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自考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发布时间:

自考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服装生产管理十一要点 服装生产管理,地点主要在车间,主要管理生产流水线、或成件生产。具体说来,服装生产就是从设计开始,到打样,确定生产,排料裁剪,组织流水生产,质检,包装,入库。* j$ {, z8 m2 L: X服装生产管理十一条铁定律:" N6 Y2 K: F5 Y5 W一、均衡生产,调度有序: y* D, @3 X6 Q, R { ⒈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结合本部的生产实力,具体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工作。- y- T. q7 k$ V- w9 K ⒉负责实施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贯彻落实致班组。" X R# o$ ]( ?# D; ?6 l3 e ⒊制定和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及工艺流程,从而使生产的产品,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保证进度和质量。 q- h% C$ H1 I% h5 ~ ⒋实现全面均衡有节奏的同步生产,使最终的生产便于包装及装箱。/ C L( ~) C" u+ l+ c, C 二、产品质量控制有力( w* _) d5 j" D0 b: X ⒈生产厂长接单后,先组织各组现场管理人员,分析该款标准样衣的工艺特点,仔细阅读工艺单的制作要求。7 v( ]9 v. b7 A( T$ D ⒉对标准样衣的各个部位协商制定质量标准,制定工艺流程。* n5 @8 @; I* t- @" J ⒊新款上线前务必督促有关现场管理员制作产前样、对一线生产员工缝制辅导到位,要求组长、质检人员进行巡检和半成品抽检。( M+ I+ Q7 o5 x& I& E( | ⒋严格要求并督促各组员工按工艺标准进行缝制,并及时向业务部门提供大货样。# R9 w5 ~; b% L ⒌各款在上线生产前即将生产时,有关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本班组员工开生产例会或早会,对该款做详细的说明,并将技术部提供的样衣、工艺单及质量标准标准书面通知,公布于众。: J% v& A! F7 A5 {& L6 h ⒍生产厂长必须组织督促各现场管理员将质量问题解决于车位之上,处理于成品之前,以保降低成品的返工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4 y$ C1 i: p2 v2 }3 k# w" b4 O- C& u 三、定员定额、先进合理) o' `/ {' ^0 n) u" Y4 z ⒈生产厂长可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归类所下单中各款式的性质,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水平,结合自身对车间各班的了解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到位,并固定人员生产,督促日产进度及现场收尾工作。" V% d H. [/ F5 o( F ⒉因公司分类为不同档次的产品,并且各个客户对品质要求水准不同,针对此类情况,结合厂部目前的生产实力,为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①现将车间缝制员工分为A、B两类,A类为缝制素质优等,B类为缝制素质差等,隔开进行有效的安排生产。②分别在每年的3、10两月份开展质量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动手.动脑的能力,着重从人性化管理上做文章。% _3 ` ]2 ^0 t, o# N 四、原辅材料,供应及时, x7 o! q- k1 r, T/ _2 q ⒈生产厂长必需及时追踪正下单的原辅材料,如有需上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 |4 ?# g4 }" `( D" L% @9 Q1 T# P ⒉组织车间各有关人员做好一切产前准备工作:如生产设备的配置,有关人员的调配,有关工具的搭配等。2 V% q( P" X) Y; j ⒊配合技术部准备好有关需用的定位板、实样板等各类生产前的必备用品,使每款上线,都井井有条,临阵不乱。' J. Z4 L( k( `- u& E6 i1 A 五、纪律严明、考核严格1 {6 h: S/ Q1 n$ I- d% U: r ⒈严格执行厂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管理制度,对违反本厂管理制度人员,视情节轻重,按规章制度有关条款予以处罚。0 Z F* n# Z# K. T& W1 `7 n
⒉督促每位员工准时上下班,做好车间有关人员的考勤制度。2 n5 h/ N# R' y7 P
⒊对考勤制度做到公正、公平,以理服人,以事实为根据。
9 z: O. X- F8 t7 P ⒋车间管理人员薪资实行底薪加抽成和“4+4+2”考核办法相结合的薪资体系。
+ o$ a7 H5 E3 T: R0 a 六、设备完好,运转正常6 n1 ?7 g" F1 b: B2 A. ?
⒈督促各组员工负责保养好各自的机台设备,做到“谁使用—谁保管—谁使用”。
: E2 t/ l3 P7 P" \, L: P ⒉督促有关人员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调整、维护和保养。
6 g* Z6 \- ]% c1 Z* K' W) k" f+ r ⒊督促各组员工每天上班清洁机台,检查自用设备是否完好,娟异常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以保机台运作正常。
2 H g- k3 j" }. o" |5 F2 W# } 七、安全第一,消除隐患1 Q; Y; ^/ b0 h7 U ⒈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第一。. Q: L2 J/ V7 n7 D. p ⒉做好安全生产消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M2 ]8 s1 |) @, y4 B7 C ⒊严禁一切易燃品及火种进入生产车间,车间内杜绝吸烟。+ O& U+ ~/ r, ]) e# X ⒋生产厂长每天下班前需督促有关人员检查车间每个角落,做好安全检查工作。6 K4 M& o' ]6 i8 f3 H J ⒌下班后督促各有关人员关闭好门窗,大门上锁前务必检查各门窗是否有关闭妥当,清理车间所有人员,关闭车间所有电路。9 u2 d6 N6 H( X4 k% f( M" D6 y8 a ⒍督促每位员工养成人离机关的习惯,并提醒有关人员定期安检。! S/ l: T6 r. B b* o. t) ? 八、堆放整齐,文明生产% F$ f" {0 y8 n# c
做到:裁片不落地,衣框不乱放;
: w. Q. y* R, \ 衣角不掉地,成品不乱堆;
% p/ z& i, y, T 散线不乱抛,断针不乱丢;8 a2 W$ ?/ z. z5 {
补片一换一,辅料次换优;
2 u$ v& B5 s: s 食物不进车间,杂物不放衣框;
3 l: o1 V4 X( x1 ^ 机台保持清洁,场地整洁卫生。
- v, o' q A8 `* l0 N, P ⒈平车、凳子、框子及有关工具、设备定放置,排放整齐,不准随意摆放、挪动或调换。
# K3 Z& Y, n6 \; N ⒉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如茶杯、零食等)严禁带入车间。
# E6 R: H" \. q7 ~; F, F ⒊要求半成品、成品要堆放整齐,不可随意捆绑,不能落地,次品隔离并加以标识,防止机器漏油造成污渍,对不同扎号的半成品或裁片分开,以免造成色差。. i4 m/ H/ _) f/ o6 G7 R/ N( v. G8 j
⒋保证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清洁,督促有关人员每天打扫生产现场,督促各组员工保持环境卫生。! o, G2 m$ F" U8 p O# c3 m
⒌督促有关人员定期擦洗门窗、现场地面及各生产备用工具。
! Y# `! P5 K/ N1 |7 k- c; l t+ d 九、原始记录,齐、准、快、明1 X3 m G) d b* M
⒈做好日常事物记录,车间的人事记录,登记好员工名单,对每单货的投产日期及结束日期、生产组别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妥善保管。# f* L) u, b7 ?. f9 F3 u* r
⒉现场管理人员保管好所有的生产资料,每天汇总各组上交的《生产日报表》、《质检记录》,及各项报告按时上报厂长处。
p6 C+ u$ ]- P& D0 m" E* w ⒊落实有关呈上的报告及《生产日报表》、《质检记录》是否准确实际和在看板上公示。& a9 ?! U1 o0 S: s! {2 U! d1 b
⒋每天下班前处理好当天的日常事务。- V! l6 _5 d2 ~$ L) Q
⒌负责车间生产数量收发一致,及时处理好车间与各有关部门的交接手续。* ]0 ^' d, ^- J' q
十、士气高涨,协调一致2 f# h; D9 B/ T! v3 |
⒈带头遵守厂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的规则上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激励机制,以达到充分发挥员工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这个目的,使之为公司更好的服务。+ c6 d1 `5 _3 K
⒉调动车间生产员工的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产工作气氛,使生产线员工士气高涨。 Q( A/ h- r: t% r6 ?# d
⒊协调各班组的生产分配恰到好处。根据有关人员的缝制技术,结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
( ?$ \; n P9 | ⒋督促各组长完成当日的生产计划指标,并保持每当位员工的持续运作。
q) }) a% p& y2 v ⒌督促质检员处理完当日交到验收室的成品,填写每日《检验记录》,督促发料员统计好当日发到车间的裁片,汇总、反馈给厂部。0 \8 \( m3 Y6 t+ U1 A3 }! k) L 十一、服务现场,以理服人% h" t/ r7 M) G ⒈负责及时处理好有关人员出现在生产线上的问题。 [. g( K% h9 [) o ⒉在操作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感情成分,使员工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为员工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如住宿、饮食等,使之为公司更好的服务。& h' K! E& b5 F; Y0 W* o) K! ?1 q ⒊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纠纷,有关人员务必恰当的处理好内部的人际关系,如有无法处理或较为严重的事情,及时反馈到厂部解决,切勿在生产现场与其发生冲突,造成负面影响。& b, W, U/ J( T% V; F5 a9 K ⒋负责维护好本车间的现场生产秩序,使生产有条不紊

