本家减少非劳动时间以加快资本周转的主要途径包括( )A.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性库存B.尽可能缩短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C.尽力减少停工时间,提高劳动资料的利用率D.尽量缩短商品的销售时间E.尽量缩短商品的运输时间3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包括( )A.I (v+m)=ⅡcB.I (c+v+m)=ⅡcC.I (c+v+m)= Ic+Ⅱc D.Ⅱ (c+m)= I(v+m)+Ⅱ(v+m)E.Ⅱ (c+m)= Ic+Ⅱc36.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 )A.各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B.各部门内部各个企业的利润率完全相等C.各部门商品的价值和它们的生产价格完全一致D.各部门的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不一定完全一致E.各部门投入的等量资本会获得等量利润37.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 )A.是银行利润与银行全部资本的比率B.是银行利润与银行借入资本的比率C.是银行利润与银行自有资本的比率D.是通过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实现的E.一般相当于平均利润率38.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包括(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C.土地的经营垄断 D.土地的私人所有权E.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3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方式包括( )A.国家与私人共同投资建立企业B.国家收购私人企业,即国有化C.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定资本D.国有企业吸收一定私人资本入股E.国有企业改制为私人企业40.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经济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是( )A.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 B.国内竞争的存在与发展C.国际竞争的存在与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E.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改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为什么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重视生产力的状况?42.什么是商品经济?它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43.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什么?这种变动是否说明工人受剥削程度减轻了?44.什么是利润率?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45.简述商业资本的作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46.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47.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是什么?48.试述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3.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4.经济规律:是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5.商品: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6.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确良内在的、特有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它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8.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效率。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9.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0.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1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A.物质资料生产B.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C.生产资料D.生产力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D)A.生产力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生产关系D.物质资料生产3.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D)A.产品归谁所有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生产力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D)A.人们不能认识它B.人们不能利用它C.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D)A.社会运动的规律B.生产力运动的规律C.自然规律D.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7.商品是(A)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B.直接满足生产者需要的劳动产品C.不进入商品流通而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直接以税收形式上缴的劳动产品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B)A.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B.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B)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10.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B)A.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B.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C.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D.生产两种商品的劳动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B)A.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剩余劳动时间决定的1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A.成正比B.成反比B.没有关系C.在一定条件下按相同方向变化13.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A)A.使用价值量越多B.商品价值总量越小C.商品价值总量越大D.使用价值量越少14.货币的本质是(D)A.纸币B.铸币C.特殊商品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B)A.价格等于价值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高于价值D.价格低于价值16.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C)A.人们的自觉调节来实现的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C.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D.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17.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B)A.商品按价值量进行交换B.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18.社会分工是指(A)A.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B.同一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D.企业内部的分工四、多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BC)A.分配决定生产、消费、交换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D.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E.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E.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决定3.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B)A.生产资料B.劳动力C.经济基础D.生产关系E.生产方式4.商品的二因素是指(AC)A.使用价值B.生产价格C.价值D.交换价值E.价格5.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C)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E.价值与交换价值互为内容和形式6.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BD)A.个别劳动B.具体劳动C.复杂劳动D.抽象劳动E.社会劳动7.商品的价值量与(BC)A.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B.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劳动生产率成正比E.劳动生产率无关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BC)A.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D.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E.商品价格始终成反比9.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ABDE)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等价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10.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DE)A.待售商品总量成正比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D.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E.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11.货币的职能有(ABCDE)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12.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AD)A.社会的需求结构B.社会的产业结构C.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E.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13.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ABC)A.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B.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C.产品的社会化D.生产资料占用的社会化E.消费资料使用的社会化14.从历史上看,分工有三种,即(ABC)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个别分工D.家庭分工E.集体分工六、简答题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如何?答:(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4)经济规律的特点: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4.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哪些?答:(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和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也可以说是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两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待售的商品价格水平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一货币单位流通的平均速度这一公式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5.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答:(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2)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2)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而支配这些规律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全过程的是价值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因此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3)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的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七、论述题1.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那么,单个企业为什么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呢?答:(1)商品的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劳动生产率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由于总价值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变小。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面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3)个别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4)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2.