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教育学一真题及答案汇总

自考教育学一真题及答案汇总

发布时间:

教育学一自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到百度文库去搜

四川2011年4月教师资格(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B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B )。A.巩固性谈话B.自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接交性谈话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C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 C )。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 B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D.重要手段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D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 苏格拉底B.孔子 亚里斯多德C.孟子 柏拉图D.朱喜 苏格拉底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20.“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4.道尔顿制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答: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研讨法;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5)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6)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B.测验C.访谈D.实验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比较性组织者28.过度学习29.创造性思维30.学习动机31.直观教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1、学前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员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安康开展。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3-6、7岁入学前儿童)心理景象发生、开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迷信。 幼儿心理学和婴儿心理学、学龄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都是开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和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点等教育理论课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桑代克奠定了教心理学研究体系,他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确立为四个板块:兽性难题、动物学习心理、教学测量评价、个别差别。国内学者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进程,提出研究内容的“五要素”“三进程”学说。所谓“五要素”是指①学生②教员③教学内容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三进程”是指:①学习进程②教学进程③评价进程3、教育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二者既有亲密联络,又有区别。①二者共同关怀教育与开展关系;②二者侧重点不同,教育学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景象中的微观性难题,而教育心理学则着重研究教育活动中比较详细微观性的难题。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关系。①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②开展心理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③认知心理学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开展主流。这是关于急求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历年自考真题的答案。的解答。677

你好,我只能帮你找到试题,答案的话自己看教材做吧,只能帮你到这了。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300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是在( ) A.18世纪中叶 B.19世纪中叶 C.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2.强化不是按预定的反应次数进行,而是发生在变化的反应次数之后,这种现象称为 ( ) A.固定间隔强化 B.变化间隔强化 C.固定比率强化 D.变化比率强化 3.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效率模式主要适用于( ) A.技能范畴的学习 B.行为范畴的学习 C.态度范畴的学习 D.知识范畴的学习 4.借助于同伴的相互作用产生学习动力的学习方式是( ) A.合作学习 B.强化学习 C.发现学习 D.观察学习 5.实验结果显示,学生注意力开始下降发生在讲授( ) A.10分钟后 B.20分钟后 C.30分钟后 D.40分钟后 6.以下叙述中符合行为主义理论主张的是( ) A.学习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学会的 B.人类学习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过程 C.学习是通过理解、分析、和思维等过程来进行的 D.学习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过程 7.“服从别人的能力”属于小组教学目的的( ) A.智力范畴 B.情感范畴 C.社会范畴 D.表达范畴 8.教师在进行小组教学时可采取的指导方式是( ) A.讲授式 B.演示式 C.榜样式 D.命令式 9.以小组功能为依据,不属于常见小组教学类型的是( ) A.辅导小组 B.指导讨论组 C.解答问题组D.成对互助组 10.在学生具有一定知识背景情况下,为促进小组教学效果,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活动的 ( ) A.参与者 B.协调者 C.观察者 D.领导者 11.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步骤不包括( ) A.教师讲授 B.明确学习问题 C.学生自学 D.小组讨论 12.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程度划分的第三个水平为( ) A.分析 B.应用 C.评价 D.综合 13.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 ) A.快速传递法B.旋转木马法 C.滚雪球法 D.头脑风暴法 14.临床教学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是( ) A.论文撰写 B.病例讨论 C.与病人聊天D.阅读医疗文件 15.临床教师帮助学生减少焦虑的方法是( ) A.严格要求 B.说服教育 C.认真管理 D.鼓励支持 16.下列影响学生学习的临床物理环境有( ) A.病房声音噪杂 B.临床实习的季节 C.学习人员的数量 D.病区采用的护理方式 17.经验学习的分类目标中,“认同”指的是( ) A.意识到一个经验 B.决定成为某个经历中的一员 C.把学习者与要学习的东西联系起来 D.经验继续影响其生活方式 18.下列体现经验学习的实质的学习方式是( ) A.用眼睛看 B.自己做 C.听别人讲述D.自己阅读 19.用观察法来判断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有焦虑、恐惧的情绪状态,属于( ) A.测量 B.评估 C.评价 D.测评 20.形成性评估通常是为了( ) A.在一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B.在教学活动运行过程中随时了解动态的教学过程 C.在教学过程某一阶段终结时进行阶段性总结 D.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选拔优秀的学生 21.根据评估过程中主体、客体关系可将评估分为( ) A.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 B.宏观评估和微观评估 C.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 D.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22.通过实际的技术操作获得评估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资料,评估的内容层次属( )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精神运动领域 D.思维领域 23.为了选拔尖子学生而进行的考试,其试题的难度区间应在( ) A.0.2~0.4 B.0.3~0.5C.0.4~0.6 D.0.5~0.724.某试卷的区分度为0.20-0.29,表明该试卷( ) A.很好 B.良好,修改后更佳 C.尚可,仍然需要修改 D.差,必须淘汰 25.试卷P(难度)>0.5,D(区分度)<0.2,则该试卷( ) A.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 B.试题偏难,但仍然有较好的区分度 C.区分度较差,如果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试题尚可使用 D.无区分度,又过分难,应该放弃不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在教师行为中,主要教师行为包括( ) A.激发动机 B.教师的呈示 C.对话 D.辅导 E.课堂管理 27.有关当代教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教师与学生中,更重视学生B.在知识与能力中,更重视能力 C.在教法与学法中,更重视学法D.在认知与发展中,更重视发展 E.在过程与结果中,更重视过程 28.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三个过程是( ) A.技能转化 B.新信息的获得 C.信息的转化D.评价 E.信息分类 29.教师在授课中语言表达中的讲话模式包括( ) A.陈述实施 B.提问和回答问题 C.将资料进行定义和分离 D.做解释 E.对比知识、评估材料 30.课堂讲授时,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有( ) A.有意识地运用视觉材料B.采用“信息快速传递技巧” C.讲授过程中有3~4分钟休息D.讲授最后用不完全填空形式进行测验 E.教师授课时语调要高一些 31.小组教学环境包括( ) A.人文环境 B.自然环境 C.物理环境 D.心理环境 E.课堂环境 32.组内交流和相互作用的类型包括( ) A.角色互换法B.滚雪球法 C.模拟法 D.实验性方法 E.非实验性方法 33.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有( ) A.缺乏有经验的师资队伍B.课堂上未讲授此方法 C.学生缺乏临床经验 D.缺乏丰富的教育资源 E.学生的适应性差 34.效度一般可分为( ) A.程度效度 B.内容效度 C.结构效度 D.效度标准关联效度 E.功能效度 35.描述“评估不受偶然因素干扰的程度”的指标是评估的( ) A.有效性 B.真实性 C.稳定性 D.可靠性 E.可行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6.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_________、影响人们的_________的活动,都是教育。 37.护理教育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_________、_________、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38.提出“塑造”概念的行为心理学家是_________。 39.护理的课程设置模式包括“建筑式”_________和_________。 40.苏格拉底式教学方式是一种完全依赖_________的方式,又称师生对话式教学。 41.评估的有效性,称为_________,即一个评估的结果与欲要评估的属性之间_________的指标,也就是指一项评估实际上达到了多少它应该达到的目的。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2.效果律 43.强化消退 44.再认 45.“参与”决定 46.观众效应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7.简述人类动作技能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48.简述确定教育目标的三个步骤及具体内容。 49.简述教师在经验学习中的所承担角色。 50.简述教学评价的实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1.论述行为目标模式的优点。 52.试述临床学习与课堂学习的不同点。