服装生产管理流程及规范

你知道服装生产管理的流程是怎样的吗?你对服装生产管理的流程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服装生产管理流程及规范,欢迎阅读。

一、为规范生产管理工作及与相关部门业务流程,促进生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特制定本规范,在生产制造中心及关联流程有效,供参考。

二、服装公司生产管理基本流程模式:

三、各管理流程的具体职责与工作内容、要求:

1、生产需求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业务部负责订单接收,及时下达销售(或接单)计划给生产制造中心,以《销售计划通知单》的形式进行传达,业务部根据过去的销售统计及近期的市场需求和成品库存情况,在每月29日前下达常规产品次月度的销售月计划给生产制造中心。

售后服务部按服务的具体的情况,根据终端客户产品的实际需求,及时向生产制造中心下达成品或半成品生产计划,以《售后生产计划单》的形式进行传达。

服装公司除常规产品的生产制造外,业务部可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可对外销售半成品,但必须以临时《销售计划通知单》的形式进行传达;对外加工任务一般由生产制造中心归口管理,可作为临时生产任务流程。

因产品开发的需要或其他需要产生的生产计划,一般由需要单位负责人向生产制造中心下达书面生产计划并确认。

生产制造中心应将相关的生产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并要积极接受关联部门的生产标准咨询,回答要完整、准确、及时,同时积极参加合同评审。

2、生产标准的编制与及时更新

以生产管理事项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称为生产管理标准。从广义上来讲,生产管理标准的内容很广,涉及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从狭义上来说,生产管理标准仅涉及到与服装加工、制造等活动直接相关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管理等方面,即生产过程管理标准。一般来讲,生产管理标准包括:生产工艺标准、物料、服装生产周期、余裕时间标准、生产组织与劳动管理等。

生产标准的编制,由生产制造中心领导牵头,依据技术部提供的工艺标准和工时定额,结合公司的设备资源与人力资源情况,按服装实际工艺,拟订生产标准草案报主管批准后,交各生产单位。

物料消耗定额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本公司生产的具体条件,结合产品结构和工艺要求,以理论计算和技术测定为主,以经验估计和统计分析为辅来制定最经济最合理的消耗定额。

各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按生产工艺进行制作,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根据技术中心制定出的物质消耗定额进行管理,每一个季度对主要物质进行统计、汇总、核算。

正式颁布的.生产管理标准,应及时发放至业务部和采购部。

根据产品更新的需要,生产管理标准必须保持及时的更新。

3、编制生产计划

根据销售月计划,在每月31日前编制《月生产计划》发放至技术部、采购部、质管部、业务部和生产车间。

根据临时生产需求计划,及时合理编制《生产计划单》,发放至技术中心、采购部、质管部和生产车间。

计划的编制必须要有统一的生产单号、各工序的计划完成时间、各部门的任务计划、产品技术条件与要求等,要以生产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现有库存、客户的交期与各车间的实际生产能力,以保证计划的严肃性。

计划的发放必须进行接收签字登记。

4、计划达成与资料提供

计划下达后,各部门、车间要及时予以确认和反馈,生产制造中心同时要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生产能力的确认,包括目前的产品质量状况确认和临时生产任务(新产品或试产)的考虑,计划调度员要与其达成共识,做到事前预知、心中有数。

技术部根据生产计划日期,按时提供技术、工艺文件、图纸、材料清单、加工件等交生产制造中心签收。计划调度员按需进行复印再分发至采购部、质管部、生产车间(图纸提供一式三份,一份留存,一份交各生产车间、班组,一份交质管部检验时使用)。

采购部根据材料清单和库存量,按照生产计划及时完成采购和外加工计划;部分通用物料(如线,针等)可批量采购;公司内加工的服装,由生产制造中心负责安排生产,部分与生产进度密切相关的配饰由生产制造中心安排外购。

5、作业计划的编制

各生产车间在收到生产计划、生产工艺单后,应及时对本车间的生产资源情况(人、设备、材料等)进行确认,并编制书面的生产作业计划。

依据各工序的生产实际完成情况和定单的密集度情况,生产中心可为个别车间或工序编制临时作业计划,以免延误交期。

作业计划的编制要尽量考虑均衡、批良生产,减少频繁转换。

6、生产准备

服装生产车间要严格按《服装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主动做好车间设备的检修与保养工作,及时为生产做好相关的设备资源的准备。停电后,15分钟内必须发电恢复生产,二保范围内的设备故障3个小时内修复。

主关键材料到位后,由采购部填写物质验收单交至质检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并将信息反馈至生产制造中心和生产车间;不合格时,则通知采购部及时处理,同时采购部要将延迟交货时间信息反馈至生产制造中心,以便能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各生产车间如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则提出申请,报生产制造中心审核后安排制作(技术部负责提供图纸),制作完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生产车间使用。