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有何影响?3.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如何防止通货膨胀。4.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和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2009年04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C)A.奴隶社会经济 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 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A.劳动技术 B.生产工具C.容器 D.生产场所3.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能够执行(A)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 D.贮藏手段的职能4.根据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是(C)A.农业和工业 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 D.工业和服务业[color=Red]说明: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color][color=Red]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color][color=Red]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color]5.商品的二因素是(B)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剩余价值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B)A.私人劳动 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B)A.供求均衡 B.公平竞争C.价格稳定 D.自由买卖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B)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 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旧价值的时间 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10.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D)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 D.平均利润11.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的转化是(C)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1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C)A.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 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 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1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A.社会总产品 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消费资料之和 D.全部生产资料之和1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量的关系表现在(B)A.二者相等 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D.二者没有关系15.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C)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 B.流通中创造的价值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6.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A)A.利润率和零之间 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 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1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A)A.竞争目的相同 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C.竞争范围扩展 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被称为“万能的垄断者”的机构是(B)A.工业企业 B.银行C.商业企业 D.政府部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A)A.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C.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二次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D)A.国际卡特尔 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 D.跨国公司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D)A.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联合国的专门机构C.有着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 D.各国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联合23.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时期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一战、二战期间C.20世纪50—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以来24.股份公司的出现是()A.对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否定 B.直接触动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5.劳动收入包括(C)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B.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C.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D.以上三个方面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D)A.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 B.是以企业为单位的C.只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 D.不受市场机制的制约27.宏观调控的经济总量平衡是指(B)A.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 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平衡 D.三大产业之间的平衡28.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是(A)A.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借贷、国家债务 B.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利率、国家债务C.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投资、国家债务D.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国家债务29.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D)A.人均GDP达到相当高程度 B.劳动生产率达到相当高程度C.城市化率达到相当高程度 D.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科技教育水平都达到相当高程度30.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有(D)A.财政信贷、商业信贷 B.财政信贷、直接投资C.商业信贷、直接投资 D.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在经济学说史上出现过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A.西斯蒙第 B.普鲁东C.马尔萨斯 D.萨伊E.巴师夏32.任何社会再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是()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 D.价值再生产E.生产关系再生产3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其特点是()A.雇佣工人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过程 B.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 D.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E.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34.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 D.固定资本E.生产资本35.职能资本包括()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 D.银行资本E.虚拟资本36.国家直接投资兴建的国有企业所具有的特征是()A.投资额巨大 B.资本投入周期短C.风险大 D.风险小E.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十分必要37.战后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包括()A.各种国际经济组织 B.国际经济协议C.地区性经济集团 D.八国首脑会议E.经济政治联合体38.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主要有()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C.对外经济政策 D.收入政策E.产业政策39.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A.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B.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C.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D.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E.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4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答案:(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3)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各种表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是各种社会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共性。(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所以,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42.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答案:(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二者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43.简述生产成本对资本家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响。答案:(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2)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赢利或亏本的标志。(3)生产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44.简述资本全球化的根源。答案:其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45.简述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答案: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b]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b]的关系。两者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所必需的。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挖掘本国的一切潜力;离开本国人民的努力,一味依赖外国,是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我国是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更有必要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这样可以激发全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但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关起门来搞建设,盲目地排斥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恰恰相反,只有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冲锋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本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当然如果片面地夸大对外经济的作用,不把立足点放在依靠本国力量的基础上,单纯以来外力,迷信外国,是十分有害的。只有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本国的法律和政策为依据,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总体小康的特征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答案: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 索引序列
  • 自考政治经济学真题2021题
  • 2021政治经济学自考真题
  • 自考政治经济学真题2021
  • 2021年自考政治经济学真题
  • 2021政治经济学自考真题答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