自考教育学一真题及答案汇总

教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考研属于我国正规研究生考试中的一个一级学科专业。关于教育学考研你们做好准备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学考研的相关试题以及试题参考答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教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

A.《学会关心》 B.《生命线》

C.《中学道德教育》 D.《社会与道德教育》

【真题解析】B

麦克菲尔等人编制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生命线丛书》。这套教材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第一部分:《设身处地》;第二部分:《证明规则》;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

2.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 )

A.职业倦怠 B.职业迷茫

C.职业逃避 D.职业道德失范

【真题解析】A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真题解析】D

12.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结构良好的教育有助于社会流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因此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

A.正向显性功能B.正向隐性功能

C.负向显性功能D.负向隐性功能

【真题解析】A

4.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利用这种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有( )

A.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B.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班级授课

C.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

D.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

【真题解析】A

本题可用排除法。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在于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含有班级授课的选项可以排除,而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5.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

A.诗书 B.礼乐 C.射御 D.书数

【真题解析】D

记忆性知识。“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是西周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

6.《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

A.“不陵节而施” B.“学不躐等”

C.“当其可” D.“盈科而后进”

【真题解析】D

“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是《学记》对于循序渐进原则的阐述;“当其可”是《学记》对于及时施教原则的阐述,是说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盈科而后进”是孟子对于循序渐进原则的阐述,强调学习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读书正确的进程应当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注满一个洼坎之后再注入下一个洼坎,未注满时绝不下流,由此渐次流入大海。而教学也应当像流水那样,注意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掌握,注意学习的知识的连续性,按照一定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

7.汉代实施察举制度,贯彻儒家“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其所谓“材”是指( )

A.经述之才 B.吏治之才 C.辞章之才 D.货殖之才

【真题解析】B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即把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推荐上来, 经过考核再加以录用,使学校培养出来的的人才和社会上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任用官员任官唯贤。是董仲舒为了克服官吏任用过程中论资排辈的现象提出的,是对官吏管理和选拔的规定。

8.唐代中央官学体系中实施儒学教育的学校主要为( )

A.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B.国子学,太学,中书学

C.太学,四门学,中书学 D.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

【真题解析】A

记忆性知识。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六学”和“二馆”。“六学”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中的前三学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于专科学校。

9.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 )

A.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 B.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

C.自愿报名、逐级考选 D.地方推荐、中央考试

【真题解析】C

记忆+理解性知识。本题考查的是察举制与科举制的特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10.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认为无须外求,只须明内在良知的古代教育家有( )

A.孟轲、王守仁 B.孟轲、朱熹

C.荀况、王守仁 D.荀况、朱熹

【真题解析】A

记忆+理解性知识。荀况、朱熹为外铄论的代表,王守仁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

11.明朝各地设立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学校是( )

A.武学 B.医学 C.阴阳学 D.社学

【真题解析】D

记忆性知识。明朝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

12.《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较为流行的蒙学教材。这类教材在编写上除了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 )

A.联系儿童生活 B.采用韵语形式

C.图文并茂 D.内容生动有趣

【真题解析】B

记忆性知识。注意审题,问答是“三百千”这类蒙学教材的特点。

13.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 )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国民政府时期

【真题解析】C

记忆性知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开展,文学作品逐渐使用白话文,其中出现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理想的国语教材和课外读物。

14.1927年经蔡元培等人提议试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借鉴国外教育行政制度的`结果。所借鉴的国家是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真题解析】A

记忆性知识。

15.奥古斯丁关于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A.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

B.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

C.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料

D.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教学

【真题解析】B

奥古斯丁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而不是去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现实世界);他反对把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作为教材;轻视自然科学。

16.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并根据此主张实施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真题解析】C