7、生产过程组织

作为生产过程控制的牵头组织部门,生产中心要对产品的生产做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统计,部门主管要不定时确认作业标准、生产现场“5S”现状、在产质量情况,计划调度员要及时确认生产进度、质量异常情况、生产异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必须积极处理并及时反馈。

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车间应积极遵守工艺标准,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作业,监督执行“三检”(自检、互检和专检)制生产。

各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和工艺难题,应立即将信息反馈至技术部或相关项目负责人进行处理;如遇质量问题,则将信息反馈至质管部(由质管部组织相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填写质量记录。

不能按生产计划时间完成的,生产车间应提前将信息向生产制造中心反馈,再由生产制造中心将信息反馈至业务部。

服装标识的规定:服装完工后,须跟上标识卡(填写批号、款号、订单号、工号、检验员、日期等)。

服装外发(交接、运输)的规定:进行服装成品或半成品交接时,由双方指定专人交接、确认、签收(履行签字手续,采用《合格签收卡》的形式进行),不合格和标识不清的产品有权拒收,如不合格和标识不清。

生产车间现场作业区、原材料堆放区、半成品堆放区、不合格品与废品区、安全通道、工具区、其他区域的划分严格按“5S”定置管理办法执行。按照技术、生产工艺要求,车间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防护,不得随意占用安全通道,尽量保持通道畅通。下班时,要按照规定进行合理放置,对生产作业等区域进行清理、清扫。

生产异常发生时,由其直接主管立即通知相关责任部门和直属上级,并报告生产制造中心。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并执行,异常排除后,由发生部门填写记录,每月月底由生产制造中心核对、汇总。

8、生产统计与数据整理

生产中心对生产车间实行生产日常报制度,日报表由各车间车间主任进行填写上报(必须按照表格所列内容分工序进行填写,有定单的必须写明生产批号、单号、款号、数量等,备注栏里可以填写说明过程控制情况、对生产中心的工作建议等,并应在次日上午8时前上交至生产制造中心统计员处),车间主任因故不在时,可由车间主任指定专人进行填写。

统计员根据日报表与实际进度跟踪情况,及时认真做好《生产汇总表》、《生产进度统计台帐》、《生产计划未完成情况表》的入帐和更新工作;次月3日前,计划调度员协助统计员认真做好上月度的各项生产统计与产能分析上报。

半成品统计由各车间主任负责,每月底由生产制造中心牵头安排统计、财务人员和车间一同进行盘存。

9、发货准备、包装与装卸

服装成品仓管员应与生产制造中心做好成品的入库交接工作,建立服装成品台帐,同时要求每一款的库存产品数据真实可靠。服装成品仓管员负责服装成品入库、出库发货、退货接收的具体工作,每天务必与销售中心互通库存信息,并为生产制造中心下达生产计划合理控制库存提供依据。

服装成品仓管员在发货前应确认发货对象,认真核对发货产品的款号、颜色、尺码、数量、到货地点等相关信息。

服装成品仓管员应将承运车辆的行驶证、驾驶员的驾驶证、身份证等复印留存,登记驾驶员的联系电话,随时掌握货物途中的运行情况,保证服装安全快捷地运抵目的地。所有出库产品必须有完整的出库手续,原始凭证应交财务及统计员入帐。

如何做好一个服装生产管理者

服装生产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管理技术,其内容包括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质量管理、服装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物料管理、产品制造和成本管理等。服装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计划、组织、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服装生产管理体系。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如何有效做好生产管理的知识,欢迎阅读。

第一:均衡生产,调度有序

⒈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结合本部门的生产实力,具体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工作。

⒉负责实施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贯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⒊制定和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及工艺流程,从而使生产的产品,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保证进度和质量。

⒋实现全面均衡有节奏的同步生产,使最终的生产便于包装及装箱。

第二:产品质量要控制有力

⒈生产厂长接单后,先组织各组现场管理人员,分析该款标准样衣的工艺特点,仔细阅读工艺单的制作要求。

⒉对标准样衣的各个部位协商制定质量标准,制定工艺流程。

⒊新款上线前务必督促有关现场管理员制作产前样、对一线生产员工缝制辅导到位,要求组长、质检人员进行巡检和半成品抽检。

⒋严格要求并督促各组员工按工艺标准进行缝制,并及时向技术部门提供大货样。

⒌各款在上线生产前,技术部门、有关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本班组员工开生产例会或早会,对该款衣服的制作标准做详细的说明,并将技术部提供的样衣、工艺单及质量标准书面通知各部门。

⒍生产车间负责人必须组织督促各现场管理员将质量问题解决于车位之上,处理于成品之前,降低成品的返工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第三:班组定员和分配任务要科学合理

⒈生产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和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水平,结合车间各班组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到位,并固定人员生产,督促日产进度及现场收尾工作。

2.开展质量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动手.动脑的能力,着重从人性化管理上做文章。

第四:原、辅材料,供应及时

⒈生产部门要及时追踪正下单的原辅材料,如有需上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

⒉组织车间各有关人员做好一切产前准备工作:如生产设备的配置,有关人员的调配,有关工具的搭配等。

⒊配合技术部准备好有关需用的定位板、各种模板等各类生产前的必备用品,使每款上线,都井井有条,临阵不乱。

第五:设备完好,运转正常

⒈督促各组员工负责保养好各自的机台设备,做到“谁使用—谁保管—谁使用”。

⒉督促有关人员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调整、维护和保养。

⒊督促各组员工每天上班清洁机台,检查自用设备是否完好,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以保机台运作正常。

第六:纪律严明、考核严格

⒈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管理制度,对违反本公司管理制度人员,视情节轻重,按规章制度有关条款予以处罚。

⒉督促每位员工准时上下班,做好车间有关人员的考勤制度,做到公正、公平。

3.建立建全绩效管理体系,创造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良好氛围。

第七:安全第一,消除隐患

⒈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第一。

⒉做好安全生产消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⒊严禁一切易燃品及火种进入生产车间,车间内杜绝吸烟。

⒋生产部门每天下班前需督促有关人员检查车间每个角落,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⒌下班后督促各有关人员关闭好门窗,大门上锁前务必检查各门窗是否有关闭妥当,清理车间所有人员,关闭车间所有电路。

⒍督促每位员工养成人离机关的习惯,并提醒有关人员定期安检。

第八:堆放整齐,文明生产

做到:裁片不落地,衣框不乱放;

衣角不掉地,成品不乱堆;

散线不乱抛,断针不乱丢;

补片一换一,辅料次换优;

食物不进车间,杂物不放衣框;

机台保持清洁,场地整洁卫生。

⒈平车、凳子、框子及有关工具、设备定放置,排放整齐,不准随意摆放、挪动或调换。

⒉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如茶杯、零食等)严禁带入车间。

⒊要求半成品、成品要堆放整齐,不可随意捆绑,不能落地,次品隔离并加以标识,防止机器漏油造成污渍,对不同床号的半成品或裁片要分开,以免造成色差。

⒋保证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清洁,督促有关人员每天打扫生产现场,督促各组员工保持环境卫生。