记忆性知识。

17.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反对的是

A.选择适合儿童禀赋的职业 B.选择对社会有用的职业

C.选择为法国政府服务的职业 D.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职业

【真题解析】C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其培养目标为“自然人”。卢梭提出选择职业的几条原则:有用,这是最基本的;适合自己的禀赋;适合自己的性别和年龄;清洁卫生,无害于身体;不要选择那种养承认乖戾性情、磨灭人上进心的职业。

18.在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设计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前提和基础地位的教育活动是

A.身体的养育 B.知识的学习

C.德行的塑造 D.礼仪的培养

【真题解析】A

洛克把体育放到首要位置。

19.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十分重视技术教育和专门学校的发展,曾被其喻为“能下金蛋的母鸡”的教育机构是

A.巴黎机械与化学工艺学校 B.圣苏尔特种军事学校

C.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D.巴黎理工学校

【真题解析】D

记忆性知识。以武力著称的拿破仑十分重视教育,积蓄智力资源。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称帝。第二天就在战神广场上亲授理工学校一面旗帜,上写“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当时的领旗人,学校首届毕业生阿拉戈,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1814年,俄、奥、普联军兵临巴黎城下,理工学校学生要求参战。面临灭顶之灾的拿破仑却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后来,这句名言被刻在巴黎理工学校梯型大教室的天花板正中心,一直激励着该校师生奋发好好学习

20.19世纪前半期,英国兴起的城市学院运动在较大程度上革新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此类学院在教育实践中强调

A.宗教神学知识教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教学并重

B.贵族子弟与中产阶层子弟同堂学习

C.古典学科与现代科学并行不悖

D.社会团体与政府合作管理

【真题解析】C

记忆性知识。本时期课程中除古典语文、宗教与道德外,也开设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商业、现代语等,还聘请著名法律和医生来校教授法律和医学等。

21.教育思想表现出鲜明的民主性,认为天才可能和美德出自茅舍的要比出自宫廷的多得难以计算的法国教育者是

A.爱尔维修 B.狄德罗 C.拉夏洛泰 D.卢梭

【真题解析】B

记忆性知识。狄德罗认为“茅舍和其他私人住宅的数目跟宫廷的数目的对比,就如同一万跟一的对比一样,而依照这一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舍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他承认教育具有巨大的解放作用。他说:"教育使人发现自己的尊严,就是奴隶也能够很快地感觉到他不是生而为奴隶的。" 初等教育应该是免费的义务教育。

2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贺拉斯曼关于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目的与作用理解的是

A.社会机器的平衡轮

B.社会人才的锻造炉

C.社会差异的复印机

D.社会意识的均衡阀

【真题解析】C

记忆性知识。赫拉斯曼说:“除了人类所创造的其他一切手段以外,教育是人们的情况的伟大均衡阀——它是社会机器的平衡轮。”赫拉斯曼把公立学校看成一个熔炉,从中锤炼出美国社会所需要的形形色色的人才。

23.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日本教育改革领导机构是

A.中央教育审议会 B.临时教育审议会

C.学生管理局 D.教学局

【真题解析】B

记忆性知识。1984年,日本国会批准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和1987年文部省成立的“教育改革推进本部”,是8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

24.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是

A.追求优异 B.生计教育

C.提高效率 D.教育公平

【真题解析】B

记忆性知识。

25.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A.吃一堑,长一智 B.近墨者黑

C.因噎废食 D.温故知新

【真题解析】B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近墨者黑是指接近坏人就会使人变坏。强调的是别人的影响,而非自己也学到的影响。

26.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主题标题与未加相比,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最适宜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

A.同化论 B.生成论

C.联想论 D.图式理论

【真题解析】D

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题目中给短文加上主题标题相当于把杂乱的知识组织起来,便于人们的学习。属于图式理论。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闭卷部分一、 填空题 (10选7,每题1分)1. 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2. 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3. 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4. 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5.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6. 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7. 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8.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9. 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二、 选择题(10选4,每题2分)1. 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 C )。A. 红又专人才B. 理论人才C. 职业型人才D. 技术型人才2. 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D )。A. 人类文化制约高等教育B. 文化深刻影响高等教育C. 高等教育决定文化D. 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3. 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B )。A.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B. 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C. 高等教育社会活动目的D.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目的4. 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B )相统一。A. 政治思想教育B. 培养能力C. 素质提高D. 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5. 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B )。A. 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B. 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C. 灵活性差D. 不利于教师发挥特长6. 中国高等学校实( C )。A. 通才教育B.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融合C.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D. 专才教育7. 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A. 大众化发展B. 英才教育发展C. 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D. 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8. ( C )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A. 搞好宣传B. 发展校园文化C. 培养专门人才D. 发展科学9. 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 教学B. 发展素质C. 科研训练D. 生产劳动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 C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A. 社会活动频繁B. 人际关系好C. 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D. 教学成绩突出三、名词解释 (每题4分,15选3。)1.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P52. 我国的教育方针 ——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P313. 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P294. 教育目的 ——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P315.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比较) —— 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具有四个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P646. 大众高等教育(与英才教育比较) —— 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是指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或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二者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存在明显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英才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规模较小,目的是培养少数治国精英;而大众高等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受教育者分布广泛,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工农大众子女也可以上大学。教育规模扩展,以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也包括一部分未来的国家管理人员。P697. 课程 ——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到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广义的课程突破了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界线,使教育活动克服了以学科、智育为转移的唯理性模式的束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P2358. 教学计划 —— 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P2409. 教学大纲 ——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P24210.教材 —— 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材的基本构成包括目录、正文、作业、实验、图表、附录、索引和注释。正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P24511.班级授课制 —— 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P25312.学分制 —— 学分制是与学年制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分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一般是将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的总体分解成各“小单元”,并分别确定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类,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和取得该专业毕业应修满的总学分,作为学生毕业或获得学位的业务标准。P26313.教学和教学过程 —— 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它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介(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构成的系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介进行的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动态过程而展开就称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到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有三个特点:其一,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二,学生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其三,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形成的过程。P218-21914.教学原则 —— 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P22615.学制 ——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P85四、简述题 (每题8分,18选4。)1.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5答:(一)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 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 政治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1. 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 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 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2.社会经济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9答:(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 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 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1.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不利群体的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而实现的。3.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17答:(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 文化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内容2. 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 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4.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文化具有反作用1. 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 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4.简述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P25答: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包括:(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教学职能) (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研究职能) (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针对社会)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使它们不脱离社会实际。5.简述教育目的的性质 P32答:(一)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 (主观性) (二)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6.简述高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P48答: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个: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7.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 P171答: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的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尽管高校教师的作用与贡献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滞后性,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教师的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及时地、直接地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社会上仍存在轻视教师劳动的观念,以为教师的工作是简单的重复,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没有关系。但是政府通过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教师社会地位的确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教育经费和教师待遇都有所规定。高校教师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尚欠发达,经济待遇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应意识到,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己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要有默默无闻的准备。8.当代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P185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两方面:1、大学生的气质已经基本稳定下来,能根据自己的气质特征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并能克服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特征,使其能在学习与生活中扬长避短,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更好地发展自己。2、大学生的性格正逐渐完善和稳定下来,具有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意志品质与理智情感特征。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改变以往性格特征中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以形成完善的人格。9.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在课程结构中的关系。P236-237 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1)要加强基础课,以有利于学好专业课,也有利于专业变换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加强基础课并非愈宽愈深愈好,要适度,使学生在普通课的基础上实现高度专业化; (3)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的职业倾向课。着眼于拓宽专业眼界,提高专业理论思维层次和掌握科学的一般方法论。 正确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1)两类课程应比例适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保持主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增加教育计划的灵活性。(2)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适当压缩必修课的学时和教学内容。以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的学业能反映本专业的规格和要求;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要克服轻视理论轻视书本知识的错误倾向,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2)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克服忽视实践的倾向,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能力。10.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P213答:(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忌偏高和偏低 (三)培养要求应体现层次、规格的差异性,切忌笼统 (四)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可比性。在学习年限、课程体系、学分、教材、学位水平方面,尽可能地和国际公认的标准接近。11.简述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P266答: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一)有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二)由于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使组成教学法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比重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的校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三)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12.大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是什么?P223答: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增强。独立性增强意味着他们对老师的依赖已经减弱;自主性增强意味着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选择发展方向;学习探索性的增强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他们也以直接知识为认识对象。13.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 P297答:(一)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三)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四)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 (五)科研是学校直接为和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六)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14.简述社会实践活动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意义 P325答: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 (三)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 (四)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15.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P353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马毛邓来教育和武装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主要有: (一)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大学生认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引导、培养和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控制的能力16.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意义有哪些。P113答: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地打破了高校教师铁饭碗地局面,一是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二是优化了高校教师的队伍结构,对加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聘任制有利于形成竞争上岗的局面。17.简述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 P92-93答: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中央部位负责;与此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中。高校体现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微观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各层次间基本能够保持衔接,相互连贯,但培养规格上还有些模糊,特别是专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进入各层次都有比较严格的入学条件限制,实行严格、规范而统一的考试制度。――在学习方式和修业年限上,加强改革,增强灵活性,但总体上比较刻板、划一。18.简述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三个模式 P116答:人们通常将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一)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下,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权力在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直接调解高等教育活动。以法国为典型代表。(二)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又称分权制,一般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力不在中央政府,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决策、立法、财政拨款以及评估、监督职能。以美国为典型代表。(三)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简称结合型管理体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能,各自在不同层次行使其职能,并满足各方利益需要的管理体制,以德、日、英等国家为代表。开卷部分一、分析、论述题 (8选1)1. 谈一谈你对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的看法和想法?P171答题应围绕以下要点展开分析:(1)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2)在我国现今条件下,教师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的提高要有一个过程;(3)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与自己对社会贡献与作用的大小,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出色地履行教师职责,才能真心赢得社会的尊重。2.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析大学教学方法的特点P266答题应围绕以下要点展开分析(1)大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由教师直接控制转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由于大学生学习独立性增强,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四川2011年4月教师资格(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B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B )。A.巩固性谈话B.自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接交性谈话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C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 C )。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 B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D.重要手段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D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 苏格拉底B.孔子 亚里斯多德C.孟子 柏拉图D.朱喜 苏格拉底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20.“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4.道尔顿制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答: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研讨法;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5)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6)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B.测验C.访谈D.实验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比较性组织者28.过度学习29.创造性思维30.学习动机31.直观教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自考教育学一真题汇总及答案