⒌督促有关人员定期擦洗门窗、现场地面及各生产备用工具。

第九:服务现场,以理服人

⒈负责及时处理好有关人员出现在生产线上的问题。

⒉在操作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感情成分,使员工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为员工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如住宿、饮食等,使之为公司更好的服务。

⒊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纠纷,有关人员务必恰当的处理好内部的人际关系,如有无法处理或较为严重的事情,及时反馈到公司经理室解决,切勿在生产现场与其发生冲突,造成负面影响。

⒋负责维护好本车间的现场生产秩序,使生产有条不紊。

第十:士气高涨,协调一致

⒈带头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的规则上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激励机制,以达到充分发挥员工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这个目的,使之为公司更好的服务。

⒉调动车间生产员工的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产工作气氛,使生产线员工士气高涨。

⒊协调各班组的生产分配恰到好处。根据有关人员的缝制技术,结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

⒋督促各组长完成当日的生产计划指标,并保持每道工序员工的持续运作。

⒌督促质检员处理完当日交到后道的成品,填写每日《检验记录》,督促发料员统计好当日发到车间的裁片,汇总、反馈给财务部。

第十一:原始录,齐、准、快、明

⒈做好日常事物记录,车间的人事记录,登记好员工名单,对每单货的投产日期及结束日期、生产组别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妥善保管。

⒉现场管理人员保管好所有的生产资料,每天汇总各组上交的《生产日报表》、《质检记录》,及各项报告按时上报厂长处。

⒊各车间负责人落实有关呈上的报告及《生产日报表》、《质检记录》是否准确。

⒋每天下班前处理好当天的日常事务。

⒌负责车间生产数量收发一致,及时处理好车间与各有关部门的交接手续。

如果你是打工者,用心去做,细心,耐心,恒心!如果你是老板,也用心去做,细心,爱心,博爱之心

自考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件衣服从“出生”到“死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大多需要经过:原材料生产、衣服加工、成品运输、使用衣服和废旧物处理五个步骤。 那么从这五个步骤对环境产生着怎样的影响呢?

原材料生产

棉、麻等天然纤维没有化纤那样的生产过程,一定程度上更环保。但其种植过程中也需要耗费农药、化肥、杀虫剂和水,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化纤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这些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气和废水对生态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衣服加工

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比如原材料储存、加工、纺织、印染、缝纫等,都会使用到大量的化学添加剂,会严重的污染环境。加工环节简单的衣物不仅碳排放少,同时可以减轻环境压力,最重要的是减小因化学添加剂而产生的皮肤不适现象。

成品运输

服装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掉大量的石油、电力等宝贵能源,因此也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所以消费者应该尽量选择本地生产制造的衣物,这将大大减少衣物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使用衣服

服装在使用过程中会多次经历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要消耗水和电。当前我国电力有许多来自于火力,因此加工过程间接造成了大量碳排放。所以我们提倡大家减少清洗衣服的次数,尽量手洗衣服,减少碳排放。

废旧物处理

当前我国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这不仅消耗了煤炭、电力等能源,焚烧过程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包括温室气体、燃烧后的灰烬等。当衣服破旧后,我们可以通过 DIY改造等方式延长其寿命。这样的做法不仅为自己节约金钱,同时也是在为环境做贡献。

引起服装衣物污染问题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体的分泌物如汗、油脂等的内部污染;二是外界环境对衣物的污染,如油污和灰尘等;三是衣物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纺织材料和化学加工剂对服装的污染;四是衣物洗涤时产生的污染,主要是干洗所引起的污染问题。

四川自考本科自考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W081602)必考科目 01017品牌服装设计 、01012服装生产与管理学 、00015英语(二)等,具体请登录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自考课程 自考课程类型一共有三种:必考、选考和加考。 必考课程是考生自考毕业必须要全部通过的考试科目。 加考是对接自考本科的考生,因其专科专业与自考本科专业,在专业类别上存在一定差异,故要求考生必须考自考专科若干门课程的一种规定。加考的课,都是专科阶段的课。简单来说:加考=不符合条件的需要额外考这几门。 选考指某一专业的应考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及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有选择的考试的课程。但这种选择是有限制的。即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考试课程与学分(专业代码:A050442)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001* 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必考 笔试 002* 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3 必考 笔试 003* 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 必考 笔试 004* 2126 应用文写作 4 必考 笔试 005 3902 服装发展简史 4 必考 笔试 006 0677 服装材料 4 必考 笔试 007 3903 服装画技法 6 必考 笔试 008 0683 服装市场与营销 4 必考 笔试 009 3904 服装生产管理 6 必考 笔试 010 3905 服装企业督导管理 4 必考 笔试 011 5409 成衣制作工艺 6 必考 笔试 012 5401 服装纸样原理 6 必考 笔试 013 5334 服装设计 6 必考 笔试 014 3906 服装品质管理 4 必考 笔试 015 5427 设计实习 8 必考 实践考核 毕业要求:不少于15门课程,且不低于70学分。课程设置:必考课15门70学分。说明:类型序号带“*”的课程均使用全国考委组编的大纲、教材,参加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专本连读三年 学费9880元/学年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考试类型 考试方式 00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统考 笔试 00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统考 笔试 003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统考 笔试 003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2 委考 实践考核 004 03907 西洋服装史 4 统考 笔试 005 03908 服装材料学 4 统考 笔试 006 07541 服饰文化 4 统考 笔试 007 03909 服装设计(一) 6 委考 实践考核 008 03910 服装工业工程 5 统考 笔试 009 03911 服装国际贸易 4 统考 笔试 010 03912 服装结构设计 7 委考 实践考核 011 03914 成衣工艺设计 5 委考 实践考核 012 0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委考 实践考核 101 00015 英语(二) 14 选考 笔试 102 03915 服装连锁店管理 5 选考 笔试 103 03916 服装消费心理学 4 选考 笔试 104 03917 服装制板与放码 5 选考 实践考核 105 03918 服装流行分析 4 选考 笔试 106 03919 服装市场调查与分析 4 选考 笔试 107 03920 服装商品检验 4 选考 笔试 108 03921 服装专业英语 4 选考 笔试 201 03902 服装发展简史 4 加考 笔试 202 05334 服装设计 6 加考 实践考核 203 05409 成衣制作工艺 6 加考 实践考核 204 05401 服装纸样原理 6 加考 实践考核 231 00024 普通逻辑 4 加考 笔试 注:1、 考试院政策支持:平时出勤考核和课时计入该课程成绩(即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2、 委考:由省考试院委托我们公开学院自主出题考试。