填空:1、教育学是研究( )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2、教育现象包括( )和( )(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 )的体现。(人们主观意志)4、教育规律是( )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教育经验)5、我国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 )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 》)还早300年。(《学记》、乐正克、《论演说家的教育》)6、1632年,著名的( )国教育家( )出版了(《 》),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7、广义教育包括( )、( )、(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8、狭义教育既是( )有时可以作为( )的同义语使用。(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 )、( )、(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 )和( )。学校始建于( )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 )、( )、( )、( )、( )、( )。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和(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 )和( );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 )、( )、( );四学( )、( )、( )、( )。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 )、( )、( )、(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士、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遗传、环境、教育)12.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13.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__。(归宿)14.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和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5.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卢梭、洛克)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和__。(赫尔巴特、涂尔干)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__和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18.体育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本主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田径、体操、球类、游泳、军事体育;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19. 美育的任务是__、___、___。(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20. 美育的途径是___、___、___。(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曰常生活实施美育。21. 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__,培养__,发展学生的___。(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智力)22. 普通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__的双重任务。(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23.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4. 广义的教育制度即__,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__和___。(国民教育制度、教育设施、有关规章制度)25. 狭义的教育制度即__,简称学制。__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26. 建立学制的依据是___、__、___、___。(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政治经济制度;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27. 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颁布于___年,称为__。(1902年,壬寅学制)28. 中国实行的第一现代学制是__年,张之洞、荣庆、张伯熙三人重新修订的__。体现了“中学为体,__”的精神是。(1903年、癸卯学制、西学为用)29.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__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壬子癸丑学制)30. 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___学制,又称__或新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壬戌学制、“六三三制”)31. 新中国的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___年。(1951年)32. 1958年9月19日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确定了“___”的方针和“___”、“____”的具体原则。(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六个并举)33.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主体)34. 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__、___、___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35. 学生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式的一般的__、__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典型的、本质的)36.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具体任务包括___、___、___。(教书育人、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37. 教师的劳动特点是__、___、___、__。(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38.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作用。(领导者、主导作用)39.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___,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___作用。(传递者、承前启后的桥梁)40. 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41. 教学是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42. 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施教育目的的___。教学是学校工作的__,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___,全面安排。(基本途径、中心环节、教学为主)43. 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的__。(指导性文件)44. 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学大纲、教科书)45.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___,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基础知识和___,发展学生的___,形式科学世界观及培养__。教学过程是一种__。(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基本技能、智力和体力、道德品质的过程、特殊的认识过程)46.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问题,__和___曾有过长期争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派是____。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的学派是__。(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者、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47. 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__规律。(教育性)48. 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___。(基本要求)49.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和____。(启发式、注入式)50.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它是由17世纪捷克教育家__提出来的。中国在__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__中开始采用班级授课。(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1862年、京师同文馆)51. 课的类型分为__和___。(单一课、综合课)52.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__、___、___、___、___几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53. 教学的辅助形式有___、___、___。(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5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55. 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56.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方式有__、和__。(平时考查、考试)57. 考试一般有___、___和__三种(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58. 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一般有__、__。等级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__,另一类为__等。(百分制记分法、等级记分法、文字等级记分法、数字等级记分法)59.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__的活动,它一般包括__、___、___三个方面。(品德、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60. 道德和品德不同。道德是__,品德是__。(社会现象、个体现象)61.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__,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转化为___的过程。德育过程区别__的过程。(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受教育者品德、学生思想品德形成)62. 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__。(教育者提出的德育 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63. 德育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教育者___、___、__。(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64.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___、__、___、___的培养和提高过程。(知、情、意、行)65. 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___。德育原则来源于实践,是德育实践经验的__。我国孔子曾提出过循循善诱、___原则,英国洛克提出___,法国的卢梭提出___,德国赫尔巴特提出__,美国的杜威提出__的原则。(基本要求、总结和概括、因材施教、环境教育的原则、自然后果原则、爱的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社会化活动)66.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67.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___、___、___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68.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_、___、___。(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69.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自愿、灵活、实践)70. 三结合教育指的是___、___、___。(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71.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___、___、___,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的__,也是沟通学校与__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组织者、指导者、教育者、纽带、家庭、带好班级、教好学生)72. 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书面材料分析法)73.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级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全面了解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单项选择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 D.2006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p;C.怀特海p;D.克伯屈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多项选择题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A. 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 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简答题1. 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2. 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3. 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论述题1.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1)对事业无私奉献; (2)对学生,真诚热爱;(3)对同志,团结协作; (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答:(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这个,如果你报了学校或是社会办学机构,应该问相应负责的老师要,她们专业做自考培训的 每年的试题都会留档 ;如果你是自己复习的话 建议你找个相同专业的自考学生交流一下;还有就是拨打当地自考招考办电话咨询一下。一家之言 供参考 希望能帮到你

我把备考资料分享给你,直接下载。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

链接:

提取码:2356

百度文库里面就有:一些自考网站里面也有

自考教育学一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

BBCDABADAAAACBBBCABC

2011年7月自考试题《教育学》以下为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真题:教育学的试题答案官方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研究的( ) A.对象 B.特征 C.方法 D.任务 2.下列哪本教育学著作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的?( ) A.《教育漫话》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学记》 3.下列哪一种特征不属于现代教育的?( )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公共性 C.教育的宗教性 D.教育的科学性 4.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个现代学制称为(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5.少年期学生表现出“成人的身体,儿童的心理”的特征,说明了其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因此,杜威认为( ) A.教育无目的 B.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中 C.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外 D.教育不需要目的 7.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其实质就是强调美育的( ) A.直接功能 B.间接功能 C.附带功能 D.超美育功能 8.把课程理解为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 ) A.知识 B.经验 C.活动 D.体验 9.布鲁纳提出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强调的是( ) A.教师系统传授知识 B.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C.教师系统传授知识和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D.学生自学 10.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发现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授法 11.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较为详尽论述,从而奠定了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形式的基础的教育家是( ) A.昆体良 B.夸美纽斯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12.下列哪一种观点是罗杰斯在《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来的?( ) A.治疗为中心 B.咨询为中心 C.当事人为中心 D.训练为中心 13.所谓“矮子里拔高个”、“水涨船高”,这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4.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损害赔偿责任 15.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 )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师 17.儿童个体发展 18.教科书 19.集体 20.学生申诉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简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 22.简述智育的主要任务。 23.良好测验的标准有哪些? 24.简述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为必答题,26题和27题任选一题,两题均答者,以前一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试述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26.试述探究——研讨法的基本特点。 27.试述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的教学实施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28. 一位教师上自然课,开始上课时,老师从演示台里拿出一支蜡烛和一盒火柴放在台面,然后问学生:“我将用火柴和蜡烛做些什么?”学生回答说:“你将用火柴把蜡烛点燃。”老师又说:“不错,但是当蜡烛被点燃时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发生变化?当蜡烛燃烧时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一些学生举手谈了他们的看法。老师趁机把蜡烛点燃,蜡开始下滴。老师问道:“蜡烛为什么会向下滴?如果我们试着把滴下的东西点燃,会出现什么情况?滴下的东西来自哪里?蜡烛燃烧时是怎样变化的?” 一个学生解释说,滴下来的东西先被融化,然后又凝固起来。老师想要班里其他学生发表对这种解释的看法,便问道:“这种解释有什么证据吗?”几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讨论后认为,这种滴下来的物质在融化与凝固的过程中仅仅是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老师趁机问道:“我们把这种变化叫什么变化?” 两个学生举手回答说,可能叫物理变化。老师接着又问:“燃烧的蜡烛发生什么变化?蜡烛为什么越来越短直到最后不得不换一枝新蜡烛?”学生思考着这些问题,最后终于明白蜡烛也在发生化学变化。 试分析以上这个案例教师主要运用了哪种教学原则?并结合案例分析运用这一原则应体现的基本要求。