自考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点归纳

1.计划服装生产的整个管理过程都必须从计划开始。计划就是为企业管理制定目标,也是为企业管理提供指导方针和确立行动方案。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计划职能包括确立目标、决策和制定计划方案等内容。在通过市场调研、预测后,确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和方针,制定和选择与本企业生产产品相适应的计划方案。计划正确与否对企业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计划是比较难制定的,特别是服装商品的计划,其品种、款式、颜色必须要紧密关注时尚流行趋势和市场需求。2.组织组织要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出发,服从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政策。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挑选和配备企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科学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并及时调整和改善组织系统,使其向服装企业目标有效运行的一种活动。根据服装生产品种的繁简和批量大小,组织设置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尽可能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技术工人的积极性。同时,生产组织工作要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决策,顺应生产规律,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为了确保生产组织工作的落实,生产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健全生产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比如:原辅材料检验制度,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制度,材料准备确认制度,技术准备复核制度,生产车间的首件封样制度,样板及工艺文件的复核制度,车间现场的文明生产制度等。3.协调协调就是对生产管理内部或外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节商洽,使他们之间的问题得到解决,建立起良好的配合关系,以免产生管理上无效的内耗,便于有效地达到生产管理目标。协调的范围涉及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车间之间、同事之间。在服装生产管理上需要协调的内容有:领导预测生产能力与车间实际生产能力的矛盾、经营部门与生产部门的矛盾、原辅材料供应与使用部门的矛盾、技术部门与质量监督部门的矛盾、生产车间与设备保养部门的矛盾、劳动人事部门测定的工时定额与车间达标的矛盾、技术部门下达的一级排料与裁剪车间实际用料的矛盾、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的矛盾、执行服装标;隹与客户特殊的技术要求的矛盾等等,都要通过生产管理部门的协调,得到合理的解决。生产管理部门的协调必须贯彻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既要符合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又要考虑到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利益的兼顾,妥善协调,合理解决。

服装生产管理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服装生产管理是指服装生产从投料到产品完成的全过程的管理,同时也包括与服装生产有关的生产要素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及其与生产相关的信息管理。

根据一般生产管理原则:1.管理好人员2.管理好设备仪器3.整理好方法和操作守则4.管理好供料商和来料质量5.做好工作环境维护和保护地球资源。6.服装业重点:设计,图纸样板加强管理版本和专利设计。谨供参考!

服装企业督导管理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阐述了服装企业一线管理者应具备的督导管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主要内容包括服装企业管理基础、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服装企业的组织、员工的招聘与培训、领导、激励、沟通、服装企业的管理控制、员工思想管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与价值观,掌握组织、计划、控制、领导、激励、沟通等一线督导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分与解决服装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完整、准确地理解组织、计划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及原理,学会应用这些原理发现、解决服装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企业管理的能力。服装企业督导管理课程重点: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服装企业组织、领导、激励、沟通、员工招聘与培训、服装企业管理基础。服装企业督导管理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点,学生需要根据考试大纲复习。复习层次有:识记、领会、应用。1、识记要求学生了解课程中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或识别;2、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3、应用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运用学过的本课程规定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题型主要为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自考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点归纳图

服装生产管理流程及规范

你知道服装生产管理的流程是怎样的吗?你对服装生产管理的流程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服装生产管理流程及规范,欢迎阅读。

一、为规范生产管理工作及与相关部门业务流程,促进生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特制定本规范,在生产制造中心及关联流程有效,供参考。

二、服装公司生产管理基本流程模式:

三、各管理流程的具体职责与工作内容、要求:

1、生产需求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业务部负责订单接收,及时下达销售(或接单)计划给生产制造中心,以《销售计划通知单》的形式进行传达,业务部根据过去的销售统计及近期的市场需求和成品库存情况,在每月29日前下达常规产品次月度的销售月计划给生产制造中心。

售后服务部按服务的具体的情况,根据终端客户产品的实际需求,及时向生产制造中心下达成品或半成品生产计划,以《售后生产计划单》的形式进行传达。

服装公司除常规产品的生产制造外,业务部可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可对外销售半成品,但必须以临时《销售计划通知单》的形式进行传达;对外加工任务一般由生产制造中心归口管理,可作为临时生产任务流程。

因产品开发的需要或其他需要产生的生产计划,一般由需要单位负责人向生产制造中心下达书面生产计划并确认。

生产制造中心应将相关的生产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并要积极接受关联部门的生产标准咨询,回答要完整、准确、及时,同时积极参加合同评审。

2、生产标准的编制与及时更新

以生产管理事项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称为生产管理标准。从广义上来讲,生产管理标准的内容很广,涉及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从狭义上来说,生产管理标准仅涉及到与服装加工、制造等活动直接相关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管理等方面,即生产过程管理标准。一般来讲,生产管理标准包括:生产工艺标准、物料、服装生产周期、余裕时间标准、生产组织与劳动管理等。

生产标准的编制,由生产制造中心领导牵头,依据技术部提供的工艺标准和工时定额,结合公司的设备资源与人力资源情况,按服装实际工艺,拟订生产标准草案报主管批准后,交各生产单位。

物料消耗定额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本公司生产的具体条件,结合产品结构和工艺要求,以理论计算和技术测定为主,以经验估计和统计分析为辅来制定最经济最合理的消耗定额。

各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按生产工艺进行制作,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根据技术中心制定出的物质消耗定额进行管理,每一个季度对主要物质进行统计、汇总、核算。

正式颁布的.生产管理标准,应及时发放至业务部和采购部。

根据产品更新的需要,生产管理标准必须保持及时的更新。

3、编制生产计划

根据销售月计划,在每月31日前编制《月生产计划》发放至技术部、采购部、质管部、业务部和生产车间。

根据临时生产需求计划,及时合理编制《生产计划单》,发放至技术中心、采购部、质管部和生产车间。

计划的编制必须要有统一的生产单号、各工序的计划完成时间、各部门的任务计划、产品技术条件与要求等,要以生产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现有库存、客户的交期与各车间的实际生产能力,以保证计划的严肃性。

计划的发放必须进行接收签字登记。

4、计划达成与资料提供

计划下达后,各部门、车间要及时予以确认和反馈,生产制造中心同时要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生产能力的确认,包括目前的产品质量状况确认和临时生产任务(新产品或试产)的考虑,计划调度员要与其达成共识,做到事前预知、心中有数。

技术部根据生产计划日期,按时提供技术、工艺文件、图纸、材料清单、加工件等交生产制造中心签收。计划调度员按需进行复印再分发至采购部、质管部、生产车间(图纸提供一式三份,一份留存,一份交各生产车间、班组,一份交质管部检验时使用)。

采购部根据材料清单和库存量,按照生产计划及时完成采购和外加工计划;部分通用物料(如线,针等)可批量采购;公司内加工的服装,由生产制造中心负责安排生产,部分与生产进度密切相关的配饰由生产制造中心安排外购。

5、作业计划的编制

各生产车间在收到生产计划、生产工艺单后,应及时对本车间的生产资源情况(人、设备、材料等)进行确认,并编制书面的生产作业计划。

依据各工序的生产实际完成情况和定单的密集度情况,生产中心可为个别车间或工序编制临时作业计划,以免延误交期。

作业计划的编制要尽量考虑均衡、批良生产,减少频繁转换。

6、生产准备

服装生产车间要严格按《服装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主动做好车间设备的检修与保养工作,及时为生产做好相关的设备资源的准备。停电后,15分钟内必须发电恢复生产,二保范围内的设备故障3个小时内修复。

主关键材料到位后,由采购部填写物质验收单交至质检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并将信息反馈至生产制造中心和生产车间;不合格时,则通知采购部及时处理,同时采购部要将延迟交货时间信息反馈至生产制造中心,以便能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各生产车间如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则提出申请,报生产制造中心审核后安排制作(技术部负责提供图纸),制作完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生产车间使用。

7、生产过程组织

作为生产过程控制的牵头组织部门,生产中心要对产品的生产做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统计,部门主管要不定时确认作业标准、生产现场“5S”现状、在产质量情况,计划调度员要及时确认生产进度、质量异常情况、生产异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必须积极处理并及时反馈。

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车间应积极遵守工艺标准,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作业,监督执行“三检”(自检、互检和专检)制生产。

各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和工艺难题,应立即将信息反馈至技术部或相关项目负责人进行处理;如遇质量问题,则将信息反馈至质管部(由质管部组织相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填写质量记录。

不能按生产计划时间完成的,生产车间应提前将信息向生产制造中心反馈,再由生产制造中心将信息反馈至业务部。

服装标识的规定:服装完工后,须跟上标识卡(填写批号、款号、订单号、工号、检验员、日期等)。

服装外发(交接、运输)的规定:进行服装成品或半成品交接时,由双方指定专人交接、确认、签收(履行签字手续,采用《合格签收卡》的形式进行),不合格和标识不清的产品有权拒收,如不合格和标识不清。

生产车间现场作业区、原材料堆放区、半成品堆放区、不合格品与废品区、安全通道、工具区、其他区域的划分严格按“5S”定置管理办法执行。按照技术、生产工艺要求,车间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防护,不得随意占用安全通道,尽量保持通道畅通。下班时,要按照规定进行合理放置,对生产作业等区域进行清理、清扫。

生产异常发生时,由其直接主管立即通知相关责任部门和直属上级,并报告生产制造中心。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并执行,异常排除后,由发生部门填写记录,每月月底由生产制造中心核对、汇总。

8、生产统计与数据整理

生产中心对生产车间实行生产日常报制度,日报表由各车间车间主任进行填写上报(必须按照表格所列内容分工序进行填写,有定单的必须写明生产批号、单号、款号、数量等,备注栏里可以填写说明过程控制情况、对生产中心的工作建议等,并应在次日上午8时前上交至生产制造中心统计员处),车间主任因故不在时,可由车间主任指定专人进行填写。

统计员根据日报表与实际进度跟踪情况,及时认真做好《生产汇总表》、《生产进度统计台帐》、《生产计划未完成情况表》的入帐和更新工作;次月3日前,计划调度员协助统计员认真做好上月度的各项生产统计与产能分析上报。

半成品统计由各车间主任负责,每月底由生产制造中心牵头安排统计、财务人员和车间一同进行盘存。

9、发货准备、包装与装卸

服装成品仓管员应与生产制造中心做好成品的入库交接工作,建立服装成品台帐,同时要求每一款的库存产品数据真实可靠。服装成品仓管员负责服装成品入库、出库发货、退货接收的具体工作,每天务必与销售中心互通库存信息,并为生产制造中心下达生产计划合理控制库存提供依据。

服装成品仓管员在发货前应确认发货对象,认真核对发货产品的款号、颜色、尺码、数量、到货地点等相关信息。

服装成品仓管员应将承运车辆的行驶证、驾驶员的驾驶证、身份证等复印留存,登记驾驶员的联系电话,随时掌握货物途中的运行情况,保证服装安全快捷地运抵目的地。所有出库产品必须有完整的出库手续,原始凭证应交财务及统计员入帐。

自考专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有服装材料、服装画技法、立体裁剪、服装市场与营销、服装基础图案及配饰、服装发展简史、服装生产管理、设计实习、成衣制作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应用文写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自考本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有服装色彩(实)、高级女装设计(实)、服装CAD(二)(实)、服装材料学(二)、女装构成与工艺(实)、立体裁剪(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装画(实)、展示设计(实)、中国近代史纲要、服装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设计、男装构成与工艺(实)、男装设计(实)、英语(二)。

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自考服装设计专科课程设置,你看看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001* 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必考 笔试 002* 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3 必考 笔试 003* 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 必考 笔试 004* 2126 应用文写作 4 必考 笔试 005 3902 服装发展简史 4 必考 笔试 006 0677 服装材料 4 必考 笔试 007 3903 服装画技法 6 必考 笔试 008 0683 服装市场与营销 4 必考 笔试 009 3904 服装生产管理 6 必考 笔试 010 3905 服装企业督导管理 4 必考 笔试 011 5409 成衣制作工艺 6 必考 笔试 012 5401 服装纸样原理 6 必考 笔试 013 5334 服装设计 6 必考 笔试 014 3906 服装品质管理 4 必考 笔试 015 5427 设计实习 8 必考 实践考核

服装生产企业的生产流程服装厂的生产流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前期操作第一步的操作并不是从选料或裁剪开始,收到原样品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首先要分析款样以及订单操作中的注意点,确认尺码,整理各颜色主辅料的使用。首先是规格表,规格表可以分为款样规格表、批办样规格表、产前规格表。其中款式样此规格表主要用于设计师看款式效果及生产的用料计算。一般情况下用同类布料打样,允许辅料代用。对生产工厂来讲,此规格表仅仅是供报价用,以便争取得到真正的定单,在运用这个表格时应注意每个项目内容与规格,因为这些内容与规格往往同成本直接相关联,任何有利于降低成本而又不改变原有服装的基本要求的方法和建议都可以采讷。所有在此规格表中变化的内容,都必须做出注释,以便下一步工作开展的时候前后对应。此外,批办样此规格表主要用于打批办样。批办样制作前,根据提供的款式样和样品规格表中具体要求逐项进行操作,检查样品的织物组织、结构规格、测量所有的尺寸,确信各个点的尺寸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把款式样和规格表给相关的技术人员,审查各疑点难点,以便全面了解样衣的情况。原则上,打批办样用正式主料和辅料。另外,产前表此规格表主要是批办样被客户批准后客户才提供的表格。只有这个产品规格表才是供工厂大货生产用。如果用以前的规格表代替,经常会发生差错,因为经过打样后,客户常更改原有的尺寸,而这个尺寸的更改又往往是不起眼的,在大批生产经营之前,还须打一次样,叫做产前样,在制作这个样衣中,所有的主料和辅料都必须用以后生产中要用的料,客户完全认可后方可大批开裁。二、服装生产具体操作:服装生产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布料物料进厂检验、排料、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等八个工序。材料的检验与测试:包括色差的检验,维斜和疵点的检验。布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物料检验包括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物料不予投产使用。接下来就是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合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样衣经过客户确认签字后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排料:先进行1:10的预缩排料,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裁剪:每辅料与裁剪一次称之为一床或一刀,裁床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相对的节约原材料,比手工裁剪更能确保质量,一般裁剪的层数越少成本越高。(上页图为工厂中的裁剪单)缝制:缝迹和缝型是缝合的基本要素,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程实行流水作业。 缝制时有制程分析图表。三、后期工序:锁眼钉扣:服装中的锁眼和钉扣通常由机器加工而成,扣眼根据其形状分为平型和眼型孔两种,俗称睡孔和鸽眼孔。睡孔多用于衬衣、裙子、裤等薄型衣料的产品上。鸽眼孔多用于上衣、西装等厚型面料的外衣上。服装整烫:整烫的作用是用喷雾整烫使服装得到预缩,使衣服外形美观,改变材料的伸缩度,进行塑型。熨烫时在衣内套入衬板使产品保持一定的形状和规格,衬板的尺寸比成衣所要求的略大些,以防回缩后规格过小,熨烫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0℃~200℃之间较为安全,不易烫黄、焦化。服装检验:服装即将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出厂前的检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影响成衣检验质量的因素有许多方面,因而,成衣检验是服装企业管理链中重要的环节。正确的检验观至关重要,质量检验是指用某种方法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度量,并将这些测定结果与评定标准加以比较,以确定每个产品或服务的优劣,以及整批产品或服务的批量合格与否。与所要求的质量相比,生产出的产品性质会参差不齐,有一定的差距。对于这种差距,检验人员需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定产品合格与否。通常执行的标准是:属于允许范围内的差距判定为合格品;超出允许范围内的差距判定为不合格品。成品包装:服装的包装可分挂装和箱装两种。箱装一般又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之分。内包装指一件或数件服装入一胶袋,服装的款号、尺码应与胶袋上标明的一致,包装要求平整美观,一些特别款式的服装在包装时要进行特别处理。例如扭皱类服装要以绞卷形式包装,以保持其造型风格。外包装一般用纸箱包装,根据客户要求或工艺单指令进行尺码颜色搭配。包装形式一般有混色混码、独色独码、独色混码、混色独码四种。以上纯属转载别人的,感觉介绍还是比较全面的,看看对你有没有用吧。。。