确立教学原则的依据(

填空:1、教育学是研究( )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2、教育现象包括( )和( )(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 )的体现。(人们主观意志)4、教育规律是( )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教育经验)5、我国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 )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 》)还早300年。(《学记》、乐正克、《论演说家的教育》)6、1632年,著名的( )国教育家( )出版了(《 》),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7、广义教育包括( )、( )、(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8、狭义教育既是( )有时可以作为( )的同义语使用。(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 )、( )、(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 )和( )。学校始建于( )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 )、( )、( )、( )、( )、( )。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和(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 )和( );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 )、( )、( );四学( )、( )、( )、( )。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 )、( )、( )、(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士、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遗传、环境、教育)12.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13.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__。(归宿)14.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和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5.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卢梭、洛克)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和__。(赫尔巴特、涂尔干)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__和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18.体育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本主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田径、体操、球类、游泳、军事体育;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19. 美育的任务是__、___、___。(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20. 美育的途径是___、___、___。(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曰常生活实施美育。21. 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__,培养__,发展学生的___。(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智力)22. 普通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__的双重任务。(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23.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4. 广义的教育制度即__,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__和___。(国民教育制度、教育设施、有关规章制度)25. 狭义的教育制度即__,简称学制。__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26. 建立学制的依据是___、__、___、___。(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政治经济制度;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27. 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颁布于___年,称为__。(1902年,壬寅学制)28. 中国实行的第一现代学制是__年,张之洞、荣庆、张伯熙三人重新修订的__。体现了“中学为体,__”的精神是。(1903年、癸卯学制、西学为用)29.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__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壬子癸丑学制)30. 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___学制,又称__或新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壬戌学制、“六三三制”)31. 新中国的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___年。(1951年)32. 1958年9月19日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确定了“___”的方针和“___”、“____”的具体原则。(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六个并举)33.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主体)34. 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__、___、___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35. 学生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式的一般的__、__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典型的、本质的)36.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具体任务包括___、___、___。(教书育人、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37. 教师的劳动特点是__、___、___、__。(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38.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作用。(领导者、主导作用)39.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___,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___作用。(传递者、承前启后的桥梁)40. 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41. 教学是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42. 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施教育目的的___。教学是学校工作的__,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___,全面安排。(基本途径、中心环节、教学为主)43. 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的__。(指导性文件)44. 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学大纲、教科书)45.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___,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基础知识和___,发展学生的___,形式科学世界观及培养__。教学过程是一种__。(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基本技能、智力和体力、道德品质的过程、特殊的认识过程)46.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问题,__和___曾有过长期争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派是____。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的学派是__。(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者、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47. 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__规律。(教育性)48. 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___。(基本要求)49.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和____。(启发式、注入式)50.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它是由17世纪捷克教育家__提出来的。中国在__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__中开始采用班级授课。(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1862年、京师同文馆)51. 课的类型分为__和___。(单一课、综合课)52.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__、___、___、___、___几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53. 教学的辅助形式有___、___、___。(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5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55. 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56.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方式有__、和__。(平时考查、考试)57. 考试一般有___、___和__三种(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58. 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一般有__、__。等级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__,另一类为__等。(百分制记分法、等级记分法、文字等级记分法、数字等级记分法)59.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__的活动,它一般包括__、___、___三个方面。(品德、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60. 道德和品德不同。道德是__,品德是__。(社会现象、个体现象)61.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__,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转化为___的过程。德育过程区别__的过程。(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受教育者品德、学生思想品德形成)62. 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__。(教育者提出的德育 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63. 德育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教育者___、___、__。(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64.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___、__、___、___的培养和提高过程。(知、情、意、行)65. 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___。德育原则来源于实践,是德育实践经验的__。我国孔子曾提出过循循善诱、___原则,英国洛克提出___,法国的卢梭提出___,德国赫尔巴特提出__,美国的杜威提出__的原则。(基本要求、总结和概括、因材施教、环境教育的原则、自然后果原则、爱的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社会化活动)66.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67.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___、___、___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68.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_、___、___。(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69.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自愿、灵活、实践)70. 三结合教育指的是___、___、___。(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71.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___、___、___,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的__,也是沟通学校与__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组织者、指导者、教育者、纽带、家庭、带好班级、教好学生)72. 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书面材料分析法)73.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级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全面了解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单项选择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 D.2006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p;C.怀特海p;D.克伯屈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多项选择题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A. 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 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简答题1. 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2. 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3. 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论述题1.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1)对事业无私奉献; (2)对学生,真诚热爱;(3)对同志,团结协作; (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答:(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自考教育学一历年真题汇总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考研属于我国正规研究生考试中的一个一级学科专业。关于教育学考研你们做好准备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学考研的相关试题以及试题参考答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教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

A.《学会关心》 B.《生命线》

C.《中学道德教育》 D.《社会与道德教育》

【真题解析】B

麦克菲尔等人编制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生命线丛书》。这套教材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第一部分:《设身处地》;第二部分:《证明规则》;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

2.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 )

A.职业倦怠 B.职业迷茫

C.职业逃避 D.职业道德失范

【真题解析】A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真题解析】D

12.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结构良好的教育有助于社会流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因此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

A.正向显性功能B.正向隐性功能

C.负向显性功能D.负向隐性功能

【真题解析】A

4.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利用这种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有( )

A.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B.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班级授课

C.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

D.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

【真题解析】A

本题可用排除法。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在于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含有班级授课的选项可以排除,而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5.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

A.诗书 B.礼乐 C.射御 D.书数

【真题解析】D

记忆性知识。“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是西周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

6.《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

A.“不陵节而施” B.“学不躐等”

C.“当其可” D.“盈科而后进”

【真题解析】D

“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是《学记》对于循序渐进原则的阐述;“当其可”是《学记》对于及时施教原则的阐述,是说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盈科而后进”是孟子对于循序渐进原则的阐述,强调学习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读书正确的进程应当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注满一个洼坎之后再注入下一个洼坎,未注满时绝不下流,由此渐次流入大海。而教学也应当像流水那样,注意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掌握,注意学习的知识的连续性,按照一定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

7.汉代实施察举制度,贯彻儒家“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其所谓“材”是指( )

A.经述之才 B.吏治之才 C.辞章之才 D.货殖之才

【真题解析】B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即把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推荐上来, 经过考核再加以录用,使学校培养出来的的人才和社会上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任用官员任官唯贤。是董仲舒为了克服官吏任用过程中论资排辈的现象提出的,是对官吏管理和选拔的规定。

8.唐代中央官学体系中实施儒学教育的学校主要为( )

A.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B.国子学,太学,中书学

C.太学,四门学,中书学 D.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

【真题解析】A

记忆性知识。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六学”和“二馆”。“六学”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中的前三学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于专科学校。

9.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 )

A.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 B.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

C.自愿报名、逐级考选 D.地方推荐、中央考试

【真题解析】C

记忆+理解性知识。本题考查的是察举制与科举制的特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10.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认为无须外求,只须明内在良知的古代教育家有( )

A.孟轲、王守仁 B.孟轲、朱熹

C.荀况、王守仁 D.荀况、朱熹

【真题解析】A

记忆+理解性知识。荀况、朱熹为外铄论的代表,王守仁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

11.明朝各地设立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学校是( )

A.武学 B.医学 C.阴阳学 D.社学

【真题解析】D

记忆性知识。明朝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

12.《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较为流行的蒙学教材。这类教材在编写上除了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 )

A.联系儿童生活 B.采用韵语形式

C.图文并茂 D.内容生动有趣

【真题解析】B

记忆性知识。注意审题,问答是“三百千”这类蒙学教材的特点。

13.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 )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国民政府时期

【真题解析】C

记忆性知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开展,文学作品逐渐使用白话文,其中出现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理想的国语教材和课外读物。

14.1927年经蔡元培等人提议试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借鉴国外教育行政制度的`结果。所借鉴的国家是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真题解析】A

记忆性知识。

15.奥古斯丁关于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A.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

B.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

C.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料

D.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教学

【真题解析】B

奥古斯丁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而不是去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现实世界);他反对把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作为教材;轻视自然科学。

16.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并根据此主张实施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真题解析】C

记忆性知识。

17.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反对的是

A.选择适合儿童禀赋的职业 B.选择对社会有用的职业

C.选择为法国政府服务的职业 D.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职业

【真题解析】C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其培养目标为“自然人”。卢梭提出选择职业的几条原则:有用,这是最基本的;适合自己的禀赋;适合自己的性别和年龄;清洁卫生,无害于身体;不要选择那种养承认乖戾性情、磨灭人上进心的职业。

18.在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设计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前提和基础地位的教育活动是

A.身体的养育 B.知识的学习

C.德行的塑造 D.礼仪的培养

【真题解析】A

洛克把体育放到首要位置。

19.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十分重视技术教育和专门学校的发展,曾被其喻为“能下金蛋的母鸡”的教育机构是

A.巴黎机械与化学工艺学校 B.圣苏尔特种军事学校

C.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D.巴黎理工学校

【真题解析】D

记忆性知识。以武力著称的拿破仑十分重视教育,积蓄智力资源。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称帝。第二天就在战神广场上亲授理工学校一面旗帜,上写“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当时的领旗人,学校首届毕业生阿拉戈,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1814年,俄、奥、普联军兵临巴黎城下,理工学校学生要求参战。面临灭顶之灾的拿破仑却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后来,这句名言被刻在巴黎理工学校梯型大教室的天花板正中心,一直激励着该校师生奋发好好学习

20.19世纪前半期,英国兴起的城市学院运动在较大程度上革新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此类学院在教育实践中强调

A.宗教神学知识教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教学并重

B.贵族子弟与中产阶层子弟同堂学习

C.古典学科与现代科学并行不悖

D.社会团体与政府合作管理

【真题解析】C

记忆性知识。本时期课程中除古典语文、宗教与道德外,也开设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商业、现代语等,还聘请著名法律和医生来校教授法律和医学等。