自考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点汇总

商品陈列 价格 卫生 采购 对了一定要细心和有爱心把商品当做自己的孩子

服装生产管理十一要点 服装生产管理,地点主要在车间,主要管理生产流水线、或成件生产。具体说来,服装生产就是从设计开始,到打样,确定生产,排料裁剪,组织流水生产,质检,包装,入库。* j$ {, z8 m2 L: X服装生产管理十一条铁定律:" N6 Y2 K: F5 Y5 W一、均衡生产,调度有序: y* D, @3 X6 Q, R { ⒈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结合本部的生产实力,具体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工作。- y- T. q7 k$ V- w9 K ⒉负责实施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贯彻落实致班组。" X R# o$ ]( ?# D; ?6 l3 e ⒊制定和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及工艺流程,从而使生产的产品,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保证进度和质量。 q- h% C$ H1 I% h5 ~ ⒋实现全面均衡有节奏的同步生产,使最终的生产便于包装及装箱。/ C L( ~) C" u+ l+ c, C 二、产品质量控制有力( w* _) d5 j" D0 b: X ⒈生产厂长接单后,先组织各组现场管理人员,分析该款标准样衣的工艺特点,仔细阅读工艺单的制作要求。7 v( ]9 v. b7 A( T$ D ⒉对标准样衣的各个部位协商制定质量标准,制定工艺流程。* n5 @8 @; I* t- @" J ⒊新款上线前务必督促有关现场管理员制作产前样、对一线生产员工缝制辅导到位,要求组长、质检人员进行巡检和半成品抽检。( M+ I+ Q7 o5 x& I& E( | ⒋严格要求并督促各组员工按工艺标准进行缝制,并及时向业务部门提供大货样。# R9 w5 ~; b% L ⒌各款在上线生产前即将生产时,有关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本班组员工开生产例会或早会,对该款做详细的说明,并将技术部提供的样衣、工艺单及质量标准标准书面通知,公布于众。: J% v& A! F7 A5 {& L6 h ⒍生产厂长必须组织督促各现场管理员将质量问题解决于车位之上,处理于成品之前,以保降低成品的返工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4 y$ C1 i: p2 v2 }3 k# w" b4 O- C& u 三、定员定额、先进合理) o' `/ {' ^0 n) u" Y4 z ⒈生产厂长可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归类所下单中各款式的性质,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水平,结合自身对车间各班的了解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到位,并固定人员生产,督促日产进度及现场收尾工作。" V% d H. [/ F5 o( F ⒉因公司分类为不同档次的产品,并且各个客户对品质要求水准不同,针对此类情况,结合厂部目前的生产实力,为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①现将车间缝制员工分为A、B两类,A类为缝制素质优等,B类为缝制素质差等,隔开进行有效的安排生产。②分别在每年的3、10两月份开展质量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动手.动脑的能力,着重从人性化管理上做文章。% _3 ` ]2 ^0 t, o# N 四、原辅材料,供应及时, x7 o! q- k1 r, T/ _2 q ⒈生产厂长必需及时追踪正下单的原辅材料,如有需上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 |4 ?# g4 }" `( D" L% @9 Q1 T# P ⒉组织车间各有关人员做好一切产前准备工作:如生产设备的配置,有关人员的调配,有关工具的搭配等。2 V% q( P" X) Y; j ⒊配合技术部准备好有关需用的定位板、实样板等各类生产前的必备用品,使每款上线,都井井有条,临阵不乱。' J. Z4 L( k( `- u& E6 i1 A 五、纪律严明、考核严格1 {6 h: S/ Q1 n$ I- d% U: r ⒈严格执行厂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管理制度,对违反本厂管理制度人员,视情节轻重,按规章制度有关条款予以处罚。0 Z F* n# Z# K. T& W1 `7 n
⒉督促每位员工准时上下班,做好车间有关人员的考勤制度。2 n5 h/ N# R' y7 P
⒊对考勤制度做到公正、公平,以理服人,以事实为根据。
9 z: O. X- F8 t7 P ⒋车间管理人员薪资实行底薪加抽成和“4+4+2”考核办法相结合的薪资体系。
+ o$ a7 H5 E3 T: R0 a 六、设备完好,运转正常6 n1 ?7 g" F1 b: B2 A. ?
⒈督促各组员工负责保养好各自的机台设备,做到“谁使用—谁保管—谁使用”。
: E2 t/ l3 P7 P" \, L: P ⒉督促有关人员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调整、维护和保养。
6 g* Z6 \- ]% c1 Z* K' W) k" f+ r ⒊督促各组员工每天上班清洁机台,检查自用设备是否完好,娟异常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以保机台运作正常。
2 H g- k3 j" }. o" |5 F2 W# } 七、安全第一,消除隐患1 Q; Y; ^/ b0 h7 U ⒈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第一。. Q: L2 J/ V7 n7 D. p ⒉做好安全生产消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M2 ]8 s1 |) @, y4 B7 C ⒊严禁一切易燃品及火种进入生产车间,车间内杜绝吸烟。+ O& U+ ~/ r, ]) e# X ⒋生产厂长每天下班前需督促有关人员检查车间每个角落,做好安全检查工作。6 K4 M& o' ]6 i8 f3 H J ⒌下班后督促各有关人员关闭好门窗,大门上锁前务必检查各门窗是否有关闭妥当,清理车间所有人员,关闭车间所有电路。9 u2 d6 N6 H( X4 k% f( M" D6 y8 a ⒍督促每位员工养成人离机关的习惯,并提醒有关人员定期安检。! S/ l: T6 r. B b* o. t) ? 八、堆放整齐,文明生产% F$ f" {0 y8 n# c
做到:裁片不落地,衣框不乱放;
: w. Q. y* R, \ 衣角不掉地,成品不乱堆;
% p/ z& i, y, T 散线不乱抛,断针不乱丢;8 a2 W$ ?/ z. z5 {
补片一换一,辅料次换优;
2 u$ v& B5 s: s 食物不进车间,杂物不放衣框;
3 l: o1 V4 X( x1 ^ 机台保持清洁,场地整洁卫生。
- v, o' q A8 `* l0 N, P ⒈平车、凳子、框子及有关工具、设备定放置,排放整齐,不准随意摆放、挪动或调换。
# K3 Z& Y, n6 \; N ⒉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如茶杯、零食等)严禁带入车间。
# E6 R: H" \. q7 ~; F, F ⒊要求半成品、成品要堆放整齐,不可随意捆绑,不能落地,次品隔离并加以标识,防止机器漏油造成污渍,对不同扎号的半成品或裁片分开,以免造成色差。. i4 m/ H/ _) f/ o6 G7 R/ N( v. G8 j
⒋保证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清洁,督促有关人员每天打扫生产现场,督促各组员工保持环境卫生。! o, G2 m$ F" U8 p O# c3 m
⒌督促有关人员定期擦洗门窗、现场地面及各生产备用工具。
! Y# `! P5 K/ N1 |7 k- c; l t+ d 九、原始记录,齐、准、快、明1 X3 m G) d b* M
⒈做好日常事物记录,车间的人事记录,登记好员工名单,对每单货的投产日期及结束日期、生产组别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妥善保管。# f* L) u, b7 ?. f9 F3 u* r
⒉现场管理人员保管好所有的生产资料,每天汇总各组上交的《生产日报表》、《质检记录》,及各项报告按时上报厂长处。
p6 C+ u$ ]- P& D0 m" E* w ⒊落实有关呈上的报告及《生产日报表》、《质检记录》是否准确实际和在看板上公示。& a9 ?! U1 o0 S: s! {2 U! d1 b
⒋每天下班前处理好当天的日常事务。- V! l6 _5 d2 ~$ L) Q
⒌负责车间生产数量收发一致,及时处理好车间与各有关部门的交接手续。* ]0 ^' d, ^- J' q
十、士气高涨,协调一致2 f# h; D9 B/ T! v3 |
⒈带头遵守厂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的规则上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激励机制,以达到充分发挥员工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这个目的,使之为公司更好的服务。+ c6 d1 `5 _3 K
⒉调动车间生产员工的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产工作气氛,使生产线员工士气高涨。 Q( A/ h- r: t% r6 ?# d
⒊协调各班组的生产分配恰到好处。根据有关人员的缝制技术,结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
( ?$ \; n P9 | ⒋督促各组长完成当日的生产计划指标,并保持每当位员工的持续运作。
q) }) a% p& y2 v ⒌督促质检员处理完当日交到验收室的成品,填写每日《检验记录》,督促发料员统计好当日发到车间的裁片,汇总、反馈给厂部。0 \8 \( m3 Y6 t+ U1 A3 }! k) L 十一、服务现场,以理服人% h" t/ r7 M) G ⒈负责及时处理好有关人员出现在生产线上的问题。 [. g( K% h9 [) o ⒉在操作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感情成分,使员工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为员工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如住宿、饮食等,使之为公司更好的服务。& h' K! E& b5 F; Y0 W* o) K! ?1 q ⒊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纠纷,有关人员务必恰当的处理好内部的人际关系,如有无法处理或较为严重的事情,及时反馈到厂部解决,切勿在生产现场与其发生冲突,造成负面影响。& b, W, U/ J( T% V; F5 a9 K ⒋负责维护好本车间的现场生产秩序,使生产有条不紊