21.教育思想表现出鲜明的民主性,认为天才可能和美德出自茅舍的要比出自宫廷的多得难以计算的法国教育者是

A.爱尔维修 B.狄德罗 C.拉夏洛泰 D.卢梭

【真题解析】B

记忆性知识。狄德罗认为“茅舍和其他私人住宅的数目跟宫廷的数目的对比,就如同一万跟一的对比一样,而依照这一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舍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他承认教育具有巨大的解放作用。他说:"教育使人发现自己的尊严,就是奴隶也能够很快地感觉到他不是生而为奴隶的。" 初等教育应该是免费的义务教育。

2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贺拉斯曼关于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目的与作用理解的是

A.社会机器的平衡轮

B.社会人才的锻造炉

C.社会差异的复印机

D.社会意识的均衡阀

【真题解析】C

记忆性知识。赫拉斯曼说:“除了人类所创造的其他一切手段以外,教育是人们的情况的伟大均衡阀——它是社会机器的平衡轮。”赫拉斯曼把公立学校看成一个熔炉,从中锤炼出美国社会所需要的形形色色的人才。

23.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日本教育改革领导机构是

A.中央教育审议会 B.临时教育审议会

C.学生管理局 D.教学局

【真题解析】B

记忆性知识。1984年,日本国会批准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和1987年文部省成立的“教育改革推进本部”,是8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

24.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是

A.追求优异 B.生计教育

C.提高效率 D.教育公平

【真题解析】B

记忆性知识。

25.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A.吃一堑,长一智 B.近墨者黑

C.因噎废食 D.温故知新

【真题解析】B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近墨者黑是指接近坏人就会使人变坏。强调的是别人的影响,而非自己也学到的影响。

26.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主题标题与未加相比,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最适宜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

A.同化论 B.生成论

C.联想论 D.图式理论

【真题解析】D

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题目中给短文加上主题标题相当于把杂乱的知识组织起来,便于人们的学习。属于图式理论。

四川2011年4月教师资格(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B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B )。A.巩固性谈话B.自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接交性谈话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C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 C )。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 B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D.重要手段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D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 苏格拉底B.孔子 亚里斯多德C.孟子 柏拉图D.朱喜 苏格拉底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20.“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4.道尔顿制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答: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研讨法;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5)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6)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B.测验C.访谈D.实验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比较性组织者28.过度学习29.创造性思维30.学习动机31.直观教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2011年7月自考试题《教育学》以下为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真题:教育学的试题答案官方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研究的( ) A.对象 B.特征 C.方法 D.任务 2.下列哪本教育学著作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的?( ) A.《教育漫话》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学记》 3.下列哪一种特征不属于现代教育的?( )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公共性 C.教育的宗教性 D.教育的科学性 4.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个现代学制称为(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5.少年期学生表现出“成人的身体,儿童的心理”的特征,说明了其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因此,杜威认为( ) A.教育无目的 B.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中 C.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外 D.教育不需要目的 7.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其实质就是强调美育的( ) A.直接功能 B.间接功能 C.附带功能 D.超美育功能 8.把课程理解为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 ) A.知识 B.经验 C.活动 D.体验 9.布鲁纳提出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强调的是( ) A.教师系统传授知识 B.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C.教师系统传授知识和学生从活动中学习 D.学生自学 10.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发现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授法 11.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较为详尽论述,从而奠定了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形式的基础的教育家是( ) A.昆体良 B.夸美纽斯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12.下列哪一种观点是罗杰斯在《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来的?( ) A.治疗为中心 B.咨询为中心 C.当事人为中心 D.训练为中心 13.所谓“矮子里拔高个”、“水涨船高”,这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4.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损害赔偿责任 15.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 )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师 17.儿童个体发展 18.教科书 19.集体 20.学生申诉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简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 22.简述智育的主要任务。 23.良好测验的标准有哪些? 24.简述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为必答题,26题和27题任选一题,两题均答者,以前一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试述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26.试述探究——研讨法的基本特点。 27.试述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的教学实施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28. 一位教师上自然课,开始上课时,老师从演示台里拿出一支蜡烛和一盒火柴放在台面,然后问学生:“我将用火柴和蜡烛做些什么?”学生回答说:“你将用火柴把蜡烛点燃。”老师又说:“不错,但是当蜡烛被点燃时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发生变化?当蜡烛燃烧时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一些学生举手谈了他们的看法。老师趁机把蜡烛点燃,蜡开始下滴。老师问道:“蜡烛为什么会向下滴?如果我们试着把滴下的东西点燃,会出现什么情况?滴下的东西来自哪里?蜡烛燃烧时是怎样变化的?” 一个学生解释说,滴下来的东西先被融化,然后又凝固起来。老师想要班里其他学生发表对这种解释的看法,便问道:“这种解释有什么证据吗?”几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讨论后认为,这种滴下来的物质在融化与凝固的过程中仅仅是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老师趁机问道:“我们把这种变化叫什么变化?” 两个学生举手回答说,可能叫物理变化。老师接着又问:“燃烧的蜡烛发生什么变化?蜡烛为什么越来越短直到最后不得不换一枝新蜡烛?”学生思考着这些问题,最后终于明白蜡烛也在发生化学变化。 试分析以上这个案例教师主要运用了哪种教学原则?并结合案例分析运用这一原则应体现的基本要求。

  • 索引序列
  • 教育学一自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 自考教育学一真题及答案汇总
  • 自考教育学一真题汇总及答案
  • 自考教育学一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
  • 自考教育学一历年真题汇总及答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