包括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等。

服装生产管理为一项涉及面广的管理技术,其内容包括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质量管理、服装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物料管理、产品制造和成本管理等。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

从整体看,服装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计划、组织、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服装生产管理体系。缩短产品上市时间30%左右,提高客户定单反映速度30%左右,避免开发过程的不必要修改达40%左右。

扩展资料:

服装生产管理要求规定:

1、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就更需要深入到细节中,需要注意每一数据的变化情况,在生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诸方面做到细致、细心、关注细节。

2、注重设备功能在细节方面的改进和优化,注重前后流程间相关设备的对接和协同一致,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设备维护和生产环境维护等工作。

3、强化提升员工在市场中的细节意识,并明确其细节工作对于整个组织的意义和重要性,努力培育注重细节的工作氛围和车间生产环境等,充分提高员工素质以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装生产管理

1.计划服装生产的整个管理过程都必须从计划开始。计划就是为企业管理制定目标,也是为企业管理提供指导方针和确立行动方案。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计划职能包括确立目标、决策和制定计划方案等内容。在通过市场调研、预测后,确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和方针,制定和选择与本企业生产产品相适应的计划方案。计划正确与否对企业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计划是比较难制定的,特别是服装商品的计划,其品种、款式、颜色必须要紧密关注时尚流行趋势和市场需求。2.组织组织要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出发,服从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政策。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挑选和配备企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科学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并及时调整和改善组织系统,使其向服装企业目标有效运行的一种活动。根据服装生产品种的繁简和批量大小,组织设置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尽可能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技术工人的积极性。同时,生产组织工作要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决策,顺应生产规律,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为了确保生产组织工作的落实,生产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健全生产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比如:原辅材料检验制度,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制度,材料准备确认制度,技术准备复核制度,生产车间的首件封样制度,样板及工艺文件的复核制度,车间现场的文明生产制度等。3.协调协调就是对生产管理内部或外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节商洽,使他们之间的问题得到解决,建立起良好的配合关系,以免产生管理上无效的内耗,便于有效地达到生产管理目标。协调的范围涉及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车间之间、同事之间。在服装生产管理上需要协调的内容有:领导预测生产能力与车间实际生产能力的矛盾、经营部门与生产部门的矛盾、原辅材料供应与使用部门的矛盾、技术部门与质量监督部门的矛盾、生产车间与设备保养部门的矛盾、劳动人事部门测定的工时定额与车间达标的矛盾、技术部门下达的一级排料与裁剪车间实际用料的矛盾、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的矛盾、执行服装标;隹与客户特殊的技术要求的矛盾等等,都要通过生产管理部门的协调,得到合理的解决。生产管理部门的协调必须贯彻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既要符合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又要考虑到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利益的兼顾,妥善协调,合理解决。

  • 索引序列
  • 自考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 自考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 自考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点归纳
  • 自考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点归纳图
  • 自考服装生产管理知识点汇总
  • 返回顶部